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上座部佛教的现在 近现代上座部佛教可以说正在复兴之中,这一复兴起始是和东南亚反对殖民主义的民族复兴运动、净化佛教僧团运动结合在一起的。在这一运动中,上座部僧团对南亚和西方进行了有组织的传教。有不少白人知识分子因此在东南亚出家为僧,受训成为佛教经典和禅修的教师注23。同时在一些西方学者的协助下,上座部佛教还英译了全部巴利语三藏。应该说这是在西方社会的知识分子中扎根的东方信仰之一。 近年来上座部佛教在台湾、香港等中文地区也开始慢慢流行起来,相当部分的典籍开始被翻译成中文。。。。。。。对于中文社会来说一种古典风格的、务实和经验主义的佛教正在开始影响中文佛教世界。这在另一方面也说明了现代部分北传佛教人士正在反思佛教本身,而这一反思开始引起了一种或许有益的后果。 上座部佛教在现今的社会变化中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在东南亚现代化的建设中,经济开放带来的森林大面积的砍伐破坏\旅游业的开发,使丛林僧团的传统生活方式正在逐渐结束.泰国的情况很有代表性,在曼谷的佛教僧团已经部分修改了传统的生活方式,而在东北泰由于还保留相当的原始森林,传统的情况就要好一些.这方面也有一部分佛教社会主义者带来的影响,如泰国的佛使比库,传统僧团不同意他的许多主张,以为这属于不符合传统的佛教世俗化观点,而他的观点在东南亚却有不小的影响(注24)。 和北传佛教的交流也存在很多的问题,虽然表面上的友好往来已经成为现代各宗教派系的惯例.但实质上的不和谐还是存在.僧团内部就存在对于大乘佛教的看法不同.由于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大乘佛教对于早期佛教派系带有污蔑性的经典还在被使用,这是上座部佛教对北传佛教体系不认同的关键之一;其二是两者之间某些教义的明显差异使分歧还是很严重(注25).这也是有待于思考和解决的.除此之外还有不少新的问题产生,如比库尼僧团的重建(注26)等,这里因篇幅问题不在一一列举. 历史学家汤因比曾说,上座部佛教在历史中是一种文化的化石。或许是这样的,这其实是现存上座部佛教引以为荣的事情。因为他们认为他们因此保持了佛陀言教遗产的纯洁。但全球性的经济一体化进程也要一向传统的上座部佛教思考怎么去重新面对新的世界。 注: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上座部比库僧众;
比丘:梵语bhiksu的音译,汉传佛教译为为“比丘”、“苾刍”等,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汉传僧众。
阿拉汉:巴利语arahant的音译,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指一切的漏尽者(khinàsava,断尽烦恼者),
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arhant音译为“阿罗汉”,谓为小乘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
~~~~~~~~~~~~~~~~~~~~~~~~~~~~~~~~~~~~~~~~~~~~~~~~~~~~~~···
修行一阵子--守行一辈子
风起云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