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一起分享世界历史,古代神秘,民族文化与景色特点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8-1-2009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總人口
大約1億3000萬
分佈地區
日本 日本 1億2700萬
主要海外日本人人口分佈:
巴西 巴西 1,400,000 [1]
美國 美國 1,200,000 [2]
菲律宾共和国 菲律賓 15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國(含中國香港 香港) 114,899 [3]
加拿大 加拿大 85,000 [4]
秘魯 秘魯 81,000 [5]
英国 聯合王國 51,000 [6]
德國 德國 35,000 [7]
阿根廷 阿根廷 30,000 [8]
澳大利亞聯邦 澳大利亞 27,000 [9]
新加坡 新加坡 23,000 [10]
墨西哥 墨西哥 20,000 [11]
中華民國 台灣 16,000 [12]
大韩民国 韓國 15,000 [13]
語言
日語、琉球語
宗教
神道教、佛教等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日本人
假名 にほんじん / にっぽんじん
羅馬字 Nihonjin / Nipponjin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009 09: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蝦夷人
蝦夷人是古代日本人(18世紀以前)對居住在北海道,以捕捉魚蝦為生的阿伊努人的通稱。根據其地理分佈分為東蝦夷、西蝦夷、渡島蝦夷、渡覺蝦夷等。蝦夷一詞含有貶意。
阿伊努人
阿伊努人的照片, 1904年攝於日本東京
總人口
50,000人有50%以上的阿伊努血緣
* 150,000個日本人有某種程度的阿伊努血緣
* (某些人推測有1,000,000個日本人具有某種程度的阿伊努血緣,不過確切的數字不明)
日本人入侵以前:50,000人,多數都具有純阿伊努血統
分佈地區
日本国旗 日本
俄罗斯国旗 俄羅斯
語言
阿伊努語是傳統語言。現今,只有1%-5%的阿伊努人能流利的使用阿伊努語,5%-10%的阿伊努人能夠簡單的使用阿伊努語,而50%的阿伊努人則只能算是略通阿伊努語。
宗教
泛靈論,俄羅斯東正教,佛教
相關種族
雖然沒有任何其他的族群曾經被證明過確實和阿伊努人有關聯,不過,在過去,「高加索種」這個標籤曾經被用來描述阿伊努人,以便和其他日本人在人種上作區分。某些人認為他們和庫頁島、黑龍江谷地、以及堪察加半島的「非通古斯族群」有某種程度的關聯,這些族群包括:
* 尼夫赫族
* 伊捷爾緬族
* 楚科奇族
* 科里亞克族
* 阿留申人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 アイヌ
羅馬字 Ainu
阿伊努人(阿伊努語:Ainu),或翻譯成愛努人、愛奴人、阿衣奴人,是居住在庫頁島和北海道的原住民1。在阿伊努語中,「阿伊努」是「人」的意思。在今天,很多阿伊努人不喜歡「阿伊努」這個稱謂,而希望人們稱他們為「ウタリ」(日語羅馬拼音:Utari,音烏塔利,阿伊努語中「夥伴」的意思)。在官方的正式文獻中,則「阿伊努」和「烏塔利」這兩種稱呼都可以被找到。
很多中文文獻直接用日本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蝦夷人」這個名稱來稱呼「阿伊努人」,而認為這兩者是同一個族群(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2003;釋聖嚴 1980),這種觀點可能是有問題的(詳見後述)。
歷史上,阿伊努人也曾經在日本本州的北部、俄羅斯的庫頁島、千島群島、以及堪察加半島居住過。根據北海道政府在1984年進行的調查資料,當時在北海道有24,381個阿伊努人。不過,由於一般日本人對原住民的族群歧視以及污名化現象,很多阿伊努人會傾向隱藏他們自己的族群性,或者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族源,因此,現存阿伊努人比較精確的人口數目很難加以得知(The Ainu Museum nd)。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009 09: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伊努人在體質上和一般的亞洲人相差很多。他們似乎同時具有歐羅巴人種和蒙古人種的某些特色,體毛不但較多,而且也有捲髮的傾向(Thomason 1999)。
以目前的研究而言,學者還無法確定他們的起源。首先,有人認為他們是歐羅巴人種的後代,是從北方的西伯利亞經過庫頁島而到達日本的。再者,也有人認為他們是蒙古人種的後代。他們之所以在體質特徵上和現在的蒙古人種不一樣,是因為別的族群的蒙古人種由於通婚和遷移的關係,在血緣上已經產生了巨大的改變,而阿伊努人長久和外界隔絕,所以在體質特徵上保持了早期蒙古人種的特徵。最後,也有人認為他們是南島民族的後代(Thomason 1999)。他們是日本最早期文化繩文時代的代表。有人認為他們是原蒙古人種,即是棕色人種。
現存「阿伊努人」和歷史上「蝦夷人」之間的關係
日本古文獻中的「蝦夷人」
北海道古稱「蝦夷」(えみし Emishi 或えぞ Ezo),日本史書上也有不少關於「蝦夷人」的記載。在日本武尊傳說成立的時代(6世紀),依照《日本書紀》的記載,日本武尊經由海路進入陸奧國(今本州東北地方)攻打東夷國「日高見」。征討後,「蝦夷既平,自日高見國還之,西南歷常陸(今茨城縣東北方)」(轉引自沈淑敏 nd、日本書紀、尾張國熱田太神宮縁記)。由此可見蝦夷人的勢力範圍,是從茨城縣東北地區,到整個本州東北地方。
《日本書紀》中對蝦夷的記載是這樣子的:「朕聞:其東夷也,識性強暴,凌犯為宗。村之無長,邑之勿首。各貪封界,並相盜略。亦山有邪神,郊有姦鬼。……其東夷之中,蝦夷是尤強焉。男女相居,父子無別。冬則宿穴,夏則住樔。衣毛飲血,昆弟相疑。……故往古以來,未染王化。……即巧言而調暴神,振武以攘姦鬼。」「東夷之中,有日高見國。其國人,男女並椎結文身,為人勇悍。是總曰蝦夷。亦土地沃壤而曠之,擊可取之。」(轉引自沈淑敏 nd、日本書紀)
江戶時代,德川光圀曾編『大日本史』,其有諸藩列傳內收有蝦夷傳上、下二卷。(蝦夷傳上、蝦夷傳下)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009 09: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認為「阿伊努人」就是「蝦夷人」的說法
有某些學者認為蝦夷人與阿伊努人是同一種族的可能性很高。他們的證據大致上有以下幾種。
1. 一直到現在,日本本州的東北地方仍然有很多阿伊努語發音的地名,這證明阿伊努人曾經在日本本州居住過。
2. 不論是上一節所引用的《日本書紀》,或者是其他的古文獻史料,其中對於蝦夷的習俗記載,都和現在的阿伊努類似。
3. 因此,既然中世、近世的蝦夷即阿伊努,所以古代的蝦夷也應該是阿伊努。
整體而言,支持這種說法的學者認為,日本歷史上石器時代的祖先是阿伊努,或者是阿伊努傳說中的矮人。後來,從亞洲大陸渡海過來之現日本人的祖先,又將石器時代人征服或驅逐。
認為「阿伊努人」不是「蝦夷人」的說法
然而,也有不少學者不認為「阿伊努人」是「蝦夷人」,而且贊同這種說法的學者也越來越多。他們的證據大致上如下:
1. 日本本州東北北部(日高見國)很早就有古墳文化以及稻作技術,所以蝦夷人應該是和人,不是阿伊努人。
2. 《日本書紀》或其他古文獻有關蝦夷人是蠻民的記載,都是虛構的。這些文獻並非實際觀察蝦夷的生活、或運用可靠的資訊得來的;而只是引用中國古籍中有關蠻俗的記載而已。其中對蝦夷人的描述,僅是對其畏懼與歧視而來。
3. 1950年3月,日本的考古學家將中尊寺金色堂的蝦夷人 --- 平泉藤原氏 --- 的遺體加以調查,結果並沒有發現阿伊努的特徵(整理自沈淑敏 nd;大紀元 nd)。
整體而言,蝦夷非阿伊努說算是越來越有利。但這個爭議一直到今天都尚未有最後的結論。比較讓人接受的說法是:東北地方的古代蝦夷族,是位於東部或東北之繩文人的子孫。這些繩文人後來陸續加入日本民族的行列,而蝦夷人是最晚加入的一支。當北海道形成阿伊努人時,他們並沒有加入阿伊努人(沈淑敏 nd;大紀元 nd)。
從13世紀開始逐步受到倭人勢力的壓迫
不論遠古時代的阿伊努到底是不是蝦夷,在13世紀、14世紀左右,阿伊努文化算是達到了最高峰。之後,以北海道以南之江差和松前為中心的和人勢力逐漸強大,隨著阿伊努人與和人之接觸的日漸頻繁,和人在最後終於對阿伊努民族展開了壓制(Thomason 1999)。遭受壓制的阿伊努人也開始對和人展開反抗,雙方有了1457年的「坷相曼夷之戰」、1669年的「相庫相郢之戰」、以及1789年的「庫那西利·美那西之戰」,但阿伊努人最後都以失敗告終(阿伊努民族博物館 nd)。
在1822年和1854年之間,由於和人所帶來之種種新傳染病的播散,阿伊努人的人口終於大量減少。此外,強制性的勞務和被迫分離的家庭,也都對阿伊努人當時的人口造成了影響(Thomason 1999)。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8-1-2009 10: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rca1870.jpg/250px-AinuBearSacrificeCirca1870.jpg
明治時期以後的制度化歧視
1868年,江戶幕府的末代將軍德川慶喜把國家大政奉還給明治天皇,日本歷史上的明治時期正式展開。1869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將新都改名為東京(楊俊昭 2002)。同年,在沒有任何正式協商的情況下,阿伊努人所居住的「蝦夷」被正式納入日本的行政範圍內,同時也被改名為「北海道」。再一年,現代的戶口登記制度在北海道正式實行,所有的阿伊努人從那時候起在行政上都成了日本人。在這之後,日本政府不但沒收阿伊努人的土地,同時還將這些土地撥給新遷入的日本移民,以便鼓勵這些新移民對北海道的開拓工作。過了沒多久,北海道的人口就超過了100萬人,該地的原住民阿伊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成了不折不扣的少數民族(Thomason 1999)。
明治時期的日本政府,對阿伊努人進行種種的同化,阿伊努民族長期以來的生活習慣都受到官方的禁止,成為和人眼中的「舊土人」,被迫強行接受「日本人」的生活習慣。1899年,日本政府制定「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其表面上的目的雖然是為了救濟阿伊努人和傳授農業知識,但是在將他們定義為「舊土人」的同時,卻也造成了對阿伊努人的制度化歧視,將他們刻意與「和人」做區別(阿伊努民族博物館 nd)。
戰後的發展
1946年,北海道靜內町(現已併入新日高町)召開了「全道阿伊努人大會」,大會上以阿伊努人的「教育高度化」、「福利、保健設施共同化」等作為主要議題,成立了「社團法人北海道阿伊努協會」。1961年,該會更名為「北海道同胞協會」,對與阿伊努相關的問題都設法做出積極努力。1984年,該會要求日本政府制定「阿伊努新法」(暫定)以取代現行的「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在這以後,為了希望新法能夠早日通過,阿伊努人展開了相當激烈的族群運動。
1992年12月,阿伊努人的組織——北海道同胞協會理事長野村作為阿伊努人的代表,在聯合國集會上發表了演說。演說陳述了阿伊努人由於日本政府的同化政策被否定其傳統文化,剝奪了領土(北海道、樺太、千島群島)和生活手段的事實,強烈抗議並要求日本政府根據《國際人權規約》,為阿伊努人的生存權利制定新法。但日本政府作了拒絕:「享有自己的文化,實踐自己的宗教,以及使用自己的語言是被我國憲法所保障的每個人的權利。但在聯合國《人權規約》中規定意義的少數民族,在我國不存在。」這種說法顯然與先前制定的《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是相互矛盾的。阿伊努人的抗議一直未斷。他們把自己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存在事實再三向日本政府、向聯合國提出來。攝於當時國際先住民自立運動的高漲,日本政府曾於1957年以改善生活條件和勞動條件為目的,修改過《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中的107號規定。但幾十年來,日本媒體、政壇很少涉及這一問題的落實情況。日本還是以「單一民族國家」姿態出現。近年,在阿伊努人中的有識之士的努力下,日本國憲法終於決定包含「尊重阿伊努人權利」的若干內容。其中包括人權保護、振興民族文化、創設自立化基金及設立審議機關等項內容。阿伊努人的抗爭由此獲得初步的勝利。
2008年6月6日,隨著G8的召開,日本國會議員一致通過法案正式將阿伊努人為日本原住民族[1],並要求政府採取措施提高其社會地位。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