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78|回复: 1

水災中流淌的同胞之情\周琳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7-2021 1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直到提筆的此刻,我依然心如刀絞。身為一名河南人、一名新鄉人,近日來,常有如鯁在喉之感,欲哭無淚,欲言又止。

  我在香港的朋友家中作客時,突然聽說河南遭遇特大暴雨的新聞。朋友說,現場景象很可怕,表面淡定的我,一時間連點開視頻的勇氣都沒有。然而,朋友圈和微信群中,求助和救助信息炸彈一般彈跳出來。心臟連日來像是被放在火上炙烤。

  我的家人經歷了兩日斷水斷電,不便與外界聯絡的生活。有的朋友一度與親人失聯,甚至喪失家園、土地。我除了打聽到登記家庭求助信息的官方渠道,除了轉發擴散,還能做些什麼呢?

  母親就在受災的新鄉市,她看到給救援隊的捐款途徑,問我要不要捐,我說,還猶豫什麼,大力支持!

  每當看到老家民眾發布哪裏缺志願者人手的通知,我便允許自己沉浸在白日夢裏:如果身在故鄉,我一定也會跟家人打個招呼,然後跑出去增援吧!能裝沙袋就裝沙袋,能搬物資就搬物資!實在嫌女娃不吃力,送箱食物也好。

  千里之外的我,旁觀見證着老家上演一幕幕「眾志成城」,心裏既為「中國溫度」而感動,又為滿目瘡痍而難過。

  我行見此三嘆息,欲助災情恨無力。

  一位住在香港的河南姑娘,連日來忙着籌措物資:帳篷、飲用水、方便食品。她年紀不大,說的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沒什麼,只是做不出袖手旁觀的事」。

  類似的事,很多港漂都在做,不僅限於河南老鄉。

  朋友所在的香港社團微信群裏發出捐款呼籲後,不到兩個小時,就有五十多人報名捐款,每人少則一千元,多則六千元。這個群裏的絕大多數港漂,平時都不怎麼說話,但是聽說給河南捐款,全部都「浮出水面」!朋友所在的社團是蘇州區的香港社團,裏面沒有一個河南籍會員,也不全是蘇州籍貫。

  文章寫到這裏,我問起一位港漂協會的主席,對方告知,目前給河南的募捐仍在持續。

  身處港漂圈,舉目皆是捐錢捐物的慷慨熱忱,而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並非來自河南。

  每逢內地受災,香港從特區政府到各界社團,出錢出力,義無反顧。香港同胞關心內地的溫熱情義從未改變。

  在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深切慰問河南災民的暖風中,香港社會各界對災區的加油打氣紛至沓來,同時向災民捐輸。

  河南省青年聯合會在香港成立了「港區特邀人士界別」,「港區」中的委員幾乎都是香港本地人。他們自發捐款超過三十萬元。「港區」常委高松傑在微信朋友圈中,每天錄製轉發短片十餘次,呼籲馳援河南,讓香港公眾了解災情。他本人和家人通過各類渠道向河南陸續捐款已有二萬元。

  危難見人性生死顯大愛

  曾經,黑暴風波令內地居民談「港」色變,而香港國安法的落地實施在賦予香港居民安全感的同時,也拆掉了不必要的心靈屏障。大災當前,兩地民眾又空前團結了起來。

  面對國外媒體對中國的肆意抹黑,我想每名中國人都憋着一口氣。美國等西方國家一再就香港問題干涉中國內政,挑動港人與內地之間的關係。然而,手足同胞終究血濃於水,又豈是潑髒水可以澆滅?人心都是肉長的,但有冷熱區別;無論是港漂,還是港人,骨子裏都流淌着一脈相承的溫良。

  危難見人性,生死顯大愛。中國人民的善良團結、雷厲風行在洪災與疫情的考驗中有目共睹。身處內地或香港,手足同胞都勢必同舟共濟、迎難而上,將社會發展變革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7-2021 04: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部分港傻真的傻到你想打他, 但是很多的心地真的不差
呆弯呢, 就是一个完全不同的种类。 所以班港傻可以被菜英文耍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3-6-2024 04:43 PM , Processed in 0.05918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