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3485|回复: 7

哥打京那峇魯 丶 亞庇 正名争论文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7-2004 01:0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哥打京那峇魯 丶 亞庇 争论文章 , 更多详见 :
http://api-api.port5.com


沙華堂總會長陳友仁:沿用「亞庇」、「神山」
(原載《亞洲時報》18-02-2004)
  (亞庇十七日訊)作為本州華社民間最高代表機構的沙巴中華大會堂(華堂)總會長拿督陳友仁今天表示贊成本州統一譯名,惟須保留具有本地色彩的中文名稱,特別是州首府名稱應沿用亞庇。

  他説,其他應加以沿用的名稱包括神山及山打根等,因為它們都是廣為本州人民使用的名字。

  他説:「統一地名、政府機構名稱及非華裔人名是很好的,不僅可解決目前譯名混淆的問題,讓外國人更加容易知道我們的地名等,亦顯示了政府對中文的重視。」

  陳氏也是亞庇中華工商總會會長,他是在其辦事處接收拿督楊開昇提呈為拿督楊德利請願之簽名名單後接受報界訪問時這麼表示。

  新聞部最近設立中文正名理事會以謀求統一國內地名、政府機構名稱及非華裔人名,該理事會成員包括大馬華總及報章等代表。該部將在稍後時邀請沙巴華團及中文報成為會員。

  陳氏表示,本州地名及非華裔人名,包括本州華文報章採用的譯名也各有不同,如本州人民多稱州首府為亞庇,外州人卻直接從馬來文名稱譯為「哥打京那峇魯」。

  他説,兩名前任首席部長拿督佐瑟百林吉丁岸及拿督哈里士沙禮雖曾發佈新聞正式説明本身中文譯名,仍有一些人喜愛自行翻譯成諸如「拜林」或「拜靈」等名字。

  他説:「其實就算是在香港及台灣等地區的國際機場上的時間表,亦把本州首府稱為亞庇……至於山打根一名,更是逾百年之久,當年中國人民都不知道有婆羅洲,只知道山打根。」

  他表示,位於本州的東南亞最高峰曾被稱為中國寡婦山,後於六十年代經過大家熱烈討論後稱為神山至今。

  無論如何,陳氏表示,採用那個譯名應以大部份的沙巴人民的意見為依歸。

  他説,將於明日(星期三)召開的華堂中委會會議也將討論此問題,「我們準備派出代表參加這項工作。」





曹德安:設華語規範理事會有遠見
應用統一地名人名
(原載《亞洲時報》06-06-2004)

  (亞庇五日訊)沙巴華人文化協會形容,大馬華語規範理事會統一地方名稱將是尊重當地人的風俗習慣和慣用法。

  該會總會長拿督曹德安認爲,成立這個委員會是相當有遠見。因爲地方名稱如果不統一,除了會引起諸多不便外,也會對下一代增加了硏究上的困難,是非常不公平的 。

  曹氏在今天接受《亞洲時報》訪問時説,由本地人來規範州內地方名稱是最恰當,尤其是一些地名皆有著它本身的文化歷史和背景,是不應該隨便被易改。

  他舉例「亞庇」這個地方名稱,早在一八八一年沙巴開埠以來就一直被本地的華人社會沿用到今天。但西馬華文報章卻還是將「亞庇」譯爲「哥打京那峇魯」,令人感到矛盾。

  「就好像我們遵重使用西馬的芙蓉、新山等這不同音之馬來名稱………。」

  他説,在此之前,國陣丹容亞路的華基政黨也通過把(KOTA KINABALU)使用成「亞庇」,作爲這個國會選區的華文統一名稱。

  副新聞部長拿督林祥才在周五表示,大馬華語規範理事會將依據本地人民意願來規範州內地名,以遵重當地人民的意願。

  曹氏希望全國的華文報章能夠共同使用統一的地名和人名。因爲有些地方的確是有它眞正的歷史淵源。

  他也表示,文化協會願意被邀請加入該委員會,並且可以提供地方名稱背後意思的來由。

  「除了華文報章的總編輯外,委員會的成員也慨括其他華團組識代表………。」

  他説,除了規範華文地方名稱外,目前在報章常見的名詞也應要更改,例如:「浮羅」改成島、「惹蘭」改成街、「律」改成路等。

  他明白到有一些名詞是直接譯自馬來語的同音,但可能會令人引起不必要的混淆。■



鄉團也認為亞庇不應改名
(原載《亞洲時報》07-06-2004)

  (亞庇六日訊)亞庇華人同鄉會館聯合會(鄉聯會)主席劉國城今天加入本州首府名稱應規範爲「亞庇」之行列,他也指倘統稱爲「哥打京那峇魯」勢必對本州、特別是亞庇地區社團及商界造成廣泛及深遠影響。

  他説,這是因爲大部份的亞庇社團包括鄉聯會十四個屬會都是以「亞庇」命名,而商家寶號也多使用「亞庇」,一旦改爲「哥打京那峇魯」,一切都必須作出更改。

  他説:「屆時有關社團都必須修改章程易名,一切的歷史文件及刋物全受影響……商家印有『亞庇』字眼的文件亦要作出改變。」

  劉氏是在亞庇接受訪問時這麼表示。

  他説,「亞庇」是一個具有歷史及傳統意義的名字,早已融入本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及對話當中,故必須繼續被使用。

  他説:「每個人都説『到亞庇去做某某事情』,從未聽過有人説『到哥打京那峇魯去説某某事情』,大家會很不習慣。」

  劉氏表示,雖然亞庇與馬來文名字不同音,但這不應成爲任何問題,因爲相同情况亦見于西馬多個城市。

  他説:「就好像首都吉隆坡及柔佛州首府新山等,都是與馬來名字不同音,但大家都明白。」

  他表示歡迎副新聞部長兼大馬華語規範理事會主席拿督林祥才日前保證,在規範本州地名等會以本地人民意願爲依歸。

  提到州資源發展及資訊工藝部長于墨齋醫生表示會收集各方對規範「亞庇」名字的意見時,劉氏表示,于氏的行動範圍比較廣泛,但鄉聯會本身也會作內部收集意見。

  他説:「我們擁有十四個屬會,大家有必要發表意見……我們會把所收集到的意見提呈予有關部門。」■




林祥才授權于墨齋全權收集華社意見
(原載《亞洲時報》08-06-2004)

  (亞庇七日訊)大馬華語規範理事會主席拿督林祥才今天授權州資源發展及資源工藝部長于墨齋醫生,全權處理收集華社對「亞庇」及「神山」之正名意見。

  也是亞庇區國會議員的于氏是在吉隆坡出席國會會議時與林氏討論起此問題,獲得後者如此反應。

  本身認為應採用「亞庇」及「神山」的于氏表示,這項收集意見之行動將確定本地華社要採用那個名字,及認為使用那個名字較為恰當。

  他説:「我們要確定華社要使用『亞庇』或『哥打京那峇魯』、要使用『神山』或『京那峇魯山』或其他名字。」

  他表示將在近日內發函予沙巴中華大會堂、敎育機構及相關團體,以收集該項意見。

  于氏也是亞庇亞庇區州議員,他表示將確保所收集到的意見將是「最俱代表性的」。

  他重申,「亞庇」及「神山」不僅廣泛受本州華社所接受及使用,且深具歷史意義。

  也是副新聞部長的林氏上週表示,該理事會將依據本地人民的意願來規範州內地名等,包括倘大部份本地人民,特別是華裔要本州首府繼續統稱為「亞庇」,該理事會將予確定。

  他表示,該理事會不會「從吉隆坡自作主張」替本州決定如何規範這些專有名詞,因為「名字必須從主人」。他説,最好是先由這裡的各團體代表先談,有了一個決定後再由該理事會作確認。

  雖然本州華社自亞庇開埠以來便一直採用「亞庇」,但自八十年代以來,在吉隆坡出版的中文報章、刋物及敎科書等卻將之直譯為「哥打京那峇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30-7-2004 0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陳友仁:華堂展開全州性行動
收集華社對有關地方中文統一名稱意見
(原載《亞洲時報》09-06-2004)

  (亞庇八日訊)沙巴中華大會堂(華堂)準備展開全州性行動,以收集當地華社對有關地方等中文統一名稱的意見。

  該會總會長拿督陳友仁今天説,華堂的文化組及敎育組將聯合進行這項行動,聯絡各地華團。

  他説:「我們徵詢當地華社對各地方等中文名的意見,這可以透過問卷方式或座談會方式進行……我們認爲應征詢當地人民的意見。」

  他表示,華堂會在收集到這些意見後呈予有關當局,「州資源發展及資訊工藝部長于墨齋醫生表示會致函給我們收集這方面的意見,我們會把這些意見呈給他。」

  陳氏也是亞庇中華工商總會會長,他是在其辦事處接受報界訪問時這麼表示。

  在表示歡迎統一地名、政府部門名稱及非華裔領袖名字時,他説,華堂也歡迎各界人士直接向該會反映意見。

  ●他表示,統一中文名字應以大多數人的意見爲依歸,「就好像我們早已熟悉本州首府稱爲『亞庇』,倘叫起『哥打京那簔魯』並不順耳。」

  他説,各方在提供意見方面,當然也應考慮到歷史的意義。

  陳氏認爲,一旦本州地方名字等加以統一後,政府須在憲報上頒佈,以確定其正式性。

  他説,本州首府出現「亞庇」及「哥打京那簔魯」兩個名字,主要是因爲沒有官方頒佈中文名字所致。

  他説:「就好像我們的出生紙、身份證或一些官方文件上,常有須塡寫中文名字一欄般,有了這一欄,名字就統一了。」■

梁居簡:祖宗遺産不可棄
亞庇名改不得!
(原載《亞洲時報》12-06-2004)

  (亞庇十一日訊)西海岸咖啡商公會主席梁居簡今天堅決表示,本州首府統一中文名稱必須是「亞庇」而非「哥打京那簔魯」,以免「棄置祖宗留下來的遺産」。

  他説:「這是本地人民向來使用的名稱,早有其地位,更何况『亞庇』這個名稱是一個好名字,一定要繼續使用。」

  他表示,雖然在年輕一輩當中,因敎科書等因素也使用「哥打京那簔魯」這個名稱,但「我們必須讓他們更加瞭解歷史及祖宗們留給我們的東西。」

  梁氏是在亞庇接受報界訪問時,針對「亞庇」正名運動置評時這麼表示。

  他表示,其實在六十年代當州首府的官方名稱由Jesselton改爲Kota Kinabalu後,中文名稱一度出現混亂,大家使用不同的名字,有者仍用「亞庇」、有者用「神山市」、甚至也有人用「火城」。

  無論如何,他説,經過一段時間,大家又慢慢統一使用「亞庇」,證明這個名字早廣爲人們所接受。

  梁氏指出,甚至在日據時代,日本殖民地政府也稱這個地方爲「亞庇」,並未從Jesselton直譯而來。

  他説:「這也説明瞭當時的殖民地政府也尊重華社民間的意願。」

  他表示,除了本地人外,外國人民也普遍上習慣這個地方稱爲「亞庇」,包括其身在中國的親戚寄信來,也寫上「亞庇市」。

  他説:「如果亞庇改名爲哥打京那簔魯,外國人會誤會亞庇不見了。」

  梁氏表示,除了華裔外,非華裔也知道這個地方是叫亞庇,「雖然華社錯過了在六十年代爭取官方在憲報上頒佈『亞庇』名稱,但這一次我們要極力爭取。」

  他説,西馬的一些城市般如芙蓉的馬來文名稱也有所不同,所以亞庇的中文名字不必強求與馬來文名稱同音。



全球絶大多數網頁用「亞庇」
(原載《亞洲時報》13-06-2004)

  (亞庇十二日訊)全球統稱本州首府為「亞庇」的中文網站要比「哥打京那峇魯」多出許多,這證明「亞庇」僅是本地社群所採用及無法與國際接軌的問題完全不存在!

  根據網際網絡的各大中文搜索器搜索結果顯示,「亞庇」出現的次數要比「哥打京那峇魯」出現的次數多出數倍計。

  《雅虎奇摩搜索》的搜索結果是,與「亞庇」一詞相關的網頁共有四萬九千零卅五個,而「哥打京那峇魯」 祗有兩百零六個。

  至於《百度搜索》的搜索結果則是與「亞庇」相關的網頁約有七千九百廿個,而「哥打京那峇魯」祗有一千零十個。

  《搜狐搜索》的搜索結果是「亞庇」共有五十個,「哥打京那峇魯」祗有廿七個。

  搜索對象包括英文網站的Google search的搜索結果是「亞庇」兩千九百廿個,「哥打京那峇魯」祗有三百四十七個。

  《新浪搜索》的搜索結果是「亞庇」共有兩千兩百七十個,「哥打京那峇魯」祗有一百六十三個。

  《蕃薯藤搜索》的搜索結果是「亞庇」共找到八百一十三個,「哥打京那峇魯」共找到一百廿八。■
更多人表態要用「亞庇」!
(原載《亞洲時報》13-06-2004)

  (亞庇十二日訊)更多人挺身而出要求本州首府中文統一名稱為「亞庇」!

  於今日表態的是西海岸學生巴士司機同業公會主席張福君,他説,「亞庇」是本地華社向來所使用的名稱,早已受到廣泛接受。

  他説:「『亞庇』是老字號,是一個很容易記取的名字,沒有必要被改掉。」

  他是受要求對本州首府中文名稱應統一為「亞庇」或「哥打京那峇魯」時這麼表示。

  張氏表示,如果採用「哥打京那峇魯」,將帶來諸多不便,因為大家都很不習慣使用這個名字。

  他説:「基本上祗有非華裔使用『哥打京那峇魯』,華人都是使用『亞庇』。」

  副新聞部長兼大馬華語規範理事會主席拿督林祥才週前表示,該理事會將依據本地人民的意願來規範州內地名等,包括倘大部份本地人民,特別是華裔要本州首府繼續統稱為「亞庇」,該理事會將予確定。

  他表示,該理事會不會「從吉隆坡自作主張」替本州決定如何規範這些專有名詞。

  他也於較後時授權州資源發展及資源工藝部長于墨齋醫生,全權處理收集華社對「亞庇」及「神山」之正名意見。

  包括于氏在內的多名本州領袖,如沙巴華人文化協會主席拿督曹德安、亞庇華人同鄉會館聯合會主席劉國城、西海岸咖啡商公會主席梁居簡均認為州首府應統稱為「亞庇」。

  沙巴中華大會堂總會長拿督陳友仁也表示「亞庇」早已為人熟悉及使用




天才博士胡逸山:我對「亞庇」有深厚感情
(原載《亞洲報時》14-06-2004)

  (亞庇十三日訊)被喩為本州神童博士、目前執敎於沙巴馬來西亞大學的胡逸山博士今天表示,他本身對「亞庇」這個名字有很深厚的感情。

  他説:「我從小就接觸『亞庇』這個名字,早對它有很深厚的感情。」

  他表示,從學術及歷史的角度而言,倘沿用「亞庇」這個名字是有價値的,「它很有紀念性。」

  胡氏是受邀在由沙巴進步黨及沙巴中華大會堂聯辦之《孔子思想在廿一世紀的重要性》講座會主講後,接受報界訪問時這麼表示。

  他説,如果使用「哥打京那峇魯」這個名字,或可讓沙巴以外的人更加方便,因為他們多不知道「亞庇」這個名字。

  無論如何,他表示,至於州首府中文名字應統稱為「亞庇」或「哥打京那峇魯」,則有待大部份的意見為依歸。

  他説:「大家應從各方面來考慮,及尊重大部份人的意見來決定統一使用『亞庇』或『哥打京那峇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7-2004 01: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們要用『亞庇』!」
進步黨致函華語規範理事會正式表態
(原載《亞洲時報》14-06-2004)

  (亞庇十三日訊)沙巴進步黨已正式致函要求大馬華語規範理事會將本州首府的中文名稱統一為「亞庇」,而並非「哥打京那峇魯」。

  該黨主席拿督楊德利也以國陣亞庇區執委會主席的身份致函該理事會作出相同的要求。

  助理資源發展兼資訊工藝部長兼該黨副主席謝秋菊今天作此透露時説,有關函件是於上週提交,獲得副新聞部長兼該理事會主席拿督林祥才承諾加以考慮。

  她説,進步黨是基於「亞庇」這個名字在傳統及習俗上早已為本地人民所接受及廣泛使用而提出這項要求。

  她説:「我們認為本身的要求很合理……『亞庇』是一個很親切、很直接的名字,我們對它早有感情。」

  謝氏是在出席由進步黨及沙巴中華大會堂(華堂)聯辦之《孔子思想在廿一世紀的重要性》講座會後接受報界訪問時這麼表示。

  她表示,倘把州首府直譯為「哥打京那峇魯」不僅令人感到陌生且「很不順口」,「這個感覺很不一樣。」■



沙年輕人不知亞庇在那裡?
謝秋菊反駁沙馬華秘書言論
(原載《亞洲時報》14-06-2004)

  (亞庇十三日訊)沙巴進步黨副主席謝秋菊今天表示不苟同沙巴馬華秘書陳金明指「本州年輕人不知道『亞庇』在那裡」的説法。

  她説,事實上,本州人民無論是年長的抑或年輕人,都非常熟悉「亞庇」這個名字。

  她説:「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每每提到州首府時,均以『亞庇』相稱,甚少人説成『哥打京那峇魯』。」

  謝氏也是助理資源發展兼資訊工藝部長,她是在出席由進步黨及沙巴中華大會堂(華堂)聯辦之《孔子思想在廿一世紀的重要性》講座會後接受報界訪問時這麼表示。

  在吉隆坡出版的一家中文報日前引述陳金明的言論謂「本州年輕人,包括其兒子都不知道『亞庇』在那裡」。

  也是副首席部長兼社會發展及消費人事務部長拿督耶耶胡申政治秘書的陳氏認為,値此邁向廿一世紀,本州首府中文名字應直譯為「哥打京那峇魯」。

  謝氏表示,倘州首府正名為「哥打京那峇魯」,勢必帶來鉅大影響,因為亞庇各團體及機構都是使用「亞庇」這個名字



張紀煌:已被本地華社沿用萬年
亞庇才是老字號
(原載《亞洲時報》14-06-2004)

  (亞庇十三日訊)沙巴留台同學會總會公開表態,要求將州首府亞庇的華文名稱規範統一爲「亞庇」。

  該會總會長張紀煌表示,亞庇這個華文地方名稱已被本地華人社會沿用了有百年之久,是無需改變或以「哥打京那峇魯」來取代。

  他説,在官方語文上可以使用(Kota Kinabalu),但華文統稱應以「亞庇」。這才能顯示這個地方歷史的由來。

  張氏是在昨天主持該會中委會議之後,向《亞洲時報》記者作出有關亞庇正名的表態立埸。

  他形容「亞庇」這個地方華文名稱,就如父母親爲自己的子女取了一個終身名字,不能説要改就改。尤其是這個地名已融入了整個華人社會,這是不爭的事實。

  他也舉例,該會屬下的亞庇分會已成立將近四十年,總不能改稱爲「哥打京那峇魯分會」。

  「更何况在同學會對外,特別是與?灣僑務委員會的書信文件來往都是使用亞庇這個華文地方名稱………。」

  副新聞部長兼大馬華語規範理事會主席拿督林祥才在較早時表示,該理事會將依據本地人民意願來規範州內統一地名,特別是華裔要沙巴州首府繼續統稱爲「亞庇」,該理事會將予確定。

  張氏認爲,本地的華文地方名稱應由本地人來決定才是有義意。因爲本地人才眞正瞭解有關地方的源來。

  他説,「哥打京那峇魯」字眼只是直接譯自官方地名。「亞庇」才是它眞正的「老字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7-2004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丘克海:早就習慣稱「亞庇」
(原載《亞洲時報》15-06-2004)

  (亞庇十四日訊)首席部長助理部長兼沙巴馬華主席拿督丘克海今天表示,他本身從小到大都稱本州首府為「亞庇」,因此早已習慣此名。

  因此,他呼籲社會人士及各華團收集意見,然後提交予受大馬華語規範理事會主席拿督林祥才委托的州資源發展及資訊工藝部長于墨齋醫生。

  他説:「他(于氏)受委托收集意見,大家有任何意見應交给他。」

  丘氏是在出席馬來西亞工藝大學學術臂膀BATC與本地一家機構簽署合辦博士課程合約儀式後,接受報界訪問時這麼表示。

  他説,至於州首府的中文名稱應統一為「亞庇」或「哥打京那峇魯」,得交由大部份人的意見為依歸。

  他説:「這是値得硏究的問題,這也就是為甚麼聯邦政府要成立大馬華語規範理事會。」

  在回答一項問題時,丘氏表示,沙巴馬華尙未召開會議討論此事,「我們會在適當時候討論這個問題。」

  他説:「到時我們不僅討論『亞庇』的問題,而將是全州各個地名。」

  ●他表示,其實要規範的不應僅限於地名及非華裔領袖名字,連華人節日也應有統稱。

  他舉例,就如中秋節,坊間就有多種名稱,有人稱為「燈籠節」、也有人稱為「月餅節」,至於端午節則被一些人稱為「粿粽節」等。

  他已向林祥才反映此事,並獲得林氏的表示考慮。■



余清守:叫亞庇最貼切
叫哥打京那峇魯有點怪怪的
(原載《亞洲時報》19-06-2004)

  (亞庇十八日訊)亞庇福州公會主席余清守表示,州首府的華文統一地名是使用「亞庇」最爲貼切。

  他也表示本身從砂勞越到來亞庇定居廿四年,早已習慣這個地名叫「亞庇」。倘若是要將中文地名改成「哥打京那簔魯」是有點「怪怪的感覺」。

  「我在當年踏上這個地方時,這里經已是稱爲亞庇了………。」

  余氏今天在接受《亞洲時報》記者訪問時認爲,要統一「亞庇」這個地方名稱應以大多數的本地人意見爲依歸。更何况他是外州人也慣用了「亞庇」這個地名,同時也有著一種親切感。

  「亞庇這個字眼早已深入了民心,它也成了本州一個地標名詞………。」

  他也比喩,將亞庇福州公會改爲「哥打京那峇魯福州公會」肯定會引起不必要的混淆。尤其是西馬半島的公會已熟悉了亞庇福州公會這個組識。

  他非常同意大馬華語規範理事會統一全國中文地方。這樣能保存每個地方名稱由來的背後歷史。

  余氏表示其本身經常在國內外公幹,許多在亞洲地區如香港、中國的機埸都把沙巴州首府的中文地方書寫爲「亞庇」。■


百年來都稱「亞庇」!
曹德安:政府從未頒佈州首府中文名為「哥打京那峇魯」
(原載《亞洲時報》20-06-2004)

  (亞庇十九日訊)沙巴華人文化協會會長拿督曹德安今天表示不認為政府曾在憲報上頒佈州首府的中文名稱是「哥打京那峇魯」。

  無論如何,為前任副首席部長的他説,無論是英國北婆特許公司、英殖民地政府到馬來西亞,當政者均尊重及首肯本地華社沿用「亞庇」為州首府中文名字的意願。

  他説:「無論是報章、社團、傳統文化風俗習慣,我們都是用『亞庇』這個名字。」

  曹氏是在亞庇接受報界訪問,就沙巴馬華秘書陳金明指「官方早已採用『哥打京那峇魯』為州首府中文名稱」置評時如此表示。

  在吉隆坡出版的一家中文報章也引述陳氏的言語指現代化的社會不應繼續沿用「亞庇」這個舊名字。

  ●無論如何,根據於一九六七年十二月廿二日在州議會通過、州元首於同月廿九日批准及在憲報上頒佈的一九六七年法定修正法案規定,所有在之前製定的法令中提及之「Jesselton」一詞由「Kota Kinabalu」取代,其中並無提及中文「哥打京那峇魯」一詞。

  曹氏表示,目前的問題祗在於電台及電視台及敎科書都是使用「哥打京那峇魯」,但這都可以透過這次的華語規範運動加以糾正為「亞庇」。

  他説,目前所採用之敎科書都是吉隆坡敎育部官員所編譯,故直接加以音譯是不足為奇的。

  他表示,所以,採用「亞庇」這個名字無關是否配合新時代,也不會影響旅遊、即所謂的外國遊客不知亞庇、祗知哥打京那峇魯,「祗要大家統一此名及使用,外國人也會習慣此名。」

  曹氏強調,在確定中文地名方面不應出現「單邊主義」,惟令人感到高興的是,副新聞部長兼大馬華語規範理事會主席拿督林祥才已表明依據本地華社來確定中文譯名。

  他説:「如果説州首府名字應依外地人習慣來稱為『哥打京那峇魯』,那麼身在這裡的我們也可以把吉隆坡稱為『瓜拉隆布』、把新山稱為『佐赫巴魯』了。」

  在回答一項問題時,他表示,本州有關方面曾在多年前就要求外州人依據本地人習慣稱呼地名及非華裔人名等,但都不得要領。

  他説:「最明顯的例子是拿督佐瑟百林吉丁岸當年就曾致函所有報館要求統一其中文名字,但(西馬)一些報章仍舊稱他為『拜林』。」

  ●曹氏也表示同意州資源發展及資訊工藝部長于墨齋醫生的見解,即位於本州的東南亞最高峰中文名稱應是「神山」,因為這比「京那峇魯山」傳神多了,也非常符合當地土著的傳説。

  他説:「雖然我們不能把州首府稱為『神山市』,但在文學作品裡面倒是可以被接受的。」■




亞庇就是哥打京那峇魯
(原載《亞洲時報》拿督曹德安專欗《老曹點品》20-06-2004)

如果「亞庇」非「哥打京那峇魯」,那麼,説這話的人,似乎也吿訴我們,「檳城」,也非「布勞檳榔」,「吉隆坡」也非「瓜拉隆布」、「巴生」不是「克朗」、「芙蓉」不是「色浪般」以及「新山」更不是「佐何巴魯」。這是音譯的問題。

如果「亞庇」和「哥打京那巴魯」是兩個不同地區的話,那麼,「亞庇」、「哲爾斯頓」、「哲斯頓」和「哥打京那峇魯」也應該是兩個不同的地方了?

如果「亞庇」只是「哥打京那巴魯」,或者「哲爾斯頓」的一部份的話,那麼,「亞庇縣」、「哲爾斯頓縣」和「哥打京那峇魯縣」又有什麼不同呢?指的又是什麼呢!(亞庇縣後來陞格爲亞庇市議會和亞庇市政廳!)這里有個很有趣的問題,値得思考,比較和推論,獨立之前的吉隆坡和獨立之後的吉隆坡的範圍肯定不一樣,後者擴大了。獨立四十年以後,「吉隆坡」的版圖更大了。肯定的,比起甲必丹葉亞來時期的「吉隆坡」要大得多幾倍吧!但「吉隆坡」還是「吉隆坡」,不論它的范圖多大,它還是「吉隆坡」。我們不該也不能説:因爲以前的「吉隆坡」是指「茨厰街」一帶的小地方,而不接受「吉隆坡」就是「KUALA LUMPUR」吧!

同樣的,今天的「山打根」和「斗湖」,由甘邦變「縣」,由「縣」變爲「市議會」。範圍擴大了。我們總不能説以前的「斗湖」不是現在的「道澳」(TAWAU)吧!

以前的「亞庇亞庇」是指現在的「布勞加也」,還是指今天的「加拉文星」一帶,有待查證因爲兩者都有人在著作里提及。不過,當年「哲爾斯船長」由古達來到「今日的亞庇埠」時,把這個地區叫做「哲爾斯頓」(哲爾斯的埠)確是事實。範圍很小也是事實,而華人偏愛叫它爲「亞庇」或「亞庇埠而不叫「哲爾斯頓」,也是千眞萬確的事實。

「亞庇」和「亞庇埠」,固然是指現在的「加雅街」和「海旁街」或「昇旗山腳」一帶的地方。有別於加拉文星,丹容亞路,里卡士,下南南,孟加達打里卜等區。但DISTRICT OF JESSELTON」確立起後,華人則又偏愛地叫它爲「亞庇縣」,它自然地包括以上所指的地區,甚至後開發的地區如甘邦亞逸,西加麥,新蘇蘭,路陽,和生園,德源新村,集美園,美力園,哥隆邦工業區,沙邦加和亞庇工業園區了。我們怎麼可以説「亞庇」非「哲爾斯頓」呢!或者因爲「下南南」不叫「亞庇」,而下南南不包括在「亞庇」之內呢?

「哲爾斯頓」改名爲「哥打京那巴魯」以後,繼承了「哲爾斯頓」的一切,管轄的範圍依舊,而華人偏愛叫它「不論是哥打京那巴魯TOWN,還是KOTA KINABALU DISTRICT,還是KK MUNICIPAL COUNCIL,還是KK TOWN HALL ,還是DBKK,「亞庇埠」,「亞庇縣」(亞庇縣議會,亞庇市議會」和「亞庇市政廳」,同時統稱「亞庇」來稱沙巴的首府KOTA KINABALU。

爲什麼在華文華語的稱呼和書寫方面不要統一的譯名呢!難道我們喜歡看到我們及外國的報章書刋文物等採用以下的稱呼嗎!「哥打京那巴魯」,「神山市」「火城」,「亞比雅比」.......等。以後若只用「亞庇」,便是統一華文稱呼了!

如果西馬的同胞和報章書刋可以接受和採用「檳城」「大山腳」,「巴生」「吉隆坡」,蕉賴」,「芙蓉」,「新山」等名稱,爲何不能接受和採用「亞庇」!

我們要的,爭的和討論的是把「KOTA KINABALU」這個用馬來文書寫的城市名,今後不論官方(尤其是電台和電視台」還是民間(尤其是報章)都用「亞庇」這兩個字來稱呼我們的沙巴首都,而不是「哥打京那巴魯」了。■

後記:讀了六月十六日《星洲日報》第十五版「民主行動黨亞庇支部主席邱慶洲及沙巴區域策劃局總監張瑞靑指亞庇非哥打京那峇魯」一文後,有感而發,略贅數語,就敎於智者。




周惠卿堅決表示
亞庇不應改名
(原載《亞洲時報》22-06-2004)
  (亞庇廿一日訊)亞庇華小工委會主席周惠卿堅決表示,該會不願意將名稱改爲「哥打京那峇魯華小工委會」。

  周氏在今日就有關沙巴首府Kota Kinabalu的中文正名提出意見。事緣大馬華語規範理事會將爲本州首府規範一個官方與民間、對外與對內通用的中文地名,而目前本州華社普遍爲了應該採用「哥打京那峇魯」或「亞庇」爲本州首府中文譯名而進行辯論。

  也是沙巴華小工委會主席的周氏指出,「亞庇華小工委會」這個名稱從開始就被採用,至今約有20年。如果華語規範理事會將首府的中文名規範爲「哥打京那峇魯」,那該會就面對要改名的情况。因此,他認爲「亞庇華小工委會」的名字不能改,而且沙巴首府的中文名稱必須使用「亞庇」,而非「哥打京那峇魯」。

  周氏表示,亞庇華小工委會與州內各地,以及西馬的相關組織聯繫時,都是使用「亞庇華小工委會」的名稱,各地的人士都明白本地華人都稱此地爲「亞庇」。加上這個名稱對華社有歷史意義、親切而且不難念,所以他認爲沙巴首府,即Kota Kinabalu的中文名應該被稱爲「亞庇」。■


沙大華文部主任楊惠光:「亞庇」有意思!
(原載《亞洲時報》24-06-2004)

  (亞庇廿三日訊)馬來西亞沙巴大學華文部楊惠光主任指出,不管從華文意義或歷史背景來看,「亞庇」作爲本州首府的名稱都是比較恰當的。

  楊主任説,Kota Kinabalu是本州的首府,其華文名稱對國際通訊和旅客極重要,切勿隨便翻譯,以免張冠李戴,弄錯事實。

  他表示,「哥打京那峇魯」只是譯音,沒有歷史或特別意義。如果分開來解釋,「哥打」按原文是城市之意,「京那」原文譯作金鷄納樹,「巴魯」有最近或近來之意思(baru)。

  如果再進一步按單字來解釋,「京」是首都,「那」是代名詞,「峇」指峇厘島,ru則是木麻黃樹。

  他説,如果按漢語拼音來説,「哥打」音與鷄皮疙瘩的「疙瘩」相近,有不平滑,不順利之意。

  另外,如果按劉子政(砂勞越、婆羅洲、汶萊史專家)文史系列提及本州的地名時指出:其實Kina是China之音、「中國」的意思,如支那巴魯山(中國寡婦山)、支那巴丹岸河(中國河)……

  楊主任解釋説,帶有中國關係的地名是不適當的;反之,應該使用具有本地意義的地名。

  他説,「亞庇」的漢語拼音是yà bì,「庇」與「畢」同音。「亞庇」譯自馬來語的Api(「火」之意)。

  按字面解釋,「亞」有亞洲或第二的意思,而「庇」作袒護,保護的解釋。故此「亞庇」有「亞洲第二受袒護的首府」之意。

  「按中文意義或歷史背景來説,『亞庇』是比較恰當的。」

  楊主任是就有關本州首府統一名稱的運動,代表沙大華文部提出這項意見。■


不滿被指破壞國民統合
曹德安吁針對重點勿亂扣帽子
(原載《詩華日報》26-06-2004)
  (本報亞庇廿五日訊)沙巴首府譯名問題越演越熾烈,被指破壞國民統合的沙巴華人文化協會拿督曹德安,今日呼吁有關方面,要針對主題,不要亂扣帽子,老羞成怒,而作出人身攻擊的言論。

  他説,他從來沒有因為沙巴首府被直譯為哥打京那峇魯,而被怪罪西馬人,地方譯名和國民統合更是風牛馬不相及的兩件事,不要因為被點及要害,而不惜對他做出人身攻擊的言論。

  他説,當他提起「單邊主義」時,絶無怪罪西馬人之意,而是因為當時記者提及,敎科書向來把沙巴首府譯為「哥打京那峇魯」的現象。他回應説,編寫敎科書的都是西馬人才,可能因為他們對沙巴的情況不熟悉,才會出現這種現象。

  他強調,如果各方要針對沙巴首府地名提出意見,就要針對主題,提出本身的論點,平心靜氣的討論,不要節外生枝,甚至亂扣帽子。

  曹氏是針對一家全國華文報,早前訪問本州一些華社領袖時,被指對曹氏的「單邊主義」論不敢苟同報導,受要求作出回應時,如此表示。

  該報導也指曹氏的「單邊主義」論具誤導性,有可怕的強大負面煽動力,對國民統合構成嚴重破壞。

  「如果要講亞庇譯名的問題,就講自己的論點,不要節外生枝,亂扣帽子,人身攻擊,老羞成怒,這個課題與國民統合,兩者是風牛馬不關的事。」

  他説,他從未將沙巴首府亞庇,被直譯為哥打京那峇魯一事,歸罪西馬人,他所提的只是説明事實的眞相。

  「所有本地報章都用亞庇,而西馬報章、電台、電視台和敎科書,都採用哥打京那峇魯,這不是事實嗎?」

  「不要以為你所説的,我不滿意,就是理所當然;而我做的引起你不滿,就指我嚴重破壞國民統合,這是以大壓小的作風,也是單邊主義的一種。」

  他説,沙巴人向來尊重西馬,所以採用吉隆坡而非「瓜拉隆布」、檳城而非「浮羅檳郞」、巴生而非「克朗」和芙蓉而非「石人斑」。

  「我們尊重你們,你們也應該尊重我們,這個地方在一八八一年前,已經被稱為亞庇,亞庇這個地名,已經具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價値。」

  「不知情者(亞庇)則無所謂,但一些人已經知道,卻還是堅持要用其他名字。」

  另一方面,許多人到現在,還是對統一沙巴首府譯名的目的感到糢糊,曹氏也針對這點作出解釋。

  「亞庇是沙巴傳統習俗而具歷史性的地名,沙巴人都希望將之保留,旣然現在新聞部副部長拿督林祥才,成立全國華文地名譯名規範理事會,來硏究譯名問題,委員會裡又包括沙巴州的代表,又言明會以當地人民意見風俗來決定地名。」

  「所以,我們為什麼不珍惜這個機會,讓我們的首府有一個統一的名字,以免將來對海內外華人,或懂中文的人造成混淆。」

  曹氏引述該地名規範理事會副主席吳恒燦的話,吳氏早前指這項理事會的決定,將具權威性,並得到政府的承認,一旦理事會作出決定後,全國的報章和電子媒體,都會尊重其決定。


華文非官方語言人人皆知無須劉靜芝提醒
  提及沙巴華人婦聯會永久名譽會長劉靜芝指出,根據我國憲法,華文非官方語文,所以她不會強逼他人,應把首府譯為亞庇或哥打京那峇魯一事,曹氏説,人人都知道華文非官方語文,這點不必她提醒。

  針對劉靜芝暗諷曹氏「沒有法律知識」及「野蠻一族」一事。曹氏説:「若我的法律知識比她差,謝謝她吿訴我華文非官方語文,若我野蠻程度比她低,我不敢公開要人巨款賠償(指劉氏促羅斯蘭捐款建婦孺庇護中心一事)。」

  至於民主行動黨亞庇支部主席邱慶洲指:「在單邊主義言論上,曹的文化不是我的文化」言論,曹氏回應:「他(邱慶洲)沒有我的文化,是他的不幸,我沒有他的文化,是我的幸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7-2004 01: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地名不宜太長 譚業成是「亞庇」擁護者
(原載《詩華日報》26-06-2004)

  (亞庇廿五日訊)這是一個追求簡速的時代,前副首長拿督譚業成聲稱,本身絕對是「亞庇」的擁護者。

  亦是首長署科學顧問的譚氏表示,一般沙巴人,都熟悉了「亞庇」這個地名,況且城市名字,也不宜拉得太長,那是一件很麻煩的事。

  「這是一個追求簡稱的時代,『哥打京那峇魯』這個名字太長了,而『亞庇』就輕鬆簡單,我要亞庇。」

  他說,「哥打京那峇魯」地名太長,屆時又要尋找一個簡化名稱,如「哥城」什麼的,倒不如採用「亞庇」。

  他說:「就像人一樣,除非是特別的情況,否則出世取名了就不改名,城市也一樣,把名字統一起來,不必造成混淆。」

  亦是沙巴進步黨署理主席的譚業成,是今日假此間的一項記者招待會上受詢時,發表上述言論。

  

黃一鳴:亞庇地名受認同
  另一方面,在場的沙巴進步黨副主席拿督黃一鳴也表示,「亞庇」地名的受認同程度,經不必再受置疑。

  他指出,一九六七年,沙巴首府英名JESSELTON被改為KOTA KINABALU時,華文譯名就一度成為爭論的課題。

  他說,當時有人建議使用「亞庇」,另有人建議使用「神山市」,最終大家都使用「亞庇」。

  「既然當時都已經做出了決定,現在就不必再拿出來爭論,許多以前發生的事情,老一輩不說,年青的一輩就不知道。」■

前縣官張觀輝説州首府稱亞庇
符合本地華社意願
(原載《亞洲時報》29-06-2004)

  (亞庇廿八日訊)亞庇中華工商總會名譽會長拿督張觀輝今天表示,州首府的中文名稱統一爲「亞庇」是符合當地華社意願,而有關譯名,根本不會因言論證據不足具誤導性或有負面煽動。對國民統合構成嚴重破壞之説不成立。

  也是前任亞庇縣官的張氏除了支持沙巴華人文化協會會長拿督曹德安發表有關反駁吉隆坡一家華文日報針對州首府「哥打京那峇魯」和「亞庇」的譯名及統一的爭議,認爲曹氏的評論極之合理亦沒有對沙巴華社領袖産生諸多混淆,更沒有所謂的單邊主義言論。

  張氏説,就好像亞庇中華工商總會,至今已渡過九十三寒暑,雖然在官方場合或政府與商會來往的公函,地址採用KOTA KINABALU,但華社對亞庇中華工商總會的中文名稱,仍給予肯定,這是事實,因此無須再爭論。

  他説,其實問題並不複雜,旣然華社在州首府由當時的「Api-Api」爲「Jesselton」時,當地華人社團、鄉團、工商私人機構,包括當時的「Jesselton Hotel」、仍然?用「亞庇大酒店」至今都沒有改爲「仄斯頓酒店」、「亞庇中華商會」、「亞庇商報」和其它業緣性、地緣性團體、都接受採用「亞庇」華文譯名和統一沿用至今,爲什麼今天我們不能基于歷史和感情的意願,加以接受?

  張氏説,其實,華社領袖都沒有爭論「亞庇」在官方的名稱必須要採用「Api」,而且也瞭解華文非官方語文,和沒有法律立場,但是,旣然政府最近成立大馬華語規範理事會尋求統一地名,也就是説,政府尊重華社和希望有一個可以加以統一地名的譯名,避免出現混淆。

  他説,其實,這是一個可以保留「亞庇」具有歷史價値和成爲華社普遍使用的地名統一稱呼的決定,更何况,大多數華裔同胞都習慣使用「亞庇」稱號,而不是「哥打京那峇魯」。

  張觀輝認爲,英文名稱在官方或法律地位與使用中文譯名根本沒有衝突,就好像外國人稱「中國」爲「CHINA」,中國政府並沒有把「CHINA」譯成「再那」或「支那」,就是歷史淵源問題。

  「有許多國家的地名亦是與英文地名根本不同,好像舊金山、檀香山、英文地名完全不一樣,所以,州首府的中文地名,亦無須硬扣上不照譯爲『哥打京那峇魯』便是對國民統合構成嚴重破壞的危言聳聽駭聞和罪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7-2004 0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華僑日報》抽樣訪查
中港台遊客只識亞庇
不知哥打京那峇魯爲何方神聖
(原載《華僑日報》29-06-2004)

  (亞庇廿八日訊)根據調查,中國、台灣及香港遊客多數只識亞庇,未聞哥打京那峇魯!

  同時大部份兩岸三地遊客均認爲亞庇遠比哥打京那峇魯易記能讀。

  本報今日在市內各購物中心抽樣訪問了一些來自香港與台灣的遊客。彼等聽到哥打京那簔魯第一個反應就是名太長。更表示可能無法適應亞庇「易名」爲哥打京那峇魯。

  雖然大部份受訪者都保持中立態度,認爲是否改名純屬本地人之事,但是使用「亞庇」對他們這班中文使用者來説肯定比較方便。

  「個名水蛇春咁長,就算聽過都唔記得啦!」一名受訪的香港遊客表示今次自己和伴侶來沙巴旅行,也是透過曾來此遊玩的香港友人推介。不過無論由朋友口中,還是香港當地旅行社人員處,都從未聽過「哥打京那峇魯」,反而是「亞庇」耳熟能詳。

  另外一批年輕香港遊客表示聽到本地導遊介紹亞庇與哥打京那峇魯是同一個地方時更是當場一楞,答得坦白直接,衝口而出:「亞庇原來同哥打什麼係同一個地方咩?眞係唔講我唔知喔。」

  一些台灣遊客的情况也類似,都表示旅行社給的行程以及配套中都説明是來沙巴州首府「亞庇市」,而非「哥打京那峇魯」。因此導遊們不説還眞的不知道亞庇另有別名。

  「相信我們台灣人都聽慣了亞庇。亞庇亞庇好叫也好記啊,爲甚麼要改?」這名遊客受訪時表示自己有親戚在亞庇定居多年,日常稱呼的都是亞庇。

  「説眞的要不要改還是讓沙巴人決定。不過你剛纔説的名字還眞的不好記。」這名中年女台灣客這麼表示。

  至於中國方面則不是完全沒有人知道哥打京那峇魯;當中也有許多意識到亞庇以及哥打京那峇魯就是同一個地方。不過大部份都認爲亞庇還是比較方便使用。

  根據本報自沙巴旅遊局處獲得的統計數字,兩岸三地去年來沙人次合共八萬九千八百零四人次。中國、台灣及香港去年在沙斯危機籠罩下,依然分別有一萬五千一百三十三人次(香港)、兩萬五千一百六十五人次(中國)以及四萬九千五百零九人次。

  中港台兩岸三地是全球中文使用者中最大及最主要區域,其?客人數以及消費能力都是本州旅遊業界「必爭之地」。當局爲本州規範中文正名時,似乎應該參考這些促進本州經濟成長的「金主」意見。■



華文地名沿用亞庇
楊菊明全力支持
(原載《亞洲時報》30-06-2004)

  (亞庇廿九日訊)亞庇客家公會主席楊菊明表示全力支持本州首府的華文地名使用「亞庇」。

  他説,「亞庇」這個中文地名具有歷史意義,而且本地華社使用已久,不需要規範爲其它的名稱。

  也是沙巴崇正中學和崇正學院董事長的楊菊明指出,亞庇客家公會之前使用的名稱是冠以「北婆羅洲」的,後來就改用「亞庇」至今。

  在這之前,沙大華文部主任楊惠光敎授也根據語文和歷史的角度,贊成本州首府應該使用「亞庇」。他也強調,「亞庇」的讀音是yà bì(皆去聲)。

  一些外國華人將「亞庇」誤寫成「雅比」,也許是由於本地人一般慣性的讀音,導致他們産生這個美麗的誤會



沙旅行社公會:用「亞庇」!
(原載《亞洲時報》30-06-2004)

  (亞庇廿九日訊)沙巴旅行社公會主席張梅華博士今天加入「州首府中文名字應統稱為『亞庇』而非『哥打京那峇魯』」的行列,並認為使用此名對促銷本州旅遊有一定的幫助。

  他説,這是因為本地人民特別是華裔早已習慣了「亞庇」這個名字,「這個歷史攸久的名字很順口。」

  他説:「特別是那些年長的向來都是説『亞庇』,如果提起『哥打京那峇魯』他們還一時想不起呢!」

  張氏是在亞庇接受報界訪問時這麼表示。

  他表示,就他本身而言,從小就使用「亞庇」,與其他華裔溝通也都是使用這個名字。

  他説:「縱然是年輕人也少用『哥打京那峇魯』……他們或許會用馬來名字的簡稱『KK』。」

  張氏表示同意繼續使用具有攸久歷史背景「亞庇」,對向遊客促銷這個地方有一定的幫助。

  他説:「至少當我們提起州首府時,我們可以吿訴他們『亞庇』這個名字的來源及故事……話題也多一點。」

  他表示,繼續使用「亞庇」這個中文名字,與州首府的馬來文名稱為Kota Kinabalu並無不相容的問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30-7-2004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Jesselton改為Kota Kinabalu
中文名稱仍沿用「亞庇」的由來
撰文:江萬里
(02-07-2004)

當年被稱為獨裁霸道的首席部長敦慕斯打化,建議將Jesselton改稱為Kota Kinabalu時,觸發不少人民在中英報章抨擊為不當,由簡短易叫的名字捨棄不用,反而增加人民書寫麻煩的「哥打京那峇魯」。

  由於反對聲不絕,他立即召開沙巴聯盟成員黨聯席會議,他開場白首先闡明改名理由:「當年拿督唐納史蒂芬(後稱敦法史蒂芬)可將當時的北婆羅洲改稱沙巴,為甚麼我不可以將Jesselton改稱Kota Kinabalu。」

  當晚出席成員非常踴躍, 他為了顯示民主,逐一向在座代表詢問贊成或反對。巴華公會出席代表有丹斯里林進華、拿督丘錫洲、拿督李威明及本人。

  他特別指出將Jesselton改為Kota Kinabalu,華人方面應該支持及感到光榮,因為傳說中的中國寡婦山(神山)馬來文稱 「支那峇魯」的「支那」意思即「中國」,亦是 「 中國城 」之意。」跟著有人問他可用中國城稱呼嗎?他說可以,甚至可用 「神山市 」。

  聽了他的解釋後,各出席代表都覺得有理。當時的中華商會理事長拿督黃子發,在各報章紛紛爭論改名如火如荼之際,亦召集常務理事會議共同研究,並作出結論,要求出席聯盟代表說明我們不反對將Jesselton改稱Kota Kinabalu,但要求政府准許沿用 「亞庇 」中文名稱,原因「哥打京那峇魯」用方塊字寫出要用六個字非常不方便。

  當時敦慕斯打化以聯盟主席兼首席部長身份逐一向各族群出席代表發問, 當問到沙統秘書長拿督哈密時,他攬上一大疊報紙對敦說:「 這些報紙都是強烈反對改名,甚至抨擊敦那麼喜歡改名,何不乾脆將之改為敦慕斯打化城 ,不是更有權勢嗎 ?」敦聽後立即回說 : 「這些報紙我不要看也不要理,他們攻擊我本人沒問題,倘若有發現攻擊到沙巴聯盟政府,我一定對付他們。 」

  跟著問到我,我即以上述中華商會的決定要求保留中文沿用 「亞庇 」。 這名號稱專橫獨裁的他聽了我的解釋後,深覺有理,立即宣布Jesselton正名為Kota Kinabalu , 為腑順華人意願,中文名稱被恩准仍舊保留沿用已久的「亞庇」。聽了這個回覆,我感到非常興奮能完成中華商會及巴華公會所托使命 。

  迄今香港機場班機抵步或開出時的廣播,一直都沿用 「亞庇」名稱,唯獨西馬中文報章照改用譯音「哥打京那峇魯」。不管稱作「哥打京那峇魯」或「亞庇」,在台灣、香港、中國的華人旅客到沙巴的首府都稱 「亞庇 」,可能對「哥打京那峇魯」比較不順口之故吧。

  今天各界為各區域城市等中文正名時,我發表這段鮮為人知保留「亞庇」掌故的秘密,祇在使本州人民了解 Jesselton改名Kota Kinabalu而中文稱呼仍舊保留沿用慣了的亞庇的由來。

  考查本州歷史,在一八八一年,亞庇(Jesselton)經歷英屬渣打公司(British North Borneo Chartered Company,首任總督為德里澤 William Hood Treacher)管轄,繼受日本蝗軍佔領;一九四六年光复後,渣打公司將北婆主權轉移回直屬英女皇殖民統治直至最後成立馬來西亞而獨立。而改名Kota Kinabalu後,中文仍沿用「亞庇」之稱呼已快近四十年,如從一八八一年開始算起迄今,「亞庇」則已沿用了一百二十三年。

  「亞庇」之稱,歷經不少朝代滄桑歲月,仍舊屹立不倒,而我在此也居住已有七十年之久,在種種感情軀使下,我本人衷心希望Kota Kinabalu中文名稱能夠仍舊以「亞庇」專稱。深信大部份華人都有同感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0-7-2004 01: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亞庇,有意思
(原載《亞洲時報》)

  曾經有人説過,州首府的中文名稱「亞庇」二字「即没中文含義也不見得優雅,不過是從馬來文的大火直譯而來,煞氣騰騰」。較早前的報導已指出,「亞庇」這個名稱的來源Api-Api一詞指的是當時發生在加雅島的大火的可能性並不高,較有説服力的説法是指早在所指的該場大火之前已在此處存在的一種植物「海茄苳」,第二種較有説服力的説法是「螢火蟲」,因為在土語無論是「海茄苳」或「螢火蟲」都是Api-Api。

  本文並非要贅述其來源,而是要談「亞庇」二字在中文是否找出其含義。

  一般在市面上出售的簡體版字典,大都祗指「亞」的意思為「次一等」、「較差於」或「亞細亞洲」的簡稱,偶有多一個意思即「原子價較低的」的化學名詞。大部份的此類字典指「亞」的漢語拼音是ya去聲,但也有少數指多一個陰平的讀音,如於二零零二年由吉隆坡聯營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多功能新編學生詞典》就是其一,惟又説「現統為去聲」。至於「庇」則是「庇護」、「遮蔽」,漢語拼音是bi去聲。所以,沙巴馬來西亞大學華文系講師楊惠光認為,「亞庇」二字的意思可以是「亞洲第二受袒護的首府」。

  倘翻開出版年代攸久的繁體版字典,則可為「亞庇」找出更多意思,如由《讀者文摘》與台灣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出版的《中文百科大辭典》中,「亞」就有六個解釋,即「亞細亞之略稱」、「姊妹之夫互稱、通婭」、「開啓、例: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半亞朱扉』」、「發語詞、無意義」、「物分歧者、俗作丫或椏」。該辭典並謂此字語音為上聲(與「雅」同音),讀音為去聲(與「訝」同音)。

 由香港商務印書館於一九七九年出版的「北京修訂第一版」之《辭源》指出,「亞」共有六個解釋,即「古器圖案」、「僅次一等」、「姊妹丈夫相互問的稱、通婭」、「低垂的樣子、通壓,唐代詩人杜甫《杜工部草堂詩箋》三七《上巳日徐司録林園宴集》:『鬢毛垂領白、花藥亞枝紅』」、「掩閉、通掩,宋代蔡伸《友古詞》《如今夢令》:『人靜重門深亞』」、「象聲詞、《漢書》六五《東方朔傳》:『伊優亞者,辭未定也』」。

  由台灣中華學術院於一九六一年印行之《中文大辭典》指出,「亞」共有十六個解釋,除了上述相同解釋外,尙有「醜也、與惡通」、「少也」、「就也」、「低也、俯也、並也、傍也、挨也」、「稻也、通椏」、「姓也」、「通堊」、「通滹」。

  由香港中華書局於一九三四年印行的《中華大字典》指出,「亞」共有十二個解釋,都包括在上述。

  由香港上海書局印行的《華語大辭典》則指出「亞」亦有「相似、相比」之意,例「他亞賽當年楚霸王」。

  《康熙字典》指「亞」共有十二個解釋,也包括在上述。

  至於「庇」,各繁體版的字典都指為「保護、遮蔽」之意。讀音為去聲,與「閉」同音。

  從這些許多的解釋中,可以配出許多意思來,其中最為順口的該是「亞」取「掩」或「開啓」、「庇」取「護」,所以,「亞庇」可取意為「掩護」或「開啓保護」,均為「保護」之意。巧合的是,「海茄苳」也具有擋海風之功能,正好是上天透過「海茄苳」來保護沙巴州首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6-2024 06:22 AM , Processed in 0.067926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