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ccsbih

我可以去北京奥运会了(最新更新:《我的奥运记忆》(写在北京奥运会一周年纪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2-2009 05: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和荷兰美女二人一起同房睡觉。

朋友色字頭上一把刀 啊嫂有在看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4-2-2009 03: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pc_tan 于 3-2-2009 05:24 PM 发表
朋友色字頭上一把刀 啊嫂有在看哦。。
色即使空,空即使色,我的定力很够,无论荷兰美女如何“色诱”我,我都“宁死不屈”,力保自己最后的“贞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2-2009 04: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访《体坛周报》
17-8-2009

今天一早起来,就已打算哪里都不去,好好休息一下。来了中国已4天了,每天都频频的走动,双腿早已抗议了。

拜访《体坛周报》是在我的行程当中,这次能够买到天津的两张足球门票,也要感谢一位《体坛周报》记者的帮忙。另外,也想参观体坛的办公楼,顺道见见有好几年没见过面的朋友。

《体坛周报》位于崇文区,靠近天坛附近。从地铁站走出来,在一个报摊买了当天出版的《体坛周报》,前天我在天津旅社写的文章刊登出来,文章主题围绕在今晚的羽球男单决赛,写出马来西亚人对史上首枚奥运金牌的渴望。

这还是自己首次为外国媒体写文章。

再一次地领教中国人的距离感,从地铁站出来,问了几个人,都告诉我就在前头,不远,一直往前走,我好像走了好久才到。在途中,看见一间中式回教堂,好奇心驱使下,我走了进去。国内的回教堂看得多了,这类中国式的回教堂则不曾见过。有一位头戴白帽的老者看了看我,也没说什么就走进室内。那是一间四合院式的回教堂,我随意地观望,就继续往前走。

终于来到《体坛周报》办公楼,共有三层。来到接待处,见一女职员,告诉她我的来意,她说马德兴不在。然后我再告诉她我是从马来西亚来的,要求先进去参观,一边在里面等,她说不行。

没办法,只得在外头等了。幸好不久后,马德兴就骑着脚车来到了(他们是骑脚车上班的,这在马来西亚当然是奇景了)。我叫了声马大哥,他抬头楞了一楞(毕竟我和他也只见过一次,还是五、六年前了),他醒起来了,“哈!你到了?”(来中国之前,已经通过电邮告诉他我会过来北京)他停好脚车,和我握了握手,然后带我上他的办公室。

马德兴是《体坛周报》的副总编辑,也是中国非常有名的足球记者,甚至可说是世界级的足球记者也不为过。他主要是跑足球新闻,曾经驻在欧洲报道世界一流的足球赛。他长期紧跟中国足球,在足球媒体界是个响当当的名字。当年他的一篇《中国足球十问》轰动整个中国足坛,造成非常大的回响。他在网上的部落格浏览人次是千万人数计,他个人也曾出过好几本著作。


怡保白咖啡和槟城淡汶饼

我把从国内带来的手信送给他,当作见面礼,另外还送他怡保白咖啡和淡汶饼,像他这种工作日夜颠倒的人,咖啡是提神佳品。他说曾在吉隆坡喝过,知道这是马来西亚非常出名的咖啡。

马大哥泡了杯茶给我,看来他是常喝茶的人。他把电视打开,收看正在直播的比赛。我们的话题还是围绕在中国足球,马大哥说未来几年会很惨,2010年南非世界杯没戏,不知道要写什么。另外,关于中国奥运队赛前易帅的事,马大哥也爆了些内幕给我知道。中国这一次在奥运会大唱丰收,唯独足球表现差强人意,小组赛完了,中国队也完了,在江东父老面前丢尽颜面,无地自容。马大哥对于中国足球内部的腐败、官僚主义横行非常失望,也早已经对中国足球不抱任何希望,但是无奈还是得写中国足球。

我还记得,上回在吉隆坡星光大道的一间酒店的餐厅里,我曾称赞米路教练带领中国队进入2002年日韩世界杯,马大哥听了,反问回我:“关米路什么事?中国能够进入世界杯,那是必然的,无论有没有米路都一样。”我哑口无言,因为我们从报章上或网络上看到的都是夸赞这位神奇的南斯拉夫教头,那还是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言论。看来,马大哥对中国足球的了解不是普通的透彻。

马大哥翻看当天出版的《体坛周报》,翻到我的文章那一版,拿给我看:“你的文章登出来了。”
“我知道。”
“这份你拿回去吧。”
“不用了,我刚在路边买了一份。”
“你都要来这里了,还去买干嘛?”
哈哈!


本来我想礼貌拜会《体坛》的老总瞿优远先生,但他刚好不在。我把小手信委托马大哥转交给他。马大哥介绍另一副总编辑骆明让我认识。骆明说刘翔决赛的门票已被炒至2万元一张,太夸张了。马大哥笑言,刘翔能不能进入决赛还不知道呢!果然不幸被他言中(刘翔最终因为受伤而退出比赛)。

在等待黄星星的当儿,马大哥当起临时导游,带我参观《体坛》的办公楼,当时工作的人并不多,可能是大家都往外跑,或是回去休息,晚上再回来开通宵。公司分为好几个部门,除了《体坛周报》之外,还有其他报纸如《足球报》等。另外还有杂志部、网络部(负责网上更新),还有一个员工餐厅,供员工在那里抽烟喝茶休息用。

[ 本帖最后由 ccsbih 于 4-2-2009 04:1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2-2009 04: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等了好久,Dannis终于姗姗来迟。我也准备了一份小手信给Dannis,他问过我后,就打开来看。那是马来西亚的手工艺品,他猛向我道谢,直说我太客气了。我们还谈着昨晚在鸟巢的那一幕,个个说得眉飞色舞。马大哥赞叹太厉害了,怀疑博尔特是吃禁药。他还笑言:“查出来是兴奋剂,查不来是高科技。”

谈起今晚的羽球的男单决赛,马大哥要到北京工业大学体育馆看,而我还在苦恼要到哪儿看去。以往在国内,举凡碰到马来西亚有重大的比赛,我都不会错过,从1988、1992及2002年汤杯、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及1996年阿特兰大奥运会,其它大赛如全英赛、世锦赛等,我都会守在电视旁或到现场看球。而这一次的北京奥运会,我还没看到大马健儿的表现。8月15日,李宗伟在半决赛对垒韩国的李炫一,取胜的话,至少一枚银牌到手,这是多么重要的比赛,举国上下都非常关注,而我却错失了。

Dannis来“顶替”马大哥的班,我提出要他带我去参观《全体育》部门。终于踏上中国《全体育》杂志的部门,在Dannis的介绍下,认识了《全体育》国内部主任朱春明和国际部主任陈明,他们把最新一期的《全体育》送给我。我和他们稍作交流,了解他们杂志在编务上的一些运作和流程。朱春明知道我已离开体育媒体界,笑说叫我到中国《全体育》做。哈哈哈!

Dannis带我到附近吃午餐,总算有一个比较舒适和安静的环境能与他坐下来慢慢聊。谈到奥运开幕之前,新疆发生的暴力袭击事件,他有一番见解。Dannis告诉我,在中国,少数民族可得到很多特权和优待,如在教育上,他们得到很多好处,反倒是汉族羡慕和觉得不公平,觉得他们得到太多。为什么新疆人还不满足呢?

而这又和马西亚相反,我们是多数民族得到照顾,少数民族被边缘化。马来西亚华人虽然说是属于国内第二大民族,但是政经大权掌握在多数民族马来人手中,华人一直觉得受到歧视和被边缘化,要努力争取才获得“施舍”。

我们两个所处的环境和遭遇都不一样,一个是多数民族,一个是少数民族,立场和角色都不同,这个课题相当沉重。

难道我开始老花眼了???

时间大概是下午5点多,另外一位朋友谭亮来了。谭亮和Dannis是同乡,来自湖南省长沙,两人说着家乡语,叽里呱啦的,我一句也没听懂。“交班”后,Dannis赶紧搭的士前往奥运媒体中心去。其实,我是知道Dannis还有工作在身,但他一直说不要紧,非得等到谭亮来了他才肯走。

我和谭亮结缘于2003年英超亚洲杯,在吉隆坡武吉加里尔国家体育场举行,他前来采访,我们在媒体工作处互换名片和交谈。我曾和他说过我一定会来看北京奥运,而他一直惦记在心。因为京奥,我们重新联系上。我也送他一份小手信。

5年不见,我几乎不认得他了。他是非常豪爽和热心的朋友。当他知道我把相机的充电器弄丢了,他马上帮我上网去找,打电话去询问,确定哪里有卖后,又赶紧陪我搭的士去买。不但如此,他连的士费也帮我给,实在是。。。

他请我去吃了顿丰富的晚餐,菜点多了,我们两人都吃不完。从他口中,我了解到两地的办报理念和要求、和工作情况也大不同。谭亮在《体坛》是个编辑,最令我惊讶的是,他一天的工作只负责编排一个版,另外和一个同事各负责半版,这就是他一个通宵的工作。换句话说,他只是要排一个半版。这对我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以前我的编辑,一天排3个版是完全没有问题的,速度快的话,4个版都能交出来。

两者相比简直是天渊之别,但这不是他们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原因是我们的编辑可以不需要有体育知识,而他们则是编辑的体育知识并不比记者差。另外,照片是编辑找,而我们就因为编辑不认识体育明星,得靠记者去找。加上《体坛》的要求非常严格,不允许出错,所以编辑必需上网小心求证,确保记者所写的成绩准确无误。
就因为如此,所以他们一天只能排那么多了。

另外,我发现《体坛》的字体很小,字数很多,图片小,这又和我们不一样了。针对字体小的问题,谭亮说他们是希望能够尽可能放多些资讯给读者,至于阅读时的困难,他说由于他们的读者群都是年轻人,眼力比较好,所以向来都没有问题。

但是,我自己看也觉得很吃力,难道我开始“老花眼”了???

*************************************************************************************************************************
中国人对“哇老也”很有兴趣

席间,谭亮接到同事的电话,说要我再为《体坛》写一篇稿,无论李宗伟胜或输,写一篇赛后感。谭亮建议我在他们的公司看球,看完后,就用公司的电脑马上写。盛情难却下,我勉为其难,就答应了。

回到公司,谭亮带我到网络部见一位马来西亚的实习生,一个廿来岁的年轻人,负责更新《体坛网》的资讯。我问他可有想过回国服务?他说还不确定。我告诉他,如果有机会的话,留在中国吧!回国后,你只能打张晓卿的工,不然的话,就是去《东方》,没得选择。

他听后,觉得有点奇怪:“南洋报业和星洲合并了吗?”
“你不是吧?那么大件事,你不知道啊?哇老也!你是读媒体的,这件事情闹上国际媒体去,你竟然不知道?”
他摸摸头,显得很尴尬。他的上司在旁听到我说的那句“哇老也”,觉得很有趣,问我:“你刚刚说的那句话,就是马来话吗?”


一时间,我也想不到该如何解释,那实习生说:“不是,那是。。。好像。。。大概是像哇靠吧!类似这样子。”

我点头称是。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当天我的反应太突兀了,害他成了笑话,这也不能怪他,也许他在国外,没去留意国内的新闻。只是我一下子反应过敏,大惊小怪的,实在对他不起。

[ 本帖最后由 ccsbih 于 4-2-2009 05:1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2-2009 04: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为李宗伟“正名”

我看见一个女同事就躺在一张藤椅上睡觉,中午我还看见有人穿短裤拖鞋,看来
,这间公司对属下并不强硬规定员工衣着等,只看工作表现。这种企业文化与
我们不一样。

我帮李宗伟办了一件事。很多中国媒体包括《体坛周报》把“李宗伟”写成“李崇
伟”,我告诉主任,“崇伟”是错的,真正的名字是“宗伟”(第二天的报纸就已改
过来了)。

赛前,他们都问我对今晚的比赛有什么看法,我说作为一个马来西亚人,我当然
希望宗伟胜,但是机会很低,因为林丹太强了。比赛开始了,我一人独撑马来西
亚国旗,“力抗”《体坛》众同事,但是很快,我完全没有机会发出呼声。当宗伟
大势已去时,我笑言:“你们中国已拿了那么多面金牌,就让一面给马来西亚吧
!少一面不少啊!哈哈!”

不过比赛成绩的悬殊,倒令我有点意外,赛前预测的紧张场面并没有出现。林丹打
疯了,速度之快,简直匪夷所思。而宗伟打来患得患失,压力重重,打不开,此

消彼长,高下就立判了。

就这样,我在北京的《体坛周报》报社里,在电视看马来西亚选手李宗伟在奥运
会为国家争取史上第一面奥运金牌,虽然输了,但是这样的经历对我来说很特别

赛后,完成了稿件,我与谭亮道别,离开《体坛》报社。在的士上,我伤感马来
西亚再一次与奥运金牌擦身而过。

到底还要等多久呢?



我与谭亮摄于《体坛》报社。






这位是负责我的稿件的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2-2009 05: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厉害
体坛周报是中国最好的体育报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5-2-2009 1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老也
应该是笨蛋的意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5-2-2009 02: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更上一层楼 于 5-2-2009 11:56 AM 发表
哇老也
应该是笨蛋的意思:)
“哇老也”你也会哦?这句话似乎只有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流行。不过在我的理解,这句话应该不是指“笨蛋”,解作“有没有搞错”会比较贴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2-2009 09: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更上一层楼 于 4-2-2009 05:37 PM 发表
楼主厉害
体坛周报是中国最好的体育报纸
你也是体坛周报的读者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2-2009 0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从初中时一直读
都是同学轮流买,大家一起看
nba和欧洲足球版块是我们最喜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9 12: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学习一下,哇老也……

以后去马来西亚旅行的时候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9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谁说没人看

从楼主开贴一直可是追到现在噢

李宗伟与林丹那场比赛我也有看,林丹每次扣球时全场观众的“杀”声四起确实有些恐怕
另问楼主一句望解答:
听说马来西亚主场和韩国主场球迷都是最恐怕的,双方球员都不愿意客观打球`真有此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2-2009 1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飞翔中小涛 于 12-2-2009 12:47 AM 发表
我学习一下,哇老也……

以后去马来西亚旅行的时候用~~
小涛友,等你来马来西亚,我再教你几句马来话,如:
等你妈嫁先:谢谢
辣死你妈:椰浆饭
冬菇:等

其实你知道“佳礼”(Cari)是什么意思吗?
亚洲航空正式落实飞往天津,从今天开始可以接受订票了,每个星期五班,以后飞往北京就比较便宜了。这也是我盼望许久的,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会再到北京去,到时候我们再聚。

另外,你的个人博客“小涛心情刻录机”我上去看了,看到你写关于我的部分的网志,还有你拍的照片,非常漂亮,好有水准。
以下是小涛个人博客网址:
http://happyelf.blogbus.com/logs/2008/08/d25.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2-2009 0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奴家还要嘛 于 12-2-2009 12:16 PM 发表
谁说没人看

从楼主开贴一直可是追到现在噢

李宗伟与林丹那场比赛我也有看,林丹每次扣球时全场观众的“杀”声四起确实有些恐怕
另问楼主一句望解答:
听说马来西亚主场和韩国主场球迷都是最恐怕的,双 ...
其实在吉隆坡或是印尼这些对羽毛球狂热的国家,他们的球迷在看球时是非常投入的,尤其是涉及到自己国家的球员比赛。我自己曾在吉隆坡国家室内体育馆现场看过汤杯比赛,全场观众制造的噪音就好像要把体育馆顶棚轰下来似的。当对方球员开球时,还发出嘘声干扰。当本身的球员打球时就大喊“呀呀”声;对方球员打球时就“呜呜”声。
这和羽毛球发源地英国就有很大的分别,如果你看全英赛,他们的球迷乖乖静静的看球,不会制造噪音,死球后才鼓掌。

不过话说回来,这种主场所谓的“优势”,处理的好的话就是优势,处理不好的话就是“压力”了。而马来西亚球员抗压性不足是“举世闻名”的,往往打不好就说是因为压力,怪国人对他们的冀望太高。
那么中国球迷在主场看球时的助威呐喊,我认为是无可厚非,那也是正常的。

虽然在奥运会前,奥组委曾教导球迷一些观赛的礼仪,要做个文明的球迷,不过我个人认为这很难做到。除非球迷做出一些非理智的粗暴举动,如掷物进场或跑进场内中断比赛(足球比赛常发生),不然的话,球迷要全身投入看球,享受比赛而呐喊欢呼也不行的话,那未免有点那个了。而且看球是很个人的事,有人喜欢静静的看,有人喜欢站起来摇旗呐喊,有人喜欢拍烂手掌;有人喜欢连一次也不拍等等,很难控制,也无法控制。

再说,羽毛球的速度极快(羽毛球是全世界球速最快的运动),球往来之间就在电光石火,球员必需在球落地前把球打过对方场内。不像网球或乒乓,球可在自己场内弹一下再打。球员必须奋不顾身,确保球不在己方场内落地,而球迷在这一来一往间,心情也随着那小小的羽毛球不断来回“飞舞”,尤其是自己国家的球员在比赛,那种心情很难不波动。

呵呵,好像写太长了,不过谢谢你还在看我的这篇奥运游记。

[ 本帖最后由 ccsbih 于 12-2-2009 01:3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2-2009 0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csbih 于 12-2-2009 12:45 PM 发表
亚洲航空正式落实飞往天津,从今天开始可以接受订票了,


LZ,我们刚刚订了天津的机票,2人来回RM1688(包座位和行李)。
以后要来多多向你请教了。希望你不会觉得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2-2-2009 02: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美黛子 于 12-2-2009 02:25 PM 发表


LZ,我们刚刚订了天津的机票,2人来回RM1688(包座位和行李)。
以后要来多多向你请教了。希望你不会觉得烦
恭喜你了,祝你旅途愉快。你有什么疑问尽管问我吧,我会尽我所知道的告诉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2-2-2009 09: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csbih 于 12-2-2009 02:35 PM 发表
恭喜你了,祝你旅途愉快。你有什么疑问尽管问我吧,我会尽我所知道的告诉你。


谢谢啦~目前我在忙着3月中日惹的行程,过后再准备北京的,那时就会常常烦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2-2009 05: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Z啊,等你的游记等得我颈都长咯!终于都看到大哥你身在鸟巢了!你这趟旅程真的很不同,还兼亲善大使呢!

“我们是多数民族得到照顾,少数民族被边缘化“ LZ 不对噢!人家凯里驸马说他们被边缘化哦?!
纯粹搅和搅和一下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2-2009 10: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huven 于 14-2-2009 05:04 PM 发表
LZ啊,等你的游记等得我颈都长咯!终于都看到大哥你身在鸟巢了!你这趟旅程真的很不同,还兼亲善大使呢!

“我们是多数民族得到照顾,少数民族被边缘化“ LZ 不对噢!人家凯里驸马说他们被边缘化哦?!
纯粹搅 ...
真不好意思,让你的颈长了几寸,我会加快脚步,尽快完成这个游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5-2-2009 10: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紫禁城(故宫博物院)
18-8-2008

名符其实的“唐山阿伯”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非常向往紫禁城。我是个从小就非常喜欢历史的人,尤其是中国历史。在漫长的中国历史里面,我又特别钟爱清朝历史。在清朝的十二个皇帝之中,我又最欣赏康熙。


不知出于什么原因,满洲人入关后,选择紫禁城做为皇宫,而不依照“传统”,在改朝换代后,建造新的皇宫,把前朝的皇宫烧毁。可能是看中这座宏伟又壮观的紫禁城吧!也幸好如此,我们现在才能看到完整的紫禁城。

如果说,整个北京城是以紫禁城为中心,也没有错。当你找到紫禁城,你就可看到天安门广场,围绕着旋转的是内环、二环、外环等。
摊开北京地图,我首先找出紫禁城的位置,以此为中心,再寻找其它的地方。
我就是这样来辨认北京的。

在这一趟北京奥运之旅,紫禁城是我的重点之一。我早已打算花一天的时间在宫内畅游,仔细欣赏那一景一物,慢慢品尝故宫的韵味。

今天七点多起来,早餐还没吃,就前往紫禁城。约八时许抵达。天安门城楼上挂着的毛泽东巨型画像凝视着每一个游人,这对全世界的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中国印象。隔开长安街,对面的天安门广场挤满了人,今天那里有节目,应该是和奥运有关的活动。


天安门,中国的国门。


造型艺术独特的华表。



国家历史博物馆正在进行扩建工程,暂时闭馆。



天安门广场正进行节目,应该是和奥运有关。

有一位老者要求我帮他拍照,过后,他问我是不是广东人,当他得知我是马来西亚人后,他显得有点惊讶。同样地,他又赞我的华语说得好,还硬要送我一份见面礼。我直说不用客气,礼貌地拒绝了他,但老伯无论如何一定要我收下。那是一套奥运比赛场馆的明信片。我顺口问他从哪里来?他说他来自唐山,问我可有听过唐山?我说我知道唐山大地震。

唐山来的阿伯?这位可真的是“名符其实”的“唐山阿伯”了!!!

****************************************************************

[ 本帖最后由 ccsbih 于 15-2-2009 10:5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6-6-2024 02:02 AM , Processed in 0.07321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