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leessearle2004

佛陀的沉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4-8-2009 04: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精华这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8-2009 10: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形而上學’的問題给我都懒得回答。。。更何况佛陀!
就如有人问:如何能到弥陀的净土世界。。。
这等形而上學的問題。。。回答了就引起争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8-2009 12: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陀的沉默
他不是懒得回答,
他不是藐视对方而不做回应,
他不是排斥对方缺陷而抗拒,
他没有人我众生敌对的意味,
他没有丝毫放弃度化的意愿,
佛陀的沉默
是在诸多诤讼中安稳自己内心的修行
是包含慈悲与菩提的一种修行
是在恶世里保护自己和众生的其中一种修行。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30-8-2009 12:20 P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咖啡豆 + 5 我很赞同,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9-9-2009 0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沉默之外,佛陀有时候也会默摈....

我觉得默摈很大程度上不一定是要教育对方,而是守护自己。就以佛灭之后僧团默摈车匿的例子。车匿的问题,应该是在佛陀还在世时就存在的严重问题;如果要讲教育车匿,如由佛陀带领僧团默摈车匿,那个效果不是更大吗?但为何偏偏要等到佛将入灭之际,才叮咛阿难以此方法来回应车匿的作风?我觉得佛陀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保护僧团多过车匿,毕竟车匿是否会因为僧团默摈他而惭愧进一步改过自新?我想没有人可以说的准,但是僧团通过默摈车匿,反而可以更专心的修行和整顿僧团。

佛陀虽然常常教育弟子要依法不依人,但是佛陀的智慧与慈悲精神特质毕竟不同于弟子,僧团如果解决不了的问题,还是要请示佛陀,这对于那些道心不是很强的弟子尤其如此。出家众尚且有依赖佛陀者,在家信徒更是不用说了。而对佛教僧团来讲,在佛陀晚年时,也发生了两件非常不幸的事情,佛陀的两大上首弟子,目见连和舍利佛比佛陀更早入灭。如果这两个大弟子还在的话,即使佛陀入灭,这两位大弟子还是可以扮演佛陀的角色。

所以当佛陀入灭时,僧团缺少可以稳住众人的大德(幸好后来大加叶尊者担当起这个责任,当时也只有他有这样的“功力“)以确保僧团能够在没有佛陀之下,依然正常的操作. 在这种情况之下,如果还要去处理车匿这个问题人物,这恐怕超出僧团的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默摈车匿,让僧团把重心从芝麻粒豆的车匿问题,转到修行和如何主持佛法更重要的问题上。所以默摈车匿最大的受益者是僧团自身而不是车匿,而车匿后来应为默摈事件而改过自新,那也是车匿个人的因缘福报,毕竟不是每个被默摈的僧众都能够像车匿那样必然改过自新;但是有一件可以100% 肯定的事情,通过默摈有非常大问题的僧众,肯定可以让其他僧众更专心的修行佛法和住持佛法。

或许是受这件事情的启发吧,我总是在论坛上默摈网友,佛教徒非佛教徒都有,不为惩罚对方,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守护自己的心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咖啡豆 + 5 我很赞同,谢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0-2009 03: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4# upatissa 的帖子

如果你有大智慧,

根本就不需要任何螢幕保護功能.

可見你還是一個老百姓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0-2009 06: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patissa 于 29-9-2009 01:47 PM 发表
除了沉默之外,佛陀有时候也会默摈....

我觉得默摈很大程度上不一定是要教育对方,而是守护自己。就以佛灭之后僧团默摈车匿的例子。车匿的问题,应该是在佛陀还在世时就存在的严重问题;如果要讲教育车匿,如由佛陀 ...


那么车匿最后怎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4-10-2009 06: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guilimen 于 14-10-2009 03:05 PM 发表
如果你有大智慧,

根本就不需要任何螢幕保護功能.

可見你還是一個老百姓而已.


阁下已经证悟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0-2009 06: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ckson2009 于 14-10-2009 06:34 PM 发表


那么车匿最后怎么了?

后来受教证得阿罗汉果,根据大乘佛教,就是500罗汉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4-10-2009 06: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沧浪澈 于 14-10-2009 06:35 PM 发表

后来受教证得阿罗汉果,根据大乘佛教,就是500罗汉之一。


赞叹!赞叹!那时的弟子真好,动不动就阿罗汉,动不动就菩萨果,我们这些只能每天喝罗汉果凉茶!惭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0-2009 06: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ckson2009 于 14-10-2009 06:38 PM 发表


赞叹!赞叹!那时的弟子真好,动不动就阿罗汉,动不动就菩萨果,我们这些只能每天喝罗汉果凉茶!惭愧!

只要你时常忆念佛、忆念法、忆念僧,你就会亲近三宝,别害怕,其实佛法僧一直都在,只是无明导致我们以为他们离我们很远了。其实只是我们一直不肯亲近他们而已,因此导致自己不断轮回。

[ 本帖最后由 沧浪澈 于 14-10-2009 06:4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4-10-2009 09: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jackson2009 的帖子

轉眼已經十多年了, 也沒甚麼了不起.

還不是照樣吃飯,拉屎,去上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2-2025 09:43 PM , Processed in 0.136159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