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Shearer724

三国人物逐个看之高顺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9-2004 0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孟德新书 于 24-8-2004 10:24 PM  说 :
曹魏一向以来都是把蜀汉当成最大敌人。东吴在三国时代根本是个配角。陆逊入主江陵后,都是采取守势,鲜少对曹魏发动进攻。而相反的,诸葛亮却多次北伐。
对不起,若是之前我所写的迁 ...


请容许我打插,孟德新书说的是正确的,当时的曹魏集团确实是将东吴当成是第一假象敌。比如说在诸葛亮北伐之前,守在长安一带的名将有多少个。而守在东方的倒有司马懿,张合(??),张辽,徐晃....等人。而邓艾,钟会则是在东方建立功名后才调去西线的。


再者,诸葛亮北伐可能的原因有
-以攻为守,当他对敌人做出攻击时,敌人就会花费不少的人力物力与时间来建造堡垒。如果这些资源用来进攻蜀汉,你觉得会如何呢?

-响应东吴,如果东吴顶不顺对于蜀汉是绝对没有好处的。同时如果东吴觉得蜀汉没有利用价值也可能会对付蜀汉。

-霸权,刘备为什么将军事权交给新来的李严,而不是一直跟着他的诸葛亮,这里面一定有原因的。而李严先后被抢夺军权与贬职,都是有点不可思议的地方。以当时的情况,掌军权者大完,只有不断的军事行动才能将他的这个动作合理化。(个人意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9-2004 10: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楚汉也相争。可之初他们不是敌对关系。可见他们是想到了,只是意外,导致结果不同。
晚辈愚见,见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9-2004 10: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德 于 8-9-2004 01:24 PM  说 :
小弟认为孔明的隆中对有一个矛盾。那就是占据荆州和与东吴结盟不可能并存的。因为孙权也想统一天下的,而他又怎会眼睁睁看荆州落入刘备集团呢?
(请发表你的意见〕


荆州very important !!!!!!!!!!!!!!!!! dead of guan gong, zhang fei and liu bei also related to 荆州...mabye, returning of 荆州, it is better to su guo....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9-2004 0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LLuSiOn 于 14-9-2004 10:09 AM  说 :


荆州very important !!!!!!!!!!!!!!!!! dead of guan gong, zhang fei and liu bei also related to 荆州...mabye, returning of 荆州, it is better to su guo....

赞成!赞成!绝对赞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9-2004 08: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看诸葛亮的后出师表,里面有几句说到他北伐的思想: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这是小小蜀汉的无奈。”

诸葛亮的无奈固然可以理解。但试想想,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最终结果只是令到蜀汉国力衰退,而魏国着越战越强。虽说诸葛亮北伐是为了以攻为守,但最终目的应该是消灭曹魏吧!蜀国弱小的兵力或许是诸葛亮最大的隐由。但连年动众,为统一天下而战,最后却无功而返。难道这是军事奇才应有的吗?诸葛亮的伐魏方针是稳扎稳打,慢慢蚕食曹魏的版图,但多年以来却一无所获,蜀国的版图依然不变,但国力却日渐衰退。兵力不足在这里已不再是一个充足的理由了。

陈寿也曾提到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所谓的军事家,并不是读了卷兵书就能挥洒自如。一个军事家如果策略兵法不佳还能动用他人的意见。但一个军事家如果判断力不好,就谁也帮不了他。刘备常年征战沙场,明白在战场上冷静判断力的重要。所以,刘备在世时并没有让诸葛亮参与在军事活动。刘备在伐吴失败后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法正而非诸葛亮。看看诸葛亮在北伐其间所做的一切。

诸葛亮拒绝魏延的子午道之计,的确有他的理由。但也显示出了诸葛亮稳扎稳打及被动的心态。毕竟没人可以肯定过后会怎样。不能因此而否定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但也不能肯定诸葛亮是对的。到目前为止,历史学家也对此议论纷纷,没一个肯定的答案。

但还有一个更典型的例子。孟达原是蜀国的大将,因为关羽之事,他投奔了魏国,又得到了曹丕的信任,在边境手握重兵。诸葛亮就给他写信,说“寻表明之言,追平生之好,依依东望,故遣有书”,结果孟达信任了他,举兵反魏,如果诸葛亮按订好的约定,趁机举兵击魏,则可能突破魏国的防线,这也是诸葛亮北伐期间难得的大好机会。但诸葛亮并没有这样做,相反的他却不知道为什么按兵不动。结果让司马懿大老远赶来,平定了这次叛乱。在这期间,孟达多次向诸葛亮求救,但诸葛亮却置之不理。结果,在平定了这次的叛乱后,魏国的边境变的更加稳固了。而诸葛亮过后的北伐也越来越艰辛了。但这全都是咎由自取。是诸葛亮打草惊蛇,没能好好把握机会。

身为一个大将军,就必须对整个军队所有的大小事情负责任,尤其是军队失利的时候。马谡兵败街亭,诸葛亮也须对此有所负责。在军队中,军威是非常重要的。《战街亭》中挥泪斩马谡的片断,显示了诸葛亮不徇私情、执法如山,也显示了诸葛亮知道军威的重要性。治军一定要令出必行。但诸葛亮到了战场上就无法做到这点。既然笼络了孟达举兵反魏,为什么又要反悔呢?这恐怕不是一个智者所为吧!种种迹象显示诸葛亮一直以来都缺少了一个将军所应有的判断力。


诸葛亮的确是将问题看得很全面。但现实往往事与愿违。

先看隆中对策吧。诸葛亮能一眼观出三分天下的局势显示了他的远见。但事情最后的发展并非如诸葛亮所愿。隆中对策也因吕蒙取回荆州而落空。

在北伐期间,诸葛亮针对着蜀国弱小的国力做出了适当的战术调整,以稳扎稳打的方式慢慢蚕食曹魏的版图固然是对的。但他的计划最后还是落空。到诸葛亮去世之时,蜀国的版图依然只占了那一隅之地,但国力却日渐衰退。到最后,蜀国不但止没能统一天下,还最终招致亡国。诸葛亮在生期间没能完成北伐任务,他的后人也是一样。虽然说这不是诸葛亮个人的过错,但诸葛亮毕竟也须负上一定的责任。诸葛亮想等待魏国国力衰退后才采取攻式,是以一直以来采用保守战术。但诸葛亮忘了魏国有可能越来越强,而蜀国有可能越来越弱,那么蜀国要怎么打败魏国呢?要是魏国的国力一日不衰退,难道蜀国要一直等下去?诸葛亮固然是将事情看的很全面,但也看的太完美,太简单了!

历史是用一个人在某方面的实际战绩及贡献而对他做出历史评价。曹操,司马懿,周瑜,陆逊等人都在军事方面有过巨大贡献而得到极高的历史评价。曹操曾在官度之战打败袁绍,也先后消灭了张鲁,张绣,吕布等割据实力,军事能力不容质疑。周瑜先随孙策扫荡江东,后与张昭共同辅佐幼主,更在赤壁之战中打曹军。在诸葛亮生平中有哪些战役能够显示出诸葛亮拥有过人的军事才华。诸葛亮最大的成就恐怕就是平定南蛮吧!三国之中就以蜀国在处理蛮族的问题上做的最妥当。自古以来所有的君王都知道一点,那就是攻城拔塞易,得取民心难。也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在平定南蛮时,诸葛亮再次显示出他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平衡,也显示出他过人的政治才华。所以,平定南蛮的事件并不能让诸葛亮的军事与其他三国时代的一流军事家相提并论。

或许是刘备看走了眼,埋没了诸葛亮的军事才华;或许诸葛亮能够将蜀国的军事活动处理的更妥当;或许蜀国拥有了足够的兵力,诸葛亮就能向世人一展他的军事才华。还有许多许多的假设。这些假设都有他的道理。但根据我个人立场,历史没有假设,有假设就不是历史。

除了历史记载的根据之外,我们也能看看历史人物对诸葛亮来作出判断。

陈寿于三国志中给予诸葛亮的评价如下。
"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幹,优於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
傅干: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刘备: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而最重要的应该是诸葛亮自己的看法吧!诸葛亮在读书时每每以管仲、乐毅自比,志向就是治国平天下而非行军打仗。诸葛亮也曾经说过自己的的强项是政治而非军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9-2004 03: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亮的无奈固然可以理解。但试想想,诸葛亮六出祁山的最终结果只是令到蜀汉国力衰退,而魏国着越战越强。虽说诸葛亮北伐是为了以攻为守,但最终目的应该是消灭曹魏吧!蜀国弱小的兵力或许是诸葛亮最大的隐由。但连年动众,为统一天下而战,最后却无功而返。难道这是军事奇才应有的吗?诸葛亮的伐魏方针是稳扎稳打,慢慢蚕食曹魏的版图,但多年以来却一无所获,蜀国的版图依然不变,但国力却日渐衰退。兵力不足在这里已不再是一个充足的理由了。
从那几点你看到说蜀汉在诸葛亮当政时国力消退呢?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国运至少可以延续数十年,因此还不至于像你所说般的国力衰退吧?蜀汉的国力是在后期姜维毫无节制的出兵下,受到严重的破坏。至于蜀汉的版图并不如你说的依然不变,在229年,诸葛亮派陈式攻取武都和阴平二郡,虽然版图不大,但还是有所改变。

陈寿也曾提到诸葛亮"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我们要了解到的是,是晋武帝叫陈寿编《三国志》的,晋武帝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无论如何大量都好,都不希望自己爷爷主要的对手给任何人捧高了。你试试翻开曹操的传记,就可知道陈寿多么维护曹魏集团的人物(这也是他的无奈)。还有,陈寿来自蜀汉,曾在蜀汉当官,他编写《三国志》时也应该想到自己昔日的身份,因此很多时候,他只能言不由衷了。

既然拿陈寿的评论来做佐证,为何不看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巡视诸葛亮遗留下来的营垒,不禁赞叹:“天下奇才”。作为诸葛亮的主要竞争对手,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赞赏是我们值得深究的。一个是在人死去后所给的评价,另一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发出的评价,那一个比较有说服力?

所谓的军事家,并不是读了卷兵书就能挥洒自如。一个军事家如果策略兵法不佳还能动用他人的意见。但一个军事家如果判断力不好,就谁也帮不了他。刘备常年征战沙场,明白在战场上冷静判断力的重要。所以,刘备在世时并没有让诸葛亮参与在军事活动。刘备在伐吴失败后第一个想到的也是法正而非诸葛亮。看看诸葛亮在北伐其间所做的一切。
若如你如此说,那么中国历史上的孙武不能称为军事家了。我们翻开战国时期的历史,根本就没看过孙武如何冷静的在战场上打赢对方,更堪的是,历史上根本没记载他任何的军事活动。他只凭《孙子兵法》这本书闻名于世,但我们可以否定他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吗?同样的道理,诸葛亮也许在北伐上没取得太大的成就,但他对军事的贡献(如兵书、八阵图)和认知,却是世人所推崇的。

至于刘备,若他明白战场上冷静判断力的重要,就不会有夷陵之败了。

但还有一个更典型的例子。孟达原是蜀国的大将,因为关羽之事,他投奔了魏国,又得到了曹丕的信任,在边境手握重兵。诸葛亮就给他写信,说“寻表明之言,追平生之好,依依东望,故遣有书”,结果孟达信任了他,举兵反魏,如果诸葛亮按订好的约定,趁机举兵击魏,则可能突破魏国的防线,这也是诸葛亮北伐期间难得的大好机会。但诸葛亮并没有这样做,相反的他却不知道为什么按兵不动。结果让司马懿大老远赶来,平定了这次叛乱。在这期间,孟达多次向诸葛亮求救,但诸葛亮却置之不理。结果,在平定了这次的叛乱后,魏国的边境变的更加稳固了。而诸葛亮过后的北伐也越来越艰辛了。但这全都是咎由自取。是诸葛亮打草惊蛇,没能好好把握机会。

身为一个大将军,就必须对整个军队所有的大小事情负责任,尤其是军队失利的时候。马谡兵败街亭,诸葛亮也须对此有所负责。在军队中,军威是非常重要的。《战街亭》中挥泪斩马谡的片断,显示了诸葛亮不徇私情、执法如山,也显示了诸葛亮知道军威的重要性。治军一定要令出必行。但诸葛亮到了战场上就无法做到这点。既然笼络了孟达举兵反魏,为什么又要反悔呢?这恐怕不是一个智者所为吧!种种迹象显示诸葛亮一直以来都缺少了一个将军所应有的判断力。

首先,孟达这个人原本是蜀汉的军官,却投靠曹魏,过后又要从曹魏跳回蜀汉,若你是诸葛亮,你会不会对整个形势做出一番评估先呢?如此反复无常的人,任何人都会防备吧?况且,这件事也不能怪诸葛亮,诸葛亮曾经警告过孟达对司马懿要有防备,孟达不听,反而认为说司马懿离开自己有一千多里,因此不足为患。[看《晋书•帝纪一》:初,达与亮书曰:“宛去洛八百里,去吾一千二百里,闻吾举事,当表上天子,比相反覆,一月间也,则吾城已固,诸军足办。则吾所在深险,司马公必不自来;诸将来,吾无患矣。”] 孟达如此轻率的性格,要如何怪在诸葛亮头上呢?

还有,诸葛亮不是如你所说完全放弃孟达不管,他有派兵增缓孟达,只是被司马懿挡下来罢了。在此件事上,反而让人看到诸葛亮的冷静,他没倾全力去救孟达,因为知道孟达必败无疑,留下兵力日后对抗曹魏才是上策。

先看隆中对策吧。诸葛亮能一眼观出三分天下的局势显示了他的远见。但事情最后的发展并非如诸葛亮所愿。隆中对策也因吕蒙取回荆州而落空。
隆中对的落空虽然对诸葛亮的北伐计划有很大的影响,但错不在他。镇守荆州的关羽从不把联吴政策放在心里,而且是刘备派关羽去担当此项重任,诸葛亮能说些什么?但后期的他在联吴的政策上做得出色,在加上不让失去荆州成为不攻击曹魏的借口,只是难能可贵的。

在北伐期间,诸葛亮针对着蜀国弱小的国力做出了适当的战术调整,以稳扎稳打的方式慢慢蚕食曹魏的版图固然是对的。但他的计划最后还是落空。到诸葛亮去世之时,蜀国的版图依然只占了那一隅之地,但国力却日渐衰退。到最后,蜀国不但止没能统一天下,还最终招致亡国。诸葛亮在生期间没能完成北伐任务,他的后人也是一样。虽然说这不是诸葛亮个人的过错,但诸葛亮毕竟也须负上一定的责任。诸葛亮想等待魏国国力衰退后才采取攻式,是以一直以来采用保守战术。但诸葛亮忘了魏国有可能越来越强,而蜀国有可能越来越弱,那么蜀国要怎么打败魏国呢?要是魏国的国力一日不衰退,难道蜀国要一直等下去?诸葛亮固然是将事情看的很全面,但也看的太完美,太简单了!
有时我们看东西应该更客观些,蜀汉在三国内是国力最小的一国,若是它倾全力攻打曹魏,想想会有什么后果?诸葛亮不能如此做,因此只好采取按部就班的步伐进行他的计划,我们要记得诸葛亮在当时的一举一动足于影响整个蜀汉的操作,就这一点,他能不小心谨慎吗?而且,诸葛亮并不如你所说般的采取守势,若是他真的采取守势以等曹魏逐渐变弱,那么就不会有北伐计划了。

若是诸葛亮把问题看得简单,那么一早他已发动全国的兵力攻打曹魏,何必在战战兢兢的应付北伐的挑战呢?

历史是用一个人在某方面的实际战绩及贡献而对他做出历史评价。曹操,司马懿,周瑜,陆逊等人都在军事方面有过巨大贡献而得到极高的历史评价。曹操曾在官度之战打败袁绍,也先后消灭了张鲁,张绣,吕布等割据实力,军事能力不容质疑。周瑜先随孙策扫荡江东,后与张昭共同辅佐幼主,更在赤壁之战中打曹军。在诸葛亮生平中有哪些战役能够显示出诸葛亮拥有过人的军事才华。诸葛亮最大的成就恐怕就是平定南蛮吧!三国之中就以蜀国在处理蛮族的问题上做的最妥当。自古以来所有的君王都知道一点,那就是攻城拔塞易,得取民心难。也有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在平定南蛮时,诸葛亮再次显示出他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平衡,也显示出他过人的政治才华。所以,平定南蛮的事件并不能让诸葛亮的军事与其他三国时代的一流军事家相提并论。
其实没人要将诸葛亮和三国时期其他一流的军事家放在一起看,我之前的帖子有提到:“这到要看看你所说的军事是指那一方面,对我来说诸葛亮其实是一个军事奇才。”这里我没完全肯定诸葛亮是一个全面的军事家,在某方面,他却是堪称军事奇才。

贾诩:诸葛亮善治国。
刘晔:诸葛亮明於治而为相。
傅干:诸葛亮达治知变,正而有谋,而为之相。
刘备: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这几点我非常认同。诸葛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政治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5-9-2004 1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兵力不足在这里已不再是一个充足的理由了。
兵力不足永远是诸葛亮心口的痛,若是蜀汉的兵力比其他两国多出几倍,或许诸葛亮在北伐中会取得更辉煌的成绩。在夷陵之战中,因为刘备的不慎,蜀汉投入的兵力差不多全灭(看《三国志•陆逊传》“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荆州的损失也让后期的蜀汉面对兵力短缺的问题。还有,在汉中争夺战中,曹操虽然放弃了整个汉中,但他却徒迁那里的住户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内,这使到汉中人烟稀少,根本无法召集任何兵员。

但经过诸葛亮的苦心经营,才能腾出十万的兵力,十万的兵力如何能撼曹魏如此巨大的实力?因此,兵力的短缺是其中一个令到北伐计划受挫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9-2004 10: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孔明和老刘的用人方式有互补的作用,
至少,在他们两个还在的时候,连老曹都不敢正眼看看蜀国.

不过,孔明有些时候却很重文将,忽略了武将,
而且,老刘死后,孔明一个人说了算,结果,也让蜀国提早走下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9-9-2004 08: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若如你如此说,那么中国历史上的孙武不能称为军事家了。我们翻开战国时期的历史,根本就没看过孙武如何冷静的在战场上打赢对方,更堪的是,历史上根本没记载他任何的军事活动。他只凭《孙子兵法》这本书闻名于世,但我们可以否定他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吗?同样的道理,诸葛亮也许在北伐上没取得太大的成就,但他对军事的贡献(如兵书、八阵图)和认知,却是世人所推崇的。

孙武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而非战国。吴王阖闾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孙武应记一功。而孙武应不至于像你所说的般在历史上根本没记载他任何的军事活动吧!

吴王阖闾即位后就礼贤下士,重用伍子胥等一批贤臣。而孙武知道这是个大好机,便请好友伍子胥引荐自己。终于,孙武写好了13篇兵法,讲的全部都是如何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全书构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孙武就这样带着他刚写就的兵法进见吴王。吴王将兵法一篇一篇看罢,啧啧称好,但担心孙武只是个纸上谈兵的人,便要求孙武小规模地演练一下,好让他见识见识。而孙武当然一一办到。此过程并不甚重要,是以从略。终于吴王封孙武为将军,令他日夜练兵,准备伐楚。

在孙武的严格训练下,吴军的军事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就在公元前512年,阖闾、伍了胥和孙武,指挥吴军攻克了楚的属国钟吾国(今江苏宿迁东北)、舒国(今安徽庐江县西)。这时,吴王希望能够长驱直入攻克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县纪南城)。但遭到孙武的阻止,表示楚军的实力非舒国和钟吾国可比,再加上己军已连灭二国,人疲马乏,军资消耗,应暂且收兵,蓄精养锐,再等良机。而当时伍子胥与孙武共同商订了一套扰楚、疲楚的计策,即组成三支劲旅,轮番袭扰楚国。结果在轮番袭击后,弄得楚国连年应付吴军,人力物力都被大量耗费,国内十分空虚,属国纷纷叛离,吴国却从轮番时攻中抢掠不少,在与楚对峙中完全占据上风。

公元前506年,楚国攻打巳经归附吴国的小国-蔡国,给了吴军伐楚的借口。阖闾和伍子胥、孙武指挥训练有素的30000精兵,乘坐战船,溯淮而上,直趋蔡国与楚国的交战。楚军见吴军来势凶猛,不得不放弃对蔡国的围攻,收缩部队,调集主力,以汉水为界,加紧设防,抗击吴军的进攻。不料孙武突然改变了沿淮河进军的路线,放弃战船,改从陆路进攻,直插楚国纵深。伍子胥询问孙武吴军习于水性,善于水战,但却为何改从陆路进军。孙武则解释用兵作战,最贵神速。应当走别人料想不到的路,以便打它个措手不及。逆水行舟只会令速度迟缓,楚军必然乘机加强防备,那就很难破敌了,就这样,孙武在3万精兵中选择了强壮敏捷的3500人为前阵,身穿坚,手执利器,连连大败楚军。吴军乘胜追击,先后用“半渡而击”等战法,11天行军700里,五战五捷,旧历11月28日,一举攻陷楚都郢都,逼使楚昭王带着妹妹仓皇出逃。孙武此役以3万军队攻击楚国的20万大军,获得全胜,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战例。战国时期军事家尉缭子赞道:“有提三万之众,而天下莫当者谁?曰武子也。”

在这之前,吴王曾告知孙武大军出征将造成后方空虚,越国恐乘虚而入。但孙武则表示已经加派5000兵马镇守边界。但区区的5000兵马如何能抵挡敌国的大军呢?这是吴王及所有人的疑问。结果越国果真乘机进攻吴国。但当他们看见那5000兵马时便撤军了。原因是孙武会事先安排5000兵马在边界代表孙武已经知道他们会来犯,而城内不可能只有5000的兵马,这其中肯定有诈。所以,没必要做无谓的牺牲。与此同时,秦国出兵帮助楚国对付吴军,孙武担心越国将识破他的空城计,阖闾不得不引兵返吴。等到越国知道真相时已为时已晚了。此后,吴又继续伐楚,楚为免亡国,将国都由郢迁到都(今湖北宜城县东南)。

三国时代文聘等人所用的空城计是在敌军突然来犯,逼于无奈的情况之下才摆出空城计。相反的,孙武在知道敌国会来侵的情况下依然摆出空城计还取得成功。这就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如此才智勇气过人之士,被冠上军事天才并不为过吧!

公元前496年,阖闾听说越王允常去世,新即位的越王勾践年轻稚弱,越国国内不大稳定,认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便不听孙武等人的劝告,不等准备工作全部就绪,就仓猝出兵,想要击败越国。不料此战吴军大败,阖闾也伤重身亡。阖闾去世后,由太子夫差继承王位,孙武和伍子胥整顿军备,以辅佐夫差完成报仇雪耻大业。公元前494年春天,勾践调集军队从水上向吴国进发,夫差率10万精兵迎战,在孙武、伍子胥的策划下,吴军在夜间布置了许多诈兵,分为两翼,高举火把,只见在黑暗的夜幕中火光连成一片,迅速向越军阵地移动,杀声震天,越军惊恐万状,军心动摇,吴军乘势总攻,大败越军,勾践在吴军的追击下带着5000名甲士跑到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市东南)上的一个小城中凭险抵抗,由于吴军团团包围,勾践只得向吴屈辱求和,夫差不听伍子胥劝阻,同意了勾践的求和要求。

吴国的争霸活动在南方地区取得胜利后,便向北方中原地区进逼。联合鲁国,大败齐军;在与晋、鲁等诸侯国君会盟中以强大的军事力量为后盾,争得霸主的地位;等等功绩都应归功于孙武此前精心训练军队和制定军事谋略。

随着吴国霸业的蒸蒸日上,夫差渐渐自以为是,不纳忠言。夫差更在听了奸臣的挑拔后逼伍子胥自尽,甚至命人将其尸体装在一只皮袋里,扔到江中,不给安葬。孙武深知“飞鸟绝,良弓藏;狐兔尽,走狗烹”的道理,对伍子胥惨死的一幕十分寒心,于是便悄然归隐,息影深山,根据自己训练军队、指挥作战的经验,修订其兵法13篇,使其更臻完善。

孙武的一生,除了其赫赫战功以外,更主要的是他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珍贵的论兵、论政的篇章,其中尤以流传下来的《孙子兵法》最著名。这短短的13篇5000字,体现了孙武完整的军事思想体系。《孙子兵法》可说是中国军事史上的奇书。千百年以来一直是军事家必阅之书。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理论更是在不少的战役之中获得证实。更甚的是到了今时今日,许多东方或西方的商业家都以《孙子兵法》做为他们在商场上的指引而取的重大成就。由此可见,《孙子兵法》对于后世有多么大的影响力。孙武的军事贡献不止在于春秋时期,还包括了后期的每一个朝代。更可说是中国军事史中的骄傲。

那么,孙武被喻为军事天才,军事思想家,兵法家等等不一的称呼并不为过。若与之将诸葛亮比较的话,难道诸葛亮对蜀国的军事贡献会比孙武对吴国的军事贡献来的大;难道《兵法24篇》的影响力会比《孙子兵法》来的重。而八阵图,我则不太清楚。我还以为是虚构的呢!孟德新书兄能否帮我大略的介绍一下呢?

无论如何,两人乃不同时代的人物,难以相提并论。毕竟两个朝代的背景,文化,观念等等有所不同。不过,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孙武是个不折不扣的杰出军事家。


至于刘备,若他明白战场上冷静判断力的重要,就不会有夷陵之败了。

刘备固然是了解冷静判断力的重要,但并不代表他一定能做到。刘备在败于陆逊后也感叹法正的不在。这显示出刘备是有自知之明的。刘备在三国中并不是什么杰出的军事人材。相对之下,陆逊却是三国时代出色的军事家。只是在夷陵之战的时候并为成名。所以,夷陵之败是有理由的。

[ Last edited by Shearer724 on 29-9-2004 at 08:08 AM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9-2004 08: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诸葛亮不是如你所说完全放弃孟达不管,他有派兵增缓孟达,只是被司马懿挡下来罢了。在此件事上,反而让人看到诸葛亮的冷静,他没倾全力去救孟达,因为知道孟达必败无疑,留下兵力日后对抗曹魏才是上策

孟达固然是反复无常,但是诸葛亮先怂恿孟达举兵反魏。既然孟达已经答应了,为什么还要犹豫呢?孟达必败无疑,那是因为诸葛亮没有按照原定计划进行。孙武曾提过攻城战对攻击方肯定是弊多于利。以司马懿过人的军事能力及好几倍的军力都要采取各式的进攻方式,偷袭,内应叛变等才能拿下孟达。那么,如果诸葛亮真的那么军事了得的话,有了他的帮忙,司马懿能够破城而入吗?如果没有信心这次的行动能够成功,那为什么又要打草惊蛇呢?这一次的叛变事件让魏国更加注重于西边的防守而让诸葛亮往后的伐魏任务变得更加艰辛。如此打草惊蛇还算的上是冷静吗?诸葛亮会致信孟达举兵反魏,那是因为诸葛亮深信能借次突破曹魏的防线。但到了计划已进行时才来反悔,且不论诸葛亮没全力去救孟达以留下兵力日后对抗曹魏是对或错。但冒然孟达反魏肯定不是一个智者所拥有的。

将孟达兵变事件当成单一事件而看。诸葛亮的做法有他一定的理由。毕竟没人可以肯定诸葛亮是错的。但若将伐魏期间所发生的单一事件连接起来,那就变成了诸葛亮不断错失良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9-2004 08: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要了解到的是,是晋武帝叫陈寿编《三国志》的,晋武帝司马炎是司马懿的孙,无论如何大量都好,都不希望自己爷爷主要的对手给任何人捧高了。你试试翻开曹操的传记,就可知道陈寿多么维护曹魏集团的人物(这也是他的无奈)。还有,陈寿来自蜀汉,曾在蜀汉当官,他编写《三国志》时也应该想到自己昔日的身份,因此很多时候,他只能言不由衷了。

既然拿陈寿的评论来做佐证,为何不看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价?在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巡视诸葛亮遗留下来的营垒,不禁赞叹:“天下奇才”。作为诸葛亮的主要竞争对手,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赞赏是我们值得深究的。一个是在人死去后所给的评价,另一个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发出的评价,那一个比较有说服力?


司马懿巡视诸葛亮遗留下来的营垒,不禁赞叹:“天下奇才”。那么司马懿所谓的天下奇才又是指哪一方面呢?《三国志·诸葛亮传》于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记载“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 司马懿在当时所说的天下奇才应该不是只限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吧!若以此事件而看,我也得佩服诸葛亮的能力。在军粮短缺的情况之下还能借当地居民之力分兵屯田,接而与司马懿的大军相持百余日。这恐怕是一个再杰出的军事家也无法做到的吧!也难怪司马懿会因此而称诸葛亮为天下奇才。

《三国志》是晋武帝叫陈寿编,固然可能造成陈寿较维护曹魏集团的人物,但也不见得会因此而贬低诸葛亮。司马懿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止是诸葛亮吧!为何《三国志》依然给予吴国众将高度的军事评价,如陆逊。相信不能因陈寿的身份而去质疑《三国志》的准确性吧!《三国志》中陈寿的见解或许不够客观,那么至少《三国志》中说记载的事迹是真的。

孟德新书兄从历史中对于诸葛亮北伐期间所采取的策略的记载而给与了诸葛亮高度的军事评价,毫无疑问是拥有适当的理由。但若诸葛亮所做的一切真的是如孟德新书兄所说般“若是纯军事家的角度看问题,也许蜀汉早已给曹魏吞并了”。那么何以蜀国内众多文官武将中没人对此感到鉴赏呢?三国时代的智者又何其之多,难道没有人能够看的出诸葛亮的用心良苦呢!我并没有完完全全的阅完《三国志》全书,但我于《三国志·诸葛亮传》并没看到有关的记载。我们如今生活在距离三国时代将近两千年的世界,所能得知的只是史书中的记载。无论我们如何熟读历史,所给的评价都不如当代人物的来得准确吧!毕竟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人才能了解到诸葛亮所做的一切到底是对是错。在《三国志》中,我们能轻而易举的看到关于诸葛亮政治方面的高度评价,但却鲜少看到关于赞扬诸葛亮军事的评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9-2004 08: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那几点你看到说蜀汉在诸葛亮当政时国力消退呢?诸葛亮死后,蜀汉的国运至少可以延续数十年,因此还不至于像你所说般的国力衰退吧?蜀汉的国力是在后期姜维毫无节制的出兵下,受到严重的破坏。

《三国志》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诸葛亮死后蜀国国力衰退。这些是我个人的分析及意见。在此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如果有不对的地方,希望各位别见怪。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记载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在此作个简单的统计。行军打战甚耗体力。假设士兵一日三餐。那么行军数万,历时数月,又须使用多少的军粮?更何况当时诸葛亮北伐次数甚频,所需军粮更是不计其数。这也是诸葛亮在北伐期间因军粮不足而屡屡错失良机。诸葛亮为人谨慎,没什么理由他会携带不足够的军粮。而行军打战时,将领往往会携带比预期中较多的军粮以备不时之需。这显示出蜀国已经负荷不了庞大的军事开支。诸葛亮虽在最后一次北伐时针对此事采取了行动,但为时已晚。除了军粮,士兵的装备也甚耗军资。若在这期间能够成功攻城拔塞,召集新的士兵,为国家带来新的收入来源,借此补助行军时所耗费的军资,那是再好不过。但诸葛亮并没办到。那么,蜀国的国力会不衰退吗?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曾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已显示出在北伐之前,蜀国的国力相当鼎盛。那么,与之将诸葛亮去世后比较,蜀国的国力没衰退吗?

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以仲父当朝,政事无论巨细,他有最后决定权。而诸葛亮的唯德政治方针也使到蜀国人才凋零。要不然,也不会搞到“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而在诸葛亮去世后,朝中大乱,自相残杀从而虚耗国力。这固然显示出诸葛亮的重要性,但也显示出诸葛亮长期霸权而导致朝中出现后无续人的情况。

这些都足以反映出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蜀国国力逐渐衰退。

毫无疑问,姜维须对蜀国的灭亡负上最大的责任。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以上这几点已经显示出蜀国的国力是在诸葛亮去世后开始走下坡。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虽然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人才日绝而最终导致灭亡。再加上,是谁重用姜维的呢?诸葛亮对此责任甚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9-2004 08: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诸葛亮一直以来都是极具争论性的历史人物。拜《三国演义》所赐,三国时代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受注目的一个时代。我有个朋友,来自中国,而我当然不会错失这个良机而与他大论三国。从他口中可知甚至是在中国境内也对此有不同的看法。虽然他表示其中学时代某老师否定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但依然有不少的学生表示异议而提出种种的见解。

“其实,历史是死的。每个人在阅读过后能够拥有不同的看法。当中并没有对错。历史的作用是让后人能够明白古人的贡献,也好让我们能够以历史作为将来人生中的借镜。”这是我来自中国的朋友的老师所说的。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到底有多强并不是有我们来下定论的。不过,很感谢孟德新书兄的见解。若不是你,我还不会回家猛查《三国志》,而这个主题也不会列为精华。我希望其他网友们能多给些意见,无论是赞是贬都无所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9-2004 08: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irius 于 13-9-2004 01:56 AM  说 :


霸权,刘备为什么将军事权交给新来的李严,而不是一直跟着他的诸葛亮,这里面一定有原因的。而李严先后被抢夺军权与贬职,都是有点不可思议的地方。以当时的情况,掌军权者大完,只有不断的军事行动才能将他的这个动作合理化。

对此我也不太了解。只知道李严被贬之后却“常冀亮当自补复”。而我并不太了解当中的意思。不过,我知道他听说诸葛亮死后,觉得再没有人能为他翻案了,于是“激愤而死”。不知道有哪位网友能够加以解释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9-2004 08: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周自横 于 13-9-2004 10:04 PM  说 :
楚汉也相争。可之初他们不是敌对关系。可见他们是想到了,只是意外,导致结果不同。
晚辈愚见,见谅。

周自横兄不必过谦。其实在这种弱肉强食的乱世,弱小方联结起来对抗较大的势力是很正常的。他们应该是知道彼此之间的矛盾,只不过,联结抗敌是势在必行的。若蜀汉和东吴真的成功消灭曹魏,那么他们彼此将会变成最大的敌人。因为他们都是为了统一天下而战。楚汉相争也是基于同样的理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9-2004 06: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孙武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而非战国。吴王阖闾被列为春秋五霸之一,孙武应记一功。而孙武应不至于像你所说的般在历史上根本没记载他任何的军事活动吧!
若要更加的仔细,孙武应该是春秋的人,但活动在战国时期,因此我才说是战国时期,若引起任何不便,我先道歉了。至于春秋五霸,除了齐桓公、晋文公两个之外,其他的三霸其实都是众说纷纭,没有定夺。

首先,很感谢你所提供这么完整的资料。但,我翻查过《史记》和其他丛书,都没发现到有你如此详细的资料(可否劳烦告知?),而且,在看回史记时,我发觉很多时候,吴国战胜楚国,是伍员和夫概居功至伟(当然,孙武也有一定的贡献)。看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第五》:“於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彊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如此简单的几句,很难让我们想像孙武是如何用兵吧?

但遭到孙武的阻止,表示楚军的实力非舒国和钟吾国可比,再加上己军已连灭二国,人疲马乏,军资消耗,应暂且收兵,蓄精养锐,再等良机。而当时伍子胥与孙武共同商订了一套扰楚、疲楚的计策,即组成三支劲旅,轮番袭扰楚国。结果在轮番袭击后,弄得楚国连年应付吴军,人力物力都被大量耗费,国内十分空虚,属国纷纷叛离,吴国却从轮番时攻中抢掠不少,在与楚对峙中完全占据上风。
这里孙武是不是和伍子胥一齐制定劳楚不得知,但历史上只记载此计策由伍子胥提出的(看《左传•昭公三十年》,孙武的名根本就没出现过,而且,伍子胥来自楚国,这个计策由他提出,合乎常理,毕竟他比较知道楚国的状况。

刘备固然是了解冷静判断力的重要,但并不代表他一定能做到。刘备在败于陆逊后也感叹法正的不在。这显示出刘备是有自知之明的。刘备在三国中并不是什么杰出的军事人材。相对之下,陆逊却是三国时代出色的军事家。只是在夷陵之战的时候并为成名。所以,夷陵之败是有理由的。
为何刘备会想起法正?因为法正帮助他夺取整个益州,至于诸葛亮,刘备只把他放在荆州,根本就无从发挥,要如何让刘备想起他呢?如我之前所说,刘备对于辨别人才能力有很大的问题,如庞统、赵云就是很好的例子。

刘备常年征战沙场,明白在战场上冷静判断力的重要。所以,刘备在世时并没有让诸葛亮参与在军事活动。
我重看你之前写过的帖子,发觉你指诸葛亮在战场上没冷静的判断力,因此刘备才没用他?而你所说的冷静判断力,到底要表达些什么呢?

孟达固然是反复无常,但是诸葛亮先怂恿孟达举兵反魏。既然孟达已经答应了,为什么还要犹豫呢?孟达必败无疑,那是因为诸葛亮没有按照原定计划进行。孙武曾提过攻城战对攻击方肯定是弊多于利。以司马懿过人的军事能力及好几倍的军力都要采取各式的进攻方式,偷袭,内应叛变等才能拿下孟达。那么,如果诸葛亮真的那么军事了得的话,有了他的帮忙,司马懿能够破城而入吗?如果没有信心这次的行动能够成功,那为什么又要打草惊蛇呢?这一次的叛变事件让魏国更加注重于西边的防守而让诸葛亮往后的伐魏任务变得更加艰辛。如此打草惊蛇还算的上是冷静吗?诸葛亮会致信孟达举兵反魏,那是因为诸葛亮深信能借次突破曹魏的防线。但到了计划已进行时才来反悔,且不论诸葛亮没全力去救孟达以留下兵力日后对抗曹魏是对或错。但冒然孟达反魏肯定不是一个智者所拥有的。

将孟达兵变事件当成单一事件而看。诸葛亮的做法有他一定的理由。毕竟没人可以肯定诸葛亮是错的。但若将伐魏期间所发生的单一事件连接起来,那就变成了诸葛亮不断错失良机。

首先,你要清楚了解到,打草惊蛇的人不是诸葛亮,是孟达自己不小心让申仪发现,怨不得人。而且,孟达知道自己的机谋败漏,却不听诸葛亮的苦心劝告,那又要怪谁啊?诸葛亮不是说策反孟达后就放着孟达不理,他一直有吩咐孟达必须沉得主气,不要惊动曹魏,过后,事败后,他还派兵协助孟达,这已经是非常厚道了。

至于西边的防守,既然曹魏加重防守,诸葛亮何乐而不为?诸葛亮从不打算从那儿攻击曹魏,曹魏加重防守,只是有利于他罢了。诸葛亮从未深信过孟达这个人,更别说从他那儿进攻曹魏呢,诸葛亮希望的只是孟达能反,过后曹魏面对两线战争,令曹魏自顾不暇。另外,能策反对方的将领永远都是一件有利己方的事,不然,为何曹魏一直策反孙吴的将领呢?

至于其他的,容我迟些再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9-2004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国志》是晋武帝叫陈寿编,固然可能造成陈寿较维护曹魏集团的人物,但也不见得会因此而贬低诸葛亮。司马懿的主要竞争对手不止是诸葛亮吧!为何《三国志》依然给予吴国众将高度的军事评价,如陆逊。相信不能因陈寿的身份而去质疑《三国志》的准确性吧!《三国志》中陈寿的见解或许不够客观,那么至少《三国志》中说记载的事迹是真的。
在历史上,真正跟司马懿交锋和发生正面冲突的只有诸葛亮,你只要翻开陆逊的传记就可知道,陆逊根本就没有和司马懿交手过。因此,诸葛亮得到的评价不是那么的美好,因为陈寿必须顾及司马炎的感受。另外,吴国的威胁能力虽然比蜀汉大的多,但蜀汉有一点是曹魏甚至晋国所不能忍受的,那就是正统问题,刘备自称为延续汉朝的真命天子,这跟曹丕得到汉献帝禅让的行动是相抵违的,曹魏或晋国当然要以正统自居,因此陈寿对此也有一定的警惕。

在《三国志》中,我们能轻而易举的看到关于诸葛亮政治方面的高度评价,但却鲜少看到关于赞扬诸葛亮军事的评价。
其实不需要多人对诸葛亮做出任何的赞叹,有司马懿的一句已经让我们窥视一二。还有,诸葛亮在刘备之下鲜少参与军事,因此世人给他极少的评价吧。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记载
“冬,亮复出散关,围陈仓,曹真拒之,亮粮尽而还”;
“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在此作个简单的统计。行军打战甚耗体力。假设士兵一日三餐。那么行军数万,历时数月,又须使用多少的军粮?更何况当时诸葛亮北伐次数甚频,所需军粮更是不计其数。这也是诸葛亮在北伐期间因军粮不足而屡屡错失良机。诸葛亮为人谨慎,没什么理由他会携带不足够的军粮。而行军打战时,将领往往会携带比预期中较多的军粮以备不时之需。这显示出蜀国已经负荷不了庞大的军事开支。诸葛亮虽在最后一次北伐时针对此事采取了行动,但为时已晚。除了军粮,士兵的装备也甚耗军资。若在这期间能够成功攻城拔塞,召集新的士兵,为国家带来新的收入来源,借此补助行军时所耗费的军资,那是再好不过。但诸葛亮并没办到。那么,蜀国的国力会不衰退吗?

《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曾道“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这已显示出在北伐之前,蜀国的国力相当鼎盛。那么,与之将诸葛亮去世后比较,蜀国的国力没衰退吗?

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以仲父当朝,政事无论巨细,他有最后决定权。而诸葛亮的唯德政治方针也使到蜀国人才凋零。要不然,也不会搞到“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而在诸葛亮去世后,朝中大乱,自相残杀从而虚耗国力。这固然显示出诸葛亮的重要性,但也显示出诸葛亮长期霸权而导致朝中出现后无续人的情况。

这些都足以反映出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蜀国国力逐渐衰退。

毫无疑问,姜维须对蜀国的灭亡负上最大的责任。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以上这几点已经显示出蜀国的国力是在诸葛亮去世后开始走下坡。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虽然也达到一定的效果,但人才日绝而最终导致灭亡。再加上,是谁重用姜维的呢?诸葛亮对此责任甚大。

其实说到蜀汉粮尽而影响国力是很难成立的,诸葛亮几次出祁山面对的问题不是整个蜀汉的粮食都用尽,而是运输工作的困难使到粮食难以延续。诸葛亮攻打曹魏的路线高山屹立,而且是从古至今都非常难行的,如魏国的杨阜(fu4)就说过:“转运之牢,担负之苦,所失已多,若有不继,必违本图。”可见当时的在秦岭行军必不容易。若是诸葛亮如你说戴着满满的粮食渡过祁山,军队的机动力就会缓慢,这会让敌人更快的做好防备,那么真的吃力不讨好了。因此,诸葛亮才需要有后勤部队输送粮食给前方部队。

其实,只要看看诸葛亮在输送工作做了若干调整就知道当时的输送工作令他多么的头痛。如他在第三次北伐时就夺下阴平和武都两郡,这有利于他日后粮食的输送工作。过后,他又发明木牛流马以让输送的工作更为有效率。若他真的面对粮食短缺的问题,我想以诸葛亮之智,决不会蠢到坐视不管,发明什么木牛流马了。

至于诸葛亮去世过后,蜀汉的国力并不如你想像中如此折损,若是真的国力消退的话,曹魏已不会放过如此美妙的机会。而且,在蒋琬当政期间,曹魏曾经派兵攻打汉中,当时汉中的守军不多,但费祎援兵一到,曹魏的兵队撤退了,若蜀汉没一定的实力,曹魏那会退兵?还有,诸葛亮刚刚去世时,孙吴就增加它与蜀汉边界的兵力,蒋琬知道后,赶快也派兵队到边界去,若是国力消退,应该不至于有如此的举动吧?

至于说到蜀汉的人才凋零,这也是要为诸葛亮叫屈了。蜀汉的光芒都给马军五虎将(历史上没此称号)盖过了,除了这五人,很多人很难在叫出其他人的名字了。在诸葛亮时期,好的将领比比皆是,如魏延、姜维、王平、张翼、刘敏等等。当然,我不否认诸葛亮的择才标准蛮严格,只看重德才兼备之徒,但你往另一方看,至少蜀汉一直到灭亡为止,都没出现过像司马懿如此的人物,而且,蜀汉军官良好的品格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你只要翻开一部蜀书,就可发现,蜀汉军官的清廉可以令到其他两国颜面扫地。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是对廖化非常不公平的指摘,廖化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将领。还有就是你说的诸葛亮死后朝中大乱,不知如何大乱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0-2004 01: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固然显示出诸葛亮的重要性,但也显示出诸葛亮长期霸权而导致朝中出现后无续人的情况。
诸葛亮打从刘备手里接过蜀汉后,就已经广开言路,如他专门设立一个叫“参署”的机构,是让他身边的人发表意见,以协助他治理蜀汉,就如他自己所说般:“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业。”。而且,他还专门下了一道指令,希望他身边的人对他说真话(看《兴群下教》)。他还曾经夸奖董和为了某个课题和他辩论不下十数次,若他真的实行霸权,以上的种种根本就不必存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0-2004 07: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春秋五霸,齐桓公与晋文公两个是已经公认的。至于其他的则议论纷纷。计有楚庄、越勾践、秦穆、宋襄。至于吴方面,有者列为吴阖闾,也有人列吴夫差。无论如何,吴国当时的国力强盛是无可否认的。至于要论功行赏,有三人不得不提。首先当然是吴王阖闾的就礼贤下士是最重要的原因。第二是伍子胥的才智远见以及他对楚国的认识。第三,当然是孙武的兵法谋略。这乃个人意见,不过相信孟德新书兄不会反对吧!

当时肯定是孙武先出言阻止吴王阖闾伐楚。扰楚、疲楚的概念则是伍子胥最先提出的。但过程的确是孙武与他一起商议而定的。伍子胥的足智多谋是肯定的,但孙武才是将军,军事行动是由他执行。商议扰楚又怎么能没他的份呢!再加上要长期轮番袭扰楚国,这相当考验孙武的能力吧!

对于孙武的事迹,我们不便讨论太多,以免离题。但可以肯定的是孙武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首先,你要清楚了解到,打草惊蛇的人不是诸葛亮,是孟达自己不小心让申仪发现,怨不得人。而且,孟达知道自己的机谋败漏,却不听诸葛亮的苦心劝告,那又要怪谁啊?诸葛亮不是说策反孟达后就放着孟达不理,他一直有吩咐孟达必须沉得主气,不要惊动曹魏,过后,事败后,他还派兵协助孟达,这已经是非常厚道了。

抱歉,是我之前所说的不够明确而让孟德新书兄误会了。我所说的打草惊蛇并不是指机谋败漏,而是指诸葛亮在没有信心能够借此事成功突破曹魏的防线而采取行动,让曹魏从此有了戒备。曹魏加重西边的防守,何以见得会对诸葛亮有利呢?在发生了这件事后,曹魏已经意识到诸葛亮所会带来的威胁,从而加强对于诸葛亮的防备,令到北伐任务日渐困难,这难道对诸葛亮有利?这就是我所谓的打草惊蛇。

诸葛亮打从刘备手里接过蜀汉后,就已经广开言路,如他专门设立一个叫“参署”的机构,是让他身边的人发表意见,以协助他治理蜀汉,就如他自己所说般:“夫参署者,集众思广忠益业。”。而且,他还专门下了一道指令,希望他身边的人对他说真话(看《兴群下教》)。他还曾经夸奖董和为了某个课题和他辩论不下十数次,若他真的实行霸权,以上的种种根本就不必存在。

在此先说声抱歉。因为我的用词不当造成了误会。或许我不应该用霸权这个字眼(但一时之间想不到其他的词汇)。我所谓的霸权并不是代表诸葛亮专横霸道,不听从他人的意见,而是要说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以仲父当朝,军事内政,无论巨细,他有最后决定权。就算他人有再多的意见,再2多的权利,诸葛亮都可以做最后做决定.他在蜀国的权利比起今时今日的首相及总统还要来得大。而这样的情况是非常的不健康。长久下去,会造成蜀国国度依赖诸葛亮。而当诸葛亮一去世,蜀国一时之间不能够适应“没有诸葛亮的日子”,国力难免会衰退。朝中不定是不难理解的。从魏延被杀一事中就可隐隐看出蜀国内部已经出现问题。

至于说到蜀汉的人才凋零,这也是要为诸葛亮叫屈了。蜀汉的光芒都给马军五虎将(历史上没此称号)盖过了,除了这五人,很多人很难在叫出其他人的名字了。在诸葛亮时期,好的将领比比皆是,如魏延、姜维、王平、张翼、刘敏等等。当然,我不否认诸葛亮的择才标准蛮严格,只看重德才兼备之徒,但你往另一方看,至少蜀汉一直到灭亡为止,都没出现过像司马懿如此的人物,而且,蜀汉军官良好的品格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你只要翻开一部蜀书,就可发现,蜀汉军官的清廉可以令到其他两国颜面扫地。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这是对廖化非常不公平的指摘,廖化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将领。还有就是你说的诸葛亮死后朝中大乱,不知如何大乱呢?


如果廖化真的是不错的话,历史就不会给予他这样的评价了!无论如何,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看法,对此不必争论太多。魏延固然是不错,但在诸葛亮去世不久后就被处死了。王平、张翼、刘敏等等或许真的是不错的将领,但要依靠着他们消灭曹魏,统一天下,恐怕不太可能吧!比较起之前的五虎将,法正,庞统,诸葛亮,魏延及李严等等,蜀国能说国力不衰退吗?比较起其他两个势力,蜀国的这些将领毕竟有所不如吧(个人意见)!至于姜维,虽然是众多后人中最好的一个,但就是因为他毫无节制的出兵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在历史上,真正跟司马懿交锋和发生正面冲突的只有诸葛亮,你只要翻开陆逊的传记就可知道,陆逊根本就没有和司马懿交手过。因此,诸葛亮得到的评价不是那么的美好,因为陈寿必须顾及司马炎的感受。另外,吴国的威胁能力虽然比蜀汉大的多,但蜀汉有一点是曹魏甚至晋国所不能忍受的,那就是正统问题,刘备自称为延续汉朝的真命天子,这跟曹丕得到汉献帝禅让的行动是相抵违的,曹魏或晋国当然要以正统自居,因此陈寿对此也有一定的警惕。

我有读过陆逊的传记,也并没说过陆逊与司马懿交锋。但我影响中司马懿并非一早就在西边驻守的吧!司马懿应该是先在东边(荆州之类的地方)驻守。我所要表达的是如果要因维护司马懿而贬低其他人的话,恐怕所牵涉的不止诸葛亮而已。陈寿编写《三国志》时已经完成统一,对于蜀国以正统自居并不会太在意了吧!毕竟,像司马炎及陈寿这样饱读诗书之人对于改朝换代的看法只是顺应天命罢!更何况他们不会幼稚到去自欺欺人吧!这一些固然是有可能,但也不能因此质疑《三国志》的准确性。陈寿的评价或许不是那么的准确,但若以当中记载的其他三国人物的意见,也看不出诸葛亮在军事有什么过人之处。

其实不需要多人对诸葛亮做出任何的赞叹,有司马懿的一句已经让我们窥视一二。还有,诸葛亮在刘备之下鲜少参与军事,因此世人给他极少的评价吧。

诸葛亮在刘备之下毫无疑问是鲜少参与军事,但在刘备去世后却异常活跃与战场。若诸葛亮在北伐期间的用心良苦真的帮助到蜀国不至于灭亡,应该至少有人对此给予评价吧!

我重看你之前写过的帖子,发觉你指诸葛亮在战场上没冷静的判断力,因此刘备才没用他?而你所说的冷静判断力,到底要表达些什么呢?

所谓的冷静判断力,是根据战场上的变化而进行战术上的调整,并不是指诸葛亮鲁莽。相反的,诸葛亮却过于谨慎。《三国志·诸葛亮传》有记载,诸葛亮曾说过“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如此一来,难免会造成诸葛亮变得过于谨慎,从而不能做更准确的判断。到底诸葛亮在六出祁山期间所做的一切是对的(得以保全蜀国弱小的国力),还是错的(过于谨慎而屡屡错失良机)。再争下去都不会有个结果,毕竟这所牵涉到的是个人意见。

至于诸葛亮去世过后,蜀汉的国力并不如你想像中如此折损,若是真的国力消退的话,曹魏已不会放过如此美妙的机会。而且,在蒋琬当政期间,曹魏曾经派兵攻打汉中,当时汉中的守军不多,但费祎援兵一到,曹魏的兵队撤退了,若蜀汉没一定的实力,曹魏那会退兵?还有,诸葛亮刚刚去世时,孙吴就增加它与蜀汉边界的兵力,蒋琬知道后,赶快也派兵队到边界去,若是国力消退,应该不至于有如此的举动吧?

有一点我要在此申明。我并没说蜀国的国力在诸葛亮去世后遭遇到很大的折损,我说表达的是蜀国在诸葛亮去世后国力开始走下坡。若蜀国连这一点的兵力都腾不出来的话,那么诸葛亮真的是罪该万死了(开玩笑罢了)。

很多人都认为刘备在夷陵大败后留下了一个烂摊子给诸葛亮(这一点我承认),而诸葛亮在后来几经辛苦才重新整顿起蜀国的军力(这一点也是真的),但却出生未捷身先死(这就有点不对了,诸葛亮是在六出祁山后无功而返而非没机会),结果将这大好的根基交给了姜维,但姜维却好无节制的出兵到导致蜀国灭亡。我所要讲的是诸葛亮留给姜维的其实并不是那么多那么好。蜀国的灭亡在诸葛亮这支柱离去后已经隐隐可见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10-2004 07: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直以来,我习惯以一个人的实际贡献中给予他相关的评价。当然,这难免有点肤浅,但这却是最实际,最公平的方法。因此,对我而言,法正的军事能力还在诸葛亮之上(毕竟法正曾帮刘备那下益州)。试想想,法正在帮助刘备得到了整个益州,相反的诸葛亮却六出祁山但无功而返,但最后历史给予法正的评价竟然还低过诸葛亮,这对法正毕竟不太公平吧!

过程与结果一样重要。若说但凭结果来评断并不正确的话,我也会根据一个人曾经所做的一切及他的成败来给予他评价。但在诸葛亮六出祁山所做的一切恐怕也难以令我将其归为一个一流的军事家。

或许,他们的失败是有理由,是有苦衷的。若不能够往往以一个人的实际的贡献及成败来评论的话,那么,我就会看看历史人物到底给予当事人什么样的评价。毕竟,我对于自己的历史知识不太有自信,因此,只敢从前人的评价中来看一个人。

再要不然,就是看看史书中的记载及评价。这就是我始终认为诸葛亮还不算是个军事奇才。当然也并不是说诸葛亮奇差无比,在三国时代,他还算是不错的军事家。但毕竟不是第一流的吧!

无论如何,这全都是个人意见。最重要的是大家能够借此了解到更多。至于最终的结论是什么,就是因人而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5-2024 12:50 PM , Processed in 0.076257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