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30-9-2005 11: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0-2005 10: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0-2005 07: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1-10-2005 08: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10-2005 08: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從衛星拍攝的海嘯~~~~~~超可怕!!
海嘯tsunami取自日文
太平洋地區最常發生災難性地震海嘯,日本即佔了六○%。
中國時報 931228 蕭羨一
「海嘯」的英文「tsunami」,其實係借用日文外來語,又稱「津波」,意指「港口內的巨浪」。海嘯的英文原文「tidal wave 」原意是「潮汐波」,然而,海嘯的形成與潮汐完全無關,於是科學家寧願採用日文的「ts unami」,而捨英文的「tidal wave」,以免和「潮汐」混淆。在使用上,「tsunami」幾已取代「tidal wave」,位於檀香山的「太平洋海嘯警報中心」的英文名稱為「Pacific Tsunam i Warning Center (PTWC)」,即是一例。
太平洋火環 大地震溫床
印尼蘇門答臘島外海廿六日發生強烈地震與大海嘯,這個區域位於「喜瑪拉雅-地中海地震帶」,世界上約一五%的淺層地震和一○%的中層地震發生在這個地震帶上。同時蘇門答臘島也位於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澳洲板塊交界處,屬於「太平洋火環」的一部份。
太平洋火環從南美洲安第斯山脈的智利起,向北經祕魯、墨西哥、美國西部、西北行至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千島群島、日本、琉球、台灣、菲律賓、印尼、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及紐西蘭等,是太平洋板塊與多個板塊的邊界所形成,向來是地震與火山爆發最頻繁的地區。廿世紀以來的全球十大地震,其中有九次就是發生在這道惡名昭彰的火環上。
過去數十年來,地球科學家發展出一套「板塊構造學說」(plate tectonics)來解釋火山與其他大規模地質構造的分布與運動情形。根據這個學說,地表是由許多「板塊」所組成,其形狀與位置會逐漸變化並不斷緩慢移動。
在海洋深處,溫度極高的岩漿會從板塊分裂處冒出,一旦與海水接觸便立即冷卻,形成新海床。為了挪出空間給這些新的海洋地殼,板塊會不斷移動,因此引發各種地質活動。
當密度較高的海洋板塊與密度較低的陸地板塊發生聚合作用,海洋板塊會潛入陸地板塊下方,遇上高溫與高壓,將部份岩石融化,形成岩漿。這些岩漿有時會上升至地表並噴發,太平洋火環正是這樣的一種構造;全世界五百多座活火山,有四分之三位於這個區域。
這種危機四伏的板塊交界稱為「隱沒帶」( subduction zones),其活動除會引起火山噴發外,也會造成深峻的海溝及強烈地震。蘇門答臘島位於歐亞板塊與印度洋-澳洲板塊交界交界處的隱沒帶,因此地質活動特頻繁。
地震海嘯 平均六、七年一次
地震海嘯是一種具有強大破壞力的海浪,當地震發生海底,因震波的動力而引起海水劇烈起伏。海嘯在接近沿岸時,受到海岸及海底地形影響,波浪前進速度減慢出現堆積現象,而捲起滔天巨浪,波浪可高達十公尺,並形成「水牆」,以排山倒海之勢衝擊沿岸。
由於海嘯的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更大,在海底傳播不致受到太大阻滯,無論海洋深度如何,海嘯波都能傳播過去。海嘯在海洋的傳播速度每小時約五百到一千公里,由於海嘯周期較長,相鄰兩個浪頭之間的距離,可能遠達五百到六百五十公里。
海底發生地震時,不必然會引發海嘯,但若淺層地震規模夠大,造成海底地形變動,如海床垂直位移、海溝斜坡崩塌或火山爆發等現象,就有可能引發海嘯。
破壞性的地震海嘯只有在垂直斷層、震源在海底五十公里以內、芮氏地震規模六‧五以上的條件,才會發生。海底沒有變形的地震沖擊或海底的彈性震動,也能引起較弱的海嘯。水下核爆炸也會產生人造海嘯。
這種由地震產生的水體波動與一般海面上的海浪不同,海浪通常只在一定深度以上的水層引起波動,這種波動的振幅隨水深而快速衰減。而地震引起的水體波動則是從海面到海底整個水層的起伏。
海嘯在海底震源附近水面最初升高幅度只有一到二公尺,這種波動運行在深水大洋時,波長可達數十到數百公里不等,周期在二到兩百分鐘之間變動,最常見的是二到四十分鐘,傳播速度可達時速一千公里,比大型噴射客機的航速更快,所以,海嘯不會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災害,甚至航行中的船隻也難以察覺這種波動。
然而,海嘯波進入大陸架後,因深度急劇變淺,能量集中,波高驟然增大,當進入狹窄淺水海域,從海面到海流速度幾乎一樣的海嘯波,攜帶巨大能量直沖海灣和岸邊,此時可能出現十到廿公尺以上的波高衝向岸邊,尤其傳播到漏斗型灣頂處更為突出。
如果海嘯波在海口和海灣內反復發生反射時,還會誘發海灣內海水的固有振動引發假潮,可使波高增幅更大,造成更大危害。
全球地震海嘯發生區的分布基本上與地震帶一致。全球有記載破壞性較大的地震海嘯約兩百六十次,平均六、七年發生一次,其中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上的地震海嘯就佔了八○%,發生在地中海區約占八%。
而在日本列島及其鄰近海域發生的地震又佔太平洋地震海嘯六○%左右,日本是世界上發生地
|
|
|
|
|
|
|
|
发表于 1-10-2005 09:3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10-2005 09: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cyk_89 于 1-10-2005 08:10 PM 发表
從衛星拍攝的海嘯~~~~~~超可怕!!
海嘯tsunami取自日文
太平洋地區最常發生災難性地震海嘯,日本即佔了六○%。
中國時報 9 ...
这不是台风的卫星照吗? |
|
|
|
|
|
|
|
发表于 3-10-2005 04: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RS25 于 3-10-2005 09:43 AM 发表
这不是台风的卫星照吗?
应该不是吧,我看这是海嘯的. |
|
|
|
|
|
|
|
发表于 3-10-2005 08: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那是热带风暴, 也就是台风。中间的点, 叫风眼。 从卫星云图看, 那应该属于1-2及的。 地点应该是在北大西洋, 墨西哥湾附近, 那里是风暴黑区。还有, 海啸浪波是无法从卫星云图上看到的。
[ 本帖最后由 斷羽鳥 于 3-10-2005 08:04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10-2005 0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