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498|回复: 40

一個 說不出來,只能明白 之秘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7-2018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去打醬油時經過藏經閣,
禁不住那八卦的好奇心而探頭瞄望了一眼,
赫然發現
中部72經 裡頭竟然隱藏着天大的
一個 說不出來,只能明白 之秘密
靜悄悄的告訴你,秘密是如此這樣說的

  我聽到這樣: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祇樹林給孤獨園。
  那時,遊行者婆蹉氏去見世尊。抵達後,與世尊相互歡迎。歡迎與寒暄後,就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後,遊行者婆蹉氏對世尊這麼說:
  「怎麼樣,喬達摩先生!『世。。。。。。。。。。。
。。。。。。。。。。。。
  「怎麼樣,喬達摩先生!『命即是身體,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喬達摩尊師有這樣的見解嗎?」
  「婆蹉!我無這樣的見解:『命即是身體,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婆蹉!我無這樣的見解:『命是一身體是另一,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怎麼樣,喬達摩先生!『死後如來存在,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喬達摩尊師有這樣的見解嗎?」
  「婆蹉!我無這樣的見解:『死後如來存在,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那樣的話,怎麼樣,喬達摩先生!『死後如來不存在,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喬達摩尊師有這樣的見解嗎?」
  「婆蹉!我無這樣的見解:『死後如來不存在,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怎麼樣,喬達摩先生!『死後如來存在且不存在,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喬達摩尊師有這樣的見解嗎?」
  「婆蹉!我無這樣的見解:『死後如來存在且不存在,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那樣的話,怎麼樣,喬達摩先生!『死後如來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喬達摩尊師有這樣的見解嗎?」
  「婆蹉!我無這樣的見解:『死後如來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
。。。。。。。。。。。。。。。。。
。。。。。。。。。。。。。。。。。
。。。喬達摩先生你說:『我無這樣的見解:世界是常恆的。。。。。。。。。。。。。。
  「婆蹉!『世界是常恆的』,這是惡見;叢林之見;荒漠之見;歪曲之見;動搖之見;束縛之見,有苦、有惱害、有絕望、有惱熱,而不導向厭、離貪、滅、寂靜、證智、正覺、涅槃。
。。。。(中略)婆蹉!『命即是身體』……(中略)婆蹉!『命是一身體是另一』……(中略)婆蹉!『死後如來存在』……(中略)婆蹉!『死後如來不存在』……(中略)婆蹉!『死後如來存在且不存在』……(中略)婆蹉!『死後如來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這是惡見;叢林之見;荒漠之見;歪曲之見;動搖之見;束縛之見,有苦、有惱害、有絕望、有惱熱,而不導向厭、離貪、滅、寂靜、證智、正覺、涅槃。
  婆蹉!當見到了這個過患時,這樣,我不接受這一切惡見。」
  「那樣的話,喬達摩先生有任何惡見嗎?」
  「婆蹉!『惡見』,對如來而言,這已被去除,婆蹉!這被如來所見:
『這樣是色,這樣是色的集,這樣是色的滅沒;
這樣是受,這樣是受的集,這樣是受的滅沒;
這樣是想,這樣是想的集,這樣是想的滅沒;
這樣是行,這樣是行的集,這樣是行的滅沒;
這樣是識,這樣是識的集,這樣是識的滅沒。』
因此,我說:『對一切妄想、一切顛倒、一切我作、我所作、慢煩惱潛在趨勢的滅盡、離貪、滅、捨棄、斷念,如來以不執取而解脫。』」

  「而,喬達摩先生!這樣心解脫的比丘,再生於何處呢?」
  「婆蹉!『再生』不適用。」
  「那麼,喬達摩先生!不再生嗎?」
  「婆蹉!『不再生』不適用。」
  「那麼,喬達摩先生!再生且不再生嗎?」
  「婆蹉!『再生且不再生』不適用。」
  「那麼,喬達摩先生!既非再生也非不再生嗎?」
  「婆蹉!『既非再生也非不再生』不適用。」
  「當被像這樣問:『而,喬達摩先生!這樣心解脫的比丘,再生於何處呢?』你說:『婆蹉!「再生」不適用。』當被像這樣問:『那麼,喬達摩先生!不再生嗎?』你說:『婆蹉!「不再生」不適用。』當被像這樣問:『那麼,喬達摩先生!再生且不再生嗎?』你說:『婆蹉!「再生且不再生」不適用。』當被像這樣問:『那麼,喬達摩先生!既非再生也非不再生嗎?』你說:『婆蹉!「既非再生也非不再生」不適用。』喬達摩先生!在這裡,我陷入了無知;在這裡,我陷入了迷亂,先前我與喬達摩先生談話而有的些許淨信,現在都消失了。」
  「婆蹉!這足以使你無知,這足以使你迷亂,婆蹉!此法是甚深的、難見的、難覺的、寂靜的、勝妙的、超越推論的、微妙的、被賢智者所體驗的,你以不同的見解、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喜好、不同的修行、不同的師承,是難了知的。
  那樣的話,婆蹉!就這情況我要反問你,就依你認為妥當的來回答。婆蹉!你怎麼想:如果火在你前面燃燒,你會知道:『這火在我前面燃燒。』嗎?」
  「喬達摩先生!如果火在我前面燃燒,我會知道:『這火在我前面燃燒。』」
  「又,婆蹉!如果這麼問你:『這在你前面燃燒的火,是緣於什麼而燃燒的呢?』婆蹉!當被這麼問時,你應該怎麼回答?」
  「喬達摩先生!如果這麼問我:『這在你前面燃燒的火,是緣於什麼而燃燒的呢?』喬達摩先生!當被這麼問時,我會這麼答:『這在我前面燃燒的火,緣於草薪燃料而燃燒。』」
  「如果火在你前面熄滅了,你會知道:『這在我前面的火熄滅了。』嗎?」
  「喬達摩先生!如果我前面的火熄滅了,我會知道:『我前面的火熄滅了。』」
  「又,婆蹉!如果這麼問你:『這在你前面熄滅了的火,之後往哪個方向走了呢?或東、或南、或西、或北呢?』婆蹉!當被這麼問時,你應該怎麼回答?」
  「喬達摩先生!那不適用;喬達摩先生!這火緣草薪燃料而燃燒,它的耗盡,其它的[燃料]又不帶來,沒了食物,那只名為熄滅了。」
  「同樣的,婆蹉!當凡以色安立如來時,能安立那如來的色已被捨斷,根已被切斷,就像無根的棕櫚樹,成為非有,為未來不生之物,婆蹉!從色的滅盡而解脫的如來是甚深的、不能計量的,難被深入了解的,猶如大海,『再生』不適用,『不再生』不適用,『再生且不再生』不適用,『既非再生也非不再生』不適用。
  當凡以受安立如來時,能安立那如來的受已被捨斷,根已被切斷,就像無根的棕櫚樹,成為非有,為未來不生之物,婆蹉!從受的滅盡而解脫的如來是甚深的、不能計量的,難被深入了解的,猶如大海,『再生』不適用,『不再生』不適用,『再生且不再生』不適用,『既非再生也非不再生』不適用。
  當凡以想安立如來時,能安立那如來的想已被捨斷,根已被切斷,就像無根的棕櫚樹,成為非有,為未來不生之物,婆蹉!從想的滅盡而解脫的如來是甚深的、不能計量的,難被深入了解的,猶如大海,『再生』不適用,『不再生』不適用,『再生且不再生』不適用,『既非再生也非不再生』不適用。
  當凡以行安立如來時,能安立那如來的行已被捨斷,根已被切斷,就像無根的棕櫚樹,成為非有,為未來不生之物,婆蹉!從行的滅盡而解脫的如來是甚深的、不能計量的,難被深入了解的,猶如大海,『再生』不適用,『不再生』不適用,『再生且不再生』不適用,『既非再生也非不再生』不適用。
  當凡以識安立如來時,能安立那如來的識已被捨斷,根已被切斷,就像無根的棕櫚樹,成為非有,為未來不生之物,婆蹉!從識的滅盡而解脫的如來是甚深的、不能計量的,難被深入了解的,猶如大海,『再生』不適用,『不再生』不適用,『再生且不再生』不適用,『既非再生也非不再生』不適用。」
  當這麼說時,遊行者婆蹉氏對世尊這麼說:
  「喬達摩先生!猶如在村落或離村落不遠處有大沙羅樹,無常會破壞其枝葉,會破壞內皮、外皮,會破壞膚材,過些時候,枝葉剝落了,內皮、外皮剝落了,膚材剝落了,會成為純淨的心材。同樣的,這喬達摩先生的教語,枝葉剝落了,內皮、外皮剝落了,膚材剝落了,成了純淨的心材。
  太偉大了,喬達摩先生!……(中略)請喬達摩尊師記得我為優婆塞,從今天起終生歸依。」
  婆蹉火經第二終了。



只可惜
簡單來說
世上 唯有
觀察“緣起法” 這樣的

完全清楚知道明白理解 那樣之
燃燒出之 “明”“見”
才能 清晰的理解 上述佛陀所說的一切 一切法 之 緣起緣滅的秘密,
重點是這些 顏色 的字,
佛陀說 他是 捨斷
一個無“法” 捨斷 之人,
就只能像一些 無“明”無“見” 之人一樣
陷入了無知,陷入了迷亂,
只會抓住 或東、或南、或西、或北、或這些、或那些,
再往這些方向繼續去尋找自己【知識】裡頭的一些 什麼 什麼 來充當不適用【結果】

一個人
不 完全清楚知道明白理解
佛陀所說之 “緣起法”
就無法 捨斷 東西南北 這些那些 方向而不由自主的繼續去尋找【將來】
但不妨停下來試試
輕輕的 輕輕的 將它 在屋外,
或許也能領略到一絲絲片刻之安寧以歇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9-7-2018 08: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哪什麼說不出來?不就熄滅嘛,依勒波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7-2018 10: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房学韬 于 20-7-2018 02:27 PM 编辑

"Budh"觉醒,是佛法修行的特点。
"Buddha”佛,就是传递觉醒方法的人~

佛陀最后的话,是他给门徒的遗言:
「你是自己的光(Be a light unto yourself)。」

我们每个人都能转化成一团明火,
不停燃烧自己来让全世界的觉醒~

-------------------------------------------------------

跋地亚尊者是因他朋友阿奴卢塔尊者的鼓励而出家的。出家后,跋地亚尊者比他所有朋友更早证悟Arahant阿拉汉道果。

出家前,他Kapilavatthu咖比喇瓦土的国王。当佛陀回到他的皇宫去探望他的父亲和继母摩诃帕迦帕缇苟达弥,他为他们开示佛法。听了开示,佛陀的父亲苏驮达那王证得 三果。而摩诃帕迦帕缇苟达弥证得 二果。后来苏驮达那王入般涅盘(他以居士身份证得阿拉汉果,般涅盘时还是国王身份),然后王国就交给了跋地亚,跋地亚成了国王。由于朋友阿奴卢塔的劝说及鼓励,跋地亚舍弃王位出家为比库,加入了佛陀的僧团。证果后,跋地亚尊者常在阿奴毕亚林入果定。出定后,他常兴叹说:

噢! 我的平静/快乐呀~
噢! 我的平静/快乐啊~

坐在跋地亚身边的一位和尚听到他的呐喊,还以为跋地亚是因为失去了国王时的屋子、卫兵、奢侈品、山珍海味、许多佣人的侍奉他等等等~
现在他坐在一棵树下,什么财物都没了,只剩下手中的钵和一件僧袍,而感到懊恼~

第二天,这位和尚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佛陀。于是佛陀在整个僧团面前询问跋地亚:“跋地亚,昨夜你在静坐时,是不是真的说出.噢! 我的平静呀!我的快乐啊!这些话?”跋地亚答道:“是的,世尊,这正是当时的情况。"

佛陀问他:“你为什么呐喊,你心里有懊恼吗?”

跋地亚答道:“我在坐禅时,突然想起我当国王时有那么多的仆人侍奉,而且一向有卫兵们的保护,不过我却经常因为恐惧而失眠。我很怕有人会偷走我的财物,或者被暗杀。现在坐在树下禅定,我觉得实在太自由了。我根本没有东西可以失去了。我深深地享受着每一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快乐过。所以我才会说:'噢!我的快乐,噢!我的快乐。'世尊,如果我干扰到弟兄们,请容我向他们道歉。"这时僧团里的人才了解,跋地亚的呐喊原来是出自于真心的快乐。

想起这一切,他只是有感而发地说:

噢! 我的平静/快乐呀~
噢! 我的平静/快乐啊~

改编自:周慢1748,https://www.jianshu.com/p/cc6ed868668d

----------------------------------------------------------

你如果能随注意自己的呼吸,
你会发现自己慢慢会变得稳定起来。

请拿起一支笔和一张纸,
走到咖啡店或是写字桌旁,
将所有令你快乐的事都列举出来:
天上的云、屋里的花、咖啡店的客人、
爱人在另一间房间里,双眼的视力都还好 。。。

这张清单可以一直写下去~

你已经拥有足够的条件,
使你当下就快乐起来~

你已经超脱缘起、熄灭和放在屋外了~

每天10分钟,
善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学会在极乐的净土里漫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7-2018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這部 72經 裡
佛陀說的是
一個人 “心解脫” 之 “如實智見”。

佛陀也說 “心解脫的比丘” 之 “智見”
以下所說的那些【看法】【那樣的見解】
『命即是身體,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命是一身體是另一,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死後如來存在,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死後如來不存在,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死後如來存在且不存在,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死後如來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佛陀也說以下所說的那些【說法】
不適用 以形容【心解脫的比丘】,
『再生』
『不再生』
『再生且不再生』
『既非再生也非不再生』

對於“心解脫”
佛陀是如此形容
此法是甚深的、難見的、難覺的、寂靜的、勝妙的、超越推論的、微妙的、被賢智者所體驗的,
以不同的見解、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喜好、不同的修行、不同的師承,是難了知的。

就因為 說不出來
所以佛陀只能以 “捨斷” 來解釋 “解脫”,
再以 火燃燒 這些 緣起緣滅 之現象來作個【比喻】,
當一個人明白佛陀所說的 這些 緣起緣滅 之【現象】,
燃燒出之 “明”“見”
才能 清晰的理解 “捨斷” 這樣的形容,
而說出:不就熄滅嘛
當一個人明白了
再以如下面那樣的“如實智見”
這樣是色,這樣是色的集,這樣是色的滅沒;
這樣是受,這樣是受的集,這樣是受的滅沒;
這樣是想,這樣是想的集,這樣是想的滅沒;
這樣是行,這樣是行的集,這樣是行的滅沒;
這樣是識,這樣是識的集,這樣是識的滅沒。
再 對一切妄想、一切顛倒、一切我作、我所作、慢煩惱潛在趨勢的滅盡、離貪、滅、捨棄、斷念,不執取。
或許 也就能理解佛陀所說的:以不執取而“心解脫”。

而不是像一些 無“明”無“見” 之人,
抓住 自己【知識】裡頭的一些【看法】,
“法” 捨斷,
陷入了無知,陷入了迷亂,
說出一大堆 是或不是、有或沒有 什麼 什麼 東東或西西
來充當 不適用“心解脫”之【方法】,
再不由自主的繼續去尋找【無知】的 死後存在 或 不存在【的將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7-2018 02: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房学韬 发表于 20-7-2018 10:09 AM
本帖最后由 子房学韬 于 20-7-2018 02:27 PM 编辑

"Budh"觉醒,是佛法修行的特点。
"Buddha”佛,就是传递觉醒方法的人~

佛陀最后的话,是他给门徒的遗言:
「你是自己的光(Be a light unto yourself)。 ...


老師,你歸於平靜了?不再“飄”了?

人生 莫過於此!



來!乾一杯!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7-2018 03: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人。 发表于 20-7-2018 02:48 PM
老師,你歸於平靜了?不再“飄”了?

人生 莫過於此!



來!乾一杯!阿~
这得看对象。。。
是不是史泰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0-7-2018 05: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子房学韬 发表于 20-7-2018 03:31 PM
这得看对象。。。
是不是史泰龙了~


猶如罷撒罵讓賣醬油的人說  
能安立醬油的玻璃瓶已被收購,
『史泰龙』不適用



來!再乾這一杯!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8-2018 11:5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簡單來說,
真相 之 現或隱,
無關在任何之空間或地方,
無關是什麼種族,
無關是何種語言,
無關學識高低,
無關年齡老幼,
也無關 過去或未來的 時間經過 是否長遠。

一個人,
只需 緣於 知道明白理解 那樣的緣 而 燃燒 生起智慧,
再緣於 智慧那樣的緣 而 燃燒,自然就會 見到 真相之出現。

也因為一個人的 無知 而 無緣 生起智慧,
真相自然 因無緣 而不現。

不再輪迴 而 離苦解脫之道,
是佛陀 因發現真相的經驗 而說之法。

離苦解脫 而 不再輪迴 之真相,全因“人”緣於 明或無明 而 有緣 或無緣 或現 或隱,
與 屬於自己個人意願認知所認為的 是不是、有沒有、能不能 無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3-8-2020 08: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人。 发表于 20-7-2018 02:45 PM
在這部 72經 裡
佛陀說的是
一個人 “心解脫” 之 “如實智見”。

佛陀也說 “心解脫的比丘” 之 “智見”
無 以下所說的那些【看法】【那樣的見解】
『命即是身體,這才是真實的,其它都是空虛的。』
『 ...

因为本来不存在一个“神我”哪来再生,不再生,再生且不再生,即非再生且非不再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8-2020 11: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囊 发表于 13-8-2020 08:14 PM
因为本来不存在一个“神我”哪来再生,不再生,再生且不再生,即非再生且非不再生。


為何說
本来不存在一个“神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8-2020 12:57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人。 发表于 14-8-2020 11:32 AM
為何說
本来不存在一个“神我”?

这是外道认为有的,
就像在谈论兔子头上的角,
但是兔子头上根本就没有角,
所以就会像那样说没有再生不再生之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4-8-2020 05: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囊 发表于 14-8-2020 12:57 PM
这是外道认为有的,
就像在谈论兔子头上的角,
但是兔子头上根本就没有角,
所以就会像那样说没有再生不再生之说。



哦!
原来如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20 03:0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智囊 于 18-8-2020 03:12 PM 编辑

所谓的“明”与“見”是什么?

明是否来自观?
见是否来自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8-2020 1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囊 发表于 18-8-2020 03:08 PM
所谓的“明”与“見”是什么?

明是否来自观?
见是否来自慧?



“明”是什么?
在 中部4經/恐怖與害怕經 佛陀是这样说的

  當那個心是這樣入定的、遍淨的、淨化的、無穢的、離隨雜染的、可塑的、適合作業的、住立的、到達不動時,我使心轉向許多前世住處回憶之智。我回憶起許多前世住處,即:一生、二生、三生、四生、五生、十生、二十生、三十生、四十生、五十生、百生、千生、十萬生、許多壞劫、許多成劫、許多壞成劫:『在那裡是這樣的名、這樣的姓氏、這樣的容貌、[吃]這樣的食物、這樣的苦樂感受、這樣的壽長,從那裡死後生於那裡,而在那裡又是這樣的名、這樣的姓氏、這樣的容貌、[吃]這樣的食物、這樣的苦樂感受、這樣的壽長,從那裡死後生於這裡。』像這樣,我回憶起許多前世住處有這樣的行相與境遇,婆羅門!這是在初夜被我證得的第一明,當住於不放逸、熱心、自我努力時,無明已被破壞明已生起;黑闇已被破壞,光明已生起。

    當那個心是這樣入定的、遍淨的、淨化的、無穢的、離隨雜染的、可塑的、適合作業的、住立的、到達不動的之時,我使心轉向眾生死亡與往生之智,我以清淨、超越人的天眼,看見當眾生死時、往生時,在下劣、勝妙,美、醜,幸、不幸中,了知眾生依業流轉:『這些眾生諸君,具備身惡行、語惡行、意惡行,斥責聖者,邪見與持邪見之業行,他們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已往生到苦界、惡趣、下界、地獄,或者這些眾生諸君,具備身善行、語善行、意善行,不斥責聖者,正見與持正見之業行,他們以身體的崩解,死後已往生到善趣、天界。』這樣,我以清淨、超越人的天眼,看見當眾生死時、往生時,在下劣、勝妙,美、醜,幸、不幸中,了知眾生依業流轉,婆羅門!這是在中夜被我證得的第二明,當住於不放逸、熱心、自我努力時,無明已被破壞,明已生起;黑闇已被破壞,光明已生起。

  當那個心是這樣入定的、遍淨的、淨化的、無穢的、離隨雜染的、可塑的、適合作業的、住立的、到達不動的之時,我使心轉向煩惱之滅盡智。我如實證知:『這是苦。』如實證知:『這是苦集。』如實證知:『這是苦滅。』如實證知:『這是導向苦滅道跡。』如實證知:『這些是煩惱。』如實證知:『這是煩惱集。』如實證知:『這是煩惱滅。』如實證知:『這是導向煩惱滅道跡。』當我這麼知、這麼見時,心從欲的煩惱解脫,心從有的煩惱解脫,心從無明的煩惱解脫。當解脫時,有『[這是]解脫』之智,我了知:『出生已盡,梵行已完成,應該作的已作,不再有這樣[輪迴]的狀態了。』婆羅門!這是在後夜被我證得的第三明,當住於不放逸、熱心、自我努力時,無明已被破壞,明已生起;黑闇已被破壞,光明已生起。

  “見”是什么?
请去看 《中部9經/正見經》

在 中部8經/削減經 佛陀这样说  
 「純陀!這種種在世間中生起:與我論有關的,或與世界論有關的,如果在那些見生起之處、潛伏之處、執行之處以正確之慧這樣如實見:『這不是我的,我不是這個,這不是我的真我。』這樣,有這些見的捨斷;這樣,有這些見斷念。  


见是否来自慧?  
简而言之
正确的 了解和知道
是为 明,
明 缘於 了解和知道,
正确的 了解和知道
缘於 正见与正慧。

简单来说
正见是来自正慧,
正慧是来自 明。

邪见是来自劣慧,
劣慧是来自无明。

慧分
劣慧 与 正慧

在 中部43經/毘陀羅大經

      「學友!被稱為『劣慧者,劣慧者』,學友!什麼情形被稱為『劣慧者』呢?」  
  「學友!『不了知,不了知』,因此被稱為『劣慧者』。學友!不了知什麼呢?不了知:『這是苦。』不了知:『這是苦集。』不了知:『這是苦滅。』不了知:『這是導向苦滅道跡。』學友!『不了知,不了知』,因此被稱為『劣慧者』。」

  「好!學友!」尊者摩訶拘絺羅歡喜、隨喜尊者舍利弗所說後,更進一步問尊者舍利弗問題:  

   「學友!被稱為『有慧者,有慧者』,學友!什麼情形被稱為『有慧者』呢?」
  「學友!『了知,了知』,因此被稱為『有慧者』。了知什麼呢?了知:『這是苦。』了知:『這是苦集。』了知:『這是苦滅。』了知:『這是導向苦滅道跡。』學友!『了知,了知』,因此被稱為『有慧者』。」

何为 无明?


  學友們!凡不知苦、不知苦集、不知苦滅、不知導向苦滅道跡者,學友們!這被稱為無明。 《中部9 經/正見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8-2020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子房学韬 于 19-8-2020 02:42 PM 编辑

見(正見經),
對應的是4聖諦~

正見者,
觀見4聖諦
「101%可以」
解決世上的苦~~

------------------------

明(智慧之光),
對應的是12緣起~~

雖然緣起的第一因,
不是「無明」~

但能以智 解/斷/滅
「無明12緣起」
得/轉/生 慧
「明12緣起」~  [em:1:]
(相應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9-8-2020 07: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路人。 发表于 19-8-2020 12:45 PM
“明”是什么?
在 中部4經/恐怖與害怕經 佛陀是这样说的

  當那個心是這樣入定的、遍淨的、淨化的、無穢的、離隨雜染的、可塑的、適合作業的、住立的、到達不動時,我使心轉向許多前世住處回憶之智。 ...

因 正见 而 明
因 明 而 正见

这不是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0-8-2020 1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智囊 发表于 19-8-2020 07:34 PM
因 正见 而 明
因 明 而 正见

这不是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吗



哈哈哈哈!

都怪路人
这些 自以为是 的 柴米酱油 言
也实在是 简单得太过离谱了!
造成你的误解
真的非常抱歉!

这  
简单来说
正见是来自正慧,
正慧是来自 明。

其实是延续 上文
见是否来自慧?
说的是
一个 已明之人 的 明
是 缘於 正确的 了解和知道,
也就是说 能 明了 是 因为 正确的 了解和知道,  
正确的 了解和知道 是缘生於 正见与正慧,
也就是说  
一个人
之所以 能 正确的 了解和知道 是 因缘於 正见与正慧。  

这是因为
正确的 了解和知道 是缘生於 正见与正慧,
或  
因 正见与正慧 而 正确的 了解和知道,
正见与正慧 是因缘,
正确的 了解和知道 是 果。

能 明了 是 因为 正确的 了解和知道,
正确的 了解和知道 是因缘,
明了 是 果。

但是  
有正见的人
不一定 有正慧,
也不一定 能 明。
这是因为 这些 有正见的人
缺少 正慧 而不能 正确的 了解和知道 事物当中之因缘,
所以不能简单的

因 正见 而 明
这样去定义 明。

同样的

因 明 而 正见
也是一样
不能这样去定义 正见,
这些只是
人们 缘於 人世间的认知  
而 理所当然认为是【因为这样 所以那样】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8-2020 1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和尚说:
你说的对!

小女孩说:  
證知見為對應的是4聖諦,
證知見為見後,
思量正見者、
在觀見中思量4聖諦「101%可以」解決世上的苦、
從智慧之光思量、
不再执著 見 是什么什么,
思量的却是 『明 對應的是12緣起~~
雖然緣起的第一因,
不是「無明」~  
但能以智 解/斷/滅 「無明12緣起」
得/轉/生 慧
「明12緣起」~』   

路人说:
『對不执著的人來說,應能遍知。』

邓小平说:
不管黑猫白猫, 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2020 0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火生,是因为点燃了燃料,火灭,是因为燃料烧尽了,

至于火生和火灭的来去位置,这样的问题不是不能说,而是问题本身有毛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9-2020 0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是告訴我們
問題中
【火】 之 生滅後 的“真相”
就如同  
【心解脫的比丘】 之 色、受、想、行、識 已被捨斷 的“真相” 一樣,
只能靠自知與自證 而 無法用學識中的 有和無 去表達。

佛陀是教導我們如何去理解
一個心解脫之“人”  
他所能安立【我】的 色、受、想、行、識 已被捨斷,
如 根已被切斷,
就像無根的棕櫚樹,
成為非有,為未來不生之物,
如果說是『再生』
這不適用,
說是『不再生』
這不適用,
說是『再生且不再生』
這不適用,
說是『既非再生也非不再生』,也不適用。

可以如此這樣說
一個人  
若不能真正清楚的理解
佛陀為何說
每當有牛乳時,
那時,只名為牛乳。《長部9經/玻得播達經》
他就無“法”
去理解上述的問題。

再簡單一點來說
就是 不能以凡夫的【認知】去定義  “涅槃”
若一定要以自己的認知去定義,
這足以使人無知,也足以使人迷亂。
佛陀所說的“法”  
是甚深的、難見的、難覺的、寂靜的、勝妙的、超越推論的、微妙的、能被賢智者所體驗的,
如以不同的見解、不同的信仰、不同的喜好、不同的修行、不同的師承,是難了知的。

可是 人們是否已經正確的了知 佛陀所教導的一切  
只是為了越度 而非為了握持譬喻法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2-2025 02:02 AM , Processed in 0.223899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