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221|回复: 54

这家银行亏钱惊呆全球!也许很快会有银行破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11-2015 10: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aidj 于 19-1-2016 10:03 PM 编辑

转载:http://chuansong.me/n/1801106

这家银行亏钱惊呆全球!也许很快会有银行破产...




本周,德国央行公布了其黄金储备的库存量。这么做是为了平息人们对其存放在法兰克福、伦敦、巴黎、尤其是纽约联储黄金储备的担忧。

该央行表示,其黄金储量为3384吨,以今天的价格计算价值1070亿欧元。德国央行在2012年欧债危机爆发之后一直试图将自己的黄金储备转移回德国,而这是它的最新举措,却也导致了公众对德国黄金储备安全问题的担忧和质疑。

德国的黄金储备量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不过德国最近几年一直在努力从美联储那儿取回自己的黄金储备。这就造成了人们对美国黄金储备更广泛的担忧。

在冷战期间,为防来自东德和苏联的核战争或入侵,西德央行乐于将自己的黄金存在美国。而现在,公众对美联储的黄金储备以及美国岌岌可危的财政状况感到担忧。

因此,以防出现另一场美国、欧元区或全球的金融危机又或是一场很可能出现的全球货币危机,人们渴望知道德国黄金储备的明确数量及法定所有权(可能的黄金拆借,掉期等),并希望让黄金储备就存放在德国国内。

德意志银行的60亿欧元亏损预警震惊全球

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德意志银行发布公告称,预计第三季度该行税后将出现62亿欧元(约合70亿美元)的亏损。这是近十年甚至是前所未有的最大亏损。

尼克松總統:沒有,這不是預先安排的,這是一個巧合。

德意志银行股份公司是德国最大的银行和世界上最主要的金融机构之一,总部设在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1995年底,拥有德意志银行股本的股东为28.6万,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德意志银行集团总人数74000人,为约800万名顾客提供服务,包括世界各国的个人、企业、政府机构、银行和公共机关等。德意志银行拥有资产超过9960亿马克,约为人民币42000多亿元。

该行公告称,由商誉减值和无形资产减值带来的损失将达约58亿欧元,其主要原因是对资本监管要求的提高,导致其投行部门的估值下降。

德银巨亏的公告出炉后,引发了全球市场的关注,外界纷纷猜测其会否成为“第二个雷曼”。7年前,雷曼宣布三季度财报巨亏39亿美元,五天后申请破产保护,一代华尔街巨擘轰然倒地,并由此导致金融危机升级。目前,标准普尔对德银的评级为BBB+,距离“垃圾”级只有三个缺口,甚至低于雷曼崩溃前的评级。

许多担忧德国黄金储备的声音也在担忧德国仍然没有变革,且失控脆弱的银行体系。

和其他银行一样,德意志银行也陷入了伦敦银行同业拆息丑闻的漩涡之中,并且它还因涉嫌操纵贵金属价格而在瑞士面临另一项调查。

作为沃伦•巴菲特所称的“大规模杀伤性金融武器”——衍生产品的最大持有者,人们不禁要问,德意志银行陷入麻烦了吗?

为何单季巨亏就被称为雷曼第二呢?要知道,雷曼当时在宣布巨亏前,情形恰与德银类似,评级被下调且陷入麻烦。而德银今年以来已经陷入一系列麻烦,关于德意志银行是否会成为“第二个雷曼”的争论也不断涌现。

马克吐温曾经说过:“历史不会重演,但总会惊人的相似。

这场危机对中国银行业有何影响呢?

德国最大的银行,也是世界最大银行之一,德银宣布三季度出现62亿欧元的巨亏,这很容易联想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也是雷曼宣布三季度季报亏损39亿美元,导致华尔街巨大危机,从而引发一场全球性的重大金融危机,至今还未能复原。

然而2008年次贷危机过后,各个国家并没有深刻反思危机的根源,而仅仅是采取央行注资等手段度过流动性危机,而对于危机的根源:资本的贪婪、无节制的杠杆、虚拟经济远超实体经济的虚假繁荣、落后的监管等,并没有进行及时的反思、反省和改进。正是因为这样,一场泡沫过后,又将出现新的危机。

最新的一次危机是中国的股灾,中国这场股灾就是无限制加杠杆投机的结果,这几乎是和次贷危机的原因一模一样,次贷危机的根源是根本不具备还款能力的穷人无限制加杠杆,从而投资银行和保险机构等又加杠杆,不管说得多美好,让穷人居者有其屋,产品多么AAA级,但丧失了实体的现金流来源,一切都是耍流氓,最终付出的代价极其惨重。

次贷危机后,不但全世界的银行没有反省,中国也没有吸取教训,一是股灾,二是房地产泡沫,尤其是房地产泡沫,明知道不可避免会重蹈日本覆辙,但是毅然决然奔赴深渊,泡沫是一定会破的,不要有任何幻想。

中国的银行业杠杆已经史无前例的高,表内杠杆已经很高,而且还通过信托通道、券商通道、基金资管通道,将银行业的几十万亿表内资产转移到了表外,实际上中国银行业的杠杆已经到了顶点,根本不堪重负。中国银行业的资本充足率实际上大打折扣,而这是抵抗危机的最终防火线。

这是一个投机的年代,十五年前进入银行业,当时极其注重现金流作为还款来源,应当说这才是信贷的真谛,但是当前的银行业看重的是第二还款来源,也就是抵押物的价值,但是抵押物的价值在当前泡沫无比大的情况下,银行业的资产已经岌岌可危。只有现金流的折现才是真正的还款来源,其它的都然并卵。

中国银行业过百万亿的总资产,尤其是表外的几十万亿资产,超过50%都和现在房地产有关,可以说房地产已经将银行严重绑架,而随着房地产这个巨大泡沫的逐渐凋零,银行业必然步入漫漫熊途。

今年已经置换了1万多亿的地方政府债,还有三万多亿要置换,总共额度可能会超过五万亿,如果不进行置换,这五万亿到期地方政府债务就是不良资产,因为到期无法偿还本金,仅这一点,就可以将中国银行业的资本金大部分击垮,足以爆发一次中国的金融危机,并引发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当然最后处理起来,还有抵押物,但是这是一个漫长的处理过程,从会计原则来看,则需要立刻计提坏账。现在通过置换,虽然表面掩盖了危机,但实际上银行业已经丧失了扩张能力,成了僵尸银行。

度过了地方政府债务危机,接下来还要度过房地产泡沫凋零带来的危机,而这一点将更可怕,因为银行业的百万亿资产,表外超三十万亿的资产,一半以上直接或间接和房地产有关(普通的商业贷款,如果抵押物是房地产,也算和房地产有关,因为抵押物的价值决定了商业贷款的质量,而非现金流,这就是当前银行业的荒唐之处)。房地产泡沫一破,中国银行业整体破产,或者实质性破产,正如十年前的中国银行业一样。

十五年前进入中国的银行工作,当时在东南亚金融风暴后,还有混业经营的极度混乱、局部的房地产泡沫破灭后,当时的银行无比痛苦,整体进入实质性的破产,后来采取了不良资产剥离、注资、上市等一系列的手段,银行业才走出泥潭。只有经历过那段时间无比痛苦和艰难的改革,你才能真正体会到银行的本质。现在看来,又将历史重演。

现在如果继续进行量化宽松,会导致通缩,会导致银行坏账继续上升,而不是通胀,不明白这一点,将会越陷越深。

这次结束QE和加息,一定会有大机构、大企业破产,倒霉的银行会成为最后的买单者,每次危机,最终总有大量的银行破产,这次也不会例外。

中国银行业赚钱的能力,是没有充分计提坏账的情况下,是通过将不良展期所体现出来的虚假繁荣,不明白这一点,将会付出沉重代价。

中国银行业已经过了黄金繁荣期,已经步入了下一个危机期,而离上一个危机期已经十多年了。

现在继续的货币刺激和加杠杆,最终的结果就是银行为危机买单!

(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Ecor1 + 5 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11-2015 10: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idj 于 20-11-2015 10:32 AM 编辑

还记得银行破产法吗?很快有银行破产!

有媒体总结梳理了一下城商行20年来的发展情况,发现城商行总资产在20年里增长40倍,整体利润增长超过40倍。

不过在近几年中,城商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越来越高的风险,不仅一些城商行的盈利出现大幅下滑,不良贷款率也逐年上升。

毫无疑问,城商行由于其先天缺陷,一直是国内银行风险最大的一环。随着城商行的规模越来越大,其不良贷款率哪怕提升很微量,都将带来天量的不良资产。

可以说,当前的城商行面临着盈利率、不良贷款率、超额授信三重危机。处理不好,可能没过多久我们就将见到城商行破产。

首先先说盈利率的问题。城商行在发展初期盈利率是很不错的,这与城商行原先规模小,增长空间大自然是先天优势。

但城商行的发展速度近些年无疑有些过快了,因为社会、经济和政府各个领域普遍存在追求银行机构规模的倾向。

不仅股东,就连监管部门也存在“规模大、风险就小”的认识倾向,民间资本更是认为“规模较大才有干头”。

然而虽然规模变大,回转空间变多,但实际上由于业务类型相对各大商业银行仍显单一,其风险丝毫未变。

况且对于银行来说,最重要的是盈利率,大部分城商行常常为了几单生意或几个意向而外地设点,在初期可能会有一定盈利的提升,但网点过多同时后期业务开展困难,将造成成本陡升的情况。

其次是不良贷款的问题。现在城商行面临着三个压力,一个地区产业转型带来的经济压力,一个是实体经济整体不景气,还有一个是股市大跌后虚拟资产大幅缩水。

很多城商行今年恐怕是很难上交一份好的财务数据了,而还有一些甚至已经感觉到了焦头烂额。

因为大部分城商行还是局限在本地企业发展的,很多地区的企业带有明显的地域性,但由于政策原因导致产业被迫阵痛转型时,大量企业经营出现问题,其不良贷款率也可能会出现飞速上升。

换句话说,城商行已经和地方经济的好坏绑在了一起,地方政府的债务与地方经济的下滑都将作用在城商行上,转化为城商行的风险。

再次是超额授信的麻烦。由于与政府关系密切,甚至政府参股其中,城商行的业务常常由地方政府指派的代理人向政府提供项目贷款,或向“关系人”、“关系企业”提供带有很大“寻租”色彩的关联贷款。

据调查结果显示,各地城商行大都向当地政府和地方国有企业提供了超量的授信额度,这些授信往往被掩藏在形形色色的项目贷款中,这就为城商行将来危机全面爆发埋下了巨大的风险。

过去我们提国内银行破产,认为是不可能的,因为政府会兜底。但是如今已经有了存款保险制度,央行不会再无条件为烂尾的城商行注资。

所以,在高速发展的城商行、愈发萎靡的房地产、快速崛起的互联网金融三重作用下,以及银行自身的三重压力下,城商行的风险自然越来越大。

某些城商行当前为短期理财开出的收益率持续攀升,这正是危机全面爆发的伏笔,或许最快明年后年,我们就将看到首家倒闭的城商行了。

(来源:综合凤凰财经、财经菁英汇 ID:rzcsapp、中国经营报、天天说钱、每日股市精选、环球老虎财经等媒体,并感谢作者黄生)

2015年10月

===========================================================
第三季成長4.7%‧潔蒂:未來數季企穩
http://biz.sinchew.com.my/node/125955

中國不良貸款2.7兆‧規模超瑞典GDP
http://biz.sinchew.com.my/node/126034

贷款成长超越存款 银行借贷成本飆新高
http://www.orientaldaily.com.my/business/cj200016245

中国经济存下行风险 关注通缩 存款准备金下调有空间 贬值预期加重

BONUS:他们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事 view.vzaar.com/5637975/downloa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1-2015 1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股神不buy黄金的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15 07: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kkk_0 发表于 14-11-2015 11:04 PM
股神不buy黄金的帐

德银将成“雷曼第二”?你被忽悠了
2015年10月12日 15:18  新浪财经


德意志银行

  新浪美股讯 北京时间12日下午消息,上周五,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预计3季度将发生税后亏损62亿欧元(约合69亿美元),原因是投资银行部门大规模减记以及剥离零售银行德国邮政银行(Postbank)将产生的亏损。德银计划削减或暂停2015年派息。不少媒体将德银巨亏渲染为“第二个雷曼”,与事实大不相符。

  这些媒体报道指出:“2008年9月10日,雷曼宣布三季度财报巨亏39亿美元,5天后申请破产保护,一代华尔街巨擘轰然倒地。七年之后,德国最大的银行德意志银行意外宣布三季度将出现62亿欧元巨亏,全球市场一片哗然。有人开始担忧,德意志银行会成为第二个雷曼吗?”

  事实上,德银3季度巨亏主要原因是一次性减记,不计商誉和无形资产损失,3季度亏损额仅4亿欧元。

华尔街分析师指出,德银的亏损一点都不令人意外。高盛(179.51, 0.32, 0.18%)(Goldman Sachs)分析师Jernej Omahen认为,德银的新管理层并未对运营作出破坏性的减记。

  高盛在报告中指出:“总的来说,我们认为亏损主要是会计因素和监管因素造成的,而不是管理层昏招所致。企业银行和证券业务(CB&S)以及个人和商业客户业务(PBC)的商誉和无形资产损失58亿欧元。这是监管变化以及处置德国邮政银行预计发生的损失。我们不认为这是德银主动进行的减记,同样它并不会造成经济上的影响。”

  麦格理研究(Macquarie Research)分析师Piers Brown称德银的业绩实际上与市场预期相符。

  麦格理在报告中指出:“剔除一次性减记,德银3季度基本PBT大约16亿欧元,高于我们此前12亿欧元的预期,仅略低于17亿欧元的市场平均预期。不过后者是数周前搜集的数据,因此大部分券商现在的预期实际上可能更接近我们的数字。”

  投资者也认同这一观点。在德银巨亏的消息公布后,上周四德银在法兰克福股市仅下跌1.7%,而上周五上涨3.4%。上周一周德银股价上涨8.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11-2015 08: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015年10月第一周 财经热评(大马主流报章绝对看不到)

美国作者写完这篇文章 满眼都是泪
2015年10月03日 09:46
来源:凤凰国际iMarkets


彻底的金融崩溃,混乱和很有可能的战争,不仅在我们眼前,而且已经是迫在眉睫和不可避免的。通常我都以当前或过去的事件来写总结或支持我的结论。由于长度和范围的关系,这篇文章我并不打算这么做。我相信读者们已经听到或读到过本文中各个所引述的证据。

过去一周,以下文章在互联网上被疯传。

如果德意志银行倒塌,其影响将是雷曼兄弟的5倍。德意志银行是一个“突发事件”。或许就像最新出现的大众一样,这只是一个“德国式的事情”。德意志银行并不是一个“突发事件”,它多年以来都是金融衍生品的怪兽,2008年在美联储向全世界慷慨的喷洒了16万亿美元之后被拯救的其中一个。该标题暗示德意志银行相当于5个雷曼是正确的,但还是非常低估了其严重性。他们和摩根大通加在一起是世界上最大的衍生品持有者。如果德意志银行倒闭,整个金融体系将崩溃。甚至可以说,“整个世界都是雷曼”,在完全倒闭之前的48个小时等着信用额度被切断。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是西方金融体系的“最后冲洗”。美联储已经丧失了所有信誉,在此之前日本央行和欧洲央行已经被认为对支持金融系统无能。信心是最后的“希望”,也在上个星期被美联储所丢弃。主流媒体毫无意外的在周五对此遥相呼应,称“市场期待12月加息”。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会相信信贷紧缩对深度高杠杆以及将被流动性枯竭所困扰的系统是好事吗?这好比说火焰喷射器是治理加州大火的最佳工具。

货币流通和全球贸易已经崩溃了。杠杆化的大宗商品交易已经被烧断,并使许多行业功能失调。有没有人(除了该行业的人)停下来想一想谁在45美元的油价中利益受损?或许是放款人?这不会使信贷更加紧缩吗?为什么十几个“先进”经济体的股市已经进入熊市区域(下跌超过20%)?

从地缘政治来说,我们已经看到西方联合一起在世界许多地方和东方进行军事对抗。该列表中就包括南中国海,乌克兰,也门,当然还有叙利亚。俄罗斯在过去几周已经开始在乌克兰边境集结军事部署,以及最近进入叙利亚。现在中国也被报道说往叙利亚派遣战舰。这些都不是虚张声势,真实的战斗已经发生了。美国在任何这些领域中以常规战争能“赢”吗?好的,我想你脑中已经有答案了,而且你也知道如果常规战争失败的话将有什么替代方案。

在进一步讨论之前,我必须问你这个问题。法治在美国还存在吗?有多少个银行家因为在银行,房地产或抵押贷款中公然造假而坐牢?有多少个经纪人因为囤积肯定将违约的贷款抵押债券(MBS securities)并和公众对赌而坐牢呢?国会(共和党)在去年11月民主党被选民踢出去之后并没有兑现承诺,只是换了新的一批人而已。总统已经清除了军队中任何保守的领导层,而让“沙皇”掌管各个新老政府部门。这代表了什么呢?这使得最高法院在“解释”法律时实际上是在“制定法律”。最高法院将不再把鸭子当成鸭子,而是会解释说午夜太阳高照,还告诉你说这即是最终的判决并且不可以上诉。“我们人民”被拧了!

说到“我们人民”,量化宽松政策通过推高市场而迷惑中产阶层,实际上它烧毁了我们的实体经济,并摧毁了传统上通过工作赚钱的可能性。我们现在有一半或以上的人靠另一半的救济而活,中产阶层已经消失,任何靠中产阶层来恢复经济的希望也已经破灭了。

黄金和白银市场短缺,大家是否会觉得奇怪呢?东方相信黄金就是金钱,他们也知道美元是站不住脚的也绝不会保值。事实上,我认为中国和俄罗斯会介入来“帮助”美元贬值。我仍然相信普京会带来一个“真实的炸弹”。我相信美国将不能以任何方式发出任何命令。很可悲,但你必须问自己,美国还有任何权力或能力来提要求吗?请记住,我们是债务人,而他们是债权人!

在我看来,随着流动性的蒸发,我们正处于崩溃和倒闭的边缘。十多个发达经济体的股市已经进入熊市(下跌超过20%)。所有的崩盘都来自于超卖的水平上,就像那时银行都意外的迫不及待的逃脱一样。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将不会意外,因为我们看到的将不是一个帝国的结束,而是一个早该终结的有缺陷的体系。2008年是破产的问题,而当时采取了“流动性”这个不正确的方法。现在是一个更大的破产问题,并且没有流动性,虽然美联储已经采取了任何可以想到的措施以及其最后一点点的信誉。对世界储备货币发行者的信心流失对不平衡的世界来说已经很糟糕了,而对当今“债务世界”的信心流失将是一场灾难。


总结一下,不要为这里所提到的任何事情将发生而感到意外。全球货币危机和信贷关闭的条件已经成熟。激烈的战争将在多个区域发生的条件也已经成熟。市场的崩溃将对美国中产阶层所剩下的作最后的冲洗。没有股市和房产的“财富”,精神将是唯一的面包。美国正在以第三世界水平的工作来创造“收入”,这也正是我们即将步入的方向,因为我们的生活水准是“借来的而不是拥有的”。我的观点是,市场崩溃和信贷关闭将使美国在几周内变回到1985年时的孟买,因为我们什么都没有创造,也什么都没有储蓄下来,而且欠一屁股债。这是假设在戒严法令没有实施下的一个乐观想法(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糟糕的假设)。

看着远方,我的眼睛充满了泪水。

本文由凤凰iMarkets译自Gold-Eagle.(编译/卢海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1-2015 08: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银行破产,我们欠银行的钱还需要还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5-11-2015 09: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Johnson_Wong 发表于 15-11-2015 08:49 AM
如果银行破产,我们欠银行的钱还需要还吗?

100%要。

但是,你存银行的钱,却不一定保得住。

马来西亚PIDM只保25万。

有些银行户头或投资户头或定期户头,没有受PIDM保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1-2015 10: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m99999 发表于 15-11-2015 09:47 AM
100%要。

但是,你存银行的钱,却不一定保得住。

如果贷款买屋子,买车,银行破产,要马上还清欠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11-2015 10:4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应该在国际版块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1-2015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ohnson_Wong 发表于 15-11-2015 10:20 AM
如果贷款买屋子,买车,银行破产,要马上还清欠款?

不用。但是贷款合约可能会重新拟定,通常对用户不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1-2015 02: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ohnson_Wong 发表于 15-11-2015 10:20 AM
如果贷款买屋子,买车,银行破产,要马上还清欠款?

银行破产就会under receivership
你欠银行的钱Receiver会跟你算帐
完全没有赖账的可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1-2015 04: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共高級五毛談經濟。哈哈哈。
樓主,你幾時變成自幹五,沒拿錢轉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1-2015 06:1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m99999 发表于 15-11-2015 02:04 PM
不用。但是贷款合约可能会重新拟定,通常对用户不利。

那他们乱调而提高数目也没得吵?只能乖乖跟?那不是很吃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11-2015 06:20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BlazeA4 发表于 15-11-2015 02:30 PM
银行破产就会under receivership
你欠银行的钱Receiver会跟你算帐
完全没有赖账的可能

Receiver是指之后接手银行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11-2015 02: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kk_0 发表于 14-11-2015 11:04 PM
股神不buy黄金的帐

在下一个十年,特别是在油价崩溃进而导致通货膨胀下降之后,贵金属将失“色”不少。
——世界大趋势2,拉维·巴特拉


呵呵,看谁比谁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1-2015 05:1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事都要扯中国!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排名第一的工商银行,2014年净利润403亿欧元(现汇率)。
其他三大,净利333、262、259亿欧元。

只是一年的利润,其他几十上百亿欧洲利润的小银行还没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6-11-2015 07: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oyak5155 发表于 16-11-2015 05:15 PM
什么事都要扯中国!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排名第一的工商银行,2014年净利润403亿欧元(现汇率)。

不管是美国本土或旅居国外
不管是中国本土或旅居国外
发表各种观点或立场

说到工商2.99亿赔给人家了吗?山水水泥连环爆!
美国也好不到哪里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11-2015 07:3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idj 发表于 16-11-2015 07:19 PM
不管是美国本土或旅居国外
不管是中国本土或旅居国外
发表各种观点或立场

除非中国政府倒台,中国国有银行是不可能倒闭的。

中国和西方体制不同~
中国发钞和国有商业银行,都由中国政府国务院管,理论上可以印无数的钱。
西方国家则是资本家所有,资本家之间存在利益合作和矛盾,所以会看到各种奇怪的事。有的会倒闭,有的死也不会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1-2015 08: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oyak5155 发表于 16-11-2015 07:38 PM
除非中国政府倒台,中国国有银行是不可能倒闭的。

中国和西方体制不同~

@oyak5155
美国中产宁愿把钱装在milo罐 (放在credit union)
中国大妈却傻傻高档买黄金被套牢

http://cforum.cari.com.my/forum. ... extra=#pid12419798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11-2015 12:14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yak5155 于 18-11-2015 01:18 PM 编辑
aidj 发表于 18-11-2015 08:12 AM
@oyak5155
美国中产宁愿把钱装在milo罐  (放在credit union)
中国大妈却傻傻高档买黄金被套牢   ...


中国大妈买的是金条金首饰,自己戴或者以后变现,一放很多年。

会套牢的那是黄金期货,俗称“纸黄金”,中国大妈可不会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2024 10:40 PM , Processed in 0.083339 second(s), 3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