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733|回复: 2

净界法师:真实的修行,你一定是从内而外,不能从外而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7-2-2013 10: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文:净界法师讲述,《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要义
转自:http://www.jixiangyun.com/bbs/viewthread.php?tid=18729&extra=&highlight=&page=5(63-64楼)

依妄轮转
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用诸妄想这是关键点。我们今天一个生死的根源,就是我们的心没有安住在一个清净光明的本体,而安住在一个妄想。妄想的重点在此想不真,不真就是它变化,所以才有流转的果报。
   
我们解释一下:
   
用诸妄想,妄想的产生,是从外面来的,真心是从里面生起。妄想就是说我们有一个境,由境当中产生一个感受,而这感受产生一个想法。
   
譬如说我们今天看到了财富,我们看到财富以后会产生一个感受,会产生一个想法;有些人看到财富的想法是,我应该把这财富跟这些贫穷人的人分享,产生一个布施的想法,这个人以后会有富贵的果报。有些人看到财富以后心想,这财富我应该我自己受用,悭贪的想法,你以后就是贫穷。
   
又譬如说:我们遇到了事情,有些人遇到逆境的刺激,他产生了想法就是嗔心,脾气就发动起来,这个人果报会比较丑陋;有些人遇到事情的时候,会产生一个慈悲宽恕包容的想法,你以后的果报会比较庄严。
   
想法会决定我们造业,你生起正面的想法你容易造善业,你生起一个负面的想法你容易造恶业。但是不管你造善造恶,它的关键点是此想不真,它是变化的,所以他就产生了生死流转。
   
我们不能够说妄想不好,因为你刚开始修学也是依止妄想,只是说我们刚开始先生起一个好的妄想,产生一个布施的妄想、持戒的妄想、忍辱的妄想。但是当我们想要了生脱死的时候,要破那最后的生死关头的时候,那你就要用这常住真心,你心要进入常住真心,否则你没办法破除妄想。
   
这地方等于把我们生命的二种根本挑出来:
   
一、涅槃安乐的根本常住真心:二、生死轮回的根本所谓的妄想。
   
佛法的道理是讲诸法因缘生,也就是说每一件事情会出现,一定有它的道理,一定有它的原因,事出必有因。
   
为什么在我们的生命会出现生死轮回,为什么文殊师利菩萨他就没有生死轮回?这绝对不是上帝的意思,因为我们习惯性以妄想思考事情,文殊菩萨用常住真心在思考事情,根本不一样。
   
什么叫根本?后面会解释…;佛陀问阿难尊者:你知道什么是根本吗?你用沙去煮饭,你用沙放进电锅煮三个小时,这叫做热沙。你不可能煮成饭,饭的根本是米,你要找到米,你没有找到米,你一辈子就不可能煮成饭。意思是说:你没有找到常住真心你就用你妄想的心,随着外境动动动动…,遇到好的因缘你就开始学佛,遇到不好的因缘你就放逸,你一辈子不可能成就无上菩提。因为你依止的是妄想,他根本是妄想,一个虚妄的根本不可能创造一个真实的功德,就好像说你今天是沙,你一辈子煮不成饭,是这个道理。
   
佛陀在破除阿难尊者的妄想之前,他先讲出二种根本。佛教的根本理论是讲诸法因缘生,一个人会生死流转,另一个人会产生涅槃安乐,背后都是有它的原因。当然所谓的原因主要的就是我们那一念心,就是我们心态的不同。
   
如果我们今天是用一种攀缘外境的妄想来修学,我们可以创造一种非常殊胜的善业,成就一个安乐的果报。但是这果报会有个问题?它不会持久。你看生到天上的人都不会持久,他享受天福,总有一天他一定要从天上掉下来。
   
为什么?因为他刚开始的时候是用生灭心来攀缘殊胜的三宝境来修学,它的本质是生灭的,所以他的果报会有一定的期限。
   
但是我们看佛陀,成就佛陀以后,我们没有看过哪一个佛陀又掉下来,没有过!他成就佛陀他永远是佛陀,他不会受时间空间的障碍,因为他刚开始的时候就依止不生灭心,这就是问题点。
   
我想我们在座很多人学过唯识学《八识规矩颂、百法明门论、唯识三十颂》。《唯识学》跟《楞严经》的确在思考模式上不太一样。我们可以这样讲,《楞严经》是在破唯识的,我们刚开始依止《唯识学》第六意识。第六意识要怎么修学呢?这要根、境的和合才产生识,所以第六意识一定有外境的刺激,才能够产生心识的活动。
   
学《唯识》都知道,我们的心不能单独存在,没有外境就没有内心。我们刚开始在修《唯识》的时候,是有一个外境的刺激产生一个善心,由这善心再创造一个外境,由这一个外境再产生另外一个善心。然后才能够所谓的断恶修善,然后才能够辗转增胜。所以《唯识》的第六意识是受阿赖耶识的影响,阿赖耶识要变现好的因缘,第六意识就能够好好的修学;阿赖耶识变现一个不好的因缘,第六意识就开始造业放逸。
   
《唯识》的思考是这样子,心随境转。《楞严经》它否定这种思考模式,它说这种观念是不对的。《楞严经》的心它不是从外境,它是你的心,你开始回光返照你的真如本性;我的真如本性没有二法,它是清净的,所以我应该断除恶法。为什么?因为我本来就没有这个东西,我的内心本来就没这个东西,我就不应该存在这东西,这是我捏造出的,所以我应该舍掉;我的内心本来就具足无量的功德,所以我必须把它开显出来,所以我要修善。
   
所以它整个修学是称性起修,它是从内心发动出来,然后再创造外在的因缘。
   
我希望大家把内心要分清楚,我们这一念心,一个是从外面来的,这就叫生灭心;一个是从你内心发出来的,这就是不生灭心,这是容易判断的。
   
所以真实的修行,你一定是从内而外,不能从外而内。
   
如果你现在的修学,整个功德还是从外而内,那你这修学不会持久,绝对不会持久!因为你是生灭心,而且你这样修学也不能了生死,因为你的本质是生灭。以生灭心不可能得到不生灭果,因为本质不一样。
   
所以佛陀说: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你拿一盘沙,你煮了三小时,顶多叫做热沙,只是温度增加而已,沙本质没有改变。我们一定要将心地法门弄清楚,你到底是依止妄想还是依止真心,这样的结果是不一样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2-2013 02: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赞!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3-2013 06: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1-5-2024 10:44 PM , Processed in 0.06030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