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16|回复: 32
|
森林派长老语录 读后感
[复制链接]
|
|
发表于 22-1-2009 11: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adhu!Sadhu! 谢谢这么精彩的分享。  |
|
|
|
|
|
|
|
发表于 22-1-2009 10: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我们需要让心经历善与不善之后才能知道其带来的后果呢? |
|
|
|
|
|
|
|
发表于 22-1-2009 01: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Luangta Maha Boowa
修行初阶,大多数人适合“出入息观”,也就是以正念来观呼吸的进出。
在做的时候,别丢掉正念。让心单纯的知道呼吸进呼吸出。
别去预想会有将会得到结果,如平静等。
去觉察自然的呼吸进出,别去太过控制身心,
以致影响健康,觉得这边痛那边痛。应该自然地以正念去觉察。
当心被正念如此地守护,它就会慢慢地平静下来。
随着心的平静,呼吸也慢慢的变得越来越微细。
接着,当心达到非常平静、微细的时候,呼吸有时候好像不见了那样。
也就是,不觉得有呼吸。到了这个阶段,
总是让禅修者产生恐惧感,担心会死去,因为没有呼吸了。
为了克服这个恐惧感,应该这么想:
就算呼吸不见了,但是只要心、觉察还在这个身体上,
绝对怎样也不会死。不必怕。这只会让心从平静的状况退出来。
如果只是单一观呼吸用不上,那么加上“buddho”也可以,没有错。
若喜欢这样重复念一句偈,如buddho,都可以。
随着个人的习性,这是没有矛盾冲突的。
重点在于:适合自己,以及在修的时候要有正念来守护,别让心随外尘而去,这就对了。
“心”是很微细的,它是如此的难以捉摸。
心与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都不同,虽然他们相互依存,但却不一。
身体依心而存在,如果心从这个身体出去,这个身体就没有意义而立刻倒下。人称为“死”。
但是这个心识却没有随着这个坏灭分散的肉体而死。
若要了解这个心的真相,就必须有检验心的机器,也就是“法”。
除此以外,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测量心。禅修是直接的检验心的方法。
若有正念、精进、有检验方法,心的真相自然可以迅速呈现。
当具足了这些工具,也就是各个法门,就以正念守护、忆念呼吸,
或是其它的法门,不让这颗心随外缘而去。
不久,那颗习惯于随着外缘四处流散攀缘的心就会聚集于一个点上,也就是正在工作的地方。
这个觉知力将会渐渐来到这一点,然后清楚地呈现出平静、喜乐之果。
当心远离让之烦乱的外缘,必然会呈现此平静、喜乐。
完全不必去找什么快乐。在那一刻,就是心体验无可想象的喜乐与殊胜。
这个状况能维持多久,关键在于在其后的力量,也就是正念与精进。
只要有一次这样的经验,在那刻行者就会开始见到各种不寻常与殊胜的事。
那曾经奋力用功的“四神足”,也就会倍加力量。
因为对所得的成果坚信,信心会自然升起,完全不需要去刻意控制。
心必然了解与明白它接下来的工作。就如我们知道过往工作的成果是如何,
不管辛苦与困难我们还是有办法将之完成。
重要在于在禅修时,让正念与我们正在做的工作相结合,直到心平静下来。
如果每次做,都能达到喜乐就更加好。但是如果不能每次都如此,也不该灰心难过。
因为修心是难度很高的工作,不像其它的工作那样。
称之为众多种工作中的“珍宝”,因为它是最重要以及能够带来最大回报的工作,
需要付出许多心血才能体验得到。只要能够体验到它,这一生就没有白费了。
[ 本帖最后由 y973 于 21-1-2009 05:26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2009 05: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先谢谢佛国兄的翻译,
开此贴为了研究长老们的语录。
也为了不影响其他佛友阅读佛国兄的楼题顺序。
------------------
长老说:别去预想会有将会得到结果,如平静等。”
我觉得:
这句话告诉我们修止的时候,
不要渴望平静,
平静来不来,不是我们要在呼。
我们应该专著在止或观。
定 = 平静
止 不是 定。
没有平静的情况下,还是不断修止。
[ 本帖最后由 y973 于 21-1-2009 05:05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9 05: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樣都給你想到。。
太好了,在那邊被某人干擾很多次了。
但是,要在這裡補充一點,
森林派很少提到禪那。
長老們用的字眼一般是,平靜、身輕心輕、心的統一等。
就算有定義的,偶爾也還是有所分別。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9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1-2009 05: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請指明是哪一樓,連我也找不到!
你的問題好像有語病,還是什麽的,看了不明白。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9 05: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喝喝茶。
对日常生活的人们,以下也许需要更加去体会:
当具足了这些工具,也就是各个法门,就以正念守护、忆念呼吸,或是其它的法门,不让这颗心随外缘而去。
不久,那颗习惯于随着外缘四处流散攀缘的心就会聚集于一个点上,也就是正在工作的地方。这个觉知力将会渐渐来到这一点,然后清楚地呈现出平静、喜乐之果。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9 05: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1-2009 05: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在因果中。在清淨道論有蠻多方法去培養正念。 
另外,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選擇用囘大家熟悉的字眼,而沒有另外去找新的字眼來代替。比如,bhikkhu我還是用回比丘。還有,sati我翻譯為正念,雖然其他人將之翻譯為念住、念。
 歡迎大家來討論分享。但是別期待我能回答完大家的問題。我還在學習中。。。
[ 本帖最后由 佛国的祝福 于 21-1-2009 05:49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9 05: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还是喝喝茶。
就比如,要应对
7# 的帖子,首先,就必须把那颗习惯于随着外缘四处流散攀缘的心就会聚集于一个点上,也就是正在看帖的地方,不让这颗心随外缘而去。然后,清楚地呈现出平静再打字。
傻傻的我,傻了~哈哈。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9 05: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佛国的祝福 于 21-1-2009 05:47 PM 发表 
都在因果中。
在清淨道論有蠻多方法去培養正念。
另外,譯者在翻譯的過程中,選擇用囘大家熟悉的字眼,
而沒有另外去找新的字眼來代替。
比如,bhikkhu我還是用回比丘。
還有,sati我翻譯為正念,雖然其他人將之翻譯為念住、念。
如果都在因果中,那製造正念的因是些甚麼呢?
有人喜歡用比庫的呢。。。不過比丘會比較漢化一些。。。
我有個建議,做一個佛教字詞的漢泰對照的手冊也不錯。。。還是已經有在市場上了?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9 05: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佛国的祝福 于 21-1-2009 05:47 PM 发表 
歡迎大家來討論分享。但是別期待我能回答完大家的問題。我還在學習中。。。
你怎麼那麼快就想要撇開讓別人期待於你的壓力呢?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9 05: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1-2009 06: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別去期待別人,要靠自己。--Luangta Maha Boowa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9 06: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佐竹 的帖子
对对对,农药很毒! 所以,喝的都是不攀缘的茶,哈哈。
你也来喝喝茶好了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9 06: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佛国的祝福 于 21-1-2009 06:00 PM 发表 
別去期待別人,要靠自己。--Luangta Maha Boowa
5。修行要有拳手的态度,被对手打倒,只要还听到评判数“一、二“,也要爬起来繼續斗下去。Luangpu Chanlian, Wat Tham Sahai. |
|
|
|
|
|
|
|
发表于 21-1-2009 06: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1-2009 06: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佐竹 的帖子
先喝茶,别那么凶,一下子就去了高山打拳,运动很好,但是别太伤了身体。
打拳的,只在台上打,谁会去攀外面的缘,打了打,就跑了观众席去,哈哈。评判都在喝茶,会被吓倒的。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