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2009 09: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生包 于 19-2-2009 10:00 P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你的言论不错。
想请教一下,你所谓的「心有繫一念」是否说的止于一个定点?(例如:佛号,buddho,咒语,数息。。。。。。)
那个「心無繫一念」是否等同于散乱?
你說的也不錯,具足禪者的風範。
請教就不敢當了,相互真誠交流吧,會比較切實。
是的,在以上的言談內容裡,「心有繫一念」是正如你所說的止於一點;
至於你會提起「心無繫一念」是否等同于散乱,想必你看到另一個層面的東西?方便分享嗎? |
|
|
|
|
|
|
|
发表于 20-2-2009 10: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6# 花生包 的帖子
请你喝喝茶,哪儿误导呢?
曾经有人去见过禅师,禅师说了一些话,他也回答了一些话,结果他还是不明白禅师说了什么话。
没有觉察,就无法意会。
不可以想,不可以回忆,不可以看书,要马上回答。
意会却不必想。
依据你的说法,其实很简单,
就是用言语让人进入逻辑想像无法触及的地带,就是完全的觉察的状态,如同小弟很久以前说的“别用逻辑别用想像去看经文”。人要理解也许需要逻辑和想像,人要体悟就别用逻辑别用想像。
做人还是单纯一点,哈哈,凡人烦恼真烦人~ 哈哈。 |
|
|
|
|
|
|
|
发表于 20-2-2009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1-2-2009 12: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7# 素还真 的帖子
佛陀的法在佛陀之前已经存在,谁可以盗窃了?
当人说他人盗窃了,必然有“我的”存在,然而,信仰在于实践,还是信而已呢?
曾经佛陀教导弟子尊重一切事物,那上帝在你心里又是什么呢?
曾经,有人问阿罗汉:“你相信佛陀的话吗?” 你觉得阿罗汉怎么回答呢?
普贤菩萨随缘学习,他怎么学习的呢?
地藏菩萨随缘劝化,他怎么劝化的呢?
喝喝茶,别烦恼。计较针对不过是贪嗔痴的种子,固然,每个人也许都有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意见和看法并不是自己,所以实在没有什么好烦恼的。 |
|
|
|
|
|
|
|
发表于 21-2-2009 1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法,可以用很多种方式来解说,但未必没一种解说方式都是正确。
除非已见法,证法,要不然还是不要随意解说,免得自误误人。![](static/image/smiley/default/icon_redface.gif) |
|
|
|
|
|
|
|
发表于 21-2-2009 01: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信仰一个外在力量。外在的上帝决定一个人是否能回理天,是否到了收圆的时机。
盗窃佛教教义,却妄想去教导佛教徒。
我只能说,虚伪。
有人认为讲多多就是有道理。
我说立场非常清楚,两句话就可以看出分别。
还是同样一句,盗窃就是盗窃。
[ 本帖最后由 素还真 于 21-2-2009 01:22 AM 编辑 ] |
|
|
|
|
|
|
|
发表于 21-2-2009 08: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0# 素还真 的帖子
不错不错,其他人的都是盗窃。
如果,还要辩论下去,恐怕很多人也是吃不消的,不过很多人都不想辩论偷窃这个问题了。
小弟的立场非常明确,别多闻,重实践而已。
没有实践底下的评论,没有完全了解底下的评论,不过人言亦言。
以下,全是别人的意见,让您参考一下,如果要辩论请去与他们辩论,也许可以舒缓一些您的心情:
南传法师:法在佛陀之前已经有了,问题只在有没有人发现。
再套用另一位网友的话:如果要说盗窃,那么佛教里也应该把婆罗门的东西全部去除,因为佛教盗窃了其他信仰的东西。
再套用另一位朋友的话:有一位Hindu的朋友说,佛陀是骗子,偷用了别人的东西。
净空法师:佛陀再注释了古人在禅定中的六道轮回。
看到上述的,就应该知道,佛陀的教育,重在实践而不是任何的立场。有了固定的立场就有了对错,有了对错就会有分别,有了分别就有执著比较,这就是痴。
喝喝茶,别烦恼。 |
|
|
|
|
|
|
|
发表于 21-2-2009 08: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9# 山野草夫 的帖子
这是正确的说法,不过对于已见法证法则又有两种情况:
1。似乎
2。真的
不过,无论说1 或 2,结果都会像佛陀的第一次说法,那是失败的。
人就是这个样子的,除非心里预设了这个人有某种地位,不然“我“就不听。
除非心里预设了这个人有某种资格,不然“我“就不听。
因为“我”,而无法正确的思惟每一件事物,那么怎么去看清楚每一件事物的本来面目呢?
文字也许很难说清楚,不过只在于如何去说。即使佛陀也不能给任何答案。
不过,佛陀却说舍弃贪嗔痴。那么这就是可以明白的,那就从明白的实践,这就是佛陀的教育。 |
|
|
|
|
|
|
|
发表于 21-2-2009 02: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123木頭人 于 20-2-2009 09:27 PM 发表 ![](http://cforum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是的,在以上的言談內容裡,「心有繫一念」是正如你所說的止於一點;
至於你會提起「心無繫一念」是否等同于散乱,想必你看到另一個層面的東西?方便分享嗎?
如果心無繫一念,就是没有止于一点,那么可以说成是心散乱了,到处攀缘了。也可以说成是工夫到家了,进入无念状态。在这里不明白,所以想要问你,你指的「心無繫一念」是哪一种? |
|
|
|
|
|
|
|
发表于 21-2-2009 03: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花生包 于 21-2-2009 02:14 PM 发表 ![](http://cforum1.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如果心無繫一念,就是没有止于一点,那么可以说成是心散乱了,到处攀缘了。也可以说成是工夫到家了,进入无念状态。在这里不明白,所以想要问你,你指的「心無繫一念」是哪一种?
這要看個人根器而論了,如果可以直接切入後者,那麼就是只無念狀態,但是如果要一步一步進入的話,那麼就是指前者了。無論如何,後者的狀態是必經過程。 |
|
|
|
|
|
|
|
发表于 21-2-2009 07: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5# 喵呜咪 的帖子
也是可以那么说。当然,那是个人的体验的描述,也许和我们想像的并不一致。 |
|
|
|
|
|
|
|
发表于 21-2-2009 10: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是空也不对。心经里有提到,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个佛法里的涅磐境界,
只是暂时用一个空来形容。
其实,要体验到空性,不会非常困难。唯一的困难就是没有恒心。只要跟着方法去做,老老实实的,一年之内必定能够体验到空性。
如果可以,就去参加密集训练营。多数是七天,在这七天里抛开万缘,专心一志,很容易体验到空性。
上面你有写到,定境就是空境,这个不完全对。定是一种守在一点,止在那边,还是有个着点,还不属于空。不过可以说是有了某种程度的空性。 |
|
|
|
|
|
|
|
发表于 23-2-2009 12:0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喵呜咪 于 22-2-2009 05:27 PM 发表 ![](http://cforum4.cari.com.my/images/common/back.gif)
我呼吸有点急促/困难,没法像正常人那样
还有,多年前我试打坐时,心脏以下的部位(或是心脏)就会很痛,不敢再试
所以,对我,很难
见过医生?是什么病?
你以前打坐时,用什么方法? |
|
|
|
|
|
|
|
发表于 23-2-2009 09: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0# 喵呜咪 的帖子
身体要照顾好好。不然,很难打坐的。
就算可以打坐,效果也不好。
平时若可以,就要多用深呼吸来增加肺活量,并且时时保持身体的端正,才有可能正念现前。
也许你可以考虑观呼吸或者念佛。参话头是很猛烈的修行法门,可能不太适合你。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