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要自救方有救,依靠外来力量只能让自己后悔。
许多人因为误把外来力量当成自己的寄托,到后来失望而转教,把责任推给所崇拜的外来力量,非常不明智。
依靠外来力量者是个多迷信者,不但如此也多犹豫,易起疑神疑鬼心态,也非是个开心的人。
一句话,任何人都有自由信仰自己所迷信的力量,但事实上“观世音”不属于佛教,释迦牟尼佛也从来不曾提起这位外道的菩萨,因此学佛法者必须认清这个事实,好好从自己的六根开始去领悟真理。要清楚明白缘集灭法方可以了断生死,成就涅槃。
凡夫不能解 发表于 20-7-2011 10:02 AM 
佛法=觉悟的古仙人道.
菩萨两字为觉有情;意指发菩提心者,不畏惧地在生死轮回中以佛法自利利人.
若真属外道(天众,神)则不该称菩萨,因为予古仙人道之增上是毫无关系.
假如我们生在无佛出世的世间,也不曾听闻佛法...佛法还是存在的,只是我们无缘接触.
若是辟支佛根性者,则能自悟成辟支佛,而辟支佛也是過去生聽​聞過佛法,栽培了善根,才能在這一生自悟。
而众生是无法从六根去领悟真理...只因无佛说法,众生也无法依循佛的教法来修行(声闻法).
佛陀之所以能成正等正觉,也是偏修一切法门...包括摩訶衍法。
菩薩教導一切眾生解脫:若聲聞解脫、若辟支佛解脫、若無上菩提佛解脫。
菩萨若不教慈悲心根性之眾生發愿行菩薩道成佛,那才是有私心自己成佛。(不能称为菩萨)
而菩薩亦教一切愿意成佛的眾生成佛之道.
试想想...无有眾生發愿行菩薩道成佛,这句话有可能成立吗?
(欢迎讨论...没有想要贬低任何法门的意思,只要是佛陀的教诲后学都会敬仰_/\_)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1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是否有众生可渡?? 不是说烦垴和菩提一样吗??不是说轮回与涅盘是一样吗??
现在起他人有被我渡的心就有人我之见, 而且是"我"高人一等之心..
说一些无上的大道理, 随后却行一些不知所谓的之事...
菩薩尚未解脱如何教導一切眾生解脫??
世间不会少智者, 同样的世间有更多的愚人, 不用庸人自忧.
一却都是那么自然, 有慈心, 没慈心, 种种心的生灭那都是自然的, 只要如实观.
现在"我"想要这样那样, 最后里面没有, 还硬硬装有, 那种合与自然的真就不见了, 只剩下伪善..
问一句, 若照见五蕴皆空, 为何还要渡一切苦危? 那是五蕴皆空, 但苦危不空, 还是自己的五蕴皆空, 而他人的我蕴不空??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1 03: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7-2011 04: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80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1-7-2011 04:27 PM 编辑
佛陀在世不就是实践度人吗?这二千多年的各菩萨道修者不是实践度一大片的国土吗?80%的修佛者是源自各菩萨道
烦垴和菩提一样在于法性(本质); 但在性质演化上各有不同
就如你的心与你祖师,与佛陀,在本质上来看是相同,但各在智慧上,修德上,悲心上,都有不同, 但不等于以后你不能修得他们一样
轮回与涅盘是指心境的不同,前者是迷,后者是觉
同样的,两者在法性(本质)相同,但在性质演化上各有不同
现在起他人有被我渡的心就有人我之见, 而且是"我"高人一等之心..
说一些无上的大道理, 随后却行一些不知所谓的之事...
不对,菩萨修行是两道平行的,觉己和觉他,就如自行车的双轮,缺一不可。
菩薩者有分五十多等次地,有的菩薩已成佛后再乘愿再来,如佛陀。。, 有的是已很接近成佛了,但故意不要成佛,流在生死道上作救度,有的菩薩者是中等,有的是初者,等等。。
是修菩薩道就是入圣道了,作佛教圣人的学习和作用。。
世间不会少智者, 同样的世间有更多的愚人, 不用庸人自忧.
世间的‘智者‘不能体会三世因缘果报的联系,就如人无镜不能关自己的近眉毛一样
佛法的智者和圣人的定义与世俗的定义不同,层次也不同
一却都是那么自然, 有慈心, 没慈心, 种种心的生灭那都是自然的, 只要如实观.
现在"我"想要这样那样, 最后里面没有, 还硬硬装有, 那种合与自然的真就不见了, 只剩下伪善.. 佛法不是无为,菩萨道的精神是勇猛精进,狮王般的领导。。
问一句, 若照见五蕴皆空, 为何还要渡一切苦危? 那是五蕴皆空, 但苦危不空, 还是自己的五蕴皆空, 而他人的我蕴不空??
照见五蕴皆空- 就是能不修如外道的苦行, 而走中道路线,能灵活运用各种方便智慧
所以大乘/菩萨道的修行不作无谓的苦。 而是能体会法乐 , 运用苦道和乐道之间的中道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1 07: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要如何修行方能跳出苦的束缚?
凡夫不能解 发表于 21-7-2011 03:07 PM 
其实只有一种方法,就是你想,你说,你做!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1 07: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说:有的菩薩已成佛后再乘愿再来,如佛陀。。, 有的是已很接近成佛了,但故意不要成佛,流在生死道上作救度,有的菩薩者是中等,有的是初者,等等。。
是修菩薩道就是入圣道了,作佛教圣人的学习和作用。。
我说:拜托,自己无知就好了,别祸害世人。佛已经涅槃,苦已灭尽,何有再来?
如果说佛有再来,那即是未来佛。。弥勒佛。并非已经涅槃的过去佛。
清池污染,难看清池中物,不怪也!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1 07: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21-7-2011 09:37 PM 编辑
烦垴和菩提一样在于法性(本质); 但在性质演化上各有不同
轮回与涅盘是指心境的不同,前者是迷,后者是觉, 同样的,两者在法性(本质)相同,但在性质演化上各有不同
--------
即便是法性(本质)相同, 但因性质演化上有不同而不同, 所以迷(众生)与觉(佛), 烦垴和菩提的分别都建立在性质演化而不是法性(本质),
所以大乘的名言=众生是佛, 是错的. 那就说我们和佛陀都是人类本质相同, 但我们不是佛. 说人能成佛合理, 说众生都是佛就不合理.
大乘认为菩薩已成佛后再乘愿再来, 那不是说佛永远都是那几个轮流做, 所以大乘弟子永远都是跟班, 因为下一轮的弥勒菩萨也是成佛后又乘愿再来成佛...
照见五蕴皆空- 就是能不修如外道的苦行, 而走中道路线,能灵活运用各种方便智慧
所以大乘/菩萨道的修行不作无谓的苦。 而是能体会法乐 , 运用苦道和乐道之间的中道
----佛陀尚未成道前, 为何未知中道尚需雪山六年苦行?? 照理说佛未成佛前是九地菩萨, 而如清池所说什么大乘菩萨道的修行不作无谓的苦。 而是能体会法乐 ,运用苦道和乐道之间的中道云云, 为当时的九地菩萨的佛陀不见他如此做?? 同样的也不见佛陀在九地菩萨时能灵活运用各种方便智慧去渡人之类的.. |
|
|
|
|
|
|
|
发表于 21-7-2011 11: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2-7-2011 12:16 AM 编辑
回复 6# 凡夫不能解
有人说:有的菩薩已成佛后再乘愿再来,如佛陀。。, 有的是已很接近成佛了,但故意不要成佛,流在生死道上作救度,有的菩薩者是中等,有的是初者,等等。。
是修菩薩道就是入圣道了,作佛教圣人的学习和作用。。
我说:拜托,自己无知就好了,别祸害世人。佛已经涅槃,苦已灭尽,何有再来?
如果说佛有再来,那即是未来佛。。弥勒佛。并非已经涅槃的过去佛。
清池污染,难看清池中物,不怪也!
妙法莲华经 - 如来寿量品第十六
自我得佛来, 所经诸劫数,
无量百千万 亿载阿僧祇,
常说法教化 无数亿众生,
令入于佛道。 尔来无量劫,
为度众生故, 方便现涅槃、
而实不灭度, 常住此说法。
我常住于此, 以诸神通力,
令颠倒众生、 虽近而不见。
众见我灭度, 广供养舍利,
咸皆怀恋慕、 而生渴仰心。
我实成佛已来、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那由他劫,譬如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三千大千世界,假使有人、抹为微尘,过于东方五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乃下一尘,如是东行,尽是微尘,诸善男子、于意云何,是诸世界,可得思惟校计、知其数否。
我成佛已来,复过于此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
我成佛已来、甚大久远,寿命无量阿僧祇劫,常住不灭。诸善男子,我本行菩萨道、所成寿命,今犹未尽,复倍上数。然今非实灭度,而便唱言、当取灭度,如来以是方便、教化众生。
自从是来,我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亦于余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国、导利众生。诸善男子,于是中间,我说燃灯佛等,又复言其入于涅槃,如是、皆以方便分别。诸善男子,若有众生、来至我所,我以佛眼、观其信等、诸根利钝,随所应度,处处自说、名字不同、年纪大小,亦复现言、当入涅槃,又以种种方便、说微妙法,能令众生发欢喜心。诸善男子,如来见诸众生、乐于小法,德薄垢重者,为是人说,我少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然我实成佛已来、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说。诸善男子,如来所演经典,皆为度脱众生,或说己身,或说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诸所言说,皆实不虚。
弥勒菩萨等、俱白佛言,世尊,是诸世界,无量无边,非算数所知、亦非心力所及,一切声闻、辟支佛,以无漏智,不能思惟、知其限数,我等住阿惟越致地,于是事中、亦所不达,世尊,如是诸世界,无量无边。
http://www.fomen123.com/fo/jingdian/fahuajing/fahuajing/5201.html
学佛就是依佛陀所留下的法藏学习,当今佛教南北传互相承认,南北传的法藏都是被承认的合法和正统的佛教教义
在北传大乘的经典中,如妙法莲华经,等经,佛陀就透露他其实在久远的百千万亿那由他阿僧祇劫,
早已成佛得涅槃了,但他为了导利众生, 还是常在此娑婆世界、说法教化,
为度众生故,运用方便法,常搬演再现涅槃、
佛陀又说他是修行菩萨道才能成佛的,他的寿命今犹未尽,还会复倍数的的寿命存在于这娑婆世界。。
弥勒菩萨就说了,一切声闻第子、辟支佛修者,不能思得这些事、就是说小乘声闻道的修者这对这些全不知道。
当今存在的法华经的考古文献都有公元前两三百年之久远,比南传的现存考古文献只有九百年(十三世纪)而已,足足有一千多年的不同, |
|
|
|
|
|
|
|
发表于 22-7-2011 12: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后期的佛经, 真是一言难尽, 可惜就如一群"小说迷", 坚持"西游记"小说中人物为真实性..
痴信而迷行, 最后, 会不会等一天发现自己所信所知不过是一种妄想时... |
|
|
|
|
|
|
|
发表于 22-7-2011 1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2-7-2011 12:22 AM 编辑
回复 9# 三法印
那你叫你的南传法师们别来以北传称兄道弟,认亲同教。这样做不是迷,还会是什么??
为何还要来和他们一起礼佛作法事,分享供养,若是外道,那不是全在谤法吗??
你自己都答不出。。 |
|
|
|
|
|
|
|
发表于 22-7-2011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22-7-2011 12:41 AM 编辑
A:请信万能的上帝!!!
B:你如何得知有万能的上帝???
A:圣经里不是告知我们了吗??
同样的的对话这些也发生在现在的佛教徒身上...
I have nothing but faith...
blind faith!! |
|
|
|
|
|
|
|
发表于 22-7-2011 12: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不教迷信,但有教正信和确信
第一,作佛第子也要对佛陀成佛之事有正信和确信
再来才能进佛的教义,要对自己能达到成就也有正信和确信, 对自己不能再转世有正信和确信。。。 |
|
|
|
|
|
|
|
发表于 22-7-2011 0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7-2011 02:40 AM 编辑
牛头融大师问。诸法毕竟空。有菩萨行六度万行否。
答此是三乘二见心。若观心本空。即是实慧。即是见真法身。法身不住此空。谓有运用觉知。即是方便慧。方便慧亦不可得。即是实慧。恒不相离。前念后念。皆由二慧发。故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
先德问云。即心是佛。何假修行。答秖为是故。所以修行。如铁无金。虽经锻炼。不成金用。
问:人法本空。身心自离。既无能作。谁行众善乎。
答:涅槃经云。虽本自空。亦由菩萨修空见空。又师子吼菩萨言。世尊。众生五阴空无所有。谁有受教修习道者。佛言。善男子。一切众生皆有念心,慧心,发心,勤精进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虽念念灭。犹故相似相续不断。故名修道。乃至如灯虽念念灭。而有光明除破暗冥。念等诸法亦复如是。如众生食虽念念灭。亦能令饥者而得饱满。譬如上药虽念念灭。亦能愈病。日月光明虽念念灭。亦能增长草木树林。善男子。汝言念念灭云何增长者。心不断故名为增长。
万善同归集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070.htm#a04
问:因缘义空。自他无性。涅槃生死。一体无殊。如何行慈广垂摄化。
答:虽人法本空彼我虚寂。而众生迷如梦所得。都不觉知。菩萨兴悲而示真实。
大般若经云。佛告善现。应知有情虽自性空远离众相。而有杂染清净可得。起信论云。虽念诸法自性不生。而复即念因缘和合善恶之业。苦乐等报不失不坏。虽念因缘善恶业报。而亦即念性不可得。是以观缘起。而不住涅槃。了性空而不住生死。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070.htm#a06 |
|
|
|
|
|
|
|
发表于 22-7-2011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7-2011 02:00 AM 编辑
问:所行众善。福德竟何所归。若云自度还同二乘之心。若云度他即立众生之相。
答:菩萨所作福德。皆为成熟众生。空有圆融自他无滞。观世若幻。岂违实相之门。度生同空。宁亏方便之道。
般若经云。菩萨成就二法。魔不能坏。一者观诸法空。二者不舍一切众生。
论释云。以日月因缘故万法润生。但有月而无日。则万物湿坏。但有日而无月。则万物燋烂。日月和合故万物成就。菩萨亦如是。
有二道。一者悲。二者空。佛说二事兼用。虽观一切空。而不舍众生。虽怜愍众生。不舍一切空。观一切法空。空亦空故不著空。是故不妨怜愍众生。虽怜悯众生。亦不著众生。亦不取众生相。但怜悯众生引导入空故。
问:经云。佛不得佛道。亦不度众生。若见众生苦即是受苦者。云何修习福德。而度众生乎。
答:约真即无。随俗即有。论云。佛答须菩提若一切众生。自知诸法自性空者。菩萨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意。亦不于六道中拔出众生。何以故。众生自知诸法性空。则无所度。譬如无病则不须药。无暗则不须灯。
今众生实不知自相空法。故随心取相生著。以著故染。染故随于五欲。随五欲故为贪所覆。贪因缘故乃至作生死业。无复穷已。是知因凡立圣。凡圣皆空。从恶得善。善恶无性。以无性故万善常兴。以皆空故一真恒寂。
万善同归集
http://bookgb.bfnn.org/books2/1070.htm#a04 |
|
|
|
|
|
|
|
发表于 22-7-2011 02: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7-2011 02:07 AM 编辑
譬如工畫師,分布諸彩色,虛妄取異相,大種無差別,
大種中無色,色中無大種,亦不離大種,而有色可得,
心中無彩畫,彩畫中無心,然不離於心,有彩畫可得,
彼心恒不住,無量難思議,示現一切色,各各不相知。
譬如工畫師,不能知自心,而由心故畫,諸法性如是,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蘊悉從生,無法而不造,
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
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
心不住於身,身亦不住心,而能作佛事,自在未曾有,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覺林菩薩偈《華嚴經‧夜摩宮中偈讚品》
|
|
|
|
|
|
|
|
发表于 22-7-2011 02: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7-2011 02:17 AM 编辑
印光大师谈【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
佛,正觉世间也。
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有情世间也。亦名十法界。
此十法界,虽则圣凡各异,苦乐悬殊,而其本具之真如佛性,固自一如。但以用心各别,故致有此十种之现相焉。
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者,谓观想佛像,忆念佛德,及与佛号。是佛者,谓当观想忆念之时,佛之相好庄严,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悉现于观想忆念者之心中,如镜照相,敌体无二。
然则心不作佛,则心不是佛,心作三乘,则心是三乘,心作六道,则心是六道矣。
心之本体,如一张白纸。心之作用之善恶因果,如画佛画地狱,各随心现。其本体虽同,其造诣迥异。故曰唯圣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圣,吾人可不慎于所念所作乎哉。 |
|
|
|
|
|
|
|
发表于 22-7-2011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7-2011 10: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3-7-2011 08: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有點複雜。。
笨蛋18 发表于 23-7-2011 10:19 AM 
应该不太复杂吧!
业从那里来? 断了欲不就可以涅槃吗? |
|
|
|
|
|
|
|
发表于 23-7-2011 10: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不太复杂吧!
业从那里来? 断了欲不就可以涅槃吗?
凡夫不能解 发表于 23-7-2011 08:19 PM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欲从哪里来?如何断欲?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