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83|回复: 31
|
Six Sigma
[复制链接]
|
|
要interview 一場工作,看到里面的requirement 有提到 six sigma green belt certification.
去wiki看到一大堆資料 =.=
有誰懂six sigma嗎?我現有的工作完全沒接觸過
如果去inyerview對方問我six sigma的認知我基本上該答什么?總不能把wiki的資料全部搬出來吧。
希望有好心大大給個提示我要如何來惡補 =.=
*要interview的工作是一家美國公司的application engineer |
|
|
|
|
|
|
|
发表于 27-3-2010 1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育希 于 28-3-2010 07:40 PM 编辑
6 Sigma:
在70年代,Motorola面对日本严峻的挑战,其主席Bob galvin决定在品质上改善,来迎战日本高品质的挑战。在1981年,他要求其产品必须在五年内有10倍的改善。于1987年,Motorola建立了“6 Sigma”的概念,基于统计学上的原理,“6 Sigma”代表着品质合格率达99.9997%或以上。换句话说,每一百万件产品只有3.4件次品,这是非常接近“零缺点”的要求。“6 Sigma”计划要求不断改善产品、品质和服务,他们制定了目标、工具和方法来达到目标和客户完全满意(Total Customer Satisfaction)的要求。在过程上他们提供了黑带(Black Belt)和绿带(Green Belt)的有经验工程人员和顾问推行整个计划,并成为品质改善的先锋。
Motorola的“七步骤方法”(Seven Step Method),“不断改善”(Continuous Improvement)和客户完全满意(Total Customer Satisfaction)都是取材自TQM(全面优质管理概念)。他们提出新设计文化,简化生产步骤,采用机械臂、通用网络等来达到他们5“九”(99.999%)品质要求。1989年,Motorola更成功取得“Motorola Baldnige National Quality Award”奖项。1989年,Bob Galvin又提出另一个十倍品质改善的要求,并于1991年完成。自1981年起,Motorola已录得1000倍(1000∶1)的品质改善。其他公司,譬如Boeing,Caterpllar,Corning,General Electric,Digital Equipment和IBM等公司都采用“6 Sigma”方法去改善品质。 |
|
|
|
|
|
|
|
发表于 28-3-2010 07: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x Sigma提倡高品质,但很多时候SME公司都无法效仿的,因为现在的顾客都在比较价钱,厂商逼不得已的在材质上偷工减料,以减低成本,品质也会受影响~
如果SME公司坚持买特别好的产品,然后再卖给顾客,价格已经是一个问题了!顾客会一直和你说你的货很贵,其它公司才卖多少多少而已,当你和他说自己的产品品质比其它公司好时,他们也不理你,因为他们最注重的是价格!!
所以SME公司只能在price and service 下足功夫~
以上是发生在五金业的趋向! |
|
|
|
|
|
|
|
发表于 28-3-2010 08: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要看产品的类型及industry 的类型。像电视,DVD 这些比较贵的高价定位产品比较需要 Six Sigma。
如果用在低价产品或是那种margin base on volume 的产品就不划算。不过也是可以用six sigma 里面的一些 tools 如 CPK。。。。。 |
|
|
|
|
|
|
|
发表于 28-3-2010 08: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ix Sigma提倡高品质,但很多时候SME公司都无法效仿的,因为现在的顾客都在比较价钱,厂商逼不得已的在材质 ...
育希 发表于 28-3-2010 07:57 PM 
问你一个问题? 一路我都是喜欢考你, 哈哈。
一架 BMW 及一架 myvi。我们可以把它们的品质性能可以放在一起相比吗?你有何意见。 |
|
|
|
|
|
|
|
发表于 28-3-2010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育希 于 29-3-2010 10:58 AM 编辑
问你一个问题? 一路我都是喜欢考你, 哈哈。
一架 BMW 及一架 myvi。我们可以把它们的品质性能可以 ...
ken77 发表于 28-3-2010 08:33 PM 
我觉得不可以咯!就如MNC 和SME是很难相提并论的~ |
|
|
|
|
|
|
|
发表于 28-3-2010 08: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要看产品的类型及industry 的类型。像电视,DVD 这些比较贵的高价定位产品比较需要 Six Sigma。
如果 ...
ken77 发表于 28-3-2010 08:29 PM 
six sigma里提到的(Plan-Do-Check-ActCycle),也用在ISO里是吗?
不过在SME很难实行(Plan-Do-Check-ActCycle)。 |
|
|
|
|
|
|
|
发表于 28-3-2010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品质合格率达99.9997% by right是不包括的 
但motorola的好像包括rework  |
|
|
|
|
|
|
|
发表于 28-3-2010 09: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ME也是可以implement Plan-Do-Check-ActCycle 的。
ISO 的 整个circle 就是Plan-Do-Check-Act -Cycle
Quality objective & qulity policy - Plan
procedure and work instruction- do
management review - check
act - correctiv action / preventive action |
|
|
|
|
|
|
|
发表于 28-3-2010 09: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3-2010 08: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育希 于 29-3-2010 08:19 AM 编辑
SME也是可以implement Plan-Do-Check-ActCycle 的。
ISO 的 整个circle 就是Plan-Do-Check-Act -Cycle ...
ken77 发表于 28-3-2010 09:20 PM 
重点是我这个小咔无法推动公司一直follow ISO~
看来我要找靠山来为我撑腰了~ 哈哈~~  |
|
|
|
|
|
|
|
发表于 29-3-2010 07: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en77 于 29-3-2010 07:23 PM 编辑
ISO的常理不外于Plan what u do & do what u plan而已
不能做到的就不要include进去
所 ...
神来也 发表于 28-3-2010 09:40 PM 
ISO 基本就是 tailor made的。正如你讲的, write what u do。
其实,有些clause 可以不用fulfill。
例如 clause 7。5。2 Validation。就可以exclude。
在某些situation 一定要 included。 我教过你了,育希小姐。还记得吗? 请回答。
但是,6 mandatory procdure 就不可以exclude。
考考你们.育希小姐及神先生。 what are six mandatory procedure?请回答。 |
|
|
|
|
|
|
|
发表于 29-3-2010 07: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规模较大。从 MNC 的 procedures 来看,基本上来说他们的system 会强过 SME。毕竟他们可以成为 MNC 一定要有很完善的 system 来 control 他们的流程。 Ex: Ford....
所以,你们可以上网参考一些 MNC 的 procedure 来 -upgrade 你们自己的skills。尤其是他们的 6 mandatory procedure。
不过,小公司未必要有很 excellent 的 procedure。 因为他们规模比较小,简单的就够了。所以,我一看别人写'procedure 的方式就知道他们来自 MNC 或者 SME。
再来考一考你,育希小姐。 calibration 及 verification 有 何不同?教过你了。 |
|
|
|
|
|
|
|
发表于 29-3-2010 07: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Z, 去买一本 6 sigma 的书来看吧。
基本上 CPK 及 QC Tools, 你应该要懂。
CPK 是 process stability study。。。。上网找资料吧。 |
|
|
|
|
|
|
|
发表于 29-3-2010 07: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3-2010 09: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ken77很专业的样子。是greenbelt以上的吗? |
|
|
|
|
|
|
|
发表于 29-3-2010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育希 于 29-3-2010 09:40 PM 编辑
1.在某些situation 一定要 included。 我教过你了,育希小姐。还记得吗? 请回答。
2.考考你们.育希小姐及神先生。 what are six mandatory procedure?请回答。
3.再来考一考你,育希小姐。 calibration 及 verification 有 何不同?教过你了。
ken77 发表于 29-3-2010 07:21 PM 
为了要回答你所有的问题,我去看回了Internal Audit那旧帖!看了你和skyin35一唱一合,2位很专业的讨论iso的内容等!可是我还是无法消化你们所要表达出来的讯息和知识~
可见我的iso知识是非常非常的少!接下来的日子,我要好好恶补iso知识了! |
|
|
|
|
|
|
|
发表于 29-3-2010 09: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ISO 基本就是 tailor made的。正如你讲的, write what u do。
其实,有些clause 可以不用fulfill。
...
ken77 发表于 29-3-2010 07:21 PM 
4.2.3 Control of Documents
4.2.4 Control of Quality Records
8.2.2 Internal Audit
8.3 Control of Nonconforming Product
8.5.2 Corrective Action
8.5.3 Preventive Action
对吗?对叫版主加分  |
|
|
|
|
|
|
|
发表于 29-3-2010 09: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3-2010 11: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这么多人的回复,好像都不达边
其实Six Sigma 跟ISO, TQM都不同
ISO只是上面所讲的,把做的东西文件化,系统化,让大家有根有据做事
出了问题,就考究这个“根”“据”
只要“根”“据”对了,大家接下来做的东西就不会有太大的偏差
TQM就是列出一些tool,让大家有一些参考的工具,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像Pareto, SPC, fish bone diagram 等等
但是就不会有一个系统性的程序,比如是要如何做,从何做起
Six Sigma则基本上是在TQM的基础上列出了一个步骤,另外也鼓励使用更多的统计学工具来核实
Six Sigma提倡其中一种就是DMAIC
Determine, measure, analysis, improve, control
Determine,
首先是要确认你这次真正的问题是什么,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要具体数字来说明问题,以什么数据来判断你所谓的问题。解决的问题能带来什么收益。成立的队伍有些什么人,项目的开展日程是如何
(这项跟之前的Qaulity tool不同,因为以前解决问题时,连什么是问题都还没定出来,如何去判定已经解决问题也没有。这节基本就跟我们做Final Year Project 时,要把Scope, Objective, title 清楚写明一样)
Measure
这里要做G R&R等,首先要确认我们的测量没有问题。很多品质问题,兜兜转转,最后才发现测量方法不对。所以,在Six Sigma里,要解决问题,首先就是要确认测量方法是对的。
接下来,Six Sigma, 最主要是找出导致问题的关键因子。如:y = x1 + x2 + x3 +......
很多人在解决问题时,会本末倒置,把注意力放在Y
但是Y其实只是X造成的,所以我们必须把关键的X找出来。把X控制了,Y不就对了?
在这个阶段里,就会用FMEA, Fish Bone Diagram, Cause Effect diagram..... 等来确认因子.Cpk 一般也就在这里用,测量下过程能力,看看不良率是多少。
Analysis
当你挑了几个因子出来后,接下来就要找关键因子。因为控制了关键因子,才能有效控制Y
这里用到的工具,主要会有Anova, DOE等
这个也是Six Sigma里比较核心的,就是用试验模式+统计学来找出关键因子
通过改变因子里的level,来看Y会有什么反应
Improve
找出关键因子后,当然就根据关键因子对症下药。例如要把X控制在一个程度,我们在过程中必须做什么改善
然后改善了,就用统计学工具,如Hypothesis test,来判断改善前后的数据,是不是真的有改善
Control
这里就使差不多是ISO,就是把关键因子和改善的方法找出来后,接下来就是如何维持按这个方法来持续来维持
一般来说,Six Sigma分黑带项目和绿带项目
黑带比较复杂,绿带比较简单
但是,总的来说,Six Sigma比较适合量大的产品,短期或量小的产品
短期的,在Define阶段,收集数据来核实问题时,生产就停止了
或是在Analysis阶段时,须要用到大量的产品来做实验,小批量生产,哪里大批产品来做实验?
像上面的例子,如果拿Myvi和BMW,其实都可以用Six Sigma
但是如果MyVi和Ferrari来比,Myvi就更适合用Six Sigma了
因为Myvi量大
Ferrari量小,有很多试验都做不了。又或者说,他们完全可以使用全检,用高成本来完成
不过,当然也可以考虑Six Sigma里面 DFSS (Design for six sigma)。当然,这个又是另一节了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