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23|回复: 1

【視頻】若找不到比自己更好或同等的同伴,就讓他堅定地獨自前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9-2011 07:1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Gap_Gezz 于 26-9-2011 07:53 AM 编辑

比丘不應只是因為有戒行、或多聞、或有禪定、或獨處、
或自知「我得享凡夫享受不到的出離樂」而感到滿足,而不滅盡煩惱(即證悟阿羅漢道果)。


森林是令人感到愉悅之地,
然而凡夫俗子卻不喜愛它;
只有無欲之人才會喜愛森林,
因為他們不追求欲樂。

即使他背誦了許多經典,然而並不依法實行,這怠惰的人有如牧童在數別人的牛,沒得分享沙門生活的利益。 法句經 - 雙品

如在大道旁的垃圾堆中,
可能長著芳香的蓮花;
在眾生雜堆中,
亦可能出現佛弟子,
其智慧的明亮,
遠遠超越盲目的凡夫俗子。

- 花品 法句經

在旅途上,
若找不到比自己更好或同等的同伴,
就讓他堅定地獨自前進,
絕無與愚者為伴這一回事。

對於無知的愚人,他即是自己的敵人,
他四處造下惡業,帶來苦果的惡業。

自知愚昧的愚人,基於這點是個智者;
自以為是智者的愚人,才是真正的愚者。

即使愚人盡其一生親近智者,
亦不能知見真理,
如勺子不知湯的味道。

利慧者雖只與智者相處片刻,
卻能迅速地知見真理,
如舌頭能知湯的味道。

無知的比丘,貪求自己不當得的恭敬,
想要在眾比丘中居先,要在寺院裡掌權,
以及貪求與他非親之人的頂禮。

且讓在家眾與比丘們都想:
「諸事皆因我而成就。無論一切大小事,且讓他們聽從我的指示。」
這是愚人的想法,增長其貪欲與我慢。

誠然,一個是導向世俗成就之道,
另一個則是導向涅槃之道。
明了這一點,身為佛弟子的比丘,
不應樂於世俗的成就與恭敬,
而應培育捨離與不執取。

- 愚人品 法句經

離家後走向無家的智者,
應捨棄黑暗而培育光明。
他應樂於獨處、無著與涅槃,
這是凡夫俗子難以享受的。
他亦應捨棄欲樂,
不執著於任何事物,
清淨自己心中的一切污穢。

心已圓滿地培育了七覺支,
以及捨棄了一切貪欲的人,
樂於自己已捨棄了執著。
此人已根除了一切煩惱,
擁有阿羅漢道智明亮之光,
在此界已證得了涅槃。


- 智者品 法句經

有正念的人勤於修行,
不樂於家(即欲樂的生活);
如同天鵝捨棄泥沼,
他們捨棄一切住家生活(即一切貪欲)。

阿羅漢如大地般堅忍,
不會受到刺激而生氣;
他有如門柱般穩固,
不受生命中的起落所動搖;
他有如無淤泥的水池般安寧清淨。
這樣的人是不會再有輪迴的了。

- 阿羅漢品 法句經

人不會只是因為講得多即成為精通法者;
聽聞雖少,卻能知見法、對法不失念者,
是真正的精通法者。
- 住於法品 法句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9-2011 07: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在大道旁的垃圾堆中,
可能長著芳香的蓮花;
在眾生雜堆中,
亦可能出現佛弟子,
其智慧的明亮,
遠遠超越盲目的凡夫俗子。

- 花品 法句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2-2025 06:39 AM , Processed in 0.099454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