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75|回复: 0
|
6. 慈师讲授五念门(面对逆境,需不需要感恩?)
[复制链接]
|
|
本帖最后由 白衣 于 9-12-2011 08:19 PM 编辑
12慈师讲授五念门20110530(四月二十八)Day13
.......我说的是很实际的一个事情,你看看你做你的本分事与不做你的本分事的问题。我说遇到事上我们看,什么事呢?不好的事。好的事大家都轻轻松松的吃饭睡觉,都过去了,对不对?身体也安康,你也有饭吃,你也有觉休息,你该做什么做什么,这都没有问题的;来恶缘的时候,后面经历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恶缘以后,我才知道我那个暗暗的想法,我证实了两个东西,是这么来的东西,它有变异的作为。后面这个菩萨就亲自告诉我,三次了,一遇到违缘他就跟我说我不信阿弥陀佛了。我说你可能以前是坚定不移的,你说你啥都不信这个怎么都不能安心就阿弥陀佛可以给你安心,你现在不信了,可能是你一时的热恼说的话。他说我真不信,他跟我举例子,好比说什么家里人不能往生啊,别人念佛没有得到利益呀,自己念佛没有真正地解决自己的业习烦恼啊等等,他举了很多例子。我说这还不是,这都是在有为的变化中,因为这个有为的变异呢,它是个双胞胎,你只要是有为他就会变化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这是世尊早讲过的,这肯定不是你所缘的东西。他说反正我不信。后来又有一段了,我们俩又谈起这个事情了,他又开始了,说我十分相信阿弥陀佛,我不相信现在人持戒不持戒的、什么精进不精进、什么功夫的东西。我说以前我们谈论这个话题,现在不谈了。他说你这样持戒,我都有疑虑的。我说我现在也不持戒了,你看我现在嘻嘻哈哈的,对不对?我现在啥也不是,我现在就念佛安心。但是我说现在念佛安心,是我证实的一个东西。我说怎么证实呢?怎么样来证实它是安心的呢?我说我做三点观察,我举了这个例子,就是我对大家讲的三种安心:顺性观察、顺阿弥陀佛誓愿观察,顺着自己的各个角度的究竟意乐的观察,我真正观察了。我说我从这三点,虽然是道理上的对比,对比而来的,但是我不在这个变异中用功夫了,也不在作为上用功夫了。就是说啥呢,性非是作为,佛愿不是作为,究竟意乐也不是作为能得到的,所以我说我这个证实,非作为而得。
我希望得到大家的重视啊!菩萨这个故事你要听不懂,你还会在作为上用功夫,你到时间一来事情一来违缘,你就不信佛了。我这经历这个事,十几年我就心里摆不平,但我真是理解了一个东西,因为一旦你证实的这个东西呢,你不用作为而得。这个得是什么呢?确认、抉择。一旦你用不作为来确认这个东西了,我不管它是好是坏是顺是逆,在逆上我也抉择,在顺上我也抉择,它再变化我这抉择是不会动摇的。我给他们举了一个例子,说了一个很粗糙的俚语,我说,妈妈是女人!你打我,妈妈也是女人;你赞我,妈妈也是女人;是凡夫,妈妈是女人;是圣人,妈妈也是女人。就这样,它这个抉择,不会因为你的作为变异而变异。我认为是证实它了,怎么证实呢?是非作为而得的一种抉择,虽然它也是对比、道理,也有听闻的东西,但是它做了一个在对比听闻而得的状态下的一个远离变异与作为的一个如实的作法,它证实了,它就如实了。它不光要证实还要如实,不管是逆是顺。
那时我读到善导大师那句话说:逆缘顺缘皆是佛恩,若见不见皆是佛恩。哎呀我说,人家善知识早说了,我说善导大师讲的真好。一翻经典,佛在经上讲的。哎呀我说你看早看到这,你折腾那么多事干什么呢?十几年就折腾这个事。我以前还有说服他人的这个毛病啊,想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要在作为变异上去信呢?不信呢?一会信了,一会不信了,一违缘就不信了,一说我出家多少年多少年我得到什么啦,就开始不信佛了。我说这是啥道理呢?怎么这样想呢?噢,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在听闻与道理对比的这个变异作为上他用功夫,这个上面是没办法抉择的。今天顺了,你的福报还够;明天又不顺了,业报又不够了,噢,我就不信佛了。那个叫怎么学佛的?!但是呢许许多多的人都走的这样一条路。这是我亲身经历的,我很感慨,也有点惋惜。很用功夫的出家师父,最后什么信不信全部都放弃了,最后一刻反正怎么能让自己有名有利去作为去了。我后来谈这个名利呀,这东西呀真是如幻啊,世间人呢、愚痴人呢认为可取,自己、其他人,所以在这如幻中求得求失,学佛人求不得呀,只能这么说。
因为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要是我们在得失上去学佛法,在逆顺上去信佛,那这个佛真是没有意思,这个佛就是个势利者了,就是你能得到利益你就信他,得不到利益就不信他,那就出大问题了!我说我知道这问题出在哪了,你看我们也通过听闻,闻思修嘛,道理对比,但是不在变异作为上去用功夫,一定要在非作为的抉择上去认真了。虽然是闻思而来的,但是要在顺性上抉择,而不是在变异上抉择。因为这个变异称为有为,这个有为它一定会变异,变异加有为,有为加变异,你根本没法信任何东西,你怎么信呢?你只能信无常。他又不信无常,他信一个永远有意义的东西,永远光辉的东西,永远健康的东西,永远称他的心的东西,那就惨了,那是世俗的心,那就背离了世尊说的这个破除我执法执的善巧。这一点诸位菩萨们要是认识不到,也可能弯路也在你面前摆着呢;要是认清了这个地方呢,可能就会脱离这样一个……因为听闻、道理对比、变异作为,而得到的所谓的一个信仰,或者说你信佛。
后来我才知道说为什么安心念佛啊,为什么藕益大师他这个传播的过程啊,就是所谓的持戒念佛能安心。我的确是后期呢就转换这个,不这样用了,就用安心念佛,而不用持戒念佛了。那你说你还在做你的本分事嘛,对不对?那么把持戒做成本份了,我不管我是什么人,什么角度,什么时刻,我做好自己的本份事,那人很尊重自己的,这样也会安心。那这样的安心呢,本份安心就比较广大一些,持戒它就会集中在一个状态下去做,当然得有很好的环境。持戒念佛是历代律宗的大德们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像我师父他们,包括我师父他们的师长们也都这样传下来的,我也这样实践过,的确也是很安乐的。那个安乐呢最主要在细微的地方,就是别人这个戒律的细微上,你不断地去参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忏悔学习,忏悔学习,但你只要看清了,你一定烦恼你忏悔,烦恼你忏悔,这样子走过去呢也是很安心的,因为它没有什么。念佛是归向问题,它是归向,归向清楚了,他必然往生,必然成佛。持戒是个作为,念佛是个结果。他就很安心,很清楚的。
那么要是安心念佛,这是善导大师提出来的一个方式,这个方式就是安心起行作业,是龙树菩萨这一支传下来的特定教法,所谓的依佛愿随顺法性念佛,不以得失心念佛,这样的一个圆满的知见来实践,这个实践呢不是单单的听闻了,是要实践,所以这个闻思修它是同步的。你这样的听到了,你这样思维,你要这样去实践。你不能这样听、这样去想,你不这样去实践,那就背道而驰了。.............
http://web.puming.org/bbs/viewthread.php?tid=6970&extra=page%3D1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