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主要经济数据之一:前导指数(Leading Indicator) 前导指数是对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经济指标的统计,通常包括12个经济指标,涵盖众多的经济部门。市场分析者常参考这些经济指标分析未来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对今后汇率发展方向的影响。但一般情况下市场对其公布的结果反应较为平淡。 前导指数的组成及其在指数构成中的权重如下表:
2.主要经济数据之二:同步和滞后指数(Concurrent and Lagging Indicator)
同步指数的变动时间与一般经济情况基本一致,滞后指数的变动时间则往往落后于一般经济情况的变动。这两类指数可以显示经济发展的总趋势,而且通过他们还可以看出经济变化的深度并以此分析汇率变化的中长期走势。 较重要的同步指数和滞后指数如下表所示:
主要经济指标解读
国内生产总值(GDP) 是指某一国在一定时期其境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总值。反映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形势的好坏,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被大多数西方经济学家视为"最富有综合性的经济动态指标"。主要由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额四部分组成。数据稳定增长,表明经济蓬勃发展,国民收入增加,有利于汇率;反之,则利淡。一般情况下,如果GDP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则被视为衰退。此数据每季度由美国商务部进行统计,分为初值、修正值、终值。一般在每季度末的某日北京时间21:30公布前一个季度的终值。
失业率指数(Unemployment Rate) 失业率指数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与经济周期密切相关。数据上升说明经济发展受阻,反之则看好。对于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失业率在4%左右为正常水平,但如果超过9%,则说明经济处于衰退。此数据由美国劳工部编制。与失业率一同公布的还有就业数据,包括非农就业人口、各行业周平均工资、每小时工资。 失业率和就业人口的数据与经济状况的变化相比有一定的滞后性,预测数据变化的难度很大。在实际市场中,经常发生数据结果与市场预测出入较大的情况,也就引起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投资者最好是在每次数据公布前离场观望,以避免因数据的较大变化而带来的意外损失。通常市场重视的是该组数据中的就业人数和失业率,但在个别情况下,如在美联储会议前有加减息动向时也会重视工资数据
零售指数(RetailSales) 主要反映当前社会消费状况,每月公布一次。该指数的变化较大,仅观察一两个月的数据很难对总体物价水平有确切的了解。
个人收入指数(PersonalIncome) 以年增长率衡量的个人、非赢利性机构以及私人信托基金的税前收入。但真正反映个人购买力水平的是其中的一项,即可支配个人收入(DisposablePersonalIncome),通常每月公布一次。
个人消费支出指数 衡量消费者在商品和劳务上的全部支出。该指数同个人收入一同公布。
工业生产状况指数 a、工业生产指数(Industrial Production): 指某国工业生产部门在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全部工业产品的总价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有很大比重。由于工业部门雇佣了大量工人,其变动对整个国民经济有着重大影响,与汇率呈正相关。 b、耐用品订单(Durable Good Orders): 所谓耐用品是指不易耗损的商品,如汽车、飞机等重工业产品和制造业产品。其它诸如电器用品等也是。耐用品订单代表未来一个月内制造商生产情形的好坏,数据与货币汇率呈正相关,但需要注意其国防定单所占的比重。耐用品订单由美国商务部统计。 c、设备使用率 (CapacityUtilization): 通常设备使用率与经济发展的势头密切相关。经济增长,设备使用率将会保持上升势头;经济下滑,设备使用率也会随之下降。一般来说,设备使用率也反映出通货膨胀的水平。80%的设备使用率被认为是工厂和设备的正常闲置,83%—85%以上则意味着经济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利率趋升的压力也变大。 d、采购经理人指数(PurchaseManagement Index): 是衡量制造业的重要指标。考察制造业在生产、新定单、商品价格、存货、雇员、定单交货、新出口定单和进口等方面。数据以50为强弱分界点,在以上表示制造业向好对货币有利;反之则意味着衰退,对货币不利。数据由供应管理协会(ISM)编制。
全美采购经理人协会指数(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urchasingManager, NAPM) 全国采购经理人协会每个月都向250多家采购经纪商进行调查,其内容包括:订单的变化情况,生产情况,就业情况,货物供应情况,库存情况以及购买货物的价格,并根据对以上内容的调查结果,按不同的权重计算出一项总体指数。总体指数高于50%显示制造业领域的生产扩张,反之则显示生产收缩,如果该指数于 44%则预示经济的衰退。因此是反映经济领域中工业部门发展状况的一项早期信号。
商业库存指数 包括工厂存货、批发业存货、零售业存货。主要用以评估生产循环状况。存货低于适当水准,将增加生产,经济向好,对货币有利;反之则不利。数据由美国商务部编制,每月中旬某日21:30或23:00公布。
新屋开工指数 指每个月私有单户型和多户型住房完工数量。它所公布数据皆是按年率折算的数字。 编制及发布机构: 由美国商务部 (Department of Commerce) 下属的人口普查局 (Bureau ofCensus) 和住房及城市发展部 (Department of Housing and UrbanDevelopment) 联合编制发布。 发布时间: 每月月初发布两个月前的月度数据,同时发布前一个月数据的修正值。发布时间通常为美东时间10:00 。 对市场的反映: 该指针直接影响到建筑开支数据,同时反映出消费者在住房购买方面的购买力。新屋开工数据持续平稳的上升,反映出房产市场的景气。房地产公司获利能力增加。
消费者信心指数 消费者信心指数基于对全5,000个家庭的抽样调查结果编制而成,是衡量个体家庭对经济的信心水平的一项指标。 编制与发布机构: 由世界大企业联合会 (Conference Board) 每月对全美5,000个家庭进行问卷式抽样调查,征询各个家庭对其自身及其所在地目前经济和就业状况的看法以及其对未来半年的预期,然后根据收回的答卷编制出这一反映消费者信心的综合指数。 发布时间: 世界大企业联合会通常在每月最后一个周二发布当月的消费者信心指数,发布时间为美东时间上午10:00 。由于数据公布后仍会有答卷寄回,因此数据编制机构会在下个月根据新寄回的答卷对前一月的数据进行修正。 对市场的影响: 市场会将消费者信心的上升视为消费支出增长的前兆;而消费增长则又可能引发通货膨胀的加剧。这一指数大多时候出现的微小变化无足轻重,只有指数变化超过5个点时,才会引起重视。因此对市场而言,这一指数一般影响力不大。 另一个衡量消费者信息指数的数据是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公布的消费者信心指数。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报告仅向订户发布。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在评价美国消费者支出状况乃至经济增长前景时,更关注支出模式,而不是消费者信心。消费者支出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三分之二左。
消费物价指数 用于衡量消费者经常购买的确定的一篮子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每月公布一次。其中能源和食品项目的价格变化很大,因此将它们扣除以后得到"核心数据(CoreRate)",能更为真实地反映价格的变化。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反映了零售水平的通胀压力。
生产价格指数 生产这价格指数是衡量国内几乎所有商品生产行业产品销售价格平均变化比率的指针。其中初级产品﹑半成品和成品价格指数是进行经济分析的重要参数。在关注生产者价格指数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核心生产者价格指数。核心生产者价格指数,是指不包括食品和能源价格因素的生产者价格指数,核心生产者价格指数更为市场所密切关注。 编制及发布机构: 由美国劳工部(Department of Labor)下属的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Statistics, BLS) 。 发布时间: 每个月的第二个整周发布前一个月的数据,公布时间为美国东部时间08:30 。另外,每个月的数据在四个月后还要进行一次修正。
新屋销售指数 新屋销售指标是衡量全国及普查地区已售和待售新建住房数量的指标,其中已售新房数据能很好地反映当前的住房需求状况。该指标与全国地产商协会发布的成屋销售数据相互之间有良好的参照作用。 编制及发布机构: 美国商务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下属的人口普查局(Bureau of Census) 每月通过对大约10,000个建筑商及15,000个选定建筑工程的所有人进行电话或现场调查采集到相关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加以整理编制出预售屋指标。 发布时间: 每月初发布上月的数据,同时公布对前一个月数据的修正值。发布时间为美东时间10:00。 对市场的影响: 该指标会对消费支出、商业服务、建筑开支和就业等产生较大影响。
建筑支出指数 建筑支出又称为完工建筑开支;它反映每月完工的新建住宅/非住宅建筑﹑公共建筑及现有建筑改造数量,是衡量经济状况的指标。 编制及发布机构: 由美国商务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下属的人口普查局(Bureau of Census)每月发布。每次发布新数据时,普查局同时对前两个月的数据进行修正。 发布时间: 数据公布时间通常为美东时间上午10:00。 市场效应: 由于未完工建筑没有计入,因此建筑开支是反映建筑活动的一个滞后指标,对市场的影响较小。
工厂订单指数(Factory Order) 反映国内制造商每月新接订单﹑发货量﹑未完成订单及库存状况的数据,是衡量市场供需状况的重要指标。其中新订单可有效反映各行业和所有行业总体需求;发货量反映各行业及所有行业总体供应量;未完成订单能够表明供需平衡状况;库存数据则可以用来预测未来的供需趋势。 编制及发布机构: 由美国商务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下属的人口普查局(Bureau of Census)每月定期发布。 发布时间: 每月的数据自月底起四周后公布,发布时间为美东时间08:30;同时发布前一月数据的修正值。
非农就业指数(NFP)
非农就业人口是反映全美 500多个非农业部门和各州及255个大都市地区就业人口的数据指针。该指标因其时效性﹑准确性和作为衡量经济活动的尺度所具有的重要性而备受市场关注。 编制及发布机构: 非农就业人口数据由国劳工部(Department of Labor)下属的劳工统计局 (Bureau of LaborStatistics, BLS)在其每月发布的就业状况报告中公布这一数据。数据中同时包含每周平均工作时间(averageweekly hours worked)﹑每小时平均工资(average hourly earnings)以及合计每周工作时间(aggregate weekly hours worked)等重要信息。统计局每月对上个月的数据进行修正,每年6月对前一年的总就业人口数据进行修正。 发布时间: 每月发布前一个月的就业情况报告。发布时间为美东时间上午8:30。 对市场的影响: 因其及时准确地反映了市场急需的重要信息,市场对该数据的关注程度胜于任何其它经济指标。
美国非农数据解读:
非农数据:
通常指美国非农就业人数,它与失业率一起构成非农就业报告。通常由美国劳工部在每个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北京时间晚上20:30(夏令时)或者21:30(冬令时)公布。
非农报告如何计算:分别由两个独立的调查得出,即企业调查和家庭调查。其中,企业调查提供有关非农业部门的就业情况,平均每小时工作和总小时指数;家庭调查提供有关劳动力、家庭就业和失业率的情况。
没有哪个经济指标能像就业形势报告一样搅动股票和债券市场。为什么这样呢? 首先,就业形势报告非常及时,所观察的那个月刚过去一周就会公布。 其次,这份报告在就业市场和家庭收入方面内容丰富具体,这些信息对预测经济有用。 其三,让我们面对现实--我们在谈美国工人的福利。来源于就业的工资和薪水构成了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工人们挣得越多,他们就买得越多,推动经济前进的作用就越大。如果工作的人少了,就会导致支出下降,企业遭殃。因为家庭开支占经济总量的2/3,所以你应该明白为什么投资界如此密切地关注就业形势报告。 就业形势报告能如此控制金融市场还有一个原因:就业数字经常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如果该月别的信息很少,就会给专家们预测失业人数带来了难度。 就业形势报告的亮点当然是失业增长率,即没有被雇佣的社会劳动力的百分比。我们说的社会劳动力是什么意思呢?它的定义是所有16岁以上受雇佣和未受雇用的人(军队、监狱、精神病院、疗养院里的人口除外)。经济学家根据两个不同的来源度量就业市场的每月变化。其一是基于家庭调查(household survey),是由政府实施对家庭的电话和信件访问。另外一个是机构(工资册)调查(establishment (payroll) survey),这项调查直接向企业咨询最近的人员变动。把这两项综合起来,就勾勒出了关于劳动市场--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是关于经济状况的一个概括的画面。
非农报告的重要性:可以说,非农就业报告是美国经济的“晴雨表”,它反映了美国经济的运行状况,它的好坏将影响到美居民消费信心和GDP增长。
失业率:
指失业增长率,即没有被雇用的社会劳动力的百分比。这里所说的社会劳动力是是所有16 岁以上受雇用和未受雇用的人(军队、监狱、精神病院、疗养院里的人口除外)。
失业率的重要性:一般来说,失业率本身对预测经济复苏没有什么用处。但失业率能够作为领先经济指标对即将来临的经济下滑发出预警,同时也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的重要依据。
很多经济学家把失业率看作滞后的经济指标,意思是它比经济变化来得慢。他们由此得出结论说,不能指望据此对经济做出什么预测。然而,这不是事实。一般来说,失业率本身对预测经济复苏没有什么用处。失业人数在衰退结束后可以顽固地居高不下达两年之久,雇主不愿在工资册上加进新人,除非他们确信经济真的步入了扎实的增长轨道。新就业数反弹缓慢的另一个原因是企业在提高运营效率方面付出了大量努力。得益于计算设备的普及、更好的库存管理以及生产过程中外部采购份额的增加,雇主不必像以前那样召回美国工人就能轻松地提高产量。但失业率能够作为领先经济指标对即将来临的经济下滑发出预警。自20 世纪80 年代早期开始,由于应用了复杂的软件和信息技术,企业可以对商品和服务需求作出比过去更快捷的反应。经理们一旦发现商业活动疲软的信号,就会更迅速地控制成本。因为劳动力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最大的开销,在衰退开始前数月解雇就发生了。在1990-1991 年的衰退中,失业率在商业活动向下折转之前3个月就开始上升。当2001 年衰退开始时,失业率在一年以前就达到了最低点。因此,这个指标可以用作早期预警信号,提示经济可能遇到了麻烦。同时失业率还是美联储货币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另外一个是通货膨胀率)。金融危机爆发之初,2007年11月到2008年12月,美国失业率从4.7%上升到了7.4%,这期间美联储数次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4.5%降到了目前的0-0.25%.到目前随着通胀抬头,加息预期日益明显,而美联储是否加息,何时加息,还将取决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这两大因素。当前,失业率高达9.1%,预计2011年年内难加息。 本帖最后由 幽灵操盘手 于 5-10-2013 02:37 PM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