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752|回复: 8

《低油價風暴來襲》专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1-2015 08: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icy97 于 19-1-2015 09:20 PM 编辑

低油價風暴來襲(一)‧油劫‧大馬會破產嗎?
2015-01-18 19:00
http://biz.sinchew.com.my/node/109008

最近,許多向來對經濟漠不關心的民眾,也開始討論起經濟問題來;一般上,當類似現象發生時,往往意味經濟正發生某些足以引起熱議的變化。

這一次,吸引人們對本地經濟投以關切目光的,正是血流不止的國際油價。

“油價跌成這樣,大馬還能撐多久?”,“油價再跌,大馬會否破產?”這樣的憂慮,如今正隨著油價持續探低而不斷在民間發酵……。

基於油價暴跌對大馬經濟或甚至人民的影響力不小,自今日開始推出的《低油價風暴來襲!》系列,將與各位一起深入探討這個過去數月來一直困擾本地經濟的課題,全方位剖析油價暴跌對本地經濟的潛在衝擊,看一看,大馬經濟會否因油價暴跌而面臨破產危機……



連續赤字17年

油價猛跌對大馬的第一、也是最關鍵的衝擊波,在於財政赤字或進一步擴大,原定的2015年3%目標很可能落空。

換句話說,大馬國庫連續17年面對的“入不敷出”窘境,不僅可能未如政府預期般逐步收窄,更可能在今年進一步惡化。

根據2015年財政預算案內容,大馬政府預測今年的總收入為2千352億令吉,總開銷卻高達2千739億令吉,這意味若一切按政府設想般前進,在總結2015年時,大馬將面對357億令吉財政赤字,相等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3.03%。

那麼,在總開銷高於總收入的情況下,大馬政府要如何填補上述357億令吉資金缺口,確保所有開銷獲得滿足?

答案是:舉債。

截至去年6月杪,大馬合計背負5千689億令吉的國債,佔國內生產總值約52.8%,距離法定的55%頂限只有數步之遙,赤字持續擴大意味政府需借取更多資金才能填補缺口,而這勢必進一步推高國債,讓55%債務頂限受到威脅。

政府收入銳減

在政府推出2015年預算案之際,國際油價仍處每桶約90美元水平,而政府在擬定2015年預算案時,更是以預期布蘭特油價每桶100美元作為計算基準。

不過,考慮到國際油價如今已較政府預估低上50%,原訂的2千352億令吉總收入目標顯然已漸行漸遠;那麼,若油價無力反彈,甚至繼續深跌,政府收入將出現甚麼程度的偏差?

興業研究較早前的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石油相關收入在2014年合計為政府貢獻649億令吉,或佔政府總收入約28.8%。

目前,政府的石油收入,主要來自下列3大類:

1.)石油盈利稅

根據《1967年石油所得稅》法令,政府有權向國內石油相關運作的所得盈利徵收38%稅率,這類盈利稅合計在2014年為政府貢獻283億令吉收入。

2.)國家石油股息

國油每年都會派發給政府一筆數額可觀的股息;2013年數據顯示,國油該年共派發了270億令吉股息給政府,意味政府有近40%的年度石油收入來自國油,市場預期今年股息將達290億令吉。

3.)石油專利費(Royalty)

國境的油田均歸大馬所有,開發者需支付給政府一筆專利費,才能獲授權進行開發,市場預計石油專利費將在2014年為政府貢獻56億至58億令吉收入。

3大潛在衝擊

從上文中能夠看出,“石油”對政府收入而言顯然舉足輕重,價格猛跌當然將無可避免地將對政府帶來直接的影響;那麼,接下來讓我們來評估油價暴跌對3大石油收入類別的潛在衝擊:

1.)石油盈利稅

石油盈利稅的多寡取決於油氣公司的盈利表現;有鑑於此,在行內人士預計油氣業盈利料逐漸放緩情況下,政府的石油盈利稅料會受到侵蝕,有分析員就曾在去年杪預期,石油盈利稅可能在今年減少逾10%,即接近28億令吉。

不過,拒署名分析員接受《星洲財經》訪問時透露,由於固定成本高企,油價猛跌對油氣公司中長期盈利的衝擊可能遠勝市場預期,因油價跌勢將直接衝擊產商利潤,導致可徵稅收入減少,大幅拉低石油盈利稅來源。

他預計,若油價今年保持在60美元以下水平,石油盈利稅的減少幅度相信不會低於20%。

2.)國油股息

國油總裁丹斯里三蘇阿查哈去年杪曾放話說,若國際油價保持在每桶70至75美元,國油給予政府的股息可能減少37%。

按2013年的270億令吉派息額推算,37%減幅相等於政府可能失去約100億令吉收入,雖說這樣的言論立即引起諸多政治人物的反彈,惟若國油盈利最終因油價利空而猛跌,37%砍幅甚至更多,也不是不可能。

3.)石油專利費(Royalty)

石油專利費一般是按產量和產品價值計算,因此當油價下跌時,專利費亦相信會跟著減少,惟由於佔總收入比重相對較低,且產量增加有助緩和價格下滑,整體變化料相對不顯眼。

MIDF研究報告顯示,石油專利費可能因油價下滑而在2015年減少2億令吉。

油價跌1美元
政府少賺4億

若以前述數據為準,我們能大概算出國際油價暴跌,現階段而言(以60美元計算)可能導致政府在2015年直接失去至少158億令吉的石油相關收入,佔總收入的6.7%。

另外,根據艾芬黃氏研究的數據,油價每跌1美元,政府收入將減少4億令吉,這意味若現有每桶50美元油價成為今年的平均價,大馬政府可能失去200億令吉石油收入。

興業研究採用的另一種將油價跌幅直接應用在石油收入的測算方法則顯示,政府在2015年財政預算案中假設布蘭特油價為每桶100美元,較國油預期的70至75美元低上30%;按相同的30%跌幅計算,則意味政府2015年石油收入可能比預期低上200億令吉。

那麼,若以油價目前每桶約50美元計算,那是否意味政府的石油相關收入可能在今年減少50%,相等於324億令吉?

有關這點,我們無法證實,惟考慮到油價如今已遠低於分析員去年杪預測的70至75美元,因此相信上述158億收入減幅仍是相對保守的預測,實際減幅相信不止如此。



順勢減津
不足抵銷衝擊

2015年預算案顯示,政府共為2015年撥出2千739億令吉的總開銷,其中2千234億令吉是行政開銷,發展開銷則佔505億令吉。

另外,在行政開銷中,總津貼預算達377億令吉,這筆津貼預算主要是提供給燃油津貼。

有鑑於此,分析員估計政府去年12月趁油價猛跌時完全取消汽油津貼,讓國內零售汽油往後自行隨國際油價浮動,有助政府省下120億令吉津貼預算(僅是保守估計),協助抵銷石油收入減少帶來的衝擊。

無論如何,政府雖能夠因取消津貼而一次性省下120億,惟潛在節省幅度亦僅止於此;這意味,若油價繼續淪陷,政府將無法再享受任何節約效益,卻得繼續背負石油收入減少的風險。

聯昌研究曾預言,一旦油價跌破每桶65美元,大馬財政的“痛點”亦將跟著浮現,這主要因取消燃油津貼所取得的節省效益,將無法再彌蓋石油收入流失造成的財政缺口,讓政府財政狀況遭遇更慘痛打擊。

不過,雖然油價猛跌已證明對政府財政狀況弊多於利,至少在中短期內,惟分析員相信大馬政府仍有許多方法能應付油價猛跌的潛在衝擊,包括削減發展開銷或強化運作開銷效率。

“政府能展延一些非關鍵工程;同時,雖說65%營運開銷因被鎖定而難以調整,但政府仍有強化開銷效率的空間,如檢討現金援助、社會福利項目、公共交通、基本食品、大道賠償、教育援助等,採取更嚴謹和有紀律的開銷態度。”

財政缺口
或增加80億

綜合數據,我們假設今年原油平均價落在每桶50美元,這或許意味政府今年的石油收入可能較預期低上158億至200億美元之間,但也能同時節省120億令吉津貼開銷。

結果是,油價暴跌造成的財政缺口,預料介於38億至80億令吉之間,這樣的預期亦與聯昌研究的預測相吻合,因該行早前曾推測,若油價跌至55美元,政府將面臨約62億令吉的資金缺口。

以80億令吉推算,意味政府原訂的357億令吉赤字目標可能擴大至437億令吉,假設經濟體規模保持在1.1757兆令吉目標不變,這將導致2015年赤字擴大至3.71%,遠高於政府預設的3%目標。

無論如何,由於油價暴跌對政府財政的衝擊至今仍未實體化,加上石油盈利稅和國油盈利因而浮現許多變數,油價猛跌對政府收入的衝擊會否真如分析員預期般,僅介於158億至200億令吉之間,相信仍有待觀察。

然而,我們不妨試著大膽揣測:若政府的石油收入如興業研究的假設般,出現與油價一致的跌幅,財政赤字又將出現甚麼樣的變化?

先用40%跌幅,以及649億令吉總石油收入作準,當國際油價企於60美元(政府預期為100美元)時:

1.)政府收入減幅=649億令吉x40%=259.6億令吉

259.6億令吉-120億令吉(省下的津貼開銷)+357億令吉(原訂赤字目標)

=496.6億令吉或4.22%(實際赤字)

接著用60%跌幅計算,也就是當國際油價進一步崩跌至每桶40美元時:

2.)政府收入減幅=649億令吉x60%=389.4億令吉

389.4億令吉-120億令吉(省下的津貼開銷)+357億令吉(原訂赤字目標)

=626.4億令吉或5.32%(實際赤字)

以最激進的計算法推算,若油價確實跌60%至每桶40美元,並導致政府赤字在今年猛增至626.4億令吉或佔GDP的5.32%,且這筆財政缺口最終得透過舉債來填補,那政府總負債將從去年中的5千689億令吉,增加至6千315.4億令吉。

用1.1757兆令吉預期GDP規模計算,6千315.4億令吉負債相等於53.71%,依然低於法定的55%上限。

那麼,假設其餘條件維持不變,政府究竟會在失去多少石油收入的情況下,才會面臨國債在今年觸碰55%頂限的結果?

答案是:84%,算法如下。

政府收入減幅=649億x84%=545.16億令吉

545.16億-120億(省下的津貼開銷)+357億(原訂赤字目標)

=425.16億+357億

=782.16億(實際赤字)

(782.16億+5689億)/1.1757兆

=55.04%(國債佔GDP比重)

也就是說,只有當石油收入暴跌84%時,大馬國債才會在今年觸碰55%;以100美元為準,這意味油價需跌至每桶16美元,國債才會在今年見頂。

總結:

照上述情況來看,大馬似乎不太可能因油價暴跌破產;但,環環相扣的經濟當然不會如此簡單,因現實裡總還有其他因素有能力直接影響上述推測的準確性,比如說,國內生產總值。

所以,我們明天要討論的,就是GDP。(星洲日報/投資致富‧焦點策劃‧文:李三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1-2015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cy97 于 19-1-2015 09:21 PM 编辑

低油價風暴來襲(二)‧大馬經濟望油興嘆
2015-01-19 17:24
http://biz.sinchew.com.my/node/109072

大馬國債的55%法定頂限,是拿總債務除以國內生產總值(GDP)所算出,也就是說有兩種可能性會導致國債比重持續攀高,一是債務增加,二是GDP萎縮。

《星洲財經》昨天解剖了赤字,發現單是油價暴跌暫時不太可能導致國債衝破55%,因石油收入必須暴跌84%才可能引發這樣的結果;然而,我們當時並未把油價暴跌對GDP的潛在衝擊納入考量。

不遲,因這正是本期《低油價風暴來襲!》要討論的焦點。

內需放緩
債務築高

何謂國內生產總值(GDP)?

GDP,是用於測量某經濟體規模的重要指標,藉此評估該經濟體在特定時間內所產出的價值;雖說這個指標亦存在缺陷,如掩蓋了貧富差距,至今卻仍被廣泛用於評估某經濟體的表現。

要評估油價暴跌對GDP帶來的影響絕不容易,因GDP的貢獻源龐大而複雜,這就是為甚麼我們會看見市場對於油價暴跌如何影響大馬GDP,總存有多元的意見。

不過,《星洲財經》堅信,只要從最基本的角度出發,我們仍能察覺一些潛在端倪,這有助我們評估GDP在油價跌勢下的潛在變化。

先來看看GDP的計算方式:GDP=消費(C)+投資(I)+政府開銷(G)+(出口(Ex)-進口(Im))綜合各機構提供的預測數據,市場目前整體預測大馬經濟將於2015年書寫5%至5.5%增長率;其中,《2014/15經濟報告書》預測大馬經濟今年成長率介於5至6%。

然而,油價猛跌會否讓實際經濟成長落後預期,進而變相推高政府赤字?

我們不妨從各貢獻來源探討這點,當然,雖說原油暴跌的衝擊是主要探索焦點,但我們亦會將其他各種重大影響因素納入考量,因僅以單一因素來判斷經濟好壞絕非明智之舉。



消費未見勁揚

消費,相等於某經濟體內的所有私人消費或消費支出,無論是針對產品或服務。

2014年第三季經濟報告顯示,大馬消費規模在當季寫下6.7%成長率,且過去5個季度均保持在6.5%至8.0%之間,表現相對穩定,這還有賴穩定就業市場和薪酬成長支持家庭繼續消費之故。

無論如何,進入2015年後,市場分析員雖持續看好國內消費可保持穩定,惟成長展望卻相對謹慎,因國行持續監督家債、消費稅帶來更多不明朗和合理化津貼措施削弱購買力等利空,料讓消費市場表現得相對謹慎。

雖說分析員整體不預見消費表現明顯轉壞,卻也相信難以出現讓人驚喜的表現。

不過,在去年12月開跑的自由浮動機制下,國內汽油如今已不再像過去般,售價受到政府津貼的限制,而是會隨市價每月調整;因此,若油價保持低迷,相關利好將透過更低零售汽油價被轉嫁給民眾,促進市場消費能力。

那麼,就現有零售價而言,本地用戶究竟從偏低汽油售價中省下多少錢?

據分析員估計,我國汽油的年均消耗量大約是200億公升;考慮到RON97、RON95和柴油價格分別在過去兩個月降價44仙、39仙和27仙,且假設汽油售價全年均保持在1月水平不變,這意味與去年11月的油價相比,本地消費者全年可從氣油消費中節省介於54億至88億令吉之間的金錢,相信對市場消費循環有正面的影響。

雖說200億公升消耗量中,走私和被濫用的部份相信亦頗可觀,惟汽油降價對本地購買力的影響,相信依然正面。

至於將在今年4月落實的消費稅,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消費稅預料可為政府帶來232億令吉稅收,惟扣除豁免名單放棄的38億令吉、廢除銷售和服務稅所損失138億令吉,以及一馬援助金等現金回饋政策,實際入袋的稅收料只有6億9千萬令吉。

無論如何,考量市場產品和服務價格有可能在消費稅落實後調漲,一些分析員亦認為實際稅收可能高於預期,因此消費稅將對市場購買力和情緒造成甚麼樣的影響,有待繼續觀察。

投資活動照跑

投資方面,經濟報告書預期2015年私人投資料取得10.7%成長率,主要歸功於經濟轉型計劃繼續刺激投資活動,服務業特別是私人教育、運輸與醫藥領域及製造業,繼續保持一定的資本開銷,大型基設計劃如第一條捷運線,料將於2017年7月完工。

大馬投資發展局(MIDA)在上月公佈的報告中稱,大馬在2014年首9個月總共有4千103項投資項目獲批,投資額高達1千723億令吉,按年增加9.1%。

當中,服務業為最大的貢獻方,共取得966億令吉的投資額,佔總投資額的56%;其次是製造業,錄得635億令吉的投資額,佔總額的36.9%;原產業則取得122億令吉的投資額,佔總額的7.1%。

國內直接投資仍主導整體的投資來源,共貢獻69.5%或1千198億令吉的投資,海外直接投資則貢獻30.5%或525億令吉的投資。國際貿易與工業部長拿督斯里慕斯達法表示,大馬仍朝2020年國內與海外直接投資比例達73對27的目標穩步前進。

據瞭解,礦業領域共貢獻115億令吉的投資額,主要來自油氣勘探活動。

對於國際原油價格的疲弱走勢,慕斯達法表示國油公司(Petronas)削減15至20%資本開銷的決定將會打擊油氣領域的上游活動,惟下游活動則有望受益於低油價而吸引更多的投資流入。

“不過,從正面來看,柔佛在首9個月的強勁表現主要來自於煉油及石油化學綜合發展計劃,低油價將繼續推動油氣下游領域的投資活動。”

國油每年的資本開銷,共佔GDP的5%,或相等於國內總投資額的20%。

油價跌
出口未必收窄

石油猛跌引起的財政憂慮近月來不斷重創馬幣,加上大馬截至去年首9個月已非淨石油出口國;理論上來說,現有環境對大馬淨出口有著正面影響,因出口需求將受弱勢馬幣提振,進口則可能暫時放緩。

無論如何,針對大馬是否已經淪為“淨石油進口國”,其實仍存有爭議,因經濟學家認為,若只是從原油角度來看,大馬並未成為淨進口國,但若是將石油產品納入計算,大馬的確已在去年成為進口國。

那麼,油價暴跌不就對淨出口有利?

非也,因我們還需考慮到,除石油以外,大馬目前首10大出口產品中,可能受油價暴跌拖累的就佔其中4種,包括原油、石油產品、天然氣和原棕油。

截至首11個月,上述4種產品合計為大馬貢獻約1千975億令吉出口值,佔總出口28%,在大馬出口中佔據極重要的地位;因此,若僅是考慮油價暴跌的影響,進口上的節省相信仍無法抵銷出口上的損失。

去年11月貿易數據就顯示,天然氣、石油產品、棕油出口額均有所下滑,主要原因相信正是在於產品價格下滑,惟原油出口額仍保持成長。

當然,以此斷言大馬淨出口將持續收窄亦未必正確,因在馬幣同步重跌的情況下,本地出口產品價格將變得相對誘人,對於整體出口有正面影響,包括獨自佔據總出口值約33%的電子與電器產品。

總的來說,綜合近期的各研究報告,《星洲財經》發現分析員對於油價暴跌對淨出口的影響,整體趨向負面,因認為全球經濟復甦情況不規律、主要貿易大國仍受經濟風險纏身等利空,可能侵蝕馬幣貶值為出口帶來的提振效果。

馬銀行提供的數據顯示,原油價每下跌10美元,大馬貿易及經常賬盈余將減少40億令吉,這意味只有當油價跌剩每桶10美元時,大馬貿盈及經常賬才可能出現赤字。

實際結果如何,有待觀察,惟能夠確定的是,大馬經常賬戶口因油價暴跌而陷入赤字的可能性目前仍然不高。

政府減開銷
捍衛財政

至於政府開銷,2015年預算案顯示政府總開銷達2千739億令吉,按年增加98億令吉或3.71%;行政開銷和發展開銷各佔2千234億和505億令吉。

無論如何,由於油價猛跌可能導致政府的石油相關收入減少,因此不排除在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政府將透過展延或調整特訂開銷來彌補收入上的損失,藉此確保赤字不至於大幅偏離原定的3%目標。

分析員認為,一旦政府需透過削減開銷來捍衛財政狀況,發展開銷可能首當其衝,那些非關鍵和高度依賴進口的項目可能被犧牲,整頓運作和花費效率料也將讓政府省下不少金錢。

另外,就過往紀錄來看,大馬政府的年度預算大多會出現超支,在收入看跌之際,政府會否積極調整開銷,將是今年開銷會否再次超出預算的關鍵。

總的來說,在財政整頓措施下,政府開銷預料有所放緩,但為支付數額龐大的運作成本和推動國家成長,政府支出料不至於大幅萎縮,不會對經濟成長造成顯著打擊。

潔蒂:油跌若深跌
前景不妙

總結潛在變化,不難發現油價暴跌同時會對大馬經濟帶來好和壞的影響,但要評估經濟在低油價環境中的實際變化卻有不小難度,因其他許多環環相扣的因素亦可能改變最終結果,如貨幣政策、通膨、馬幣匯率等。

國家銀行(BNM)總裁丹斯里潔蒂早前就曾在油價未跌破60美元時說,油價下跌暫時會對大馬帶來影響正面,但若持續深跌,影響力則將轉為負面。

據美國美林證券研究的預計,石油目前在大馬經濟中仍佔據極重要的地位,油價下跌相信導致大馬成為亞洲主要國家中的唯一輸家,預計國際油價每下跌10%,大馬經濟成長率將減少0.2%,經常賬收支亦預計下滑0.1%。

以上述影響程度為準,及將政府預估的100美元油價作為比較基礎,這是否意味就現有50美元油價而言,大馬經濟成長可能被削弱1%,相等於全年成長率可能僅介於3.8%至4.8%之間?(因政府原本預測成長率將介於5至6%。)若實際結果如此,那今年的GDP規模最終料達不到預期中的1.1757兆令吉規模,可能只有1.1639兆令吉(1.1757兆-1%);如此一來,即使全年赤字完全符合政府預期的357億令吉,但在GDP基礎相對較小的情況下,赤字佔GDP比重亦將從原訂的3.03%,擴大至3.06%。

配合《星洲財經》昨日計算赤字的方法加以計算,則顯示在其餘條件維持不變情況下,要造成國債在今年上探55%頂限,油價並無需暴跌至16美元,而是只需繼續下跌並維持在30美元左右,就足以讓國債見頂。

無論如何,需記得這不是說油價一跌至30美元,政府負債率就將直接飆升至55%,而是油價需至少在中期內維持30美元水平才可能發生;此外,若當局積極應變,如透過進一步削減開銷或提昇特定稅收,亦可能讓大馬對低油價的抵抗力高於預期。

總結:

討論完赤字和GDP以後,相信不難察覺就目前情況看來,大馬經濟雖預計受到低油價的負面影響,卻尚未來到足以引起恐慌的地步,更遑論破產。

不過,若馬幣以過去幾個月的跌幅持續下貶,結果又會如何?(星洲日報/財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015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低油價風暴來襲(三)‧馬幣不堪油擊

2015-01-20 17:12      
貨幣如同股票,升值或貶值主要取決於經濟(財務)基本面是否硬朗,展望是否明朗,當然也偶爾會因某些重大課題而成為國際大鱷的狙擊目標,導致匯率(價格)劇烈波動。

對經濟而言,貨幣的影響力非同小可,過往個案說明許多的經濟風暴,均是以貨幣匯率崩跌為爆點,所以說貨幣表現足以左右一個經濟體的成敗,也不為過。

有鑑於此,馬幣匯率過去半年因油價暴跌而頻頻滑落,改寫6年新低,是否意味油價跌勢已漸漸讓大馬經濟和馬幣變得“外強中干”呢?

外資撤離
出口挑大樑

貨幣的匯率變化主要取決於市場供應和需求;拿馬幣兌美元來說,當被換成馬幣的美元總數(馬幣需求)超越被換成美元的令吉總數(馬幣供應),即意味著市場對馬幣的需求高於供應,馬幣兌美元匯率將在這樣的環境中走強,反之亦然。

貨幣的供需途徑非常多元,人們會因各種各樣的需求而將一種貨幣轉換成另一種貨幣;惟一般來說,最能夠左右短期匯率的供需類型有兩種,一是跨國貿易,二則是跨國投資。

跨國貿易須力保盈餘

A國公司欲把產品賣給B國買家,必然會預先和B國買家談妥交易貨幣的種類;比方說,大馬生產商將產品出口到歐洲,買賣雙方定會事先談妥要用甚麼貨幣進行交易,惟無論雙方最終採用哪一種貨幣,都將對馬幣匯率帶來正面影響。

這是因為,若雙方選擇以歐元或美金進行交易,那A國公司在收到付款後,通常得將外幣轉換成馬幣,以便能夠在本地使用,這自然將提昇馬幣需求。

即使賣家決定直接用馬幣付款給A公司,也必須事先將本身的貨幣轉換成馬幣才行,這同樣將刺激馬幣需求。

由於國與國之間的貿易活動頻密而龐大,龐大得足以對貨幣匯率造成舉足輕重的影響,進出口情況於是就成了影響各國每日匯率變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大馬亦是如此。

截至去年首11個月,大馬的總跨境貿易額高達1.368兆令吉,其中出口佔6千984億令吉,進口則佔6千245億令吉,貿易盈餘達739億令吉,經常賬戶口亦預計保持盈餘狀態。

雖然油價猛跌將削弱石油相關產品的出口,惟經濟學家大多不認為大馬將陷入貿易赤字,因馬幣下滑有助提振其他類型的產品出口需求,馬銀行研究更預測只有當油價跌至10美元時,大馬才會陷入貿易赤字,這結果發生的幾率微乎其微。

作為依賴出口的成長中國家,對外貿易盈餘一直都是馬幣的主要靠山之一,這是由於在出口高於進口的情況下,流入的外幣將高於流出的令吉,貿易盈餘亦能協助國家銀行建立外匯儲備,強化國家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有鑑於此,大馬跨境貿易戶口能否如分析員預料般保持盈餘,對馬幣未來走勢影響深遠。

跨國投資風險升溫

和跨境貿易的原理一樣,當A國公司欲到B國進行投資,就必須先把本身持有的A國貨幣兌換成適用於B國的貨幣種類,如此一來A國貨幣就將增添新賣壓,匯率可能下滑,反之亦然。

而且,若要說對匯率的影響程度,跨國投資對匯率的影響力或許更甚跨國貿易,這是由於跨國貿易活動一般較為穩定,很少會突然飆升或暴跌,反觀跨境投資活動卻因藏有許多志在短期停泊的國際熱錢而更加難以捉摸,加劇相關貨幣的潛在波幅。

有鑑於此,我們會看到馬幣兌美元匯率過去幾年來持續升值,這正是由於外資在過去幾年持續淨流入大馬,以及外貿持續書寫盈餘的功勞。

不過,債市和股市資金近期持續外流,卻也很快反應在馬幣匯率上,跨境投資對貨幣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除股債市外,外來直接投資(FDI)亦是其中一種主要跨國投資,而且是最受各國歡迎的投資種類,因這類投資一般包含設立商業運作據點,是趨向長期的投資,這類外資還能創造就業機會和協助國家發展。

大馬情況來說,我國股市和債市外資雖呈外流趨勢,但外來直接投資卻保持升勢,歸功於經濟轉型計劃讓外資看見投資機會,進而陸續來馬。

不過,隨越來越多本地企業和官聯機構走出海外,到全球各地進行重大投資,這預料將為短期馬幣構成壓力;但就更長期而言,當這些投資開始出現成果,就將對馬幣帶來正面影響,因投資者多半會將部份或所有資金遷回國內。

外資撤離股債市
馬幣承壓

隨馬幣基本面和展望受到油價暴跌的負面影響,本地債市和股市的外資過去數月來均呈淨外流現象,這情況不僅造成債券回酬升高、股市顯著調整,馬幣兌美元也因此由強轉弱,從去年6月的3.21令吉,下跌約11%至目前的3.58令吉水平據瞭解,外資手上如今仍把握價值超過2千300億令吉的大馬政府債券,或相等於30%公債和46%政府債券;此外,若以2009年至今的淨流入額為準,馬股之中的短線游資則相信不少於300億令吉。

一般相信,這將繼續是馬幣的主要短期風險。

分析員指出,由於全球主要先進國過去幾年不斷放寬貨幣政策,國際游資因此一窩蜂湧向亞洲國家,而東南亞市場正是最受外資青睞的經濟區域,大馬亦在這股順流中受惠,股市和債市雙雙因此而在過去幾年有不錯的表現。

“然而,由於股市估值昂貴,加上馬幣疲弱讓債市回酬失去吸引力,外資過去1年來漸漸流出大馬金融市場,相信這正是馬幣在半年內重貶10%的主要原因之一。”

分析員認為,馬股外資會否繼續外流,與馬幣和投資回酬展望有很大的關係,因只要外資仍看好中長期馬幣和資產回酬表現,就有助留住本地外資,但坦言目前情況並不樂觀,因馬股和馬幣展望均未獲市場看好。

“東南亞各國中只有大馬淪為低油價輸家,反觀其他國家均是贏家,宏觀經濟吸引力不如同儕,且馬股盈利展望低迷,遠不如一些區域股市的雙位數成長率來得誘人。”

至於債市回酬,分析員坦言在馬幣展望低迷和經濟面對低油價隱憂之際,大馬債券回酬或得進一步走高才能吸引外資目光,因此預計現有回酬率已升破4%的10年期政府債券,短期內仍會繼續走高,對馬幣構成下壓。

貶值10%
表現區域最差

目前,市場人士普遍認為,馬幣短期走勢將與國際油價緊密掛勾;其中,馬來亞銀行經濟學家團隊就曾在早前報告中披露,油價每跌10美元,馬幣兌美元匯率預計貶值6仙。

若以3令吉50仙為準,6仙相等於1.71%。

無論如何,自國際油價從去年6月開始下滑至今,馬幣兌美元匯率已經下貶約10%,是東南亞地區表現最差的主要貨幣,跌幅亦稍高於馬銀行研究的預期。

分析員受訪時說,除非國際油價穩定下來,否則馬幣匯率短期內料保持波動,因美國升息預期和大馬經濟受低油價負面衝擊,料鼓勵區域游資轉移陣地,股市和債市中的短期游資均可能繼續外流,拖累馬幣表現。

“不過,由於經濟基本面保持穩固,因此不排除若馬幣繼續貶值,及國際油價開始持穩,游資可能趁低匯率時重新流入大馬,以賺取更高的實際回報率。”

另外,就扶持馬幣匯率角度而言,相關政府機構其實已開始有所動作,首先是國家銀行在上月初率先出招,發信提醒國內銀行嚴防匯率投機,並要求馬幣兌美元須有基本文件支持,顯然志在限制馬幣賣壓。

與此同時,財政部也在本月初發出正式公函,要求政府相關公司和法定機構優先進行本地投資,暫時擱置海外投資或資產購買計劃,防止馬幣外流。

分析員當時稱,若數量和規模均極為可觀的官聯機構響應財政部呼吁,相信能對限制馬幣跌勢起一定的作用,因這些官聯公司除了能展延海外投資,亦可能將一些海外資產帶回國,增加馬幣需求。

年杪可重返3.45

對於馬幣今年的展望,市場分析員的看法相對保守,兌美元匯率預計將徘徊在3.50至3.70令吉之間,主要因預期國際油價無法大幅反彈,及對美國升息的預期鼓勵游資繼續外流。

無論如何,馬幣短期內雖然暫時跌破3.60令吉水平,惟強調即使如此,也不至於讓馬幣出現危機,因馬幣的健全基本面展望持穩不變。

澳紐銀行經濟學家就在上月中指出,馬幣已經面對超賣現象,惟反彈力道料無法在短期內凝聚,因油價下滑的負面影響導致投資者對馬幣的士氣保持疲弱。

有鑑於此,該行當時已預期馬幣將在今年首季跌破3.50令吉,惟相信之後會漸漸反彈,並於明年杪返回3.45令吉水平。

除油價以外,另一個讓經濟學家對馬幣匯率保持謹慎的關鍵原因,在於市場紛預期美國聯儲局鐵定會在今年內升息,不排除馬幣匯率可能因此進一步滑落的可能性。

分析員接受《星洲財經》訪問時回應,美國升息確實可能導致馬幣進一步受壓,因大馬近期不幸成為少數的低油價輸家,導致馬幣兌各主要貨幣匯率均呈跌勢,這顯示馬幣兌各主要貨幣均暫時面對“供過於求”情況。

“現有馬幣賣壓與油價有很大關係,因此相信只有當油價持穩時,馬幣弱勢才有望受到控制,惟隨著本地外資過去1年來持續外流,外資外流對馬幣的潛在衝擊如今亦慢慢降低中,希望這樣的現象有助緩和美國升息時的潛在賣壓。”

他也認為,只要馬幣有序下跌,那作為淨出口國的大馬相信仍能夠抵擋馬幣進一步滑落。

4大隱憂纏身

無論如何,雖然各種基本數據均顯示馬幣擁有良好的免疫力,潛在風險卻也不容質疑,如德意志銀行就在2015年宏觀經濟報告中,以4大風險為由建議投資者“脫售”馬幣,因認為大馬是區域最脆弱的國家。

據德意志銀行預測,馬幣兌美元將在今年進一步貶值,相信將下探2008年次貸風暴時寫下的3.73令吉低點。

該行在報告中說:“大馬令人憂慮的負債形象將成為今年馬幣的“致命弱點”,令人憂慮的外債水平、財政赤字可能超標、家庭債務隱憂,以及經常賬恐陷入赤字隱憂,讓大馬不幸成為區域最弱的一環。”

同時,德意志亦質疑國行貨幣政策的彈性,因大馬家庭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87%,為區域之冠,落實消費稅和潛在升息等難題可能對國內經濟帶來另一個威脅。”

“私人消費是大馬最大的增長動能來源,佔過去5年G D P成長幅度的四分之三,家庭開銷放緩將導致經濟成長明顯減速;有鑑於此,我們給予大馬經濟“減碼”評級。”

總結:
馬幣雖有不錯的基本條件支撐,但不能否認的是,油價狂跌不止已造成馬幣持續失血;這樣下去,曾在1997年成功藉狙擊馬幣、幾乎搞垮大馬經濟的國際金融大鱷,會否漸漸向大馬圍靠?(星洲日報/財經‧文:李三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2015 09: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2015 0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低油價風暴來襲(四)‧國行嫉鱷如仇‧嚴防馬幣遭狙擊

2015-01-21 16:45      
18年前,一群國際大鱷興風作浪,大量拋售東南亞各國貨幣,導致相關匯率急速貶值,引起大恐慌,經濟體亦因而遭受巨大創傷;那一年,許多普羅百姓一輩子辛苦積存的血汗錢,就此葬送。

這就是至今仍讓人心有餘悸的1997年亞洲貨幣危機。

因此,隨馬幣因油價猛跌而持續貶值,成為區域之中的唯一輸家,許多人都開始擔心起國際大鱷會否因而群起焦聚馬幣,並伺機展開大狙擊,令大馬再次面臨貨幣危機?

更讓人擔心的是,大馬是否有足夠的能力來和這些大鱷抗衡?

貨幣投機
危機源頭

上期,我們仔細討論了馬幣基本面的種種,解釋了馬幣匯率的基本變化原則;然而,還有一種極為重要、可能對基本面帶來重大影響的因素,還未被討論,那就是投機。

若說匯率是完全按照基本供需情況變化,自然再好不過,但現實肯定不會如此完美,因決定匯率的除基本供需外,還包括難以被預測的投機活動,且當投機活動一窩蜂湧現時,匯率甚至可能大幅脫離基本面。

當匯率的劇變引起廣大恐慌,導致人人搶著拋售有關貨幣,一個原本無憂的經濟體,亦有可能因此淪陷。

這種情況,就是人們統稱的“貨幣危機”。

很多時候,為貨幣危機掀開序幕的,正是那些不斷覬覦各國情況、並在發現機會時趁機狙擊的國際金融大鱷,這些大鱷不但財力深不見底,更重要的是對於經濟和金融運作瞭若指掌,即使經濟體只浮現一個小漏洞,最終也可能在大鱷的窮挖猛鑽之下變成大洞,甚至坍塌。

名揚國際、引領1997年亞洲貨幣風暴的大鱷索羅斯,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然,大鱷雖惡,國家政府和中央銀行亦非省油的燈;透過國家結盟和各種貨幣政策建立的防衛牆,國際大鱷一般不敢輕易狙擊,除非某重大課題導致防衛牆出現破口,因胡亂出手的下場極可能是遭中央銀行殺得落花流水。

有鑑於此,中央銀行和政府的應變工具夠不夠多,財力夠不夠硬,是一個經濟體能否壓制國際大鱷的關鍵所在。

目前,大馬作為亞洲唯一一個低油價的輸家,無疑已為國際大鱷提供了狙擊的藉口,這情況讓許多人不禁擔心馬弊匯率在近月不斷走低,是否正是被國際大鱷“相中”的徵兆。

金融大鱷
有何能耐?

人們或會好奇,這些坐擁天文資金的國際大鱷,平常究竟都把資金停泊在甚麼地方,為何總能在時機出現時就突然將某國貨幣殺個措手不及?背後的部署不是應該都需要耗時準備嗎?

實際上,有留意財經新聞的各位大多會聽過“國際游資”這四個字;所謂國際游資,大多是由投資機構、基金所釋放出來,並積極在世界各地找尋投資機會的流動資金,這類資金一般會喜歡停留在那些流動性較強的資產,如股市和債市,以便能來去自如。

站在大馬的立場來說,當這些國際游資流入國內,就成了我們口中的外資,且外資的到來一般都會廣受本地投資者歡迎,主要因有助強化資產價格漲勢,豐富投資者的財富,儘管持續性永遠是一大疑問。

然而,誰也無法知道,在這些帶來榮景的外資之中,究竟有多少是來自大鱷的錢庫,因此亦不會有人知道,一旦國家經濟的防衛牆出現缺口,究竟有多少外資會趁機落井下石,透過大量外流(等於拋售馬幣)來狙擊該國貨幣,增加經濟體發生危機的風險。

有鑑於此,監督所有游資的流入和在國內的動態,並確保金融系統能夠承受逆流帶來的衝擊,長期以來都是國行的主要任務之一。

如上期所說,我國債市中目前仍擁有約2千300億令吉外資,股市中的總外資持股率則約23%,若按總市值計,股市中的外資可能超過3千億令吉,惟考量大部份是長期持股且志在從商的外資,所以我們上期只把約300億令吉列為“嫌疑”,相等於2009年至今淨流入的外資數額。

說到這裡,相信各位對於大鱷的潛在藏身地,多少已心中有數;不過,各位亦需意識到大鱷的潛在狙擊途徑絕不止如此,否則國行就輕鬆多了。

馬幣“抗鱷”能力佳

“若真的成為狙擊目標,馬幣是否經得起國際大鱷發起的攻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關注和探討。

目前,國家銀行由深受全球好評的“11A總裁”丹斯里潔蒂當家,作風素來保守而謹慎的潔蒂,自2000年接手國行總裁職務後,就一直專心於強化大馬經濟條件,我國之所以能安然渡過2008年次貸風暴、擁有多元應變工具,潔蒂功不可沒。

出於潔蒂的謹慎,大馬如今所擁有的應變工具顯然比1997年強得多,原因如下:

1.)馬幣未國際化
出於保守,馬幣雖在2005年正式和美元脫鉤,惟國行卻始終不願讓馬幣國際化;據潔蒂早年的說法,這項決定是為了防止投機客再次從國行管轄範圍外的途徑累積馬幣,並用於狙擊馬幣之故。

想當年,國際大鱷正是透過這樣的方法向馬幣發起攻勢,加上國行當時未對這樣的突發狀況作足準備,結果馬幣兌美元當年一度猛挫超過40%,陷入貨幣危機。

2.)外匯儲備仍高於風暴期
截至去年12月31日,國行外匯儲備雖按年減少14%,但仍高達1千160億美元(約4千億令吉),反觀1997年時只有約170億美元,應變本錢明顯增加,能夠在有需要時直接干預匯率。

還有一點需留意的是,國行去年5月出於謹慎理由而重新定義短期外債;新標準下,短期外債的涵蓋範圍被擴大至短期岸外貸款、非居民持有的短期令吉債券、非居民銀行存款等,且包含了私人和公共領域,以便更好地反映大馬對外的負債水平。

這樣的變化,導致外匯儲備較短期外債比例從原本的4倍以上,猛降至1.1倍水平,讓一些不瞭解情況的人感到憂心,惟簡單地說,國行只是以更保守的態度來定義短期外債而已。

3.)貨幣政策趨寬鬆
大馬隔夜政策利率(OPR)如今保持在趨向寬鬆的3.25%水平,伸縮性良好,因國行能在有需要時藉升息來間接減少馬幣供應,支持匯率。

無論如何,升息的可行性目前受到一些人的質疑,因在家庭債務佔GDP達87%、私人消費過去幾年一直是經濟成長主要推動力的情況下,透過升息來捍衛馬幣匯率的風險亦不小。

亦禍亦福的是,由於低油價利好如今已透過自由浮動機制被轉嫁給大馬民眾,通膨壓力相信會因油價走低而有所紓緩,這相信有助強化升息彈性。

4.)區域國家緊密合作
受1997年貨幣風暴的啟發,區域各國開始探討要如何共同捍衛區域金融穩定性;到了2000年,10個東盟國和中、日、韓3國終於在泰國清邁簽署了《清邁倡議》,將合作關係和途徑正式化。

《清邁倡議》下,各國同意合作設立規模達1千200億美元的共同儲備金(如今已提高至2千400億美元),以便當某成員國面對金融危機時,可借用這共同儲備金來渡過難關。

大馬亦是《清邁倡議》的參與國之一,這意味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國行還能獲得夥伴國的金援,這又將進一步強化馬幣對抗短期投機活動的潛在實力,同時還暗示大鱷欲挑戰的對手不只是單一國家而已,還可能包括其他區域國家,這對於穩定區域金融系統而言意義深遠。

馬幣表現遠勝油價

綜合上述條件,大馬經濟的防衛牆顯然遠比一些人所想的還要堅固,首先因貨幣流動仍受國行控制,再來則是因國行外匯儲備穩定、擁有充裕的應變工具且經常賬保持盈餘,再來則還有區域夥伴可在有難時給予援助。

從這幾點來看,油價暴跌雖看似已為大鱷們提供了狙擊馬幣的藉口,實際上卻未必行得通,因潛在投機風險並不小,雖說不能排除偶爾有投機活動會試敲馬幣城牆,但相信馬幣目前所浮現的缺口,未必足以吸引大鱷傾巢而出。

不過,若大馬經濟明顯因油價猛跌而轉壞,造成現有缺口越變越大,就很難說了。

布蘭特油價從去年中的每桶110美元,猛挫55%至目前的每桶50美元,惟同期馬幣跌幅卻只有10%,遠遠落後油價跌勢,這顯示油價猛跌雖確實對馬幣帶來負面衝擊,卻顯然未到足以引起恐慌的地步。

這可能亦顯示出,貨幣投機活動至今仍不敢盡全力狙擊馬幣,否則馬幣跌幅絕對不止如此;拿1997年來說,馬幣兌美元就曾因投機熱潮而在短短半年內重貶90%,從1997年的2.50令吉,重貶至2008年初的4.77令吉。

連鎖效應衝擊不可小覷

不管橫看豎看,大馬因油價猛跌而發生貨幣危機的機會似乎都不高;只是,由於經濟體各個環節均是環環相扣,我們也不能低估的“連鎖效應”對大馬經濟的潛在衝擊力。

油價大跌,首先是政府赤字和淨出口表現可能受負面衝擊,這將對政府債務和馬幣素質構成不良影響,進而推高政府債利率和侵蝕投資回酬,甚至迫使國行動用儲備金或升息來捍衛匯率。

不過,一旦儲備金或經濟成長率因此被大幅消耗,馬幣或進一步湧現賣壓,刺激更多人拋售馬幣,最終形成新一輪循環衝擊,將油價下跌對大馬經濟帶來的傷害越滾越大,甚至引爆預料之外的危機。

當然,連鎖效應不斷流轉、最終摧毀經濟體的機會並不高,過往例子顯示連鎖效應一般僅會以有驚無險的結局收場,這全因中央銀行總有多元的“非常手段”可供選用,足以及時建立防火牆,即使這可能得以犧牲短期經濟作為代價。

另外,除非一個國家的經濟和投資展望全無魅力,否則當貨幣貶值時,外資反而會將貨幣頹勢視作投資機會,因只要匯率在基本面支持下逐漸反彈,投資者將能收獲雙重回酬。

綜合各經濟學家的看法,《星洲財經》發現領域專家如今診斷出的大馬經濟弱點,就包括有家債高企、政府債務逼近55%上限和債市外資比重高企,這些弱點相信將成為短期經濟和馬幣的主要風險,甚至是壯大負面連鎖效應的關鍵。

總結:
追根究底,大馬的各項弱點之所以會在近期冒出頭來,罪魁禍首正是因國際油價突然失控猛挫;那麼,這是否意味只要油價重新站穩並反彈,大馬經濟就有望擺脫利空纏身的窘境?國際油價跌勢還會持續多久?

最讓人關注的還有,繼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經濟相繼因油價暴跌而坍塌後,下一波風暴會否降臨大馬?(星洲日報/財經‧文:李三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2015 0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低油價風暴來襲(五)‧油價何時探底?

2015-01-22 16:46      
4個月前,國際油價從年中的110美元高點上逐步下滑至近80美元,雖說當時有少數市場學者預言油價跌至40美元也不是不可能,但這樣的觀點卻未獲廣泛認同,多數人都選擇相信油價不至於跌破成本價。

如今,人們已不得不承認,油價走勢確實在多數人的預料之外,過去幾年均徘徊在100美元的油價,已經進入另一個未知的階段,至少暫時是這樣。

在本期的《低油價風暴來襲!》中,《星洲財經》將與各位一起探討現有低油價的持續性,及進一步滑落的可能性;另外,也將環顧近期發生在俄羅斯身上的貨幣危機,評估類似風暴延燒到大馬的可能性。

石油戰短期無解

國際油價過去半年來猛跌逾50%,走勢跌破不少分析員的眼鏡;然而,隨油價如今已跌破許多高成本油田的生產成本,甚至連低成本油田亦岌岌可危,人們不禁要問:油價跌勢還能持續多久?

造成油價暴跌的導火線,無非是美國在頁岩油開採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讓該國突然有可能崛起成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國,這樣的發展當然讓其他產油國如臨大敵,尤其是長期叱吒石油供應的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簡稱油盟),“石油戰爭”終於無可避免地爆發開來。

從國際油價暴跌至今,各國都明確架出“絕不妥協”的姿態,過去會透過減產來扶持油價的油盟國家,今次更因擔心其他產油國將趁虛而入,寧可放任油價暴跌也不願減產。

鑒於各產油國近年來不斷增產,導致產能增速超越需求漲幅,石油目前已開始供過於求,而這也是國際油價在短短6個月內大跌50%的關鍵原因之一。

無論如何,石油戰一般是場持久戰,因只有在越來越多產油商因不勝虧損而停止產油時,石油供應才會逐漸下滑,惟這現象只有當低油價持續一段時期後,才會逐漸發生,這是市場供求自動隨價格調節的表現。

因此,市場專家才會認為油價短期內不太可能反彈。

實際上,在過去兩個月內,我們已能看見全球石油供應開始因低油價而作出調整,如美國一些小型油井已因不勝虧損而暫時停產,大型油氣公司更紛紛削減資本開銷(意味長期供應可能減少)。

比如說本地油氣巨頭國家石油(Petronas),除了表明可能削減資本開銷外,亦強調在油價重返80美元水平以前,不會再開發嶄新邊際油田,這正是市場供應自行調整的現象。
油價50美元

接近成本價?

隨國際油價已累積超過50%跌幅,“不太可能再跌”的想法開始在許多人心中紮根;問題是,每桶50美元是否足以“逼走”足夠多的石油供應,確保油價“不會再跌”?

這個問題,可說與產油成本息息相關。

實際上,我們老是聽到有關石油的平均生產成本是70或60美元的言論,因此也很容易誤以為所有石油生產成本均處於特定價格幅度內,但實際上,各油田在生產成本上的落差,遠超人們想像。

油田平均生產成本的多寡,是按開發和運作所牽涉的成本計算;簡單地說,開發和運作成本越低,平均產油成本就越低,反之亦然。

近年來,隨易開採或成本較低的油井逐漸耗盡,石油業開始往越來越深的地底找尋石油,包括進行深海開發,惟這樣的發展免不了造成開採成本迅速走高,因業者如今需為開發、鑽油和運輸等工作支付更龐大開銷。

數據顯示,那些在近年被開發的油田,生產成本大多在55至60美元以上,部份小型油田業者的生產成本更高達70美元以上,即使是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的頁岩油,現階段生產成本亦相信在50美元以上。

不過,那些早年開發的油田,尤其是內陸低深度油田,生產成本之低卻超乎想像,比如說油盟領袖沙地阿拉伯石油部長,就曾放話說沙地產油成本只有逾5美元(考量各國如今均誇耀自己對低油價的承受能力,這句話的準確性值得懷疑),大馬部份油田的生產成本,也可能不到35美元。

無論如何,油盟國家對於低油價擁有高於一般的承受能力,卻是不爭的事實,因根據領域專家估計,油盟國之中目前仍擁有許多生產成本在20至30美元以下的油井,且主要產油大國坐擁龐大儲備金,足以應付更激烈的油價逆勢。

從上述數據中不難得知,每桶50美元並不會造成所有石油生產商蒙受虧損,且那些勉強收支平衡或面臨輕微虧損的生產商,亦相信能繼續“苦撐”下去。

有鑑於此,雖說石油的基本需求穩固,但就短期來說,在“石油戰”繼續開打,以及需求未大幅增加的情況下,複雜的政經瓜葛卻讓油價具備進一步滑落的空間,且潛在下行空間或許仍遠高大多數人們的預期。

俄羅斯首遭油彈擊中

上月中,正接受歐美制裁、有50%政府收入來自石油的俄羅斯,終於成為油價暴跌的第一個犧牲者,上演了一場全球矚目的“貨幣危機”,迫使俄國中行決定“亡命一搏”,將基準利率一舉調高6.5%,至驚人的17%水平。

當時,俄羅斯盧布兌美元一度在1天內狂瀉10%,並在2014年累積超過50%跌幅,貨幣跌幅甚至一度超越油價跌幅,讓盧布一時間成為人人相競拋售的貨幣,進口產品成本大幅攀升亦引發通膨飆升至雙位數水平。

此外,受貨幣暴跌的拖累,俄羅斯10年債亦衝上紀錄新高的16.4%,信評機構亦因油價展望低迷而將俄羅斯債券評級調低至最低投資等級,只比非投資等級或所謂的“垃圾級”高出一級,且展望為“負面”,意味有跌落至垃圾級的風險。

俄羅斯經濟突然爆發危機,起點是歐美實施的經濟制裁限制了俄羅斯經濟的流通性,讓原本已受經濟衰退和政府赤字等不利因素糾纏的俄羅斯雪上加霜,油價暴跌更是該國危機的關鍵爆點,因經濟衰退和赤字問題將變本加厲。

俄羅斯中行已表示,如果2015年平均油價低於每桶60美元,俄羅斯經濟將萎縮4.5%。

儘管俄國事後的系列激烈措施成功限制盧布跌勢,該國政府亦在上月杪宣佈危機已經結束,惟市場專家普遍相信俄羅斯的經濟危機不過是剛開始而已,因即使油價止跌,俄羅斯經濟也未必能脫離困境。

還記得我們在上一期所討論的“連鎖效應”?俄羅斯就是很好的例子了。

除俄羅斯外,油盟成員國之一、南美洲最大油產國委內瑞拉,亦因經濟衰退而無法抵擋低油價的衝擊,通膨率飆升至超過60%以上,高居全球之冠,這顯示油價暴跌已開始對那些基本面脆弱的產油國帶來致命衝擊。

大馬-下個受害者?

終於來到總結的時候了;我們在前幾期的報道中,詳細討論了油價猛跌對大馬各經濟層面的衝擊,若將這些分析匯集起來,是否足夠讓我們判斷大馬會否步上像俄羅斯或委內瑞拉般的後塵?

老實說,單純從基本面角度來看,《星洲財經》認為大馬暫時不太可能被捲入類似危機內,因無論從各方面分析,大馬現況都比俄羅斯要好得多。

大馬的優勢如下:

1.)經濟仍保持成長
俄羅斯和委內瑞拉經濟之所以迅速應聲而倒,在於經濟本身原本就面對萎縮壓力,反觀大馬經濟則受看好可寫下約5%成長,這可說是最大的區別。
我們曾在第二期的報道中以美林證券提供的影響標準作計算,結果是按每桶50美元計算,大馬經濟成長率可能放緩至3.8%,雖說成長率放緩是一大憂慮,可至少暫時沒有跡象表明大馬經濟將在現有油價下陷入衰退。

2.)利率水平偏低
我國指標利率目前為3.25%,處於趨向寬鬆的狀態,這意味國行擁有較多的升息本錢在手,即使為捍衛匯率而適度升息,相信市場也能夠承受額外壓力,雖說此舉必然導致怨聲四起。
此外,我國通膨目前保持3%水平,亦比俄羅斯原本的近10%要低得多。

3.)經濟多元
石油雖是我國經濟的主要貢獻來源之一,但比較起其他產油國,我國對石油的依賴相對較輕,因之前提過的數據顯示石油收入只佔政府總收入的28.8%,且只佔總出口約28%,這尚未扣除進口石油部份。
反觀俄羅斯和委內瑞拉,前者有約50%政府收入來自石油,後者則有高達95%的出口額由石油貢獻。
雖說油價猛跌難免帶來負面影響,惟其他經濟部份繼續發力,卻有助緩和低油價對大馬經濟帶來的衝擊,這亦是大馬經濟在油價暴跌50%後仍得以站穩陣腳的原因之一。

4.)國債仍穩定
一個國家的債務評級,是由穆迪(Moody)、標準普爾(S&P)和惠譽(Fitch)等3大國際信評機構提供,而評估標準是視相關國家的經濟和財政情況而定;目前,我國政府債獲3大信評機構給予中等投資等級。
其中,惠譽給予大馬主權債券的評級是“A-”,標普則給予“A/A-1”,穆迪則是給予“A3”評級;據瞭解,大馬債券在投資等級列表中排在“中上”位置,卻已經是東南亞各成長中國家裡的最高信評等級,這顯示信評機構認為大馬經濟的穩定性優於其他區域國家。

短期動盪難免

經濟的“真危機”雖不太可能發生,惟我們不能忽視足以帶來短期恐慌的“假危機”在大馬發生的可能性,因截至目前的油價跌勢其實一直在挑戰大馬經濟的忍耐限度,若突然再浮現新興利空,難保市場不會一下子陷入恐慌,須耗一段時間方能恢復元氣。

這裡說的“假危機”,指的是某些重大利空消息導致人們一下子陷入恐慌,導致股市突然猛跌、債市回酬飆高,馬幣跟貶,人人高喊危機已經到來,惟最終結果卻顯示不過是虛驚一場。
《星洲財經》在結合市場專家的隱憂後,認為短期內足以震撼大馬經濟和馬幣、並引起“假危機”的潛在利空,包括:

1.)國債評級遭下調
雖說大馬主權債券評級遭下砍不會造成危機,因我國國債評級仍較其他區域同儕高出幾級;不過,過往紀錄顯示,信評機構出手調低某國國債評級時,總會在金融市場和匯市掀起不小動蕩。
那些原已遭利空纏身的國家,對國債遭降級的反應尤其激烈,如美國在2011年遭標普調低原有的“AAA”最高投資等級,及法國在2013年被惠譽撤回“AAA”評級,市場都曾出現頗激烈的反應。
值得一提是,大馬債券評級展望亦曾在2013年7月遭惠譽調低至“負面”,結果是馬股和馬幣雙雙在當天下挫超過1%,10年國債利率亦升破4%;若如今在市場神經緊繃之際再“落井下石”,難保不會引起在國內掀起“假危機”。

2.)油價繼續深跌
截至目前,大馬經濟雖成功抵住油價暴跌50%形成的衝擊波,但這最多只顯示出大馬對油價下跌的免疫力高於其他產油國,並非無論油價跌至多低大馬經濟都能承受。
若油價持續暴跌,大馬淨出口和赤字展望很可能進一步惡化,導致避險情緒急漲,在股市和債市停泊的外資隨時有大舉外流的風險,導致股債市猛跌,馬幣亦將因此承擔更大風險。
由於市場情緒如今極不穩定,且大馬經濟展望與油價有很深的聯繫,因此不排除若油價進一步猛跌至讓人預想不到的水平,“假危機”可能隨後而至。

總結:
靜觀3個月後,政府終於按耐不住,在本週二宣佈修正預算案內容,將原本預測的每桶100美元油價,大砍45%至每桶55美元,作為修正預算案的基礎指標,下修幅度高於許多人的預期。

配合預期油價遭大幅調低,政府也宣佈將原訂的3%赤字目標,調高至3.2%,同時還調低經濟成長預測至4.5至5.5%。

這樣的變動究竟是好是壞?當中又隱藏著甚麼訊息?

(星洲日報/財經‧文:李三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4-1-2015 0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低油價風暴來襲(完結篇)‧大馬自救拼經濟

2015-01-23 16:49      
由於油價暴跌為大馬帶來諸多變數,政府終於在本週二響應市場呼吁,正式修正2015年預算案內容;其中,萬眾矚目的赤字目標被調高至3.2%,經濟成長則被調低到4.5%至5.5%之間,政府還推出了多項“自救措施”,力圖緩和低油價的衝擊。

配合新版預算案的出爐,《星洲財經》決定在最後一期的《低油價風暴來襲!》中,深入探討新預算案所隱藏的重要資訊,同時評估用每桶油價55美元作為油價指標來計算政府收入、甚至是全盤預算的實用性。

各位準備好了嗎?
油價越鑽越低
大馬自救拼經濟

在新公佈的預算案中,政府一口氣宣佈了多項“自救措施”;經《星洲財經》檢閱,最新推出的應變措施,主要可分成為3大類,分別是我們在首3期的報道中曾仔細討論過的財政、經濟和馬幣。

相關重點如下:

財政
增營收
減開銷

首相納吉稱,若油價今年保持在55美元水平,稅收上的萎縮將導致多出額外83億令吉的財政缺口,若不加理會,赤字將因此提高到3.9%,遠高原定的3%目標。

因此,在修正預算案時,政府決定以“雙管齊下”方式拯救岌岌可危的財政赤字,包括削減總數55億令吉的營運開銷、增收4億令吉的官聯機構股息和上調消費稅收預期至16億令吉。

透過上述調整,財政赤字雖仍會偏離原訂目標,卻僅微增至3.2%,讓赤字繼續處於降軌,去年赤字預期為3.5%。

經濟
親商業
捍成長

為確保油價暴跌不會嚴重損害經濟表現,政府還透過系列方針來刺激出口和服務業成長,其中最受關注的自然是政府直接排除了今年內再次調高工業用電力和天然氣價格的可能性,及透過提供融資和訂單來扶持中小型企業成長。

另外,政府也更積極鼓勵中小型企業進軍海外市場,並且承諾將改善物流效率無論如何,由於油價深跌對經濟構成負面影響,政府最終仍決定調低2015年的經濟成長預估,從原本的5至6%,調低至4.5至5.5%之間。

馬幣
減進口
拼出口

與此同時,為刺激國內經濟活動和捍衛馬幣匯率,政府還宣佈了多項有利馬幣的措施,包括促進旅遊業活動、扶持國貨需求、鼓勵官聯機構優先考慮國內投資等。

顯而易見,這些措施的主要用意在於限制馬幣貶勢,提昇國產服務和產品需求,確保在過去1年內貶值約15%的馬幣不會持續下貶,進而傷害我國經濟表現。

這自然顯示出,政府確實對馬幣貶勢感到不太舒適。

新預算案啟示

透過修訂版的預算案,我們終於能夠更清楚地檢閱和評估近期油價跌勢對大馬經濟的潛在衝擊,順便也能觀察政府在面臨兩難抉擇時的優先選項。

《星洲財經》認為,新版預算案隱藏著一些重要的啟示,值得我們給予更多關注,這些啟示包括:

1.)經濟和財政優先
實際上,當首相納吉宣佈削減營運開銷,而不是發展開銷時,許多行內人士均大感意外,因政治因素一般會讓政府不敢隨意向營運開銷動刀,儘管這才是被公認為最正確的方法。

因此,政府今次選擇保留發展開銷,轉向營運開銷下手,顯示出政府執行轉型計劃的決心,相信也對長期惹人詬病的運作效率和浪費公幣等問題亦具備正面影響,因各政府部門往後將被迫更謹慎規劃開銷,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2.)低油價衝擊非同小可
從新公佈的措施中,不難察覺油價跌勢對大馬的潛在衝擊確實不輕,尤其是對淨出口和馬幣匯率,因“出招防範”的舉動其實已說明政府對淨出口和馬幣情況感到擔心。

無論如何,由於各項拯救措施的性質均是趨向“軟性”,且包含不少強化長期競爭力的策略,這暗示油價跌勢尚未導致大馬經濟“失火”,政府採取的應變措施,充其量只能算是“防火”而已。

3.)油價和馬幣短期反彈機會不高

政府在設定預算基礎時,將油價預測大砍至每桶55美元(原為100美元),馬幣兌美元匯率則下修至3.55令吉(原為3.24令吉),兩者都僅稍高於現有市價,顯示政府不敢對油價和馬幣的後市表現抱持太大期望。

如今,行內人士普遍均不排除油價和馬幣可能在短期內繼續下跌的可能性,有分析員指馬幣兌美元可能叩探3.70水平,惟同時看好兩者可在中長期內持穩,甚至逐漸反彈。



油價55美元爭議

和往常一樣,對於政府修正的預算案內容,市場難免存有一些疑惑,甚至是質疑聲;而這一次,最多人感興趣的課題正是,政府假設今年油價處於55美元,是否仍是“高估”了油價展望?

《星洲財經》向行內人士探悉後得知,一些人如今均對修正後預算案的準確程度有所質疑,這只因在油價仍存在諸多不明朗之際,政府或應該以更低的油價作為基準,並非繼續將油價預估設在高於市價的水平。

拒署名分析員受訪時直言:“政府採納的55美元基準,較現有48美元市價高出約14%,這意味修正後的預算仍存有風險,因只要油價在往後6個月持續下滑,預算內容就可能再次出現誤差,大馬經濟屆時將再次陷入不明朗狀態。”

他認為,政府應該以更保守的心態來看待油價,比如說將基準價格設在低於市價的40至45美元,並依此擬定應對方針和各種經濟目標,這樣即能消除油價持續下滑的潛在顧慮,亦能提昇2015年預算案對低油價的容忍程度。

“儘管55美元確實是合理水平,符合海內外專家對今年油價的預估,但若要使市場不再因油價下跌而恐慌,將預算案的油價預估設在低於市價的水平是有必要的,且在油價反彈的情況下,政府還能把原本被刪除的預算花在更有意義的地方,這也符合政府對提昇開銷效率的承諾。”

財政損傷超越預期

在第一期的《低油價風暴來襲!》中,《星洲財經》曾預先評估油價猛跌對政府收入、開銷和赤字的影響,並推測若油價跌至50美元,政府財政缺口可能增加80億令吉,這預期和政府最新公佈的83億令吉缺口非常接近。

不過,綜合整體數據,《星洲財經》發現低油價對政府收入造成的傷害,其實要高於《星洲財經》和市場分析員的預測,甚至比政府公佈的表面數據來得嚴重。

這是由於,修訂後預算案內容僅顯示,油價從100美元猛跌至55美元將導致政府稅收減少138億令吉,但從首相納吉口中不難得知,政府在計算收入損失時,並未把國油股息可能在今年減少納入考量,這是因納吉表示國油給予政府的股息是以2014年油價計算,因此相信對今年派息額影響不大。

然而,市場當初在計算今年的石油收入損失時,國油股息減少卻是主要考量,因國油總裁丹斯里三蘇阿茲哈曾放話說若油價跌至每桶70美元,國油股息或減少37%,相等於約100億令吉,反觀稅收方面的潛在跌幅卻普遍被市場忽略。

很顯然地,上述發展反映出,油價暴跌對政府稅收的衝擊,其實較市場預期高出許多,因2015年的石油收入減幅雖符合預期,可需意識到市場是把國油股息或嚴重減少納入考量,政府卻沒這樣做。

若國油給予政府的股息,確實如首相所說般會滯後1年,那這最多只反映出,油價暴跌對政府財政的衝擊,可能在2015和2016年分開兌現,而市場原本是預測所有衝擊會在2015年一次兌現。

綜合所有資訊,結論顯而易見:油價暴跌的衝擊看似略低於預期,其實是高於預期。

當然,政府其實還留有一線希望,那就是期望國際油價在接下來11個月內反彈,以便緩和油價暴跌對國油股息的潛在影響程度,確保油價暴跌的衝擊不會延續至2016年。

若油價保持48美元
財政缺口再添28億

如果,只是如果,油價就這樣保持在現有約48美元直到年杪,修正後的預算案是否仍然會出現財政缺口?有的話,數額又是多少?

《星洲財經》之前計算潛在資金缺口時,是以艾芬黃氏研究提供的指標作準,即油價每跌1美元,政府收入將減少4億令吉;而依此算出的答案是,若以50美元作準,政府可能失去約200億令吉的石油相關收入(包括國油股息)。

由於這樣的結論符合官方數據(需考慮國油股息的時間差),我們不妨再採用相同標準來計算油價不達標所造成的潛在資金缺口。

算法很簡單,那就是以55減去48,再將所得出的7乘以4億令吉。

答案是28億令吉。

假設政府未透過進一步削減開銷或提昇收入來抵銷新浮現的缺口,則意味最終赤字可能達398億令吉,高於經政府修正後的370億令吉。

還記得GDP和赤字之間的關係嗎?由於政府在上修赤字目標時同時調低經濟成長預測0.5%,為安全起見,《星洲財經》在推算潛在赤字時,決定以1.1698兆令吉(比原本的1.1757兆低0.5%)為基礎。

398億令吉除以1.1698兆令吉,答案是3.4%。

不過,若以政府提供的數據為準,那油價每跌1美元,政府今年的石油收入或減少3.06億令吉;諸以類推,潛在資金缺口則為21.4千萬令吉,相等於總預算赤字可能增至391.4億令吉,或佔GDP的3.34%。

儘管沒有明確的答案,但透過上述推算,相信各位至少會對油價在今年保持48美元的潛在威脅有更明確的概念;那就是,政府赤字可能比預算多出21億4千萬至28億令吉之間,導致赤字增加至3.34%至3.4%之間,高於政府新設下的3.2%目標。

前提是,政府未進一步應變的話。

政府舉債難關

《2014/2015年經濟報告書》內容提及,大馬政府截至2014年的總負債達5千689億令吉,但若把私人界岸外貸款、公共企業岸外貸款、和非公民存款等連鎖債務納入計算,總負債則高達7千290億3千萬令吉,佔國內生產總值70.6%。

無論如何,要評估政府的還債能力,我們不能將所有非直接債務也納入計算,因那只是一種詮釋大馬對外免疫力的計算法而已,5千689億令吉仍是比較實用的數據。

目前,大馬政府的直接融資模式是發行政府債券(MGS)和政府投資工具(GII),使用比例分別是60.4%和39.6%,而政府透過這兩種工具所背負的債務,約是4千億令吉,其中的1千556億令吉由外資持有。

此外,政府債務的利息、再融資等開銷,去年約達232億令吉,佔總開銷10.5%和總收入10.3%,但仍低於財政管理條例下規定的不可超過總收入15%的上限。

眼見如此龐大的負債,也難怪不少人開始擔心若油價在至少1年內保持現有低水平,政府會否無力還債。

無論如何,據《星洲財經》的瞭解,政府無力還債的事件不會因油價暴跌而在大馬上演,因我國債券評級目前仍保持中高水平,10年債利率則約4.1%,一切保持正常。

這是因為,當現有貸款或國債即將到期時,政府並不會自掏腰包來還債或贖回債券,而是會透過借取新貸款或發新債券的方式進行再融資,更簡單來說,是用新債填舊債,因此在正常情況下自然不存在能否償還短期債務的問題。

不過,確實是有一些例外情況可能讓政府無法再“以債抵債”,比如說發債利率飆升至無法負擔水平(就像希臘兩年前國債利率一度飆破40%),或債務抵達法定上限讓政府無法繼續舉債(法定上限其實可以修改)。

因此,雖說油價繼續低企或下滑可能推高國債利率,增加政府的舉債開銷,卻現階段而言,卻還遠遠未到足以讓大馬無力還債的地步。
結語:

透過這些天的深入探索,相信各位已對大馬經濟現況有更進一步的瞭解,同時也意識到,大馬經濟風險雖然因油價暴跌而有所升高,卻顯然還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畢竟我國仍掌握著許多應變工具,能在有需要時用於穩定局勢。

整體而言,《星洲財經》認為油價暴跌只是讓大馬經濟原有的隱憂浮上台面,讓人們一次看清我國弱點,並顯示出闊刀改革對長遠發展的重要性。

至於“破產之說”,《星洲財經》發現我國現況其實比許多人想像的還要強一些,因石油收入減少相信只會推高我國財政和經濟風險,卻明顯不足以讓大馬破產。

這樣的結論,由全球最佳分析員所提供。

它叫“數據”。(星洲日報/財經‧文:李三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2015 10: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cy97 于 29-1-2015 12:14 PM 编辑

[讨论] 油价暴跌35 马币值多少 加上一百天之内国内外所有因数如1MDB倒债、美加息。
USD/MYR 3.63
WTI 44.44
BRENT 48.48
http://www.thestar.com.my/Busine ... election/?style=biz
http://uk.reuters.com/article/20 ... UKL4N0V51CG20150126

http://cforum.cari.com.my/forum. ... extra=#pid12393053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1-2015 05: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砍掉30%公务员都足以解决赤字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7-5-2024 03:04 PM , Processed in 0.07663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