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蘭莪‧蒲種)白蒲大道改道的首日遇上天公不作美,導致附近交通大癱瘓!白蒲大道週一(3月8日)在19.3及22公里處實施“逆向改道疏散交通”系統,以在交通繁忙時段,開放逆向車道,疏散靈市往蒲種方向的交通。
相信大道使用者對於首日的改道仍未習慣或不知情,以致蒲種區來往兩個方向的交通陷入癱瘓,往蒲種方向的“車龍”甚至延伸至靈市住宅區,車輛還一度長約一小時動彈不得,駕駛人士無不大吐苦水!
白蒲大道使用者宋家雄指出,他在4時下班後如往常從首邦市使用白蒲大道返回蒲種住家,詎料在雙威收費站之後陷入車龍陣中動彈不得。 他說,當時大家都不懂發生甚麼事,而車子卻在原地停了近1小時才開始稍微“蠕動”,而部份駕駛人士因塞了很久開始鼓噪,頻頻鳴車笛。 “原本從雙威收費站前往蒲種山莊路段,約5公里只需7分鐘車程,卻用了1小時半才能抵達,苦不堪言。”他坦言,白蒲大道塞車非新鮮事,惟如此嚴重的堵車情況則較為罕見,他建議大道公司還是保持原狀會比較好。“開放反方向車道的做法並沒法紓緩白蒲大道的交通;相反的,還加劇兩個方向的堵車情況。儘管如此,當局不妨慎重考慮興建高架天橋,這才是有效解決人口稠密與車流量高的問題。”
在靈市13區工作的符小姐表示,她7時15分左右離開公司,平時20分鐘就可以抵達約十公里外朋友的公司,沒想到週一花了整45分鐘只走到平時路程的一半,實在是塞得離譜。 她說,由於事先知道白蒲大道週一開始改道,所以已做好面對塞車的心理準備,也提早出門,惟到處都是車龍,她完全避不了車龍而嚴重遲到。 儘管如此,一些受訪者卻表示,上述計劃才剛開始實行,混亂情況是預料中事,駕車人士需要幾天來適應改道計劃,而大道公司也需要一段時間進行詳細的觀察才能夠對其效果進行評估。
郭素沁(蒲種金鑾區州議員) 大道公司之前已通知地方領袖和居民,不過應該還有很多駕車人士不曉得,因此預計實行的頭幾天,交通肯定會大亂,畢竟還處於過渡期,目前也很難判斷改道和封路計劃的有效與否,相信必須先試行一段時間才能評估其可行性。 環城大道公司的確有意願要改善多年來的交通阻塞問題,所以才會推出上述計劃,因為畢竟需要先試行一輪才能知道有沒有效,所以公眾應多給這間公司的專家一些時間來進行觀察和調整,究竟計劃有助於紓緩雙威方向而來的交通,還是對反方向的車輛有更大的影響,如果真的對交通有幫助,那麼計劃就會繼續下去,否則相信這間公司也會取消。 鄭福祥(蒲種公主城第7區愛家夏居民協會秘書) 我住在蒲種已經7年,不過由於上班地點也在附近而已,所以較少使用上述天橋,可是,據我的觀察,大道公司應該是考慮到從雙威往布城方向的車輛較多,而反方向的交通流量較少,所以選擇關閉IOI廣場前的天橋,讓反方向來的駕駛人士使用。 目前封路改道計劃相信在試行當中,不過,我認為,蒲種地區的交通規劃本來就存在問題,因為高架天橋的車道受局限,不比開辟地下隧道理想。
巴瓦妮(環城大道公司公關經理) 週一是實行改道計劃的第一天,雖然設置了告示牌及安排大量工作人員和交警給予協助,不過碰上雨天,加上駕駛人士感到混淆,所以大塞車的情況是可預知的。 估計三兩天後,當公眾逐漸熟悉路線,情況肯定會有所改善。 駕車人士過了雙威收費站後,我們鼓勵他們可進入最右邊額外開放的通道,以較快的速度前往蒲種柏蘭嶺及布城一帶,當然他們也能選擇原來的道路。 我們會嚴密監督整個計劃的情況,隨時進行調整,公眾也必須遵守秩序和給予配合,估計下一週亦會同樣關閉天橋和開放額外通道,如果情況理想,不排除會長期實行改道計劃。 (星洲日報)
情况的确比平时的情况严重很多了。。。 再过一段日子(测试期)后看是否真的能改善那里的交通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