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阿Ben

天道的道亲分享区(还在活动或已离开道场的都可以分享)谢绝灌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8-11-2008 12: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Ben 于 28-11-2008 10:48 AM 发表
很感恩您的分享,其实那时种种的考验对我来讲我会当着这是修道的路上必须经过的,人没遇到挫折怎样能成长。坦白说我很感恩堂主当时的教导。感恩心对待一切。


说到生死的事,在道场有一段时间的我,知道理发师和 ...


謝謝。先說理髮師之事,我確實也沒聽過。
再說賣肉小販之事,從前大家都還只在粗淺之理上學習,有時候確實容易執著于外相,以為前輩者說度化以殺業維生者要多加謹慎多加用心,就是說不能度。其實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三曹普渡,人鬼仙皆度,怎麼會不渡以殺業維生者呢?
貼的那段《金剛經》經文,亦說的清楚明白:
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然而,度人不是只是帶人來佛堂,而是要度他直到超生了死,這確實不是那麼簡單的。

如果你用過此心,你會從中看見自己的諸多毛病,看見自己的自卑心、慢他心、懈怠心等等……
然而,殺業重者,不是不渡,真是不容易渡。
或許我這麼說,你會覺得我看不起他們,生起慢他心。
從前我也那麼覺得,所以迷惑了幾年。

舉個實際的例子,若有父母,知道他們的孩子學會了抽煙,之後希望孩子把煙戒掉,當中用的方法可能是激烈的體罰,可能是循循善誘,但若你也發過類似的慈悲心,你會了解,雖然“否定孩子抽煙”,確實是“否定”,但當中卻沒有“輕視、瞧不起”。

因緣果報業力,說來簡單,其實甚深,不是我們憑邏輯思考能夠體會的。

渡人其實還是得從身邊開始。

貼一小段我昨天剛寫的心得:


比如說,當生起願度人的心而嘗試與人說法,若對方覺得自己很好,稱讚了自己,自己可能覺得飄飄然,自已為了不起了,這時若能告訴自己,自己這樣怎能度對方至無餘涅磐呢?再例如,若經常對人勸說,可是大家都不為所動,這時自己可能會生起頹喪失意之心,但怎能如此呢?又如生活安逸,覺得日子過得挺好,大家也都和和氣氣開開心心,覺得自己又何必勞心勞力去度人,這時生起了懈怠之心,如果還能照見自己,才能發現雖然現在大家看似過得挺好,但這不是究竟,若不究竟終墮輪迴又受苦,自己怎能不去關心其究竟生死呢?又如若對方覺得自己胡說,對己批判甚至對道毀謗,這時可能自己生起嗔恨之心,但若要度他,又怎能如此呢?

實相無相,若我們真的用心去成全人,自身生命,周圍緣人的生命必然改變,誠然無虛。



[ 本帖最后由 郑钦贤 于 28-11-2008 12:5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11-2008 0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第一论坛 于 27-11-2008 11:27 PM 发表


不好意思,

你在这个“如是我问”又解释成什么?


你打錯了,是“如是我聞”。

不是“解釋”能“解釋”的。
其實我在回答ben的時候也嘗試解釋了,希望你看的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8 0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das 于 28-11-2008 09:23 AM 发表
坚持食素就是一种分别心了~


你可以試試看,吃肉的時候生發“我必要渡你(這塊肉)至超生了死”的心。
看看那塊肉會不會因而感動得開心讓你吃。
(這裡我絕對沒有開玩笑、戲弄你的心)

如果渡自己口中的那塊肉有那麼簡單,那麼為何連身邊的人也渡不了?

與您分享佛祖為忍辱仙人時的故事:
http://my.so-net.net.tw/jinwen/message4_12.ht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8 0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Ben 于 28-11-2008 10:48 AM 发表
“都不知自己有没有资格上天堂了,还去指教别人”—我时常以这几句话我来提醒自己。


類似的想法困惑了我幾年。
有這個想法,比較能在相對有相之中看見自己而不敢妄為,但確實不是究竟。

你聽過周弘的”賞識教育“嗎?我剛接觸的時候,其實也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賞識“,直到嘗試生發愿渡人的時候,才慢慢明白。

其實你也知道自己從前的“自卑心”吧。然而現在你的自卑心或許少了些,但確實還在。
而這個想法確實是從自卑心而來,而不是謙虛。

六祖惠能,在從五祖得法之前,曾對一起輕人之心的善知識說:“欲學無上菩提,不得輕於初學。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沒意智。”

若我真要渡你至超生了死,怎能起輕視之心?
“都不知自己有没有资格上天堂了,还去指教别人”,把你這句改成”就算自己不能上天堂,無論如何,都要救度眾生了脫生死。“
眾生皆有佛性,怎麼能忍心見著大家一同流轉生死不自由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8 0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郑钦贤 于 28-11-2008 01:10 PM 发表


你可以試試看,吃肉的時候生發“我必要渡你(這塊肉)至超生了死”的心。
看看那塊肉會不會因而感動得開心讓你吃。
(這裡我絕對沒有開玩笑、戲弄你的心)

如果渡自己口中的那塊肉有那麼簡單,那麼為何連身 ...


究竟风在动,还是旗在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8 0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0# 郑钦贤 的帖子

“就算我不能上天堂,但我还是要引你走去天堂的道路”
这是修道精神,不但自己能修成,而且周围的朋友也能得道修成果。

谢谢您。

这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8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贴分享在道场的过程。别贴些别的话题!

[ 本帖最后由 阿Ben 于 28-11-2008 02:4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8 09: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两毛 于 28-11-2008 12:56 AM 发表
脸是人家给的,架是自己雕的


是:脸是人家给的,架是自己“丢”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11-2008 09: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介意我问一下,你的堂主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机构的呢?

而堂主是从事什么生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11-2008 10: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4# 第一论坛 的帖子

能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1-2008 10:3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5# 第一论坛 的帖子

堂主是单身,算是家庭式的吧.

[ 本帖最后由 阿Ben 于 29-11-2008 11:26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8 04: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Ben 于 28-11-2008 02:32 PM 发表
“就算我不能上天堂,但我还是要引你走去天堂的道路”
这是修道精神,不但自己能修成,而且周围的朋友也能得道修成果。

谢谢您。

这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因緣法甚深。
之前提到“隨緣消前愆,莫再造新冤,更要結善緣”。
怎樣算是隨緣消前愆?
世人之隨緣,乃是隨緣浮沉不自由,只因本性未明。隨緣消前愆,這當中的用心當然不同。
自己今生中,與我們因緣正浮出臺面上的,有父母兄弟姐妹、同學同事朋友同修,我們遇到這些緣人之時,是否能生出救度他們之心?當生此心時,能否生出如此之心:他們皆有佛性,其良知與上帝無二別,我只是盡力應和他們的機緣,讓他們發現自己不昧之本性,而其實非自己在度人?這裡的重點是,無所住而生其心,此心能因緣生萬法。

佛法無斷滅相。看到身邊親友仍不明理,自然得想辦法點醒他們。然而這辦法必須對他們有用,否則若讓他們離道更遠,反而害了他們,這當中要如何契機,真的不容易。舉個例來說,吃素雖然不是究竟根本,但人本應發慈悲心,如你所說同體大悲,自知是痛,我們怎麼能讓牠們受如此之痛。然而要如何與身邊親友勸說?隨緣消前愆,有機會就說;然而機會是留給有心人,若無此心,只讓機會一直錯過,還自以為自己瀟灑、隨緣、不執著,結果只是越來越麻木不仁,這也就是斷滅之相,這也是我自身的一個很大的問題。

唯有愛能換得愛,唯有真心能換得真心。
關心一個人,怎能不去感受他的感受;關心一個人的超生了死,願他超生了死,自然也得感受對方的感受,煩惱對方的煩惱,但絕不僅于此,更要設法從中提升與突破,才能超越對方的與自己的局限,不是嗎?

再說一次,何以佛心能生萬法?只因愿救度眾生至超生了死之心,一刻不離,所以才能在眾生與己之萬緣中,得以生萬法。也唯有此心,才能讓我們能真的“隨緣消前愆”。





[ 本帖最后由 郑钦贤 于 29-11-2008 04:1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9-11-2008 04: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8# 郑钦贤 的帖子

感恩您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8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緣法甚深。
“隨緣消前愆,莫再造新冤,更要結善緣”。
當開始發心渡人而從中看見自己的問題後,只是學習之初,過程中難免仍有身口意之過,但若精進不懈,終能體悟“隨緣消前愆,莫再造新冤”。“更要結善緣”,則是主動了。但,主動,若還不懂得因緣契機,說真的,過度的主動反而容易造惡緣。例如我在這裡說那麼多,若你不能受用,若他人更加排斥,那麼我其實是在造惡……

契機契機,我若不能體會你的心境,要如何契機?
然而在論壇上,我見不著你,你見不著我,喜怒哀樂要假裝起來更容易,我雖然在這里說的很好聽其實也是超級懈怠散漫……想想開始朋友跟我說起你這主題,我看了看,勸他別來,結果你寫到了第四面時,剛好我一時無聊又開來看,發現你我心境多有雷同之處,結果就一時興起,寫了一些。然而,寫了之后,又覺得說不清楚怕你誤解,所以不得不多加補述。但是,就算如此,下了線后,你的生活我的生活相信短期內不會有什麼交集,我又如何能與你在修行路上共行?再說回來,我身邊的親友,迷途之人處處皆是,我又怎麼能只是和他們混在一起而不設法點醒他們?宗教論壇,真的不是修行人該常來之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8 05: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緣法甚深。

就算生發“就算我不能超生了死,但我还是要引你超生了死”之心,亦不離因緣。百丈禪師與野狐的故事,也說明了“不落因果”與“不昧因果”之分。若以為自己付出了很多,死也不在意,那麼就能超脫因緣果報,那麼可能就會如那野狐精五百世不得解脫。

因緣果報,本身并非無情之死物。
記得上過一門法律課,那講師說,現在的法律都是拿以前的案例的事項如何審判,來裁決現在面對的案例如何審判。他說如果那樣簡單不如找個super computer,把所有的case都記錄下來,那何必還要有律師法官,直接輸入相關的case,看之前如何審判就如何審判就好了。然而,“情形”不同啊!每個個案的當事人可能有不同的動機,在不同的條件刺激下,產生不同的情感,雖然表面上罪行相同,但是心不同。也只有人有情,才能因其情而斷定其制裁,只是人之情難真正大公無私,斷案太過重感情反而容易偏頗……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因緣果報要是無情,那麼怎麼能斷定眾生之用心用情?只因其情至大而無私,所以能不偏頗。這也就是上帝之情。

若你明白我之前說的“隨緣消前愆,莫再造新冤,更要結善緣”,你才能明白,原來我們所遇到的種種因緣果報,遇到的人事物,全部都是為了要讓我們超生了死的。

再說一次,就算生發“就算我不能超生了死,但我还是要引你超生了死”之心,亦不離因緣。要不然,為何六祖從五祖那兒得法開悟之后,還得逃、藏個十多年,才開始向普羅大眾弘法?為何釋迦摩尼佛當時不長住于世繼續弘法?為什麼耶穌傳福音三年就得上十字架受難?

因緣甚深。
“結善緣”,真的能讓人超生了死的善緣,怎能有過去現在未來心,就算是主動,也必須是無所住而生心,也必須符合世界歷史人心眾生心的轉變,這就是“契機”。

道場說的“天時”、“天命”、“天意”……
若不生發愿度人至超生了死的心,若不真的生同理心而學習契機,光憑自己的知識邏輯,怎麼能明白呢?

[ 本帖最后由 郑钦贤 于 29-11-2008 05:17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8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阿Ben 于 29-11-2008 04:09 PM 发表
感恩您的分享~。


謝謝您讓我了解到一些我之前不了解的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11-2008 05: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我能說的都已說完,然而此處確實不宜久留。
該走了。祝大家精進不懈終成正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11-2008 07: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走了又回,再說幾句

阿Ben,我說了那麼多,我也不知道你認同多少,但這里有一個最實際的建議:
若你愿發心關心你緣人的超生了死,我覺得您與您的堂主緣分頗深,希望你能去找他談談,理清心中的疑惑。但,切記,別對他生起輕視或怨恨或其他不該生的心,關心你的堂主,另外,雖然這麼說有點失禮,請不要像第一先生那般老想帶警察去搜查……相信您了解關心也不是那樣強迫的,乃是要對方自”愿“,愿生無上菩提心。
當然,這只是一個建議,畢竟你們的因緣我所知甚淺,如果你真去找他,會發生什麼情形我確實預料不到,這建議的初衷只是希望你好好關心你堂主的生死大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2-2008 03: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4# 郑钦贤 的帖子

我不会再回佛堂了,这几年都在佛教界活动,都在忙些佛教界的活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12-2008 06: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续文~
那时我有开始带领儿童班和青少年班,刚开始学习主持时蛮害怕的,手拿麦克风都会抖 ,就是当时的手抖,造就现在的我可以对着两百个ns学生讲课。当时还有演戏剧表演手语,那时一有青少年班就很开心,但若当主持就 O(∩_∩)O哈哈~。
到了一段时期,开始有上特选班了和大班了,还记得第一次去外坡的大佛堂,真的很难忘记。那佛堂大至像一间shoppingmall,里面的设备很好还有运动室,游泳池,篮球场,花园等等(有时还可以遇到前人和点传师 )。单单佛堂的大殿就能融下千多人,食堂也很大,卧室也很舒服。但听班时 有点累,因为六点就要起床,因为洗手间有限,所以我和同修早早就爬起来冲凉便便(还有热水器的哦 )然后等全部道亲起床后,大家一起吃早餐(粥)过后就进大殿参价准备听班。听班时有点辛苦(因为堂主坐在我旁边 )听班坐时背后不可以考椅子,要端正,不可以打瞌睡,眼神要专注。那是的我一有靠背,堂主就捏我的脚(后来黑青了 )。坦白说参加了几次大班,吸收到的道理蛮多,学习慢慢的运用在生活上。。。但是每次大班后会很累很累,但也很感恩服务大班的道亲们,他们的付出和精神真的我们应该学习,比我们早起迟睡,又工作很多。
续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6-2024 02:15 AM , Processed in 0.06593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