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佛法好的一面呢,就是劝人向善,劝人看开。这是很多人学佛的原因 还有很多求保佑的加入这是佛教队伍壮大的根本原因。
坏的一面呢,简单的东西搞复杂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他也要你悟,佛经那玩意能悟出什么东西出来吗?谁悟谁疯,跟本没什么可以悟出来的!佛教找四个人能悟出四种观点。
最可怕就是排斥性,学了佛了,就什么都是假的,身体也是假的,世界也是假的。排斥社会,排斥人类说的好听是学佛,说不好听就是...............
所以我建议大家看看老子的道德经 我不是宗教徒。但我对道家老子还比较欣赏,为什么,道理讲的清楚明白,不像佛经没四句话要你看要看一年都搞不懂,直到把人脑子搞坏掉!
|
|
|
|
|
|
|
|
发表于 19-10-2010 11: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10-2010 1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条鱼,只因一生以水为生,除水以外,其它一无所知。一天,它游到一天到晚嬉耍的池塘里,在这里,它遇到其好友,一只刚从陆地上郊游回来的乌龟。
“你好,乌龟先生,”鱼说道,“好久不见了,你到哪里去了?”
“噢,我刚从陆地旅游回来。”乌龟说道。
“陆地!”鱼大声叫了起来,“你是说陆地,什么叫陆地?没有陆地,我根本没有见过。所以陆地是不存在的。”
“好呀。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完全可以这么认为,没有人想阻挡你。但不管你怎么说,我去了那儿。”乌龟心平气和地说道。
“哎呀,说话要有理智,告诉我,你所说的陆地象什么样子。都很潮湿?”
“不,不潮湿。”乌龟说道。
“那里很美观、清洁、凉爽吗?”鱼问道。
“不,那里不美观、不清洁、不凉爽。”乌龟回答道。
“那里是透明的吗?灯光可以穿过?”
“不,不透明,灯光不可以任意穿过。”
“那里很柔软,形状易变,我可以扇动我的双翅,迎头穿过?”
“不,那里并不柔软和易变,你不能在里面游水。”
“那里象溪水一样流淌吗?”
“不,那里并不象溪水一样流淌。”
“那里会掀起白沫色的波浪?”鱼又问道,它已经不耐烦了这一连串的“不”。
“不,”乌龟回答道,“我从来没有见过那里有波浪掀起。”
“你看,”鱼似胜利者的姿态得意地说道,“我早就说过,你所说的陆地是不存在的。我刚才已问了,你也作了回答,那里什么都不是,不湿不凉,不明不软,不象溪流也没有波浪。既然不是其中的任何一个,那其它还会有什么?你不要再说了。”
“好,好,”乌龟说道,“你如果顽固地坚持陆地非有,我也只好让你这么想了。但是,无论谁,只要它既知道陆地又知道水,都会把你当成一条愚蠢的鱼。因为你以为你不明白的事就不存在。”
说着,乌龟转过身去,把鱼抛在身后的小水池里,爬向陆地,又开始了新的一次游旅。(3)
从这一富有哲理的故事中,我们可以明明白白地看出,熟识水陆二地的乌龟无法说出陆地的特性,鱼也不可能想象出陆地,因为它只在水中生活。同样的,自由来往于世间出世间的阿罗汉,无法用世间语言准确地向世人解说出世之法,世俗之人也不可能依世间之智觉悟出世之法。 |
|
|
|
|
|
|
|
发表于 20-10-2010 12:3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0-10-2010 01: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你会对佛法搞的复杂是因为你没从心开始
或许你晓得从心开始却不晓得如何开始,我以前就是这样
我建议你去看南传高僧写的书 |
|
|
|
|
|
|
|
发表于 22-10-2010 11: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从心开始,但是很多人都追求神秘经验,经题等外道法门。 |
|
|
|
|
|
|
|
发表于 23-10-2010 07: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3-10-2010 08:12 AM 编辑
佛光教科书《宗教概说》第二课 印度外道种种 :
[ 外道,指的是佛教以外的道,总称为外道;佛陀所说的教法,则为内道,盖心外求法是为外道,心内求法是为内道。
佛教自古以来,统称异教徒为外道,此一名称并非轻侮之意,因为佛陀在各经论中,都说佛法在自己心中,不向外求;
中国禅门也说:“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可见佛法即自己的真心自性,若在此以外谈法论议,都是心外求法,故被视为“外道”。
在佛陀千百万弟子中,大多数是从外道转投佛陀座下,如优楼频螺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等,都是外道;乃至佛陀在即将涅盘时,最后皈依三宝的须跋陀罗也是外道。其实,揆诸佛教历史,初信外道的人,更易进入佛教之门,而且一旦理解悟入佛教的真谛之后,就坚信不移。即使佛陀在证悟佛道之前所精通的科学“五明”及哲学“四吠陀”,也都是外道之学。]
佛学辞典:
外道:梵语tirthaka 或 tirthika,巴利语titthiya。音译作底体迦。又作外教、外法、外学。指佛教以外之一切宗教。与儒家所谓‘异端’一语相当。梵语之原义系指神圣而应受尊敬之隐遁者,初为佛教称其他教派之语,意为正说者、苦行者;
对此而自称内道,称佛教经典为内典,称佛教以外之经典为外典。至后世,渐附加异见、邪说之义,外道遂成为侮蔑排斥之贬称,意为真理以外之邪法者。三论玄义卷上(大四五·一中)载:‘至妙虚通,目之为道。心游道外,故名外道。
內道:「外道」之對稱。佛教對於其他教門而稱自教之教法為內道。有關內外道之分別,各家說法不一。據北本涅槃經卷十七載,道有常、無常二種,內道之道稱為常,外道之道稱為無常。同經卷三十五載,有說佛性即是內道,蓋因菩薩雖於無量劫中修習外道,若離內道,則不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又道安於所著二教論中主張,凡救形之教稱為外,濟神之典稱為內,以釋教為內,儒教為外。
佛教一般以「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等三法印為內外二道之分域,然無相大乘不侷限此說,如十二門論疏謂道無內外,隨行人之道乃成內外分別,即於所得中道之立場,顯示不執著於內外一異之差別相
內典:又作內經、內教。指佛教之經論書籍。反之,佛教以外之典籍稱外典。大智度論有「習外典如以刀割泥,無所成而刀自損」之語。道安之二教論(廣弘明集卷八所收)則謂(大五二‧一三六下):「救形之教,教稱為外;濟神之典,典號為內。」用於書名方面則有南朝梁代虞孝敬之內典博要
大正藏經: 大唐內典錄 (第五十五冊 No. 2149 )- 唐代官方的佛典记录 |
|
|
|
|
|
|
|
发表于 23-10-2010 1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可能不了解佛法。。。
佛法好的一面呢,就是劝人向善,劝人看开。这是很多人学佛的原因 还有很多求保佑的加入这是佛教队伍壮大的根本原因。
佛法没刻意导人向善、佛教也非慈善团体。。。
坏的一面呢,简单的东西搞复杂了。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他也要你悟,佛经那玩意能悟出什么东西出来吗?谁悟谁疯,跟本没什么可以悟出来的!佛教找四个人能悟出四种观点。
佛法没有教导我们体悟生活以外的不实际的东西。。。
最可怕就是排斥性,学了佛了,就什么都是假的,身体也是假的,世界也是假的。排斥社会,排斥人类说的好听是学佛,说不好听就是...............
佛学没排斥任何世间的东西。。。‘成、住、坏、空’是告诉我们世间的一种规律,教我们别执着于事与物。。。道德经也有类似的说法。。。
所以我建议大家看看老子的道德经 我不是宗教徒。但我对道家老子还比较欣赏,为什么,道理讲的清楚明白,不像佛经没四句话要你看要看一年都搞不懂,直到把人脑子搞坏掉!
道德经也会因个人不同的体悟出现不同的解释版本。。。也有人搞坏脑子。。。 |
|
|
|
|
|
|
|
发表于 23-10-2010 01: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3-10-2010 01:49 PM 编辑
历史也证明佛教所能出的真正的圣人是最多的,
其他的地方,导出了多伪圣人, 在汉地历史最明显了,老子的弟子出了几个圣人,为人们造出了几福业? |
|
|
|
|
|
|
|
发表于 23-10-2010 01:5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发表于 24-10-2010 06: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经没什么,<道德经>其实也没什么,但LZ能通通吸收的话,你就真的"有什么"了。
(posted by mobile) |
|
|
|
|
|
|
|
发表于 24-10-2010 08: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o1j2m3 于 24-10-2010 08:58 PM 编辑
法无好坏,人人听了,自我了解,自我行动,所以出现差异,差异中存在好坏,所以。。。什么是法也已经搞不清楚了,只好用人的行为判断。。。但是,那依旧是人的行为,即使说--那叫做佛法,也依然是人的行为而已。老子的道德经,也是法之一,谁真的懂得老子心里想什么,就能说下面还有什么圣人。佛陀,似乎也没有特地培养圣人,所以,评论圣人的人,大概也不知道圣人为什么叫圣人,怎么还能说真伪呢? |
|
|
|
|
|
|
|
发表于 25-10-2010 10: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清池 于 25-10-2010 11:10 AM 编辑
从我们人类公认的厉史价值观点,圣人的定义就是自身能有,高德行的身教模范 和 高智慧 遗留后世,能为后世人类开示辛福智慧的道业。
佛教每一代都能出圣人, 不论是 声闻的罗汉圣人还是大乘的菩萨圣人。 能收入佛藏的大德大师,不论是从哪角度,德行,智慧 还是遗留的福业来量,都是付和圣人的定义。
在其他地方,就是常三中缺一,不是自身德行不完美,或智慧观不高, 就是自了汉,没对后世民世间有圣业功献。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