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173|回复: 19

★全球最赚钱银行与最多用户的电讯企业尽在中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7-2008 10: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机构预言2035年中国经济超过美国!

http://news.cnlist.com/CnlistNew ... 4A2-2117F37245D4%7D


时间:                2008/07/10 07:39:00

总部设在华盛顿的美国研究机构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周二发布报告称,受强大的内需带动,中国经济将在2035年之前超过美国,并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总量翻番。

  报告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投资和国内消费的拉动,而不再是依赖出口。鉴于这一新变化,报告的作者、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中国经济的专家盖保德(Albert Keidel)表示,尽管世界经济总体出现不景气,但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将在本世纪一直持续下去


  曾任职于美国财政部和世界银行的盖保德还预计,中国的经济规模将在本世纪中叶前达到美国的两倍。如果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能够接近亚洲其他一些国家当年的发展速度,无论使用哪种计算方法,到本世纪中叶,中国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报告称,中国经济将成为全球的领头羊,而美国经济的影响力则将下降到第二梯队,就像如今的欧洲。

  过去10年间,中国经济平均每年增长10%以上。根据2007年的数据,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目前排名全球第四,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

  依照目前的市场价值计算方法,2007年,中国的GDP为3.6万亿美元,而美国是14万亿美元。但依照世界银行和其他一些国家所使用的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方法,中国目前的GDP则是美国的一半。

  盖保德说,依照PPP计算方法,中国2020年的GDP将达到18万亿美元,和美国并驾齐驱。如果依照更为常用的市场价值方法计算,中国将在2035年追上美国。而盖保德预测,到了2050年中国的GDP将达到82万亿美元,而美国则为44万亿美元。


  有意思的是,盖保德的同事、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中国项目主任裴敏欣则对上述预测持保留意见。

  裴敏欣昨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盖保德的预测缺乏可信度,其发布的报告缺少宏观预测所需的数据。他认为,仅凭目前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为平均7%,就武断地认为27后中国经济将超过美国,显得过于草率。


  裴敏欣表示,世界经济发展存在许多不可知因素。具体到两个大国美国和中国,其中的变数更多。他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在今后15年将面临一个关键时期。如果中国不能从一个高能源消耗、依靠高储蓄率、高投资的经济模式进行成功转型,要想保持经济持续高增长是不可能的。

  在此之前,首次提出“金砖四国”概念的高盛知名分析师吉姆·奥尼尔曾表示,在接下来的十年中,中国可以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而在2025年和2040年间,中国可能超越美国全球第一经济体的地位。

[ 本帖最后由 Takumi 于 5-1-2009 06:5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7-2008 10: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银行预测:2008年中国GDP增长9.8%

http://news.enorth.com.cn/system/2008/06/19/003423247.shtml

2008-06-19 20:35

世界银行19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预测,200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将略微下滑至9.8%。报告指出,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放缓至一个更可持续的速度,但依然保持强劲势头。

  世界银行在今年2月发布的《中国经济季报》中,曾作出2008年中国GDP增长9.6%的预测。并在4月初发布的《东亚经济半年报》中将这一增长率调低至9.4%。

  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说,中国国家统计局新公布的调整后的GDP数据显示出更为强劲的服务业增长,世界银行因此对此前的预测进行了上调。

  国家统计局近期将2007年GDP增长率上调0.5个百分点,为11.9%。其中第三产业比上年增长12.6%,占GDP的比重为40.1%。

  报告认为,5月份汶川大地震给当地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但受灾地区在中国的总体经济中所占份额不大,受灾地区的恢复重建还可能推动下半年中国GDP的增长,因此,地震对中国宏观经济整体影响不大。

  报告指出,随着全球经济放缓,当前中国进出口的实际增速已经出现减缓,但仍然保持强劲。原材料等进口产品价格的上涨大幅提高了中国进口的价值量,从而减少了中国的贸易顺差。另一方面,投资也出现降温,但国内经济仍然处于良好状态。今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了10.6%。
  报告认为,尽管当前非食品价格上升的压力正在显现,但中国总体通胀压力正在减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经历了连续3个月8%的高位后,5月份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7.7%,涨幅比上月回落0.8个百分点。而5月份中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增长8.2%,继3月份同比增长8.0%,4月份增长8.1%后,连续第三个月在8%的高位平台上加速前行。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杜大伟说,在全球经济增长减弱和充满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大背景下,中国仍可依靠其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强劲的投资和消费来支持其经济增长。全球增长趋向进一步减速,而由大宗商品价格引起的通胀在世界各地成为一个使形势复杂化的因素。这些情况意味着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增加。

  世界银行预测,世界经济增长将从2007年的3.7%放缓至2008年的2.7%,并将在2009年回升到3%。其中,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势头将继续明显高于高收入国家。

  高路易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宏观经济调控复杂性更高。目前中国政府应继续坚持从紧的货币政策。但他警告说,中国宏观调控需保持警惕和灵活性,并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08 10: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联社称中国GDP总量今年将超过德国居世界第三

http://www.xixik.com/content/9c60b646a4be02e9
2008-4-13 10:24:01  资讯来自:新华社


新华网消息 美联社 4月10日报道,经初步核实,中国2007年GDP(国内生产总值)现价总量为3.61万亿美元,经济增长率达到11.9%,超过先前核算的11.4%,这使其更加接近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中国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公告,公布了2006年GDP数据最终核实结果和2007年GDP数据初步核实结果,其中上调2007年GDP增长率0.5个百分点,为11.9%。

德国先前报告其2 0 0 7年G D P总量为3.8万亿美元。就中国何时超过德国这一问题,中国官员没有发表任何评论,认为从人均来说中国要穷得多。

法新社4月10日报道,尽管根据新的核实结果,中国2007年GDP现价总量为3.61万亿美元,仍然未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不过,花旗银行驻上海经济学家沈明高(音)认为,一个重要因素是人民币相对于欧元贬值了。今年人民币对欧元不太可能大幅贬值,因此对中国来说在2008年超过德国应该不是大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08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图表:中国国家统计局上调2007年GDP增长率0.5个百分点新华社发

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公告,公布了2006年GDP(国内生产总值)数据最终核实结果和2007年GDP数据初步核实结果。其中,国家统计局上调2007年GDP增长率0.5个百分点,为11.9%。

“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大国”这样的套话,最多只能再用3年,甚至只能再用2年。

去年,世界GDP排名前三位的国家是美国(13.8万亿美元)、日本(4.3万亿美元)和德国(3.3万亿美元),中国(3.2万亿美元)则超过英国(2.8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四。由于中德之间差距很小,可以认为中国现在已经名列世界第三位。而且,中国与日本的差距为1.1万亿美元,中国如果今后每年增长10%,则3年之后,中国将超过停滞的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如果在那之前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则只需要2年,日本就会降至世界第三位。想到1989年中国的GDP只相当于日本九州地区,就能切实感受到中国在最近20年内奋起直追的速度,以及日本的停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08 10: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0多年后中国将成世界最大经济体

http://www.fs-home.com/news/detail.php?id=8571
2008-06-08


编者按:

  国内房地产的发展,与经济增长息息相关。在过去的30年中,中国大陆经济蓬勃发展,商品房价格也不断上升。把握中国经济的未来走向,将有助于我们从宏观层面理解国内房地产发展的长期趋势。本期《百姓楼市》刊登中山大学学者张智革博士《20多年后中国成世界最大经济体》一文,以飨读者。

  特约撰文/张智革

  一、中国(大陆地区,下同)30年经济总量增长67倍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规模迅速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名义GDP总量由1978年的3645.2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49530亿元,30年里翻了六番,准确地说增长了67倍。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加16倍,平均大约7-8年经济总量翻一番。

  根据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World DevelopmentIndicators)数据库所提供的数据,1978年中国的GDP折合当年美元为1473亿美元,2007年GDP折合当年美元为33780亿美元,以美元衡量的GDP增长了21.93倍。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成功的国家之一。1978年,中国的国民总收入(GNI)约占全球的1%,到2006年约占世界的5.5%。

  2007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4953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加11.9%。按照2007年平均汇率(按照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每天汇率的简单平均值)7.6040计算,约合32816亿美元,根据世界银行的计算,2007年中国GDP为33780亿美元,GDP总量超过3万亿美元大关。1999年GDP突破万亿美元大关到3万亿美元大关,中国仅用了8年时间。

  根据世界银行最新一期的东亚经济半年报告(2008年4月)预测,2008年、2009年中国的GDP将分别达到41820亿美元与50800亿美元,2008年底、2009年底的汇率将会分别达到1美元兑换6.8元人民币及1美元兑换6.4元人民币。如果世界银行的预测能够实现,那么中国的经济总量又将迈上新台阶。

  二、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迅速变化

  伴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迅速增长,中国在世界经济大国中地位也在不断变化。中国经济总量由1978年的世界第十位迅速攀升。根据世界银行2007年9月公布的世界发展指标,按照2006年当年汇率计算的GDP(如表格)可以看出,2006年GDP总量中国位于世界第四,超过中国的三个国家分别是美国、日本与德国。在全球48.2万亿美元的GDP中,中国大约占5.53%,相当于美国的20.2%、日本的61.5%或德国的91.8%。

  1、中国经济规模将于今年超过德国,位居世界第三

  根据现有的资料来看(截至2008年4月),2007年中国的GDP总量249530亿元。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办公室2008年2月公布的数字,2007年德国GDP初步统计数为24238亿欧元,按照2007年平均汇率1欧元约合10.417元人民币,折合为人民币252487亿元,中国与德国已经非常接近,德国仅仅比中国高出1.19%。但是,德国的GDP年增长率在3%以下,中国的GDP增长率在9%以上,因此,只要人民币对欧元不贬值,2008年中国的GDP将超过德国而居世界第三。

  2、中国经济规模在五年以内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

  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2008年4月的最新统计数据,在过去20年中日本名义GDP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55%,如果这一比率保持不变,并且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保持在目前的100日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中国的GDP规模将于2010年或2011年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二位。

  3、中国经济规模超过美国需要20多年

  从过去30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年均GDP增长率要比美国高大约6.6个百分点(中国9.7%,美国3.1%),意味着中国GDP每年将以6.6%的速度逼近美国。考虑到未来中国经济增速可能会放慢,很难再维持接近两位数的增长。但根据中国目前人均GDP仍然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这一现实,在未来20年中国维持8%左右的年GDP增长率是有保障的。假如美国GDP增速依然维持在过去30年的平均值3.1%,那么未来中国GDP的实际增速将比美国高大约4.9%。

  除了要考虑两国的实际GDP增长率外,还要考虑汇率的变化。2006年年底,市场汇率为7.8元人民币/美元,2007年底为7.3元人民币/美元。根据世界银行国际比较中心(International ComparisonProgram)提供的数据,购买力平价的汇率为1美元兑换大约3.4元人民币。根据Balassa——Samuelson理论人民币将会升值。假如汇率在未来20年里实现购买力平价汇率,意味着人民币平均每年升值2.8%,这样中国以现价美元计算的GDP将以每年7.7%的速率接近美国。按照2006年美国GDP为中国的4.95倍。我们可以计算出中国GDP总量追上美国需要21年时间,如果未来2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平均能达到7%,则需要大约25年时间。

  换句话说在2030年左右,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08 10: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外汇储备将达1.8万亿美元

http://top.chinaiiss.org/content/2008-6-20/20103425.shtml

财经网报道称,由于长期贸易顺差,估计到年底中国会有1.8万亿美元或者更多的外汇储备。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18日会谈间隙在新闻吹风会上说。“不出去投资的话不能达到平衡。”他说,这既是实现本国国际收支的平衡,也为世界经济的稳定起到应负之责。  

美地方官邀华企投资  

  他介绍说,按照国际惯例,进行“双边投资保护协议”国际谈判会有3个阶段——首先是专家论证,其次是政府、产业和学界的调研,最后才是政府间启动政策的谈判。  

  陈德铭说:“我们投资是遵循国际商业投资的准则,遵守所在国的法律。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希望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希望所在国的政策是透明和开放的。因此我们的投资者也有安全感,我们和美国及其它国家谈都是这样一个原则。”  

  陈德铭特别指出,中国沿海发达省份的一些民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在美国的投资不仅在生产效益上非常成功,而且也因为解决当地就业、繁荣当地经济而受到美国地方政府和议员的欢迎。不少美国地方政府官员都向他表示,他们欢迎中国企业前来投资。  

  促认华市场经济地位

  在当地时间6月18日上午进行的第四轮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关于贸易和竞争力的专场讨论中,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建议美方尽快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此外,他还建议美国政府改善出口管制,增加高新技术对中国的出口;共同加强对贸易重点领域的规划;共同加强协商和沟通来解决贸易摩擦;共同推进多边贸易发展的谈判。  

  据了解,中美官员一致认同国际贸易是优化资源配置的最好方法。有意思的是,在会谈中,美国商务部长古铁雷斯谈市场开放给中国带来的益处,中国商务部长陈德铭谈国际贸易给美国带来的实惠。  

  古铁雷斯说,国家开放同企业竞争力关系密切。他举例说,近10年来的开放极大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相信战略对话将持续  

  陈德铭则表示,美国也通过国际贸易,调整了经济结构,一方面大搞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一方面将一般轻纺产品转移到世界各地。 陈德铭介绍说,他还在会谈中谈了几个美国或者西方比较关心的问题,一是自主创新问题,二是知识产权问题,三是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问及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的前途,陈德铭说他相信战略对话会继续,因为“在最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进行战略前瞻的对话,对两国、对世界都有好处”。他还表示,这次对话最大的收获就是增进了双方的了解。随着对话的深入开展,对话的形式和内容也会进一步完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0-7-2008 10: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7-2008 1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7-2008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實中國如果如言取代美國,最失落的會是我們本地華人。我們的祖先當年離開以為可以尋得天堂,卻不知若干代,祖國也站起來了。李光耀實現了中國華人的南洋夢。我們呢?好無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7-2008 01: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彩虹里 于 10-7-2008 08:48 PM 发表
其實中國如果如言取代美國,最失落的會是我們本地華人。我們的祖先當年離開以為可以尋得天堂,卻不知若干代,祖國也站起來了。李光耀實現了中國華人的南洋夢。我們呢?好無奈。




如果李光耀执政本国的话。
我们就不会那么凄惨了。
唉。。。

[ 本帖最后由 Takumi 于 12-7-2008 07:5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7-2008 1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经济长期高增长趋势不会改变

http://www.ehomeday.com/NEWS/2008-6/2008623132909_1.htm

有关专家在论坛上表示,全年CPI水平预计在6%-7%之间 本报记者 马婧妤 摄

    中国GDP增速在2007年达到本论经济周期的顶峰,今年经济增速将小幅下滑至10.5%左右,但我国经济长期高增长的路径和趋势并不会因此改变。

    由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和香港经济导报联合主办的“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2008)”上周末在京召开,社科院经研所和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在论坛上提出上述观点并认为,尽管GDP增速可能会在今明两年面临下滑,但未来10到20年之内,我国GDP年增速仍能保持9%以上。

张连城认为,2008年经济出现“拐点”主要由以下六个因素决定,偏快的经济增速已经受到了资源特别是能源、原材料的有效制约;高物价使人们实际收入水平减少,在消费方面对经济增长形成有效制约;投资成本提高降低投资者信心指数;发达国家经济减速对中国出口形成负面影响;从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制约作用在今年会更加显现;从中国经济周期的波长规律来看,2007年已经达到波峰。

    他表示,这次收缩期同以往不同,目前的市场体制和开放程度决定了明年我国经济增速的下滑可能就会结束,预计今年GDP增速在10.5%左右,明年降至谷底。

    通胀压力明年仍在高位

    中国社科院经研所宏观经济室主任张晓晶在论坛上提出,GDP增长率与滞后CPI是决定通胀压力的主要因素,而货币供应量、短期国际食品价格和中长期原油价格上涨也对我国物价有显著影响,基于此,物价上涨问题的解决并不会一蹴而就。

    张连城认为,物价水平的走势离不开经济周期的运行规律,我国物价水平在2008年可能会创出新高,到2009年物价水平将有所回落。张连城预计,今年全年的CPI增速可能在7%以上,明年通胀压力稍有缓和,但仍不乐观。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林兆木也表示,我国CPI近期走势将保持在一位数的较快速度,由于去年CPI上半年低下半年高,受翘尾因素影响,今年的走势将是上半年高,下半年走低,预计CPI下半年将会回落到6%左右,全年平均在6%到7%。

平衡经济增长与通胀压力

    在控制物价水平的同时保持经济增速不发生明显滑坡是今年乃至明年决策层在宏观调控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社科院经研所宏观经济研究室认为,为了寻求增长与通胀压力之间的平衡,在具体调控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抑制物价上涨还是要以控制总需求为主;其次,在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下,短期内单通过国内政策抑制物价水平不太实际,为了保证适当的经济增速,要容忍偏高的物价水平。

    此外,论坛上还有专家提到,目前我国经济基本面问题并不大,但要注重防范金融风险。在次贷危机、雪灾、地震、越南金融危机等等因素共同作用的情况下,金融市场的安全应当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GDP今年回落明年或见底

    “中国经济增长将在2008年出现拐点,GDP增速小幅回落至10.5%左右,但这次收缩期预计会在明年结束,也就是说GDP增长或将在2009年见底。”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连城在论坛上表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009 01: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还有这样的一个帖子是看好中国经济的。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009 10: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人口老化的问题中国大概还没有办法解决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009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工商银行成全球最赚钱银行

http://www.hb261.com/news/bank/2008822/8532811819.html

2008年08月22日 08:53:28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

8月21日,工商银行公布了2008年中期的经营业绩。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08年上半年工行实现税后利润人民币648.79亿元,同比增长56.75%;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19元。

   根据多家全球性银行中期业绩报告,2007年全球银行业的盈利冠军汇丰控股在今年上半年录得77.22亿美元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29%。去年的第二名苏格兰皇家银行由于巨额的资产减记,上半年的净亏损达到约16亿美元,第三名西班牙桑坦德银行也宣布,由于资本收益下降以及贷款损失准备金增加的影响,其第二财季净盈利下降了5%。此外,去年盈利排名在第四位和第五位的摩根大通和美国银行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则分别为43.76亿美元和46.2亿美元,同比下降了51%和58%。

   而去年全球盈利排名第六位的工商银行已经登上了盈利第一的宝座。由于工行2008年上半年的净利润达650亿人民币,按现行汇率折算应在90亿美元以上。实际上,自2003年至2007年,工行税后净利润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8.1%,其中2007年的税后净利润比2006年大幅增长了64.9%。

    有工行人士表示,工行的盈利水平之所以能够高位持续增长,应归功于经营模式的转变、良好的风险控制,以及较为合理的成本控制。由于高速增长的利润建立在了比较多元的收入结构上,工行因此降低了经济周期波动对银行盈利的不利影响。

   根据中报,目前在工行9.4万多亿元的资产中,信贷资产占比仅为45%左右,存贷利差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约为50%,上半年工行境内分行人民币贷款增长6.8%,客户存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9.3%,同业存款较上年末增长10.3%。尽管由于央行多次提高存款利率,工行付息成本较上年同期增长31个基点,“但是有两个因素不可忽略。工行活期存款比重为51%,同时,定期存款存在短期化的趋势,今年上半年,一年和一年以下定期存款的比例达88%。这两个因素叠加在一起,有利于保证工行付息成本的稳定。”工行行长杨凯生表示。

   而中间业务的强劲增长是工行上半年良好业绩的第一大“功臣”。中报显示,2008年上半年工行的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达到244.8亿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48.03%,净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15.8%,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1.74个百分点。2003至2007年,工行净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达57.2%。

   在理财业务领域,上半年工行各类理财产品销售额达11582亿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23%,其中由工行自主研发和推出的银行类理财产品的发行总量达8304亿元,同比增长442%。同时,与去年同期相比,工行资产托管业务收入增幅高达186%。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增幅达106%。

    “经过今年半年多时间资本市场的调整,我们已经初步摸索到手续费和佣金收入持续增长的路子。当然我们并不满足于目前占比15.8%的比例,我们希望这个比例会进一步提高。我相信空间还很大。”杨凯生说。

此外,工行近两年来进行的全球化收购,也开始为工行带来丰厚利润。2008年上半年,工行完成了收购南非标准银行20%股权和澳门诚兴银行79.93%股权。其中,根据南非标准银行发布的半年报,该公司主营业务收益增长15%,达71亿南非兰特,主营业务每股收益增长7%,至4.82南非兰特。每股净资产增长40%,股本回报率(ROE)达19.8%。

   “如果折算成人民币,工行仅标准银行一项投资今年上半年分红就达5亿多人民币,年化投资回报率将达到8.74%。而工行目前在外币债券的投资收益是3.8%,这就意味着,对标准银行的投资已经远远超过工行在外汇投资方面的收益。”工行董事长姜建清表示,工行对澳门诚兴银行的年化投资收益也达6.6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009 07: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仅次於巴菲特 中国三银行现金最多

http://chinese.aol.com/news/nati ... 5842834913551687329

2008-12-30 21:56:05( Default )
                分类: 国内要闻

  

中国银行(BOC)中国工商银行(ICBC)和中国建设银行(CCB)的净现金量分别为1010亿美元890亿美元和820亿美元。

中评社香港12月31日电 在全球金融风暴下,“现金为王”已成普遍共识,现金流成为衡量企业实力的主要指标。据调查,在以市值计算的全球百大企业中,只有29家拥有净现金,净现金的定义是现金加上短期投资或有价证券减去债务。中国的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三大银行的净现金量名列前四名。

《中国时报》报道,“投资之神”巴菲特旗下的波克夏公司(Berkshire Hathaway)以净现金量1060亿美元位居首位,引人注目的是,紧随其后的三家企业都由中国的银行。

中国银行(BOC)中国工商银行(ICBC)和中国建设银行(CCB)的净现金量分别为1010亿美元890亿美元和820亿美元。对於金融机构拥有大量净现金,一名分析师认为,“银行明显在囤积现金”。

另外,英国《金融时报》的分析显示,在以市值计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中,只有29家拥有净现金。因此在这场道致各企业争相保有现金的严重衰退中,那些拥有净现金的企业应该说处於非常有利的地位。

对於现金充裕的企业会如何使用资金,企业高管和分析师们观点不一。有些人认为,由於企业估值处於近几年来相对较低的水平,进行企业收购的时机已经成熟。

另一方面,法国《经济论坛报》指出,这场金融风暴已改变了全球银行的排行榜。按市值排行,目前全球最大的六家银行中,有三家是中国的银行,另有两家美国银行和一家欧洲银行。

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以1782亿美元排行第一,而建设银行排行第二,坐拥1302亿美元,中国银行则有1009亿美元,排行第六。美国摩根大通银行排名第三,英国汇丰银行排名第四,美国富国银行排名第五。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三家中国银行市值最少,但净现金保有量却最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009 07: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移动用户突破4.5亿 依然保持绝对优势

http://news.ccidnet.com/art/949/20081231/1648375_1.html

发布时间:2008.12.31 08:54     来源:北京商报    作者:毛涛涛

     日前,国内三大运营商相继发布了11月运营数据。仅从用户数上来看,中国移动依然保持着绝对优势,三大运营商间的差距再度拉大。

  数据显示,中国移动继续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11月净增用户687万,尽管与10月719万户的增长相比略有下降,但该公司的用户总数已经突破了4.5亿。

  尽管近几个月来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中国移动的用户数仍然处于净增长状态。今年前11个月,中国移动用户数已累计实现了8084万的增长。分析人士指出,由于拥有国内最大的手机用户群,中国移动可以通过降价进一步扩大优势。

  内部整合趋于尾声的中国联通,在11月实现了手机用户和宽带用户的双增长。具体来看,该公司11月GSM手机用户数净增99.6万,总数已经接近1.33亿;在此期间,中国联通宽带用户数增加23.4万至2543.8万。与之相反的是,中国联通的固定电话用户再度减少了152万,总用户数已降至1.05亿。

  为了更好地实现全业务运营,12月中旬,联通上市公司宣布,以人民币64.3亿元的价格,收购与联通集团和网通集团核心业务相关的业务和资产。中国联通董事长兼CEO常小兵指出,通过此次收购,公司将成为在内地全部地域内开展全业务经营的电信运营商,并有效避免了公司与主要股东的内部竞争,减少了关联交易。

  刚刚借“天翼”业务杀回移动市场的中国电信,则面临着CDMA用户的继续流失。数据显示,中国电信CDMA用户数11月小幅减少43万至2797万,较10月份69万用户的流失略有好转。随着“天翼”业务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中国电信的CDMA用户应该能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实现快速增长。

  在固定电话方面,中国电信11月再度出现了151万用户的流失。今年前11个月,该公司固话用户数累计减少了996万户。中国电信指出,除了市场竞争加剧,公司加强管控对低端用户的营销投入也导致了固定电话用户出现负增长。

  有分析人士指出,与竞争对手相比,中国电信在网络、业务、市场及用户类型结构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其拥有国内最大的宽带接入及固定通信网络,3G技术制式较为成熟,并在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之中树立了领先的品牌业务。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随着电信重组和未来3G牌照发放的临近,国内电信市场的全业务竞争已经开始启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日前表示,国内3G牌照将在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发放,明后两年预计向3G投资2800亿元左右。为此,三大电信运营商都在加速试点,以抢占3G市场的先机。

[ 本帖最后由 Takumi 于 5-1-2009 07:0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5-1-2009 07: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9年3G发牌启动 分析师预计中国移动受益最明显

http://news.hexun.com/2009-01-05/113078001.html

2009年01月05日18:22

和讯消息 2008年12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工业和信息化部按照程序,启动3G牌照发放工作。方正证券行业分析师王亮指出,3G产业链各行业机遇不等,按受益程度从大到小来排序依次是:电信运营行业、设备制造行业、测试行业、软件行业、监管机构、最终用户,而电信运营商里中国移动受益将最为明显。

  目前,中国移动已经完成了TD‐SCDMA一期、二期招标,共投入约400亿元。王亮预计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600050,股吧)2009年3G投资分别为350亿元、120亿元、850亿元;2010年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3G 投资额或将略有下降,分别为300亿元、100亿元和350亿元。

王亮表示电信运营商中中国移动受益将最为明显,在此次3G 牌照发放之后,电信运营行业作为3G 产业链的中心,运营商将有更大的话语权,中国移动在三家运营商营业收入中所占比例有望进一步提高,有可能达到60%左右。而中国联通面临着利润低、负债高、两家公司人员融合等诸多不利因素,非对称监管使其受益有限,增长态势不甚明朗。

  在设备制造行业具体的子行业当中,王亮认为,交换及接入设备制造子行业前景无限:国内厂商中兴、华为在国际、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TD‐SCDMA 方面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网络优化子行业也面临庞大需求,无线网络覆盖和优化市场将约占整个电信投资的20%左右,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
  而通信设备终端制造子行业前途不甚明朗,他指出,3G时代的手机是根据运营商的要求进行定制,除中兴、华为外,目前传统的单一终端制造商能否适应这种变化,能否具备3G时代的研发、创新和业务能力,成为这些公司2009年发展的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009 07: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花旗:中國榜首‧大馬抗風暴能力第六強

http://biz.sinchew-i.com/node/18811

2008-12-10 18:17(吉隆坡)全球金融風暴肆虐,大馬政府放出多項救市措施,包括存款全額保障、降息、70億穩定經濟措施和50億穩定馬股措施。

花旗集團發佈2009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針對17項指標綜合考量,大馬的抗金融風暴的能力全球排名第六名,可以進入10強,顯示大馬的經濟基本面還是令人有一點信心。

花旗集團發佈2009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有鑑今年是金融風暴年,花旗集團綜合考量:貿易開放程度、外國直接投資狀況、資金匯出入動能、外資持股佔政府負債比重、國際投資淨部位、企業的負債淨值比、銀行的存放比等17項指標,針對新興市場從事評比,指數越高,代表抗金融風暴的能力越強。

沙地台灣名列二三名


花旗銀行台灣首席經濟學家鄭貞茂說,金融風暴襲捲全球,美國、日本、歐元區等已先進國家的受傷程度比新興市場國家嚴重,因此,花旗這項針對新興市場國家的“經濟彈性指數”(Citi ResiliencyIndex)調查,對象雖是新興市場國家,但可看成是對抗金融風暴能力的“全球排名”。

據評比結果,抗風暴能力前十名分別為:中國、沙地阿拉伯、台灣、科威特、韓國、馬來西亞、智利、泰國、秘魯與南非。
大馬躋身10強,或許令許多對大馬明年可能陷入衰退而憂心憧憧的人小鬆一口氣。

大馬外匯儲備強穩游資充裕


大馬進入第三季,經濟數據開始敲警鐘,包括出口、經濟成長、貸款成長、廠商訂單表現都不觀,儘管大馬政府下調明年經濟成長至3.5%,但部份經濟學家還是擔心數字太樂觀,或難以達致。

不過,花旗根據17項評估考核,把大馬列為“對抗風暴10強”之一,可以讓市場稍微放心,這顯示大馬的經濟基本面經過10年前的經濟風暴洗禮後,已經強壯許多。

儘管出口下跌,但大馬貿易保持盈餘、外匯儲備強穩,短期外債偏低、銀行體系穩定,最重要的是,大馬的游資充裕,國行還需要進場吸納過剩游資,這些都是對抗風暴的重要指標。

台灣長年貿盈債務低


至於已經陷入衰退的台灣躋身前三強,依靠的也是長年貿易盈餘、外匯儲備排名全球前五大、政府的債務餘額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不到35%、國家的外債很低、銀行的資本適足率很高、逾期放款比率很低,而且,最重要的是,台灣游資充裕。

台灣不但抗金融風暴能力佳,明年經濟成長力道在亞洲四小龍當中,僅次於韓國。 明年亞洲四小龍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分別為韓國2.2%、台灣1.5%、香港0.3%、新加坡負1.2%。

抗風暴10強:
1.中國
2.沙地阿拉伯
3.台灣
4.科威特
5.韓國
6.大馬
7.智利
8.泰國
9. 秘魯
10.南非




                星洲日報/財經‧2008.12.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009 07: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蟬聯競爭力冠軍‧香港抗海嘯最有力

http://biz.sinchew-i.com/node/19357

2009-01-02 19:14       

(香港)《中國競爭力排行榜》近日在香港發佈,香港蟬聯競爭力第一名;同時主辦單位因應金融海嘯,新設了一個《2008中國抗擊金融海嘯十大城市排行榜》,這項排名香港也名列榜首。

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就經濟、社會、環境、文化4個範疇,對包括港、澳、台在內的289個地級以上城市進行研究、評級。《中國城市競爭力排行榜》從2001年面世,每年都在香港發佈,是研究中國城市競爭力指標內容中最為豐富和齊備的,也是最具國際權威性的排行榜。

不過,在反映發展能力的《成長競爭力》排名,香港就不升反跌,由去年的第六位跌至第七位。而此次新設立的抗擊金融海嘯的城市排名,香港在兩岸三地中,是最有能力應付金融海嘯。

深圳表現突出


在這項對抗金融海嘯的城市排名中,廣州和深圳緊接香港之後,中國城市競爭力研究會會長桂強芳博士表示,深圳的表現令人印象深刻,金融海嘯以來深圳表現突出。

“面對金融海嘯,深圳在制度上、政策上、行動上都有實際的行動。”

而在中國城市整體競爭力排行榜上,與去年一樣,香港繼續蟬聯冠軍,而北京超越上海,升上第二位,香港、北京、上海位居前三甲,屬於第一集團,而深圳排名第四,為第二集團之首,台北和廣州分列第五、第六。
桂強芳分析說,城市成長競爭力排名是以實力、活力、潛力指數評核,中國內地城市發展迅速,例如北京去年舉辦奧運,上海亦將舉辦世界博覽會,相對香港的競爭力則下跌。

桂強芳表示,有關排名主要是以國民生產總值、基礎發展、產業為指標,上海及北京在評分上被香港拋離1700多分。

不過,桂強芳指上述的評分明年可能出現較大變化,因為金融海嘯令明年的經濟潛在許多不明朗因素。香港以金融發展為主,但中國內地城市還有其他產業支持,受外來因素影響較小,所以他預計明年香港的經濟增長不超過1到2%,但深圳、上海則有8到9%。



                星洲日報/財經‧2009.01.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1-2009 09: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移动有望超越中石油成为亚洲最赚钱公司

http://tech.163.com/08/0827/15/4KC60F9P000915BE.html

2008-08-27 15:39:10 来源: 网易科技报道 

  上半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收入达到529亿,同比增长26.4%,增值业务占总营收比例比上年微升,超过四分之一。

网易科技讯 8月27日消息,中移动上半年每天的净利润达3亿元人民币。这一数字已经接近“亚洲最赚钱公司”中石油第一季度每天3.17亿元的净利润,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升,中石油第二季度财报净利润可能再度下跌。

今天中午中国移动在香港发布了2008年中期业绩财报。截至6月30日,中国移动各项营收合计196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9%;EBITDA(未计利息、税项、折旧及摊销前的利润)为1044亿元,税后纯利548亿元;用户总数达到4.15亿,上半年用户净增4525万。

中国移动宣布中期派息为每股1.339港元,全年计划利润派息率将达到43%。

增值业务增长迅猛


中移动很可能超越中石油成为亚洲最赚钱公司。中移动上半年税后纯利达到548亿元,按上半年1月1日至6月30日的报告期182天计算,中移动上半年每天的净利润达3亿元人民币。

今年第一季度,“亚洲最赚钱公司”中石油91天纯利为288.8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跌31%。

考虑到国际原油价格的上升导致中石油成本的急剧上升和利润的急剧下降,中石油第二季度财报发出后,按照日收入计算,很可能中石油盘踞多年的“亚洲最赚钱公司”宝座被中移动占据。

上半年中国移动增值业务收入达到529亿,同比增长26.4%,增值业务占总营收比例比上年微升,超过四分之一。

财报显示,中移动上半年利润中仅利息收入一项就达到28亿元。

同时,中移动在客户规模、话务量和增值业务均保持了快速增长,其中平均每月净增客户超过750万,客户规模达到4.15亿。

截至6月30日,平均每月每用户通话496分钟,平均每月每用户收入84元,比上一季度略有下跌。

用户总数达到4.15亿,上半年净增4525万户。

增值业务部分,无线音乐俱乐部会员高达8.83万户,手机报付费用户超过4024万户,手机媒体初具规模。飞信注册用户达1.12亿,已跃居内地即时通信市场份额第三位。

同时中国移动还进一步发展了包括12580综合服务、139信箱和手机游戏等多用化产品,冀望为未来业务发展积聚动力。

寻找海外投资机会

中移动在公告中还明确表示,要做好TD-SCDMA网络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实现从2G到3G的融合过渡,并密切跟踪TD-LTE网络演进技术,同时中移动表示还将积极寻找海外投资机会,拓展国际化发展道路。(张浩)

[ 本帖最后由 Takumi 于 5-1-2009 09:1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6-2024 03:23 PM , Processed in 0.07940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