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42|回复: 1
|
请各位贤友帮个小忙。
[复制链接]
|
|
各位贤友,请问您们有看过中阿含里有这样一篇经文吗?
----------------------------------------------------------------------------------------------
大正新修大正藏經 第二冊 No.26, p 0642a
中阿含經卷第三十四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
經典白話文
(一三六)大品商人求財經第二十(第三念誦)
一三六、大品商人求財經第二十(第三念誦)
本經敍述如人不信佛所說的正法與律的話,那個人必定會被害,有如商人之被羅剎所食那樣。如人信佛所說的正法與律的話,那人就會得安度,猶如商人之乘馲馬王那樣的安隱得度。世尊所謂正法與律.即指觀六根、六境、五陰、六大等為非我。
這時,閻浮洲的那一位有智慧的商人,還回而至於其共居的婦人之處後,就伺察她還在熟睡時,就安徐而起,就私自向南而行。又再到了那些大眾之人之處,而問他們說:『諸賢!是否有方便,可使我們,以及你們,從此而安隱的度至於閻浮洲之法呢?』那些大眾等人回答說:『賢者!更沒有甚麼方便可使我們從此而安隱的度至於閻浮洲的。賢者!我們曾作如是之念:我們應當共同來破掘此牆,好使我們回歸本處吧!剛發這種心後,此牆乃轉更倍高於平常之時。賢者!此謂方便,然而卻使我們不得從此而安隱度至於閻浮洲啊!賢者!如果另有甚麼方便可使你們從此而安隱的度至於閻浮提,然而我們已永無方便了。賢者!我們曾經聽到空中唱如是之言而說:閻浮提的諸商人都愚癡不定,也不能善解。為甚麼呢?因為不能使其在於每月之十五日說從解脫(別解脫,說戒)之時向南而行。那邊有馲馬王(雲馬,長毛的馬),乃食自然的粳米,為安隱快樂,充滿諸根,再三的聲唱而說:誰欲度到彼岸,那一個人欲使我解脫他?誰欲使我引他從此而安隱的度至於閻浮洲嗎?
你們可以共詣馲馬王而作如是之語:我們欲得度而至於彼岸,願你解脫我們,願引我們從此而安隱的度至於閻浮洲!賢者!這就是所謂方便,使你們從此而安隱的度至於閻浮洲。商人們!你們都快來,可往至於那馲馬王之處,而作如是之言:我們欲得度至於彼岸,願來解脫我們,願引導我們從此而安隱的度至於閻浮洲!』
於是,閻浮洲的那一位有智慧的商人發言說:『諸位商人!現在往詣馲馬王之處,而作此言說:『我們欲得度至於彼岸,願解脫我們,願引我們從此而安隱的度至於閻浮洲!諸商人!應隨順諸天意,諸商人!假如月之十五日,說從解脫(別解脫,說戒)之時,馲馬王乃食自然的粳米,為安隱快樂,充滿諸根,再三的聲唱說:誰欲度過彼岸,誰欲從我解脫?誰欲叫我引他從此而安隱的度至於閻浮洲?在那個時候,我們就往詣那個地方,而作如是之言:我們欲得度至於彼岸,願解脫我們,願引我們從此而安隱的度至於閻浮洲!』
於是,馲馬王,在於後來,月之十五日,說從解脫之時,食自然的粳米,安隱快樂,充滿諸根,再三的聲唱說:『誰欲得度而至於彼岸?我當會度脫他,我當會引他從此而安隱的度至於閻浮洲。』這時,閻浮洲的諸商人聽後,即便往詣馲馬王之處,而作如是之言:『我們欲得度至於彼岸,願你度脫我們,願引我們從此而安隱的度至於閻浮洲!』這時,馲馬王對他說:『商人!那些婦人們必定會抱著兒女共相而來,定會作如是之言:諸賢!善來還回此處吧!這裏是極樂,是最妙好之處,有園觀浴池、坐臥處所,林木很蓊鬱,有很多的錢財、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硨磲、珊瑚、琥珀、瑪瑙、瑇瑁、赤石、琁珠等珍寶,都盡與諸賢,當和我們共相娛樂,假如不安我的話,也應憐念兒子啊!』
如果那些商人作如是之念而說:我有男孩女兒,我有極樂的最妙好之處,有園觀浴池,有坐臥的處所,有蓊郁的林木,我有很多的錢財、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硨磲、珊瑚、琥珀、瑪瑙、瑇瑁、赤石、琁珠等珍寶的話,則他們雖然騎在我的正背當中,然而必定會因貪念那些珍寶之故,而會顛倒,而會墮落于水中,便當會被那些婦人所食掉,當會遭遇逼迫之苦的。那些婦人如食人時,看見有餘的發毛,以及爪齒的話,便當會盡取而食掉。又次,如食人時,看見有人的血渧在地的話,那些婦人便會用手爪去掘地,其深為四寸,會取而食掉。
假如那些商人不作如是之念:我有男女兒,我有極樂的最妙好處,有園觀浴池,有坐臥的處所,林木很蓊鬱,我有很多的錢財、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硨磲、珊瑚、琥珀、瑪瑙、瑇瑁、赤石、琁珠等珍寶的話,則這些人雖然只持我身上的一毛,但是他們必定能安隱而度至於閻浮洲。』」
於是,世尊告訴諸比丘們說:「那些婦人們抱其兒子來,而作如是之言:『諸位賢者!善來還回這裏吧!因為這裏乃為極樂,而為最妙好之處,存園觀浴池,有坐臥的處所,林木很蓊鬱,有很多的錢財、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硨磲、珊瑚、琥珀、瑪瑙、瑇瑁、赤石、琁珠等珍寶,都盡與諸賢,當和我們共相娛樂吧!﹄如果那些商人曾作如是之念而說:我有男女兒,我有極樂的最妙好處,有園觀浴池,有坐臥的處所,林木很奔鬱,我有很多的錢財、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硨磲、珊瑚、琥珀、瑪瑙、瑇瑁、赤石、琁珠等珍寶的話,則他們雖得騎在馲馬王的背脊的正中,但是他們必定會顛倒,必定會落墮于水中,便當會被那些婦人所食掉,當會遭逼迫(威脅、強迫)。那些婦人如食人時,看見還有其餘的發毛,以及爪齒的話,那些婦人們,都會盡取而吃掉。又次,那些婦人在食人時,看見如有血渧在於地上的話,則那些婦人們便會以手爪去掘地,其深四寸,而取其血滴去吃掉。
如果那些商人不作如是之念:我有男女兒,我有極樂的最妙好處,有園觀浴池,有坐臥的處所,林木很蓊鬱,我有很多的錢財、金、銀、水精、琉璃、摩尼、真珠、碧玉、白珂、硨磲、珊瑚、琥珀、瑪瑙、瑇瑁、赤石、琁珠等珍寶的話,則他們雖然只執持在馲馬王的一毛的話,他們必定也會安隱的度至於閻浮洲。
諸比丘們!我說這個譬喻,乃欲使你們知道其義的,此說就是其義。我的法,乃為善之說,髮露為極廣,善護而沒有空缺,有如橋、栰,有如浮海的道具,遍滿而流布,乃至於天上人間。像如是的我法乃為善之說,髮露為極廣,善護而沒有空缺,有如橋、栰,有如海中的浮具,遍滿而流布,乃至於天上人間。
假如有比丘,曾作如是之念:眼根就是我,我有眼根,耳、鼻、舌、身,也是同樣之說,也說意根就是我,我有意根的話,則那位比丘必定會被此念而受害。有如商人之被羅剎所食那樣。我的法乃為善之說,髮露為極廣,乃善護而沒有空缺,有如橋、栰,有如海中的浮具,乃為遍滿而流布,乃至於天上、人間。像如是的,我的法乃為善的說,髮露為極廣,善護而沒有空缺,有如橋、栰,有如海中的浮具,遍滿而流布,乃至於天上、人間。
假如有比丘,作如是之念:眼根乃不是我,我並沒有眼根,耳、鼻、舌、身等根,也是同樣之說,也說意根乃非是我,我並沒有意根的話,則那位比丘定會得安隱而去,有如商人之乘馲馬王,而安隱得度那樣。我的法乃善的說,髮露乃為極廣,善護而沒有空缺,有如橋、栰,有如海中的浮具,遍滿而流布,乃至於天上人間。像如是的,我的法乃善之說,髮露為極廣,善護而沒有空缺,有如橋、栰,有如海中的浮具,遍滿而流布,乃至於天上人間。
假若有比丘,曾作如是之念:色境就是我,我為有色境,聲、香、味、觸也作同樣之說,也以法境就是我,我乃有法境的話,則那位比丘必定會因此而被害,有如商人之被羅剎所食那樣。我的法乃善的說,乃髮露極廣,善護而沒有空缺,有如橋、栰,有如海中的浮具,遍滿流布,乃至於天上人間。像如是的,我的法乃為善的說,髮露為極廣,善護而沒有空缺,有如橋栰,有如海中的浮具,遍滿而流布,乃至於天上人間。
假如有比丘,作如是之念:色境並不是我,我並沒有色境,聲、香、味、觸等境也同樣之說,也以法境並不是我,我並沒有法境的話,則那位比丘,便能得安隱而去,有如商人之乘駝馬王,安隱而得度那樣。我的法乃善的說,髮露為極廣,善護而沒有空缺,有如橋、栰,有如海中的浮具,遍滿而流布,乃至於天上人間。像如是的,我的法乃善的說,髮露為極廣,善護而沒有空缺,有如橋、栰,有如海中的浮具,遍滿而流布,乃至於天上人間。
如果有比丘曾作如是之念:色陰就是我,我有色陰,覺(受)、想、行等陰,也是同樣之想,也以識陰就是我,我有識陰的話,則那位比丘必定會被其所害,有如商人之被羅剎所食那樣。我的法,乃善的說,髮露極廣,善護而沒有空缺,有如橋、栰,有如海中的浮具,遍滿流布,乃至於天上人間。像如是的,我的法乃善的說,髮露極廣,善注而沒有空缺,有如橋、栰,有如海中的浮具,遍滿流布,乃至於天上人間。
如果有比丘,作如是之念:色陰並不是我,我乃沒有色陰,覺(受)、想、行等陰也同樣之說,也說識陰並不是我,我並沒有識陰的話,則那位比丘定能得安隱而去,有如商人之乘馲馬王,而安隱度脫那樣。我的法乃為善的說,髮露極廣,善護而沒有空缺,有如橋、栰,有如海中之浮具,遍滿流布,乃至於天上人間。像如是的我的法乃為善的說,髮露極廣,善護而沒有空缺,有如橋、栰,有如海中的浮具,遍滿流布,乃至於天上人間。
若有比丘作如是之念:地就是我,我乃有地,水、火、風、空也是同樣的道理,也說識就是我,我乃有識的話,則那位比丘必定會被害,有如商人被羅剎所食那樣。我的法乃為善的說,髮露極廣,善護而沒有空缺,有如橋栰,有如海中的浮具,遍滿而流布,乃至於天上人間。像如是的,我的法乃善的說,髮露而極廣,善護而沒有空缺,有如橋栰,有如海中的浮具,遍滿而流布,乃至於天上人
間。
如果有眾生作如是之念:地不是我,我並沒有地,水、火、風、空也是同樣之說,也說識並不是我,我並沒有識的話,則那位比丘必定會得安隱而去,有如商人之乘馲馬王之安隱得度那樣。」於是,世尊說此,而以偈頌說:
若有不信於 佛說正法律 彼人必被害 如為羅剎令
若人有信於 佛說正法律 彼得安隱度 如乘馲馬王
(假若有人不信佛陀所說的正法與律的話,那個人必定會被害,有如被羅剎所食掉那樣。)
(如果有人信仰佛陀所說的正法與律的話,他就會得安隱而度脫,有如乘馲馬王那樣的得以度脫。)
佛陀所說的就是如是,那些諸比丘們聽佛所說,乃歡喜奉行! |
|
|
|
|
|
|
|
发表于 11-9-2010 03:2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nckjiangyuanzi
是有此经,但洒家看宗教文化出版社的《中阿含经》与你的这篇有一点点的不同,可能是太重古文味了~呵呵。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