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ipman_2046

要如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3-2016 08: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我会强调时常行善的人会没有这样的烦恼。
有时常行善的大家,请去思考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3-2016 08: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8-3-2016 08:43 AM 编辑
ipman_2046 发表于 8-3-2016 01:01 AM
如果當時你只有一個選擇,你要捨棄哪一個?

如果你說把錢分一半來進行兩邊的話,那我覺得你對功德只不過作出圓滿的看法,但另一面卻欺騙了自己内心的真實。

一個人生病等人急救出錢開刀,也許要50万,或上百萬
你每一分錢,就是代表讓病患有存活的幾率
你把它分一半,就代表你對救人的心不夠真誠。
你或許會說有出錢 就算了,但你有沒有想過爲何你有100% 的錢偏偏只給50%?是不是宗教的力量導致你有自私心態?
但是若換成另一個情況,所有信教的每次都會把錢捐出去救人,沒多餘錢捐給廟或起廟,是否也是一種罪孽?

到底,佛教徒看人命比較重要呢? 還是廟宇比較重要?
若要行,要行哪一個為先?

其實這個帖,我主要用人性與佛性來探討
我相信大家都有哲學的底子,
能用一個觀點探討分析,把我們的經驗學習再往上提升。

没有人会像你所想象那样斤斤计较的捐款,再说“功德”也不可见,不可摸,不可闻。谁知道这丁点捐款有多少功德?有些人救人于急难也不会想着回报。

再说就算出现“所谓的两难“,是捐款给寺院还是捐款给病人也是看个人心意,无关佛教徒也无关佛教。我用“所谓的两难”是因为正常来说不会出现这种两难。谁会为了捐寺院或捐病人而懊恼呢?


你制创造的这样的假设性问题,然后假设这是佛教徒的两难问题,根本就没有意义的。我建议你停止臆测下去,因为你的想象在现实中不存在。就算有这样的选择,大家也是随心意捐款,不会像你那样想那么多有的没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6 08: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konglong + 5 来了!来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6 10:16 A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什麼功德正經事我沒興趣,八卦事就有興趣,說來聽聽哲學版版主到底出了什麼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6 12: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房学韬 于 8-3-2016 12:12 PM 编辑
1. 日面佛~?月面佛~?
我们不知道自己只有1天能活,还是会活1千年。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着当下能做的好事,最大公德。


2.庭院中的老柏树。
当你无聊在一个地方,面了100天的空壁,清修出关后...
你会发现,啊~世间的一切事物,原来是多么有趣啊~
救人、建庙,都需要依据一线市场的实际情况,才能粗略评估:如何比较好啊~

你觉得哪个好玩,比较最重要~


3. 佛说,4种马投资学

嗯...
标准参考下面链接,楼主自行哲思~
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191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6 0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哲学版 去了哪里?? 发生什么事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8-3-2016 05: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ipman_2046 于 8-3-2016 05:55 PM 编辑

@吉祥 ,@素还真  


或許就是你在你的因果模式中的生活裡伸出援手卻解決不了他因他的因果而經歷的困境。就好比你目前剛好有一大筆錢捐出來給他治療癌症,可是正好在這個階段他沒有遇到哪位可以治好他的癌症的主治醫師,反而是因為有了這筆錢,他千里迢迢跑去看了有名氣的醫師,但是病還是治癒不了。 在這種情況中,你所捐的錢或許對你而言是有幫到他,但是對他而言卻是一種未來的希望磨滅。當然,我不是反對捐錢救人,我的意思是救人不只是捐錢那麼簡單而已,而且捐錢可以是善行,也可以是不善行,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勇氣面對和機會看到你捐錢所造成的結果而已。

救人先救心。一個人的心不清淨,經常被五欲影響而生諸妄念,即使是被你救了這次,下次他還會有可能再遇害。心經常處於起伏、混亂、迷惑、不安、慾望熾燃等的不穩定的狀況中會導致四大違和造成疾病的。 救人的人有沒有救心的方法,要看被救的人有沒有機會遇到善知識了。再說,被救的人有沒有哪個智慧和耐心聽和接受善知識的援助,那要看被救的人因緣福報了。凡事都不需要勉強,點到為止就好,也不需要因為救人不遂,而自己心生懊惱,畢竟還有很多人等著你來救。

吉祥哥,我沒有像你想到這麽複雜。我只是看到目前的問題。
需要我們幫忙的,太多太多了,哪一個不是水深火熱?可是天天天都會有。那我們能幫多少呢?我們打開報紙看看好人好事版,需要幫忙的人總是密密麻麻,這個需要多少錢手術費
那個需要多少的手術費.......
其實我的問題很簡單,你能看得慣身在水深火熱生重病的人嗎?逃避不想看,是否就能表示這世界這些人不存在過?
假設一心只懂得捐廟的人,忽略了這些人,等到人家等不到了,去世了。你質問他,他卻跟你說那些人的死是因果的問題,你能接受嗎?
正如好像:
一個人重病躺在醫院需要100万的手術費等着開刀,若再延遲可能有生命危險。但是目前的捐款數目只處在幾千元而已。
這時候我拿出一份報紙給那個病患看一段新聞說
一個某某宗教大善人捐出100万來建廟。
你說那個人會有什麽感想?
也許一些人會跳出來說:你的命,爲何硬要我們負責?
其實這句話説得沒錯,不過你也要想一想,這句話能夠出自哪一個身份,哪一個地位。
你覺得佛教徒要負責嗎?
若能說出這種話的人,能有資格在人面前說宗教法則嗎?我想沒有吧,因爲那是恥辱的。

没有人会像你所想象那样斤斤计较的捐款,再说“功德”也不可见,不可摸,不可闻。谁知道这丁点捐款有多少功德?有些人救人于急难也不会想着回报。

再说就算出现“所谓的两难“,是捐款给寺院还是捐款给病人也是看个人心意,无关佛教徒也无关佛教。我用“所谓的两难”是因为正常来说不会出现这种两难。谁会为了捐寺院或捐病人而懊恼呢?


你制创造的这样的假设性问题,然后假设这是佛教徒的两难问题,根本就没有意义的。我建议你停止臆测下去,因为你的想象在现实中不存在。就算有这样的选择,大家也是随心意捐款,不会像你那样想那么多有的没的。

有時候那些信徒拜到已經麻木了。都不知信仰宗教教導人的宗旨。
不想去想,不想去看,不想去聼,這三种狀態,到哪一個宗教都是一樣的問題。
我不是你所講的斤斤计较,我只是嚴厲看待這件事情。求不求回報是另外一回事,問題是你是否有那顆心去救人。

我要強調的,救人要全力以赴,一旦全力以赴,就不會在意所謂的計較。
但是你的全力以赴的力量是到底什麽程度呢?同時也要看你的熱心度。
只要在你的能力範圍,做出最佳態度,那就是全力以赴了。
唯有全力以赴了,才能顯示他個人的決心。
在世間,做哪一件事不是一樣?更何況去救人?
但全力以赴,也不能把愚昧混在一起講哦 。
比如,若你不是專業人士,唯有靠捐錢來救人
假設你身上有100元,你的全力以赴不一定是要把所有捐出去啊
人要有理智啊,做事一定要考量能力範圍。
有人會扣掉餐費,交通費,剩下的就捐出去。哪怕是一二十塊,你的精神已經可佳了

還有一些人的精神還更加敬佩呢
他會說,人命比較重要,少吃一餐算什麽,人命比較重要,徒步回家也不算什麽
他們真的會把90%或100%的錢都捐出去了。

我們雖然很難像有這種情操。但起碼我們也要有全力以赴的精神。


你說捐款给寺院还是捐款给病人也是看个人心意,无关佛教徒也无关佛教。
你在這裡講的只不過是 人的心意。
但我要講的是佛教的慈悲心。
你覺得心意比較大,還是慈悲心比較大?
有心意不一定有慈悲心
但是有慈悲心肯定絕對有那份心意。

這兩難問題,不是我創造出來的,這老早就存在了,我也很無奈啊,只不過我們不察覺,沒有真正去思考而已。

最後你一說到随心這兩個字,就讓我覺得你在提倡不分輕重似的。這樣一來分分鐘都會出現爲富不仁的人出來,就好像我上次所提到的狀況。

是不是有的沒的,有意義還是沒意義,就要看做人處事態度。唯有不想去想,不想去看,不想去聼,的人才會不曉深思,懵懵懂懂的。這樣就錯失了學習與頓悟的機會。

還記得佛陀的故事嗎?成佛前,他還不是爲了生老病死苦求領悟而煩惱嗎?而且它的問題不是兩難的問題哦,是四難問題哦
到底誰爲難了佛陀?
沒有啊。
佛陀的想法讓當時人們覺得還不是有的沒的 ?爲何佛陀要在菩提樹求悟道?
因爲佛陀在成道前,時時在想,時時在看,時時在聼。
如果佛陀沒這樣態度,他永遠都是躲在皇宮裏,更別説是悟道成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6 07: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如好像:
一個人重病躺在醫院需要100万的手術費等着開刀,若再延遲可能有生命危險。但是目前的捐款數目只處在幾千元而已。
這時候我拿出一份報紙給那個病患看一段新聞說
一個某某宗教大善人捐出100万來建廟。
你說那個人會有什麽感想?

所以你的意思是拿钱盖寺庙,还不如拿钱去救急?与其用很多亿去建大学和学堂,更不如都去喂饱非洲饥民先?只要给全球饥民都填饱肚子了,给每位病患都拨给最多的金钱资源去治病,没有寺庙也不要紧,没有学堂也没关系,没有善人的培训中心不重要,全国都变文盲了也不碍事,只要把钱都用在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了,是不是这样的意思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3-2016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哥,我沒有像你想到這麽複雜。我只是看到目前的問題。
需要我們幫忙的,太多太多了,哪一個不是水深火熱?可是天天天都會有。那我們能幫多少呢?我們打開報紙看看好人好事版,需要幫忙的人總是密密麻麻,這個需要多少錢手術費
那個需要多少的手術費.......
其實我的問題很簡單,你能看得慣身在水深火熱生重病的人嗎?逃避不想看,是否就能表示這世界這些人不存在過?
假設一心只懂得捐廟的人,忽略了這些人,等到人家等不到了,去世了。你質問他,他卻跟你說那些人的死是因果的問題,你能接受嗎?
正如好像:
一個人重病躺在醫院需要100万的手術費等着開刀,若再延遲可能有生命危險。但是目前的捐款數目只處在幾千元而已。
這時候我拿出一份報紙給那個病患看一段新聞說
一個某某宗教大善人捐出100万來建廟。
你說那個人會有什麽感想?
也許一些人會跳出來說:你的命,爲何硬要我們負責?
其實這句話説得沒錯,不過你也要想一想,這句話能夠出自哪一個身份,哪一個地位。
你覺得佛教徒要負責嗎?
若能說出這種話的人,能有資格在人面前說宗教法則嗎?我想沒有吧,因爲那是恥辱的。
@ipman_2046
man哥,

我的學生中有幾位罹癌,有救活過的,有救不了而離世。有一位花了很多錢拼命想活下去,但是,他的丈夫和兒女來問我她還會活很久嗎?最後,她知道自己是多麼的不家人受歡迎後,把身上的管子忍痛全拔掉,準備順其自然。我見她最後一面時,在她床前叫她的名字,她單手舉起向我做合掌的姿勢,當時他已經在彌留之際卻還能對三寶保持信念實在是難得,隨喜讚嘆。
廟我也曾經加減蓋過四家,在不同的國家,說來慚愧蓋了之後煩惱還是一樣那麼多,人事糾紛也很多,不好玩。
其實,我一個人能做的蠻有限的,你的命,不是我不想負責,如果有那因緣,我會樂意給予合適的協助,至於能不能協助得到他,我就沒辦法保證了。
我每天對著等虛空的眾生觀修自他交換,人家說一寸光陰一寸金,時和錢財不一樣,時間一用了,就永遠回不來了。有在默默付出的人還是有的,其實,要負責的不一定是宗教徒,人本來就應該互相幫助,可惜的是目前社會風氣是偏向不互相幫助那邊。換成是你,你會花時間在能力和條件許可的範圍內去幫他們嗎?
很多時候,人往往是迷惘的,人人看到的是他在做著救人的事情,其實所謂被救的人是給他害了,他也不知道,顛倒嗎?呵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21岁人。。。 + 5 赞叹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6 08:23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两者都无功德,只要烦恼

随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3-2016 08: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8-3-2016 07:24 PM
所以你的意思是拿钱盖寺庙,还不如拿钱去救急?与其用很多亿去建大学和学堂,更不如都去喂饱非洲饥民先?只要给全球饥民都填饱肚子了,给每位病患都拨给最多的金钱资源去治病,没有寺庙也不要紧,没有学堂也没关系,没有善人的培训中心不重要,全国都变文盲了也不碍事,只要把钱都用在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了,是不是这样的意思呢?
所以你的意思是拿钱盖寺庙,还不如拿钱去救急?与其用很多亿去建大学和学堂,更不如都去喂饱非洲饥民先?只要给全球饥民都填饱肚子了,给每位病患都拨给最多的金钱资源去治病,没有寺庙也不要紧,没有学堂也没关系,没有善人的培训中心不重要,全国都变文盲了也不碍事,只要把钱都用在最紧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了,是不是这样的意思呢?
這是一個很好的反思。
所以我們要討論問題的所在。

我們人是有人性的。 有好跟坏。可是好的用在邪惡方面,它就會顯然不好。所以人性好壞也要有人的思維去配合。

其實你說得對啊,這下去不是辦法。
但那些病患呢?那怎麽辦?總是要有安頓把?

還有我只是用救人一命和建廟捐廟的功德作比較,別把學校等設施也帶進來。不然,這會引起後來不必要的疑問,比如:
  建廟比較較重要,還是建學校比較重?
  建醫院比較重要,還是建廟比較較重要?
那不是把廟地位越弄越小嗎?

建學校建醫院,不一定是靠宗教的力量去建
可是建廟可以不用靠宗教的力量嗎?
所以你說大學學府的説法是不能成立啊
一些慈善機構也有沒有宗教背景的,你同意嗎?
所以說當你說捐錢給非洲饥民,是可以的
基督徒捐錢給他們沒有問題,佛教徒捐錢給他們沒問題,回教徒捐錢給他們也沒有問題
可是捐廟呢?
你說基督徒會捐嗎?不會
回教徒會捐嗎?不會

把問題換一個,說建學校和建廟好了,也是一樣的。
我的問題只牽連到佛教徒的問題。所以別擔心會沒有學堂啦,沒有善人啦,沒有專業人士等

我也很無奈啊,
什麽事情都很重要。
所以我才會問到底人命在佛教徒的心目中排第幾?
所以我總是會聽見一些人這樣的諷刺,說
佛教徒總是在火災中只會特別在意佛像,而不是人。
救人比較重要,還是救佛像比較重要?
你認爲呢?

回到原點探討。
能不必犧牲的就不必犧牲

若要真的犧牲,人命是不是排第一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6 08: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兄何事召唤?
咦?这。。。要我恐龙说一些什么嘛。。?
这种话题不适合我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6 08: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梁武帝三里一庵五里一庙尚无功德,能先救人就先救人吧?

还有,捐钱给寺庙的未必是好人,
一样的,捐钱给病人治病的,也未必是好人。
最多能说是做好事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6 08: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8-3-2016 08:48 PM 编辑
ipman_2046 发表于 8-3-2016 08:25 PM
這是一個很好的反思。
所以我們要討論問題的所在。

我們人是有人性的。 有好跟坏。可是好的用在邪惡方面,它就會顯然不好。所以人性好壞也要有人的思維去配合。

其實你說得對啊,這下去不是辦法。
但那些病患呢?那怎麽辦?總是要有安頓把?

還有我只是用救人一命和建廟捐廟的功德作比較,別把學校等設施也帶進來。不然,這會引起後來不必要的疑問,比如:
  建廟比較較重要,還是建學校比較重?
  建醫院比較重要,還是建廟比較較重要?
那不是把廟地位越弄越小嗎?

建學校建醫院,不一定是靠宗教的力量去建
可是建廟可以不用靠宗教的力量嗎?
所以你說大學學府的説法是不能成立啊
一些慈善機構也有沒有宗教背景的,你同意嗎?
所以說當你說捐錢給非洲饥民,是可以的
基督徒捐錢給他們沒有問題,佛教徒捐錢給他們沒問題,回教徒捐錢給他們也沒有問題
可是捐廟呢?
你說基督徒會捐嗎?不會
回教徒會捐嗎?不會

把問題換一個,說建學校和建廟好了,也是一樣的。
我的問題只牽連到佛教徒的問題。所以別擔心會沒有學堂啦,沒有善人啦,沒有專業人士等

我也很無奈啊,
什麽事情都很重要。
所以我才會問到底人命在佛教徒的心目中排第幾?
所以我總是會聽見一些人這樣的諷刺,說
佛教徒總是在火災中只會特別在意佛像,而不是人。
救人比較重要,還是救佛像比較重要?
你認爲呢?

回到原點探討。
能不必犧牲的就不必犧牲

若要真的犧牲,人命是不是排第一呢?

学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佛教寺庙培养修行五戒十善的善人,其他宗教道场大致也是如此。

你只看到盖寺庙的成本,没有看到寺庙落成以后的功能,以及培训出来的善人群体对社会所发挥的更大的成效。这就比如只见学校的建筑成本,而去忽视学校对社会人力资源的贡献没有两样。这样见树不见林,无论你学什么就会去钻牛角尖,这样自寻烦恼,根本没有益处,反而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3-2016 08: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吉祥 发表于 8-3-2016 08:19 PM
@ipman_2046
man哥,

我的學生中有幾位罹癌,有救活過的,有救不了而離世。有一位花了很多錢拼命想活下去,但是,他的丈夫和兒女來問我她還會活很久嗎?最後,她知道自己是多麼的不家人受歡迎後,把身上的管子忍痛全拔掉,準備順其自然。我見她最後一面時,在她床前叫她的名字,她單手舉起向我做合掌的姿勢,當時他已經在彌留之際卻還能對三寶保持信念實在是難得,隨喜讚嘆。
廟我也曾經加減蓋過四家,在不同的國家,說來慚愧蓋了之後煩惱還是一樣那麼多,人事糾紛也很多,不好玩。
其實,我一個人能做的蠻有限的,你的命,不是我不想負責,如果有那因緣,我會樂意給予合適的協助,至於能不能協助得到他,我就沒辦法保證了。
我每天對著等虛空的眾生觀修自他交換,人家說一寸光陰一寸金,時和錢財不一樣,時間一用了,就永遠回不來了。有在默默付出的人還是有的,其實,要負責的不一定是宗教徒,人本來就應該互相幫助,可惜的是目前社會風氣是偏向不互相幫助那邊。換成是你,你會花時間在能力和條件許可的範圍內去幫他們嗎?
很多時候,人往往是迷惘的,人人看到的是他在做著救人的事情,其實所謂被救的人是給他害了,他也不知道,顛倒嗎?呵

大學曰: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
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
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
你說佛教徒會有這種狀況嗎?
你說不知情,可以原諒
但是如果知道了,是否還可以一只眼睛閉一只眼睛睜?
還有
你能分別什麽是視之而不見和沒有因緣嗎?

請賜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3-2016 09: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8-3-2016 08:45 PM
学校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佛教寺庙培养修行五戒十善的善人,其他宗教道场大致也是如此。

你只看到盖寺庙的成本,没有看到寺庙落成以后的功能,以及培训出来的善人群体对社会所发挥的更大的成效。这就比如只见学校的建筑成本,而去忽视学校对社会人力资源的贡献没有两样。这样见树不见林,无论你学什么就会去钻牛角尖,这样自寻烦恼,根本没有益处,反而有害。

你講得也有道理,
不能忽視以後的功能。


那你能不能因不能忽略以後的功能,而忽略人的一條生命呢?


都講了,不能把學校扯進去,因爲這跟宗教無關。
學校是跟國家人民有關,廟呢,只能算跟某宗教的信徒有關,所以兩個不能合在一起講。
因爲學校沒有佛教徒,依然可以成立,但廟沒有特定宗教的信徒卻建不了。這就是兩個不同的地方。


其實煩惱是有的,但到底是有益處或沒有益處,或有害或無害,也
不能凴一句: 不可說,不可說,
就可以把問題給解決掉或忽視掉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8-3-2016 09: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8-3-2016 09:28 PM 编辑
ipman_2046 发表于 8-3-2016 09:22 PM
你講得也有道理,
不能忽視以後的功能。


那你能不能因不能忽略以後的功能,而忽略人的一條生命呢?


都講了,不能把學校扯進去,因爲這跟宗教無關。
學校是跟國家人民有關,廟呢,只能算跟某宗教的信徒有關,所以兩個不能合在一起講。
因爲學校沒有佛教徒,依然可以成立,但廟沒有特定宗教的信徒卻建不了。這就是兩個不同的地方。


其實煩惱是有的,但到底是有益處或沒有益處,或有害或無害,也
不能凴一句: 不可說,不可說,
就可以把問題給解決掉或忽視掉吧?

你爱钻牛角尖,末学就不奉陪了,哲学版应该会有哲友可以陪你消磨时间,这里是学佛修行的地方,打妄想的事情,恕我就失陪了,就此打住。

感恩和合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3-2016 09: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8-3-2016 09:27 PM
你爱钻牛角尖,末学就不奉陪了,哲学版应该会有哲友可以陪你消磨时间,这里是学佛修行的地方,打妄想的事情,恕我就失陪了,就此打住。

感恩和合十。

我很不明白爲何給與思考的問題,卻說成我是爱钻牛角尖?

如果這裡是学佛修行的地方,這命題不是更加探討不行嗎?


不能因是門檻而門檻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3-2016 10: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pman_2046 发表于 8-3-2016 09:41 PM
我很不明白爲何給與思考的問題,卻說成我是爱钻牛角尖?

如果這裡是学佛修行的地方,這命題不是更加探討不行嗎?


不能因是門檻而門檻吧?

学佛人的思维方式,跟一般哲学家是不同的,对学习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唐代宣州刺史陆亘大夫向南泉普愿禅师提出一个古怪的问题:“一个人在瓶子里养了一只小鹅,小鹅慢慢长成了大鹅,在瓶子里出不来。现在不能把瓶子打碎,也不能伤着鹅,和尚你怎么样把鹅弄出来呢?”

南泉普愿禅师没有立刻解答这个问题,而是喊了一声“陆大夫”。陆亘大夫就答应了一声。

南泉普愿禅师笑着说: “出来了。”

陆亘大夫马上开悟,即刻向南泉普愿禅师施礼答谢。

在这里,陆亘大大提出这个问题,说明他对这个问题执着。换句话说,是陆亘大夫的自我被框着不得出来。南泉普愿禅师召唤大夫,使大夫回到自性上来,因而禅师便说: “出来了”。回到自性,就是破除对现实具相的执着,因而获得解脱,所以大夫受到启发,顿时开悟。

这则公案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要被人为的条条框框所束缚,当我们做事或思考问题时,通过一种方式行不通的时候,就应该灵活变通,寻求另外一种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才能使问题得到圆满的解决。如果死板教条,只会走进人生的死胡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3-2016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8-3-2016 10:08 PM
学佛人的思维方式,跟一般哲学家是不同的,对学习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那到底小鵝有沒有出來到呢?

禪宗我略懂一二,其實跟道家沒兩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2024 05:19 AM , Processed in 0.06152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