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真空手道創始人:大山倍達
撰文:武備志編輯團隊
2018-01-12 19:28
大山倍達,1923年於東京出生(一說為日佔時期的朝鮮),9歲時被送往其姊在中國東北經營的農場,並跟當地農人習武,有傳為南少林拳中的「十八手」。
1938年,15歲的大山倍達遷往日本生活,並就讀航空訓練學校,準備成為空軍飛行員。他在校內開始接受拳擊和柔道的訓練,及後又在隨松濤流創始人船越義珍門下學習空手道。持續的艱苦鍛煉,讓大山倍達進步神速。及至17歲時,他已經獲取松濤館空手道黑帶二段,20歲時更考獲空手道四段,及柔道黑帶四段之佳績。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大山倍達回到日本,並追隨剛柔流空手道大師曹寧柱學藝。同年,他又於東京都天沼町成立「永和空手道研究所」,從事空手道的研究工作。 除卻肉體上的鍛煉,大山倍達亦在稍後時間考入了早稻田大學,主修體育科。讀書期間,他認識了吉川英治、尾崎士郎兩位著名作家,並對吉川英治所著的《宮本武藏》深有體會,有人甚至認為這本書從此奠定了大山倍達的世界觀。 1947年9月,大山倍達參加了日本戰後第一次的全國空手道選手權,並成為了其中的代表人物。不過,大山倍達卻認為這種形式的比賽,與他心目中的空手道相距甚遠。為了琢磨出一套更具實用價值的空手道體系,他去到千葉縣青澄山,展開為期十八個月的修煉。據聞他每天都會訓練十二小時,除了刻苦的體能鍛煉外,亦會以冥想等方法來鍛煉意志和心靈。待到他完成修行下山時,大山倍達整個人都已經脫胎換骨。 1952年間,大山培達先後走訪美國各大城市,公開示範他的空手道技藝。純熟的技巧,加上超人般的力量,為大山倍達贏得了「神手」美譽,可謂風頭一時無兩。 翌年,大山倍達回到東京成立他的第一個道館——大山道館。他把不同武術流派的技法,揉合到自身的空手道體系之中,為日後成形的極真空手道奠定了基礎。而他的美國弟子Bobby Lowe則在1957年,於夏威夷成立首間大山道館海外分館。
(Bobby Lowe的示範片段)
從1963年起,大山倍達就開始為自己的空手道體系籌備一個世界性總部。該總部最後落戶東京,並在1965年正式啟用,其全名為「國際空手道連盟 極真會館」,而極真會體系則成為了日本空手道界的新興一員。 極真會屬於全接觸式打擊的空手道(Full contact karate),相當重視搏擊訓練,亦不介意吸收其他武術的特長。例如在1964年,泰拳界便曾邀請日本空手道界去泰國進行交流,結果只有極真會館的大澤升等三人應約。他們在曼谷參加組手訓練,並學習雙方不同的揮拳技巧,取得了不俗的訓練成果。 這種開放及務實的態度,讓極真會館的規模在往後數十年間不斷擴大。歐洲、南美、非洲、中東等地,都相繼成立了極真會館的分館,學員超過一千萬人,乃世界上最大的武術組織之一。 1991年11月 ,第5屆「公開錦標賽.全世界空手道選手權大會」開幕(東京體育館),本次共有105國、250名選手參戰。大山倍達則在會中示範了人生中最後的一次演武--「円転掌の型」。
1994年4月26日 大山倍達於聖路加醫院病逝,享年71歲。 縱觀大山倍達一生,除卻創立極真會館的成就外,他對普及整個空手道文化亦作了不朽貢獻。例如他在1958年出版的「What is Karate?」,便是日本第一部以全英語寫成空手道書藉。結果此書在海外牽起熱潮,大山也因此再度前往紐約傳藝。 時至今日,極真會按著不同傳人的取態和專長,被分成了多個支流,甚至新增了許多不同技術,如寢技等。但究其根本,卻依然承襲自大山倍達所開創的極真會館精神。大山倍達的名字,將繼續在全球武術界發光發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