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天之驕子

十方佛就是阿弥陀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3-4-2011 03: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7# 天之驕子

讲唯識, 唯是"唯我独尊"的意思, 唯識就意味着唯"識"最深最高, 其实是部派的意见, 佛陀讲法,五蕴, 六入处, 名色(身心), 是客观的, 受想行識是心的作用, 里面没有谁最大.

那麼就是說其實你不怎麼相信彌陀法門而已?
你的範圍重點放在哪裡?

=学佛不是去相信, 而是去求証, 不是期望在将来, 而是当下要去发现问题所在, 我们不活在明天(妄想), 也不活在过去(记忆), 而是活在现在(觉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3-4-2011 04: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天之驕子

讲唯識, 唯是"唯我独尊"的意思, 唯識就意味着唯"識"最深最高, 其实是部派的意见, 佛陀讲 ...
三法印 发表于 13-4-2011 03:39 PM


你的解釋有點學術化
而且也不知對不對的
人生苦短
不老實修行
最終你還是一無所得
世智聰辯是無用的
執著虛名
還是凡夫一個
道不同不相為謀
你想求證就慢慢去研究
再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11 06: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 还是只能怪我智慧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11 06: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天之驕子

讲唯識, 唯是"唯我独尊"的意思, 唯識就意味着唯"識"最深最高, 其实是部派的意见, 佛陀讲 ...
三法印 发表于 13-4-2011 03:39 PM
瑜伽唯識本來是要平衡中觀才出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11 07: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4# Dharani

马鸣好像早过龙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4-2011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5# 三法印
不,唯識學是由無著,世親共同建立的。世親菩薩原本屬於小乘的說一切有部,時常彈劾大乘,也寫了幾百本論書專門攻擊大乘佛教。無著菩薩為了引導他弟弟迴小向大,而用大乘的有宗(唯識學)來影響世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3-4-2011 1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6# Dharani

记错了...

瑜伽唯識本來是要平衡中觀才出現的。  如何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11 1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Dharani

记错了...

瑜伽唯識本來是要平衡中觀才出現的。  如何说???
三法印 发表于 13-4-2011 11:25 PM

大乘又分瑜伽唯識(有宗)和中觀(空宗)。中觀的代表是龍樹、提婆,唯識是無著、世親,中觀後來還拉出文殊,而唯識是彌勒。

早期小乘有說一切有部,認為一切法是實有的,後來還產生“我空法有”的見解。那時,大乘思想還未彰顯。直到龍樹出世,將佛所說出的“緣起性空”凸顯,來破除小乘的“我空法有”(小乘認為五蘊、四大是實有,但是“我”是空的)。

而龍樹寫的中論,說出佛說的“緣起法、空法”來破除“我見、法見/我執、法執”。但是小乘人不理解,小乘始終不認為“諸法畢竟空”。在談到空時,很多人都產生錯誤的見解,很多人把空等同於虛無。其實“空無自性”,自性才是空,空並沒有否定緣起的存在。正因為有空無自性,才有緣起。

但是很多人認為有和空是對立的,其實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或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果空等同虛無,那麼修行有用嗎?其實正因為空,我們才能累計功德,才能創造,所以空不是等同虛無。可是,一部分人不了解,就說大乘諸法畢竟空等同虛無的說法,落入空見、惡取空。我們在談中觀學派的時候,會把唯識放在前面,唯識的思想容易讓人落入有,所以要用空的思想來破。所以有從有入空,從空入有。唯識並不是批判龍樹的空,而是批判沒有了解龍樹的空的人,而產生空見、惡取空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4-2011 01:4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念佛也好,念观音也好,何必多此一种闲计校。光以末劫苦重,观音悲深,故每令人兼念,以期速获慈护也。然念佛亦非无感通,而念佛亦非不可兼念观音也。专兼均可,佛亦曾令人念,故知了无妨碍也。若念弥陀求生西方,又念药师求生东方,则不可。弥陀、观音,同是一事。而观音悲深愿重,故当兼念,以期速得感通也。
观音求生西方,亦可往生西方,但不可谓何必更念阿弥陀佛。以观音乃阿弥陀佛之辅弼也。弥陀是主,观音是宾。弥陀如国王,观音如冢宰。善会其意,即可无疑。<印光大師文鈔摘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11 0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harani 于 14-4-2011 01:55 AM 编辑

回复 1# 天之驕子
每个佛菩萨的特点都不同,因此我们应该尊敬十方世界的一切佛和菩萨。
為什麼這麼說?願聞其詳。再問你一個問題,淨土是色究竟天,那麼證得四禪的而不念彌陀的,能否進入淨土,見到報身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11 0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经云:‘三贤十圣住果报,惟佛一人居净土。’此是脑后一锤。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谁敢收作权乘?忆佛念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谁谓定属廉纤?但能深信此门,依信立愿,依愿起行,则念念流出无量如来,遍坐十方微尘国土,转大法轮,照古照今,非为分外。何止震动大千世界而已?欲知衲僧家事,不妨借中峰一偈通个消息。偈曰:

                    禅外不曾谈净土,须知净土外无禅;

                    两重公案都拈却,熊耳峰开五叶莲!《蕅益大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4-2011 03: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天之驕子
為什麼這麼說?願聞其詳。再問你一個問題,淨土是色究竟天,那麼證得四禪的而不念彌陀的, ...
Dharani 发表于 14-4-2011 01:50 AM


是誰說極樂淨土是在色究竟天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4-2011 03: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至于念佛也好,念观音也好,何必多此一种闲计校。光以末劫苦重,观音悲深,故每令人兼念,以期速获慈护也。 ...
念弥陀 发表于 14-4-2011 01:41 AM


如果我有念地藏王菩薩、藥師琉璃光如來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11 07: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2# 天之驕子
那你認為極樂淨土在三界的那一界?難道你認為極樂淨土是脫離六道之外?

其實在某經典(忘了是那一部)就有記載阿彌陀佛在未来在極樂淨土入滅,然后觀音菩薩繼承彌陀誓願,在極樂淨土成佛繼續教化眾生。很顯然極樂淨土還有無常的現象,三界中最莊嚴的非色究竟天莫屬了,況且極樂淨土不可能出現在無色界的。

或許淨土是無處不在,色究竟天只是其中一個地方,但是還是在色界和欲界之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4-2011 10: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天之驕子
那你認為極樂淨土在三界的那一界?難道你認為極樂淨土是脫離六道之外?

其實在某經典( ...
Dharani 发表于 14-4-2011 07:28 AM



    不晓得有没有会错意,但我记得我有个净土宗的老师说过,佛菩萨所在的地方,是非色天什么的。
他们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肉身。
他们只有靠禅修来保住他们的身。
赤莲开就是早上,还有一个不懂是什么莲花开的时候,就是晚上。
^^^^^^^^^^^^
以上见解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4-2011 03: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天之驕子
那你認為極樂淨土在三界的那一界?難道你認為極樂淨土是脫離六道之外?

其實在某經典( ...
Dharani 发表于 14-4-2011 07:28 AM


這我早就知道了
但我問的是境界
你說色究竟天
沒那麼高吧?
某位居士在他書中透露是二禪無量光天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5-4-2011 02: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寄報淨土者。如摩醯首羅天,如來於彼成等正覺。此為實報淨土。起信論云。菩薩功德成滿,於色究竟處,示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謂以一念相應慧,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自然有不思議業,能現十方利益眾生。藏和尚云。何故受用報身在此天者。以寄報十王,顯別十地。第十地寄當此天王。即於彼身,示成菩提。然彼天雖云無漏,未若蓮邦直出三界。何以故,在色究竟故。

攝受十方一切有情不可思議淨土者,即阿彌陀佛西方淨土。其中所有大功德海,大悲智海,大願力海,若具說者,假使盡十方世界諸佛菩薩聲聞辟支天人鬼畜,下至蜎飛蝡動,及一切無情草木瓦礫鄰虛微塵之類,一一具無量口,口中一一具無量舌,舌中一一出無量音聲。常說,倍說,熾然說,無間說,經百億萬塵沙阿僧祇劫,亦不能盡。
淨土殊勝,謂帶業往生,橫出三界;同居橫具四土,開顯四教法輪;眾生圓淨四土,圓見三身,圓證三不退;人民皆一生成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4-2011 0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地藏王菩薩是明佛法是以孝为本,救度一切有情,深信因果,修十善,不堕三恶道,如是功德不可思议!
念藥師琉璃光如來,願众生解脫一切憂苦,究竟安樂,如是功德不可思议!
諸方淨土者。如東方藥師佛,南方日月燈佛,上方香積佛,佛佛各有淨土。諸經所述,不可具載。皆是諸佛實報莊嚴。經中或有以佛神力暫令顯現。或諸大菩薩詣彼供養。緣彼佛未言攝生,故諸眾生亦無緣生彼。

然学佛法在于了生死,出六道轮回,而临终一念,最为紧要,心无所定,现生以及历劫以来,种种善恶业力所现之境界。此中阴的境界一现前,在一眨眼之间,便随著其最猛烈之善恶业力,便去受生于善恶道之中,一丝一毫也不能自作主宰。就如同人们负债一样,必定被最强的债主先牵去偿还。心念的思绪有多头多端,心念最重者首先坠入。
以其毕生泛泛修行其他法门之功德,感得来世他生的人天福报。此人现生既然无有正确之智慧,来生亦无有智慧,于是即随著福报境界而转,耽溺执著于五欲境界,广泛造下种种恶业。既然造下种种恶业,将来便难逃于恶道之果报。等到其人生命的一口气不来,随即堕落于地狱之中。

文殊般若經云,佛告文殊,欲入一行三昧者。應處空閒,捨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彼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念一佛功德,與念無量佛功德無二。阿難所聞佛法,猶住量數。若得一行三昧,諸經法門,一一分別,皆悉了知。晝夜宣說,智慧辯才終不斷絕。阿難多聞辯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6-4-2011 04: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念阿弥陀佛就等于念了十方世界的所有佛,这是错误的,因为在释迦牟尼佛没有出世以前,已有别的佛菩萨出 ...
天之驕子 发表于 11-4-2011 02:56 AM


问: 十方诸佛一切净土,法性平等,功德亦等。行者普念一切功德,生一切净土。今乃偏求一佛净土,与平等性乖。云何生净土。

答,一切诸佛土,实皆平等。但众生根钝,浊乱者多。若不专系一心一境,三昧难成。专念阿弥陀佛,即是一相三昧。以心专至,得生彼国。如随愿往生经云,普广菩萨问佛,十方悉有净土。世尊何故偏赞西方弥陀净土,专念往生。佛告普广,阎浮提众生,心多浊乱。为此偏赞西方一佛净土,使诸众生专心一境,即易得往生。若总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宽,则心散漫,三昧难成,故不得往生。又求一佛功德,与一切佛功德无异。以同一佛法性故。为此念阿弥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净土,即生一切净土。故华严经云,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又云,譬如净满月,普应一切水。影像虽无量,本月未曾二。如是无碍智,成就等正觉。应现一切刹,佛身无有二。智者以譬喻得解。智者若能达一切月影即一月影,一月影即一切月影。月影无二故。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法身无二故。炽然念一佛时,即是念一切佛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6-4-2011 04: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问: 十方诸佛一切净土,法性平等,功德亦等。行者普念一切功德,生一切净土。今乃偏求一佛净土,与平等 ...
hkjj 发表于 16-4-2011 04:01 PM


原來是這樣的
謝謝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6-2024 11:33 PM , Processed in 0.098198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