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4336|回复: 97

刪除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7-2013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已被刪除 本帖最后由 襄儿 于 30-9-2013 10:14 P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mccandless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7-2013 11: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偽經,一律都歡迎。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 收起 理由
三法印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13 12: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鏡花水月 发表于 14-7-2013 11:27 PM
除了偽經,一律都歡迎。

如何说是伪经? 举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13 1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leong123 发表于 15-7-2013 12:13 AM
如何说是伪经? 举例?

抱歉,不方便說,不然會被禁語,或有人出來恐嚇毀謗及下無間地獄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13 0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就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13 0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深入地剖解世間一切事物的空性本質,很感人的一部經。

嗯嗯!楼主对【心经】看得很深入感动啊!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5-7-2013 01:4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5-7-2013 12: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襄儿 发表于 15-7-2013 01:14 AM
其實每一本佛經都有可能是偽經,因爲佛經口傳了幾百年才用字記錄下來。
一些上座部的人講大乘的經典都是偽 ...

以前佛陀在讲经时候他们没有记载吗?为什么几百年后才记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13 01:09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没有记载。佛经最早期是用绳子打结,后来就用贝叶记录。如果没记录,哪来的汉传,藏传,原始佛教经典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7-2013 0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即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也是直到西元前一世纪才首次将三藏记录成册,之前的数百年纯靠僧人呗颂相传;南传如此,北传亦是如此,只不过是南传佛教使用巴利文记下圣典,北传佛教则以梵语记录,所以形成两个不同语言系的圣典文集,双方都有掺杂了自属部系对佛陀教义的见解,实际上两个教系都是部派佛教,没有任何一方可以证明自己才是真正的原始佛教。以南传经典作为标准去检验北传佛教经论的内容,这样的思路其实大有问题,因为南传的呗颂也是从北方传过来的,也不可能完整的将所有内容拷贝过来;而且翻译成巴利文和数百年呗颂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只字未动;所以南传经上未有记载的内容,不等于发源地的经典就不会有记载。

南无阿弥陀佛!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5-7-2013 01:58 P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10 收起 理由
不住相 + 5 我很赞同
襄儿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13 03: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早期, 中期和后期的佛经, 那一个时期的是最接近原始的教法, 当然是早期的佛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13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襄儿 发表于 15-7-2013 01:14 AM
其實每一本佛經都有可能是偽經,因爲佛經口傳了幾百年才用字記錄下來。
一些上座部的人講大乘的經典都是偽 ...

其實經典偽不偽在於它是否被主流接受。主流接受已經習慣了的資訊,新出現的一般都需要時間才會被接受。
------------
假的金被主流(大家)接受接受就会变成真的金吗??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wiho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13 06: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法印大德,以这个金的比喻很好!

佛陀的教导,是以四圣谛,八正道,三法印,(无常,苦,无我)。[以这些为标准]
舍去欲求,渴爱,贪嗔痴,我,慢,疑;
修持以达到1.戒清净,2.心清净,3.度疑清净,4.道非道智见清净,5.行道见智清净,和6.智见清净。
本帖最后由 cyril9983 于 15-7-2013 06:29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13 06: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經典讀了會讓你生起慈悲心,心生善良,但是不能帶你走向解脫。
佛法是帶你走向解脫,在整個過程中因覺悟生起憐憫無畏慈悲心,整個感覺是憐憫與不憐憫沒有憐憫。
俗世與脫世是不一樣的,生死是自身事業,須當謹慎。。。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襄儿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13 07: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要确认有些经典是否脱离佛陀的教导,就应以四圣谛,八正道,三法印为标准。
佛陀的教导是离不开,舍去欲求,渴爱,贪嗔痴,我,慢,疑;没有提倡神通的。
凡是都要自己去依法实践的,不是从祈祷或求来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襄儿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13 07: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最有兴趣的是 楞严经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襄儿 + 5 爲什麽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13 07: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襄儿 发表于 15-7-2013 07:10 PM
三法印是佛教的最根本的見地。
至於如何實踐三法印,如何解讀三法印,如何了解三法印,衆説紛紜。

三十七道品: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支、八正道
不知哪一个跟六波罗蜜有相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7-2013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的时候,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最大的寺院,亦是当时印度最大的佛教研究中心,大、小乘佛教的精华,几乎都聚集在这里。玄奘法师法师根据主要是从那烂陀寺得到资料,撰成了《大唐西域记》十二卷,精确详尽地记述了自己游历一百三十八国的见闻。内容涉及各国的疆域范围,城市大小、名胜古迹、历史传说、风土人情等等。甚至一座塔的高度,一所寺院的人数,他都准确无误地忠实记录。后来的历史学家,根据这份资料,找到的佛教发源地古迹的确凿位置,发掘了鹿野苑、菩提伽耶等佛教圣地遗迹,证实了佛陀是确实存在在那个时代的圣者,而不是子虚无有的神话人物。《大唐西域记》甚至非常详细的描述了鹿野苑遗迹的——“婆罗尼河东北行十余里,至鹿野伽蓝。区界八分,连垣周堵,层轩重阁,丽穷规矩。大垣中有精舍,高二百余尺。精舍之中有鍮(音tōu,黄铜)石佛像,量等如来身,作转法轮势。”印度考古学家正是根据上述记载,丈量了鹿野苑的遗址,测定了中央佛寺的位置,并在废墟的瓦砾中找到了释迦牟尼成道后初转法轮的地方。同样,考古学家循着玄奘法师所指示的路线,在菩提伽耶找了释迦牟尼成道时的菩提树,在拘尸那伽发现了释迦牟尼涅槃之处。

由此可见,当时那烂陀寺的所藏大小乘佛教古典,都是非常严谨的记录、具有高度真实历史的古老典籍,准确程度可以直溯佛陀时代的圣迹,而不是现在一般人随口乱评,妄侃为后代人随意胡编的乱七杂八的伪经伪典。玄奘法师从那烂陀寺带回来的大乘经典(五百多夹共六百五十多部佛教真经),包括玄奘法师翻译的《佛说阿弥陀经》(玄奘取名为称赞净土佛摄受经)和《梵网经菩萨戒本》等等,可见净土典籍在当时已经属于传承有序、有脉落可循的佛教典籍,才有可能受到那烂陀寺的珍藏和传授,不可能是一些后代人所说,中国人捏造的东西。

如今在印度国家博物馆里,也有记载着玄奘留学的事迹。在那烂陀佛教学院里,至今保存着法师用过的物品。在印度历史学家们的著作中,一致把玄奘颂扬为:“对印度史学贡献最大的外国古代学者”。 没有玄奘法师的记录,想要正确的重塑的佛陀时代的历史是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学习佛教历史,更不可能漠视大乘佛教所流下的佛教史料(包括后来到印度取经义净法师的手记),不能说自己教承所学到的历史观点,就一定是那个时代的全部面貌,一味的坚持否定大乘佛教典籍,等于间接的否定了那烂陀寺的典籍记录,否定那些依据那烂陀寺的典籍资料而成功发掘出来的圣地和古迹。根据伪造的内容,不可能发掘出来真实的历史古迹,如果内容是假的,那么古迹也是后人捏造的,要能够这么证明,那些指责才是合情合理。

南无阿弥陀佛!

欢迎参考:《玄奘在印度》一文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5-7-2013 08:04 P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4人气 +12 收起 理由
好和坏 + 1 我很赞同
三法印 + 1 玄奘法师去印度的时后已经是佛入灭一千年后.
小榴莲 + 5 谢谢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13 10: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比较喜欢的有六祖坛经和楞严经,很多人眼中的伪经...

还是喜欢佛教著作,如印顺導師,南怀谨大德等.比较看得明白和详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13 10: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佛陀在像法经里面所说的:

“迦叶。譬如劫欲坏时。真宝未灭。有诸相似伪宝出于世间。伪宝出已。真宝则没。如是。迦叶。如来正法欲灭之时。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间已。正法则灭。譬如大海中。船载多珍宝。则顿沉没。如来正法则不如是渐渐消灭。如来正法不为地界所坏。不为水.火.风界所坏。乃至恶众生出世。乐行诸恶.欲行诸恶.成就诸恶。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以相似法。句味炽然。如来正法于此则没。”


好好读读佛陀的这句警言,好好反思一下,你们到底是在维护佛法,还是在维护像法?你们真的就那么确定你们维护的,就是真正的佛法吗?你们到底是维护正法,还是维护你们自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7-2013 10: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襄儿 发表于 15-7-2013 07:10 PM
三法印是佛教的最根本的見地。
至於如何實踐三法印,如何解讀三法印,如何了解三法印,衆説紛紜。

是不是正法,最主要就是否违背四圣谛,违背缘起,违背三法印。

另外南传显然不能代表正法,南传现在实际也很衰,也比较混乱,也有一些不如法的地方。正法本就已经奄奄一息了。

但无可否认的是,南传仍然是目前最接近原始佛教教义边缘的佛教宗派,而且非常有系统。是学习佛法的第一选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2024 06:36 AM , Processed in 0.066628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