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9-1-2009 1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顺便说说:
好人的标准,不是人对另一个人的感觉,而是依据戒律为标准。
自杀或安乐死的,通常都必须先去地道走一回。
犯上五戒,即使有大福报,天界先走了,然后还是要回到地界走一回的。
五戒安好,有大福报,天界先走了,然后还是要回到人界走一回的。
互勉了,也请大家闲空时可以喝喝茶,陶冶身心。![](static/image/smiley/default/tea.gif) |
|
|
|
|
|
|
|
请问各位人过世以后打地道轮回
地道轮徊究竟是什么意思?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2009 1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 o1j2m3 的帖子
好的。。。
我会慢慢的学习这些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
|
|
|
|
|
|
|
发表于 19-1-2009 10: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wongsy123 的帖子
應該是六道輪迴吧。。。樓主會不會把地獄和六道並成簡寫的地道? |
|
|
|
|
|
|
|
发表于 19-1-2009 1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wongsy123 的帖子
那是道家术语。
人往生的时候,依据时辰来判断灵魂会去哪一个界。基本上,分成:
天道
人道
地道
如果是地道,就是由阎罗王接管,然后归类不善魂等待轮回,比如地狱刑罚,畜牲,鸡鸭等等。
如果是人道,就是由阎罗王或福神接管,然后归类善魂等待轮回为人。
如果是天道,就是由福神或天神接管,属于天人眷属,享福完了,再依据因果转入地道或人道。
至于解脱道,就不在三道里面。
如果,有亲人落入地道,其他人应该要持素念佛印善书劝人向善三个月,把功德好好回响落入地道的亲人。不过,最殊胜的,应该是有其他的亲人当下接受“菩萨戒”。
喝喝茶,别烦恼。 |
|
|
|
|
|
|
|
发表于 19-1-2009 03: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楼主是从哪听来的?
假如是佛教的话,那应该是指六道轮回。
六道-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阿修罗道、人道、天道。
假如是道家的话,从网上看到的,地道有这么的解释。
何谓“地道”?通常解释:(一)关于地的道理、法则。《易·说卦》:“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管子·霸言》:“立政出令用人道,施爵禄用地道,举大事用天道。”《注》:“地道平而无私。”(二)地舆与形势。地载万物若车舆,《淮南子·原道》:“以天为盖,以地为舆。”地理形势,《易·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 《疏》:“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三)地德。土地生产百物,人赖以生存,有德于人,《国语·鲁》下:“是故天子大采朝日,与三公九卿,祖识地德。” 《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全文参考:道教义理之学的基础、结构、枢论与亮点
——《道教义理学综论》之一章(四) 李养正
http://www.taoist.org.cn/daojiaozazhi/zgdj2/06-3/4.htm |
|
|
|
|
|
|
|
发表于 19-1-2009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o1j2m3 的帖子
道教轮回的学说也不过是从佛教借用过来,再加以自己本来的概念来修改。
打从一开始,老子也从来没提到天、地、人道的轮回。 |
|
|
|
|
|
|
|
发表于 19-1-2009 06: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那是去葬礼的时候问他们的。不过啊,这些东西怎么样都无所谓,最重要,你修行证果了,根本就不用再担心这些事情了。 喝喝茶,别烦恼。
说道家,也许是写错了,应该属于道教。 |
|
|
|
|
|
|
|
发表于 19-1-2009 06: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9-1-2009 07: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这些就是所谓的佛教徒吗?
你们真的觉得死后去阎罗王那里是符合科学吗?
你们觉得死后去西方极乐就是合理吗?
关于生死,本人觉得自己在学会学的那套才是符合科学,才是合理,
更加是真正佛陀要讲的东西。 |
|
|
|
|
|
|
|
发表于 19-1-2009 1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心中仍把妳思念 的帖子
朋友,别担心,在正信佛教里,我们不必去“相信”这些,这些都不是佛教要教导的内容。
在正信佛教里,众生随业往生,不必经过任何神祉的审判。
至于六道轮回,在自己还没能力去证实或否定之时,就用Kalama Sutta的精神来看待吧。![](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veliness.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9-1-2009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佐竹 的帖子
谢谢你的回复
我不清楚噢
这是我家一位亲人刚过世后和尚老在他头七那张纸上写的
我不明白所以来问问 |
|
|
|
|
|
|
|
发表于 20-1-2009 12: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wongsy123 的帖子
原來如此,這就不曉得了,所謂各師各法,當時,或許你請教那位師傅會比較妥當。。。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2009 1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o1j2m3 的帖子
谢谢你的回复哦
我明白了
是我一位挚爱的长辈过世后和尚老写他是地道轮回
我不明白所以来问问
他是老年人生病而离开的
我很遗憾在他离开那天没有送到终
我担心他在另外一个世界过得好不好
然后一直想着和他再见一面
请问如果以后一个人离世后能再和他们的早已经过世的亲人相见的吗?
他过世后我们帮他做了两次诵经的仪式
法师叫他要放下在尘土的一切
不要再眷恋着人世
希望他早日往生极乐世界
法师也劝我们要看透人之生老病死
不要太执著
可是他离开一个多月了我还是放不下
心里一直很矛盾
一直在想问什么他会离开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cry.gif)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2009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山野草夫 的帖子
谢谢你的回复
是我一位长辈过世后和尚老写他是地道轮回的 |
|
|
|
|
|
|
|
发表于 20-1-2009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2009 1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1-2009 12: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wongsy123 的帖子
可以请论坛的朋友为你解释这一段:
造寺供养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 |
|
|
|
|
|
|
|
发表于 20-1-2009 12: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1-2009 12: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20-1-2009 12:40 AM 发表 ![](http://cforum10.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可以请论坛的朋友为你解释这一段:
造寺供养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 ...
这段话我好像有在姑姑的佛书里看过
我大概明白了
谢谢你的回复阿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