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384|回复: 2
|
天籁-音乐美学的探讨(一)
[复制链接]
|
|
“籁”本字意是指”箫”, 为声音. ”万籁俱寂”是说万物的声音都寂静下来,毫无声响,含射”静”的美学意境. 当我们完全忘我的投入音乐意境时, 不妨借古人用”天籁”以颂扬音乐意境里的完美性.
这种美学观点可追渊自庄子的 齐物论: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天籁者,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当今文学界解为:
子游说: “地籁”是众穴发出的声音, “人籁”则是竹箫所吹出的乐声, 请问”天籁” 是什么?
子綦说: “天籁,乃是风吹万种穴孔发出了各种不同的声音,使这些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乃是由于各个穴孔的自然形态所致,鼓动它们发声的还有谁呢?’
由上文大可窥到音乐和声音在美学上的范畴. 乐器所发的声响离灵魂甚远,是一种外在而没有生命的东西,而音乐却是存活在内心的灵魂. 如此来看,要听到音乐未必需要乐器. 此话如何说起呢?
在著名的龙山之会上,桓温问孟嘉:
听伎,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
孟嘉回答说:
渐近自然。
“丝”指弦乐(String);“竹”指管乐(Flute),如笛和箫;“肉”是指人声,即清唱,或啸. 桓温感觉到人的歌声所带的美远胜于丝竹之乐. 千古以来, 歌声永远是音乐里的主角, 而其他乐器是处在可有可无的地位. 由此可见, 有灵魂的声音才配得称为音乐. 孟嘉所谓的自然遥指不受约束的意境. 那也是说人声比丝竹之音多了一份自由的灵魂.
可以听到美妙的丝竹和发自口的歌声之乐就是天籁吗? 我们在以上的文章里大略提过要听到音乐未必需要乐器. 接下来鄙人要探讨的问题是, 我们是否一定要用耳朵来听到音乐吗? 我希望各位思考了以上的问题后, 对音乐方面能为您带来某些启示.
史记二四卷《乐书》有道; “……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于濮水之上,舍。夜半时闻鼓琴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招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曰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所谓“闻而写之”,就是将听到某种声音记录下来的意思. 中古善啸人士以摹拟动物声创乐. 这种模仿法与现代的音乐实践理论是一致的. 按照现代音乐美学的观点,音乐中并不排斥生活中有审美价值的原声仿制. 模仿的音乐称为旋律. 旋律是以’形’来带出本主体的神韵. 丛旋律中, 我们很容易就能够分辨出音乐的特质. 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不知不觉用了旋律来解决了某些难题. 当中最普遍的声韵是”嘘”代表请安静.用” 嘘嘘!”催小孩们的尿.” 嘘嘘(高), 嘘(下滑)”来向美眉们吹口哨等等例子.
由模仿外界声音而成的旋律, 在古典乐中为常见. 比如说中国以哨呐来演奏<百鸟朝凤>和西方的圣桑以单簧管来意会<杜鹃>的神韵. 后人也以絃乐和鼓来演绎火车的声音, T2的主题曲更以机械链条声来演绎机器人而成经典之作.
同样的音乐哲学也记录在西方文化里.柏拉图(PLATO) 在他的模拟论(ANALOGY)中的观点是”音乐是以自己的声音传达出现实中的声音现象”
Lucretius在On the Nature of the Universe:'Imitating the liquid notes of birds with the mouth came long before men were able to sing together in harmonious melody and please the ear.”
从以上的角度来看. 我们未必需要经过学习乐理才有能力摹仿,然后再发展成创作的能力. 音乐也未必单靠耳朵去听, 才感受得到音乐界所蕴涵的美. 的确,每一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机会去听,去模仿,改编和创作美妙的音乐. 不过要先懂得和音乐沟通, 才能够体会音乐里所蕴涵的美.
下一编鄙人将进一步探讨为何感叹天籁难寻.
整理: louiektc 3-12-2004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12-2004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籁-音乐美学的探讨(二)
以上已经大略谈过, 和音乐沟通所带来的意境.
与诗书一样,原创者把他的完美性和意境溶入音乐里.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通过感性的灵魂去体会音乐中的美的意境, 人就可以感受到原创者的完美性了.
一个来自自由灵魂的音乐使人感到自然, 愉快, 整一性与和谐. 事实上不是音乐本身的一种属性,而是那灵魂在音乐里活着. 那灵魂本身才是整一和完美. 当他把自己的性质熔铸在音乐里面时,这些音符就呈现出整一的特征. 音乐的和谐性、匀称性和秩序性所以是美的,原因在于:和谐是音乐所可能达到的“最好”的那种单纯的整一. 也和孟嘉所喻的”渐近自然”和老子的”大音希声”异曲同工之妙了.
儒家<乐记>论述了音乐的本源: “凡间之起,由人心也: 人心之动, 物之使用使然也,感于物而动, 故形于声.” 意思是”音乐是由自然的间组成, 其根源是由于人的思想感情受到外界事物的激动, 本能的对音乐有所反应. 在音乐思想方面, 作品的思想内容,品德修养是主体,技艺只是衬托. 如果倒置本末的话, 音乐中的内容就被削弱了. 我们也听不到什么了不起的音乐了.
庄子的天籁是出于音乐表现出自于自然本质的美. 这种音乐是”听不闻其声, 视之不风起形,充满天地,包裹六极!”. 简意是说“不是为我,而是忘我.” 当你就感觉到了自然力量的了不起,这就是天籁. 此意可追溯自老子所说的自然之道. 通过自然的原则指引人生,在思想上迈进一步, 一个更深入的阐发, 去认识每一件事物存在的重要性. 这当然也包括您自己.
音乐里除了有它的完美性和意境外, 也附带着对聆听者感官性或外表层的美. 虽然音乐作为符号能燎起我们聆听的热情, 并以神秘的吸引力触摸着我们的心灵, 但音乐本身必须交由理性检察, 因为音乐能引起感官肉欲的快感. 肉欲的快感是内心对欲望追求的后果. 它以自私的欲望攀附于某种感觉. 因此, 奥古斯丁说“人的使命是要实践一项辨别工作以确定哪些是具有深层意义, 哪些只具有工具使用的价值.” 也就是说, 有些音乐只是当作物质来让我们使用,而另一些则让我们沐浴于属灵. 如果乐者只沉迷于肉欲上的快感, 在道德和人性的路上,不进反退.
音乐里的真理是经的起时间的考验, 如美酒般, 越久越香醇. 在流行曲当道的当而, 强劲的舞曲和偏激又做作的演绎方式一般来说在时间的轨道上是不会逗留得太久.这种音乐只能短暂的去满足感官上的刺激, 也是它出自没有灵魂的手. 反而能令人久久难以言语的音乐是来自有一颗纯真, 圣洁, 有灵魂的心.
在此, 只要我们懂得如何去区分音乐里所蕴涵的物质和精神层次的文化元素, 我们就学会了不迷恋某些音乐,反而懂的如何平衡地去领受音乐里的各种文化与精神. 那就离天籁不远了.
下一编鄙人将进如话题-什么是天籁.
整理: louiektc 6-12-2004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1-12-2004 0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籁-音乐美学的探讨(完)
每一首音乐都有它的主题. 创作人尝试把他内心世界所感受到的溶合在音乐里. 音乐本身蕴涵了创作者的情感和主题的意向. 再说,音乐本身也因为创作者而有生命. 意思也就是说音乐本身是繫代着创作者的生命,能主动而有沟通能力的一种艺术. 那沟通能力也是取绝于听者和音乐人的音乐造诣了. 音乐人的音乐造旨越高, 越懂的如何把他的情感和主题意向溶入属于他的音乐里. 歌者如此,听者也当如此. 不然, 也就只能当做'鸡唱鸭听'了.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是, 如果您对古典乐不熟悉的话, 您会去听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吗? 对拉萨完全没有概念的话,会去喜欢朱哲琴那种天葬的唱法吗? 当您听时下流行曲就感觉得不错的话, 试问那能听一生一世的吗?
实际上来说, 世上没有所谓的'坏'音乐. 不过如果把一些音乐形容成'不好听'或'不容易听',倒是可以说得过去. 一个音乐人在创作,编排,录音,混音和效果处理的确下了一番心思. 无非是要拿出最好的和大家分享. 以上所提到的种种非音乐本性的’ 创作’是为了服务音乐, 绝非决定音乐的好坏. 也不能提高我们对音乐的认识.
时下流行的迷思是想单单想靠着听听"罐头音乐",但从未步入过音乐厅,尝试去了解音乐的话. 那您就是等于整天泡在加油加味精, 听听重播时已经失去其鲜美的原味原汁的音乐了. 那还离音乐的门框还很远. 另一种怪现象是一些听者宁愿躲在斗室中重播一些毫无营养的声音, 然后又大肆批评音乐厅里的演奏员的水平不比房间里来的“完美”而感到万分遗憾. 倘若各造能多出席几场现场音乐会的话,肯定会大开眼界又能提升对音乐的认识,何乐不为呢?
我们之所以能判断一个艺术品美不美, 好不好, 是因为我们尝试把我们个人的价值观强加附在艺术品上. 是我们的理性让它丧失了原来的美. 也因如此,我们越懂的批评, 所能听的音乐,能赏心悦目的艺术品日见稀凋. 那也是我们开始对音乐艺术产生兴趣的另一步了.
音乐也如书和诗,带着艺术性的美感. 包括外在和内涵的美. 外在的美很容易的就被我们的价值观汲取后再辁译成好听或不好听. 而内涵的美需要靠个人的心灵去领会. 听起来好听的音乐往往可以满足感官上的快感,但是听过一阵子后也许不会再去听了. 以心灵去感受音乐里所蕴涵的美, 才是真正的和音乐沟通. 而心灵也因此感受到原创者所赋予的情感和生命的意向, 而进入创作当时的那个意境而得到释放.
惟有能触动和释放心灵, 而让人忘我的浸淫在音乐里的音乐叫天籁!
文: louiektc 21-12-2004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