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慈师讲授五念门20110604(五月初三)(上)
我们接着昨天的学习。
我们说到五念门的第四门——观察门,观彼国土十七种庄严。第一个:“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国土清静庄严胜过三界道,三界六道。我们对这三界六道昨天也做了一个提示,因为我们对六道的感知往往还是不足,或者说我们对共业的认知,就是“自业他业共业”中共业的认知往往还有些模糊,所以我今天从《佛说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这个经典说众生六道。我们现世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这个六道的痕迹怎么来了解呢?“胜过三界道”,说三界,我们干脆就说了解了解六道可能还亲近一些。
因为人与人之间,这个共业的认知实际我们都是很模糊的。有的人会这样说,我见这个人第一面见了就怎么样怎么样,有的人就很烦,有的人就很喜欢,有的人就有一种莫名的感受。这个来源于什么地方呢?世尊在这个经典上做了一个很简单的提示,过去我们共业相处,在六道中,若地狱、若畜生、若饿鬼、若人、若天、若修罗。过去讲的是五道,早期的经典是没有六道的,修罗这一道呢,把它均摊了。中国也有旧译新译的区分,旧译经是不讲六道的,讲五道。修罗道不管是人、天、地狱、饿鬼,都是有修罗的细分的,就是嫉妒好强,基本上都是有的,就是都平均分配了,没有专门设这一道。这是旧译中设五道的原因。玄奘法师之后的所有译经,我们都称为新译。像“恒河沙”译为“殑伽沙”,“芬陀利华”有的会译成“白莲花”,这样很多句义名言就有变化了。
为什么总是要纠缠这个共业干什么呢?认知它干什么呢?我们对这个自身的现状认知不清晰,那我们去认知极乐世界是很困难的。我们要认识到我们身边潜伏的所谓“险”,所谓“急”,所以像莫名的东西要认识不清楚呢,它还会给你带来新的恶缘,给你带来新的伤害,这是十分厉害的。介绍这个,大家以前的相互的因缘并不是让大家产生敌对呀,说这个人原来跟我是恶缘,我要怎么样对付他,不是这个概念,而是让大家认识到我们在这个人世间,我们所遇到的因缘,这些都是很复杂的。像我们现在共同聚集到一个地方,这就需要一个很大的因缘感召才能成熟这样一个事情。
世尊在这个经典回答的是这样一个五通仙人,这个仙人的名字叫大威灯光仙人,他的寿命是六劫,他的寿命是很长的,他经历了很多事情。那么这段故事里我希望大家能知道,我们身边过去因缘的聚集中就有六道的影子。仙人问了这么一个话,说“我们怎么能知道我们周边是什么样一个必备?我们大家怎么能聚集到一起呢”?“怎么使得我们从畜生道、从人道、从天道、从鬼道来的呢?我们怎么来认识呢?世尊你是一切智者,你给我回答。”“愿为我说。若有如是等辈已于先出于世。俱人生共同聚集。”他讲的是共同聚集,不是共业吗?大家怎么能聚集到一起呢?想想还是提一提。像我们这个念佛这个善缘是一个极大的善缘,大家在一起念佛,这个缘是个啥缘,在一起因为念阿弥陀佛。我们读完了我们就可能就了解了,我们通过念佛为什么可以避开三界道这样一个大的过患。 接下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