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5987|回复: 115

谈我的修行之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6-2010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行住坐卧都是修行,修行莫碍于形式,重点是否活在觉知,醒觉的状态中。

             生活太忙碌,不察觉心念是贪,是嗔,是痴,随着业习(累积的习性反应)造作新的业,苦海浮沉,没有出口。

        接触佛法,向往人性的光明,仰敬圣贤的智慧,那无求的境界,无贪,无嗔,无痴,因缘所促,义无反古走向修行的道路。心中只有感恩,一路上善知识的扶持,免了许多冤枉路。有缘亲近继程法师,开照法师,慧光法师,还有接触了苏美多法师有关空性的教法,一路走来,十七年了,点点滴滴,有笑有泪,渐渐在法雨甘露中成长,站稳脚步。

      不再找寻了。只因心已有了皈依处,找到了生命的出口。


             佛曰:“不以其他为皈依处,以自己为皈依处”。以“自己”为皈依处,然,佛说“无我”;那,“自己”是舍?多年以前,有了感悟,“自己”不是“我”,是“正念”, 是“觉知”,“佛性”,“佛心”,“本来面目”,一切的文字标签只是代号,是不同的手指,指向同样的月亮。

        通过静坐,身心沉淀,醒觉的觉知当下身心里外,清楚明辨“心”与“活动”。心,不动,明觉;活动,生生灭灭。“心”如天空;“活动”是白云,彩虹,鸟儿,也可能是狂风暴雨;“心”如旅店,“活动”是客人,来来去去;“心”如大海,“活动”是浪涛,起起落落,终归大海。我爱大海的比喻,心如大海,能包容万物,不推不拒。

             我也喜欢空间的比喻。“空”衍生了“有”。“空”衬托了“有”。往往人忘失了宾主,执着于“有”,无视“空”的存在,真理的所在。踏进房间,引人注目的总是陈设的家具,玲琅满目的摆设。。。谁曾留意空间的所在?心的本质,是如此空,然,显现的是又是如此的五花十色的红尘。我们可曾看清了,是继续眷念梦幻泡影的滚滚红尘?还是找到了生命的出口,发现了那片自在的无际天空?


             打坐时,闭上双眼,舒适的盘腿而坐。观,照。这就是生命的出口,自在的天空。观:滚滚红尘,攀缘未来,捉取过去。。。周而复始,一样的剧本,不过换了主题。观不清楚,身心合一轮回去,演不完的贪嗔痴。观清楚了,身与清净心合一,不贪不嗔不痴,无求无为,演一场即心是佛的自在人生。

             忙碌不忘静坐,可以让烦杂的事物消融沉淀;保持观照,包容接受心中的暴风雨,智慧才会升起。

         祝大家心安,安住在自在的无际天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6-2010 04: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

我曾经向开照法师的同门师兄弟学过静坐。

以后我静坐有不会的地方,我向您请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0 10: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2-6-2010 10:41 PM 编辑
虽然身心在缘聚下合一,旦各自是独立的。。。。。相信在禅修中可领悟到。...Sadhu Sadhu Sadhu
RICYON 发表于 22-6-2010 04:24 PM


现代的大乘人辗转的学习佛学,要得到你上述的句子很难很难,有者或许一生都闻所未闻。
参禅的人禅到最后得到什么?妙明真心真是如此玄妙又玄妙又玄妙?不思善不思恶,不着两边真是如此玄奥,非要圣人境界才可以了知?

纵观楼主花了17年光景,所获得的

观不清楚,身心合一轮回去,演不完的贪嗔痴。观清楚了,身与清净心合一,不贪不嗔不痴,无求无为,演一场即心是佛的自在人生。
都没有楼主所说的好。

这样一句话还只是入门,更加深入的道理还是存在。只是一般上坊间能见到的就说到这里,在没有“新的知识”出现在这个世上前,大家拿来当文字游戏把玩的来来去去就是那几种文句。不思善,不思恶,不着两边,不起心动念什么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0 10: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如心不动,万法在其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0 10: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如心不动,万法在其中
winniechow66 发表于 22-6-2010 10:50 PM

哪你看到万法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0 11: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6# 素还真

我看到萬字四個號碼6183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2-6-2010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素还真

我看到萬字四個號碼6183 .
guilimen 发表于 22-6-2010 11:35 PM


跳字才是真理。给脸楼主说些道理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6-2010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8# 素还真


樓主是一個充滿文采的藝術賊和Copy Cat ,您叫我從何發出衷心的讚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6-2010 09: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现代的大乘人辗转的学习佛学,要得到你上述的句子很难很难,有者或许一生都闻所未闻。
参禅的人禅到最 ...
素还真 发表于 22-6-2010 10:28 PM



    "虽然身心在缘聚下合一,旦各自是独立的。。。。。相信在禅修中可领悟到。...Sadhu Sadhu Sadhu"

素大德为这一个句子吸引和着迷了.  {:2_7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6-2010 09: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3-6-2010 10:00 AM 编辑
"虽然身心在缘聚下合一,旦各自是独立的。。。。。相信在禅修中可领悟到。...Sadhu Sadhu Sadhu" ...
洁净清新 发表于 23-6-2010 09:09 AM


假如有价值的句子为之赞叹又何妨?

怎都好过这些句子,动不动就说 “ 某某人我见很重;  我看到很多”我“。 你使用了多少个”我“?” 不然就 “你执着这个,执着那个,着迷这个,着迷那个。”

这些句子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都是告诉人 ”你别这样做,你这样做不对;你要放下,放下,放下。“ 可是却没有给予正面的说教,如何才能放下。这个”我见“又跟其他人思想有何分别?这个执着没有了又怎样?

来来去去就在那里玩诡辩游戏,玩到最高境界干脆弄个新分身洗版,然后证明自己很超然?

我素还真批评的还不是批评那些假超然的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6-2010 10: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素还真


    我又没说你什么,我是表达我看得出你对这句话吸引而感到很赞叹啦~

是我自己没看到这个句子,这样简单,好吧?

我见楼主的老师是我的老师的同门,我进来想交个朋友而已。

既然你认为我应该讨论的是你认为的"正面的说教,如何才能放下"这类的讨论,我不知道。那,我不讨论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6-2010 1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

我曾经向开照法师的同门师兄弟学过静坐。

以后我静坐有不会的地方,我向您请教。
洁净清新 发表于 22-6-2010 04:10 PM


互相学习啦。大家佛弟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6-2010 06: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路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6-2010 1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行住坐卧都是修行,修行莫碍于形式,重点是否活在觉知,醒觉的状态中。。。。。。。   忙碌不忘静坐,可以让烦杂的事物消融沉淀;保持观照,包容接受心中的暴风雨,智慧才会升起。

         祝大家心安,安住在自在的无际天空。


自在心 发表于 22-6-2010 03:28 PM



   
这位大德,看第一遍你所写的,感觉还不到位,再看一次,就发现不到位的地方了,那就是为什么你说修行莫碍于形式,尾段却说忙碌不忘静坐。这样不是前后不一了吗?

这是我所看到的点,不知道你为什么这样写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6-2010 12: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尋夢人 于 24-6-2010 12:54 AM 编辑

回复 1# 自在心

谢谢LZ分享修行之心得,充满着睿智.

[sub]
观:滚滚红尘,攀缘未来,捉取过去。。。周而复始,一样的剧本,不过换了主题。
观不清楚,身心合一轮回去,演不完的贪嗔痴。
观清楚了,身与清净心合一,不贪不嗔不痴,无求无为,演一场即心是佛的自在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6-2010 0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年以前,有了感悟,“自己”不是“我”,是“正念”, 是“觉知”,“佛性”,
“佛心”,“本来面目”,一切的文字标签只是代号,是不同的手指,指向同样的月亮。
自在心 发表于 22-6-2010 03:28 PM

一语中的.

许多人在妄心之外另求一个真实不变的佛性或者常住真心.

这是头上按头,落入神我外道而不知觉.


还有接触了苏美多法师有关空性的教法
自在心 发表于 22-6-2010 03:28 PM

苏美多法师是我所敬仰的尊者.


能否分享他对空性的教法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4-6-2010 0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年以前,有了感悟,“自己”不是“我”,是“正念”, 是“觉知”,“佛性”,“佛心”,“本来面目”,一切的文字标签只是代号,是不同的手指,指向同样的月亮。
自在心 发表于 22-6-2010 03:28 PM



,“自己”不是“我”,是“正念”, 是“觉知”,“佛性”,“佛心”,“本来面目”,

你是否自我催眠自己不是这个我,而是空呢?

这个自在的空,难道不是另一个“我”的表现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6-2010 03: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位同修應該去做電影界的場記和剪輯工作.

還沒有悟道的人 ,竟然可以寫出"悟道者"的心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6-2010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4-6-2010 09:57 PM 编辑
這位同修應該去做電影界的場記和剪輯工作.

還沒有悟道的人 ,竟然可以寫出"悟道者"的心聲.
guilimen 发表于 24-6-2010 03:59 PM


这个论坛需要踢馆文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6-2010 04: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 tutye

忙碌,有觉知观照,是修行。
打坐,有觉知观照,是修行。
身心所在,就是修行所在。。。。

“忙碌不忘打坐,可以让烦杂的事物消融沉淀;保持观照,包容接受心中的暴风雨,智慧才会升起。”

有时,忙的时候,没烦恼;有时,静的时候,没烦恼;
有时,忙的时候,生烦恼;有时,静的时候,生烦恼。

至于要借用什么形式,能让自己受用,就是冷暖自知了。

愿在此借用文字,分享法喜,互相勉励。善哉,善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2-2025 04:48 PM , Processed in 0.16538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