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三法印

上部座的“涅槃”或“解脱”观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9-9-2010 10: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我想问,大家有对这团体深入研究吗?还是只是一味转贴而已?
良仔 发表于 9-9-2010 09:36 PM


你想研什么究什么?
    我不敢说深入研究。。知道一点点。。
。。可以不用link 来回答一点点的问题。。因为我的资料在脑海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9-2010 1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前和现在,如来只宣说一法,既是苦及朝向灭苦的道路。
灭苦, 就是彼岸, 也就是“涅槃”或“解脱”.
一些古人在没有証道的情况下, 只在文字和语言的认知而误解佛陀所教是"断灭主义", 所以有人认为佛陀所教的涅槃是"灰身灭智", 他们认为涅槃就是"我死了", "我灭亡了"因此不能接受佛陀的教法, 从而造论鼓吹"生死轮廻"既是“涅槃”. 其实这种学说和佛陀的原先所教的"苦及朝向灭苦的道路"是大相径庭的, 以"慈悲做为借口", 建造一种"梦幻的理想"让众人情愿流于生死... 最后让很多人远离“解脱”和"灭苦"的机会. 这是一种很大的过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9-2010 1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42三法印
你对大乘的[生死]定义不了解,[生死]不是指出生轮廻,而是指妄迷心的意念[生死]- 转识为智,心为切要,方能解脱自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9-2010 12: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10-9-2010 12:21 PM 编辑

回复 43# 清池

你对大乘的[生死]定义不了解,[生死]不是指出生轮廻,而是指妄迷心的意念[生死]- 转识为智,心为切要,方能解脱自在

妄迷心的意念是"生死" ??
1)请问那一部经说[生死]不是指出生轮廻,而是指妄迷心的意念[生死]
而有妄迷心的意念不就有生死轮廻??

2)何谓"灰身灭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9-2010 12: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0-9-2010 12:53 PM 编辑

回#44三法印
妄迷心的意念是"生死" ??
1)请问那一部经说[生死]不是指出生轮廻,而是指妄迷心的意念[生死]
而有妄迷心的意念不就有生死轮廻??
2)何谓"灰身灭智"??

1. 大乘的[生死即涅磐], 在这,生死 和涅磐 都是指境界,
也就是说,只有在现实生活中践利自利他人的业,方能涌现佛界的境界。
从天台和华严的十法界法门来说,就是佛界不在九界之外,而是在九界之内方能涌现。
或以比喻,污泥方能长出白莲。
2. 在部派小乘,他们的灰身灭智是指[即将肉身焚烧成灰,将心智灭除之意。亦即将身心悉归于空寂无为之涅槃界]
在 <佛光大辞典> 中的 解释为:
又作无余灰断、焚身灰智。略称灰灭、灰断。即将肉身焚烧成灰,将心智灭除之意。亦即将身心悉归于空寂无为之涅槃界。此乃小乘佛教最终目的之无余涅槃。据金光明经玄义卷上载,若断尽三界之烦恼,即可证有余涅槃,而焚身灰智则证入无余涅槃。
 盖小乘虽以无余涅槃为真涅槃,然大乘则视之为一种方便施设,须经八千六百四十二万十千劫,而后于他方净土蒙佛度化。[金刚仙论卷九、肇论、维摩经玄疏卷五、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三之一、天台四教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9-2010 12: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10-9-2010 12:55 PM 编辑

再一次
1)请问那一部经说[生死]不是指出生轮廻,而是指妄迷心的意念[生死]
而有妄迷心的意念不就有生死轮廻??

2)何谓"灰身灭智"??

3)生死 和涅磐 都是指境界
生死境界是指什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0-9-2010 12: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1。 请问那一部经说[生死]不是指出生轮廻,而是指妄迷心的意念[生死] - 法华经讲了明白了-声闻的无余涅磐是幻城,是方便施设。
有妄迷心的意念不就有生死轮廻?? - 妄心是指九界,真心是指佛界。
2. 在部派小乘,他们的灰身灭智是指[即将肉身焚烧成灰,将心智灭除之意。亦即将身心悉归于空寂无为之涅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9-2010 0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三法印 于 10-9-2010 01:03 PM 编辑

回复 45# 清池

又作无余灰断、焚身灰智。略称灰灭、灰断。即将肉身焚烧成灰,将心智灭除之意。亦即将身心悉归于空寂无为之涅槃界。此乃小乘佛教最终目的之无余涅槃。据金光明经玄义卷上载,若断尽三界之烦恼,即可证有余涅槃,而焚身灰智则证入无余涅槃
----------
1)请问无余涅槃是什么都没有吗??
2)佛陀和所过去阿罗汉圣者不是已经入涅槃将肉身焚烧成灰,将心智灭除之意了吗?那算不算灰身灭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0-9-2010 01: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妄心是指九界,真心是指佛界
那无余涅槃是那一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9-2010 01: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0-9-2010 01:36 PM 编辑

回#49三法印
1)请问无余涅槃是什么都没有吗??
2)佛陀和所过去阿罗汉圣者不是已经入涅槃将肉身焚烧成灰,将心智灭除之意了吗?那算不算灰身灭智??


从大乘菩萨们的论文来看,当时部派僧侣真的是不再管任何世间事了,只顾躲起来要自己修行就好,

从佛陀的身教来看,他到离开世间的时刻,都一直在度他人

那无余涅槃是那一界??
緣覺界和聲聞界的境界 / 二乘的境界 -
。《大毗婆沙论》卷一八○云(大正27·906a)︰‘若声闻、独觉亦得无碍解,(中略)若不尔者,二乘亦应不得无学。’即声闻乘,谓运载声闻行者,令进其行位,遂至灰灭涅槃之果地;缘觉乘,谓运载缘觉行者,令进其行位,亦至灰灭涅槃之果地。

【二乘】《佛学常见辞汇》:“【二乘】聲聞乘和缘觉乘。凡属修四谛法门而悟道的人,总称为声闻乘;凡属修十二因缘而悟道的人,总称为缘觉乘。”

十法界分為四聖與六凡,四聖是指佛、菩薩、緣覺、聲聞四種聖者的果位,乃聖者之悟界;六凡則指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及地獄等六界,為凡夫之迷界,亦即六道輪迴的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9-2010 01: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大乘菩萨们的论文来看,当时部派僧侣真的是不再管任何世间事了,只顾躲起来要自己修行就好,
从佛陀的身教来看,他到离开世间的时刻,都一直在度他人
-------------

他到离开世间的时刻,都一直在度他人---对,
请问佛陀最后被渡的人成就了什么圣果?
=听好阿罗汉!!! (不是渡他成佛或菩萨)

部派僧侣真的是不再管任何世间事?? 那佛入灭后, 谁把佛法传开??
=不就是佛陀的圣弟子阿罗汉和其他的四果圣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9-2010 01: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0-9-2010 02:04 PM 编辑
请问佛陀最后被渡的人成就了什么圣果?
=听好阿罗汉!!! (不是)

从大乘的文来看=也有渡他人成佛菩萨


部派僧侣真的是不再管任何世间事?? 那佛入灭后, 谁把佛法传开??
问题是谁做越大,更宽,更深?
不是说过,古时去远东传教的都是大乘僧侣,南传的翻译只在近代由英国人做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9-2010 02: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佛陀的僧众把真正佛法传开还有谁能??? 僧众能渡人成解脱者, 阿罗汉能渡别人成阿罗汉.
传播正信佛教除了真正的福田佛陀的僧众难到还有谁做越大,更宽,更深??

那些曲解佛法鼓吹靠一句圣号, 到处去招兵买马的附佛外道只在造恶业不是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9-2010 02: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10-9-2010 02:26 PM 编辑


僧众能渡人成解脱者, 阿罗汉能渡别人成阿罗汉.

大乘也有出家菩萨和在家菩萨们
那些曲解佛法鼓吹靠一句圣号, 到处去招兵买马的附佛外道只在造恶业不是吗???

我要报告了,有人在鼓吹说大乘是附佛外道,这和当今的现实大小乘互承认不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9-2010 01:5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1# ktin_268


    不必了,我没有兴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9-2010 08: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sadhu, sadhu, sadhu.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0-2-2025 02:37 AM , Processed in 0.10910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