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derrickwong

西藏金刚乘介绍

[复制链接]
慈祥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8-8-2006 10: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28-8-2006 10:03 PM 发表

哈哈。。。每见一位仁波切,我总是以为自己会像外面传闻那样会哭(kuugal兄也是噢?),越有这样的想法就偏偏不会哭有一次去参加法会,看到那位仁波切却无端端哭了。接受加持时又哭了一次。。 ...

不可以做做自己哭的,这个不算,我见了三位还不哭,因此还在找。。。。。我的根本上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8-2006 10: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慈祥 于 28-8-2006 10:15 PM 发表

不可以做做自己哭的,这个不算,我见了三位还不哭,因此还在找。。。。。我的根本上师。

就是这样的,以为会哭就没有哭。。没有想什么就哭了出来。
我想应该是那环境弄到我哭的,一时感动就哭了。
哭也不表示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8-2006 1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慈祥 于 28-8-2006 10:15 PM 发表

不可以做做自己哭的,这个不算,我见了三位还不哭,因此还在找。。。。。我的根本上师。

见到会哭不代表就是你的根本上师,一个说法是你自身的地风水火受到上师的加持力开始转变,所以会流泪,很多人就将寻寻觅觅了几十年,都还没开始,祝大家找到自己的一条修行之道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8-2006 07: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果钦哲仁波切开示——身体

身体只是一个盛装各种污物的皮囊,人们啊!切勿娇养它,装扮它。

“我艳冠群芳”一个美丽女人想着,“我可以诱惑任何我想诱惑之人”
事实上,她动人的身躯不过是一堆血、肉、淋巴、骨骼和排泄物,一点也不漂亮美好。

人身如同一只盛装了排泄物的精致瓷瓶,一打开它 就令人作呕。

我们耗费心思来照料身体,用最鲜美多汁的菜肴喂养它,用最时髦的衣饰装扮它,努力让它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年轻,是多么的浪费时间!

除了墓地,身体没有其他归宿;在墓地里,它将被焚化,被埋葬,或被用来喂养鸟禽。

当我们拥有足够食物来维持生命,拥有足够衣装来遮身蔽体时,我们还需要什么呢?

我们的心灵上师有了这些就心满意足,他们从不贪图奢华的衣饰或价格高昂的精致佳肴,他们嘲笑安逸和名声。

因此,我们平日对身体的关注无功德可言;然而,它却可以成为修持佛法、价值无可估计的工具;可惜的是,我们不应只是尽可能地让它享受欢乐与舒适,我们必须善用它,用它来趋近证悟的境界。

如果你无法停止迷恋身体,那么你的执着与贪爱只会增加;我们应该把身体视为一个幻象,一个梦中的色身;我们应该只给予身体必要的照料,以维持良好的健康;然后把全副心力用于修行。
如此一来,我们有朝一日就会变得跟菩萨一样;菩萨毫不执着于身体,随时准备布施他们的四肢、眼睛、甚至生命来利益他人。

摘录自《修行百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慈祥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9-8-2006 08: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8 derrickwong 的帖子

谢谢分享。基本上我相信这是所有派席的佛教所可以接受的。之前我也有从南传经典得知有这修行法称为"不净观",就是观想我们只不过是一堆血、肉、淋巴、骨骼和排泄物等等。因此如果看见美女或俊俏的男孩时,应该以"不净观"观想来除去因"合意的事情"而产生"自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8-2006 09: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接近上师——宗萨钦哲仁波切

开示:宗萨钦哲仁波切
翻译:周素卿 马君美

说实话,我想我不是一个适合谈有关对上师虔诚心的人,因为我没有虔诚心。这不是因为我的老师们有任何缺陷,完全因为我缺乏了一些东西。相信我,我的自我这么强,而虔诚心对自我而言是个坏消息;但另一方面,我研究过虔诚心,所以可能对它有一些理论上的知识。

为何需要虔诚心?

为何需要虔诚心呢?因为我们要成佛。某方面来说,成佛可以很简单的理解为从某些纠缠和执着中解脱出来。一直到我们脱离了这些纠缠和习气之前,我们将无止尽的徘徊在轮回中,经历各种的焦虑和痛苦等等。

这些痛苦的原因是我们基本的不安全感,我们总是怀疑自己存在与否。自我或对自我的执着,对于它本身的存在完全没有安全感。自我可能显得很坚强,但实际上却很不稳固。当然我们不会有意识地问这种问题,但潜意识里我们总是对自己的存在感到不安全。

我们试着用一些事物,像是朋友、金钱、地位及权利,以及我们每天所做的事件,例如看电视或购物,来证明及确定自己的存在。试着自己一人坐在屋里,什么事都绝对不做,早晚你的手就会开始找遥控器或报纸。我们需要被占据,我们需要忙碌,如果不忙碌就觉得不安全。

奇怪的是,自我不断的寻找打扰,然而打扰本身又成了一个问题,它不但没有帮我们安心,反而增加不安全感。我们执着这些打扰,且发展成另一种习性,一旦它成为一种习性,就很难去除,为了去除这个新习性,我们就必须发展出另一个习性。这就是事情演变的方式。

为了破坏这种习性,佛陀教导我们许多不同的方法,其中有些是非常技巧的方便法门,像是利用和情绪作朋友来克服它。释迦摩尼佛说的一个字,就可以使我们从这些束缚和习性中解脱出来。例如无常的教授,我们很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听到有关无常、人身难得以及慈悲,就企图忽视这些被认为非常简单而且初步的教授,但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真正的了解它。

修心

修道的精髓是证得无我的智慧。证悟这样的智慧之前,我们都不了解佛陀教授的精义。

为了证得这种智慧,首先要使自己的心有弹性、可以被塑造 — 也就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心。如寂天菩萨所说,如果你想要很舒服的走路,有两种可能的解决办法,一者将整个大地覆盖上皮革 — 但这非常困难;或者只要穿上一双皮鞋,即可达到相同的效果。同样的,要训练及降服每一种烦恼,或者依照自己的愿望来改变世界是困难的。事实上,心是一切经验的基础,这也就是为何佛教强调修心,要使心能够被塑造并具有弹性。

只是心具有弹性仍然不够,还必须了解心的本性,这非常困难,因为这要了解无我的智慧。无始以来我们即在轮回里,我们的习性很强,完全被迷惑住了,因此这种智慧很难展现。

那怎么办呢?只有一个方法可以得到这种智慧 — 累积功德。如何累积功德呢?根据一般佛教的看法,累积功德的方法是要具备出离心,思量无常,克制加强自我的因和缘,致力增加智慧的因和缘,避免伤害其它众生等等。大乘是藉由对众生的慈悲来累积功德。
简短而言,成佛需要智慧;智慧需要有功德。如何有功德呢?根据大乘,必须有慈悲心及菩提心,希望一切众生得到解脱和自由。

上师的加持

金刚乘以具有许多善巧和方便闻名,其中有些很简单,最重要的一项是「净观」,对上师的虔诚心是净观的精髓。 胜乐金刚续的注释中说:「透过上师的加持和慈悲,可以在一剎那得到大乐、证悟空性以及轮涅合一。」这段话就是谈佛性。

佛教最究竟的教授说,你具有佛性;换句话说,你已经具备完整佛陀的品质,但你需要认知这件事,因为无法认知,所以你才在轮回中飘荡。根据龙树的讲法,佛没有说需要舍弃轮回才能成佛,佛是说你需要见到轮回即是空性,轮回没有真实存在的本质,这和说你需要认知到自己基本的佛性是一样的。

有许多不同的方法来认知内在的佛,其中最快、最容易的是接受上师的加持,这是为什么需要对上师有虔诚心。

例如,你可能正在作恶梦,梦中有个恶魔,突然间,有人对你泼了一桶冷水,你醒来了,冷水并不真的使恶魔消失,因为从一开始就没有恶魔,这只是一个梦。但另一方面,作恶梦时,你的痛苦是真实的,这个对你泼冷水的人是真的非常仁慈和特别。如果你有很多功德,你就可以遇到这样的人,对你泼冷水;反之,如果你没有功德,你可能永远无法从恶梦中醒来。

上师的传承开始于金刚持或普贤王如来,老师告诉我们,金刚持或普贤王如来就是我们心的本性。也就是说当我们往上追溯这个传承,最后找到的是我们的心,也就是自己的本性。上师并不是一个全能的教父,需要崇拜及服从,最重要的是要了解上师是自己佛性的显现。

在普通的情况,我们可以说上师告诉你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小孩可能不知道热铁会灼伤人,所以他的父亲会告诉他,并保护他不被灼伤。上师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的时候,也是为了保护你。

在金刚乘,上师所做的更重要。你一定已经听过很多次了,你的身、语、意和五蕴,从无始以来就是清净的,但我们不能证得。如敦珠仁波切所说:「正因为真理这么简单,所以人们无法了解;像是我们的睫毛,它这么靠近,以致于无法看见它。」不能认知的原因是缺乏功德,上师的角色是给予我们灌顶,并介绍这种清净 — 最后,直接指出心的本性。

检视上师

伟大的持明吉美林巴曾说:「刚开始时,先分析上师是很重要的。」如我之前所言,我们与生俱来就是非常没有安全感的人,因此很容易成为猎物。我们制造了各式各样的错误,以致于最后难以解决。

开始跟随一位上师之前,应该对佛法先有很好的了解。我并不是说你要完全了解,但至少要有一些认识。你应该分析、怀疑、批判、争辩,并试着利用逻辑和思考的方法找寻错误。

但当你在做这些的时候,不应该像新闻记者寻找错误一样,这里的目的是找寻道路,不是找寻错误。所以在研读佛教时,应该想想这条道路是否适合你?是否有意义?这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要去纽约,雇了一个导游,我们至少对纽约在哪里应该有点概念。去找个导游,但自己却完全不知道纽约在东方、南方或西方,这是我所谓的「灵感的疾病」。只是找一个外貌、谈吐以及行为具有吸引力的导游是不够的。你应该对纽约在哪里至少有一些知识,如果在旅行的途中,导游有些怪异的举动,你会觉得还好,因为你知道自己是往正确的方向前进,他可能引导你走陌生或崎岖的道路,但只要你知道自己往正确的方向前进,就没有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你完全不知道路径,你就不得不完全信任一个声称他了解一切的导游。如果你有很多功德,你可能意外的找到一个可以信任的导游,真的到达纽约,但如果我是你,我不会完全信任这种意外的成功。先分析这条道路,然后如果喜欢的话,你可以有一个、百个或千个上师。

接近上师

接下来要怎么做呢?一位伟大的萨迦派大师蒋扬嘉程说:「首先必须思考、深思熟虑,制造出虔诚心。」需要造作出虔诚心,也就是视上师为佛,使自己相信这件事。过一阵子,到了第二阶段,你会没有困难的看上师是佛。最后,在第三阶段,你会证悟到自己就是佛。这是金刚乘特别的方法。

如我刚开始所说,我没有真正的虔诚心,没有视上师为佛,但我试着这样去思考、去想他是佛,这就是造作或捏造的虔诚心。开始时,认为所有我们看到上师的错误,都只是自己的投射,真实的情况是上师具有所有佛的品质,上师是佛、法、僧,他是一切。 这样一遍又一遍的思维,也许你会觉得无意义,但实际上这非常逻辑的 — 毕竟一切唯心。因为自己的染污,所以一开始很难视上师是佛,我们必须一再的练习来习惯它,然后一定可以如此运作。 寂天菩萨曾说:「如果习惯了某事,这世界就没有什么困难的。」假设你生命中第一次走进酒吧,介绍认识了某人,因为以往业力的牵引,此人持续的给你有关混合不同的饮料的灌顶、口诀和教授,龙舌兰酒加柠檬,不甜和甜的马丁尼 — 饮料的各种细节。

你是个非常虔诚和精进的学生,你练习喝酒。刚开始,酒会烧伤喉咙、伤害胃、也会醉,令你呕吐,隔天早上醒来时还头疼。但你以很大的热诚持续这样做,这就是所谓的加行。你不断的去找这个人,即使有时候他让你觉得难受,也不在乎,你是个非常精进的学生。直到有一天你的心和他的心合而为一:你知道所有有关酒的事,你知道如何饮酒。在这件事上,你是一个完美的饮酒传承持有人,你可以开始教导别人了。

上师的全面性

我们认为上师只能给予教授,只对某些特定的事情是好的,但对头疼或其它问题则未必如此,这种想法不对。任何问题,都可向上师祈祷,接受他的加持,使自己由其中获得自由。在一部密续中谈到:「多年修持生起次第以及圆满次第,或者多年持咒,皆比不上剎那忆念上师。」

跟随上师,你的行为应该如何呢?你可以将规范穿着、有规矩、有礼貌等等当成供养,但这并不真的重要。有两件事非常重要,应该永远不忘记,第一是不应该骄傲,因为你是来学习,来接受教授,来寻找菩提的。西藏谚语说:「骄傲的人就像石头一样。」不论你对它倒多少水,它永远不会湿透。骄傲就无法学习,所以调整到谦虚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是永远不要错失累积功德的机会,具有功德非常重要。看电影时,如果你不知道那是一场电影,而以为是真实的,那你就会感受到各种情绪的伤痛,但如果旁边有一个人告诉你:「这只是一场电影。」从那时起,你将从这种迷惑中获得自由。另一方面,如果你没有功德,当身旁的人告诉你说:「嘿,这只是一场电影。」的时候,正好背后有人很大声咳嗽,于是你没有听到身旁的人所说的话,于是错过了了解的机会 — 这 是因为没有功德。

如果没有功德,自我总是准备好依照自己的的方式来解释事情,既或老师给你最重要的教授,你还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解释它。 因此在这方面,与其试着比自我更聪明,还不如累积功德。如何累积呢?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你可以带个领带,看起来很帅,然后想:「这是对老师的供养。」如果你在晚上开车,看到街灯时,可以立刻观想这些成为对上师的供灯。如果自己无法做,而你看到别人这样做,至少随喜别人所做的。有许多可以做的事。敦珠仁波切说:「累积功德非常简单,事实上,这比累积不善行更容易。」

我们需要崇高广阔的态度,虔诚心是很广阔的。我想如果你有真正的虔诚心,每一件事都可以被视为是上师的示现。

(注:本文翻译自 2000 年 11 月份 Shambhala Sun 杂志 〈 www.shambhalasun.com 〉 。 这篇有关虔诚心的演讲,是宗萨钦哲仁波切 1996 年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波达市,顶果钦哲仁波切圆寂纪念会上所讲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喜近曲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30-8-2006 0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10 derrickwong 的帖子

谢谢分享。我很尊敬第三世宗萨蒋扬钦哲 ------ 虽然我不是修金刚乘的。但是他的开示总是回归到最基础的教理上,比如三法印。他总让我想起了印光大师。他们很谦虚,却又对乱象给予毫不留情地批判。


我特别喜欢他的新书 ----  《近乎佛教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8-2006 06: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浩翰佛海中,有幸的接触到了金刚乘,希望这些文章会对后来者有些帮助!曾经问过一资深喇嘛应该如何开始进入金刚乘,喇嘛说从最基本的6字大明咒开始,念诵40万到100万遍不等,这是进入金刚乘最基本的基本功,许多现代人都没恒心完成。如有什么可以帮到大家的可以pm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8-2006 06: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words of Dunsey Thinley Norbu Rinpoche
董瑟听列諾布仁波切法語

According to Buddhist teachings, all phenomena come from mind. Dualistic mind is the fundamental source of all the impure phenomena of samsara which exist within the three conditions of being born, ceasing, and remaining. Buddha nature, which exists within the mind of each sentient being, is the fundamental source of all pure phenomena when it is free from the three conditions of being born, ceasing, and remaining. These conditions only exist when Buddha nature is not awakened. When Buddha nature becomes free of dualistic mind and totally blossoms in full enlightenment, the three conditions transform into the manifestation of wisdom.
依据佛陀教法,一切外显来自内心。
轮回的生住灭三种不净相乃起源于二元分别心,
而存在每一众生心中的佛性是所有净相的来源,它没有生住灭,
生住灭这三种相只有在佛性未被唤醒时才存在,
当佛性逺离二元分别心而完全被开启时,这三种相便转变成智慧之显现。


From the beginningless beginning, the essence of nondualistic wisdom mind is pure and stainless like a mirror. All measureless phenomena can arise through this unobstructed, mirrorlike quality without causing divis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Without divis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there is no grasping or clinging and there are no temporary circumstances, so all manifestation is wisdom display.
无始以来,清净无暇的无二智慧有如明镜一般,
由此明镜本性能无碍显现一切诸境而无能所分别,
无能所中,无有执取亦无生灭,故诸境即是智慧所显。

Thinley Norbu Rinpoche
桑杰南卓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8-2006 07: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顶果钦哲法王二世——欽哲揚希仁波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8-2006 10: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扬希顶果法王乃驻局于尼泊尔之秋林仁波切之二公子,兄长为帕秋仁波切,祖父为乌金杜古仁波切....
现在在不丹读书...

www.shechen.org
www.shedrub.org
www.gomde.dk
www.kanying-ling.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阿sa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31-8-2006 04: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errickwong 于 27-8-2006 01:09 PM 发表
刚收到可靠消息萨迦崔津法王将在明年3月传授时轮金刚灌顶!如有新消息在告诉大家!

灌顶是上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阿sa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31-8-2006 04: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刚乘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8-2006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喜近曲 于 30-8-2006 01:58 PM 发表
我特别喜欢他的新书 ----  《近乎佛教徒》。

《近乎佛教徒》好书,101%好书。。。佛教徒最佳读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8-2006 05: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errickwong 于 30-8-2006 06:22 PM 发表
在浩翰佛海中,有幸的接触到了金刚乘,希望这些文章会对后来者有些帮助!曾经问过一资深喇嘛应该如何开始进入金刚乘,喇嘛说从最基本的6字大明咒开始,念诵40万到100万遍不等,这是进入金刚乘最基本的基本功,许多 ...

您的四加行修完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慈祥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31-8-2006 07: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西藏的法王好相瞒多的。这点derrickwong 同修是否可以让我知道多一点。如西藏有多少个法王?法王制度是不是每个派系都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1-8-2006 10: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sa 于 31-8-2006 04:50 PM 发表

灌顶是上身?

不是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8-2006 10: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了,discovery 3/9/06 会播放 转世灵童(我在广告看到有理察,不懂是不是上次lilian too带团去朝拜的那位小仁波切) 的记录节目。同一天也会播放 那位在树下静坐的 尼泊尔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1-8-2006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慈祥 于 31-8-2006 07:34 PM 发表
西藏的法王好相瞒多的。这点derrickwong 同修是否可以让我知道多一点。如西藏有多少个法王?法王制度是不是每个派系都有?

宁马派好像蛮多的,尤其是中国人,好像大师级都常被尊称为法王的。

gelug的是甘丹寺的主持
kagyu的是karmapa,还有其他kagyu分派的几位法王
nyingma好像是mindroling派的法王为领袖,其他传承上的大师好像penor rinpoche都当过教派的领袖。
sakya的是sakya trinzin...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阿sa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1-9-2006 06: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ahalwin 于 31-8-2006 10:13 PM 发表

不是啦。

灌顶是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6-2024 08:13 PM , Processed in 0.081725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