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56|回复: 12
|
想问问有何心经或佛经可以帮助我清静呢
[复制链接]
|
|
小妹最近很心烦,经常发脾气在家人身上,知道他们都无罪。因为身体问题,才廿十几岁人就背脊出了问题,走路也身体歪一边了,每天都觉得很心烦,难受,痛苦。想问问有何心经或佛经可以帮助我清静呢 |
|
|
|
|
|
|
|
发表于 28-9-2011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8-9-2011 11:4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mi2012 于 28-9-2011 11:45 PM 编辑
小妹最近很心烦,经常发脾气在家人身上,知道他们都无罪。因为身体问题,才廿十几岁人就背脊出了问题,走路 ...
斐冰 发表于 28-9-2011 10:46 PM 
你说的是我们学佛人常常犯的五盖之一, 瞋恚盖.
先看看什么是五盖:
1. 贪欲盖:指贪爱五欲妙境,能使众生心性迷惑,令善法永不生起。
2. 瞋恚盖:指瞋恚能令人于违情的境上生起怨恨,因为愤怒相续,而盖覆我们清净的心性。
3. 惛眠盖:又称睡眠盖,全称“惛沈睡眠盖”。指惛沈和睡眠令心性昏沈暗塞,而忘失正念。因为二者都是以暗昧为性,所以并列为一盖。《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说:这种睡眠盖最为严重,因为“诸余盖情觉故可除,睡眠如死,无所觉识,以不觉故,难可除灭。”因此,学道者应愤发精进,去除惛眠的习性。
4. 掉举恶作盖:掉举,指心躁动不安,是“惛沈”的对称。恶作,与悔同义。恶,是厌恶;作,是所作。恶所盖,是忧悔厌恶过去所作的事,能障禅定。两者都是因为想到亲属、国土、不死,以及忆念往事而生起,所以合并为一盖。
初学佛者,因为过去躁动的习气一时难消,在习禅修定的时候,就会妄想纷飞,因此坐立不安,当杂念好不容易消除了,定下心来,又开始忆想往事,产生种种追悔,如果悔箭入心过深,就会使心神不宁,覆障修道。因此,掉举恶作是修道者应力求泯除的习气。
5.疑盖:对于佛法真理犹豫不决,因而覆盖清净的心性。疑对于修道障碍之深,可以从经中的譬喻看出:
□疑如刺:疑惑危害善根,犹如毒刺一样,能够伤人。
□疑如根:疑惑深入心中,好比老树的根深植于地,根深蒂固,盘根错结,不易拔除。
□疑如网:疑惑之情交织,有如大网一样,罩住信心,覆盖正法,牵绊众生,使不得出离。
如何对治这五盖
1.以不净观、布施行对治贪欲。
2.以慈悲观、忍辱行对治瞋恚。
3.以因缘观、智慧行对治愚痴。
4.以无常观、持戒行对治惛眠。观呼吸出入亦可。
5.以数息观、禅定行对治掉悔。
http://zhihai.heshang.net/Article/fxyj/fxjy/200504/11963.html |
|
|
|
|
|
|
|
发表于 28-9-2011 1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背脊出问题是可以治疗的. 如果你要, 我可以介绍医师给你. |
|
|
|
|
|
|
|
发表于 28-9-2011 1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慈经 - 黄慧音(Imee Ooi )
|
|
|
|
|
|
|
|
发表于 29-9-2011 12:1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经或佛经帮助你清静就没有,你自己让自己的心清静就有。 |
|
|
|
|
|
|
|
发表于 29-9-2011 05:3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斐冰
觉得你应该先治好为妙别拖延,没去看中医骨科推拿或者西医脊椎矫正(Chiropractic)么? |
|
|
|
|
|
|
|
发表于 29-9-2011 07: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不是以宗教信仰修习修行修心作为大前提--纯粹对于暂时性-突然性的-而无法自我协调-控制。。。等等的情况下--以音律作为平伏内心的任何焦虑-恐慌-暴戾等等因五蘊在內的六根和在外的六塵相關聯為對象而生的反應
建议您听听这个~~
由轻盈到沉淀再来是明朗-开朗-宽阔。。。再一次轮转-再一次轮转-仿佛听到悠悠的诉说着一段故事开始-过去-现在-曾经-因此一直到无限的明天-明见-明朗。。。相信能帮到你的说 |
|
|
|
|
|
|
|
发表于 29-9-2011 08: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9-2011 10: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9-2011 10: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9-2011 12: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9-9-2011 1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 susupapaya
内观,念经 - 在正统佛教的定义都是引导定学的方法 , 不能用偏见来答,若有不清楚-可以写去问国际性的佛教总会-他们对南北传的各修法都一视同仁,也有对佛法的认知比较深笔较全面。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