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教里有没有一个管道在无助的时候可以类似基督教的向耶稣祈祷? |
|
|
|
|
|
|
|
发表于 23-10-2010 12: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10-2010 12: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的祷告是念经,对象可以不是某神佛或菩萨。
lz可以念慈经来散播慈爱,达到改变自己和周遭的目的。
以下是咖啡豆版主的《慈经》
慈经(The Chant of Metta) - 黄慧音居士 (Imee Ooi )
愿我无敌意、无危险。
愿我无精神的痛苦。
愿我无身体的痛苦。
愿我保持快乐。
愿我的父母亲,
我的导师、亲戚和朋友,
我的同修,
无敌意、无危险。
无精神的痛苦。
无身体的痛苦。
愿他们保持快乐。
愿在这寺庙的修行者,
无敌意、无危险。
无精神的痛苦。
无身体的痛苦。
愿他们保持快乐。
愿在这寺庙的比丘、沙弥,
男教徒、女教徒,
无敌意、无危险。
无精神的痛苦。
无身体的痛苦。
愿他们保持快乐。
愿我的四资具的布施主,
无敌意、无危险。
无精神的痛苦。
无身体的痛苦。
愿他们保持快乐。
愿我的护法神:
在这寺庙的、在这住所的、在这范围的所有的护法神,
无敌意、无危险。
无精神的痛苦。
无身体的痛苦。
愿他们保持快乐。
愿一切有情众生:
一切活着的、一切有形体的,一切有名相的、一切有身躯的,
一切雌性的、一切雄性的众生,
所有圣者、所有非圣者,所有天神、所有人类,所有苦道中的众生,
无敌意、无危险。
无精神的痛苦。
无身体的痛苦。
愿他们保持快乐。
愿一切众生脱离痛苦。
愿他们不失去正当途径所获得的一切,
愿他们依据个人所造的因果而受生。
在东方的,在西方的,在北方的,在南方的,
在东北方的,在西北方的,在东南方的,在西南方的,
在下方的,在上方的,
愿一切有情众生:
一切活着的、一切有形体的,一切有名相的、一切有身躯的,
所有雌性的、所有雄性的众生,
所有圣者、所有非圣者,所有天神、所有人类,所有苦道中的众生,
愿他们无敌意、无危险。
无精神的痛苦。
无身体的痛苦。
愿他们保持快乐。
愿一切众生脱离痛苦。
愿他们不失去正当途径所获得的一切,
愿他们依据个人所造的因果而受生。
上至最高的天众,下至苦道众生;
在三界的众生,所有在陆地上生存的众生,
愿他们无精神的痛苦、无敌意。
愿他们无身体的痛苦、无危险。
~~~~~。~~~~~
慈心观的十一功德:
~ 能愉悦地睡着并起床
~ 不做恶梦
~ 一切众生乐于亲近
~ 诸神护念
~ 远离一切的火灾、毒害及刀兵的伤害
~ 容易专注
~ 外貌清新
~ 临终时不昏乱
~ 因修习慈心观而往生梵天
愿佛法久住,愿佛光普照。
咖啡豆合十 |
|
|
|
|
|
|
|
发表于 23-10-2010 0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福田 離不開自己的心 能從自己的心裡去尋找 是没有得不到感通的 |
|
|
|
|
|
|
|
发表于 23-10-2010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3-10-2010 04:28 PM 编辑
佛教里的祈愿的真正之义,是以自心对话,真正的心是自身的佛性,是遍在整宇宙
所以是实在发愿,仟悔,回向,感恩,是自身的心灵过程 |
|
|
|
|
|
|
|
发表于 23-10-2010 06: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3-10-2010 06:59 PM 编辑
是自心把意愿形象化 (visualization) |
|
|
|
|
|
|
|
发表于 23-10-2010 07: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里的祈愿的真正之义,是以自心对话,真正的心是自身的佛性,是遍在整宇宙
所以是实在发愿,仟悔,回向 ...
清池 发表于 23-10-2010 04:27 PM 
100%对,和我相同看法,,说个重点,过惭悔,原谅每个人,可比一般修行快速好多倍,也容易不受轮回。。。。 |
|
|
|
|
|
|
|
发表于 23-10-2010 11: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一切都应从心开始,当你的心产生了力量,周遭的一切都会有所感应而随即改变哦·~ |
|
|
|
|
|
|
|
发表于 24-10-2010 07: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4-10-2010 07:48 PM 编辑
最重要的分别,是无主仆的关系,是无乞求或哀怜的姿态,
是显发在自心内的力量
|
|
|
|
|
|
|
|
发表于 24-10-2010 07: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5-10-2010 12:05 PM 编辑
注,佛教中的“心 ” , 在汉文翻译有时不清楚,要知梵文的原义
1。 心 指 citta (梵), mind (英),心法、心事。指远离对象仍具有思量(缘虑)之作用者。
2。 心 指 Hrdaya(梵), heart (英),所谓的肉团心/心脏
所以<心经/般若心经>的心-那是指般若皆空之精要
3。 心 指真心(本来清净之心,即自性清净心)与妄心(烦恼污染之心);
九识义乃将识分作九种之义。
即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再加末那识(即第七识)、阿梨耶识(即阿赖耶识)(以上为八识)、阿摩罗识等,合为九识。
小乘佛教立六识,大乘佛教地论宗、唯识宗立八识。
真谛系之摄论宗复举第九识 -阿摩罗识(无垢识、真如识),成立九识义。
第八识 是 妄心 阿赖耶识
第九识 是 真心 阿摩罗识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10 1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cheezysmiling
佛教里有,“八十八佛忏悔文”,“千佛忏”....向佛菩萨忏悔自己的过失....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0-2010 04: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福田 離不開自己的心 能從自己的心裡去尋找 是没有得不到感通的
vokoyo 发表于 23-10-2010 01:54 PM 
如果自身的心是很脆弱又懦弱,该如何寻找?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10 05: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你就用方便权法。。假假外面有佛菩萨可依。。。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0-2010 05: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大肚皮豚
我感觉到基督徒们很强烈的‘寄托感’当他们在祈祷的时候,把困难灾难的烦恼寄托于耶稣的身上,再从耶稣的身上得到寄托的力量去面对一切。。。在这里我才体会到什么叫宗教是一种寄托我想知道念经=祈祷。。。那么那一种寄托又如何去体会得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0-2010 05: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 清池
在假假的当儿,还是感觉很虚有,因为没有很明确的对象吧,因为基督徒们的对象很清楚就是耶稣,而佛教就是菩萨吗?而菩萨又有很多位,如观音菩萨,释迦摩尼。。。。。。。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10 05: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cheezysmiling
讲出实相,那假假不就破了吗?不讲的话,难道科学,历史不会说吗?真就是真,假就是假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10 05: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大肚皮豚
我感觉到基督徒们很强烈的‘寄托感’当他们在祈祷的时候,把困难灾难的烦恼寄托于 ...
cheezysmiling 发表于 25-10-2010 05:16 PM 
这位楼主,若是您想得到如您所说的“寄托”,我恐怕在佛教是找不到的。因为佛教是教人认清现实,再从现实中去观察到最细微的风火水土的四大组合,明白到“无我”。
因为佛教的学说是,万般带不走,唯有业随身。我们不能把自己的遭遇去埋怨老天对自己的不公,因为那是我们自己的业。或者这一辈子我们没有做过什么错误,但很肯定的是上辈子,上上辈子,N上辈子的一路走来,业已累积许多。
我们也不要去感叹我们的业好像泰山那么高不懂几时才结业,因为佛陀有教导我们,去除贪嗔痴,明白“无我”,一辈子修行,或者这辈子不能涅槃,但一路走去,总有会涅槃的一天。
请楼主好好思考。谢谢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10 05: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5-10-2010 06:13 PM 编辑
1. 每一个菩萨代表佛的一个典型的质量, 因为每个第子所要需求有不同样的
2. 每一个菩萨代表我们的独特个性, 以不同的环境 ,不同的业力,和不同的特长 共同来帮转佛的法论。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10 06: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要看你修佛法的理解力,是在1 或 2 , 是信者还 是修者?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5-10-2010 06: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