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192|回复: 7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14-8-2009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物有本末,(天下之物众多,大至宇宙星群、人类社会、山川树木,小至昆虫蚁类、物质微粒夸克,皆是大道所生的物质。万物的生发都是始生于大道本源这个核心,其生成、发展、终结,都有自身的规律,由物所禀道光德炁物质所含质量与数量的多寡厚薄,而决定着万物的运化进程。万物从本源生发时皆携带着道性的四大元素----象数理炁,此四种物质蕴藏在万物的物性与形体中,万物由太极混元一炁中始生,顺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过程,生生不息,始发于本源,至末于终了;然后再由末返本,逆着由万返三、由三返二、由二返一的复本归根过程,完成自身的一次循环轨迹,周而复始,相序不息。这种顺生逆返是天下一切物质的基本运动规律,人类社会亦不例外。明白此理,逆修德道,返归道乡,这才是一个明德之人。)
事有终始,(物有物性,事有事理。天下一切事情的发生、发展与终了,都是由阴阳二炁的运化而发展,都有内在的根本规律,都是由本因、内因与外因这“三因”共同决定的。佛祖曾曰:“世间无偶然,皆是因果在循环。”毛泽东同志说:“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由此可知,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遵循着本因、内因、外因的顺序规律,外因只是在气候、土壤等条件成熟时,事物才发芽、生根、开花、结果,表现在显象的过程中,完成它一个循环变化的过程。日月交替,四季有序,昼夜运行,一往一返,阴阳互推,这便是天体自然的“有终始”;植物草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来年又复如此,这是植物界的“有终始”。人的生命由母体孕育,在呱呱坠地的瞬间而始生,又经由童、少、青、中、老直至逝去,完成了这一生的人生旅程。观天下万事万物,无不是终而复始、始而又终的道理。
曾子在这里所说的“事有始终”,是说一切事情发生的始终,都有其踪迹可寻,修德为了明理,明理在于认识事物,在为人处世中观其所变,体于身而知道,观于事而知理。当道德累至丰厚之时,心德与事物相通相应,不仅能知事情发生的现象与过程,而且能洞察秋毫,透过现象看本质。既知其所以,又知其所以然;既知某件事发生的过程是什么,又知其事件之所以发生的为什么。如此才能高瞻远瞩,对天下事阴阳变化的规律洞若观火,应对自然,其运化就在掌股中。大德圣人都是不出户牖而知万事的始末,此并非神话,而是圣人以心中的厚德,在无为中而无不为,即使为天下百姓做了大善事、大好事,常人也难知其端倪。故而人们常常以己之心而揣度圣心圣德,乃至误解圣人圣行,以为那不过是人们传说的神话而已,甚至嘲笑为痴人说梦,可见人们对道德二字的内涵,真是到了一窍不通的程度。)
知所先后,(事物的发展皆有先有后,天地万物都是循着各自的时空圆周规律,沿着自身所处在的定数之序,由始而终地变化运行着。先与后是指万物受自然大道所赋予的序数,以此维护着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正常秩序。天道有序,偌大的银河系星群围绕着北极星而旋转,太阳系九大行星围绕着太阳而运转,各星体又有自转的系数,万物都是依照这种先后在时空中因循而序,井然不乱,人类社会亦是如此。古人效仿天道的自然规律,而制订的礼德之文,就有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序,礼德规范着做人的先后次序及其应遵守的规矩,这不仅是教化人心应具有的品德,而且也是治理家国、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前提。人若不懂做人的规矩,越轨乱矩,则家难齐,国难治,天下也难以太平。所谓“知先后”,就是要人明白天道自然规律,自觉遵守做人的本分,凡事都能知进退、明先后、守礼规、行有序、不违伦理道德,方不枉做一个有天良之人。
礼德之序不仅是做人应有的节度,而且对于修身炼己,提高人的心身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什么有的人思维敏捷,做事有条有理,生活也井然有序;而有的人则做事不知先后,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轻重缓急,日常生活中也常遗东忘西,常常弄得手忙脚乱,事倍功半。这种不知先后的现象,既是心不静、礼德欠缺的原因,也是大脑细胞没有德光的滋养,排列无序的表现。人做事知先后,做人循节序,这是心中德性积累的结果。德性不仅是伦理性的概念,而且她是一种高能量的光炁物质,这种物质要靠修德才能得到。当这种德性物质内聚丰厚时,不仅对人身五脏具有巨大的滋养作用,而且可以使大脑细胞得以再造,推陈出新,使原有脑细胞排列杂乱无章或阴性杂质造成的障碍状态,得到清理和洗涤,从而改变原来的无序状态而为高密度的有序化,进而开发大脑深层细胞的智慧宝库,这不仅能使人变得更聪明,做事有序,而且可以由知转智,由智转慧,由慧与道合同。
先与后又有顺逆之别。作为道德实践者,则是以德为本,以逆修为上。大德圣人皆是洞晓天地之礼,恭谦自卑,以百姓之心为心,以天下之忧而忧,以天下之乐而乐,毫无自私自利之心。正如老子在《德道经•无私》章中所云:“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芮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这正是圣与凡的分水岭。常人私欲充心,不遵道德,不守规矩,为了争名夺利,常常越轨僭规,不明先后的辩证之理,违背自然规律,乃至丧德败道,为自己添累造罪而不自知。此类聪明一时、糊涂一世之人,正是不知先后的无明,也正是圣人在此为之教化的良苦用心。)
则近道矣。(此句是对前三句的结论。一个道德实践者,真能明白“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 那无疑是接近大道了。大道至简至易,并不神秘,虽无形无象,不可视见,不可听闻,难以捕捉,大道以德性蕴含在万物的自然属性中,展现在万物万事的变化中,惟有以德心才能与之相知、相通、相应、相随。若以人欲私心想去认识万物的本质,那无疑是瞎子摸象,缘木求鱼,而且必然是与道相悖,离道越远。
万物皆有性,人本为万物之灵,但曾几何时人类却变得连物性也不如了。羊有跪乳之孝,鸦有反哺之德,犬有忠诚之守,五谷牺牲自己的性命养育人类生命,万物都在遵循自然大道所赋予的天良,尽自己应尽的德性,无私地为天下众生舍己奉献。惟有人类在天道自然面前,在道德面前,却显得那么无明?那么痴钝愚昧?那么自私贪婪?不敬畏天地,不遵从自然规律,自命不凡,自以为老大,狂傲无加,已经到了极甚之端。难怪那些大德圣真无限感叹曰:“惟人类最难教化也。”当今之世,科技盛世,物欲横流,犯罪激增,不少人变成了衣冠禽兽之辈,做出了许多伤天害理之事,人格丧失,误入歧途,人类啊,该是到猛醒的时候了!
一切动植飞潜,蠢动含灵,形躯虽异,灵性本同,皆由无极一炁所化。正是由于在万劫滚爬中丧失了德性,才使灵性堕落,天真日丧,故返本无期,实是可怜又可叹!难道人类也要步畜道的后尘吗?!
对人而言,道就在人心中,只是被人的私心欲念所蔽障,而不能透出她的光明。人若能诚心修德,当德能具足、德性圆通、德光充盈之时,即是近道、得道、成道之日,并非高不可攀。大道不远在心中,大道不难在于行。大道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在于人的一思一念、一言一行中,在于处世待物中,在于日每的所遇所为中,唯看各人以何种心态去对待了。以正心、正念、正性、正觉、正悟、正行去修德,不断地去克制、清理自己先天禀性中带来的阴性杂质,扫除后天不良习性中久已堆积的垃圾,扶正袪邪,清阴增阳,弃恶从善,亲近道德,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进而迈入道生观,性命日益升华,则近道又何难呢?) |
|
|
|
|
|
|
|
发表于 18-8-2009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kyen84 于 14-8-2009 05:25 PM 发表
物有本末,(天下之物众多,大至宇宙星群、人类社会、山川树木,小至昆虫蚁类、物质微粒夸克,皆是大道所生的物质。万物的生发都是始生于大道本源这个核心,其生成、发展、终结,都有自身的规律,由物所禀道光德炁物 ...
佛学的道理的確很精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唯獨生死輪回這一點我不能苟同其說法。 |
|
|
|
|
|
|
|
发表于 18-8-2009 08: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gm6836 的帖子
本末就是因果,因为本,果为末。
终始就是因果,始为因,终为果。
知所先后,就不是不再颠倒,了解种种因缘果报,正确的认知一切事物。
不了解生死轮回,就是不了解因果,不了解因果也就无法解脱。
虽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但是色有始终,空有隐现,唯有了解因果,证得空性,才能知道色虽有始终,空虽有隐现,其实两者都是一体。没有空就没有色,没有色也就不会有空,道理浅显易懂。
[ 本帖最后由 o1j2m3 于 18-8-2009 08:29 A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8-2009 0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经原文】
1.大学之道(1),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释字义】
(1)道:泛指万事万物的道理。道是宇宙形成之前就存在的、不可名状的物质能量和环境,她诞生并长养宇宙自然万物与人类,是可以通过修德去体悟、认识并进入的一种先天无为状态。
(2)明明德:第一个“明”字,是指学习道德,实践德道修养,明白掌握修养德道的理论和方法。第二个“明”字,是指明白德道的关键属性和应当达到的状态。
(3)亲民:亲,《说文》:“亲,至也。从见,亲声,字亦作儭。”亲有爱、近、准确、真切等义。亲在此所指的,是仁爱,慈爱,博爱。亲生于仁德,只有具备仁德的人,才能生出亲爱之心。修持仁德,是亲爱、亲近众生的基础。民,《说文》曰:“众萌也”。从古文之象,民也就是众生,不分贵贱善恶的民众。
(4)止于至善:《说文》曰:“止,下基也。象草木出有址,故以止为足。”其根本是指心修十善之心,要求修养德道者,一心一意去实践并且做到十善的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
【释经义】
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博大精深。天下之学问门类繁多,有自然之学与人文之学;有天文之学与地理之学;有先天之学与后天之学。就人类现在所学的领域,又分为政冶、经济、军事、文化、医学等等细目,举不胜数,但皆是后天显态事物之学。天下学问虽然众若繁星,古有七十二行之说,但最大、最根本的唯有道德之学才能称得上是大学。道德之学并非今人所理解的仅仅是上层建筑领域的意识范畴,她包容着天地人万物自然之理,涵盖着人世间的一切学问,反映了宇宙间的自然客观规律,既有先天之学,又有后天之学,是一个由后天之学进入先天之学,先天与后天相结合的巨大理论系统与方法系统,是中华传统文化之学的根文化。不仅是做人立世、安身立命首先必须明白的根源之学,也是人类认识、遵从、适应天地自然规律的大学问,因此称之为大学之道。
大道之学有质与文、华与实之别。若以一棵参天大树来比喻,先天之学犹如树之根,后天之学犹如树之枝干、叶花。两者一显一隐,一深一浅,其理不言自明。树之干再粗壮,枝叶繁华,都系之于根本,根深方可枝健叶茂,若根扎不深,乃至根本枯竭,则树木冒在地面上的枝干叶花何能生存?求学之道亦是此理。世间万事万物之理甚深,人类所学的知识领域门类繁多,但九九归于一理,皆归之于德,本之于道。能明其德一之理,得其道之光明,才是抓住了求学之根本、做人之根本。故天下之学,惟以道德为最大。)
在明明德,(大人必有大人的学问,大学必有大学的道理。大学的道理就在于“明明德。”大学之道学习与实践的目的,就在于明白德的真正内涵是什么?人为什么要修德?如何通过修德达到明白德性,使心中的礼德明亮,使心身的五德达到圆满状态,才能做一个明德、有德、守德、行德的明白人。人的先天本性禀赋中,都具有道、德、仁、义、礼、智、信这七大自然属性,携带着这七种自然道性的遗传基因,本自灵明不昧,只是被后天阴我私欲心所蔽障,被七情六欲所凿丧,故而才落入到五德不全的人身性命组合体,对自然德道之理不明,在做人的路途上迷茫困惑,在人生路上走得坎坷艰难而不自知何因,陷入一种无明的愚昧状态。所以圣人皆教导人们要在克己私心,悔过迁善,修养道德,使自己的本然之性由阴转阳,由暗转明。
大学所教授的,人之所以为人的人伦之道是什么呢?那就是先要明白道德,达到“明德”。“明明德”这一句有两个明字,第一个明字当动词用,第二个明字当形容词或名词用。“大学之道”的道,是做人的根本,是求学之体。“明德”是由道的致用,是从道体出发的心理和身体的行为。“明明德”的本义,就是自明、内明德道学问的准则,这是“大学之道”的纲要。要达到明明德的实际,就要用“止、定、静、虑”等学问层次去证得。正如老子在《德道经》中所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因为世人几乎都苦于不自知,人都缺乏自知之明。也就是佛家所说的不知自己的本来面目,因为自心不明自心,因而不能见道。人最难明的是自我本性真心,最难战胜的是阴我私欲心。因而实现“明明德”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战胜自我的过程。
明德重在修心。老子有“观心得道”之训,孔子有“克己复礼”之教,讲的都是以修心为主导。心为人身中的君主,是人性命去向的先导,心正则性明命旺,心明则人的性命必健康。在仁义礼智信五德中,心主礼德。在五行金木水火土中,心由火主。心火中又分为甲阳木所生的丙阳火与乙阴木所生的丁阴火,当心中被丁阴火主宰时,人心中必是阴气笼罩,丙阳火难以透出,故而使人心昏暗,理性不明,言行无规,做人做事常越轨逾矩,违悖自然规律;对人生的真正价值若明若暗,常被一颗阴我私心牵着鼻子走,妄言妄行,自造恶果而不知,乃至糊涂一生。当一个人真正能明白这些道理,从而觉悟人生,立起正心,不断改造世界观,积累道德。当五德俱足,心阴驱散,冲破心中物欲之蔽,摆脱阴性气质之拘,使自家心中的道德复明,重新透射出无量的德道光炁物质之时,慧智随之而生,对天地人万物之理一目了然,处世应事自能自然入理,此时即是“明明德”之境了。)
在亲民,(“亲民”是在明德基础上的德行外用,是内修成就之后的展开,也是实践道德的目的之一。“亲民”有两层含义:一是亲爱自己身国内天地的众生,修心修德,以道光德能运转内乾坤,吸聚天光地炁,养育体内性体系统的众生,供给他们充足的道德食粮,使他们生命旺盛,具有无限活力,从而达到再造性命,并使之不断升华,煅造成为道德之容器,成为大道的工具。二是当自己心身内修道德的能量积累丰厚,心德光明,并以自身这种道光德炁投向人间,走入人群社会,亲近家人、乡人、众人、众生,并尽心尽力为之服务。这是明德立己以后,以仁善心、慈悲心、博爱心等十种善德心,外用到立人亲民的最终结果。
修养道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自己“明明德”,而且在于以己之德推及于人。道德实践者不是自了汉,不单纯是为了自己心身健康、家人幸福、性命解脱,而是为了国家民族、天下众生都能德化归道,幸福健康,从而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舍己奉献。当自己有德之后,不仅是独善其身,还要兼善天下,用善德去感化别人、帮助别人、亲近别人、亲近众生,亲近天下所有的人与万物,以一己之善去包容众生万物,德化人间,使人人都能修德行德;使人人都能明白人生的真谛,心中光明磊落,摆脱烦恼与痛苦;使人类的生命整体升华,心身健康,人人都能达到与德合道的天人合一的先天之境,从而使普天下和平安宁,天下为公,道德光明一片,朗朗满乾坤。这就是“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初修大道到明明德,都是个人自立自修的学问,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内圣外王(用)”的学说,是“内明”之学。由明明德到亲民,做到真正修、齐、治、平的功德,是自立而立人,自利而利他的“外王(用)”阶段。无论是自立的“内明”,还是利人的“外用”,都要达到“至善”的境界,才算是人伦之道的完成。
“明明德”是自觉,“亲民”是觉他,“止于至善”便是修学道德,觉行圆满而得道成圣的目之二?。“止”,是立根基、达到之义,大学之道的基础和根基,就是修养至善。至善,即大公无私、仁爱众生,唯德是行的十种品行就是至善。至善,也就是老子《德道经》所阐释的上善。道德之学非同于一般知识之学,而是全在心意上下功夫,使心身经过德性实践的不断积累与升华,进而达到清阴增阳,立正去邪,止于至善的五德圆满状态,从而使生命的质量升华,成为一个公而忘私、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民族的人。“止”是达到圆满善德后不迁动的意思,也就是如如不动的“金刚心”,是道德深厚之时的至诚至坚。
“善”字的含义,《说文解字》曰:“善,吉也。从誩,从羊。此与义美同义。”故善从美、从羊、从祥,引申而言,“善”含有善良、亲善、仁善、本善等义。“人之初,性本善”。善与人生俱来,是天赋人的德性,人人皆有,内含于心。只可惜人心的本善被私欲我心和后天主观妄识心所污染、所遮障,所以本善缺失,恶心张扬,才使人生命运曲折坎坷,疾病丛生。本心觉醒之人,逐渐明白人生,看淡世俗,诚修道德,以复天良本性之善,持修不辍,积善蓄德,以止于至善。
“至善”就是善德的极处,没有一丝一毫的私心欲念与邪思妄识,心灵达到纯净的上善之境。善有十种,要求修者一心一意去实践并且做到忠孝心、好善心、慈悲心、平等心、博爱心、教化心、忠恕心、和蔼心、忍耐心、勇猛心。这十善心都是上善的基本元素,是礼德的基本成分,其内部所蕴含的,就是以礼德为中心的五德能量和品格。既能明德亲民,便不可苟且便了,务要造到天理当然之极,使心德无一毫之不明,对民一律亲善而无一人之不亲,如此才是大成之学,是大学要达到的“止于至善”。大学之道既是此三者,故必尽于此道,然后才可以称之为大学;必有此学,然后才可以成为安身立命的大人。这是学道者的分内之事。达到明德,完成了人道善德的修证指标,才能迈入“人法天、人法道、道法自然”的高级层次,继续完成道德的后续境界。)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09 05: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知止而后有定①,定而后能静②,静而后能安③,安而后能虑④,虑而后能得⑤。
【释字义】
(1)知止而后有定:知止,知道止住自己的私恶心。定:心中向往道德的一种纯净定向。
(2)静:安静、宁静。
(3)安:心中无私无欲的一种安然状态。
(4)虑:《说文》:“谋思也。”处事谨慎精详。此句有反思反省之义。
(5)得:得到对道德的感悟,至善而明德。
【释经义】
知止而后有定,(这一节是承接上文,是指“明德”、“亲民”到“止于至善”之由。了解了前面所讲的理念之后,就可以明白这四句纲要的下文,所谓知、止、定、静、安、虑、得,这七个层次的学问修养次序,完全是衔接上文四句的注脚。有关“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大学之道”的七个修证的层次。它不但是曾子提出的儒家求证德道的心法修养功夫,同时也代表周、秦以前儒道未分家前的中国道德传统文化教学修证道德的方法与步骤。
《德道经•立戒》章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知止”,就是修德中的止欲止妄、止恶兴善的意思。“知”是“止”的前提基础,“止”是“知”的必然结果。“知”,就是求知学习,知德识道,知书达理,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明白万事万物的内在自然规律,遵道循德,顺应事理,无私欲邪识。心中天理长存,不追逐名利,不厚聚财货,不甚爱大费,知足常乐,止欲生悔,这才是心身健康、长生久视之道。
“知止而后有定”这句话,由“止”到“定”,是两个层次。“止”是“定”的前奏,“定”是“止”的成效。“止”,是在明理之后,心中礼德光明,不越礼逾规,不做违背天理良心之事。吾日三省吾身,时时止欲生悔,事事严于律己,循规蹈矩,做到四项行为准则:“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使自己的一切言行都规范在道德允许的范围之内,止住自己的私心贪欲,遏制思识中的恶心妄念,以德道的力量战胜它,使之归伏于善德,使自己的心身达到至善境界。
“定”,是修为的心志定向,人生世界观的价值取向,人生之旅的目标定向确立与终极归宿。人若能明白道德之理,知道人生的真谛,决定人生的取向,将人心的私心妄念的错误世界观,改造成为正确的人生观、道生观,重塑人生之旅,再造心身性命,把握自己所当止的去处,向着人生光明的道德境界去登攀,志向便会有了奋斗的终极目标,就能勇往直前,不会误入岔道,不会在人生旅途中迟疑徘徊,故曰“知止而后有定。”)
定而后能静,(人的志向一旦定在修德证道这个方向上,以修德为乐,以德心为上,破私立公,以守德、持德、行德、累德为宗,心中自会清静,知足为乐,随遇而安,随缘应世,一切顺自然,心中大自在。即使处在当今物欲横流、浊浪滚滚的火宅中,也不被物欲所动,不为金钱名利所惑。人心中若认准了道德的定向,有了唯道德是从的宏愿大志,心中有了主张,一心向德,别无它求。确立了这种大志向之后,才能排除一切私欲贪心,心中道德自然而生,道光德能与日俱增,如此心中必然常清常静,愈定愈静,没有凡心俗欲之苦恼。“静”是心地清静,无私无欲,物我两忘,心不随外境所牵,意不随物欲所动,无论是顺境中的灯红酒绿,不迷不惑,不贪不占,心如止水;还是逆境中的腥风恶雨,坎坷跌宕,即使面对灭顶的压力,再恶劣的外环境,都能静心以待,大志不悔,坦然面对,德一之心气贯长虹。这就是修养者的“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安”即安心、安静、安宁之义。人的心中有了德性,自能看透世俗人生的一切,面对名利的甚嚣尘上,物欲横流的纷繁世界,常能止欲生悔,克己自省,不为物尘所染,不被花花世界迷心;反而是心明如镜,不为物欲所累心,随缘应世,随遇而安,一切坦然面对,除德之外,别无它求。如此德心稳如昆仑,巍然不动,心地自安,性天光明,心身内天地必然是一片祥和的太平盛世。
做人之道也是如此。一个人如果不用正确的人生观定住自己的心,让私欲妄念任意张扬,被魔识邪心牵着鼻子走,终日为金钱名利而奔波,活得很累很累。不仅心中的烦恼无一刻停歇,命运也随之起伏,身体疾病丛生,灾祸也在所难免。若能定住自己的正心,清静心身,用德性修改自己的人生观,那么人生的一切都会向良性的方向发展。静而后能安,心安身安,内外皆安然,何乐而不为呢?)
安而后能虑,(“安”是一种静心状态。“虑”是处世谋事的一种思量、考虑、筹谋、规划、设想。此处所讲的虑,含有谨慎周详之义。是说人只有安然静心之时,遇事才能既不冒进,也不畏缩,不过又无不及,执两用中,不偏一端。虑是一种思维,它具有两个层面,一是后天主观正识之“虑”,一是先天的无虑而无不虑的慧性自然之“虑”。前者强调凡事多思多虑才能不出差错,就事物皆有阴阳两面的阳面而言是对的。但万物运化之理皆是阴动为先,太极之黑决定着太极之白的运化规律,仅靠主观意识所掌握的事物表面现象去运筹,虽也能触到事物之象,但是只能知其一,而不能知其二,难以尽知事物本质中的运化根由和规律,不能从根本上去改变事物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故而古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之训,所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人只有达到心中清静安然之时,进入德一的无私无欲状态,心中一片空明之时,灵性思维才能闪现,先天慧性才能生发。这种慧性之虑是不虑之虑,是一种刹那间的德心与自然万物之性相应相合的感而遂通,是接近符合自然真理的根本途径,它比人靠后天主观意识苦思冥想之虑更高远、更接近事物的本质,是举一反三、一通百通、以一代万、万无一失的大智慧之虑。只有具备了这种德性的人,在德性德能的作用力之下,才能生发出这种大慧,而决不是靠人伸手而能得来的。)
虑而后能得。(“虑”字,《说文解字》曰:“虑,谋思也。从思。”“得”,是得其所止。
“虑而后能得”这个理念,也就是“得道”的同义语。后世各家通用,唐、宋以后,佛家的禅宗以“明心见性”而得道,道家以“修心炼性”而得道,儒家以“存心养性”而得道。由此可见“虑而后能得”广泛而深刻的内涵。
“虑”含有静心中所生发的慧性之智,是德性产生的真正的聪明智慧。修德者既能在心中去私止欲,然后可以有德、累德、明德、行德,进而达到得道、成道、了道,至于亲民的至善之境。心地无私天地宽。人若能公而无私,厚德持身,心处于常清常静之中,坚持学修道德,德性就能百尺竿头,日日精进;应世遇事即能谋虑周密,接近或符合自然规律,不犯或少犯错误;以宏愿大悲心去亲善天下万民,与众生万物同心同体,舍己奉献,利益天下,在舍中不得而德,则是真得(德)矣。
舍与得是事物的一体两面,互相矛盾,又相生相克,相互变化。一般常人常识的认知取向,都是喜欢得而怕失去,人心都是得到的越多越高兴,之所谓“多多益善”。这种贪得心实际上是一种人心的私欲在作祟,是私心的无限扩大与膨胀。这种私欲心越多,心德损伤越大;如果是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贪得、窃得、骗得,那必然是得而必失。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天下之事理,无不是“有德者自得”,无德者自失。得与失皆是德性的有无多寡而决定的,而决不是偶然现象。无德、缺德之人,即使侥幸而偶得、以不正当手段而暴得,都必将像泡沫一样,瞬间而逝,岂能逃脱自然平衡率的不变法则。正如老子《德道经•天道》章所说:“天之道,损有余而益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奉有余。”人心都想好事一得永得,其实这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痴想。天道至公,天道好还。综观现今社会,人们的贪得思想,在名利的驱动下,都是趋炎附势,锦上添花者多,雪中送炭者少。君不见有权有钱人家门前车水马龙,送礼者络绎不绝;而那些急需救助的困难者,有几人关爱过?这是当今人们贪得心的变态,反映了离道失德的不良社会现象。
世间万事万物每时每刻都处在瞬息万变之中,从发生、发展到终结,完成它本身的循环过程,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顺境还是逆境,其理皆然。人们唯一所能做、所应做到的,就是以一颗善德之心,顺应自然,善待物性,静观其变,以德化物,以德应物,促使事物向良好的方向发展,而不是以个人的好恶之心贪得、抱怨、憎恶它,这才是真正的“虑而后能得”。)
|
|
|
|
|
|
|
|
发表于 2-9-2009 0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kkyen84 于 14-8-2009 05:03 PM 发表
今天读了这张文章觉得很不错,与大家分想一下~~~
佛教相信:宇宙的原素是永恒的,
生命的因素也是永恒的.
前者是物质不灭,
后者是精神不灭.
所谓永恒,
就是没有开始没有终结;
本来如此,
这就是宇宙与生命的本来面貌. |
|
|
|
|
|
|
|
发表于 2-9-2009 0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o1j2m3 于 18-8-2009 08:28 AM 发表
本末就是因果,因为本,果为末。
终始就是因果,始为因,终为果。
要镜中人笑,
必须自己先笑;
这是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