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321|回复: 56
|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08: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09: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前学术观点交锋激烈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15日 驻德国记者 顾钢
今日视点
离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还有3个月的时间,而气候变化“威胁论者”和气候变化“怀疑论者”之间的争吵已经白热化,不同观点的学术论文纷纷出笼,使两者之间的观点交锋变得更加激烈。
在最近的学术刊物上,有关气候变化不同观点的学术论文数量大增,并迅速被气候变化“威胁论者”和“怀疑论者”两大阵营用来作为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怀疑论者”阵营针对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了一个NIPPC组织,称之为“非政府IPCC”,并对流行的气候变暖的理论进行猛烈抨击。
借炒作气候变化发财和出名?
据德国《焦点》周刊网报道,今年6月底,美国宇航局(NASA)的一名气候研究专家杰姆·汉森与几名环保积极分子被警方拘留,原因是这伙人占领了西弗吉尼亚的一个煤矿,扬言要炸掉煤矿,阻止其继续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积极分子还写信给奥巴马,要求在年内就停止这家煤矿的生产,并立即实施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政策。气候变化“威胁论者”借机在媒体上大肆炒作了一番。
与此同时,气候变化“怀疑论者”把枪口对准了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有人在互联网博客上称,戈尔是“21世纪造就的第一位气候亿万富翁”。这话虽然有点刻薄,但批评者在对戈尔领导的“气候运动”及其基金会的税收调查中发现,戈尔个人的财富从2000年下台时的200万美元,已猛增到现在的1亿美元,仅他自编自演的那部宣传气候变暖后果的资料片《令人讨厌的事实》就获得了很高的报酬。
怀疑气候变化测量方法
美国海洋研究机构NOAA最近在媒体上发表消息说,经他们研究证实,今年7月份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为17摄氏度,这是自1880年以来的最高温度纪录,比20世纪的全球海洋平均温度16.4摄氏度高出0.6摄氏度,由此证明全球气候确实在变暖。
“怀疑论者”则对此结果表示置疑。美国气候问题资深专家弗雷德·辛格指出,根据卫星的微波探测器测得的数据,无法证实NOAA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海洋表面的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即使微弱的风也能使测量值变得不稳定,因此,他怀疑海洋表面温度创纪录的说法是否可信。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3位专家则对厄尔尼诺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显示,南太平洋正常的洋流规律每隔3年至8年会有一次大的波动,其结果是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下,东太平洋区域在冬季的平均温度会变高,而当出现与厄尔尼诺相对应的拉尼娜现象时,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又会下降。因此,难以确定某段时候海洋表面的平均温度升高与气候变暖有必然联系。
四大因素决定气候变化
美国NASA的气候研究专家朱迪森·莱恩和大卫·林特提出了一个新的气候变化模型,认为气候变化主要受四种要素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太阳黑子活动周期、火山喷发和温室气体。厄尔尼诺现象会使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0.2摄氏度,激烈的火山喷发可使地球的平均气温下降0.3至0.4摄氏度,如20 世纪90年代发生的皮纳托博火山喷发。而太阳黑子活动周期每隔11年会出现一次,按其最强期与最弱期比较,会使地球平均温度升高0.1摄氏度。另外还要加上人类活动释放的温室气体。
NASA的专家进一步预测,称2009年至2014年期间,随着温室气体的增加,以及太阳活动进入活跃期,地球的平均温度会在正0.15摄氏度至负0.03摄氏度范围内波动,气候变暖最明显的是地球中北部地区,尤其是西欧。而2014年之后的5年内,由于太阳活动又开始减弱,全球平均气温至 2019年只会增加0.03摄氏度。
气候变化是否会出现暂停期?
德国基尔大学莱布尼茨海洋科学研究所的尼尔·肯利萨德和马杰布·拉提夫曾发表报告,认为全球气候变暖会有一个相对静止期,约到2015年之后,地球的平均气温将不会再升高。原因是全球海洋洋流的相应变化,特别是热带的太平洋,其巨大的海洋面积和吸收温度的能力,很容易起到降温作用。
同样是德国专家,波茨坦气候变化后果研究所的斯蒂芬·拉姆斯多夫则发表论文认为,全球气温在今后几十年内还会增加。基尔大学专家的报告曾预测 2000年至2010年间会进入一个气温相对降低的过程,这是指与1994年至2004年期间比较。但拉姆斯多夫的报告称,迄今为止的全球温度变化趋势显示,气温还是在增加,相信在余下的十几个月内也不会发生转折。
NASA的科学家莱恩和林特在论文中称,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73%是由于自然原因所致。德国的拉提夫甚至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会议上作报告时说,周期性的气候波动每隔12年至15年就会发生。对此,气候变化“怀疑论者”提出了一个问题,既然气候变化主要是自然因素造成的,为什么还总是要在人为因素上找出路?
看来连科学家对气候变化也难以取得一致的看法,气候变化“威胁论者”和“怀疑论者”都可以拿出一大堆科学家的论据来反驳对方。由此可见,要制定一项全球性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协议是多么不容易。
(本报柏林9月13日电)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2009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潘基文呼吁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达成协议以保粮食安全
新华网罗马11月16日电(记者尚军 潘革平)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6日说,为确保全球粮食安全,各国需要在今年年底于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协议。
潘基文当天在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开幕式上说,粮食安全和气候变化紧密关联,没有气候安全就不可能有粮食安全,因此下月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必须达成协议,从而缔结一项新的有约束力的国际温室气体减排条约。
潘基文说,今天的粮食危机给明天敲响了警钟,到2050年,全球人口有望达到90亿。与此同时,全球气候正在发生变化,使得粮食安全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联合国粮农组织警告说,如果全球平均气温提高2摄氏度,非洲、亚洲和拉美地区的潜在农业产出将下滑20%到40%,而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的农业生产将会受到最沉重打击。
该组织估计,今年全球饥饿和营养不良人口首次突破10亿,达到10.2亿,比去年增加1亿。为唤起人们对全球饥饿问题的关注,潘基文15日发起了24小时绝食行动。潘基文说,绝食的滋味不好受,而对于全球千千万万受饥饿困扰的贫困人口来说,饿着肚子却是他们每天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
为期3天的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16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罗马拉开帷幕,会议旨在寻求帮助全球10亿多人摆脱饥饿的有效途径。
潘基文饿着肚子开粮食安全峰会
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定于16日至18日在罗马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敦促一些国家领导人承诺每年向贫穷国家提供440亿美元援助,帮助这些国家实现粮食自给。
世界粮食安全峰会召开在即,为激发全球“饱汉”的“饥饿”意识,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主动发起了24小时绝食行动,警示人们关注饥贫。
据新华社电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总干事雅克·迪乌夫13日晚开始24小时绝食活动,号召全世界帮助贫穷国家消除饥饿。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定于15日加入绝食行动,声援迪乌夫。
迪乌夫于意大利罗马当地时间13日20时(北京时间14日3时)在粮农组织总部开始绝食行动。
在饥饿和寒冷中 迪乌夫于办公室过夜
迪乌夫14日接受美联社记者采访时说,粮农组织总部办公室没有取暖设备,他只能披上大衣,戴上帽子和围巾睡觉。
“我睡得还不错,”迪乌夫说,“唯一的问题就是太冷,晚上气温只有8摄氏度。”
粮农组织说,迪乌夫的绝食行动意在声援全世界10亿面临饥饿的民众,敦促各国伸出援手,消除饥饿。
迪乌夫预计,2050年世界人口可能达到91亿,若要满足全世界人口的温饱需求,粮食产量需要增加70%。
为达到粮食增产目标,贫穷国家需要每年440亿美元的援助用来发展灌溉系统,购买农用机械。眼下每年79亿美元的援助远远不够。
“我们现在拥有足够的技术条件和资源消除饥饿,眼下需要的是政治意愿,而政治意愿会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迪乌夫说。
潘基文:“有这么多人挨饿是不可接受的。”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定于15日加入绝食行动,声援迪乌夫的行动。“秘书长会在周末加入绝食行动,”联合国发言人玛丽·奥卡贝告诉路透社记者,在绝食过程中,潘基文将前往罗马参加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
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定于16日至18日在罗马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敦促一些国家领导人承诺每年向贫穷国家提供440亿美元援助,帮助这些国家实现粮食自给。
不过,按路透社说法,一份最终会议草案显示,各国领导人答应投入更多资金发展农业,但草案中未提及2025年前消除饥饿的目标。
参与绝食的潘基文将饿着肚子在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上发言。他认为,在世界粮食过剩的情况下,还有这么多人挨饿是不可接受的。
世界粮食计划署 吁富国人每周捐1欧元
世界粮食计划署14日在其网站上发出倡议,希望富裕国家10亿民众每周捐款1欧元(约1.5美元)帮助贫穷国家中10亿民众摆脱饥饿威胁。
按路透社说法,这是世界粮食计划署历史上第一次发出这类倡议。
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干事乔塞特·希兰说:“眼下饥饿仍在蔓延。金融危机给各国政府带来巨大压力,因此,我们希望民众可以帮助我们抵御饥饿。”
希兰说,世界粮食计划署原定今年筹集67亿美元资金,但是眼下仅仅筹集到37亿美元。 |
|
|
|
|
|
|
|
发表于 8-12-2009 09: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觉得中国在推卸责任。
作为消费者的国家应该对制造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负责,而不是出口这些产品的国家
难道本身一点责任也不必负?
全球暖化这话题引起了不少争论呢。
但是即使暖化是周期活动,也不代表可以继续破坏环境吧? |
|
|
|
|
|
|
|
发表于 9-12-2009 09: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觉得中国在推卸责任。
作为消费者的国家应该对制造产品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负责,而不是出口这些产品 ...
CoNn3cT_Bee 发表于 8-12-2009 09:36 PM
其实已经可以看出中国的诚意了 。。。
关于那些争议,我们看到的大多是那些两端的‘信仰’者在争议 。。。真正的科学争议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
|
|
|
|
|
|
发表于 9-12-2009 02: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各国真的可以妥协吧...
不要为了自己国家的利益, 一意孤行, 等到气温越来越高, 冰山融化, 自己的国家也会被淹没吧 ?
只有当大家都能够把眼光放远, 地球才会有希望. |
|
|
|
|
|
|
|
发表于 9-12-2009 03: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报纸看到的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2-2009 09: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碳交易让各国发狂
2009年12月09日 来源:江苏商报
12月7日至18日,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召开,制定有关碳排放的新协议。很多国家都为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制定具体的计划和目标,低碳经济可能就此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巨大的碳交易市场
哥本哈根唱响节能减排
2009年12月7日注定是一个会被载入史册的日子。从这一天开始的12天时间里,最多将有近200个联合国会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齐聚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共同商讨和制定一份“后京都协议书”,即《京都议定书》2012年第一减排承诺期到期后新的温室气体减排国际协议。
中美两国相继宣布减排行动目标,让“哥本哈根”旋风一夜间刮遍全球。本次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旨在为《京都议定书》2012年第一承诺期到期后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达成一份新协议。在气候问题日益严重、《京都议定书》即将到期以及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的特定背景下,本次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无疑是一次里程碑式的事件,其长远意义不可估量。
随着人类对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的更加重视,低碳经济下,全球各国会打什么样的牌?
碳交易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一方面,最初只是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一种途径,但在过去的几年当中,它的迅速发展已经使人们对它的潜力重新认识。随着经济的增长,更是催生出一个以二氧化碳排放权为主的碳交易市场,各国又是如何进行碳交易的?
◆合作牌——日本
日本财团在中国寻求合作
资深产业经济学家白益民,一直在追踪日本财团在华布局情况。他发现,当下全球舆论对碳排放、低碳经济概念越炒越热,而日本综合商社却早以实际行动在中国各地寻求合作。
早在1997年各国在日本东京达成《京都议定书》首次规定了减排目标,三井物产、三菱商事、住友商事等日本大财团和综合商社,就开始涉足二氧化碳排放权的购买与转手贸易。在中国黑龙江、辽宁、江苏、山东、四川等地,以日资二氧化碳减排合作项目一个接着一个。
在《京都议定书》中,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前不承担减排义务,但议定书鼓励承担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购买排放量。
白益民分析,一方面,日资企业在中国购买的“碳排放权”每吨只有几美元,价格压得很低,而它转手卖给日本企业或在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上出售,价格可能是十几美元,现在这个市场方兴未艾,今后可能会上涨到几十美元;另一方面,日方向外输出了储备已久的环保、节能技术,占领了市场,由此形成产业标准和技术垄断,中国企业如果将来发展自主环保技术,就可能受制于人。
他认为,事实上日本综合商社利用减排项目“援华”,更大目的是要为财团企业在中国能源和环保市场上获得更多商机,从而在未来的节能性、环保性社会中占据制高点。
◆技术牌——欧盟
数十亿英镑的全球市场
发展低碳经济,背后离不开技术实力的支持。在过去10年,欧盟一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力量,其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程度与其在节能、减排和清洁能源开发低碳技术方面的实力密切相关。欧洲的环境技术全球领先,如英国的低碳技术、德国的环境技术等。
英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大力发展碳捕集和封存(CCS)技术,对燃料燃烧之前或之后的碳加以捕集,然后将其长期埋存在地质层中,借此达到减排的目的。日前发表的一份独立研究报告称,截至2030年,清洁煤炭技术每年可望给英国经济带来20亿到40亿英镑的收益,并提供3万到6万个就业岗位,涉及工程、制造和采购各领域。据专家分析,碳捕集和封存技术有望形成一个价值达数十亿英镑的全球市场。
在国际上,德国的环保技术和环境技能已成为其经济发达的一个标志。目前在慕尼黑欧洲专利局(EPA)登记注册的环保专利有一半是德国公司的。这些公司大多数都是中小型企业,它们的专业化程度很高,对各类环境技术问题都能寻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德国在废料、废水处理技术上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诸大建表示,在开发可再生能源的技术上,欧盟无疑也是做得比较好的。欧盟对发展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都十分重视,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而且通过良好的制度进行管理。欧盟制定了高而切合实际的发展可再生能源目标,计划到2020年之前,可再生能源将占能源结构20%,2050年增长至50%。
◆外交牌——美国
觊觎发展中国家的巨大市场
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路上曾经打出“外交牌”的国家很多,但是能够有实力打出外交牌的只有美国。
奥巴马政府热衷于四处打清洁能源合作牌,而其主要目的在于发掘发展中国家巨大的清洁能源市场。而美国的合作牌也的确打得响,因为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大国,从工业经济时代,世界的经济发展就要仰赖美国的经济发展,即便现在进入低碳经济时代,这种局面也没有改变。
美国的“外交牌”主要还体现在美国可以在国际社会率先提出各种关于低碳经济的新条约、新概念。如今年6月,随着《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在美国众议院获得通过,美国首次在国际社会提出在国家之间征收“碳关税”———用贸易的方式制约碳排放,对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的国家实施附加贸易关税,从而应对气候变化,碳关税生来便被赋予不容置疑的“使命”。
但是,正是美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当仁不让的经济地位,决定了美国偏偏敢于充当这个“世界环境卫士”的姿态。有专家也估计,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美国可能还会拿出“碳关税”作为和发展中国家谈判的筹码。而在未来,美国会不会打出其他的“外交牌”———比如提出“废水关税”“废物关税”等等,我们都不得而知。但是毫无疑问,在发展低碳经济过程中,美国这张“外交牌”一定会频频发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12-2009 09: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碳贸易——那个国家森林最多,那个国家就得利。 |
|
|
|
|
|
|
|
发表于 12-12-2009 08: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以上情形,对中国的表现有点失望
还以为中国会积极的面对这些问题,结果日本却比他们做得更好{:2_73:}
在看到mangalman的简报更是无言。
大家都好像把这责任推来推去的。
如果有一个国家真的去做了,其他真的会愿意跟吗?
为什么总要把责任推卸到先进国?好像事不关己那样 |
|
|
|
|
|
|
|
发表于 14-12-2009 1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ngalman 于 14-12-2009 11:47 AM 编辑
其实小弟对于中国的所谓 "历史排放" 理论很不以为然 (当然, 我不是反中)
其一, 地球是大家的, 爱护地球人人有责.
说出历史排放要公平那样的话就像是再说: "你(美国等发达国家) 破坏地球比我们多, 所以要等我们破坏到跟你们相同的程度的时候我们才来采取行动."
如果这样的话, 那么以后中国变先进国的时候, 那时候其它快速发展中的国家也来说同样的话, 那么地球要等到每个国家都排放到相同程度的时候大家才来一起减排, 那地球怎么办?
其二, 为了经济发展而不顾气候暖化的问题.
中国的目的非常明显, 就是不愿为了气候暖化而减慢经济增长(其实有哪一个国家不是这样?).
此外, 美国强烈反对就历史排放而负上责任.
美国的历史排放比谁都要多, 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
既然不能让大家都排放到相同水平的时候才来减排, 那么在金援的项目上美国应该就历史排放而负上更多的责任!!
还有, 欧盟如果真的为地球着想, 应该将绿色科技免费传授给其它的国家, 而不是拿来当商品一样卖!!
大家应该在自己能力范围里面为减排尽最大的责任, 而不是看别人减排多少, 深怕自己减排多了会对经济造成影响.
如果大家都这样僵持不下, 最终害死人类的其实就是人类自己 (自私的本性). |
|
|
|
|
|
|
|
发表于 14-12-2009 12: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看了很多文章关于这些环保理念和行动。
很多计划都是因为利益问题而胎死腹中。
如楼上所说,如果欧盟免费供应环保技术和物资给其他国家,
我不认为会有多少人心存感谢,久而久之反而会变成理所当然的局面。
如果突然停止供应就会被世人唾骂。
而且开发和生产这些资源技术也不是免费的,我们也应该给予资金协助。
问题来了,如果我们给予资金协助,最后如果欧盟内部有贪污,那我们的钱就沉入大海。
另一方面,如果欧盟真的是很伟大,免费供应,到最后我觉得他们会资金问题而导致国家经济下滑,换来的是为数不多的精神上的感谢。
所以我觉得两方面都不能妥协的。
有时人类太安于现状,往往不知潜伏的危机已经慢慢的扩大。
难道我们真的完全不容许一点点的利益受损吗?
那些住大房子开大车的,换成小房子小车子难道就不能活了?
很多金钱其实都被用在奢华的享受了,其实这在生活上是可以忽略的。
把这些钱捐出去,真的会少一块肉吗?
但愿有人愿意去省思这个问题。
爱护地球不是谁谁谁的责任,而是全体人类的责任。 |
|
|
|
|
|
|
|
发表于 14-12-2009 1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看了很多文章关于这些环保理念和行动。
很多计划都是因为利益问题而胎死腹中。
如楼上所说,如果欧 ...
CoNn3cT_Bee 发表于 14-12-2009 12:02 PM
欧盟如果真的有心可以把绿色科技用 "收回成本" 的方式来卖的,
而不是像一般产品要 "成本 + 利润 = 售价" 的方式
然后再卖给很多国家, 每个国家赚多少这样.
收回成本就是 break even sellin' price. |
|
|
|
|
|
|
|
发表于 14-12-2009 0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12-2009 03: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65%受访者盼哥本哈根会议达成协议
2009年11月06日 来源:科技日报 作者:李钊
本报巴黎11月4日电近日,由汇丰银行与世界多个组织合作进行的全球范围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5%的受访民众希望今年12月7日召开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会议能达成协议,并希望各国政府作出努力真正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调查结果显示,巴西86%的受访者希望哥本哈根气候大会达成协议,这个比例在墨西哥为83%,以此为标记,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被认为是更为关心全球变暖问题。发达国家中,法国73%的受访者希望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能够达成协议,而在美国这个比例只有45%。
各国受访者中,有79%的人赞成应当在2050年之前使全世界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0%至80%。
调查报告还说,全球变暖问题原先还是各国民众第三个关心的问题,而今年的调查显示,该问题的受关注程度因为经济危机而下降到第四位。
实际上,这已经是汇丰银行连续第三年做这样的民意调查。此次调查被认为是对不久将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新一轮全球气候会议施加民间压力。调查由汇丰银行发放气候信心调查问卷,通过网络进行,包括美国、法国、巴西、中国、墨西哥在内的12个国家和地区共1.2万人接受了抽样调查。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12-2009 04: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中国家呼吁不能扼杀《京都议定书》
本报北京11月3日电 综合本报驻西班牙记者张金江和新华社报道:2009年联合国第五次气候变化谈判2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拉开帷幕。苏丹代表团团长易卜拉欣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在开幕式上的发言中表示,“我们在此重申我们的坚定立场——《京都议定书》内容必须持续贯彻下去,并作为2012年《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后发达国家减排的法律基石。”
易卜拉欣说,“发达国家企图结束《京都议定书》的生命,对此我们表示严重关切”,这违背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将会置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一个危险的境地。对此,“我们已做好准备坚决抵制”,发达国家需要在减排方面继续承担主要责任。
本次巴塞罗那谈判为期5天,是在年底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的最后一轮正式磋商,主要工作仍然是继续就前期形成的协议草案进行讨论,为哥本哈根大会准备最终协议文本。由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和义务上仍存在尖锐争议,巴塞罗那谈判会议被看作是哥本哈根会议能否顺利举行的最后一次机会。
有鉴于此,易卜拉欣特别强调,在哥本哈根大会前,我们只有5天的有效谈判时间了,我们热切希望发达国家能够尽快提出有雄心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减排指标。
非洲集团谈判代表在发言中也表示,发达国家必须尽快制定量化的减排指标,除非有数字化的减排指标,并建立有效的机制实施该目标,否则,即使在哥本哈根达成新协议,也不能称作成功。小岛国联盟谈判代表也指出,支持77国集团和中国的共同立场,《京都议定书》不能被扼杀。
一些民间组织和舆论也要求发达国家拿出减排的量化指标。西班牙媒体说,工业化发达国家的人口占世界的20%,但排放的温室气体却占全球的80%,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少,但受到气候变化的损害却最大。发达国家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责任者,理应作出更多的减排承诺。
《京都议定书》的宗旨是通过具体措施和安排,限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其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年到期。200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启动新的全球气候变化谈判进程,2008年一共举行了4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但谈判各方的立场并未发生根本改变,存在巨大分歧,谈判进展缓慢,2009年又先后举行了4次谈判,为哥本哈根新协议铺路。此前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四次气候变化谈判,在技术层面有所推进,但在政策层面仍缺乏显著进展,谈判中两个最关键问题——减排指标和资金仍未解决。一方面,发达国家未能就2012年后的中期减排目标做出量化承诺。另一方面,他们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所应提供的资金支持迟迟没有具体方案。欧盟出于维护自身利益考虑,提出在《京都议定书》之外制定一个气候变化合作的新框架,但遭到发展中国家的一致反对。
眼前的巴塞罗那第五次气候变化谈判是通往哥本哈根的最后一站,各方将为最终达成新协议作进一步努力。不过,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减排的责任和义务上仍存明显分歧,许多发达国家在减排问题上推卸责任,而发展中国家认为各国都应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理应承担主要责任。各国具体的减排责任和义务问题已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的焦点。
(责任编辑:扎西)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12-2009 04: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钱“真没有”还是“可以有”? 欧盟峰会气候保护目标解决方案含糊其辞
2009年11月02日14:58 来源:《科技日报》
欧盟秋季首脑会议10月30日在布鲁塞尔闭幕。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欧盟27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就气候变化融资、推动《里斯本条约》生效和应对金融危机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讨论。最终,在气候变化融资问题上,欧盟领导人就给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的资金达成了一致,但未透露具体援助金额,也没有各成员国的出资比例。这一结果让发展中国家非常失望。
没有资金就没有共识
鉴于气候保护代价昂贵,因此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立场经常不一致,甚至会发生争执。欧盟诸国争论的焦点主要是在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的高额援助资金以及欧盟内部资助费用的分担问题上。欧盟负责环境事务的高级专员在峰会召开前就提出了这个关键问题,他表示,没有资金,就不能达成共识。如果在哥本哈根的谈判桌上没有钱,欧盟也将无法达成任何协议。
此前,欧盟财长曾经试图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具体的经济援助措施,结果以失败告终。波兰等中、东欧的9个欧盟新成员对此一提议明确表示拒绝。因为在高额援助资金的承担和分配问题上始终没有具体的规定,所以在本届欧盟峰会上,各国政府首脑和国家元首必须要作出决定,以便为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在哥本哈根世界气候保护大会上提供一个明确的谈判立场。
心中有数但袋中没钱
为了能够取得共识,富裕的欧盟国家需要在经济上向新的欧盟成员国作出援助承诺,例如向波兰的煤炭发电厂提供技术革新援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会前对在成员国间达成妥协寄予希望,他强调,欧洲在气候保护方面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应该要承担明确的义务。
峰会结束后,法国总统萨科齐表示,法国将与德国及巴西共同发挥带头作用,以便哥本哈根气候会议能够取得成果。但媒体获得的相关文件草案的内容显示,只有那些具备能力的欧盟国家才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短期融资做出贡献。换句话说,欧盟以及具备能力的成员国将根据各自的经济与财务情况,为快速融资做出贡献。
与会各国特别是法国与德国正在拟定文件的内容,这将成为欧盟在哥本哈根会议谈判中所处位置的基础。另据专家指出,从这份草案的内容来判断,融资最终水平将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决定。就此,欧盟委员会表示,快速融资将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在 2010年至2012年间应对环境变化,并称全球资金需求总额在每年50亿欧元至70亿欧元之间。
此外,也有分析认为,气候问题其实被冷落了,欧盟峰会既没有为成员国在资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提出具体建议,也没有就筹资机制给出任何细节,而是采取了观望态度。
甚至可以说,欧盟峰会只是在事先拟好的结论性文件中轻描淡写地重申了一下此前的立场,敦促国际社会加快谈判速度。在经济未见强力复苏之前,各国都不想多出钱。虽然,欧盟一直自诩为抗击全球变暖的旗手,但在遇到同样紧迫的内部事务时,欧盟的天平就会"理所当然地"向内偏斜。
真的准备好了吗?
10月30日峰会闭幕时,法国总统萨科齐在记者会上信誓旦旦:为了使哥本哈根峰会能够达成协议,法国、德国和巴西将起带头作用,在不久的将来推动全球范围的讨论和谈判,并争取在哥本哈根"把能形成共识的文件摆到桌子上"。但萨科齐同时承认,在有关环境政策方面,不可能所有国家都采取同样的政策。他还指出,欧盟援助贫穷国家用于同气候变暖作斗争的资金应该在各成员国中间平摊。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欧盟峰会的最后宣言中,较为敏感的碳排放关税问题并未被提及。尽管欧盟各国领导人也就援助穷国问题达成了部分共识,同意富国援助的金额总数到2020年为每年220亿到500亿欧元,但其中欧盟应该援助多少并没有具体结论。
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会后表示,"前往哥本哈根,我们准备好了"。他还说:"欧盟现在对于有关气候问题的援助,提出了清晰、统一的讯息,我们可以带着这一信息到华盛顿、新德里等地方与大家探讨。"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组织第15届成员大会定于12月7日起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这次会议上应该制定出《京都议定书》第一阶段到期后(即2012 年后)的全球气候新协议。在共同应对气候变暖问题上,富国应对穷国提供多少援助,是目前最具争议的问题,也被认为是可能造成会议失败的原因。
欧盟委员会当初提议欧盟应负责其中的10%到30%,遭到组织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强烈批评,认为少得可怜。但是,即便如此,这在欧盟内部还是摆不平,波兰等东欧国家认为自己需要发展,不能援助外国。(本报驻法国记者 李钊) |
|
|
|
|
|
|
|
发表于 14-12-2009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年来,被人类灭绝的生物不计其数,在加多一个人类自己,那也不算什么。。。
反正地球还是一样转动,再过几年大自然一样会恢复元气。。。只不过少了一些讨厌的人类。。。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12-2009 10: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展中国家代表离席抗议气候谈判破坏者
本帖最后由 牛牛好累 于 14-12-2009 10:18 PM 编辑
12月12日讯(腾讯特约观察员 谢来)
8日,七十七国集团气候谈判代表、苏丹外交官迪亚平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他10日在一次谈判中突然离席以示抗议。
综合新华社电 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10日进入第四天,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分歧依然明显。
在当天深夜举行的一次气候变化谈判会议中,七十七国集团参加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谈判代表、苏丹外交官卢蒙巴·迪亚平愤然离席,并指责有人恶意破坏这次大会。
苏丹外交官代表中国发言
这次会议本来需要1个小时,但会议进行到中途,迪亚平就愤然离开。他在接受丹麦电视二台的采访时并没有过多说明其中的原委,只是说目前谈判“情况不妙”,并指责有人恶意破坏这次谈判。
迪亚平在此次大会召开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发达国家迄今提出的减排目标太低,而且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用于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资金也严重不足。
在10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代表“77国集团和中国”发言的迪亚平还敦促美国参加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
他表示,美国如果不参加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全球无法达成实质协议。他希望正在挪威领取诺贝尔和平奖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能推动美重返《京都议定书》,“如果美国不参与减排,气候变化将变得更危险。”美国在2001年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是目前唯一游离于《议定书》之外的发达国家。
“花钱买武器不如救地球”
迪亚平在大会上还指出,为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中国家至少需要200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但我们到现在还不知道这笔钱从何而来。美国每年购买武器的花费就有2000亿美元,我不知道为什么它不愿花2000亿美元去拯救地球”。
迪亚平说,美国等发达国家可以花费上万亿美元应对本次金融危机,但与金融危机相比,气候变化从长期来讲更危险,非洲地区受其影响尤其显著。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得到资金支持。
七十七国集团成立于1964年,是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国际集团,在同发达国家谈判时,往往以“一个声音讲话”。目前,七十七国集团成员超过130个。
各方积极争夺舆论主导权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10日进入第四天,各方纷纷举行新闻发布会,阐明自身立场,争取舆论主导权。《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布尔形容说,4天过去,“各国正在进入谈判状态”。(综合新华社)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