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265|回复: 25

“许老师”的发音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11-2010 1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各位大大,
小弟想求助。

小弟姓“许”
有一天,校长突然问我,
为什么大家都叫我“许(xu2)老师”,
而不是“许(xu3)老师”。

后来,我解释说,因为“老”是上声,
所以,“许”必须变调为扬声(第二声)。

过后,又和其他老师讨论后,
“老师”是词。
所以不应该变调。
许还是读回原音。

各位老师,你们的看法是???
单选投票, 共有 33 人参与投票
72.73% (24)
27.27% (9)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11-2010 09: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校的老师没说错,李老不成词。老师才是一个词语,所以李仍然读回原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1-2010 12: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校的老师没说错,李老不成词。老师才是一个词语,所以李仍然读回原调。
alfredthg 发表于 28-11-2010 09:26 PM

ok...
谢咯。。。
因为两个上声在一起,很难读。
所以会有这样的口误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10 1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ok...
谢咯。。。
因为两个上声在一起,很难读。
所以会有这样的口误咯。。。
kkjian 发表于 29-11-2010 12:09 AM


可能读习惯了吧!如果你叫我读,我也会读错第二声,但教学时就会特别留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10 0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小(xiao3)老(lao2)虎
小(xiao2)女(nu3)人

许(xu2)老(lao3)师应该是没错吧?
还是因为姓氏才念回原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10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搞糊涂了~
有没有更好的解释。。。

因为“李老师”也是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30-11-2010 09: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读习惯了吧!如果你叫我读,我也会读错第二声,但教学时就会特别留意。。
alfredthg 发表于 29-11-2010 12:18 AM

是咯。。。
我在教学时,常常提醒自己的口音。
不要太口语化。

我也搞糊涂了~
有没有更好的解释。。。

因为“李老师”也是啊!
snoopy27 发表于 29-11-2010 05:48 PM

就是咯。。。
希望各位大大老师给予解答。。。

小(xiao3)老(lao2)虎
小(xiao2)女(nu3)人

许(xu2)老(lao3)师应该是没错吧?
还是因为姓氏才念回原音? ...
rachtsyen 发表于 29-11-2010 02:10 AM

也对。
也有老师说,因为姓氏所以读回原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1-2010 07: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因为姓氏不能和别的字配合成词,所以必须读回原调。
以上有个老师举例:小老虎,因为三个字都是上声词,所以依据规则,老虎成词,它就必须读成xiao3lao2hu3; 而小女人,因为“小女”成词(小女是学校的学长、小女是个小霸王。。。),所以才读成xiao2nv3ren2
而LZ这个例子---许老师xu3lao3shi1,因为师是第一声,所以只能看许老这两个字,但这两个字不成词,所以不能依据3个字或2个字上声变调的原则。因此要读回原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11-2010 08: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因为姓氏不能和别的字配合成词,所以必须读回原调。
以上有个老师举例:小老虎,因为三个字都是上声词 ...
alfredthg 发表于 30-11-2010 07:43 PM

原来,谢咯。。。
不过,还蛮难念的。
必须停顿咯。。。
许.老师。
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1-2010 09: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谢咯。。。
不过,还蛮难念的。
必须停顿咯。。。
许.老师。
哈!
kkjian 发表于 30-11-2010 08:13 PM



习惯就好了。。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11 1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原来还有这样分的哦。我还以为只要是两个第三声的字遇上了,第一个字就要自动变成第二声。还要多谢以上大大的解释。

p/s:那我应该是投错票了,做废票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011 04: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开学到现在,我一直纠正学生。
现在他们都习惯叫我许(xu3)老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11 10: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这个问题,我询问过中国语音方面的专家教授。对方给我的答案是:两个上声遇到时,前一个变成第二声是属于语流的现象,跟我们说话时的舌位有关。所以”许老师“”马老师“之类的,都读231声,不必吹毛求疵,至少大陆方面就没有人会说”马3老3师“这么怪的音咯。

以上是我去中国上语音课得回来的答案,大家可以参考参考,但是不愿接受也没关系,毕竟大家各有自己的看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011 10: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就这个问题,我询问过中国语音方面的专家教授。对方给我的答案是:两个上声遇到时,前一个变成第二声是属于 ...
侃秜 发表于 22-1-2011 10:32 PM

谢谢分享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2011 09: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打瞌睡的猫 于 27-1-2011 09:27 PM 编辑
就这个问题,我询问过中国语音方面的专家教授。对方给我的答案是:两个上声遇到时,前一个变成第二声是属于 ...
侃秜 发表于 22-1-2011 22:32



我赞同,因为许多的变音(轻声、上声)都是因为说话的方便而改变的。

1)“许老板,小组长”等的变音是因为有三个上声连用,后两个字关系密切,所以第二个字变阳平。
2)上声字在阴平、阳平、去声之前读前半上(21),所以“老师”该念老(21)师。
3)当“老师”固定念老(21)师时,‘“许”念24 才顺耳
4)如许董念成xu3dong3,许老师念成xu3lao3shi1,不怪吗?许老师好像变成“许诺”老师的意思了。

纯粹是我个人想法,我觉得,要会变通啊老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11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赞同,因为许多的变音(轻声、上声)都是因为说话的方便而改变的。

1)“许老板,小组长”等的变 ...
打瞌睡的猫 发表于 27-1-2011 09:24 PM

就是会造成混淆。
毕竟我不是姓“徐”
而是姓“许”。

年前,我看一个中国节目,为了郑和下西洋的故事,而到槟城做专访。
当时是由许子根博士接待。
可是字母却出现“徐子根”博士。

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准。
到底应该要xu2还是xu3。

谢谢意见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1-2011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kkjian

也对。其实还有很对例子,像李-黎;你叫李老师时人家也可能以为是黎老师。
如果我们叫李3老师。。理老师?哈哈。。。
唉,该怎办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11 1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kkjian

也对。其实还有很对例子,像李-黎;你叫李老师时人家也可能以为是黎老师。
如果我们叫李 ...
打瞌睡的猫 发表于 28-1-2011 12:23 AM

我也不知道咯。
暂时投票是由许xu2领先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2011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奇怪,在我还没学语音知识前,都很自然的把姓氏发音是上声的老师,呼变音。突然很想知道答案,需要询问专家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2011 1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很奇怪,在我还没学语音知识前,都很自然的把姓氏发音是上声的老师,呼变音。突然很想知道答案,需要询 ...
打瞌睡的猫 发表于 28-1-2011 12:35 AM

看看之前其他大大的回复。
如果要自然变音的话,应该是xu2
如果要以姓氏原音为准的话,应该是xu3咯。。。
到最后,还是看看大家比较接受哪一个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欢乐校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6-2024 12:01 PM , Processed in 0.094062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