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57|回复: 5

Get the Lead Off- 減少配重小密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5-2010 05: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别的论坛看到的, 我想对很多人都很有用

***

關於配重的問題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http://www.scuba.com.tw/weekly_a ... rticle&

Get the Lead Off- 減少配重小密訣
經由減少腰上的配重來改善你下次的潛水

Published on Scuba Diving Magazine

當你要用9公斤配重來把你的臀部壓在水底下時,別怨潛水長在他的配重帶上只有2公斤的配重。他是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他是吞了釣魚鉛錘嗎?還是有神力幫助他減少配重呢?BC的用意不就是用來抵消配重的負浮力嗎?
實際上,並非你所想像的。BC的角色主要是在潛水過程中補償浮力的改變,而不是為本來你就不須要的多餘配重來補充正浮力!減去些許的配重不僅是你的機會,而且是應該做的事。YMCA的潛水計畫副總監Tec Clerk說:「大約有50%以上的休閒潛水員的配重都超重。」

好要好得恰到好處!
過多的配重可以使人比較容易潛下水面,但是也使得在浮力控制上更加困難。因為不論深度如何額外的鉛塊所產生的負浮力是不變的,所以要隨著深度而你必須一直改變你放入BC的空氣來支持鉛塊的負浮力,這樣子總是會失去平衡的。
假使你用6公斤的配重,在15公尺深時,你要把BC加入足夠的空氣來產生6公斤的浮力,可以使你保持中性浮力。如果你下降時,增加的水壓會擠壓你BC裡的氣泡。現在由於這樣的變化,假設會使得BC中的浮力剩下2公斤,然而6公斤的鉛塊還是6公斤的鉛塊,這樣子一來你還是有4公斤的負浮力。
換句話說,如果你從15公尺上升時,你BC中的空氣會膨脹而產生更大的浮力,假設增加到了9公斤。如此一來,你變成有多了3公斤的正浮力。
接下更糟的是問題來了,舉例,如果你有3公斤的正浮力而且正要上升,BC中的空氣會漸漸變大跟產生更大的浮力。3公斤的浮力變成4公斤,5公斤,7公斤,10公斤甚至更大。你越上升,上升速度就越快;相同的原因,當你太重時,也會加速你的下潛。

想像果嶺推杆!
曾玩過高爾夫球嗎?在小丘上的果嶺有個洞,你必須在球滾下之前,要用足夠的推力將球推到最上面進入洞中。這就是好比中性浮力。推得太輕或是太重而過頭,都會很快地滾下小丘。速度的增加隨著每一吋而變化,就好比正浮力與負浮力隨著深度的變化而改變。
你能夠當上升時利用洩出BC的空氣或是當下潛時增加BC裡的空氣來解決這樣的問題嗎?答案是肯定的,這就像當球要開始滾動時,你要把它推回到小丘頂端一樣。
不幸的是,大多數的潛水員都是矯枉過正,他們都是把球推得太用力而滾過頭到另外一邊去。像潛水員這種重量的物體本身不會如預期般快速地在水中改變方向,所以當我們按下充氣閥一次時,還不會立即產生效果,要等上一段時間之後,第一次充的氣才會顯現出效果。
配戴額外的配重就像是讓小丘更加的陡峭而頂點(也就是中性浮力的區域)更小且不容易做到。換句話說,你穿載越接近適當配重,就像使得小丘變得平坦些且容易使得球停在頂端。要使浮力得以控制,你需要讓你所有的氣泡減到最小,還有將鉛塊也減到最少。

目標:適當配重
多少公斤是你需要的呢?這答案會每天因人,因裝備以及其他因素而異。
然而對大家來說,目標就是配戴足夠的配重讓你可以在5公尺深的水中,穿著沒有空氣的BC和快要耗盡的氣瓶時保持中性浮力。換言之,你要做安全停留時,很顯然的結果是你可以使自己靜止不動地待上3到5分鐘。
為何跟深度有關呢?因為你所用的裝備像是BC等。這些裝備所使用的材質當中有數以千計的微小氣泡,或是在乾式防寒衣中存在著一個大氣泡,這些都會隨著深度的變化有反比的關係,會使得浮力增加和減少。一般而言,一件男用溼式防寒衣每1mm厚度在水面上有1~1.5公斤的浮力。
為何跟壓力有關呢?因為隨著使用的時間,氣瓶內空氣的重量會改變但是氣瓶的尺寸大小卻不會改變。在標準80cu.的鋁氣瓶中空氣重量大約有2.7公斤。當呼吸時壓力從206bar降到34.5bar時,空氣重量大約剩下0.45公斤左右,所以現在你多了2.25公斤的浮力了。
附帶地,鋼瓶不會變得比較輕這件事也不是真的。一開始鋼瓶就很重,可能到潛水結束時都還是負浮力,然而你從氣瓶吸出13立方呎的空氣就會讓氣瓶的重量減少約0.45公斤(也就是多了0,45公斤的浮力)。

如何達到適當配重?
OK,在安全停留時,你需要足夠的配重來保持中性浮力。需要多少呢?你也許已經聽過不少方法來猜測你倒底需要多少的配重,例如:
l 用你體重的十分之一作為你的配重
l 當你全副裝備,調整配重到使你可以浮在水面上眼睛的高度。
l 當你全副裝備,加鉛塊直到使你可以平緩地下降為止。
可是這些都只是猜測的方式。這裡提供一些如何減少猜測的方式,用它至少在你第一次潛水前,測試看看。至少在你第一次潛水前,測試看看。你不需要浪費你的潛水時間,在過程中不用緊緊抓住你的潛伴或是有任何風險讓你成為船員的笑柄。
1. 去浮潛:戴上你的面鏡,呼吸管,蛙鞋跟防寒衣,以及一條配重帶根據上述的任一方法所得的結果。
2. 下潛吧:往水下踢大約3公尺深,保持水平,留下一半的呼吸並且憋氣,看看你是否上升還是下降。
3. 調整:回到陸地上或海邊,調整你的配重重量讓你在水下3公尺深可以停懸。
4. 再加個2.3公斤(5磅)左右:再加上2.3公斤(5磅),可以補償你用標準80cu. 鋁氣瓶用盡時的產生的正浮力。
這個辦法應該可以調整現在使用的配重和你的適當配重只差1.5~2公斤,而且你或許還會有其他多餘的0.5~1公斤的負浮力來自於你的調節器跟儀表,而你的BC是接近於中性浮力的。

調整到你的最適配重
開始你的潛水吧。感覺太輕?別太早定論,直到你已經可以掌握BC裡的空氣跟防寒衣所造成的浮力,焦慮心理因素等等。感覺太重?還是一樣,別太早定論,你應該會因為氣瓶中空氣的重量有約2.3公斤(5磅)的負浮力。
精準地調整你的配重數最好在潛水結束之前,當你在大約水深5公尺做安全停留時,將氣瓶壓力留下約35bar,這時候你應該可以非常容易保持你的浮力。在這時所有的氣泡早就從你的防寒衣中被擠壓出來,而這時你的氣瓶已接近空氣瓶的狀態,你已經將你身上的浮力加到最大,這時只要把鉛塊加到足夠讓你在此時形成中性浮力就行了。

如何下潛:老鳥的秘訣
當潛水長認為你配重過重,而你在減少配重後卻在船邊載浮載沈而不能下潛時,你一定很難接受這種說法!下潛不了,在這情況下你顯然地是要加較多的鉛塊,而非少量的,對吧?
也許不是。在很多情況下,潛水員會製造不必要浮力造成自己還浮在水面,以下有幾個原因。
1. 焦慮產生:焦慮地潛水員會比較常擺動他們的手腳,而且這樣一來會產生讓他們往水面上移動的力量。這也說明為何新手幾乎比資深潛水員用較多的配重;他們試著藉由增加鉛塊來克服下潛時緊張所造成的踢蛙鞋而產生的浮力。
小技巧:SSI教練簽證官Daryl Bauer建議,將你蛙鞋收起往上貼近你的臀部,用並且用你的雙手抱住你的膝蓋,這樣你的雙手雙腳就能保持不動。或是夾緊你的手臂貼近於身體,還有腳趾朝向下以減少阻力。
2. BC裡的空氣:你也許想過你已經把空氣都洩光了,但當你按著洩氣鈕時充排氣閥的位置卻很被你放得太低根本洩不出空氣。還有許多BC還是依然有大量氣泡在裡面。這問題是由於BC是有彈性的所以常會造成空氣有時會卡住沒辨法排出。
小技巧:PADI課程總監Linda Van Velson說道,將充排氣閥盡可能地用左手舉高使得皺摺的管子可以完全地伸展,同時用右手去擠壓BC排出卡住的空氣。
ScubaLab已經發現許多BC會在你頭後方的氣囊藏有氣泡,尤其是背氣囊式BC,你可以檢查你的頭後方的氣囊,如果有氣泡阻塞在那,就會感覺那裏的氣囊好像是你頭後面有個枕頭一樣。
小技巧:當你將排氣閥打開時,身體往後仰一些些像是躺在懶骨頭躺椅一樣的姿勢,這可以使得氣泡往充排氣閥移動且排出。
3. 防寒衣裡的空氣:使用乾式防寒衣的潛水員尤其是比較感受到這樣的問題,因為被困在乾式防寒衣中的氣泡有時會很大。當潛水結束時,如果潛水員使用適當地配重跟充氣,他需要僅有足夠的空氣在防寒衣內保持乾燥之用,他在防寒衣的樣子是看起來擠壓皺皺地。想要利用身體的彎曲跟緊緊抱住自己的動作將乾式防寒衣中的空氣完全排出是不太可能的,唯有水壓可以做到這點。
小技巧:NAUI課程總監Bill Kendig建議走下水稍微游到深處。直到頸部,同時將頸部的迫緊環打開一指幅的寬度讓空氣排出。要小心,別讓水從迫緊環進去。
縱使濕式防寒衣一開始也會保有一些空氣,其材質會把數以千計微小氣泡困在內裏當中。因此在腋下跟鼠蹊部位比較容易形成較大的氣泡。而且毛絨布料比光滑的布料更容易藏有小氣泡。
小技巧:耐心點。把自己浸在水中等個幾分鐘。打開頸部一指幅讓空氣排出,或更徹底一點就是拉開拉鍊也可以讓空氣排出。移動你的臂部跟大腿讓氣泡往上排出得更快些。也拍拍你的頭套,或者使你的頭套的開口朝上排出空氣,這樣子頭套不會變成一個浮力袋。
4. 肺部的空氣:當你要下水前,很自然的會將肺部的空氣充飽。許多潛水員都不清楚即使在下水後,以及在他們感到輕鬆前的剛開始幾分鐘,他們都還是只用也就是淺呼吸以肺部中最上層的組織在做空氣交換。此時他們頂多呼出肺部一半的空氣,然後又很快的吸足空氣。這樣會形成額外的浮力,同時他們長期這樣子的呼吸方式,也會造成二氧化碳累積的風險。
小技巧:當你決定要下潛時,盡可能的吐氣,直到你已經下沈到1~2公尺深之後才開始吸氣。使你的所吸第一口氣先含著直到你再下幾公尺之後,才開始正常的呼吸。

文章授權: Scuba Diving Magazine
編譯: Scuba SHOP 潛水易購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5-2010 06: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每一個潛水中心的鉛塊重量都不一樣,而潛水員的心情壓力甚至潛水的動作都足以影響潛水的表現,最重要還是不停的去嘗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10 07: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收益不少~~谢谢~~
不过跟团出去没机会先做浮潜测试~~
加上不是用自己的装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5-2010 1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10 01: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以看看flim 的贴
rush. 发表于 14-5-2010 11:03 PM



    很熟,谁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5-5-2010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锥齿鲨


   我和他不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2-12-2024 12:03 AM , Processed in 0.12693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