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lvin_cy 于 5-3-2016 11:29 PM 编辑
至版主, 我不曉得在這裡放出來分享妥當與否。。。如果不妥當或犯規的話, 麻煩你刪除掉的是。
文章至少提醒申請國立大學的時候, 申請者的誤點。。。
https://zhengyichang.wordpress.c ... %9D%E8%80%83/276-2/
小城姑娘與她那IPTA(國立大學)申請表格..................................... 這裡是寫寫小城姑娘與她的UPU 申請表格發生的故事
“這些國立大學的Permohonan文件,我根本看不懂”。
寫在大紅花國土 (馬來“西”亞)上的升學崎嶇路途上。。。
邊緣化群體 (鄉區中六考試)國語掌握能力弱爆了, 導致這個弱勢群體對賽博空間的官方資訊毫無醒覺和觀察其重要性, 這是申請國立大學 (IPTA)失敗的其中原因。—–這樣的事情年年都發生在鄉區和縣市區的考生生上。 小城果然故事多。。。
是這樣的, STPM畢業了, 打工固然是好的, 但是勞累消磨了靈魂, 買了pin, 申請國立大學, 工作夜半回去後; 模模糊糊的填寫國立大學的表格, 那麼也就獲取一個自己模模糊糊的科系和一個模模糊糊的未來, 真的是難得糊塗。 在忽略和誤讀的情況下填寫大學申請表格,這個卻是某一群中下層階級家庭出身的學生面對的問題。同時也是體制上 (political system/ Institution) 國立大學的解說與資訊無法抵達被邊緣化的學生而構成學生無法清楚的要如何填寫表格。
一直以來都在想, 以前國立大學錄取的考慮條件, 其中一樣是鄉區的學生作為考量點。 曾經無知的以為, 網絡和賽博空間的出現, 這個問題已經不是問題了。 偏偏觀察了許久, 發現數位落差 (Digital Divide)還是最大的問題。
說起數位落差是什麼呢? 在亞美利肯本來是說你有沒有電腦, 有電腦和沒電腦的人。 那麼現在發展成你是不是會對資訊上有醒覺性。 你會醒覺的掌握越多的資訊來助長自己的知識嗎? 其實, 鄉區的學生和城市裡面的學生對資訊上的醒覺還是存有蠻大的差別。
縣,鄉區的學生, 申請國立大學的時候, 其實連什麼讀解說書 (Panduan Pemohonan)的時間也省下來了。 你能怪他們嗎? 在怪他們前, 長期以來對國文 (Bahasa Malaysia) 的掌握能力弱, 英文能力不行。 國文能力弱, 無法看得懂申請國立大學要注意的事項。 捉那些詢問我的學生來問問: “其實, 你在申請國立大學的時候, 你有看過 “Kriteria Pemilihan (本科生遴選條規)” 或你有留意過 “Dasar Pengambilan Pelajar (本科生錄取政策)” 嗎?
接著問: 其實你申請國立大學的時候, 要注意看看國立大學分為: 研究型大學(Research University), 綜合型大學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和 Focus University。
這些大學錄取本科生的人數, 比率, 容納量都很不一樣。。。你有考慮過的嗎。。。。。。。? 學生的樣子, 一臉枉然的在看著我, 不然就是:要的meh?(其實每次看到學生這樣的反應, 很感嘆, 覺得他們真的很可憐 )。 當然, 你在問你STPM拿過的科目更本不符合:“Kombinasi mata pelajaran yang dimiliki bersesuaian dengan program dipohon;”。 反應會如何, 人在逃避的時候, 會不經意的閉眼睛, 或你和事情想切割——最後學生慌張了。然後告訴你, 這樣複雜啊, 我很“亂”了。
對, 馬來西亞人都喜歡說 “亂”, 可是說現在要如何解決問題的少。 最翻白眼的就是: 這個我老師也沒有講過啊!他就叫我們選這幾個科系 (那麼同樣的其實你也不用跑來問我 ==)。 1. 你老師沒錯, 他不是國立高等教育學府的官員, 他當然沒有講過。因為他可能也無法找到程序是如何被建構起來的。 (同樣的我也是推測與分析,至少一早在這裡告訴你, 要懷疑我, 不是相信我。) 2. 如果你老師幫你選擇或鄙視你的選擇,叫你刪改, 那麼請問他, 他是否有修讀過這個科系這個大學。3. 你修讀不來的時候, 請把矛頭插向他。
申請國立大學的時候, 請多翻閱解說書。這個乃是郊區學生忽略的事情。在申請國立大學的時候, 你本能忽略一個叫:Keutamaan Kriteria Pemilihan 的元素。 如果你會解讀, 這樣可以大大提高錄取的運氣。 這個Keutamaan Kriteria Pemilihan的東西, 看不太懂國語的大馬華社, 幾乎還在朦朦朧朧的狀態。 非常遊神。。。。
理論上來說, 都說理論上, 城市地區的中六考試習慣的是什麼補習上遇到的朋友啦,網絡上的論壇啦, 這些資料催生他們比較習慣於分析自己的情況, 對申請國立大學的程序和資料比較有深入的了解。 資訊上的醒覺, 城鄉學生對資訊掌握的懸殊下, 往往鄉下來的學生得到某個科系, 或對自己本身要就讀什麼科系是屬於模糊而朦朦朧朧的狀態選擇了某個科系。
這些事情每年都發生在馬來西亞。 你可以說, 這個是IT的時代, 但是IT的時代趕不上這個國家目前學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屬於比較低層次的中小學教育水平。 同樣的他們的老師, 也屬於這個教育制度的產物。
在說一個比較邊緣化群體的故事吧。 馬來西亞的學生, 在報讀一個本科的時候, 腦袋裡面通常只知道什麼“工程”, “化工”和 “商科”。 純粹的想, 這些科系比較管用。 無奈這些情況和歐洲, 日本國都很不一樣。 所以的管用, 就是純粹以為比較賺錢。 最好發現和現實好像有不一樣, 但是那個時候已經太遲了, 已經穿上畢業袍, 就這樣畢業了。
對於 “工程” , “化工”和 “商科”的狹窄認識下, 鄉區的學生選科系, 也是這樣一窩蜂的。 學生根本就沒有考慮到自己本身修讀的中六科目是屬於比較人文或比較傾向商管。 例如一個學生中六的時候是報讀 1. 歷史, 2. 國文, 3. 美術 和 4. 普通試卷—–最後那個學生是放滿商管學的科系以便填滿那些大學志願, 天啊, 媽呀! 你如果是傾人文的, 你選擇申請了一些對你自己根本就不利的科目。最後, 當然是得不到任何國立大學的志願, 一句不被錄取, 你上訴吧。(在經濟低迷的情況下, 有個空缺給你, 哦, 你試試看)。
以上的情況你要怪學生嗎? 他們的大環境是一個沒有任何思考能力的教育制度。 當然這些受害者也無法在就讀中六的時候選擇自己要的科目。 而錯過了選擇中六的科目, 他們也錯過了選擇國立大學的科目。
也蠻可憐的, 最後那個本來可以成功修讀國立大學的小城姑娘, 拖上她的行李箱, 默默一個人, 填上私人高等學府的表格, 風蕭蕭的離開他們在國立大學的朋友, 在私人高教學府讀書。。。 制度, 資訊的落差, 醒覺, 政治因素—–果然, 小城故事多。。。。。
關鍵字:數位落差 (Digital Divide/ Jurang Digital), 國立大學 (Universiti Awam-UA/ Public Universities) 國立高等學府 (Institut Pengajian Tinggi Awam/ IPTA)。邊緣化群體 (Masyarakat Pinggiran/ Marginalized Communit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