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阿文. 于 19-8-2010 04:23 PM 编辑
從佛經中我們可以看到記有這兩段話,顯示釋迦牟尼並沒有私下再召一批門徒,再偷偷的講給他們聽所謂的大乘佛法。因為佛經明記:
「佛告阿難,我般泥洹後,阿難從佛口受聞經戒師法,阿難當道言,我 從佛口聞是法,當為後比丘僧說之。阿難若不得藏匿佛經,極可列露, 經中無所疑。我般泥洹以後,諸比丘當共持法,其有他比丘,妄欲作師 法,其經中無禁戒者,棄勿持壞佛法。其有他比丘,妄增減佛經戒者, 阿難若當言,我不從佛聞是經法。若可以妄增減佛經戒。當問尊老比丘 阿難,所見佛經戒,所從佛口聞者,為比丘僧說之。必增減。其有欲增 減經戒者,阿難若當正處,非法者棄勿用。阿難若當言,佛不出是語。 」(註六).
在另一處也樣說:
「我從昔來所說法藏,阿難皆悉憶持不忘。(註七)
由以上的這兩段佛經經文,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釋迦牟尼從未偷偷的說佛經給大乘的菩薩聽。因之,我們可以看到,「大乘佛經」至今依舊是「非佛所說經」。而今日的中國佛教,依舊是「非佛教」。
或許有人會說,若是這樣,今日的佛教是什麼?它的正名應是「菩薩教」是一群自認為是菩薩的人,偽託釋迦牟尼的名所寫的佛經。什麼是菩薩?按照佛經的說法,「凡是聽過佛名的人就是菩薩」。(考考你的佛學,這句話記在那裡?)若按照這句話的意思,筆者也是菩薩,讀者們也都是菩薩。既是這樣,當菩薩有什麼好誇口的?難道那些小乘的法師都沒有聽過佛的名?應是聽過,他們是不是菩薩?既是這樣,這世上怎會有「小乘」?
如果你研究過佛經,你就知道,為何佛教的法師會棄釋迦牟尼於不顧?那是釋迦牟尼自己不好,他明明不知道宇宙的真相,但還敢亂蓋。雖然在早期,印度人民智不開,所以他把坐在菩提樹下亂所想到的宇宙論,蓋給當時的印度人聽,當的印度人從未聽見那麼玄巧的宇宙論,大家就信服他,以為他真的是「正遍知」、「天人師」、「世間解」、「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佛。但後來民智漸開,就發現,原來釋迦牟尼是在亂蓋。按理,佛是「天人師」,是「世間解」,是「正遍知」,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的人,怎會講錯話,而且又是錯得離了譜。
後來印度教出了一位「商羯羅」阿闍梨,就把釋迦牟尼的佛法駁得四腳朝天,令當時的印度佛教法師無力招架,因此,在印度的佛教就江河日下,每天都有很多的法師跑到印度教去。佛教在印度一直的衰敗,最後不得已就把婆羅門教的教義、世俗的迷信、民間的習俗、甚至連房中術也都收入佛教中,希望能把佛教的墮勢穩住,但佛教的這種雜亂更讓當時的印度人看偏,因此,佛教的改變依舊無法挽其衰敗,最後恰好回教入侵,把佛寺毀了,佛教從此在印度絕跡,終於保住了佛教顏面,讓佛教可以說,是因為回教把所有的佛寺毀了!這件事我們從聖嚴法師的名著中,也約略的可以看到當時佛教的衰敗情形。
「在佛陀入滅後第九第十世紀之間,印度婆羅門教的勢力抬頭,佛教受 到無情的摧殘,佛教徒為了迎合當時的時風,便也採取了婆羅門教(現 稱印度教)的梵天觀念,融攝混合在大乘佛法。那些世俗的迷信、民間 俗、甚至有關男女的房中術等,也都混進了清淨的佛教,這就是神秘化 的大乘密教的應運而生,這也就是印度的第三期佛教。」(註八)
我們不曉得當時的辯論內容,但筆者相信釋迦牟尼的宇宙論一定是商羯羅攻擊的重點。因為如果能證明釋迦牟尼講錯了宇宙論,就可以證明釋迦牟尼尚未成佛,如果能證明他的宇宙論是錯得一蹋糊塗,那就更不用說了。相信佛教徒如果肯研究佛學,只要用一個禮拜去研讀長阿含(《大正新修大藏經》第一冊上半部)就好,你就會驚奇的發現,釋迦牟尼怎會這樣的亂蓋?相信你也會把釋迦牟尼的佛學丟入垃圾桶,對他說:拜拜!你若不信,就去讀看看!因此我們知道,釋迦牟尼的成佛是靠著他的宇宙論,他的失敗,也是因著他的宇宙論。
就因著這緣故,一些比較聰明的法師,喊出了:「唸一聲佛(指阿彌陀佛)勝讀三藏十二部(指釋迦牟尼所說的佛經)」。這口號的喊出,是一種變相的丟棄,雖然沒有明顯的把釋迦牟尼的佛法丟入「垃圾桶」中,卻在無形中,釋迦牟尼的佛學,也就變成了「牆角貨」。也正因著這緣故,像我上文所講的這些事,所引用的這些經文,不只是對一般的佛教徒來說,是很陌生的,甚至對一般的法師來說,也是很陌生的。但如果有法師說:「我們早知道了,何必你來嚕嗦!」那麼法師就變成很可悲了,而且------不說也罷!
在很多人的感受中,佛教是很偉大的宗教,有八萬四千法門,個個法門都是成佛的道路。真的這樣嗎?在過去,也許很多法師都這樣相信,但現在的法師心中卻不這樣相信了。可能有很多法師還會「死鴨仔硬嘴巴」(台灣俗語)。但事實就是事實。當佛教剛到中國時,也興旺過一時,最多時也曾開創過十六宗,後來消失了三個宗,剩下十三宗,後來「小乘佛教」的兩宗,被「大乘佛教」消滅,就剩下十一宗,後來合併成八宗,這八宗就尊「龍樹菩薩」為八宗之祖(非尊釋迦牟尼)。這八宗現在有作用的只剩下三宗,就是「淨土宗」,「禪宗」和「密宗」。但這三宗在「本質上」只乘下一宗,就是「淨土宗」。
為什麼現在的佛教只乘下一宗呢?那是因為密宗的兩個大頭頭,達賴自認是「觀世音菩薩」轉世的,而班禪則是「阿彌陀佛轉世」的。若按《悲華經》的說法,當阿彌陀佛在出家時,是「轉輪聖王」,而「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在那時是「轉輪聖王」的「第一太子」和「第二王子」。而「釋迦牟尼」則是當時的「寶海梵志」。當「轉輪聖王」出家後,他的所有兒子也都出家,因此,當「轉輪聖王」成佛後,這兩個兒子就成為「阿彌陀佛」的左右手。(註九)
如果達賴真的是觀世音轉世的,而班禪又是阿彌陀佛轉世的,則其下的法王,活佛,又都是歸屬於他們兩個人。因此,「密宗」在無形中就是「淨土宗」的化身。而禪宗的法師,又十九都是「禪淨雙修」,因此,他們在為人超渡時,所唸的一句話,就是不停的唸:「喃嘸阿彌陀佛」,而佛教徒看到人時,也都口說:「喃嘸阿彌陀佛」。因之,三宗在本質上只剩下一宗了,這是為什麼?那是因為這些佛教的法師在中國開創佛教的初期,以為路有很多條,但實施的結果,卻都發現那些路原來都是「絕路」,所以他們最後就找到了「淨土宗」。其實「淨土宗」亦是一條「絕路.」。
筆者在過去也覺得很奇怪,為什麼佛教的宗派會一直的減少呢?後來在《萬行雜誌》上的一篇文章中,看到這樣的一段話,就為我解開了一個大結,這段話是這樣:
「大乘佛教,除了禪宗,把握了佛陀的基本精神,出了不少的聖者之外 ,其他的各宗行者,大多是凡夫。發心雖大,度化眾生也不少,而自己 在生死問題上,則不能自主,又如何能成佛呢?三大阿僧祇劫的時間, (筆者按:這是釋迦牟尼所主張的,人自修道到成佛的最短年限)對凡 夫來說,是不可思議的,這是大乘佛教的缺點了。為要彌補這缺點,淨 土法門便應運而生。」(註十)
原來這些宗派的消失,是因為他們努力來努力去,結果卻是凡夫一個,所以,他們纔睜開眼去尋找出路,而找上了西方極樂淨土。事實上慧廣也說錯了一件事,其實禪宗的成就也沒有什麼,所以禪宗的法師也只好「雙腳踩雙船」。以下是聖嚴法師對禪宗的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