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6-6-2008 03: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008-05-21台灣活學活用北京的香港策略
一、
蔡英文於十九日當選民進黨主席,國民黨的馬英九二十日宣誓就任第十二屆中華民國總統。本報張總認為這二位「CEO」面對很多難題,「不能寄以厚望」;這是中肯的評語。
馬英九的總統就職演詞,理念甚佳,但如何貫徹或台灣要付出什麼代價才能落實,頗費思量。百分之五十八強的台灣選民投毫@@鴷X的總統,認為選民「找回了善良、正直、勤奮、誠信、包容、進取這些傳統核心價值」,這是馬氏自我貼金之詞,因為在一般非「忠貞分子」眼中的國民黨,全不是這個樣子;迄今為止,馬英九廉潔自持,是所謂道德型的政治人物,但他能否在和諧氣氛下改造爛透根的國民黨,有待觀察。
在馬英九就職前一天,北京仍示台灣以顏色。這一天,於日內瓦舉行的六十一屆世界衛生大會(WHA)上,中國(和巴基斯坦)反對台灣成為觀察員的申請,雖說這是北京視為眼中釘的民進黨陳水扁政府所提出,但對堅持「不統、不獨、不武」及「將編制合理的國防預算並採購必要的防衛性武器」以至「打造一支堅實的國防勁旅」以示「防衛台灣安全的決心」的國民黨政府,中供是否便會視之為流落在外的小老弟並伸出同情之手讓其參與這樣那樣確有實際需要的國際事務?事情決不會這樣簡單,在北京來說,若無條件准其所請,等於國民黨政府表示不會明獨便可以不作任何讓步而躋身國際組織,有與中國在國際間平起平坐的架勢,豈非傳達了北京默許台灣保持在政治上遠離中國的現狀?這樣做對中國決心收回台灣完成統一大業只有負面影響。即使馬英九提出「唯有台灣在國際上不被孤立,兩岸關係才能穩定向前發展」的「警告」,北京亦會不為所動。看來馬氏希望中國和台灣在「國際組織中相互合作、彼此尊重」之夢難圓。
二、
陳水扁的徇私貪腐且不去說,他處處與北京對著幹的政治手段,令兩岸政治十分熱鬧、緊張、刺激,但於大局無所進益(他弄垮民進黨的政治基礎,不是因為明獨的政治傾向而是個人操守太爛),且徒顯其魯莽與膚淺,難怪北京很快便不把他視為對手。現在輪到國民黨「做莊」,其表面與北京為善的態度,簡直是以其中供之道還治其中供。料北京會很快(也許已經)意識到馬英九政府比陳水扁政府更難纏。
北京用於香港的策略,台灣國民黨政府全盤接受!在北京治下,香港有經濟絕對自由、政治則不准越雷池半步的策略,國民黨已在活學活用。看馬英九的就職演詞,經濟「堅持開放、大幅鬆綁」,摒棄民進黨劃島為牢的政策,同時做好準備,「希望七月即將開始的周末包機直航與(開放)大陸光觀客來台」。這種純經濟而且是對台灣傾斜的「雙贏起點」啟動的「嶄新時代」,與政治完全無涉,北京會無條件答允嗎?馬英九也許看準八月奧運前(現在還加上四川地震全國總動員進行善後工作)北京不會分心處理台灣問題,因此把周末直航包機之期定在七月。香港無權無勇,香港人滿足於經濟自由。北京國力鼎盛、財大氣粗,給台北一點經濟甜點,沒問題,但台灣在政治上處處設防,一再申明要「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持台灣海峽現狀」,北京恐難接受,在奧運後發難,不足為奇。即使現在雙方都有在「九二共識」(一九九二年汪、辜達成「一中各表」即在一個中國前提下「各自表述」的共識)再續「前緣」重啟談判的共識,相信因為政治璧壘分明而很難談出具體成果。
台灣活學活用了北京的香港政策,在口號式言文上的創造性且比北京出色。四月十二日,以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董事長參加博鰲論壇的台灣副總統蕭萬長,提出希望兩岸「正視現實、開創未來;擱置爭議,追求雙贏」的「十六字真言」。口號大行家的北京這回遇上勁敵,直至四月二十九日才祭起兩岸要「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法寶。雖然馬英九說「這些觀點都與我方的理念相當一致」,因此打蛇隨棍上,「誠懇呼籲兩岸不論在台灣海峽或國際社會,都應該和解休兵……;兩岸人民同屬中華民族,本應各盡所能,齊頭並進」。循著這種理路,馬氏相信「台灣與大陸一定可以找到和平共榮之道」。馬英九有此想法,皆因他堅信「兩岸問題最終解決的關鍵不在主權爭議,而在生活方式與核心價值」,此「核心價值」使「台灣獲得亞洲和世界民主燈塔之譽」,「中華民國已經成為一個受國際社會尊敬的民主國家」。北京對此完全否定,是不言而喻的。
不過,不論北京接受台灣的生活方式和核心價值與否,由於形格勢禁,武力拿下台灣已和在香港實行不知結果的雙普選一樣,肯定遙遙無期;在這種情形下,如果馬氏承諾的「優質民主」即在憲政主義的原則下,人權獲得保護、法治得到貫徹、司法獨立且公正、公民社會得以蓬勃發展,「核心價值」相近的台灣,成為香港人新移居地的可能性不容抹煞。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6-6-2008 05:13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6-2008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行止 2008-05-23
德行高尚 捐款壓力 收購吉樓一、
明朝大儒王守仁(《大學問》)說:「大人者,見鳥獸之哀鳴觳觫,必有不忍之心;見草本之摧折,必有憫恤之心;見瓦面之毀壞,必有顧惜之心。」香港人對汶川地震的反應,反映了香港人德行高尚;也許外人尤其是不少內地同胞視港人終日營營役役、粗鄙貪婪、醉生夢死,是殖民者培育出來沒有國家觀念和民族精神的人,但看這次大多數港人不喊空洞的口號(林沛理昨天的〈溫家寶措詞的隱義〉值得大家特別是內地官員細讀),化哀思為行動,出力出錢,港人實可自豪。
港人應趁汶川地震引起巨變的契機,敦促北京政府整頓吏治、改革行政系統、確立落實各種立法的機制、容許非政府組織成立和貫徹訊息自由化政策(一黨專政下不會有真正言論自由,多說無益)。此次地震災情迅速傳遍全國、全世界,被視為中共與時並進採取公開透明手法,令中國向全球化邁出一大步;可是,我們同時不要忽略,在電腦網絡普及(使用者超過二億人)、手機無人沒有(僅去年內地便賣出一億五千多萬部)的時代,北京政府一時之間是無法有效地封鎖和檢查新聞的,陳彥昨天在「法國通訊」欄指出,沙士(非典)後期中國在「一段時期實行相對開放的媒體政策之後,再度強化新聞檢查!」歷史重演的可能性存在,因為「魔高一丈」不是虛言,集中全國財力物力的政府肯定有這種能耐。在這方面,香港傳媒要善盡言責,以免中國走回頭路,回到與世界脫軌的過去!
二、
在藏富於民的社會,加上一點稅務優惠,中產和富裕階級對慈善捐款不落人後(低入息階級的捐款則大部分去了形形色色的教會),形成了並非實行福利社會政策的社會福利民間化,積極地促進了社會和諧。這類可令整體社會受惠的慈善活動,值得鼓勵,慈善家因此獲得種種他們應得的來自政府和民間的榮譽。
內地對汶川地震的賑災捐款,可算十分踴躍,同時出現不少感人案例,可是,針對上市企業的捐款,「民意」卻有強人所難之嫌。在內地和本港上市的萬科公司,其員工根據內部慈善捐款不要成為個人負擔的指引(非常合理的指引),「每次募捐,普通員工捐款以十元為限」(限定員工捐款數額是內地企業的普遍現象,說明了內地迹近強迫捐款次數頻仍);公司方面,災情傳出時馬上宣布捐款二百萬,招惹網上一片罵聲;期初公司主席王石在網上自辯,指出「二百萬是適當數額,中國是災害頻發的國家,賑災慈善活動是常態,企業的捐贈活動該可持續,不應成為負擔」。有理有節,可是,反對辱罵之聲愈甚,令萬科陷入所謂「公共信任危機」,萬科和王石連續六年獲得「中國最受尊敬企業」的資格亦受質疑。在洶湧的「民意」壓力下,公司終於在二十日宣布「以一億元資金參與災區重建」,但這場莫名其妙的「公信危機」未因此止息,數說萬科營業額多大、利潤多高、投地場上一擲億金的「文章」如恆河沙數,好像企業捐款必須與公司財政狀況掛鈎。
此種情況,在筆者看來,是過去政府清算富裕階級的濫殤,政府久已不彈此調(這是內地經濟起飛的根本原因),但部分不是「先富起來」的人念念不忘,要趁機分薄有錢人的財產……。內地上市國企的慈善捐款多寡,是「政府內部撥款」,況且經濟學家認為擔任公職者的「見義勇為動機」(Knightly Motives)高於在盈利掛帥的私企主管,因此國企捐款不可作為指標;而上市私企的董事局,即使有很高的社會責任意識,其必須對股東負責的宗旨不可變(這正是私企所以能興旺的底因),簡單點說,股東付託他們要他們完成的任務是牟取利潤而不是競逐慈善家榜上的排名。美國財長保爾森是狂熱環保分子,在離開高盛主席職位時,他動用公司三千多萬美元購買一幅保育林地送給阿根廷政府,作為當年公司賺大錢(數十億美元)對環保事業的「獻禮」,馬上引起股東不滿,站在股東的立場,他們寧見公司派高息(或公司因保留利潤而令股價上升),是否做善事由股東自己決定。內地和香港上市公司的捐款政策亦應作如是觀。大股東如何慷慨做善事是一回事,動用股東的資金,董事局要知所節制,因為做善事畢竟不是他們的本業。
三、
災區現今面對的最大風險是疫症,從搜索狗隻傳回去訊息,埋於瓦礫下的屍體已開始腐爛;如果天不作美下起大雨,山洪暴發必會引發更大災難,那意味災區居民現在面臨瘟疫和天災的雙重威脅,內地專家對應該如何紓困,必有辦法,筆者一得之見是,當局要落實「國家會管你們」的承諾,便得當機立斷,用公帑以「合理」價錢(讓發展商有「合理」利潤)收購在內地舉目皆是的空置樓宇,作為災民的居所。這樣做一來可達把災民遷離高危地區的目的,二來未始不是「使地產市道回復常態」的辦法。當然,此中還有災民是否願遷離已無家可歸的家鄉及在移居地方工作問題;不過,由於當務之急是防患疫症肆虐、使災民有瓦遮頭及避開另一場可能災難,上面的想法也許可試行。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6-6-2008 05:12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6-2008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行止 2008-05-26
重建扯高材料價耕地毀壞糧價高
一、
至今天剛好二周,汶川八級地震的經濟損耗,和可以據已點數屍體而公布的死亡人數不同,是無法準確評估的;不過,汶川地震會加劇通貨膨脹深度,則無可置疑。
四川向以物產豐饒而有天府之國的別稱,是內地最重要的豬肉產地,出產的大米約佔全國總產量百分之七、百分之四小麥、百分之三粟米和百分之七粟米油,從昨天電視新聞傳達的訊息看,即使沒有其他因地震而引發的天災,短期內四川的作物及牲畜產量均大幅下挫,不能避免,除非政府作出重大津貼,去年至今漲幅最大的豬肉價格進一步上揚,已成定局;而供應量稍稍高於本地需求量的大米,歉收以至無法耕種令其減產,恐怕非從國際市場購進才能滿足消費者需要。相關物價被扯高進而令通脹率大幅攀升,似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市場人士密切關注的,還有廠礦及交通系統受破壞,四川的鋅和鋁運往消費市場較前困難甚至不可能;令人憂心忡忡的還有,四川為內地最大地下(以別於海底)天然氣(厚黑教主李宗吾的故鄉四川自流井〔民初的地名〕便盛產煤氣)及區內最重要的水電生產者,現在煤氣和電力供應俱出問題……。那使近來已因煤斤供應不足導致不少發電站關閉(去周二公布的便有三十二家)而使電力產出量下降的內地電力市場,有百上加斤之感。
在這場前線傳媒已開始被引導至把焦點放在體現(為災情善後之後歌頌「黨的領導」做好基礎工程)中共愛民如子如何不惜一切代價的救災活動同時,投資者於捐款賑災之餘,應把注意力放在受地震影響的投資項目上─惟有投資得利,才能躍踴捐輸─水泥業似為這次震壞了近五百萬幢建築(全毀的約二十二萬座,其中包括七、八千間學校)天災的主要受惠行業。「豆腐渣工程」的唯一「好處」是少用水泥,此次地震之後,非「豆腐渣工程」短期內將成主流,意味災後重建對水泥的需求大增,安徽海螺的執行董事郭景彬去周對彭博說,內地的建築標準會全面提高,而堅固的建築結構意味用更多水泥!在「人民生活必須照顧股民利益可以犧牲」的前提下,預期內地水泥生產商發「天災財」獲厚利,是不切實際的;即使那些價格為國際市場左右的商品(如石油),當局亦可用補貼津貼種種形式干擾市場價格。站在救災的立場,這樣做無可厚非,但市場機能無法發揮作用,必會拖慢內地的市場改革進度。
二、
災後重建(及修復受破壞而未遭摧毀的基建項目)需要大量水泥之外,鋼鐵及其他建築用金屬的國際市場供應,亦會因為中國比地震前更大額度的購買而進一步扯緊,地震對耕地的毀壞,亦使中國有必要進口更多的糧食。所有種種,意味散裝航運運費升完可以再升,波羅的乾貨指數(BDI)去周四企於一萬一千六百五十點左右,比年初(一月中旬)低點,漲升約百分之八十(較去年十一月則升一倍強),看情形升勢未止。
一方面市場對航運需求增加,一方面船隻的建造卻因財務機構收縮信貸而放緩,一張一弛,船運價格升勢不可收拾。過去數年,銀行融資新船訂單達百分之八十,放款年期在十二至十五年之間,自從次按風暴金融業風聲鶴唳之後,新船建造費貸款比率已降至不超過百分之六十五,年期則減至十年以下。因為如此,在截至去月底止的二千五百六十一艘新船建造訂單中(因為大量船在興建中,BDI期貨未來三年跌幅達五成以上),約二百五十艘船的船東因資金不足而取消合約。香港物業買家當了解「銀行收縮信用」對買家信心的衝擊。
新船建造的速度,則由於零件短缺而放緩,紐約天鷹散裝船公司行政總裁對博彭說,渦輪機要四年才能交貨、船艙蓋(hatch cover)二年半而柴油發動機要等足二年,那完全是環球經濟長年持續增長下出現瓶頸現象有以致之(見二月十九日本欄〈瓶頸處處 通脹勢危〉)。中國造船業已做好進軍世界市場的準備(有接下約一百二十艘船的設備),現在因為對新船融資收縮及零件製造廠如東方汽輪機公司在地震中受嚴重破壞未來數月無法生產而被迫「減產」……。一句話,短期內船運費用還會上升,羊毛出在羊身上,各種要經海路陸路才能送達用家之手的貨物價格因而都看升!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6-6-2008 05:12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6-2008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28-05-2008
天災牽動政治 民主專制皆然
中國政府對外國援助汶川地震,最初有點猶豫(令日本國際緊急救援隊錯失「黃金時刻」無法及時救出生存者而感遺憾。見昨天馬挺文),但很快便改變態度,伸出歡迎之手;這種反應,既可能是期初對災情嚴重性估計不足,亦可能是政治自信初建舉箸躊躇所致。
救援是純粹基於人道精神還是有政治動機,身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救災國家當然說與政治無關,但學者的研究則指出有重大政治效果,因此救災絕非沒有政治意義(apolitical),而「政治意義」可大可小,非常明顯,緬甸軍政府擔心見其「大」,因此在五月二日愛納吉斯颶風襲擊後至今死亡人數已近十萬、經濟損耗難以統計(緬甸政府最終要求國際援款一百零七億美元,以該國的物價水平,顯示災情極之嚴重)以至海軍因基地被摧毀潰不成軍(見設於曼谷的《伊拉瓦底》雜誌〔www.irrawaddy.org〕),損失慘重,仍拒人千里;即使在國際壓力下於二十五日在仰光召開聯合國主催的國際救災會議,軍政府還諸多設限,「要錢不要人」即要援款(及物資)而不准多國救援人員趕往災區……。這種「見死不救」視人民為芻狗的做法,對於鞏固權位為第一要務的緬甸當政者來說,是理所當然更是冷血的決定。
倫敦大學英皇書院二位政治學者二○○六年一月在英國老牌智囊機構Chatham House的刊物上發表一篇短論〈天災是政治行動的催化劑〉(M. Pelling和K. Dill;〈Natural Disasters as Catalysts of Political Action〉,www.wacc.org.uk),從發生於一八九九至二○○五年這百餘年間的重大天災對受災國政治的衝擊,有簡明的陳述和剖析,一句話,重大天災的善後過程,尤其是那些引進外國救災機構和人員的,往往促成國內政治躁動、改革甚至政權易手!吸取這種教訓,近年面對國際迫其還政於民壓力的緬甸軍政府,對外力干預杯弓蛇影,提心吊膽,完全缺乏合法政府的自信,視外援為引狼入室,力加排拒,站在保住政權的立場,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緬甸軍政府未必(其實是不必)讀過英國學者這篇文章,因為二○○四年南亞大海嘯令印尼阿齊省癱瘓引致的政治變故,是他們親眼所見,因之引以為鑑。阿齊省的回教分離分子要求獨立,長期和印尼中央軍隊開戰;大海嘯重創分離分子的軍事力量(多個基地為海浪吞噬),當雅加達政府官員陪同國際救濟人員到達災區慷慨無私地展開善後救災工作時,阿齊人心理起了微妙變化,分離分子願意和中央政府談判,和平隨覑災後重建回到這個因戰爭及天災而支離破碎的省份,阿齊終於在去年通過一人一毫@@鴷X一位昔日的「叛軍」領袖當省長。大海嘯使泰米爾之虎游擊隊與錫蘭政府暫時放下武器,合作救災,雙方和解在望,可惜錫蘭政府換屆,新政府態度強硬,雙方才談不下去;但有合力救災的經驗,錫蘭的情況遠勝大海嘯前。
一九九九年土耳其伊茲密特地區地震,死亡人數近五萬,搶在聯合國之前,其宿敵希臘馬上出錢出力賑災,後者欣然接受,兩國積累多年的戾氣和仇恨一夕融冰,雖不能說「一笑泯恩仇」那麼誇張,但自此有商有量(談判),避免了一場過去可能隨時爆發的戰爭。一九七○年龍捲風殺死約五十萬東巴基斯坦人(在連串政治變動後,一九五五年巴基斯坦分為東西二部分),催生了孟加拉─一九七一年東巴基斯坦脫離巴基斯坦獨立。
論文舉出二個利用天災提高政治地位甚至奪取權力的例子。其一是一九六六年美國新奧爾良颶風肆虐,市長利用救災活動挽回民望,尋且於翌年選舉中獲得連任;其一則是一九七六年的唐山地震把「四人幫」震落台……!
在救災效能上,集中全國人力財力的專制政府不一定最佳,緬甸便是活生生的例子;那些「為人民服務」的專制政府,則是救災翹楚,古巴什麼都不行,只有救災工作贏得世人稱譽,這是因為古共有服務人民之心。專制政府等於有高度的社會動員能量,有救民之心救災便易收成效。中國現在在救災工作上亦比大多數民主國家優勝,救災人員冒性命危險不分晝夜的搶救活動,不是任何國家都優為之;不過,中國政治制度亦存在不少缺點,並非所有官員都能無償為人民服務,因此貪污層出不窮;而專制本質令領導人的話一定會實現,但此中隱蔽了多少不盡不實弄虛作假,溫家寶總理在死亡人數五萬餘的時候預測死亡總數在八萬左右,稍後公布的數字一定「達標」,即使實際數目不是,「辦事人員」亦會湊足數額以彰顯領導人了解災情之深;此外,領導人又許下什麼時候製成多少臨時房屋的諾言,此一諾言亦肯定會兌現,只是其質量則無法保證。中國能否藉這場地震整頓綱紀,大家拭目以待。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6-6-2008 05:11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6-2008 03: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林行止專欄 - 地心尋油海藻煉油的求油熱潮
一、
油產見頂說是基於現有技術達致的結論,這即是說,如果鑽探油源的科技有重大突破,意味人類有條件探索今日未知的油源,則此說便不攻自破;對人類在創新上有無限信心的人,必然對鑽油新科技發明寄以很大期望,他們的看法因此是,當科技發展見頂時,油產才見頂!
在眾多有可能開拓的油源中,專家估計蘊藏量最大的是深海或地心。一九六五年,蘇聯科學家為了一探地心的秘密,?手計劃在西伯利亞可拉(Kola)半島海港摩爾曼斯克(Murmansk)鑽一個深達十五公里的地洞,由於工程浩大,籌備費時,至一九七○年才「破土」動工,到了一九八三年,這個深洞已達地下十二公里,可是,科學家仔細化驗了每一階段抽出、挖起的半熔岩熱柱,並無重大發現,至此,蘇共領袖的信心動搖,對大約五萬呎地底(十五公里)有什麼「寶藏」,興趣漸失,有關工作便沒有積極進行,至八九年,該深洞深約四萬呎時,蘇聯變天,俄羅斯亂成一團,經濟一度瀕近破產,無心亦無力再挖深洞,此計劃便不了了之。九十年代後期,俄羅斯對外開放,世界三大油公司均派員前往「考察」並取回大量「貨辦」及資料。油公司對有什麼發現,諱莫如深,從其後它們都在深海鑽探上? 力看,摩爾曼斯克深洞對它們有所啟發,可以肯定。
事實上,西方油公司在深海探油上的努力,並未白費,比如雪佛龍在墨西哥灣約七公里的海底發現重大油田,估計蘊藏量一百五十億桶輕原油,約為已證實存在的美國石油蘊藏量之半;自此各公司均加大向海底尋寶的力度,以至公開拍賣的海底鑽油權價格驟升,今年三月,美國拍賣一處墨西哥灣鑽油權,便以三十七億(美元.下同)的破紀錄高價成交。
可是,發現石油是一回事,如何把之抽出又是另一回事,而後者顯然比前者更重要和更困難,因為如何開採萬呎地(海)底的石油,石油專家迄今無善策。基於對人類聰明才智有無限信心,樂觀者特別是石油業商,才會出高價購買深海鑽油權。
在雪佛龍發現深海油藏後約半年,一家行內聲譽甚隆的顧問公司Friedman Billings Ramsey發表一項研究報告,指稱墨西哥灣的深海石油(deep oil)蘊藏量達七百五十億桶(這也許是鑽油權賣得高價的底因),但何時有條件開發並抽取,投資者要有美國太空署的信心和耐性才行,當然,太空署用的是納稅人的錢,一項試驗因此可以一擲數十億,而且年期短長不計;西方國家的石油業是私企(產油國的則多為國企),雖然可用OPM進行有關工程,但私企追求的是經濟效益,因此不可能長期進行無回報開發;至於投資者,「落注」的是自己荷包裏的資金,因此得加倍小心!
二、
二○○七年年初,美國能源部發表報告,指出已成功研發從海藻類植物提煉生化柴油,作為汽油燃料。○六年美國車主消耗的大約一千四百億加侖汽油,用九百五十頃「耕地」(cultivation area)的海藻便足夠;從大豆提煉等量汽油,需用的耕地在三十億頃以上(3 billion plus acres)。種植海藻的「耕地」,其實是無遮淺池(open pond)。
從海藻提煉生化能源,看似新物事,其實早已有之。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ational Energy Renewable Laboratory)在一九七八年便成立專家小組進行研究,可是成效甚差,至一九九五年宣布因「無法找到符合經濟效益的辦法」而放棄。然而,民間機構開發海藻能源的研究並未停止,位於波士頓郊區的新咸甫郡大學(U. of New Hampshire)生化學系在二○○四年估計生產滿足美國汽車能源消耗的生化柴油,所需的海藻農場的建造費高達三千零八十億;如此規模的基本設施或生產基地,可以年產一千四百億加侖生化柴油,其經營成本每年為四百六十二億,等於每加侖成本價三角三仙,加上投資成本的利息、運輸費及零售成本,海藻能源有微利可圖,經濟效益一般。
如今油價高企(什麼是「高」,看法人人不同),不僅「鼓勵」油公司探油,生化能源研究更是方興未艾,而且有不少「突破」,因此投入的風險資金大增。各大油公司甚至波音飛機,紛紛入股一些研究開發海藻能源公司或有條件地資助大學相關學系,皇家蜆殼則獨資在夏威夷創設海藻種植場……。美國維珍吉尼亞州的老道明大學(Old Dominion U)最近提出一項在污水處理廠種植海藻的試驗計劃,若有所成,當可大大減低這種生化能源的原料成本!
如果石油價格稍為向下調整後重回上升軌?,深海探油會鑽得愈深而五花八門的生化能源研究必如雨後春筍般湧現,令願意承擔風險的投資者目不暇給。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6-6-2008 05:11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6-2008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鋼鐵業枯木逢春 權宜計配售汽油
美元礇價持續貶值和石油價格升完可以再升,改變了世界經濟秩序;二種新經濟現象正在形成,值得大家關注。
一、
美國單位勞工成本較歐盟廉宜(見五月二十日本欄),工業工人平均時薪歐盟比美國高百分之十六,入息稅和社會保險費,歐盟亦遠較美國昂貴,工業用電費(以一度電力為單位)歐盟較美國貴約百分之六十,連美國土地價格亦較便宜,一英畝郊區土地(rural land)美國的平均價為一千九百元(美元.下同)、德國五千七百元、西班牙六千六百五十元、丹麥一萬四千六百元……。難怪近來不時傳出歐盟廠商在美國設廠的消息,法國交通及能源基建公司Alstrom在田納西設廠,寶馬和快意汽車則宣布擴充美國廠的規模。
石油企於高價令運輸成本大漲,一個四十呎貨櫃箱從上海至美國東岸的運費,二○○○年(當年平均每桶油價二十元)為三千元,現在已增至八千元;一項精細的計算顯示,每桶原油價升一元,交通運輸費成本便加百分之一,近來油價狂苘,無怪航空公司紛紛要收附加費、巴士的士則加價。油價上升令運輸路程愈遠成本愈高,因此,「就地生產」即在消費市場生產,既經濟又環保(節省能源)。在消費市場設廠是不可忽視的新趨勢。
鋼鐵便是在消費市場設廠的典型例子。需求大增、美元貶值及運輸成本上升,令過去三十年頹態畢呈的美國鋼鐵廠起死回生。去年中國鋼鐵輸美減少百分之二十,為十年來表現最差的一年;期內美國鋼鐵產量增百分之十。美國鋼鐵生產成本雖遠在中國之上,惟減去運輸費,二者相差無幾。由於不少美國鋼鐵廠擁有本身的鐵礦,這使它們不致因原料價格苘升而失去市場競爭力。美國交易所的鋼鐵股指數今年迄五月二十三日(去周五),升幅近百分之二十六,同期標普的升幅只有百分之四點八一,美國鋼鐵復甦情況在股價指數上充分反映。
今年是美國鋼鐵業三十年來第一次增聘人手及擴充生產設備,不僅美國廠商在阿拉巴馬及路易斯安那設廠,俄羅斯巨無霸鋼鐵公司Severstal剛於月前宣布在美國收購鋼鐵廠及擴大其在密西西比的投資。科技進步改變了過往鋼鐵生產高度勞工集約的情況,這些年來,鋼鐵生產力大幅提高,一九七○年,生產一噸鋼鐵需要十二名工人一小時的工作,如今只需一點二名工人。
十八世紀與工業革命相輔相成同步發展的鋼鐵業,八十年代以來服務業普及和二十世紀末期科網業的崛興而被視為夕陽工業,先進工業國放棄唯恐不及,取而代之的是新興國家如中國和印度;沒想到踏入新世紀,興建、擴建、維修基本建設成為環球性大趨勢,鋼鐵業又成為先進工業國吃香的重工業!
二、
在開採石油新技術未發明之前,消費者和投資者只有接受油產量追不上需求增幅此一殘酷現實。筆者數度在這裏指出,以沙地阿拉伯為首的石油出口國組織及俄羅斯牽頭的前蘇聯加盟共和國(FSU),其油產自從二○○二年以來逐年萎縮。油國的外礇儲備日增,不等於她們石油出口量上升,這不過是油價漲升甚劇有以致之(今年前二個月,俄羅斯石油收入較去年同期增百分之六十三,但出口量則降百分之四);隨覑油價升勢有餘未盡已成為世人的共識,「奇貨可居」的心理發生作用,「存貨」未來既然可能賣得更高價,產油國便不急於抽取地下油源,令供應進一步緊絀。油國「惜售」,等於表明國內政治穩定,當政者有機會慢慢利用未開發的資源;若政局不穩,執政者便會盡快抽取地下資源變為可以隨時提走的「油元」,以防範萬一發生政變可挾巨款赴海外做寓公,更重要的是,此舉同時使其繼任者亦無法獲得巨額財富。
在石油供應無法增加及不少國家民眾上街抗議高油價的情況下,各耗油國便要好自為之。開發代用能源及節省用油,知易行亦易但難收成效,如今大多數國家都在代用能源投資研究,可是作用有多大?帶來的似乎只有可望不可即的憧憬。節省的口號人人會叫,然而,在經濟條件許可下,虛應一番已成慣例(一九七二─七九年油價升十六倍,用油國恐慌,以為末日已至,惟期內耗油量仍增百分之二十三!)一九七八─八○年伊朗變天,石油出口量下降七成,面對這種苦況,政府不得不立法規定奇、雙數車牌隔日開車(Odd-Even rationing),此法目前北京實行,惟其目的在疏導奧運期的交通,因缺油而這樣做的,筆者記憶猶新的是一九七九年夏季紐約以此法自救,只是現在西方國家人民家有數車現象非常普遍,此法難再收效;因此近期已有論者主張要實行二戰期間美國汽油分配的分級制,政府核定A、B、C、T和X五級,一般家庭用車可獲A級配油每周四加侖油,以次視車主對政經貢獻大小獲配不同標籤,X屬高官、議員及「重要人物」,每周配油十二加侖(詳情見http://ntl.bts.gov/lib/12000/12200/12291/index.html)……。配給不符「價高供應必增」的經濟學原理,但當價格漲個不停需求未衰而供應不增的時候,也許這是「共度難關」可行的權宜辦法。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6-6-2008 04:42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6-2008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4/06/2008
藝術品有價的歷史鑑賞和投機觀
藝術品市場又掀起搶購潮。這種熱潮有其歷史淵源,吉拉珍.凱恩在她《藝術和金錢》(Geraldine Keen: “Money and Art─A Study Based on the Times-Sotheby Index”)一書裏,提供了良好的思考線索。根據她的考證,自從羅馬時代開始,藝術品就隨財富的興替而轉移。羅馬帝國國力強盛時,她從被征服國中搶回了大批的藝術品,用以裝飾羅馬的皇宮神殿;當時發了戰爭財的富商,亦不甘後人,購進藝術品點綴他們的豪華居所。經濟規律顯示,當一個消費者需要某種商品(或服務)時,市場就必有供應,而當更多的人需要一件物品時,這件物品的價格就會標高。羅馬富商是世界上第一批搶高藝術品價格的人。筆者無意在這裏複述藝術品的「流亡史」,不過歷史上清楚地記載覑,羅馬帝國覆亡後,藝術品失散各地,最後集中在以出口致富的佛羅倫斯,使意大利的文藝復興生色不少;其後隨覑國力的消長,藝術品大量流入荷蘭、比利時,接覑是法國、英國、美國、中東產油國、日本,中國現在已後來居上。財富與藝術品共存的傾向,是極之明顯的。
應該一提的是,「先富起來」的中國人雖然在藝術品拍賣場「勇往直前」,把不少藝術品價格搶高,但當代藝術家對他們的評價不高,不少甚且不太願意把作品賣給他們,因為當中不少人購買藝術品目的在等待高價賣出獲利,許多人像購進紅酒一樣,把拍賣得來的藝術品寄存拍賣行的「公倉」,看亦不看一眼,對此藝術家大感不是味兒。現在在內地非常活躍的法國藝術評論家茱迪.本阿莫—余款(稱「豬笨愚」也許較有趣)在年初出版的《藝術的價值》第二卷(Judith Benhamou-Huet:《The Worth of Art(2)》),明白指出有中國畫家對這類「投機者」避之唯恐不及(頁四十一至四十二)。
現代人高價購買藝術品,動機遠較羅馬人複雜,根據上述二書的陳述,筆者歸納為下列數點─ 一、流芳萬世 在藝術品展覽會,我們常見「某人欣賞」字樣;在參觀藝術館,我們常見一些藝術品上鑴有「某人珍藏」的銅牌,這個「某人」,就是藝術品的收集者,他的名字,將長留於藝術界中。藝術中人和新買主都會保留他的名字,前者在紀念他為保存藝術品所作的努力,後者則會用之作為藝術品的歷史性旁證。同樣道理,如果一位收藏家將他的藏品獻給國家,藝術院或博物館還會闢專室,以他的名字為名展覽其藏品;這類事例,在歐美屢見不鮮。可以想像,若干年後,人們對洛克非勒和保羅.格蒂是怎樣一個人物或已遺忘,但他們的名字將因其所收集的藝術品而長留人間!至於藝術品炒家之能引起傳媒「炒作」和「留名」,與拍賣公司僱用大量專門「聯絡」傳媒的職員有關。茱迪的書說僅佳士得專職與傳媒周旋的僱員最少三十四人,在他們的活動下,藝術品投機者都像名人般成為傳媒「追逐」的對象。
二、逃避稅務 以美國為例,買藝術品送給國家可獲免稅優待(數額以不超過當年總收入百分之三十為上限),而這些藝術品還可讓你擁有直至你逝世為止(即物主死後將之捐給國家)。這一法例刺激豪富興起與其給政府抽稅不如作個藝術鑑賞家和慈善家的衝動,因此令美國博物館的珍藏愈來愈豐;但此中漏洞亦多,「報大數」是最常見的作弊手法,一件值一萬元的藝術品,賣家願開十萬元的收據而以二萬元成交!買家可獲稅務好處,不在話下。
三、視覺享受 如果談藝術買賣忽視了買家對藝術品的鑑賞,對他們無疑是一大侮辱;但真誠地願意付出天文數字換來「視覺享受」的能有幾人,未免令理性的分析者生疑。
四、投機保值 和中國畫家的「即席揮毫」結果形成作品粗製濫造及供過於求不同,外國畫家大都懂得物以稀為貴的道理,據說丹納死前曾焚毀大批自己不滿意的作品,這是其畫作叫價愈來愈高的原因之一;即以梵高那幅十五枝花的《向日葵》,亦為他所作六幅《向日葵》僅有「流落民間」的唯一一幅(四幅為藝術館收藏,一幅毀於廣島原子彈輻射)。稀有性加上自羅馬時期遺留下來的擁有藝術品象徵身份地位品味高尚的「傳統」,藝術品身價在貨幣不斷跌之下,愈來愈高就可以理解的了。
五、地位象徵 在庸俗的物質世界,一般人以華屋名車和珍貴首飾作為財富的衡量標準,但嚴格來說,這些東西有二項重大缺點,第一是它們可以以分期付款獲得;第二是它們缺乏獨特性。所有這些東西,只要有錢就可獲得。
但藝術品,尤其是獨一無二的藝術品,所象徵的財富地位就高一層,這類商品,英國經濟學家許舒(F. Hirsch)稱之為「身份商品」(Positional goods)。掛一幅「無價之寶」名畫,不但可顯示主人的財富,同時體現了其品味與藝術修養,進而令其人格升華,擁有藝術品無疑是洗脫「銅臭」的最佳途徑。
六、炫燿 吉卜賽土皇帝以燒篷車陪葬,印第安酋長則以燒其珍貴的皮革及毛氈為葬禮儀式不可或缺的節目。這些當眾將最珍貴物品燒為灰燼的行為,與現在人們購買華屋、名車、首飾的心理如出一轍(不過吉卜賽和紅番較極端罷了),兩者都在表現對財富毫不在乎的心態,這種行為,美國經濟學家韋白龍(T. B. Veblen)稱之為炫耀性消費(Conspicuous consumption)。購買「稀世奇珍」的藝術品,亦有這種含義。藝術品本來是供公眾參觀的,將之收為己有,等於以金錢合法地剝奪了公眾鑒賞藝術的權利,這與吉卜賽人和紅番極盡浪費能事的葬禮,在炫耀性上,只有程度上的分別。
上述六點理由,加上通脹因素,筆者認為是高價購買藝術品的全部動機;為欣賞而以天文數字價錢購買藝術品的說法,不過是自欺欺人之說而已。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6-6-2008 04:01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6-6-2008 03:5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5-06-2008
「香煙」改變他的一生
「讀書界」不會陌生的英國著名報告文學作家溫徹斯特(他那二本寫牛津字典如何編彙成書的著作《讀書人》大都翻過罷),五月初有新書《一個愛中國的人》(Simon Winchester:《The Man who Loved China》, Harper)面世,該書副題是「一個解開神秘中國之謎的怪誕科學家的神奇故事」。這位愛中國(和中國女性)的怪誕科學家,便是大名鼎鼎的劍橋生化名宿兼無師自通的漢學(中國科學技術史)家李約瑟(Joseph T.M. Needham, 1900-1995)。
李約瑟很早便以對胚胎學的研究在學術界闖出名堂(二十五歲編輯專書、三十一歲出版專著),他的象牙塔外生活亦多姿多采,比如駕跑車以時速九十里在劍橋的橫街窄巷飛馳、「對所有漂亮女性都一見傾心」、去極左傾有「紅色牧師」之稱主持的教會做禮拜(他是虔誠的基督徒)、參加天體會(第一次和後來成為他太太的女朋友外遊,清溪游泳時她和衣下水他則裸泳)、積極身體力行參與左傾政治活動、熱衷摩里士(Morris)土風舞(此名之得,是因為此舞由北非摩爾人〔Moorish〕傳入),這是一種舞步簡單、舞衣奇特的集體舞,大都以手風琴伴奏,李約瑟因此學會拉手風琴,並且對摩里士舞在英國的歷史作學術性研究(於一九三五年國際民族舞蹈大會上宣讀《摩里士舞和劍舞在英國的地域分布》的論文;有興趣者可上YouTube看個真切),加上他精通法語和德語(十歲時在其父書房中死啃十八世紀德國哲學家F. Schlegel的《哲學史》而通德文;十二歲在法國鄉間小住而通法文),是少有在象牙塔內外均有所成的學者。由於他在多方面有「突出表現」,加上熱心投入社交和政治活動,三十歲左右已有現代伊拉斯莫(Erasmus,荷蘭大儒,文藝復興的健者)之稱,亦為他慢慢成為行為怪異(eccentric)的英國紳士的伏筆。不過,他的「故事」,筆者以為從他與南京金陵女大生化系研究生魯桂珍的情緣寫起,「可讀性」較高。
魯桂珍是一位南京知名藥劑師之女,仰慕李約瑟夫婦在生化學上的成就,放棄美國多家大學的獎學金,於一九三七年五六月之交乘船經倫敦於八月底抵達劍橋(和她一起赴英的另外二名研究生王應睞和沈詩章,都經李約瑟指導而有所成,沈當上耶魯教授,王則因發明人造胰島素而成名),在基斯書院(Gonville and Caius College)接待她們的是李約瑟太太也是魯女士在南京已敲定的「博導」李大斐(Li Dafei,原名Dorothy Moyle Needham, 1896-1987),她的研究專業是肌肉結構(一九七二年出版獲行家高度評價的研究肌肉運動的《肉機器》〔Machina Carnis〕),這本來也是魯桂珍專修的科目。當她安頓停當後,依照李大斐的指示,當天下午便去見研究院(霍金斯生化研究院,霍金斯爵士已七十六歲,很少過問院務)的實際負責人李約瑟。魯桂珍晚年回憶當時的情況,說她預期會見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哪知出現在她面前的是一位長髮英俊(刊本書頁四十三於三十七歲時在實驗室拍的相片,李約瑟有點像荷里活巨星格里哥利伯)、充滿活力、身材修長、四肢發達且態度溫文爾雅的學者。筆者認為魯桂珍的描述並不真實,因為她在南京時熟讀他們夫婦的論文,對英國報刊的有關消息亦不放過,斷然不會不知道李約瑟不是白髮衰翁的……。李約瑟的學養、外貌和與生俱來對女性的殷勤和細心,令魯桂珍一下子被他迷住了(instantly captivating);非常明顯,李約瑟對她亦有同樣的好感,「二人產生吸磁作用」;魯那年三十三歲,看相片不算「美人」,卻有「成熟少女」的風韻。魯桂珍獲分配住在走廊另一頭的房子,和李約瑟的遙遙相對。
一九三七至三八年冬,同處一迴廊的李約瑟和魯桂珍墜入愛河。住在校外的李大斐對這段戀情清楚瞭然,她所以處之泰然,和她在智性上崇拜乃夫及個性冷若冰霜有關,他們三人在學術上有共同興趣(三人經常在劍河畔酒吧飲酒抽煙討論所學),亦是原因之一;雖然李大斐能和魯桂珍「和平共處」,但很快便把這個學生交給李約瑟指導。應該一提的是,李約瑟和他一妻一妾(魯默認「妾」的地位,她和李大斐相處是「妻唱妾和的和諧」〔concert of concubinage〕)以及他眾多女朋友都無所出,在避孕藥仍未普及的年代,這種出人意外的事實,皆因醫生診斷他的「精蟲不足」!
一九三八年二月一個潮濕的晚上,李魯在前者那間研究室兼寢室纏綿,「精疲力竭」(energies being spent),雙雙赤條條在床上休息,約瑟如常點燃二支香煙─李是手不離煙的煙蟲、魯亦是資深煙民─遞一支給桂珍的同時,突然請教她:「請告訴我 cigarett的中文怎麼寫?」桂珍當然寫給他看,cigarett變成fragrant smoke,撩起好奇心,從這一刻起,約瑟便愛屋及烏,迷上中文,自此在其情婦指導(及後來正式拜劍大中文系教授捷克籍的Gustev Haloun為師)下,經常通宵達旦苦學中文!
‧李約瑟的中國情緣.之一
[ 本帖最后由 Mr.Business 于 6-6-2008 03:59 PM 编辑 ]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6-2008 05: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06-06-2008
行程三萬里深入了解中國
三十年代後期,日本軍隊瘋狂蹂躪中國,而英美等國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事件之前保持中立袖手旁觀,令中國孤立無助,此時「抱不平」的歐美知識分子開始積極串連、集結力量,尋找幫助中國的辦法,李約瑟便是其中活躍分子,他曾專程從劍橋趕去倫敦參與「救中國抵制日本貨」的遊行;當日本飛機集中目標轟炸上海、武漢、南京、天津和廣州的高等學府時,同情中國的英國知識分子尤其是思想左傾的,更是義憤填膺。
一九三九年,已和李約瑟同居年餘的魯桂珍赴美國參加第六屆太平洋地區科學大會(並有意在美國工作。李約瑟鼓勵她這樣做,一來對她的事業有幫助,二來他想藉此多訪美國),其時李約瑟高調「反日支中」已成為英國知名的公眾人物。這一年十一月十五日,牛津和劍橋一班學者在牛津一名神學教授家裏開會,聽取剛剛考獲牛津哲學博士學位的羅忠恕(一九○三─一九八五;回國後曾任華西協和大學文學院院長。溫書說他是牛津教授,不確)大談戰時中國教育界的苦況,與會學人人人動容,會議遂決定派遣一位不怕冒險犯難且熱愛中國文化的學者,赴中國了解情況,同時帶去一些中國急需的「教材」,以示英國學者對中國同行的同情與支持。這個訪問中國的任務,幾經轉折,最後落在並未參加是次會議的李約瑟肩上。對李約瑟和魯桂珍來說,這實在是喜出望外的大喜訊。然而,以當時的條件,尤其是中國正處戰亂之中,安排「學人訪問」並非當務之急,英國外交部和中國外交部數度書信往返之後,至一九四二年初,才由英國文化協會科學部主管寫信通知李約瑟,說「最高當局」已批准他去中國。
李約瑟去中國前,有三件事令此次原本的目的在向中國學人「送溫暖」的訪問,變成李約瑟探討中國科技發展之旅,此行更具意義,對李約瑟後半生起關鍵性作用,且大大提高中國在世界文明上的地位。這三件事是,第一、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自然》雜誌向他約稿,要他寫對中國的印象。第二、赴中國前,他飛紐約會魯桂珍(在加州開會後,她於加州大學當生化研究員,因花粉症不得不轉往哥倫比亞大學任職),請教她有關中國種切;李約瑟學習中文後,在魯桂珍「薰陶」下,對中國文化特別是古代科技發展產生濃厚興趣,和她商量後,決定以「十五世紀開始中國科學發展何以停滯不前」(這便是現在人人知道的「李約瑟的難題」〔Needham's Grand Question〕)為中國行研究重點;魯桂珍幼承庭訓,對中國科技發展至十五世紀便中止的謎團,縈繞於心,李約瑟亦深有同感,而且探討愈深興趣愈大,遂決定趁訪問中國作縱深探索、實地考察。第三、當年英共機關報《工人日報》(Daily Worker)對這位「未曾繳過黨費的同路人」去中國,十分興奮,希望李約瑟能去拜會毛澤東和周恩來等中共領袖;《旗幟晚報》為這位「世界最優秀生化科學家」訪問中國大做文章,當作英國頭等大事報道;中國駐英國大使顧維均為他餞行,英國政府亦予全力支持,著名的英國學者如赫胥黎(生物)和韋斯理(漢學)都約見他……。在距今約七十年前,特別是中國正處日軍炮火下,李約瑟訪問中國確是轟動一時的大事!
英國政府對李約瑟此行的重視,可從當局派出一名武裝的英皇信使(King's Messengers,正職是當政府機密文件的信差,遇有重要人物外訪,則充當貼身保鏢)陪他搭飛機以策安全(該書第三頁;但在七十一頁,則說此人迎李約瑟於昆明機場)、他抵達昆明時英國駐當地副領事在跑道上迎候可見。李約瑟於四二年十一月下旬從倫敦出發,至翌年三月底才抵達目的地重慶,當年旅行之困難,不難想像。
從一九四二到四六年在中國期間,李約瑟以設於重慶的「中英科學合作館」館長身份在未被日軍佔領的內陸,作了十一次「遠征」,路程長達三萬里左右,二倍於紅軍的八千里「長征」(外人均持此說)。李約瑟作這麼多的遠行,目的有四,其一為向在艱苦環境下堅守科學工作的學者打氣;其二是親手送上一些這些科學工作者急需的物資如試管、放大鏡、小型發電機、望遠鏡及若干實驗用的化學藥物(李約瑟後來形容自己有如聖誕老人);其三是宣揚大英國威,戰後英國對華影響日大,與李約瑟此行有間接關係;其四是加深英國對中共的了解,作為英共同路人,李約瑟很快便與在重慶的周恩來建立友好關係。
李約瑟精通中文,說「過得去的南京腔普通話」,對中國的一切覑迷,令他在廣泛旅行中,更易與和他接觸的政學二界重要人物建立友誼關係,因而知道不少一般外國人想知道而不知道的中國事務。雖然李約瑟肯定不是英國間諜(一如他不是繳費的英共黨員),但他遇上了不少間諜,如以寫《南中國鳥雀》出名的鳥類學家 J. Caldwell,當時便是美國中情局的「僱員」,而曾任香港總督的麥理浩,和李約瑟在福州見面時的身份是英國間諜(溫徹斯特指麥理浩其後能進入外交部最後出任香港港督,是轉型最成功的間諜),因此縱使李約瑟沒有直接從事間諜工作,他和圍繞他身邊的英美間諜(當然是以記者或外交官身份出現)的交往,於閒聊間透露他與中共領導人及國民黨高官的談話內容及在各地的見聞,是免不了的,而這些內容,不少是職業間諜求之不得的秘密!‧李約瑟的中國情緣.之二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