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1-1-2009 08: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tanford 于 1-1-2009 02:41 A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大致上,一般天主教徒认为救恩不是白白赐给我们的,上帝给我们救恩,但是还要靠自己的行为来积功德,以至换取完全的救恩。
haha ! 不要自作聪明!
天主教完全一致的相信, 救恩是天主白白赐给我们的,
更相信因信称仪(天主教用词:因信成义)
但行为的表现正是反映了自己的“信”!!
上面的理论完全误导了人们对于天主教的认识!
“我信” 是要经过生活和行动来配合的, 你可以说“我信”
但世俗的教导,全照单全收, 灵修的教导,却完全的不理不睬吗?
“我信”是要身体力行的! 是要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的
“我生活不是我生活,而是基督在我内生活!”
天主教的相信正是如此!
如果没有天主白白赐给我们的救恩, 不管我们的生活多么的完善,
依然以事无补!! 我们的救恩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为我们死在架上的耶稣基督
经过架上的耶稣基督,救恩已经白白的给于了!
但还看我们如何去接受, 如果到今天你依然觉得,只要我口头上“相信”
生活不必作任何的改变, 追寻世俗的快乐, 就能得救!
我只好说 :
小兄弟, 你要小心了!
不要忘了10童女的故事, 今天就开始给你的灯,填满油
[ 本帖最后由 alpio 于 1-1-2009 08:58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10: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tanford 于 1-1-2009 02:41 A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大致上,一般天主教徒认为救恩不是白白赐给我们的,上帝给我们救恩,但是还要靠自己的行为来积功德,以至换取完全的救恩。
朋友, alpio在118#解释得很好, 请你尊重天主教基督徒的信仰, 以后别再胡乱评论别人的教义。 请自重!
对天主教有什么不明白和不清楚的地方, 欢迎你到www.evland.com来交流。 |
|
|
|
|
|
|
|
![](static/image/common/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1-1-2009 01:4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alpio 于 1-1-2009 08:48 A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haha ! 不要自作聪明!
天主教完全一致的相信, 救恩是天主白白赐给我们的,
更相信因信称仪(天主教用词:因信成义)
但行为的表现正是反映了自己的“信”!!
上面的理论完全误导了人们对于天主教的认 ...
非常谢谢你的解释。我之所以作了以上的言论是因为之前看了一本叫《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分别》的书。以上的言论是取自这本书的。
我在此向全体天主教徒与其他朋友说对不起,希望天主教徒朋友们原谅。而且我请求天主教徒朋友们多多向我分享天主教教义。 |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0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可能新教徒还是没有忘记到黑暗时期,但是说真的圣公会的崇拜仪式好多都跟天主教的弥撒一样。(只不过是没有圣像而已) |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0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20# stanford 的帖子
可以参考:
Catechism of the Catholic Church
内有搜索功能
[ 本帖最后由 ubiquitous 于 1-1-2009 02:50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10:2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tanford 于 1-1-2009 01:43 P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非常谢谢你的解释。我之所以作了以上的言论是因为之前看了一本叫《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分别》的书。以上的言论是取自这本书的。
我在此向全体天主教徒与其他朋友说对不起,希望天主教徒朋友们原谅。而且我请求天主 ...
哈哈! 没有什么啦, 其实这也是“几平常一下的”
已经见怪不怪了, 你所说的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分别” 的书, 在市场上多不胜数,
连在市场上非常有名气的“金灯台”,在一段时期,也不断的一这种的讯息,不断的攻击天主教
其实天主教的很多教义里更加讲究“生活中的信仰 ~ living faith”.
如果想要从基督新教派的口中了解天主教,不如从天主教派中去了解 。。。
哈哈! 新年快乐! |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10: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影武者神风 :
圣公会的崇拜仪式好多都跟天主教的弥撒一样
因为它本来就是天主教的礼仪转变过来的,
圣公会在当初因为政治和国王的婚姻因素
从天主教脱离,成立了英国国教,也就是今天的圣公会!
在关系上,礼仪上和教义,圣公会也是最靠近天主教的基督新教派。
后来卫理公会又从圣公会处,分裂出来。。。。。
(分裂比较难听,但找不到更好的词,所以将就用着先)
如果许可的话,不懂你愿意给我们解释一下
你教会中 HIGH CHURCH 和 LOW CHURCH。的分别吗???
[ 本帖最后由 alpio 于 1-1-2009 10:37 P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1-1-2009 11:3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1-2009 12: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觉得,不论是分享什么都好,也要看缘分的。
如果一个人,他并不希望听我们分享,那么我们又何必强硬要与他分享?
我们可以等,等一个真正适合的天时,一个真正舒服的地利,再看看他是否真有兴趣。
假设一个人,他完全不想要去接触宗教,哲学,心灵等事,我们实在是没有权利去要他听我们分享福音法音什么的。
太多人把传福音当成了一种神圣的使命,所以就一直盲目地传,也不理会对方是否有那个兴致。
传销之所以令人讨厌,这背后的道理大家应该晓得,可为什么就不能领悟呢?
或许,在传福音的时候,可以参考释迦牟尼佛的洒脱。观机不对,无缘,也就淡然处之。纵然是当面错过,也不起烦恼心。这才是时刻与神同在。 |
|
|
|
|
|
|
|
发表于 3-1-2009 1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39# 花生包 的帖子
看福音书JESUS也有酱的,都是邀请有兴趣的人听他的![](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cool.gif) |
|
|
|
|
|
|
|
发表于 3-1-2009 12: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0# daimon 的帖子
有时候,面对这些邀请,我们是为了给面子而勉强参加的。
要拒绝也不是容易的事。
特别是很热情的基督朋友,或者牧师,一直邀请出席布道会,聚餐,演讲等活动,也总不能老是拒绝吧!这点是很为难的。为了避免这些,我倒是伤尽脑筋了。
也有牧师很坚决地邀请我去洗礼,这下让我很尴尬。现在,我已经不敢再随便与人谈宗教了。
说真的,对于基督教徒,我是有点敬而远之了。怕怕。![](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hy.gif) |
|
|
|
|
|
|
|
发表于 3-1-2009 04: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生包 于 3-1-2009 12:12 P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是觉得,不论是分享什么都好,也要看缘分的。
如果一个人,他并不希望听我们分享,那么我们又何必强硬要与他分享?
我们可以等,等一个真正适合的天时,一个真正舒服的地利,再看看他是否真有兴趣。
假设 ...
我有同感。 耶稣说是他拣选了门徒, 不是门徒拣选了他。 我们应该传福音, 但要让耶稣去决定是否拣选了他, 不是耍手段强逼别人领洗, 而是给予圣灵时间去感化听过福音的人。 |
|
|
|
|
|
|
|
发表于 10-1-2009 06: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tanford 于 28-12-2008 01:23 P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还是挺希望我们基督徒会人见人爱,但是圣经告诉我们那是不一定的,很多时候世人会因为福音的缘故而讨厌我们的。
有那个使徒是人见人爱? 只要能够做到有些人欢迎, 能够和邻人和谐相处, 在你的身上见到基督就行了。 主也没要求门徒们做到人见人爱 |
|
|
|
|
|
|
|
发表于 10-1-2009 06: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stanford 于 28-12-2008 01:19 P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的立场是,并没有什么“正式和不正式的”基督徒。洗礼本身并不能让你成为一个基督徒。重要的是,你心里相信,口里承认,主耶稣基督是你生命的主,你就是基督徒了。洗礼只是一个顺服耶稣的举动。
至于你认为我 ...
约翰深知自己的洗礼是暂时的、不完全的,因此,他向来接受他洗礼的人说:「那比我更有力量的,要在我以後来…………我以水洗你们,他却要以圣灵洗你们。」
耶稣通过为人施洗而将圣灵通传给人。因此,圣灵在他接受约翰的洗礼後出现了。福音说:「他刚从水 上来,就看见天裂开了,圣灵有如鸽子降在他上面。」
耶稣受洗,是他死亡与复活奥秘的预像。在那个时代,受洗者需要浸在水中,然後从水 浮
上来。耶稣浸在致死的苦难的水中,然後又浮了上来,他这无限慷慨的爱的行动,是全人类获救的路。
你既然说心里相信,口里承认,主耶稣基督是你生命的主, 主耶稣都接受洗礼, 怎么你会讲到洗礼无关轻重般呢? |
|
|
|
|
|
|
|
发表于 10-1-2009 07: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ubiquitous 于 3-1-2009 05:51 PM 发表 ![](http://cforum2.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教会分裂的时候是在公元1054年
当初的分裂因素主要是政治因为当时分为东、西罗马, 要两个皇帝。
大凡人世間的事總是福禍相隨,所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仗'!大難之後總隱藏著生機,而大福之後也埋伏著禍患。明智的人洞悉人間命運的常規,所以能居安思危,經常保持著有節制的平安和喜樂,因為他們懂得沒有遠慮必有近憂的道理;他們時時警惕,所以不會遇到大難;他們也因為節制,所以不會得意忘形。
天主教會在初世紀遇到不少的政治迫害,到了公元三一一年羅馬皇帝君士坦丁才頒佈帝國境內宗教自由的法令,于是教會重見天日,享受太平盛世的喜樂。誰料君士坦丁皇帝為了帝國東部的擴展和安定,在希臘博斯普魯斯海峽西岸建立君士坦丁堡新都,無形中,教會的重心便由羅馬移到君士坦丁堡。從此以後,羅馬和君士坦丁堡之間衍生了許多大大小小、屬於政治、宗教、文化、禮儀和教義方面的芥蒂和摩擦,這些摩擦經過七百多年的折騰,終於演爆出教會東西方之間最後的決裂。
自從羅馬帝國在希臘半島的君士坦丁堡建立新都以後,希臘地區的教會便和帝國政權結了不解之緣,皇帝掌握任命和革除君士坦丁堡宗主教的大權,因為宗主教是人民的精神領袖,皇帝能不能對內高枕無憂,如意地統治帝國,有很大成份必須依賴宗主教的威信。君士坦丁堡宗主教與皇帝的關係越是密切,就意味著羅馬的主教'教宗'在理論上越遠離君士坦丁堡皇帝的保護。公元八百年西方出現了與舊日的羅馬帝國毫無瓜葛、卻想恢復昔日的國勢和威風的神聖羅馬帝國後,羅馬教宗在公元七五六年從法蘭克國王丕平(Pipino)手中所得到的'教宗國',便被東羅馬帝國視為政治上的敵人。也因此,西方拉丁教會和東方希臘教會不知不覺地捲入東西兩個帝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之中。
東西方兩大教會團體固然間接地捲入兩個帝國之間的緊張關係之中,但是這種政治上的因素還不會比雙方在文化上的差異來得嚴重,因為羅馬的拉丁教會和君士坦丁堡的希臘教會彼此已經疏遠到互不了解的地步:東方教會的人不懂拉丁文,西方教會的人更不懂希臘文。東方教會的人承襲了古老、偉大的希臘文化,他們在世俗事物和宗教信仰上都繼續忠於前人的作風。西方教會的人則因為神聖羅馬帝國的支離破碎和封建制度的興起,致使卡洛林王朝所推行的文藝復興運動在第九世紀壽終正寢之後,進入了文化空前貧乏的時期。東西兩方在那絕無僅有的少許接觸中,又不但沒有珍惜機會,互相和睦,反而彼此冷嘲歧視一番;對東方拜占庭的人來說,西方拉丁人粗魯、野蠻、卑賤、貪婪、沒有文化;對西方拉丁人來說,東方希臘拜占庭人退化、嬌柔做作、繁瑣、喜歡在雞蛋裡挑骨頭。在西方語言中,'拜占庭'這個名詞就是繁瑣、囉嗦的代名詞。
教会一路走来犯了许多过错, 所以我们要常怀有谦逊的心, 避免重蹈覆辙。 |
|
|
|
|
|
|
|
发表于 3-7-2011 01:1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3-7-2011 03: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一名神学院新生,以前是佛教徒。本人在相信基督教六年以来,发现很多基督徒都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那 ...他们是在历史中伟大的人。但是当人把敬拜献给那没有权力接受敬拜的对象时,人就无意中中了魔鬼撒旦的圈套。魔鬼撒旦就间接的享受了人的敬拜
stanford 发表于 18-12-2008 01:01 AM ![](http://cforum.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转个方向讽刺侮辱罢了 |
|
|
|
|
|
|
|
发表于 3-7-2011 07: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谓一种米养百种人,太阳照好人也照坏人。所以每个宗教里都会有害群之马,我是看透。要看神,不要看人,免得被人绊倒。我常这样想,不过我还是过不了自己这一关。大概我要学习佛教的“放下”。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