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行这两个字目前我担当不起。要是真修行那么就是闭关不见人与世隔绝。与世界联系免不了是是非非和争执,无事才是真修行。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
|
|
|
|
|
|
发表于 14-11-2020 01:08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要躲起来修行前,先要努力行善积累资粮。否则福报不够,直接去修,往往是障碍重重。修行其实是阶段性的,并不是永远在念佛打坐,也不是永远在忙着行善助人。当你的资粮够了,你就会想静下来,而且很快就有胜境。我们要真正静下来修行时,通常障碍都会很大。以前好像看到有师父说,有三种时候的违缘最多,到时鬼神都会来障碍你。第一就是你要证初禅前,第二就是你要证空时,第三就是你要见道时。如果没有足够福报,修行就会三波四折。 |
|
|
|
|
|
|
|
发表于 14-11-2020 01: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无事还“修”什么?飞天遁地?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11-2020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谷成 发表于 14-11-2020 01:08 PM
要躲起来修行前,先要努力行善积累资粮。否则福报不够,直接去修,往往是障碍重重。修行其实是阶段性的,并不是永远在念佛打坐,也不是永远在忙着行善助人。当你的资粮够了,你就会想静下来,而且很快就有胜境。我们 ...
诵经回向乃是积福。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11-2020 01:4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14-11-2020 01:49 PM 编辑
谷成 发表于 14-11-2020 01:08 PM
要躲起来修行前,先要努力行善积累资粮。否则福报不够,直接去修,往往是障碍重重。修行其实是阶段性的,并不是永远在念佛打坐,也不是永远在忙着行善助人。当你的资粮够了,你就会想静下来,而且很快就有胜境。我们 ...
逆缘,干扰等等都是源自一个人的贪,嗔,痴。如果是修行人贪法贪境界,生起得失之心,这样魔就能生起其便,趁机而入。
虽然这么说我从来都不考虑和担心这些。我只知道一句话,大声念佛,鬼神不侵。就算不是念佛,凭着正念诵经也不怕邪魔。
|
|
|
|
|
|
|
|
发表于 14-11-2020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11-2020 0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像维摩吉,龙树,马鸣,无著,世亲菩萨那样修行成功入世就不必与世隔绝了。
但是无著菩萨早期也是与世隔绝十多年修行。
|
|
|
|
|
|
|
|
发表于 14-11-2020 02: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4-11-2020 02:21 PM 编辑
有贪,就是不能舍;有嗔,就是不能慈;有痴,就是不明理。
念佛虽然能对治三毒,不过属于一种以念压念,修行一有空隙,三毒就会乘虚而入,如果把持不定,一样会沦陷。
而行善则是,布施修舍治贪,慈心治嗔,读经治痴。对一般人如果不能死心塌地念佛,就先行善布施修慈,先把这些三毒的对治减轻,再来念佛时,或许就比较容易一些。当然这些也不是前后的排列,通常是同时做的事情。
净业三福,特别强调「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再功德回向净土,念佛求生西方,必然有他的道理。
总之,法无定法,不同根性的人,选择也不同。能死心塌地念佛的人,都不是寻常人。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4-11-2020 02: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种做法是 「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一事治一事,前头怕鬼后怕贼。跟禅宗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是不同的。
虽然本主题没有明言,但是我讲的其实是三解脱门 --- 空门,无相门,无愿门。
心具足万法,金刚经都说了,就算是聚集须弥山那样多的珍宝布施,比起领悟【金刚经】的功德百分不及一,千万亿分都不能及。
|
|
|
|
|
|
|
|
发表于 14-11-2020 10: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挺共匪的恶行恶状,本来就担不起修行,甚至不需要修行,信党听党话就好  |
|
|
|
|
|
|
|
发表于 15-11-2020 02: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以为,最基本的反省,自律等等,也是修行。
太过于执着于“修行”,反而是一种障碍。 |
|
|
|
|
|
|
|
发表于 15-11-2020 04: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都闭关不见人与世隔绝,那干嘛还需要修行?
若在世俗中,要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是是非非的同时,又要做到不贪,不嗔,不痴,不慢,不疑,才需要修行吧。 |
|
|
|
|
|
|
|
发表于 17-11-2020 03: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面对自己的内心才是真修行。
现代人烦恼多,压力大,脸上戴几十个面具,面对外在的一切,根本就不了解自己的内心。
偶尔自己一个人静静地,放松心情,观察自己的内心,面对它认识它,也是不错的。 |
|
|
|
|
|
|
|
发表于 27-11-2020 06: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都是這樣的,喜歡一個人靜靜做自己喜歡的東西,少參人,這樣做什麼事都比較容易專注。
但時常這樣也不行,偶爾還是要抱抱團,簡單講,要 balance 啦,贊一個。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