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553|回复: 7

有没有发觉只有马来人才有自己的民族校服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4-2009 08:0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其他种族都是穿西式的校服,但,他们都不是西方人,
马来人也不是西方人,为何只有马来人有自己的民族校
服?
















如果华小和淡小也有自己的民族校服,一定会大大增加
未来政府建宏愿学校的难度的。


看中国各省贵族小学这两年做的试验:


















  



















  



















袄裙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网络盛传改良版汉服式校服 高中生大学生热议


  宫绦
  挂在金属扣子上,可上下移动的活结,可对挂在口子上的绳头起固定作用。
  木质方框里框着金镶玉,方圆取天圆地方之道,另外,宫绦的功能性也很强,玉石的表面刻有校服持有者的名字,而在金属中镶有记录校服持有者电子档案的芯片,宫绦事实上是一块校牌,可以刷卡。(罗敏)



2009年03月29日 10:37 来源:广州日报   【字体:↑大 ↓小】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高中生大学生:热议汉服
  不管其他人对于汉服的争论结果如何,在青少年中,“汉服”的“市场”非常不错。现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农学农业信息技术方向的陈晨同学就是“汉服”的忠实拥趸。早在高一的时候,她经同学介绍认识了“汉服”,“我高一的时候,现代人穿汉服才刚起步。我觉得汉服复兴最主要的作用在于传承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国的近代史比较特殊,造成现代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对本民族文化不认可,不自信。而汉服中承载了许多民族文化精髓,一件大气的汉服穿出来,比几十页白纸黑字的说教更有影响力,更能促进人们自发地去了解自己的文化。”四年来,在广东地区的“汉友”们自发组织了很多活动,像读经、踏青、参观学习等,陈晨因为学业紧张所以参加的次数不算多,但每次上网看活动预告或报道的时候,她都会学到一些民俗知识;生活中看到关于传统文化的东西,也会更敏感些,更有求知欲。“现在我这方面的知识比很多同学都丰富些。”陈晨笑着说。而陈晨周围的很多同学对汉服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高三的时候班上有三个女孩子给自己买了汉服。
  同学口水:
  软件专业研一学生何建华:“汉服”和“汉文化复兴”我个人认为是一部分人的行为,出发点是好的。汉文化中的精髓作为我们的文化遗产,重新发觉,并加以宣扬和应用,当然是好事。但是我个人就觉得,现在这个活动或者说趋势吧,比较流于表面。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三学生黄东明:希望汉服成为一种利益性观赏性的服饰吧,像日本的和服,谁爱穿谁都可以穿,没必要过分强求“复兴”或抵制。文化其实也一样,不需要过于勉强。
  新闻系大三学生朱晨然:的确,现在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饰了,汉族反而没有,这很荒谬,应当恢复。至于“汉文化复兴”我觉得有些过了,“汉文化”从未消沉,谈何复兴。我觉得汉服的复兴仅仅停留在服饰层面就可以了,这已经是很大的意义了。
  网络盛传改良版汉服式校服
  对于古人,由于统治阶层用以区别贵贱利于统治的需要,对庶民、贵族等不同阶层的服装及颜色选择有着严格而烦琐的规定。例如汉代青、绿二色是民间常服,隋、唐及宋紫、朱、绿、青四色只有官品才能服用;明代商人之家不许穿绸、纱等等,但对于今天的人来说,除了有严肃的重大礼仪场合(如祭礼等),选择穿什么布料、颜色与样式的汉服,主要是个人兴趣和审美问题。
  古代的贵族服饰虽华贵精美,但多宽袍大袖,夸张得甚至袖长及地,裙裾拖于身后数尺,十分不便于活动。而庶民服饰如短打等虽较窄身利落,但若用作现代聚会、宴请等普通礼仪场合,又略显不够隆重。因此现代人在汉服常服及普通小礼服的制作选择上,多会以古代汉族贵族的日常服饰为基础,将衣长及袖长改短,在保持汉服传统平面裁剪的基础上把衣身稍改窄,使其短不露肤,长不曳地,衣身略显宽松而不必过于紧裹又或臃肿,适合现代生活的需要。





单选投票, 共有 4 人参与投票
0.00% (0)
0.00% (0)
0.00% (0)
100.00% (4)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4-2009 08: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chool Uniform

Weoffer the most comprehensive range of school uniform in Malaysia whichinclude Pengawas uniform, Kain Kembang ("A" Line Long Skirt), BajuSekolah Ugama & others. The fabric we use are of high quality andthe color do not fade or discolor easily. The accessories that includehooks and zips are of higher grade that does not rust or spoil easily.Our design cover various body sizes to ensure customers satisfactionand comfort in using our product as if it's tailored according to theirneeds.


Pinafore Primary School (girl)
White Shirt + Short Blue Pant Primary School (boy)

Prefect Uniform
(Colour Long Sleeve Shirt + Vest & "A" Line Long Skirt ) (girl)
White Shirt + Long Blue Pants (boy)

Pinafore Secondary School (girl)
White Shirt + Long Green Pants Secondary School (boy)

Prefect Uniform (Green Shirt + Long Green Pant) (boy)
Prefect Uniform (White Shirt + Half Blue Skirt) (girl)

'Baju Kurung Putih + Kain Susun Biru Muda (girl)
'(Secondary School Uniform)
White Shirt + Long Green Pants Secondary School (boy)

'Baju Kurung Biru Pengawas + Kain Susun Biru Tua  (girl)
'(Secondary School Uniform)
Muslim School Uniform 'Baju Melayu Putih + Samping Hijau' (boy)

Form Six (Pre-University Uniform (girl)
Independence School Uniform (bo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4-2009 1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所谓吧。。。。。。。。

但是上图穿汉服上学的小孩还真好看!
不知道穿起来方便吗?(会不会苦了妈妈)
上体育课方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4-2009 1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逍遥遊四方 于 3-4-2009 11:22 AM 发表
无所谓吧。。。。。。。。

但是上图穿汉服上学的小孩还真好看!
不知道穿起来方便吗?(会不会苦了妈妈)
上体育课方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4-2009 05: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华人穿汉装上课,在马来西亚还是有点不可能。
毕竟连农历新年都很少人穿上汉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4-2009 07: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小孩穿汉装很可爱,可是我觉得穿起来应该会很麻烦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4-4-2009 12: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与大马国情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假如各族学生穿各族的服饰,看起来凌乱不堪,眼花缭乱。 什么人都好,校服划一没有什么不好,学生穿着看起来一致又整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4-2009 03: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ickzen 于 4-4-2009 12:46 AM 发表
中国与大马国情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假如各族学生穿各族的服饰,看起来凌乱不堪,眼花缭乱。 什么人都好,校服划一没有什么不好,学生穿着看起来一致又整齐。


你认为这样不好(因为人人都穿蓝色的西式
但有其中一个穿白色的):




根据我的理解,你的理想是,像这样对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欢乐校园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2-2025 08:05 PM , Processed in 0.128951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