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44|回复: 9
|
请问陀罗尼被是怎样用的??
[复制链接]
|
|
请问陀罗尼被是怎样用的??
谢谢!! |
|
|
|
|
|
|
|
发表于 22-7-2009 06: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为漫长的修行岁月,菩萨们一旦稍有过失,就会万劫不复。
而且无尽的轮回岁月,会使生前的记忆被封闭起来(佛法被暂时忘记)。
佛法无边无尽,为了便于忆持大量的佛法,菩萨们便将佛法转化成陀罗尼。
这样,只要一听到简短的陀罗尼,所学过的佛法就会被引导出来。
然后佛陀或其他菩萨便将自己累劫修行过程中忆持的陀罗尼,传播给弟子。
诵陀罗尼就如同诵佛法,菩萨会听到你诵陀罗尼,自然会感应你。 |
|
|
|
|
|
|
|
发表于 22-7-2009 06: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2-7-2009 06: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三法印 于 22-7-2009 06:50 PM 发表
陀罗尼不就是咒吗?
请问咒与经有何不同? |
|
|
|
|
|
|
|
发表于 22-7-2009 08: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1...1 的帖子
你认为念咒与经能把一人"超渡"到天堂或把他打入地狱吗?
婆罗门认为这样行的通, 所以真言,被用于攘灾、祝祷。
佛陀说石头不可能浮在水上, 油不可能沉在水底.
人们不想在因下手, 想改变果...
想得到POWER, 想控制,
从改变因, 最后所得的果也一样生灭...
难到忘记到最后整个世间是无常和无我的.?
一却都是自然运行,
不能接受受真理的妄心..
想要控制"无常和无我"的人最后只有得到无尽的"苦和轮回" |
|
|
|
|
|
|
|
发表于 22-7-2009 09: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lz是在说陀罗尼被,不是陀罗尼.
据说当一个人病得很重时,可以拿陀罗尼被盖在他身上,有两种可能.
一个就是他的病痛会减轻.
一个就是他很快就无痛的死去. |
|
|
|
|
|
|
|
发表于 22-7-2009 10: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三法印 的帖子
其实陀罗尼是有意思的,因为和婆罗门的咒相似,久而久之就被认为是咒。 |
|
|
|
|
|
|
|
发表于 22-7-2009 1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7-2009 06: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7# Dharani 的帖子
佛教陀罗尼(Dharani) 流变
佛家所谓的“咒”,为佛、菩萨,以至护法所说的“密语”,这“密语”就是沟通凡圣的桥梁,而由这种沟通才能发生感应,在传教的过程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佛教只称咒语、咒文,且早期佛教不重咒。佛教梵语称
咒为“陀罗尼”,有所谓四陀罗尼(法陀罗尼,义陀罗尼,咒陀罗尼,忍陀罗尼),其最简易,亦最为在民间流行的,实际就是咒陀罗尼。陀罗尼,为梵文音译,亦作陀邻尼、陀怜尼。除了“陀罗尼”和“咒”之外,还有“明”、“密语”、“真言”等称谓。汉译为“秘密语”或“真言”,或“神妙章句”。唐代中期密宗兴起,此风始炽,密教称咒为真言,故密宗又名“真言宗”。“真言”,梵音名“陀罗尼”,是佛、菩萨、诸天的密语,由真如法身心中流出,能以简单的语音符号总括佛菩萨功德、誓愿及佛法精义,故又名“总持”。梁僧伽婆罗译《文殊师利问经》卷上《字母品第十四》记文殊师利问佛言:“世尊,一切诸字母云何说‘一切诸法入于此及陀罗尼字?’佛告文殊师利:‘一切诸法入于字母及陀罗尼文。’”可见,在佛教里,陀罗尼为一切法要。
咒术发源于婆罗门教,原本是一种古老的、流行于印度民间的原始信仰,古代印度素有唱念咒句(陀罗尼)、结印契(印相)的修法。释伽牟尼在创立佛教时,印度社会上更是盛行咒术,咒术亦是婆罗门的修习内容之一,且当时的六师外道亦精通咒术。但释伽牟尼最初对这些咒术、密法持反对态度,禁绝不用,吠陀思想中的真言、密语等一切咒语乃至宗教仪轨等方技之术均被排斥。对于此种修法,释尊曾严禁其弟子修习,故佛教形成之初,自身并无咒术。如《中阿含经》卷四十七《多界经》中亦说:“或有沙门梵志,或持一句咒、二句、三句、四句、百千句咒,令我脱苦;是求苦、习苦、趣苦;苦尽者,终无是处。若凡夫人,舍离此内,更从外求。”在律部中亦可看出对咒术的排斥。如《摩诃僧祗律》卷七:“口邪命者,诵咒行术,咒蛇咒龙,咒鬼咒病,咒水咒火,如是种种求食,是名口邪命。”把这种咒术认作歪门邪术。从中可看出最初佛教是严格禁止神秘咒语和各种巫术密法,且规定对违禁者给以惩罚。但随着外道入佛教出家者增多,佛教渐渐收用了咒术。如在原始佛教时期,一些佛教经典如《五分律》、《长阿含经》、《杂阿含经》等中却已出现了佛陀利用咒术降伏诸天、役使鬼神、疗疾等记载。如刘宋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译《弥沙塞部和醯五分律》卷二十六记一比丘被蛇咬死,佛言:“彼比丘不知八种蛇,名不慈心向,又不说咒,为蛇所害”,在说明八种蛇后,即为说咒。到了部派佛教时期,佛教律部经典中出现佛陀允许持疗病的记载就更多了。密教的陀罗尼经咒显然是对古印度咒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不过早期密教经典中的密咒,亦多为医病疗伤为主,少见后期密咒的驱使鬼神等功能。到了大乘佛教时代,咒术已逐渐混入经典之中。根据汉译经典看来,咒句始见于三世纪的经典,三世纪末至四世纪初期,述及身、口、意三密及咒句的经典已经出现。四世纪中期,如观音咒法等,在咒语上已附上了尊名。到四世纪末期,如《观佛三昧经》所示,观想法已颇为详细。
陀罗尼初期在大乘佛教中已广泛流行,并从闻持一种扩大到多种,发展为大乘佛教中一门重要的学科(所谓方便法门),具有很高的地位,与戒、定、慧三学并齐,成为大乘佛学的四大内容之一,并演变和直接导致了原始密教—陀罗尼密教的形成。二世纪时,陀罗尼在大乘中已经普遍流行。后汉支娄迦谶译《佛说阿 |
|
|
|
|
|
|
|
发表于 26-7-2009 01:1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盖在刚死的人的身上。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