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tboontan

勉励故事----1009次失敗,一次成功 (59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5-2014 11: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直销网络旅游,以小小的投资就能创造自己的百万故事。有意者可以PM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5-2014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让我们真的可以以另一个角度来想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6-2014 12: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邝汉光:面对困境须变通
创业须坚持到底
  2014-06-22 10:42 http://www.nanyang.com/node/629930?tid=460

(新山21日讯)富贵集团创办人兼董事经理拿督邝汉光认为,个人在创业道路上秉持“坚持”的精神非常重要,一旦面对困境,更要勇于面对与懂得变通。
他发现,许多企业家都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坚持”,而“不轻易放弃”是创业过程中的硬道理。

邝汉光透露,总结过去本身的创业经验,他得出了一个心得,共3句话:“灾难中学到面对”、“困苦中学到学习”、“经验中学到成长”。
所谓“困苦中学到学习”,个人在创业中陷入困境时会“学习”到什么?

邝汉光举例,1985年发生的大马合作社风波,他的人生跌落到谷底并面临债务危机,他当时也怨天尤人,惟最终他转换心态,选择不逃避、勇敢面对,亲自与债主面谈关于债务的问题;对方看见他的诚意,让他能够喘口气有充裕时间还债,并等待东山再起的机会。

天无绝人之路
他说,这次人生经历,他在困苦中学习到的事物就是“面对”。
他强调,“天无绝人之路”,一个人在困难的时候,要勇敢面对相关处境与接踵而来的问题,同时,个人也要想方设法如何解决各种问题,这正是“穷则变,变则通”,要懂得变通以应对艰难挑战。

邝汉光昨晚在“企业家大讲堂”系列第二场讲座会上分享自身的创业经验时如是谈到。
该活动是由南方大学学院主办,协办单位是新山中华工商总会、马来西亚中小企业公会、新山文华国际青年商会、南方大学学院校友会。

本报是指定媒体
《南洋商报》是指定宣传媒体。

出席者包括南方大学学院董事会财政彭桂隆、董事拿督张润安、校长祝家华副教授、资深副校长王润华教授、南方大学学院校友会会长拿督陈洺臣等人。
继日前捐献100万令吉予南方大学学院作为国际教育感恩大楼的建费后,邝汉光再次捐献100万令吉予该校,在昨晚讲座会现场,大会安排一场相关模拟支票移交仪式。

大胆做梦付诸行动 创业应趁年轻

对于有志创业的年轻人,邝汉光提出创业前基本理念的6个要点,希望相关经验能够帮助他们。
他指出,第一点是年轻,因为这能够使得当事人拥有时间,可以承担失败、累积经验,然后再次冲刺,重新再闯一闯。

第二点是要敢于大胆做梦,配合信念,坚持到底。他鼓励创业者要有梦想,设立清楚的目标,并以热诚将之付诸于行动,有了热诚,将产生对落实梦想的坚持。

第三点是制造与众不同的产品和独特的服务。

第四点是阅读成功人士书籍,了解其成功之道。他补充,“经常接近成功人士,你就会成功。”

他透露,第五点是勿成为动物园老虎,以免失去竞争能力。

他认为,现代年轻人应抛开备受呵护、安逸的成长环境,要学会争、抢(争取)、勇敢闯荡,这有利于自身人生阅历的提升。

第六点为投资在自己、等待机会、抓紧机会。

他指出,创业不一定要有钱,而是先在自己身上进行投资,即在品德、信用、思维、态度方面求进步,学习处事待人之道,充实与提升自己更重要。

要有信念勇往直前
商场上过去至今流传着关于“不熟不做”的创业经验说法,对此,邝汉光个人认为,在创业道路上,个人信念更为重要。

他强调,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个人在创业期间要有信念,勇往直前。

他举例,已故云顶集团创办人丹斯里林梧桐、成功集团创办人丹斯里陈志远二人创业以前,不曾有经营赌场、麦当劳的经验,他们依靠个人的强大信念与坚持,走出了成功道路。

馈社会更有意义
询及个人热衷投身慈善事业,邝汉光表示,金钱财富不代表个人生活的一切,一个人在能力上能够回馈社会,人生更有意义。

他透露,本身热衷慈善活动,背后或许与他涉及的事业有一定的关系,“积财不能积福予孩子”。
他强调,对于自己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生人能够问心无愧,他也希望本身在未来继续做更多好事,例如慈善福利、教育事业的推广等等。

“守业比创业难”
邝汉光同意“创业难,守业更难”的说法。

他指出,创业者与第二代在生活环境背景、性格思维上都不同,创业者要求第二代能与自己的立场与思维一致,是非常困难的事。他说,在守业方面,除了如何保持上一代创业时的相关精神原貌,两代人之间必定有鸿沟,守业是比创业较有难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7-2014 0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富年:经商天分仅1%
创业成功99%靠努力
  2014-07-05 08:48 http://www.nanyang.com/node/632801?tid=460

(吉隆坡4日讯)“创业成功只需靠1%的经商天分,真正的秘诀是付出99%的努力!”
双威(SUNWAY,5211,主板产业股)掌舵人丹斯里谢富年总结这些年来的成就,与大家共勉。

他认为,创业不需要太多天分,而需脚踏实地为目标而努力。

谢富年一手打造出来的双威城,是他在80年代,以10万令吉买下来的旧矿场,今天的成功,除了是眼光和胆色,勤奋肯定是少不了的。
“当年创业不如现在,没有太多资讯管道确定消息真伪,只能靠自己的判断,以及努力勇于追求。当然,你也必须具备承受风险的勇气。”

谢富年昨日(3日)出席马来西亚连锁协会(MRCA)主办的总执行长晚宴时,分享“流传世代的永续增长”的经历和体验。

他指出,让事业永续成长,除了不能有一刻松懈下来以外,商誉和信用也很重要。

他也永记“当你和别人握手,你说的话就是承诺”这句话,因为建立信用需要数十年的时间,但毁掉信用只需一个谎言。

绝不拖欠员工薪水
谢富年在商场摔过跤,他说,最惨时公司缴足资本超过3000万令吉,但他手上一度只有300万令吉现金。
“试想想,这么大的公司,要发薪水给员工,要继续营运,能不能转得过,那是关键时刻。”

所幸因为商誉良好,获得银行借贷500万令吉,才渡过难关。

此外,他续称,就事业而言,人才绝对是最重要的因素和资产。
“就算是拖欠银行债务,绝不能拖欠员工的薪水,不能让他们对公司失去信心。”

心越乱越表现沉着
做领导,必须要有自信,谢富年指出,越乱的时刻,更要表现沉着。

他说,金融风暴来袭时,公司生意受挫财务陷困,外面流言蜚语,员工自然也会担忧。
正因为明白这点,他每天依然脸带笑容,昂首步进办公室,员工都很好奇,老板如何做到冷静沉着。

有一天,一位高层忍不住问他,谢富年说他当时是这么回答的:“当时的我,像是一只天鹅,头总是抬得高高的,一副昂首自信的样子,但实际上,我的双脚却是在水下奋力挣扎着…这点,是员工看不到的。”

他继笑称:“广东人说最重要‘定’。”

提到传承的环节,谢富年深信,与其为孩子钓鱼,不如教孩子钓鱼。
“你为孩子钓鱼,只能喂他一时,但若教会他钓鱼,就可以喂他一辈子。
“事实上,无论是家庭还是事业,你必须要清楚,什么是首要顾及的事情。”

风水不可靠 选择信自己

经历了1997和1998年金融风暴后,双威在2000年正式陷入财困危机,谢富年一度求助无门,甚至请来风水师指点迷津。
“那个时候,实在有太多人在身边给意见,你根本不知道应该相信谁,或是可以相信谁。”

他最后选择相信自己,着手进行财务重组计划,与银行和债主约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跑遍了国内所有基金机构,要求资助渡过难关,但是当时他们都担心双威或出现问题,所以纷纷让我吃上了闭门羹。”

最后,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简称GIC)看见了双威的潜力,愿意与谢富年展开注资谈判。
“谈判结果是他们(GIC)要了双威金字塔的45%股权、双威控股20%股权,而我则获得数百万的资金。”

虽然事过境迁,GIC也逐渐淡出公司,但目前仍持有大约10%股权。

他回忆道:“当时,马哈迪还质问我,为什么要找新加坡帮忙,我只能苦笑说实属逼不得已,我必须要这样做,才能够保住公司。”
“更有趣的是,就因为让GIC入股,当时有谣言说我就是新加坡总理李光耀的代理人。我生长在大马,是道道地地的大马人,无论怎样也会留在这里。”

人面狮身遭反对 狮虎同体获放行

回忆起创业途中有趣往事,谢富年表示,双威金字塔购物广场(Sunway Pyramid)之所以不采用埃及著名的人面狮身像,而是狮子和老虎的结合体,其实不在他的计划内。
“我一直想要建立以埃及金字塔为主题的购物广场和乐园,因为这是与众不同,而且前所未有的。”

但当设计图和工程申请程序通过,且开始动工后,回教团体传出了反对的声音。
“主因是埃及和回教在历史上有冲突,所以他们认为不适合把人面狮身像建在大马。”

事情惊动了时任首相敦马哈迪医生,他在了解事情来龙去脉后,要求谢富年修改设计图,并建议以更能够代表大马的狮子和老虎,作为修改设计的方向。
“于是我把建筑师找来,画出狮子和老虎结合体设计图,并获得了各方面认同放行,大马版本的‘人面狮身像’才因此诞生。”

采光锡矿起高楼 卖房主打“不下沉”

谢富年当年是以锡矿开采起家,但80年代末,采矿已是夕阳工业,谢富年知道,必须转换跑道才能突破困境。
1987年,他向当局申请将当时还是锡矿为主的双威转换用途,供发展成城镇之用。

他说,当时没有官员相信他,无不感到困惑:“虽然过程困难重重,但最后总算通过审核,获得了99年租赁地契。这,就是双威城的开始。”
不过,当时该区域荒凉,而且又是矿地,无人不质疑谢富年的决定。

他忆述:“我记得,双威镇第一期房屋售价是6万5000令吉,我先内部发售,叫自己的员工预购,但当时所有人都质疑房子会不会下沉或龟裂。”

谢富年还分享了一则趣事,当时在梳邦推出楼盘的发展商,看准市场对双威城楼盘的担忧,竟以“这里的房子不会龟裂,不会沉”口号大打广告。幸好,因为他所定的售价便宜,这第一期的房子开盘不久就售空,但谢富年却没有就此停下来,继续大事发展该区。

更重要的是,他大量种植树木,把生态系统带回这个前废矿区内。

汇率压力启发 开办双联课程大学成口碑
会有今天的双威学院、Monash大学,一切始于80年代的经济风暴。

谢富年忆述,1986年时,令吉兑美元狂跌,他身边许多有孩子在海外深造的朋友,顿时感受到汇率对教育费造成的压力。于是,他萌起开办国外双联课程大学念头。

他坐言起行,邀请数位教育权威朋友商讨发展可能,随后就小规模地发展教育业务。
双威学院是国内首家与外国大学连接,开办双联课程的学院。但当时市场对双联课程概念还很陌生,加上双威是教育界的新手,首批学生甚至不达目标的一半。

发展教育业务初期虽然困难重重,但总算渐渐步上轨道,后来更与莫纳什大学(Monash)合作建立医药学院,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高等教育品牌。

聘美国专才规划水上乐园
在90年代初期,他举办了大规模的发展蓝图比赛,但成果并不令人满意,最后他请来美国专才,才规划出今天的双威水上乐园。
“水上乐园在1992年开幕。开幕当天,我就知道我的想法没有错,这是一个很成功的计划。”

后来,双威大学学院也在该区落成,而双威镇也成为了今日在巴生谷内,最兴旺的地区之一。

97风暴险倒下 贱卖矿场赎回债券
提起最险峻的经商经验,谢富年分享1997年来的区域金融风暴。
“在1996年时,令吉兑美元走势很稳定,大约是2.50令吉上下水平。我们以为自己很聪明,所以发出了以欧元结算的债券。”

但1997年金融风暴来袭,利息飙升至22%,令吉兑美元甚至最高升到4.80令吉。
“试想想,若我是以2.50令吉发行债券,然后以4.80令吉赎回,这对我的财务冲击有多大?”

基金公司担忧双威承受不了,纷纷贱价抛售债券,谢富年知道要自救,必须筹钱从市场赎回债券。
“唯一的方法就是卖掉手上的矿场。这些矿场都有赚钱,且很有发展潜能,但我无法不重组自己的业务自救。”

脱售矿场所得资金,让他顺利买回80%债券并撤销,渡过难关。

他更奉劝商家别过度借贷外币,若有外币债务,必须同一时间做好护盘的工作,保障公司财力。
“外汇市场变幻莫测,也是你我无法控制的一环,若必须涉及其中,必须懂得保护自己。”

自此,谢富年不再大量举外币债务,若有也必定会同时对冲。

精明老板栽给烂顾问 “丝绸大道”亏本卖

许多公司在进行大型项目前,都会委任顾问公司做研究、调查和统计。
胆大心细的谢富年,也栽过一次在所谓的顾问手上。

话说2003年,双威得到特许权,兴建从加影到布城的SILK Highway收费高速公路。

别无选择脱售止血
在决定兴建这条公路工程前,他委任专业顾问公司做调查和车流量等统计,而银行为了保险起见,也委了独立的顾问公司进行研究,两组数据都向好。

于是,银行批准了贷款,谢富年就雄心壮志的开发这条新道路。但当工程完毕并启用后,车流量却不及当初顾问公司预测的30%。
最后,谢富年别无选择,只好脱售止血。

做生意就得承担责任
“我们亏了不少钱,但也得到了一些教训。自此后,我知道完全依赖专业顾问的研究结果,因为他们也不一定是对的。”

他打趣说,顾问英文叫Consultant,实际上可能有些是骗人的“Con-sultant”。
“现在,我会很仔细地挑选顾问公司,以免再亏损数百万令吉。”

总结这次的失败,谢富年说:“不过,这就是生意,当你决定发展后,就应该承担所有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7-2014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effreyzlim123 发表于 21-12-2013 11:32 PM
弱弱的問一句有多少個人看了這些 經歷
真的成功?

嗨,我想应该不会有看了然后坐着就成功的人。只是来看了,会让自己摇摆不定的意念更坚强,有更强的意志去坚持下去。只是我个人的意见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yeeyaa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7-9-2014 11: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計程車司機与女孩

那天,計程車司機朱師傅五點半交車,看看錶已經五點一刻,便把「暫停載客」的牌子豎了起來。正是周末,四十中門口湧出大批的寄宿生。朱師傅忍不住習慣性地把車停了下來,盯著來來往往的學生。他們一律穿著樸素的校服,臉上的笑容格外燦爛。

  「師傅,我,我想坐您的車。」一個跛足女孩背著書包走了過來,看看左右,急急地說。
朱師傅說得交車了,他只是停下來歇一會兒。女孩低下頭,過了幾秒鐘,她又懇切地說:「謝謝您了,師傅。我只坐一站地,就一站地。」

  那一聲「謝謝」讓朱師傅動了心。他看看女孩身上洗得發白的校服,一個舊得不能再舊的書包,忍不住嘆了口氣,說:「上車吧。」

  女孩高興地上了車。走到轉彎處,她突然囁嚅著說:「師傅,我只有三塊錢。所以,半站地也可以。」朱師傅從後視鏡里看到女孩通紅的臉,沒說話。這個城市的計程車,起步價可是五元啊。

  開到最近的公交站台,朱師傅把車停了下來。女孩在關上車門時高興地說:「真是謝謝您了,師傅!」

  朱師傅看著她一瘸一拐地往前走,突然有些心酸。
  也就是從那個周末起,朱師傅每個周末都看到女孩等在學校門口。幾輛計程車過去,女孩看都不看,只是蹺著腳等。女孩在等自己?朱師傅猜測著,心裡突然暖暖地。他把車開了過去,女孩遠遠地朝他招手。朱師傅詫異,他的紅色桑塔納與別人的並無不同,女孩怎麼一眼就能認出來?

 還是三塊錢,還是一站地。朱師傅沒有問她為什麼專門等自己的車,也沒有問為什麼只坐一站地。女孩心裡都有自己的小秘密,朱師傅很清楚這一點。

 一次,兩次,三次,漸漸地,朱師傅養成了習慣,周末交車前拉的最後一個人,一定是四十中的跛腳女孩。他豎起「暫停載客」的牌子,專心等在校門口。不過十四五歲吧,見到他,像只小鹿般跳過來,大聲地和同學道「再見」。不過五分鐘的路,女孩下車,最後一句總是:「謝謝您,師傅。」

  似乎專為等這句話,周末無論跑出多遠,朱師傅也要開車過來。有時候哪怕誤了交車被罰錢,他也一定要拉女孩一程。

  時間過得很快,這情形持續了一年,轉眼到了第二年的夏天。看著女孩拎著沉重的書包上車,朱師傅突然感到失落。他知道,女孩要初中畢業了。她會去哪兒讀高中?

  「師傅,謝謝您了。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坐您的車,給您添麻煩了。我考上了辛集一中,可能半年才會回一次家。」女孩說。朱師傅從後視鏡中看了一眼女孩,心裡很不是滋味兒。女孩果然很優秀,辛集一中是省重點,考進去了就等於是半隻腳跨進了大學校門。

  「那我就送你回家吧。」朱師傅說。

   女孩搖搖頭,說自己只有三塊錢。

  「這次不收錢。」朱師傅說著看看錶,送女孩回家一定會錯過交車時間,可罰點兒錢又有什麼關係?他想多和女孩待一會兒,再多待一會兒。女孩說出了地址,很遠,還有七站地。

  半小時后,朱師傅停下了車。女孩拎著書包下來,朱師傅從車裡捧出一隻盒子,說:「這是送你的禮物。」

  女孩詫異,接過禮物,然後朝著朱師傅鞠了一躬,說:「謝謝您,師傅。」看著女孩一瘸一拐地走進樓里,朱師傅長長嘆了口氣。女孩,從此就再也見不到了,他甚至不知道她的名字。

  
  尋找十年前的好人
  
  一晃過了十年。

  朱師傅還在開計程車。這天,活兒不多,他正擦著車,卻聽到交通音樂台播出一則「尋人啟事」,尋找十年前勝利計程車公司車牌照為冀Azxxxx的司機。朱師傅一聽,愣住了,有人在找他?十年前,他開的就是那輛車。

  電話打到了電台,主持人驚喜地給了他一個電話號碼。朱師傅疑惑了,會是誰呢?每天忙於生計,除了老伴他幾乎都不認識別的女人了。

  撥通電話,朱師傅聽到一個年輕女孩的聲音。她驚喜地問:「是您嗎?師傅!」

  朱師傅愣了一下,這聲音,這語速,如此熟悉!他卻一下子想不起是誰。「謝謝您了,師傅!」女孩又說。

  朱師傅一拍腦門,終於記了起來,是他載過的那個跛腳女孩。是她!朱師傅的眼睛突然模糊了,十年了,那個女孩還記著他!

  兩人約在一家咖啡館見面。再見到女孩時,朱師傅幾乎認不出了,眼前亭亭玉立的這個女孩,是十年前那個只有三元錢坐車的女孩?女孩站起身,朝朱師傅深深鞠了一躬,說:「我從心底感謝您,師傅。」

 喝著咖啡,女孩講起了往事。十二年前,她父親也是一名計程車司機。父親很疼她,每逢周末,無論多忙他都會開車接她回家。春節到了,一家人回老家過年,為了多載些東西,父親借了朋友的麵包車。走到半路,天突然下起了大雪,不慎與一輛大貨車相撞。麵包車被撞得面目全非,父親當場身亡。就是那次,女孩的腳受了重傷。

  安葬了父親,母親為了賠朋友的車款,為了她的手術費,沒日沒夜地工作。而她,傷愈后則拚命讀書,一心想快些長大。她很堅強,什麼都能忍受,卻惟獨不能忍受別人的憐憫。

  所以,她沒告訴任何人路上發生的事故。放學回家,當被同學問起現在為什麼坐公共汽車,她謊稱父親出遠門了。謊言維持了半年多,直到有一天遇到朱師傅。她見那輛計程車停在路邊,一動不動,就像父親開車過來,等在學校門口。

 她只有三塊錢坐公共汽車,可她全拿出來坐計程車,只坐一站地,然後花一個半小時徒步走回家去。雖然路很遠,但她走得坦然,因為沒有人再猜測她失去了父親。

  「您一定不知道,您的計程車就是我父親生前開的那輛。車牌號,一直印在我的腦海里。」
  女孩說著,眼裡淌出淚花,「所以,遠遠地,只一眼,我就能認出來。」朱師傅鼻子一酸,差點兒掉下淚來。

  「這塊獎牌,我一直戴在身邊。我不知道,如果沒有它,我會不會走到今天。還有,您退還我的車費,我一直都存著。有了這些錢,我覺得自己什麼困難都能克服。雖然失去了父親,但我依舊有一份父愛。」說著,女孩從口袋裡拿出一枚獎牌,掛到了身上。那是一塊邊緣已經發黑的金牌,獎牌的背面,有一行小字:預祝你的人生也像這塊金牌。

  這塊金牌,就是十年前朱師傅送給女孩的禮物。
 
  滴水之恩何言報

  女孩挽著朱師傅的胳膊走出咖啡館。看到女孩開車走遠,朱師傅將車停在路邊,讓眼淚流了個夠。那個跛腳女孩,那個現在他才知道叫林美霞的女孩,她和自己十年前因癌症去世的女兒,簡直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女兒生前每個周末,朱師傅都去四十中接她。女兒上車前那一句「謝謝爸爸」和下車時那一句「謝謝您,老爸」,讓他感受過多少甜蜜和幸福!

  那塊獎牌,是女兒在奧林匹克競賽中得到的金牌,曾是他的全部驕傲和希望。可女兒突然間就走了,幾乎讓他猝不及防。再到周末,路過四十中,他總忍不住停下車,似乎女兒還能從校門口走出來,上車,喊一聲:謝謝爸爸。

  就在女孩坐他車的那段時間,他覺得女兒又回到了自己身邊,他的日子還有希望,他又重新找回了幸福!只是,這情形持續的時間太短,太短……在回家的路上,朱師傅順便買了份報紙。一展開報紙,朱師傅就看到了跛腳女孩的照片。

  她對著朱師傅微笑,醒目的大標題是:林美霞———最年輕的跨國公司副總裁,S市的驕傲……朱師傅吃驚地張大嘴巴,一目十行地讀下去。邊讀報紙,他邊習慣地從口袋裡掏煙。

  突然,他的手觸到了一個信封。拿出來看,裡面裝著厚厚一沓美金。朱師傅愣住了,他想不出,林美霞何時把錢放進了自己外套口袋?就在她挽起自己胳膊的瞬間?

  美金中間,還夾著一張紙條:師傅,這是愛的利息,請您務必收下。本金無價,永遠都會存在我心裡。謝謝您,師傅!


(转帖分享)
本帖最后由 tboontan 于 17-9-2014 11:53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2-9-2014 09: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谢谢分享!继续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9-2014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错过了,后悔莫及

互联网圈总是充满着太多的不确定性,也拥有太多的传奇故事。下面就为大家举几个例子:

1.2009年,WhatsApp联合创始人Brian Acton去Facebook 应聘遭拒,现在,Facebook花了190亿美金收购WhatsApp;


2.当初马云与优酷创始人古永锵竞争搜狐COO职位,古永锵战胜马云,现在,马云的阿里巴巴入股了古永锵的优酷土豆;


3.当初马化腾曾考虑以60万元将QQ出售,先后和四家公司谈判,都终以失败告终,如今,马化腾以的身价只能让大家呵呵了;


4.另外一个故事是,QQ做得稍大以后,马化腾还找过新浪的创始人王志东,问150万美元要不要,王志东看了一眼心想你那东西我花10万就做出来了。因此拒绝购买。


5.1999年,李泽楷曾持有腾讯两成股权,但两年后就匆匆卖掉。如果今天李泽楷手上仍持有腾讯两成股权,比马化腾还多上一倍的话,李泽楷就是华人首富了,不仅能真正走出老爸李嘉诚的影子,更掌握了中国互联网行业至高无上的权柄。这就是造化啊!


6.苹果也被人小瞧过。雅达利创始人诺兰·布什内尔在1976年,他只需出资5万美元就能获得苹果三分之一的股份,但他却把机会推给了红杉资本。可惜的是,红杉资本的投资人看不上衣衫不整、长发披肩的乔布斯,最终阴差阳错,马库拉在苹果将要面临破产的关键时候资助了25万美元,换得了苹果30%的股份,成为苹果的第一位投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5-9-2014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15年前来美国要2百万,被30家VC拒了。我今天又来了,要2百亿”。9月8日,马云在阿里巴巴路演现场,说了这样一段开场白。招股书显示,阿里IPO拟发售3.2亿股,最多融资243亿美元,对应的估值为1627亿美元。

来参加路演的投资人在华尔道夫酒店排队拐了18个弯,电梯等了40分钟,将近1000人来看马云。

神话往往是从笑话开始的 ,奇迹往往由疯子创造。昨天你对我爱理不理,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马云说过“这个世界只要有梦想,只要你不断努力不断学习,不管你长得如何,不管你是不是有钱,不管是这样还是那样,你都是有机会的。”
当年,软银孙正义只用了6分钟就决定给马云投资2000万美元,原因只是孙正义"看见了马云眼里的光芒";但薛蛮子对于马云却不屑一顾,“这厮长成这样儿,有什么前途?”后来薛蛮子非常后悔大呼惭愧。


除了薛蛮子之外,当年“看不上”马云,如今“高攀不起”的可是大有人在。


那些年错过马云的大佬们

1.熊晓鸽:把阿里巴巴给漏掉了,是我们最大的失败

熊晓鸽被称为马化腾、李彦宏背后的男人,却惟独不是马云背后的男人。
2007年,IDG亚洲区总裁熊哓鸽在网商大会上表示,"IDG在中国投了很多互联网公司,包括百度、携程等,居然就把阿里巴巴给漏掉了,所以这是我们最大的失败。"

熊哓鸽说,不是我不想投阿里巴巴,很早的时候我没有碰到,我有机会投的时候又实在投不起了,我把钱全放进去也占不了百分之几的股份。


熊晓鸽这样向媒体表达他的遗憾:
“1999年10月,马云私募到手第一笔天使投资500万美元,是由高盛公司牵头,联合美国、亚洲、欧洲一流的基金公司共同参与的,遗憾的是在硅谷敲定的,与我无缘。在阿里巴巴的第二轮融资中,日本软银开始出现。从此,这个大玩家不断支持马云,才使得阿里巴巴能够玩到今天的规模。”

“2000年以后,日本软银为首的风投组合便一直是马云的座上客,我们IDG已经迟到了。而马云为了增强风险投资商的信心,2005年收购雅虎中国业务,并用阿里巴巴40%股份换回10亿美元现金,则彻底关闭了阿里巴巴面向我们IDG的融资大门。”

2.马化腾:现在我悔都悔死了

作为如今的竞争对手,互联网行业的资本猎手,马化腾曾经也有投资阿里巴巴的机会,但他没有珍惜。

2013年3月,在参加华夏同学会会议时,马化腾说:"淘宝网刚办起来时,马云跟我谈起过,当时我本有机会去投15%。一是我并不看好,再是我觉得占比太少,要投就占50%,现在我悔都悔死了。"

不过,如果当初马化腾真的投了15%到阿里巴巴,如今中国的互联网格局会是现在的样子吗?


3.冯仑:我们看走眼了

冯仑是企业家里的"哲学家",不过,他承认,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2013年低冯仑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当年马云找投资的时候,我们投了他的竞争对手ebay易趣,当时确实是易趣强、马云弱,结果最后看走眼了。"

冯仑说,"做企业永远面临两种选择:追赶或转型。如果做跟随性的决策,那么企业家很轻松;转型很累,并且有风险,但可能成为行业领导者。马云当时完全也可以做个庸俗的中介公司,那叫跟随;但是他转型做电子商务,今天就成为领导者。"


今天你对我爱搭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转帖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0-2014 08: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馬雲.一個轟動全球的大騙子…

他不懂電腦,但他的腳幾乎統治了所有的電腦,他不懂管理學,但在全球被公認為商界奇才。他不懂廣告,但他本人及他的公司卻具有穿透力的點擊率。從當年的落魄青年到今天的全球電子商務巨頭,所有的神奇都來自他心中最初的夢想,他要從自己最不熟悉的電腦上打造出全世界最偉大的公司,有人說他是瘋子,更有人說他是騙子,因為他的夢想匪夷所思。於是僅靠兩萬元起家的他便在互聯網最寒冷的冬天用行動書寫了一句創業名言,他的一個夢想改變了全球幾千萬商人的生意方式,同時,改變了全球幾十億人的生活,他就是阿裏巴巴創始人馬雲。

央視主持人芮成鋼:有請阿裏巴巴首席執行官兼執行主席馬雲,好,老馬,歡迎你歡迎你,在這裏又見到你老馬。

馬雲:謝謝!

央視主持人芮成鋼:你剛才走過來的時候,有沒有明星般的感覺?

馬雲:我覺得挺緊張,作為一個創業者,首先要給自己一個夢想,在95年我偶然有一個機會到了美國,然後我看見了(發現了)互聯網,所以回來之後請了24個朋友到我家裏,大家坐在一起,我說,我準備從大學裏辭職,要做一個互聯網,兩個小時之後,大家投票表決,23個人反對,一個人支持,大家覺得這個東西不靠譜,別去做那個,你電腦也不懂,而且根本不存在這麽一個網絡,但是我經過一個晚上的想,第二天早上,我決定我還是辭職,去實現我自己的一個夢想,為什麽是這樣呢?我發現,今天我回過來想,我發現很多的年輕人,是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晚上出門之前說,明天我將幹這個事,第二天早上仍舊走自己原來的路線,如果你不去采取行動,不給自己夢想一個實踐的機會,你永遠沒有機會。所以我稀裏糊塗地走上了創業之路。我把自己稱為叫做一個盲人騎在一個瞎的老虎上面,所以根本不明白將來會怎麽樣,但是我堅信,我相信互聯網將會對人類社會有很大的貢獻。當時95年不太有人相信互聯網,也不覺得有這麽個互聯網對人類有這麽大的貢獻,所以我用了比爾蓋茨的名字,那個時候我覺得互聯網將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馬雲說互聯網將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沒有人相信我。所以然後我說比爾蓋茨說互聯網將改變人類的方方面面。結果很多媒體就把這個事登了出來,但是這句話是我說的,95年比爾蓋茨還反對互聯網。

創業者都想想這個條件不夠,那個條件沒有,這個條件也不具備,該怎麽辦?我覺得創業者最重要的是創造條件。如果機會都成熟的話,一定輪不到我們。所以一般大家都覺得這是好機會,一般大家覺得機會成熟的時候,我覺得往往不是你的機會,你堅信這事情能夠起來的時候,給自己一個承諾說我準備幹五年,我準備幹十年,幹二十年,把它幹出來。我相信你就會走得很久。我在一次跟創業者交流過程中,我說創業者的激情很重要,但是短暫的激情是沒有用的,長久的激情才是有用的。一個人的激情也沒有用,很多人的激情非常有用。如果你自己很激情,但是你的團隊沒有激情,那一點用都沒有,怎麽讓你的團隊跟你一樣充滿激情面對未來面對挑戰,是極其關鍵的事情。另外一個事,我說創業者給自己的承諾,自己給自己的承諾。

在互聯網最寒冷的冬天,2001年、2002年的時候,我自己說從95年以來開始創業,我已經有六年苦了,六年以來碌碌無為犯了那麽多錯誤,反正我也沒辦法,後面六年繼續幹下去。再吃六年苦,甚至十六年苦,一定把它做出來為止。在這兒我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堅持、夢想或者是信任、堅信的一個案例。

阿裏巴巴上市一個月以後,我把我們公司超過五年以上的員工,也有這麽大一群人,坐在一起,我問大家一個問題,我們現在上市了,有錢了,可以說是相當有錢了,但是我問大家憑什麽我們今天有錢,是因為我們比別人聰明嗎?我看未必,至少我認為我是不聰明。從小學到大學,我很少考進前五名,當然我也沒跌破過十五名以後,我沒有覺得我聰明,因為很多人考數學,考什麽都比我行。你覺得我們比人家勤奮?我看這世界上比我們勤奮的人非常之多,比我們能幹的人也非常之多。但為什麽我們成功了,他們沒有成功,在我看來,我500多名同事、五六百名經過五年以上的員工,絕大部分員工的智商都比我多,因為七八年以前阿裏巴巴沒有名氣,我們沒有品牌,沒有現金,人們也不一定相信電子商務,那個時候非常難招聘員工,同時非常難招進來,我們開玩笑說街上只要會走路的人,不是太殘疾,我們都招回來了。

但是經過了五六年,我們這些人居然都很有錢,大家都有成就感,為什麽?我覺得就是因為我們相信我們是平凡的人,我們相信我們一起在做一些事情,那個時候認為很能幹的人,相當出色的人,全部離開了我們,因為有獵頭公司把他們請走了,有些人想說我不同意這個觀點,我不認為互聯網,或者不同意這樣的方式方法,他們走到另外一個公司做創業,那些反正也沒人挖,也不知道該哪兒去,閑著也是閑著,到其它公司也找不著工作,就待下去,一待待了七八年,今天都成功了。事實上也是這樣,傻堅持要比不堅持要好很多。所以我覺得創業者給自己一個夢想,給自己一個承諾,給自己一份堅持,是極其關鍵的。

另外,我想創業者一定要想清楚兩個問題,第一,你想幹什麽,不是你父母讓你幹什麽,不是你同事讓你幹什麽,也不是因為別人在幹什麽,而是你自己到底想幹什麽。第二,你需要幹什麽,想清楚想幹什麽的時候,你要想清楚,我該幹什麽,而不是我能幹什麽。

創業之前很多人問,我有這個,我有這個,我能幹這個,我能幹這個,所以我一定比別人幹得好,我一直堅信,這個世界上比你能幹,比你有條件幹的人很多,但比你更想幹好這件事情,應該全世界只有你一個人,這樣你就有機會一點。所以想清楚你幹什麽,然後要想清楚該幹什麽,不該幹什麽。

在創業的過程中,四五年以內,我相信任何一家創業公司都會面臨很多的抉擇和機會,在每個抉擇和機會過程中,你是不是還是像第一天像自己初戀那樣記住自己的第一次的夢想,至關重要。在原則面前,在你能不能堅持,在誘惑面前能不能堅持原則,在壓力面前能不能堅持原則。最後想幹什麽,該幹什麽以後,再給自己說,我能幹多久,我想幹多久,這件事情該幹多久就做多久。

其實阿裏巴巴做電子商務,這麽多年以來,九年以來我們經受各種各樣的批評、指責是非常之多,大家說中國不具備做電子商務,中國沒有誠信體系,沒有銀行支付體系,基礎建設也非常差,憑什麽你可以做電子商務,那你說我怎麽辦?等待機會?等待別人來,等待國家建好,等待競爭者進來。我覺得創業者如果沒有誠信體系,我們就創造一個誠信體系,如果沒有支付體系,我們建設支付體系,我們只有這個樣子,才有機會。所以我想,九年經歷告訴我,沒有條件的時候,只要你有夢想,只要你有良好的團隊堅定地執行,你是能夠走到大洋的那一岸。

當然,這九年以內,我今天覺得最感到驕傲的事情不是取得了什麽成績,不是說九年能活下來。我覺得最讓我感到自豪,最讓我能夠每次分享快樂,覺得跟我的同事最快樂的事情是,我們每一次碰上的災難,每一次碰上的挫折,每一次碰上的缺點。當然我今天不想在這兒吹什麽牛,我覺得我和絕大部分的這些災難、挫折碰上,我不知道是怎麽碰上,但是走出來,我也不知道是怎麽走出來的。很多人告訴你,當時是做了這樣這樣的準確的決定,正確的決定,讓你走出了困境。其實有的時候,運氣也很重要,但這些運氣怎麽會給你帶來的,是因為你的信念,是因為你給自己的承諾,給團隊的承諾。中國需要大批的創業者,我堅信,中國需要大批的中小型企業。解決中國13億人口巨大的就業問題一定是中小型企業。我不相信國有企業能解決全國13億人口的就業問題。所以需要大量中小型企業就需要大量的創業者。

創業者在記住夢想、承諾、堅持,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做多久以外,我希望創業者給自己承諾,給員工承諾,給社會承諾,給股東承諾,永遠讓你的員工、讓你的家人、讓你的股東可以睡得著覺,絕對不能做任何偷稅,不能做任何危害社會的事情。所以只要這些東西在的話,我今天回去對我的家人,對我的員工,對我員工的家人,對我的股東永遠是坦蕩,我們犯錯誤,心裏也知道犯在哪裏。所以剛才講到我犯了很多的錯誤,現在外面有很多寫阿裏巴巴如何成功、如何不錯的書,說實在,沒有一本書我看過,也沒有一本書是我自己寫,或者接受過采訪,我覺得將來我想寫一本阿裏巴巴一千零一個錯誤。我們犯的錯誤非常之多,所以最後想跟所有創業者和準備創業的,還是我每天跟自己講的話,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但後天很美好,絕大部分人死在明天晚上,所以我們必須每天努力面對今天。

你所給予的,都會回到你身上。


(转帖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8-10-2014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家大讲堂5:萧清顺:改造成功基因
创业4招永续经营

全国
   2014-10-18 09:48 http://www.nanyang.com/node/656480?tid=460


(新山17日讯)千金难买成功武林秘笈,独自勇闯非洲大陆拓展事业版图的普路倍施(Probase)有限公司董事经理萧清顺分享4招式受用武功,让创业者能永续经营且绝不后悔。

他说,这四招式分别是,你热爱的东西是什么?世界需要的是什么?他们会给你钱吗?

你擅长的东西又是什么?

“只要你找到这4样,那么你就可以永续经营,绝不会后悔。”

萧清顺昨晚在企业家大讲堂主讲“成功DNA”时说,一名成功的企业家,背后的故事几乎都八九不离十,只是以不同的剧本在上演着,而成功人士身上都有一种叫成功的DNA,它是没有人可拿得走的,正如你掏空了他的所有财富,他还是能够从失败中爬起来。

“听起来是很简单,但其实要做到这点却真的不容易。”

他说,卓越不是单一的行动,它是一种习惯,若是要去改造基因,就必须做一些好习惯。“成功是基因的验证,而你可以验证自己有多成功,本身就有多少的成功基因。”

心不专念不一难有成就

萧清顺说,心不专,念不一,做事难有成就。本身虽然在建筑业打滚了约15年,并多次在建筑业经历打击且跌到谷底,97年更从建筑业转行。

他说,不过由始至终,他都是在同一个领域打滚。虽然他转行至铺路,但铺路建筑也属于土木工程行业内的领域,是他的强项范围且热爱的行业。

“我们不要头脑想一个,嘴巴却讲另一件事,包括爱情在内。”

放下身段抓住大客户萧清顺说,在经营生意之道上,做小客户的生意也是做,然而做大客户的生意也是做,那么与其做小客户,不如抓住大客户,而且也须厚颜无耻的放下身段。

他披露,其公司早前能获得大马联邦土地发展局(FELDA)的铺路工程,主要是使出上述两招式。

“国内公共工程采用我们的铺路技术,我们花了大约3至5年才说服他们。”

50岁越南难民变富翁

萧清顺分享一则50岁越南难民在面包店求职的故事,并带出一名成功之士所拥有的基因,即是不放弃,以及努力工作,最终必能走向成功之路。

他说,该越南难民因为年纪的关系,在求职时被面包店老板拒绝聘用,不过50岁的越南难民没有因此放弃,反之苦苦的求职,最终获得受聘,且在受聘后还努力工作。

萧清顺说,到最后,该越南难民还成为面包东主,并将面包店从一间经营至十间,再从十间变千间,摇身一变成为富翁。

“大家都在羡慕富翁时,一名越南年轻难民就说,富翁你只是比较幸运罢了,于是富翁就把身上值钱的东西都摘下,告知年轻人,这才是真正的我。”

独家报道:唐辉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2014 03: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你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0-2014 1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冲破接班难关系列6(完):历经三代屹立86年
镒记坚持传统不惧时代洪流

每日一专
中小企业
   2014-08-16 15:59 http://www.nanyang.com/node/642537?tid=685


谈到接班,一般人都会想到如何大刀阔斧,将公司改头换面,以崭新形象出发。

坚持以传统模式营运的商家已越来越少,尤其是容易受激烈竞争、时代淘汰的传统咖啡店,许多咖啡店都已重新包装,以现代化的休闲咖啡厅模式出发。

已有86年历史的镒记茶餐馆则是少数坚持保留传统模式的成功例子。

尽管目前已由第三代接班,可这家海南咖啡店的营运模式并未为了迎合现代经营而作出重大改变,仍能在市场屹立多年。

创立于1928年的镒记茶餐馆,在吉隆坡金马路(Dang Wangi)已有86年历史,无论是装潢、营运模式在这期间并没有重大变化,却从未被时代淘汰,营运至今仍高朋满座。

现年35岁、肩负镒记茶餐馆第三代接班人重任的李居仲,接管祖业已有十多年光阴,在这期间,他谨记父亲李光汉的教诲,每样事情都亲力亲为,绝不假手于人。

尽管近期老店将被收回,营运多年的镒记茶餐馆因而在月内将搬迁至后方店铺经营,李居仲仍坚持不会作出更大改变。

“届时我们的座位将扩大20至30%,但新店设计将尽量和老店的风格一致,我们仍会依照以往的模式,菜单将保持不变,厨房仍会维持原有的方式持续经营。”

李居仲认为,客户对老店的情感价值(sentimental value),是让镒记能以传统模式屹立多年的关键。

“我们有很多长期客户,部分更经历了数代,从父母带着儿女、儿女带着他们孙子,一直给予我们支持。”

这也是镒记茶餐馆在经历三代接班后,都未有重大改革的原因,老店内的一砖一瓦、摆设都尽量维持当初的样貌,为顾客营造怀旧气氛。

李居仲坦言,搬迁到新店后,最大的担忧是客户会否因此感觉不对,虽然新的镒记茶餐馆尽量保持与老店设计一致,但总有一些地方必须采用现代的装潢方式。

“以新店木质地板为例,在经过多年风霜后已不再稳固,基于安全考量,我们必须铺上洋灰,因此,整体感觉将因而改变。”

李居仲:改变未必是好事

曾在海外就读大学电脑科系的李居仲坦言,在2003年决定正式接手祖业的时候,的确有很多新想法,如增设Wifi无线宽频上网、提供PDA点餐服务等,要为餐厅注入更多现代化的因素。

但在接管数年后,他开始意识到,增设这些科技设备未必能为餐厅带来一臂之力,而这些科技产品一般都需要维护、维修,成本并不低。

“我本身已要兼顾食物、服务品质,还有一堆琐事,其实没有必要再加重负担;更重要的是,整个店面只有13张桌子,其实没有需要这些辅助产品的需求。”

他表示,在接手的这些年来,给予店面的改变是引进POS系统,以改善点餐程序,舒缓营业以来一直面临的人手短缺问题。

“这套系统让员工生产提升不少,间接也提高每张餐桌的翻桌率(turnover rate)。”

另一方面,李居仲深知本身是经营让客户解决三餐的茶餐馆,而不是给予客户谈生意的休闲咖啡厅。

“如果我增设冷气、WIFI等服务,将改变我们的营运性质,食品价格不可能维持在目前的水准。”

因此,对于店面不大的镒记茶餐馆来说,最为重要的是每张桌子的翻桌率(turnover rate),尤其在午餐时间,仅有13张餐桌的翻桌率,每张最高可达3至4次。

未曾考虑特许经营权

一直在吉隆坡深具知名度的镒记茶餐馆,尽管每日门庭若市,却从未考虑开分店,或特许经营权的做法。

李居仲坦言,本身的确考虑过这个做法,身边也的确有不少人向他提出这个方案。

不过,父亲却不赞成,他反问李居仲,那么多特许经营的分店,要如何保证每家店的品质;此外,采用中央厨房的烹煮方式,很容易让原味流失。

“如果镒记只有10至20年的招牌,我敢于拼搏,可是86年老招牌,我不敢。”

他表示,一旦开放特许经营权或分店,失了水准,搞砸86年的声誉,问题就严重了。

海南咖啡店的接班隐忧

李居仲坦承,传统的海南咖啡店的确有逐渐消失、越来越少的情况,他不排除,许多年轻一代不愿接手祖业,是原因之一。

“不过,我也有见过同业当中,接管人不愿让下一代接班的案例。”

他表示,这些接管人不让下一代接班可能基于两个考量,第一,这行赚幅不高,且需长时间经营,长辈不想让他们面对同样的经历;第二,子女并没有“学满师”,接管人不愿让他们接手。

另一方便,这行普遍面临员工问题,无法聘请本地员工,因而多转向外劳员工,为这行持续营运的挑战之一。

李居仲表示,心中的愿景是将这家茶餐馆经营到100年。

届时,倘若子女不愿接手,他也不会勉强,但这份祖业不会假手他人。

接班需全心投入

谈及接班这行的要求,李居仲认为,要能吃苦耐劳是第一个准则。

他表示,这一行不只需要付出劳力,每天24小时更可能面临不同的挑战,需要一直作出应对和计划,才能应付这些大大小小的突发事件,如供应商突然起价,你要如何筹谋替代方案等。

由于这行需要事事亲力亲为,倘若接管人不在岗位上,则会出现混乱的现象。

第二,则是要懂得如何处理与家人的冲突。

李居仲表示,成为祖业的接班人,倘若与父亲意见不合,回到家还要面对这些压力。

他表示,在接下祖业初期,与父亲曾出现多次冲突,甚至来到今时今日,不时也会有摩擦发生。

“不过,我深知一点,就是我只有一个父亲,在遇到冲突时,我都会尽量忍让。”

对于李居仲来说,接班后的成绩单合格与否,不是餐馆外有多少人排队,而是父亲能否放心让他接手。

“我觉得欣慰的是,在这几年间,我父母亲可以说开始半退休生活,放心出国旅行,或邀约朋友聚会。”

谈到接手多年以来最大的满足感,他表示,从“镒记老板的儿子”,转至“镒记老板”的称呼,是他觉得被客户肯定且最满意的成就。

李光汉原不想继承祖业

对于孩子接班后的表现,李光汉是满意的,但谈到本身的接班历程,他坦言当初是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

“我是家中的独子,肩负继承这家祖业的重任,但当时已进到马大就学的我,其实曾考虑出国修读酒店管理。”

他坦言,看到当时年事已高的3个母亲,仍在打理餐馆,于心不忍,最终在1969年决定接手。

“我有一个良师益友,亦就是我的补习老师,当看到我难以抉择时,给予我一席话,让我在当时立即释怀。”

他当时对李光汉说,在生活大学里的培训,往往比就读管理课、仅是学术性质的培训来得佳。

“他跟我说,我在茶餐馆每日都要应对形形色色的人,也要管理营运流程,其实就是酒店管理的一部分。”

良师益友的一席话,亦让李光汉在当时作出接管祖业的决定,促使镒记茶餐馆营运至今。

接班减轻父母负担

谈到李居仲的接班历程,同样是家中独子的他坦言,小时候母亲经常叫他们在周末休息时到餐馆帮忙,让他一度相当讨厌这个环境,不过,随着时间久了,他亦从中学会许多管理事宜,可说为未来接班铺路。

在国外念书回来后,李居仲亦曾为别人打工,并在周末于餐馆帮忙,一周7天都在工作,从未休息。“随着时间久了,我开始感到疲累,加上父母年事已高,我最后决定回来接管祖业。”

当时,父亲给予他机会掌管店面,亦给予他“不熟不做”的要求,除了招待客户,他必须一手包办所有的食物,包括洗厕所、煮食、冲茶等。

“我从来没有后悔回来接班,我的想法,是要在父母在世的时候,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否则我会不安。”
报道: 蔡幸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0-2014 08: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个故事...感觉上好像未来首富的桥段,把没价值的东西讲到很有价值,最后成功骗到一大堆人。

Adidas买回,不懂是不是有份参与策划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0-2014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达人:林国泰青出于蓝
云顶欲征服世界

企业达人
财经周刊
   2014-10-27 12:17 http://www.nanyang.com/node/658188?tid=687

林国泰虽已年过60岁,不过对他而言,这仅仅是个开始而已。他将凭着其过人的眼光和惊人的魄力,继续引领云顶集团再创奇迹,迈向另一个高峰。

马来西亚是个得天独厚的国家,其国土蕴藏着丰富的天然资源,且人才辈出,有着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传奇和振奋人心的成功故事。

云顶集团(GENTING,3182,主板贸服股)便是其中一家最成功的企业。其创始人已故丹斯里林梧桐博士凭着谦逊、纪律和超凡的信念,打造了一个扬名海外的企业帝国。

说起云顶的故事,林老的名字已和现易名为马来西亚云顶世界的云顶高原旅游胜地划上等号。由于要投入的资源和面对的艰辛异常钜大,在没人看好的情况下,这项发展计划如今却能获得空前的成功,这证明了林老的高瞻远瞩。

林老于1964年在金马仑高原承包水力发电工程时,察觉到英殖民官员喜爱前往高原地带避暑,这让他从凉爽的气候和优美的山景中得到启发,构思着大马人未来也许会渴望和需要一个避暑的度假胜地,而云顶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经过研究后,林老找到了心目中的理想地点,并向政府申请在海拔1800公尺,距离吉隆坡仅58公里的乌鲁加里山地段,建设度假旅游胜地。

6意外林老险死还生

他被告知,马来西亚政府也有意要发展该山,但碍于某些问题,此计划暂时被搁置。根据政府的初步估计,从山脚兴建一条通往山顶的道路得花上大概15年的时间完成。

不过林老以能在6年内建好道路,以及这度假胜地将成为马来西亚的骄傲的承诺,最终说服了政府放行这项计划。

1965年8月,云顶高原旅游胜地的计划正式启航。为了实现梦想,林老投入所有的时间和资源,甚至安排员工一天24小时,一周7天不停歇地轮班工作。

虽然在施工过程中,发生了6次意外,让林老险死还生,他依然坚持不懈地与员工一起奋斗。林老身先士卒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感染了员工,通往山顶的道路建设,在3年内便完成,较预期的6年缩短了一半的时间。

自1971年第一家酒店开业以来,马来西亚云顶世界的名声日益壮大,并持续发展以提高其作为区域内首屈一指的度假旅游胜地的同时,也致力于保护热带雨林,维持其自然景观。

传奇事迹后人景仰

马来西亚云顶世界一共有5家酒店,200多家餐厅和零售商店、商务会展中心、游乐园和永无止尽的娱乐表演。

贵为马来西亚首要旅游景点之一的马来西亚云顶世界,每年吸引超过2000万游客到访;另外,在登嘉楼和浮罗交怡各持有两间海滨物业,即琪佳云顶世界和浮罗交怡云顶世界。

在马来西亚,云顶的酒店物业提供超过9000间住宿客房。

从一开始38间酒店客房的旅游业,云顶集团的业务现已趋向多元化发展至豪华邮轮、种植、电力,以及石油与天然气。林梧桐于2003年退休时,将一手打造的江山,传给了儿子丹斯里林国泰。

林老于2007年10月23日安然逝世,长眠于云顶高原梧桐再也的梧桐陵园,他传奇的事迹也将继续受到后人的景仰。

打造云顶世界王国

云顶的故事还没完结。第二代继承人林国泰,也与已故的林老一样勤奋不懈、干练、谦逊和高瞻远瞩。

他不满足于其父亲所征服的一座山,在国内打造了一个无以伦比的综合度假胜地的成就而已。林国泰有更远大的梦想,他要青出于蓝,放眼天下,征服世界。

林国泰成功地将云顶集团的业务扩展至全球各地,尤其在休闲旅游娱乐相关领域的发展,更是令人瞩目。

自从2006年赢得新加坡综合度假胜地的执照后,他便持续地在世界各城市建立新度假胜地,打造云顶世界王国,一跃成为亚洲最杰出的企业家之一。

今天,在林国泰领导下,云顶集团坐拥赢得无数奖项的世界级标志性休闲品牌,如马来西亚云顶世界(马来西亚)、圣淘沙名胜世界(新加坡)、马尼拉云顶世界(菲律宾)、纽约市云顶世界赌场(美国)、比米尼湾云顶世界(巴哈马)、丽星邮轮-亚洲领先邮轮公司和Genting Casino-英国领先卡西诺公司。

此外,也即将在迈阿密(美国)、拉斯维加斯(美国)和伯明翰(英国)启业。

云顶世界旗下度假胜地每年吸引千百万人次的旅客,刺激该国旅游业发展外,也为当地提供数以千计的就业机会。

此外,林氏家族也在2008年,在距中国北京3小时车程的崇礼县,投资65亿人民币建造了一个世界级的滑雪度假胜地-密苑云顶乐园。

于1993年成立的丽星邮轮,也以其卓越的服务赢得无数奖项。目前,丽星邮轮和挪威邮轮是世界第三大的邮轮公司,合共拥有20艘邮轮,航程范围括揽超过130个地点,提供约4万2000个床位。

10年转型大蓝图

林国泰永不言败的精神,领导团队面对并解决一次又一次的巨大挑战。

在建造圣淘沙名胜世界过程中,他面对了建材短缺和由于经济不景而导致成本水涨船高等难题。惟为了坚守信诺,他成功解决所面对的挑战。圣淘沙名胜世界在动工后的34个月,成功如期在2010年启业。

如今,圣淘沙名胜世界已是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之一,除了有东南亚首个环球影城外,也建有世界最大的海洋馆以及6家独立主题的酒店。

为了让旗下休闲旅游娱乐业务持续保持吸引力,林国泰也启动了重新注资计划。其中,他与团队为马来西亚云顶世界打造了一个10年的转型发展大蓝图。

转型计划包括翻修现有的酒店,引进更多的休闲娱乐活动。当中的重头戏是建造全球首个二十世纪福斯主题乐园,预计于2016年启业,届时将会进一步刺激大马旅游业。

多元化业务拓财源

在林国泰的英明领导下,云顶集团的业务悉数多元化,并得以全面发展和释放应有的价值,如种植、电力、石油与天然气、房地产开发、生物科技等。

云顶的产业版图包括位于马来西亚,也是东南亚首家的柔佛名牌折扣购物中心。

林国泰亦热衷于在基因组学领域寻求永续的解决方案。

他创立的ACGT是个世界级的农业生物科技公司,它使用基因组信息来制定解决方案,以生产更好的食品,化学物品和燃料。

ACGT现已成功完成油棕基因测序。

林国泰还投资了多家生命科学公司,其中包括DNA Electronics-该公司在开发创新性的遗传分子诊断装置,由来自伦敦帝国学院的一个屡获殊荣的教授所领导和正在对治疗阿尔茨海默氏病的药物进行最后阶段测试的TauRx。

做慈善回馈社会

丹斯里林国泰是个从不吝于回馈社会的慈善家。在他的领导和指引下,云顶集团定期捐助各慈善机构和基金会,以帮助社会不幸人士。

他是马来西亚公益金托管局第一任主席,一个旨在推动和支援马来西亚社群教育的独立、非营利的慈善机构。

林国泰虽已年过60岁,不过对他而言,这仅仅是个开始而已。

他将凭着其过人的眼光和惊人的魄力,继续引领云顶集团再创奇迹,迈向另一个高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1-2014 08: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势而为(系列16):强劲销售网络领导市场
陈凯希让海鸥展翅高飞


每日一专
品牌为王
   2014-11-06 13:00 http://www.nanyang.com/node/660425?tid=678


1975年,陈凯希创办了海鸥集团,历经了岁月洗礼及市场磨练,现在已经成为大马家喻户晓的金漆招牌。

海鸥所经营的产品包罗万有,其中包括中药、茶、药酒、美容品和保健产品等等,核心业务则包含批发、零售、多层次传销、制药厂,以及现代化中医诊所。

海鸥在1996年成功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上市,成为国内第一家挂牌上市的中华传统保健品集团企业。

此后,公司在2007年到2010年间,更连续4年获得福布斯奖。

过去30多年来,海鸥集团透过营造广泛和强劲销售网络的市场策略,建立了现有的市场领导和专业地位。

最近几年来,公司也推出了多元化的优质保健产品。

通过经商服务大众

在还没有创立海鸥之前,陈凯希在经营中国商品的英丰公司中,担任经理一职。当时,他就一直想通过经商来为大众做点事。

1974年,大马与中国建交,掀起一股中国热,凡是中国的商品,不管是吃的、穿的还是用的都大受欢迎。

陈凯希因从小受中文教育,对于中国也有着很深的情意结,觉得销售中国产品非常符合自己的兴趣,加上当时中国生活环境贫困,此举既能赚钱,又能促进中国的经济,心想何乐而不为呢?

因此,他自告奋勇,与好友商议创办专销中国货的公司。而在1975年,海鸥集团就顺利开业。

陈凯希说,公司取名海鸥,就是取其精神,像海鸥一样有毅力、有勇气展翅高飞。

员工变股东增归宿感

所谓商场如战场,用兵作战没有一成不变的方式,需根据市场采取灵活对策。所以,内部人才训练显得十分重要。

海鸥集团除了提供各种内外培训,帮助提升员工素质外,还提供员工认购股票计划,让员工增加归宿感。

如今,在海鸥集团服务的500多位员工之中,就有100多位是公司股东。

另一方面,公司也积极培养接班人,避免青黄不接情况出现。

一般来说,公司会从内部挑选适合人选,晋升到更高职位,鲜少会从外面高薪挖角。

陈凯希认为,公司要成功,领导就是核心。

所以,领导必须以身作则,谢绝贪污腐化,共同创造公司企业文化与价值。惟这样,海鸥集团才能长远地走下去。

对外,海鸥集团也是一贯奉行着互惠互利的原则。对于信誉良好供应商,公司甚至愿意帮他们打广告,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每年50%净利当股息 共享资产可永续

海鸥集团业绩每年取得增长,所以自上市以来,几乎每年都分发股息给股东。

过去7年来,每年都把50%净利作为股息分发出去。这也是让股东们多年来,对公司不离不弃的其中一个原因。

整体来说,陈凯希认为海鸥集团因为形象良好,累积珍贵的无形资产。

他在尽力维护各方利益为前提下,成就了现在的海鸥集团。因此,他奉劝时下年轻企业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海鸥也是流过汗、流过泪,甚至流过血才能走到今天的。”

陈凯希也不忘提醒大家,必须言而有信,以分享为原则。

他举例说,若你向人借船出海,回来时务必记得要与船家共享渔获,这样关系才能得以延续,生意才能长久。

千万不能像刘备借荆州,一去不回头。即使像诸葛亮那样,巧用妙计,向曹操草船借箭,也只有那么一次而已,以后人家就不会上当了。

瞄准目标迎头奔驰

借由大众对中国产品需求炽热,再加上当时并没有大竞争,陈凯希看准了大马数百万华人钟爱中国成药、药酒和茶叶,决心全力经营这类中国特产。

此时的海鸥,就像已经上扬空中的风筝,借风之势,迎头奔驰。

回想当初因缺乏资金,好友们到处向人借钱。成功创业,靠的是决心和勇气。

陈凯希成功聚集了一班志同道合且输不起的友人,决心非要把事情做好,这也为海鸥打下了基础,并建立了专卖中国产品的企业形象。

在芸芸产品当中,他们意识到药酒不但售量好,而且盈利高,又能做保健之用。

稳捉市场需求

进入80年代,大马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之际,华裔老人和妇女对保健品需求也日益增长。

于是,陈凯希集中火力,推销中国药酒,并获得巨大的成功。

他也采取了不同于其他商家的方式,将药酒介绍给中药材店,并聘请合格中医师和经验丰富设计师主理宣传工作,配合举办千人宴、幸运抽奖、烹饪比赛等促销活动、出版特刊、印发传单、赠送食膳等方法宣传,让产品一炮而红。

在广宣活动催谷下,海鸥代理的中国药酒从一开始的一个品种年销几百箱,发展到一百多种且年销量数万箱,占大马中药酒市场一半以上。

他因此得到一个结论,“自身产品最为重要”,只有产品优质,价格才可以卖得高。

这也是他坚持为客户提供“正货正价”保健品经营理念的原因。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对于售卖次货,他采取了零容忍的态度。

公平制成直销翘楚

1992年,海鸥集团开始涉足传销业,秉持着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良商机,以及丰富人们生活的使命,建立起卓越信誉和知名度。

今天,海鸥直销已是大马国内直销业的翘楚。海鸥直销持续增长,成功要诀在于系统管理。

他勇于创新,提供传销商经得起考验的公平制度,推行具吸引力的奖励措施,以及给予全体传销伙伴全面支持与卓越客户服务。

1996年10月,海鸥正式挂牌上市,成为吉隆坡股市中,首家中药酒保健品公司。

2002年,海鸥集团顺利与北京同仁堂牵手,成功将中国老字号中医药品牌引入大马,受到各界热烈欢迎。

陈凯希形容这项合作,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海鸥望得远、看得多,依靠巨人势力,来创造自己的优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4-11-2014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势而为(系列17):林金煌勇往向前
i-City摩天城绽光芒

每日一专
品牌为王
   2014-11-13 14:02 http://www.nanyang.com/node/661971?tid=678


丹斯里林金煌是一位勇敢创新的企业家,曾当木匠的他,白手起家开创家具业,成为国内“弹簧床垫王”,提升大马人睡眠素质。

他对大马人的睡眠习惯了如指掌,凭着无比的信念,研发出本土自创品牌弹簧床垫“梦乡”(Dreamland),与国外名牌南洛分庭抗礼。

人们广泛认为,“梦乡”品牌早已开始运用其蓝海策略,务求为顾客创造不同。

不难发现,林金煌在创业或转行方面都有个特点,那就是瞄准未来趋势出击。

1978年,26岁的林金煌投资10万令吉,创办了梦乡弹簧有限公司,从瑞士引进生产技术,成为第一个制造弹簧垫褥的大马厂商。在重本宣传下,公司产品销量气势如虹,首年即赚取100万令吉利润。

1987年,该公司成为了首家挂牌上市的床具公司。

乘势起飞进军海外

同年,他又创办了双木私人有限公司,至1991年易名为钢山有限公司集团,进一步扩大公司规模。

林金煌在创业初期,表现出企业家勇于冒险和开拓新视野的精神。

在1984年,他顺应未来大趋势,跟随官方代表团首次出访中国,为在中国市场建立垫褥厂铺下了康庄大道。

1991年,林金煌访问江苏江阴市时,被当地单位聘为经济顾问,显示出他在商场上展示过人的拚搏精神,并得到中国人的欣赏和认同,名副其实“不是猛龙不过江”。

在中国时,他也观察到可口可乐能够取得绝对的市场优势,在于善用宣传与促销手法,该启发也成为了他在进军美国白钢业时的成功座右铭。

1992年,钢山集团控制了国内95%的钢管市场,美国不锈钢业业务的首年营业额,就占了公司在国外总营收的7%。

迈入21世纪,双木集团实现了多元化经营。

林金煌3成功要素

1996年,双木集团挟新意出击,豪掷1000万令吉主办太空展,打响首炮。

林金煌观察本地市场变化,直到金融风暴后出击物色收购挂牌公司,例如在1999年,以3000万令吉收购尼可工业(三洋工业),随后易名为I-BERHAD(I公司)。

从这一点,就看出林金煌的投资慧眼。

他认为,企业成功之道可归纳成三个重要因素:一是重视人才;二是严格的管理制度;三是善于把握政府政策带来的机会。

林金煌发掘的其中一位人才,就是曾参与i-City开发与规划工作的美国建筑师乔登。在拉斯维加斯市重建计划中,乔登一手打造的“弗里蒙特街灯之光”(Freemont Street Lights),将普通的街头变成灯光迷城。

于是,他也萌起把灯光城概念搬到icity中。不过,他和团队起初对数码灯光璀璨城概念,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担心国人未必能接受这类新事物。

当时,i-City工作团队不敢贸然采纳未经测试的新意,何况i-City是一项耗资不菲的大型计划投资?

转换加转变加速振作

但积极乐观的他说:“遇上挫折,记得转换加上转变,很快就可以恢复元气。外国能,为何大马不能?”

林金煌将电器业与科技结合,注入这个全面数码化、未来将住有5万名知识专才的摩天城市。

如今,i-City也已成为大马政府大力推广的旅游胜地。

“一般房地产商都不会打造综合科技、休闲主题公园等的房产项目。只有企业家会大胆创新及勇敢的捉紧机会,哪怕耕耘需要更长久的时间才会有收益。”

结合东西方品质管理

前身为三洋工业的I公司(IBHD,4251,主板产业股)相当重视产品品质、声誉和保证,所以也在技术和管理上都获奖无数,包括ISO卓越品质管理证书。

公司旗下一系列的家庭电器,也成为了林金煌引领公司,迈向新世纪和建立著名品牌的关键。

他将国际竞争看成是一种进步空间,并致力于学习东西方的品质管理,藉以取彼之长补己之短。

他掌握了日本和台湾的企业文化精髓,努力在管理结构、品味和科技蜕变之际,找出一个平衡点,可说是拥有全面商业触觉与眼光的领导者。

梦乡及钢山取得成功后,他脱售所有股权,把业务集中在双木集团。

眼光独到的他,利用脱售钢山集团所获的3亿令吉资金,投资在产业发展上,为i-City发展奠下稳固根基。

当时,这笔资金有一半是供在国内购置地段(现今i-City的所在地)。

占地理优势 i-City发展增至90亿

大家对i-City的印象是霓虹闪烁的数码灯光璀璨城,这座休闲主体公园的设施其实包罗万象,例如Snowalk冰走廊、Waterworld水世界、Red Carpet红地毯星光大道触感馆、Space Mission探险之旅、Trick Art3D艺术馆等。

当年,价值30亿令吉的知识旅游产业计划,经过5年的精心打造,今日已俨然是莎阿南一个集休闲、商业、零售、住宅项目于一身的新地标。

林金煌娓娓道来:“目前,i-City仅完成了20%的发展,接下来还会进行一系列庞大的发展计划,我们会投入更多心血,发展总值将增至90亿令吉。”

摩天城市前景看俏

I公司在1993年,动用了6000万令吉收购了29公顷的地段,随后在2011年获得了州政府颁发21年的特许经营权,管理额外的12公顷地段,公司于是先后推出了i-Residence高档住宅与i-SOVO。

2012年推出的住宅单位,每平方尺售价为450令吉,但现在i-SOHO与i-Suite售价则介于600至900令吉。同时,与泰国最大的零售发展商,Central Pattana PCL联手发展的Central Plaza购物商场,也即将在2017年开业。

联邦大道旁的i-City,位居要津,靠近吉隆坡国际机场和吉隆坡市中心。

秉持“零负债发展”

此外,预期隆新高铁(HSR)计划将吸引许多外资到来。曾有分析员指出,一旦i-City全面完成,这个摩天城市的未来房价,将达到每平方尺1500令吉!

I公司表示,i-City下个阶段发展,无需负债或再筹资。

林金煌向来秉持“零负债发展”理念,保持公司时刻有雄厚资金作为后盾。

放眼每年房产营收5亿

为吸引知识人才进驻i-City,让它成为一个集聚居住、玩乐与生活的城市,I公司不惜修改发展大蓝图,将原先计划建设商业大楼的10英亩土地,用来兴建The Jewel高档综合房地产项目。

取名The Jewel,顾名思义,希望日后可成为i-City里最闪亮的一颗宝石,以及大马最新的至尊地标。林金煌说:“我们的目标是在5年内,将房产业务推上稳定阶段,每年至少带来5亿令吉的营业额进账。”

不久前,雪州政府也与i-City签署了i-City行政管理与发展协议,利于进一步提升i-City多媒体超级走廊,旅游景点及国际知识中心地位。

Geat Vision授权转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1-2014 02: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企业达人:陈志成鱼跃龙门
丽阳优质房产赢口碑

企业达人
财经周刊
   2014-11-24 12:32 http://www.nanyang.com/node/664436?tid=687

丽阳机构董事经理丹斯里陈志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百科全书推销员,如鱼跃龙门般,成为掌控马来西亚其中一家首要房地产发展公司的巨擘,位居福布斯富豪榜,今时的身价涨势何止百倍!

有道是,英雄不问出处,富贵当思原由!

这句话最能反映丹斯里拿督陈志成,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百科全书推销员,如鱼跃龙门般,成为掌控马来西亚其中一家首要房地产发展公司的巨擘,位居福布斯富豪榜,今时的身价涨势何止百倍!

没有显赫的家世,父亲也不过是一位平凡的罗里司机,陈志成在20岁便离乡背井,来到首都吉隆坡闯天下。

就一辆电单车都买不起的穷小子,在一个机缘巧合的情形下,从朋友处听取了进军房地产业的意见,看见了这领域未来的发展潜能和亮丽的前景,他在柔佛新山选了一些地库,凭着第一项房产工程UPC Court公寓,打下日后企业王国的奠基。

业绩斐然

步入90年代初,陈志成看到市场当时没有一个商业与住宅质量并重的综合房产业发展计划,于是他在1992年推出面积625英亩,为马来西亚最大的度假村式住宅产业计划———丽阳高尔夫球俱乐部与度假村(Tropicana Golf and Country Resort)房产计划获得消费者的青睐,公司业绩斐然,让他一举提前偿还了银行贷款和赢得最佳俱乐部的荣耀。

青葱苍翠,加上绿意盎然,彷如处在世外桃源,度假胜地似的家居,离商业黄金地段和工作地点,就只有咫尺之遥……这绝不是一个哗众取宠的广告或宣传口号,更不是凭借建筑结构营造的视觉效果,丽阳机构(TROP,5401,主板产业股)推出的优质综合房产业,让购买者真实的处在如田园诗境中,无怪乎市场对其计划青睐有加。

产值10年翻5倍

丽阳机构自20多年前推出综合休闲、玩乐、作息、家居和工作于一体的商业和住宅度假村发展计划,广受大家的欢迎。这创意的模式除了是公司往后的发展导向外,同时也为大家心目中最理想城市生活立下一个指标。

通过园林绿化和实用性设计的整合,在最佳地理位置,创造出标志着自然和现代化建筑融为一体。质量并驾齐驱的革命性综合商业与住宅产业发展计划,现已成为了丽阳机构产业计划的专属标杆和品牌。

这立竿性的发展策略,在10年期间为公司的产业值带来了5倍的增长。

潜在发展总值750亿

丽阳机构于1992年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主板挂牌,其主要核心业务为产业发展、度假村管理和房地产投资。

目前在马来西亚持有的地库面积高达1960英亩,分别位于吉隆坡、柔佛州依斯干达和槟岛,潜在的发展总值达750亿令吉。

目前市值超过13亿令吉的丽阳机构,2013年更成功录取21亿7000万令吉的销售额,较2012年的9亿6700万令吉,大幅度增长了1.24倍,创下了历史新高。

主要的贡献产业计划,分别是巴生谷的Tropicana Grande、Tropicana Avenue和Tropicana Gardens以及柔佛州依斯干达的Tropicana Danga Bay。

另一方面,丽阳机构也在2014年5月初与中国发展商雅居乐合作,联合在吉隆坡市中心占地3.138英亩的土地,发展一项大型的综合商业发展计划。

在这项联营计划中,丽阳机构以4亿4843万9901令吉,脱售位于武吉免登的地库,卖给联营公司岸外三角私人有限公司,为公司进账1亿4500万令吉的特别盈利项目。

由于丽阳机构的房产工程,融合了绝佳的地理位置、与社区之间的距离缩短、创新的设计、严密的保安,以及空间实用性高等优点,市场很难不受落于公司推出的综合性房产计划。

其中,丽阳机构在截至2014年5月31日止,在悉数18项住于槟城、雪隆区、柔佛依斯干达和沙巴亚庇的各类房产业系列活动中,成功售出576个单位,总值6亿令吉的销售额。

招揽人才推动业务

2014年是丽阳机构的转型期。在不损害未来资源的前提下,丽阳机构除了继续巴生谷的房产业发展,也配合了发展进度需求的营运理念,该公司也将进一步在槟岛、新山、森美兰和沙巴的黄金地段,开拓更多的综合房地产计划。

另一方面,胥视丽阳机构非凡的成功,有泰半是因为推出的综合房产业质量均佳之际,也有赖于招揽了一批有营运效率的销售和管理人才所赐。

陈志成相信一家公司能否永续经营和不断成长,有赖于各类人才的辅佐。所以,只要能良好解决和处理人事问题,员工将会是公司最好的资产,也是助长公司迈向目标及成就更大成功的最佳推手与利器。

为了确保公司能留住人才,他甚至亲自聆听员工的想法,并随时准备与他们进行沟通,只要他们有问题或任何意见,办公室大门永远为他们敞开,最重要是员工们愿意分享。

退休后投入慈善

陈志成也坚信,一个有责任和使命的企业,本当应循取之社会,用之社会,为不幸的一群提供援助,造福国家社会。

尤其深受虔诚佛教徒的母亲影响,让他热爱慈善工作,更是慈济的大力支持者,因此他计划将来退休后全力从事慈善活动。

配合集团的策略转型计划,以加速集团的成长和释放资产与地气价值,陈志成分别委任数位高管人员身居要职。

其中,儿子陈永隆今年3月升任为副集团总执行长。

此举不啻是一个有智慧的作法,因为除了为后辈提供更多发展平台的机会,同时也让陈志成有更多的时间从事热爱的慈善活动,这不可不谓为一石二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9-1-2015 08: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借势而为(系列25):掌握连锁大势创奇迹 打造南洋饮食文化------PappaRich  2015-01-08 06:39 http://www.nanyang.com/node/673890?tid=888

一杯咖啡,一片海南面包,几张圆桌子,这就是经典的南洋咖啡店风味。
随着时代变迁,年轻人都不爱到老式咖啡店去用餐,PappaRich及时掌握了当下趋势,定下明确的商业定位,规划富有时代气息的环境,并在此提供经典咖啡风味和丰富餐饮选择。

成功瞄准市场需求,PappaRich在现代化咖啡店林立的市场中,形象极为突出,总是高朋满座,成为年轻及时尚消费者最喜欢的休闲及约见场所。
成立于2005年的PappaRich是大马现代化咖啡店祖师。创立之初,PappaRich团队发现市场需求简单化,所以也将餐饮风味和风格,定在具有大马特色、轻松简单的用餐体验。

当时,大马饮食业刚好也有一个缝隙,多数售卖大马风味饮食的餐厅都是传统的“麻麻档”,要不就是较为高档的餐厅,缺乏两者之间档位的餐厅。
PappaRich就看准这个缝隙,在饮食业开创了一片天。

品牌品质兼备获奖无数
历年来,PappaRich赢取多个业界奖项,包括2013年超级卓越品牌奖亚太区、2013年建立品牌奖马来西亚实力品牌、2013/2014年亚洲最佳卓越奖亚洲金龙奖、2011年Keris奖第十届亚太国际诚信企业、2010年第6届服务卓越奖亚太超级优秀品牌和最知名品牌(2010年东南亚国家联盟地区最佳餐馆组别),以及东南亚国家联盟零售连锁及特权联盟。
2005年,现代式咖啡店市场竞争并不如此激烈,发展空间也相当大。

有限资金奠定成功
创办人兼执行主席拿督陈冠裲因此把握机会,凭着自己的信念和坚韧不拔,以有限的7、8万令吉资金,在士拉央广场底楼开了第一家PappaRich咖啡店。
陈冠裲充分利用有限的资金,把传统咖啡店应有的装潢、元素、感情注入首家店铺。除了成功唤起顾客回忆和复古装潢,他了解食品和饮料的精髓,以及细节的呈现也是极其重要的因素,更可以奠定一间餐厅的成功和开始。

南上北下找最好食谱
陈冠裲说:“一家咖啡店最基本的就是捧出最美味的食物给客户。咖啡该怎样冲泡才好喝、叻沙该怎样烹调才好味,这都是我最在乎的。为此,我更是不管东南西北,去寻找好吃的叻沙和鸡丝河粉。希望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制造奇迹。”

开始营业后,咖啡店的生意蒸蒸日上,业绩每个月都往上升,开启了陈冠裲连锁化PappaRich的想法。
在观察全球知名餐饮品牌麦当劳和肯德基的营运方式后,他分析并整理出要点,依照计划让第二家和第三家PappaRich顺利诞生。
如今,PappaRich每家新分店的开设投资金额,至少需要150万令吉,已不是当年的7、8万令吉。

锁定客户群 酝酿新概念
当PappaRich取得成功后,现代化的咖啡店便纷纷崛起。
为了突围,陈冠裲把连锁店的目标客户群设在中上阶级消费者,食物也更讲究色香味俱全,精选所有用料食材,把与竞争者的价格差距拉大。
“我想要让PappaRich卖的不只是餐饮,而是一种文化。”新概念酝酿之时,PappaRich在装潢上也有所改变。

由于大马曾是英国殖民地,因此借势采用英式建筑风格,以木和砖块为主,为店铺打造一个浓厚英式风格的氛围。
餐单上,在英殖民时代,海南面包风靡一时,因此咖啡店内的厨师也特制了海南面包,打造为店里的招牌美食。
PappaRich出售的食物各有特色,但以强调三大民族色彩为主。

培育年轻人
由于大马不少餐厅都聘请外劳,陈冠裲认为这种趋势不可长,所以计划设立一间培训学院,培训对饮食文化或对加入PappaRich有兴趣的年轻人。
“大马缺乏饮食业人才,所以我计划栽培年轻人,让他们亲身参与打理餐馆。热爱饮食行业的人才会把餐厅打理好。这些年轻人在接受培训毕业后,可在PappaRich得到一份工作。”

拿督陈冠裲表示,要在饮食业取得成功,首先心态上要调整,必须要愿意承担责任,表现出热诚,以及掌握经营权,全情投入打理。
“此外,也要提升自我品尝食物的灵敏能力,将最好吃的美食呈现给客户。同时,对待客户好比亲友,让客户感觉宾至如归。掌握以上的关键元素,相信离成功不远了。”

2大愿景展望世界
目前,PappaRich在大马已有70家分店,业务也拓展至海外市场,如澳洲、新加坡、汶莱、中国和美国,也即将进军香港、台湾、澳门、英国、中东、印尼、韩国等,把大马饮食文化推向至国际平台。
该公司希望通过咖啡店,与来自全世界的客户接轨,并通过旗下美食,让更多人认识我国食物和文化。

拟设一站式博览馆
PappaRich愿景如下:
1.成为一个超级国际品牌。
2.带领大马和本身的饮食文化传遍世界。
为了发扬大马文化,PappaRich有意在未来,成立一站式的博览会馆。

成立博览馆的目的,是把所有南洋风味和具有丰富马来特色的土产或特产,以及文化的演变过程,呈献给旅客。
游客除了可以写意地品尝白咖啡,也可以直接品尝新鲜出炉的海南面包和具大马风味的美食。
当然,旅客也可就地购买一系列土产,例如马六甲椰糖、砂拉越黑胡椒、咖椰,还有包装食品咖哩香料等原材料,回国赠送予亲朋好友。

装潢出最佳用餐环境
如今的PappaRich,已成为年轻人聚会时喜欢光顾的咖啡店,商家与客户谈论生意也选择这里,因为环境舒适整洁,而且店面选用的颜色配搭,除了能让客户感到放松,也有助于打开胃口提高食欲。
此外,店内也会摆设的绿色植物,营造轻松的环境。
PappaRich非常注重客户享受美食的当下感受,务求让客户可以一边享受美食,也可尽情地欣赏店里的装潢、设计、色彩配搭和聆听背景音乐。

新商区带动人潮
所有的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效果,也会间接加强顾客的饮食享受。
PappaRich大多坐落在大厦或商业区,新商区也希望PappaRich到该处开分店,一来带动人潮,二来为产业增值。
不过,该公司选择开设店面的地点,最大的前提是角落店铺优先,因为面积较大、整体宽阔,有助营造悠闲气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1-2015 11: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牛想在家門與小河邊修一條路,為了讓路筆直,老牛決定先踩出路的輪廓來。

老牛認真地看著腳下,每走一步都要瞻前顧後。幾步後老牛發現,雖然每個步伐都很直,總體卻是歪斜的。

小馬自告奮用來幫忙。牠先向小河眺望了一會兒,然後盯著前方,快速向河邊跑去。小馬的腳印並不十分整齊,但整體是筆直的。

原來,小馬對準前方的目標奔跑,即使腳下稍有淩亂,可方向是一致的,更勝於老牛小心翼翼注意腳下,卻迷失了最終目標。

寓意:企業或個人只要向著目標努力不懈,不必在意過程中的困難和挫折。反之如果在意眼前利益,患得患失,註定要走偏的

(故事转帖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6-2024 11:36 AM , Processed in 0.07476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