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常不轻

《學佛的覺醒》      鄧正枝居士 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7-8-2011 03:2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聖嚴師父所認知的安定的心其實是意識心,一念不生都不攀緣時也正是證悟祖師所喝斥昭昭靈靈的識神;有時坐久了又起昏沈,恐怕因此就離開了「悟境」,只好瞠眼努目想要避免昏沈,不正是祖師說的弄精魂嗎?

佛法唯有一乘,但為了接引二乘根性之行者,方便施設三乘菩提之差別,因此對於三乘菩提法義之異同要有所了知,才不會混淆不清。錯把二乘菩提之修證方法當作大乘菩提之行門來修,想要以二乘之斷我見我執的方法,作為是證悟第八識如來藏的方法,那都是緣木求魚,了不可得。二乘菩提之解脫道法門,是在斷我見我執等煩惱上用心,是從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如實的觀察了知五蘊我、眾生我是虛妄的,是無常、苦、空、無我;同樣的道理,見聞覺知心也是無常、苦、空、無我,因此緣故,斷了我見、我執,成為阿羅漢。這是說二乘人是現觀五蘊我、十二處我、十八界我皆是緣起性空、無常空,皆是虛妄法,都沒有真實不壞的我,故說二乘人所證的解脫果是人無我。阿羅漢所證之人無我,只是證得五蘊之虛幻,已斷分段生死、出離三界,但仍不知道大乘菩提之人無我,何以故?因不知不證第八識如來藏故。大乘人無我,是依大乘菩提之修法而證得第八識如來藏,悟得法界實相,稱為破參明心,入真見道位。依證得生命實相心後,來反觀自他有情蘊處界虛妄,也成就二乘人的人無我。後依見道之功德,繼續修學別相智通達,方能入初地,方是初入法無我。豈是如聖嚴師父所說:

既無可止可定的心念,也無能觀能照的心念,便成無念亦無心,而親見無我。(《禪修精華》第二冊《觀念》第140頁)

又既使一念不生時,也尚是落在意識心中,仍以意識心無念時當作真心,常見我見都還俱足未斷,怎麼可以說是已親見無我呢?一念不生時,必有意識心生起,方能了知有個一念不生的境界,否則是誰在了知這一念不生?既然有知,就是有意識心我,聖嚴師父認定常見外道所「悟」的意識心是佛門的真如佛性,正是我見凡夫,怎麼可以說是親見無我?

再說二乘說的人無我,只是在五蘊我、十二處我、十八界我上去修無我觀,而所證的解脫果是人我空,並未證得實相心第八識。不能說以二乘人所證的人無我,就是大乘般若開悟明心證得實相心之人無我。又大乘菩薩已證得的第八識真如,確實了知第八識的無我性,也能現觀而了知一切法皆是第八識自心真如所生,所以是法無我,如此才能說親見大乘的無我。聖嚴師父所說:「無能觀能照的心念,便成無念亦無心,而親見無我」,非但是言不及義,也不符合世間粗淺的邏輯,且未離常見、我見,所以聖嚴師父所說的佛法都是戲論,與證悟第八識如來藏毫不相干。

綜合聖嚴師父對於「開悟」有種種不同的解說,把它簡略歸納如下:

1.放下一切妄想、分別、執著、煩惱,便是一念不生,見到本來面目,就是開悟。

2.由散心、集中心、進入到「一心」而至所謂的「無心」而恢復自然,就是開悟。

3.把煩惱心變成智慧的心,就是明心。

4.與一念不生的無我相應,就是本來面目。

5.斷除妄念,即是開悟。

聖嚴師父在這幾種開悟說法之中,沒有一項能與經典相契合的,全部都是意識心境界,不是禪宗所說的第八識如來藏實相境界;都是三界中的生死、生滅法,不是禪宗所悟三界外的第八識實相法。這樣的開悟名為錯「誤」,縱使聖嚴師父名滿天下、著作等身,身為「名師」,但是在明眼人眼裡,他仍然是野狐,還寫書流通,將自己狐狸尾巴毫無遮掩地撩向天際,讓天下的人哂笑不已!

禪宗之證悟,是悟得一切法界實相第八識如來藏,能親自體會領納第八識真心的體性,能觀察五陰、十二處、十八界、萬法都從第八識如來藏生起,而如來藏不住於三界六塵境界中,卻能配合陰處界的運作,具足一切法種;然後依祂的種種中道性,開始修相見道的別相智及修道位的道種智,乃至具足證得如來藏所含藏的一切種子而漸漸發起一切種子的智慧,最後終於圓成一切種智而成佛。所以大乘佛法的開悟只有一種,即是悟得第八識如來藏,沒有二種或二種以上的開悟。如同在運動場上賽跑,跑到終點,到了就到了,同樣的比賽不會有兩個終點或目標。聖嚴師父所謂的開悟,把開悟變得五花八門、種類繁多。卻沒有一項符合世尊的開示,使聖嚴師父之四眾弟子們,知見錯謬、方向偏差,想能悟得第八識真心,只好等到驢年到來,才有機會悟得。(待續)

***********************43期▲

聖嚴師父說:「只要放下一切攀緣妄想的分別執著心,就是『一心不生』,你就見到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禪修菁華》入門第172~173頁)

略說:從這段聖嚴師父所說,亦即「放下一切妄想時就是開悟」。如聖嚴師父所說:「只要放下一切攀緣妄想的分別執著心,就是『一心不生』,你就見到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聖嚴師父認為一切都放下之後就是一心不生,但是這樣就是真的沒有執著心了嗎?您所說的「沒有執著心」真的就是開悟了嗎?從這裡倒要請問聖嚴師父:二乘阿羅漢,他們已斷盡我執煩惱,已斷分段生死,已斷盡三界煩惱,能出三界生死了,但是為什麼煩惱、執著都已放下,還是無法親見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如果定性聲聞人不迴小向大,或迴入大乘法以後仍未經由禪宗的參禪來證得第八識自心如來時,仍是不可能悟明實相的。又一心不生時,仍必有所依,有這些所依,意識才能了知自己一心不生時的境界;是故必需依意識心、意根、第八識如來藏、六塵或法塵等,你才能了知有一念不生之境界,如果沒有意識、意根、色身、法塵作藉緣,是無法了知這「一念不生」的境界相。因為當睡著無夢時,即不能了知有一念不生的境界,所以說能了知自己「一念不生」境界的心就是意識心,不是真心,因為祂必有所依;有所依的就不是真心如來藏。第八識如來藏本是不生不滅、本來自在的,祂不是緣起而有的,不必依靠任何一法就能獨自存在,才是真心。《心經》也挑明了說祂自己「無意識界」,既無意識的功能(界就是功能差別)如何能了知一念不生!所以聖嚴師父說放下一切執著心的「一心不生」就是親見本來面目,這與《心經》所闡述的般若義涵不相符合,更與世尊三乘法教相違。《心經》所說的真心如來藏,絕對沒有妄想分別執著,哪來的攀緣妄想的分別執著心可放下?您所要放下的妄想執著心,是您的意識妄心自己。但也不是說意識心放下了分別、執著性,就已見到了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若照聖嚴師父開示這樣去盲修瞎練,那是永遠不可能證得本來面目的,因為蒸沙無法成飯──意識沙是永遠無法蒸成如來藏飯的。一定是要依據佛的聖教開示,建立正確知見而依據正確的法教而行,待福慧因緣具足成熟而一念相應後,方可有親證本來面目的可能,在親證第八識心後,轉依第八識真心,再來修除更深細的不如理作意的分別執著,如此才是正確的修行方法,而不是聖嚴師父所說錯認意識心放下執著的「一心不生」境界為證悟,依此「非因計因」的邪見,永無親見本來面目的機會。

聖嚴師父說:「所以修行是從散亂心到集中心,由集中心變成統一心。統一先是自己身心的統一,再是內外的統一,然後只有前念與後念的統一心。最後連統一心也放下時,即是無心的悟境。」(《心的詩偈---信心銘講錄》第113頁)

我常說禪的修行應依照以下的次第:散心,集中心,統一心,無心(中略)必須超脫「一」,而恢復自然,也就是無心,因為「無」就是「至道」,就是「禪」。(《心的詩偈─信心銘講錄》第28頁)

只要相信「散亂心」、「集中心」、「一心」都是假的(《心的詩偈---信心銘講錄》第69頁)

「一心」粉碎後便進入「無心」,也就是禪的悟境。(《心的詩偈---信心銘講錄》第59頁)▲

略說:聖嚴師父說的心與《心經》所說的真實心不相同。《心經》云:「觀自在菩薩」,開頭第一句就說「觀自在」,這個「自在」的意思就是說第八識真心本來就已經自己存在,不須要用任何方法來轉變而成的才是本來自在。並不是將散亂心意識經過修練成「無心」就算是真心如來藏,不論用任何方法所修成的心、所轉變成的心,那都是緣起法,都只是生滅心,是虛妄法意識,凡是須要諸多助緣來成就的心都不是般若經中開示的真心。諸佛菩薩都已明白開示過,真心是如來藏,祂是本來就在的,本來已存在的真心哪需要再藉修行來出生?既然不曾出生,如何能滅?要滅什麼?故說真心不生不滅。

照聖嚴師父所說「悟境」就是「無心」,而您說的「無心」是指一切都放下而無所了知的心?還是將此心放下後滅失而成為沒有心存在的「無心」?若是前者如聖嚴師父所說:先將伶伶俐俐的散亂攀緣意識心,收攝為專注於某些境界的集中意識心(就像是被拴住的心猿一般,但祂依然很伶俐),再把這些集中心收攝為只專注一個沒有特定標的之專一心,這就是住在禪宗祖師所說的「無事甲」裡;最後再把這件「無事甲」也丟了,什麼念也不留,成為「一心不生」的「無心」境界,這正好又進了禪宗祖師所說的「黑山鬼窟」裡,而這窟裡卻成了聖嚴師父您的「悟境」,仍然是意識生滅心的境界,並非真的無心。真的無心,是黃檗禪師講的無一切心,也就是無識陰六識心,凡是住在六塵中的覺知心,凡是住於定境法塵中的覺知心,都是三界心、六識心,不能外於三界、六識境界,聖嚴師父的無心正是這種境界,與黃檗禪師講的無心大不相同,黃檗禪師的無心是依第八識如來藏無三界心、無六識心而說的;聖嚴師父的無心卻無法與黃檗禪師的無心公案印證,反而很清楚的顯示落在識陰之中,連我見都沒有斷,更別說是證得「無三界心、無六識心」的禪宗明心境界。反過來,如果您說的「無心」是什麼心都沒了,那修了一輩子不是白忙一場?而且若真是什麼心都沒了,那又是哪個心在了知師父您的「悟境」?所以師父您說的「悟境」完全不符合宗門意旨!

再從教門上來分析,依聖嚴師父您說:是要先從散亂心變成集中心,再由集中心變成統一的心,最後從統一的心,變成「無心」才是「悟境」。聖嚴師父所說的「無心」悟境,是要經過多道程序助緣才能變成的,是要經過輾轉加工才能完成的;而完成後,卻又變成了斷滅本質的「無心」。但是佛在《心經》中說明的真心卻是本來就在的,不是用加工變來的,不是修行以後才變成真心的。第八識才是真心,祂是出生聖嚴師父您所說的無心(覺知心)的本來已在的心,不須要助緣來成就祂的存在,祂本來就是具足成就而自己存在的(自在);而聖嚴師父您所說的真心,都是須要刻意修行加工來的,都是須要助緣來完成的,又是從散亂心輾轉而變來的,又是將妄心修行加工以後轉變成真心,這就與佛所說的本來自己已在的聖教不同,那不就是與佛所說的般若涵義相違背嗎?真善知識所言,決不會違背佛語,聖嚴師父您所說的開悟,與佛所說的證悟卻不相同,究竟是《心經》說的對?還是聖嚴師父您說的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8-2011 03: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維摩詰經》云:「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經中已說要證得真心,並不是先把煩惱集中、統一、再進入無心後把煩惱忘掉〔編按:聖嚴法師所說的並不能斷煩惱,頂多只能暫時忘掉自己原來還在煩惱中。〕,而是在煩惱現行之中,有一真實性、本來就已如如性的真心,隨時隨地在配合您,您要用意識心來尋覓祂;找到了祂,您才能用《心經》的每一句來印證,您就是開悟了。以聖嚴師父您所說的無心「開悟」境界,是無法通過每一句《心經》考驗的,因為《心經》說的心是本來就真,不必經過修行才變成真心,師父您的「真心」卻是必修行才能變成「真心」;《心經》說的真心是第八識如來藏,是出生師父您的「無心」的第八識,師父您不去求證這個本來就真的如來藏,卻妄想要將如來藏所出生的妄心意識修行變成真心,就成為有生必有滅、藉緣修成而緣散必壞的妄心了。當您找到了真心,您再去現前觀察祂的體性是不是真實可證得的,是不是不貪、不瞋,是不是離見聞覺知、如如而安住?是不是能入住母胎中出生色身、出生意識覺知心的真心?當您證得祂,而又能如實的現觀第八識真心的體性,也證明祂確實是能出生師父您的意識覺知心(無心)時,您一定能明瞭真的就如般若經中所說的完全相同,那才是真正的開悟,才是見到了您未出娘胎前的本來面目。上來依據經教來解說,也說了這麼多,懇請聖嚴師父深入思惟般若諸經不生不滅的真實義理,勸請您別再沈迷於意識中了,別再妄想意識可以變成佛說的真心第八識了,意識不論如何修、修多久,永遠都是意識,永遠不可能變成第八識真心;第八識真心是本來就已是第八識,本來就已是真心,不必您將祂修成,祂是本來就真。若是依您現在的想法,是要將有生有滅的意識妄心修成真心,那就是藉緣而生的真心,將來臨終時緣散了,您這個「真心」將無可避免的壞散,您那時只能隨著妄心的散壞,不得不隨著大妄語業的業風境界而隨風漂流了!這是曾經作您弟子的我最不樂見的。

曾有學人問聖嚴師父,何謂「自家寶藏」?師父答:

「這個寶藏就是『明心見性』,從煩惱的心變成智慧的心,這叫『明心』;『見性』是見到不動的、不變的佛性。既然不動不變,就沒有任東西可以加以衡量,那是可以意會而不能言宣的。」(《聖嚴說禪》第7頁)

「在煩惱斷盡的一剎那間,山河大地宇宙萬有的種種執著都放下。此時內在沒有自我,外在沒有環境和他人。但是不是真的什麼都沒有?不是!而是對環境和他人不起怨瞋愛恨善怒的執著。這是一種開悟的體驗和感覺。」(《聖嚴說禪》第210頁)▲

略說:《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二十七:「乃至示得一切種智,或自身中現一方世界摩尼寶珠。」經中所說的有情各自身中有摩尼寶珠,也就是本來就在、本來就真的第八識如來藏,才是真正的「自家寶藏」。既然是「自家寶藏」當然是實有法,也就是應該有個「實體」的寶藏──能生色身與萬法的如來藏,不應該只是一個明心見性的概念;「明心見性」這句話只是一個概念,意思是明白了真心的所在及以父母所生眼得見佛性。將這個概念加以實證時,最少可看到有兩個心,不是修行以後轉變而成的;一個是能修行、能明白、入胎後才出生的覺知心,另一個是從來不修行、被明白的心、入胎後能出生覺知心的第八識真心;若是見性,則是有一個聖嚴師父您所知道的「無心」的覺知心,另有一個您所不曾看見的第八識的本覺性能被您在山河大地上面看見;而這佛性卻不是師父所說不動不變的,如果佛性是不動不變的那就不會有作用,如沒有作用的佛性又怎能稱之為佛性?所以「明心見性」觀念不是自家寶藏,而是這個被明白的「心」、被看見的「佛性」,才是真的「自家寶藏」,一切真悟的佛子都可以直截了當的宣說出來!大家都知道《心經》是在告訴我們真心的體性,我們來看看《心經》怎麼說:「……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經中明白的告訴我們,真心並沒有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的體性,所以真心並不是意識心!而師父您說:「從煩惱心變成智慧心,這叫明心。」這樣的說法卻是具足眼界、耳界乃至意識界的,也是有生有滅、有垢有淨、有增有減的心,並且是有苦、集、滅、道相應的,也是有智亦有得的妄心意識心,因此聖嚴師父您是顛倒說《心經》,也顛倒說明心見性與開悟了。因為明心是以妄心意識修行來明白真心之所在,才是禪宗所說的開悟,而被悟到的真心是本來就已是真心,祂是從來都不必修行的;您說的卻是必須修行妄心,是想要把妄心修行變成真心,與聖教及禪宗的實證不符合;當您真的開悟以後智慧就會漸次生起,但這個智慧是因為明心的功德而出生,不是因為意識心的聰明伶俐能有智慧而稱為明心!而且不論祂變得多麼有智慧,祂還是意識心,永遠都會與煩惱相應,永遠都是煩惱心,是修行以後才會變清淨的妄心,所以是有垢有淨的妄心,不是不垢不淨的真心。只是一般人不懂佛法,所以也不能如實了知意識心的體性而「恆」生誤解,就被您誤導了!師父!您應該趕快離開誤導眾生的大惡業。

《心經》一開頭就說:「觀自在菩薩」,第八識真心從無始劫以來就是本來自在的。真心是不生不滅的,怎麼會是是由煩惱心意識變成的?如果所說的真心果真是由煩惱心所變成的,那真心豈不是有二個?一個是佛說的本就不生不滅之真心,第八識真心是本來就在的,另一個就是聖嚴師父您所創造的、修行變成的「真心」,是由煩惱心所變成的,真心就變成了二個,但是佛說第八識真心,只有一個,請問哪一個才是真心?真正證悟者所說的般若絕對不會與佛說的相互矛盾。《心經》一開頭就說「觀自在菩薩」,單這一句話已說出真心不是把煩惱斷除掉的妄心所轉變而成的,祂所顯示的意思是真心與妄心同時並存的;是由您能觀的意識心現前觀察到您自己本來就在的第八識如來藏,祂無始劫來就在,能如此觀察,才是「觀自在菩薩」。修行變來的心不是常住心,變來的心不是您的本有寶藏,不是本地風光,祂永遠都只是意識心;意識心不可能變成真心,意識心會斷滅,緣熟了又會再出生。不能把銅當成金來看,銅是銅,金是金,就算表面是鍍上一層真金,但骨子裡仍不是真金,是假貨;假貨不能當真貨,除非遇著不識貨的人,硬將青銅說是金,雖然說成金,仍然還是銅。意識心亦是一樣,永遠不可能變成真心,真心的體性,在《心經》中已說得很詳細,只是大家都看不懂。如今有真善知識揭示出來,真的是該感激萬分;佛菩薩冥祐,讓我們能值遇真善知識的教導,讓我們具有辨別真貨假貨的能力,否則大家同在生死大海之中浮沉,找不著方向、靠不到岸,永遠迷失在崇拜名師的表相上而不知回頭。

學佛法為的是什麼?五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要學佛法首先就是明心,跟隨師父學禪不就是要求明心嗎?如果有人說:「學禪有心求開悟,那是心有罣礙,應該要一切放下」,但是學禪目的就是開悟明心,開悟明心乃是修學佛道首要的入門條件,若不開悟明心,就等於學生還沒有註冊入學,尚且入不了佛道門中,則成佛無望;若成佛無望,那學佛做什麼?若開悟無望,那學禪做什麼?所以學佛必定是要以成佛為目標,而不是以成阿羅漢為目標,因為我們不是在學「阿羅漢」,而是在學「佛」,因此發廣大願而勤求證悟,才會來學禪;如果心中都不想開悟,學禪做什麼?豈不是自欺欺人、瞞昧自心?在禪門中開悟明心了,更進而往成佛之道前進,最後成就究竟佛,那才是正途,而不是誤會《心經》的真義,而認為勤求證悟為「心有罣礙」,在尚未成就佛道之前,都應該精進勤求道業之增上,也就是諸佛菩薩告誡我們「善法欲」不能斷除,因為尚有太多的無明習氣種子隨眠待知、待斷、待證、待修。再者,諸佛菩薩悲憫眾生,心心念念想要眾生成就佛道,心心念念想要讓眾生度脫生死苦海,難道這也是罣礙嗎?而且《心經》講的心無罣礙,是說悟得真心第八識以後,轉依於祂而無罣礙,不是悟前無罣礙而不求悟;也就是說真心是本來就無罣礙,所以無五蘊的罣礙,無一切法的罣礙,無三十七道品,乃至無般若智慧,亦無佛法上的所得;但是妄心意識覺知心,卻必須有罣礙,罣礙著還沒有進入佛法內門中,還沒有正式註冊入學成佛妙法;若說「學禪不要求開悟、學佛不要求成佛」,那是沒有智慧的說法,那是因為自己沒有正確的知見、沒有開悟、沒有能夠助人開悟的方法,所以對開悟明心、對成佛之道渺渺茫茫毫無方向才會說的話。真實的證悟者,因慈悲心,自己證悟了,巴不得所有眾生都趕快開悟,不然五祖為什麼要勸佛子們學佛法時務必先要開悟。▲

煩惱是什麼?請聖嚴師父要說清楚:是內我所、外我所的煩惱?或是見惑與思惑的煩惱?如果只是斷世間我所的貪、瞋、癡、名聞利養等煩惱,而不教導弟子們斷我見、我執,只斷外我所的煩惱,我見都還未斷,一心一意錯認覺知心意識放下一切就是真心,一直不願遠離意識生滅境界,請問要明什麼心?能明什麼心?二乘菩提修的法是斷我見、我執煩惱而證解脫,捨壽入無餘涅槃,但還是不知涅槃心在何處?仍然是未明心的愚人,所以說「是聖而愚」,可見涅槃真心不是因斷煩惱而證得。如今聖嚴師父您連二乘聖人所斷的我執、我見都還未斷,一直堅持放下外我所煩惱的意識覺知心就是真心,連聲聞初果也證不到,何況能證得阿羅漢所未證的禪宗明心境界?禪宗明心境界是證得第八識如來藏,阿羅漢則只是相信有第八識如來藏而使無餘涅槃不會成為斷滅境界,所以安心斷除我執,至於第八識何在?他們是尚未證得的;師父您連我見都還在,如何能證得阿羅漢證不到的第八識涅槃心?請您趕快斷我見,別再錯認意識覺知心是真心,才有機會證得第八識真心,才不會辜負眾生護持您幾百億元建立道場的善心。未證悟第八識如來藏,就不是「明心」,既然真心是本來就真,不是由煩惱的心放下煩惱而變成的,也不是因斷煩惱而證得,請問您的真心在那裡?您不能再視而不見的故意不面對這個問題了!不明真心,怎可叫明心?怎可教人明心開悟?明心是要用意識覺知心去尋覓另一個於六塵境上無覺無觀之真心,現前觀察真妄二心和合運作;若能證悟此心,才是真正的「明心」,所以開悟是實證並不是師父說的「感覺」。

若您變成沒有煩惱的人,住在無煩惱的「一心不生」的境界之中,是哪個心在了知您的智慧及慈悲?其實還是您的意識心在了知,不是嗎?有意識心才能了知分別一切六塵中法,所以聖嚴師父您所說的脫離自我──無心,並未斷除自我,仍然是在覺知心自我中,仍落在我見之中,仍是意識所攝。但是《心經》云:「無眼耳鼻舌身……乃至無意識界」;無意識界,就是說沒有意識覺知心功能的第八識真心離見聞覺知境界,不是意識心放下煩惱而住在意識有覺有知境界中,真心沒有意識心分別執著六塵萬法的特性,也沒有觸知六塵的特性,這樣悟得真心的境界才是無意識界的真義;真心是本來就圓滿具足而可以獨自存在的,不像意識必須以真心及意根、六塵、五色根為緣才能存在;真心也不是由煩惱心意識變成的智慧心,真心從來不與智慧相應,故說「無智亦無得」,師父您沒有誦過、讀過《心經》嗎?能改變的心就是妄心,藉緣而改變所成的,緣散則壞滅,所以師父您不該用藉緣而變成放下煩惱的「意識」心認作真心;而真心本來就不生不滅,本來就沒有一切煩惱,不需修行放下煩惱,聖嚴師父您所說的開悟不符合《心經》所說的真心體性。而且能認為自己是有智慧的心,此心仍然是意識覺知心,真心不墮智與癡之中,是意識心才能了知自己有無智慧,《心經》不是說「無智亦無得」嗎?有智慧的心仍是意識妄心,顯然聖嚴師父您還沒有證得真心。有智慧的覺知心,住在無妄想境界中,住上無量劫以後,仍然不會懂《心經》。所以您所說的「這個寶藏就是『明心見性』,從煩惱的心變成智慧的心,這叫『明心』」,與聖教《心經》所說完全不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8-2011 03:2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聖嚴師父又云:「開悟的人是突然與無我相應,這時就會見到本來清淨的心,見到自己本來不動不變的空性或本性,……」(東初出版社《禪鑰》239頁)(摘自《宗門密意》第126頁平實居士著)

略說:無我觀,請聖嚴師父務必對佛子們解釋清楚,二乘聖人已證無我觀,卻對於大乘實相仍是不能了知,二乘聖人不能了知第八識真心,這是阿含部的經典中明文記載的事實,您怎能說與無我相應就是證悟?依您的說法,就是所有阿羅漢都已證得第八識而明心了,那就不該再稱為阿羅漢而應該改稱為菩薩了,也應該都不會入涅槃而繼續再來人間受生、行菩薩道了!但事實上如何呢?師父您是很清楚的:事實上不是如此;所以您的說法是違教悖理的。固然必須斷我見才能悟得真心第八識,但是斷我見的人卻不一定能悟得第八識真心,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阿羅漢入涅槃了;所以師父您不該說是與無我相應時就會見到本來清淨的心。而且,師父您是前言不對後語,前面明明說「要修行放下一切煩惱才能開悟證得真心,」現在又說「真心是本來清淨的心,」那麼您前面講的修行放下一切煩惱,不就自相矛盾嗎?您的弟子們是要相信前面的說法?還是要相信您現在這一段話的說法?相信您座下有許多弟子私底下會覺得矛盾吧!不知您自己認為如何呢?禪宗之證悟是以親證法界實相──親自證實萬法都由真心中出生,而自己確實已經證得真心而能現前觀察了──這樣才能說是開悟;法界實相即是眾生皆有之第八識如來藏,在因地名之為阿賴耶識。聲聞法是從五蘊、十二處、十八界去現觀一切法虛妄,這些都是三界中法,都是有生有滅之法,無有一法是真實不壞法,如此證得蘊處界空相——一切法緣起性空,但還是沒有證得蘊處界之所依、蘊處界的來處——實相心。

二乘菩提是斷除三界煩惱,在斷除之前要先見道,二乘見道只要斷我見而已,不必明心,不必證得您說的「本來清淨」的真心,這是三乘菩提的共法。二乘人如實現觀蘊處界,了知色身是無常、苦、空,也如實了知見聞覺知心亦是無常、苦、空,都無有真實不壞我,因而斷我見;進而斷除我執而成為阿羅漢,捨報時把所有自我都滅盡了,入無餘涅槃,這是二乘人所修的無我觀。▲

大乘法所證得的人無我,是先證得法界實相——第八識真如心,現觀第八識真如都沒有五蘊我性、十二處我性、十八界我性,最主要的是觀察祂沒有有情的我性,因為祂離蘊處界性,離見聞覺知而從來不了知六塵;再從這個真如心的立場來現觀五蘊、十二處、十八界法緣起性空的虛妄性,實證人無我,也了知第八識如來藏的無我性;具足二種人無我,才是已破煩惱障與所知障,與二乘初果聖人只破煩惱障而不破所知障大不相同。這是大乘菩提見道所證的無我觀,也還只是人無我,尚有法無我要修證。大乘菩提所要修的法無我,是從證得第八識真如心以後,現前體驗第八識心從來即無三界我的我性,卻是真實存在而永不能壞之金剛法性;又現前體驗其所生之一切法,皆無有真實不壞的「我」,如此了知第八識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也了知意識覺知心並不是本來就清淨的涅槃心。因為菩薩明心證悟實相後,他了知自心如來本是清淨的,本是不生不滅,不是由意識心修成離念靈知、放下我所煩惱而變成真心的。明心菩薩雖然證得第八識心,只是證得人無我;由人無我的智慧,依第八識真如來觀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沒有真實
的我,故無我、無我所;了知一切法皆是由第八識如來藏所生──諸法無我,而如來藏本身又是離見聞覺知,與六塵不相應,所以也無蘊處界的我性,當然更沒有覺知心我性。如是次第增上而修,為修學一切種智而修證法無我,這是大乘菩提所修的無我觀。

因此,如果只是證得二乘菩提之無我觀,斷了我見,乃至於斷盡我執,捨報時能入無餘涅槃,仍然不能了知法界實相──第八識。因為二乘人只從蘊處界的虛妄而作人無我的現觀,證得一切法空相;雖然能證得解脫,但他無法現前觀察法界實相心的體性是無我性,不了知涅槃中的實際,未能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怎麼可以說「與無我相應就是見到本來清淨的心」?師父您是有名的大師,演說佛法時得要說明清楚,不可顛倒含糊而說,不可憑著思惟想像而說。

空性也非如聖嚴師父您所言之不動、不變。空性是非動、非不動,非變、非不變之中道性,空性是在說第八識如來藏性,空性是能生萬法而不受萬法拘束的,空性是從來不起煩惱、本來清淨的,不是修行後變成如此的。第八識如來藏雖然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但因含藏著七識心種子,種子遇緣則會現行;也就是說七識心的種子從空性心中流注現行時,能令七識心生起,而這些種子是由空性心第八識如來藏所執持。如果是不動不變,則無法流注染污的七轉識種子,無法生起七轉識於三界中生活,大家都會是阿羅漢入無餘涅槃的如來藏獨住境界,就不再有五蘊身心了;但事實上眾生都還在三界中,若如師父您說的那樣,就已在無餘涅槃中,那眾生如何能修成佛道?如同發電機要能轉動才能產生電力,但是發電機本身是不移動的;若發電機本身會自己動來動去,有時在屋子裡,有時自己移動到屋外、到處去,如何能發電?所以發電機自身不可移動。但發電機完全不動也不行,它的內部若不運轉,又如何能生電?所以一定是不動亦非不動的。眾生的第八識如來藏是自性清淨的真心,自性清淨心卻含藏染污的種子,所以真心第八識對六塵都不動心,卻能呼應七轉識而流注七識相應的煩惱種子,不是完全不動,所以是非動、非不動,就是《勝鬘經》上所說:「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阿賴耶識含藏著無量無邊法種,能異時、異處、異身、異類而變異成熟現行因緣果報,故名異熟識。因為第八識能含藏一切種子,且有變異而熟之體性,眾生才會輪轉生死,或能修成佛道,這是因為祂可以受熏故,如果說是不動不變,如何能受熏改變所藏種子而成就佛道或不昧因果而輪轉生死?所以師父您說空性真心不動不變,是錯誤的說法,也與前面您自己說的修行改變而能放下煩惱,從染污性改變成清淨性的說法,自相矛盾。要修行改變的妄心自己,妄心自己變清淨了,真心中的妄心種子就變清淨了,但真心自己是不必修行的,祂自己的心性是本來就已清淨的了。

第八識如來藏的自體性是清淨的,因含有七識心貪、瞋、癡、善、惡等染污的有漏種子,但也含藏了清淨的無漏種子;所以佛才說真心是自性清淨心而有染污,所含藏的七識心染污種子,從無始劫以來一直就生滅流注不斷。因此在修行成佛之道上,要把煩惱的種子斷除之外,還要斷盡煩惱障的習氣種子隨眠,然後再把無始無明的上煩惱隨眠斷盡,而成就佛地真如。假設在因地第八識的種子是不變不動,請問要如何來修行消除掉煩惱障種子隨眠?更不用談能修到佛地,也正因為因地第八識所含藏的七識種子有生滅變異,我們才能次第修行前進而至成佛。成佛以後第八識真如心斷盡種子變易的生死,故沒有種子的變異,因為已斷盡了煩惱障習氣種子隨眠與所知障隨眠,種子究竟清淨,不再受熏變異,雖然成佛以後沒有種子的變異,但還是有種子的流注而使已經清淨的七識心可以繼續運作來利樂眾生,所以並不是不動的,否則釋迦世尊如何說法四十九年?

除了最後身菩薩之外,初證悟明心,所悟的是第八識阿賴耶識,還不是佛地真如,因為本來清淨的真心中仍然含藏著七識心的染污種子,所以仍有阿賴耶性、異熟性,因地之第八識如來藏含藏有七轉識的染污種子,必須悟後起修來清淨其所含藏之一切有漏的染污種子,與盡除無始無明上煩惱的隨眠,才能成為佛地第八識真如心。《八識規矩纂釋》卷一解釋了佛所說的真如心法義:「我若說為真,其奈帶持種子;妄習不除,眾生將迷妄為真,未免瀑流漂轉。我若說為非真,其奈體即真如;離此無真,眾生將棄真為妄,未免向外馳求。由此真如,真與非真二俱難言,是故非時非機故,我常不開演。」所以開悟明心之時,還不是佛,所悟之心含藏了有漏法種子,一直生滅流注,第八識阿賴耶識能受熏,且種子也可變易,所以非是不動不變;必須悟後起修,斷盡第八識所含藏七識心的無量煩惱習氣種子隨眠及無始無明上煩惱隨眠,待最後身菩薩示現明心、見性時才能成佛。故七住菩薩明心時只是找到阿賴耶識,此時阿賴耶識還有阿賴耶性、異熟性,還未到達佛地,所以開悟明心時所悟的心是阿賴耶識如來藏,也就是說此時之阿賴耶識祂所含藏的七識心種子是能受熏、可變異的。所以開悟不是聖嚴師父您所說的突然與「無我」相應,您這樣的突然與「無我」相應也不是就能見到本來清淨的心,而空性也不是不動不變的!何況您如今還沒有突然與無我相應,都是落在意識中,具足與我相應。(待續)

***********************44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8-2011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聖嚴師父如是說:「把他的妄想、分別、煩惱、執著的念頭打得粉碎,終於發現心了不可得;無心可安,才叫安心。」(《聖嚴說禪》第114頁)

略說:再舉《心經》一開始就說的「觀自在菩薩」這一句來說明,對「觀自在」的涵義必須要有所了知;所謂觀者是有一能觀之心,意識覺知心就是這能觀察的心,以這能觀的意識覺知心來「觀」另一本來就自己存在的心,所以才說觀自在。而所謂「自在」是說第八識為自無始劫以來本來就自己存在,不是修行以後才變成的,是本來就清淨而且本來就自己已經存在的;祂是一切法的根源,祂不生不滅,不像意識覺知心是入胎有了色身以後才能出生的;祂本來就沒有妄想、分別、煩惱、執著的念頭,不是修行以後才沒有煩惱、沒有念頭,不需要師父您來把祂的煩惱、妄想、分別、執著的念頭打得粉碎!祂本來就是離一切相,不是修行以後才離相,《心經》云:「……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您曾經課誦過的《心經》上,已明說第八識如來藏本體是無六根、六塵、六識等十八界的法相,無老死,無苦集滅道,何來有妄想、分別、煩惱、執著?既然沒有這些煩惱了,還須要您來滅它嗎?還須要想盡辨法來打碎它嗎?若您說:「我們不是有煩惱執著嗎?」沒錯!是有煩惱執著,但這些煩惱執著仍是與七轉識相應而不是與第八識真心如來藏相應的;但是菩薩只需斷我見就可以證菩提,可以不用斷師父您所說的妄想、分別、執著等煩惱念頭而證菩提,所以《維摩詰經》云:「不斷煩惱而入涅槃。」這是證得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不是如您說的斷語言妄想、執著念頭才證悟安心的。所以不是您說的斷了煩惱就說是開悟,菩薩是在還有煩惱之時,證得這個第八識真心,發覺這個真心在煩惱現行的同時本來就在,不因煩惱是否有斷而自在,乃是本來就自在的,並且發覺一切有情的第八識真心也是本來就在的。

而且師父您有時說要修行斷煩惱等念頭才能開悟、才能安心,有時又說心是本來清淨的,前後自相矛盾,到底您的說法是哪一種才正確?是否也要向弟子四眾的我們說明一下?否則我們要如何依止而修證呢?當您找到了《心經》上所說的不生不滅,無眼耳鼻舌……等體性的第八識心,才是開悟明心,這時您就不會有時如此說,有時如彼說,就不會自己前後矛盾了。但此時所找到的還只是阿賴耶識,即因地真如,還不是佛地真如,還是修行改變能修行的意識心自己,而不是將真心修行改變;因為此時第八識真心含有無量的煩惱障現行種子、習氣種子隨眠及所知障無量上煩惱隨眠沒有斷,都是七識心自己的事,與真心無關;得要把煩惱種子究竟清淨了,並把無始無明上煩惱諸隨眠皆斷盡了,才是佛地真如,這都是意識心自己的事,不是要由真心來修行改變的。所以開悟明心而能真正的安下心來,是要以意識妄心來觀本來就在的第八識本心,當您找到祂了,能現前觀察祂的體性,就是開悟明心,這時意識自己就可以安下心來了。

明心之後,轉依第八識如來藏,開始悟後起修,修除二障。二障就是煩惱障與所知障,煩惱障乃三界煩惱所繫,障礙學人證解脫果,不能了脫三界生死,名為煩惱障。即二乘法中所說之五下分結及五上分結,也是大乘法中之一念無明四種住地煩惱──見一處住地、欲界愛住地、色界愛住地、有愛住地等四種煩惱。所知障是對於法界實相不了知,障礙一切種智之修證而不能成佛。二乘無學未破無始無明,雖已斷煩惱障而能出離三界生死,因不了知實相,故不能成佛。所以單是斷除了煩惱、分別、妄想、執著等一切煩惱障,只是能出三界生死,證解脫果,無法證得大乘菩提果,何況師父您說的是斷世俗法中屬於外我所的妄想、分別、煩惱、執著的念頭,是放下一切外我所的執著而求一念不生,不是斷我見的煩惱,永遠會落在意識我之中,怎能有開悟明心的因緣?不能證悟第八識而落在第六意識中,未覓得五蘊我了不可得之真心,如何能真的安心?當您找到第八識如來藏就知道原來祂從來都沒有不安,真實存在而如如不動於六塵貪瞋癡,卻有種種神用;而三界中的七轉識心更是從來都不曾安過,也沒有真心的種種神用,像師父您那樣努力修行放下種種煩惱的念頭以後,又如何能真的安心?所以必須證得實相心後,菩薩了知二障已,依所證得之第八識如來藏,次第漸修一切種智,斷盡煩惱障現行與習氣種子隨眠;即是斷盡一念無明之見思二惑,再斷盡無始無明所知障上煩惱而至佛地,這才是真正佛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8-2011 03:2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時,聖嚴師父您也錯會了禪宗祖師公案,聖嚴師父在解說此公案時說:「實際上沒有心這個東西,那只是一個個念頭的起伏。前念滅,後念起;後念起,前念滅,念頭不斷起滅。如果很認真地找自己的心,在尋找的當下,霎時扣住煩惱起伏波動的心,這個心竟然不見了,剩下的是平靜的、安定的,甚至沒有念頭的一種經驗。這不能稱為是心或是念,而是一種體驗。人的心沒有頭、沒有尾、也沒有痕跡,無處可覓,有的只是雜念而已,是一團煩惱心、分別心、執著心、自我中心的組合。如果發現這個事實,實際上就是開悟了。

如果你試著找自己的心,一定越找越多,邊找邊想,念頭紛飛。當你不再想時,這也是念頭,因為你在想自己的心並沒有在動,這當然是念頭。為什麼慧可做得到呢?因為他已經修行很久,遇到達摩一句話打回來,把他的妄想、分別、煩惱、執著的念頭打得粉碎,終於發現心了不可得;無心可安,才叫安心。」(《聖嚴說禪》第113~114頁)▲

如果說覓心了不可得,無心可安,才叫安心開悟了,那是錯解了達摩祖師意,也錯會了二祖意。如此說法甭說是佛法了,就連世間法都說不過去;「無心可安,才叫安心」,此乃世間法之戲論,無心可安就是無心,心都不存在了當然不可安、沒得安,永遠都不能變成安心的境界,如何能安心?譬如說,永遠不缺錢的人就是最富有的人,所以說死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為他這一世的五陰永遠都不會缺錢了,依師父您的邏輯必然會成為如此,但是任何人都知道這種說法只是戲論!是世俗人的玩笑說法。其實佛法中所說安心的正理是:「那個在去來今一切時,在三界九地一切處,不論任何境界都如如的第八識真心──如來藏。」當你找到了你的真如心時,現前觀察祂的體性,就能了知達摩祖師意,就能知道如何才是安心:當自我十二處、十八界全都滅盡以後,還有真實常住的自心如來藏永恆不壞,離貪瞋癡、離見聞覺知、離一切痛苦、究竟寂滅,這即是無餘涅槃。這樣才是究竟的安心,聖嚴師父遠離了實相而說妄想式的安心,是無法真正安心的。如果師父您所說的「無心」是指將意識心安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中就說為「安心」,那可真是誤會大了!因為在違心境界來時根本就安不住的,您這個「無心」才真是安心不得,在世俗法中不能真正的安心,在佛法中更無法安心,當師父您處在一念不生時之意識心,沒有尋覓全無三界心性的作意時,如何能夠覓得那「了不可得」之心?了無三界心的實相心,必須是有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伶伶俐俐的意識妄心,您才能覓得了無三界心「了不可得」之第八識真心。《心經》說的「觀自在菩薩」,這觀自在之意,就是要用師父您的放下世俗煩惱的妄心來觀察,來參究無始劫以來本來就在的,而且是本無煩惱、從來不生滅的第八識如來藏;用您的前七識妄心去找出您的第八識真心在哪裡?一直保持這個要找出真心所在的念,直到因緣成熟,一念相應時觸證到祂,當下就明白了:喔!原來第八識真心在這兒呢!不是假的,是真實存在的。您可以親自反複的去體驗、觀察祂:名色十八界都由祂所生,能放下煩惱、能修得智慧的意識覺知心自己確實從祂而生,而祂在三界中配合七轉識運作時卻是本性清淨而從來不會生起煩惱的。明白了,您就明心證悟實相了;原來祂就是那「了不可得」之心,就是無之心──永無三界心的心行。只要有正知見、福德因緣、定力慧力具足,是人人都可以覓得的。而師父您把沒有妄念的離念靈知心,當作是開悟的心,這在目前的全球佛教界是很普遍的現象,同於常見外道;您若繼續以此邪見來教導眾生,眾生如何能夠開悟?若眾生都不能開悟,而且被您引入大妄語業中,為人師的師父您,難道無懼「斷人法身慧命、害人大妄語」的責任與果報嗎?

《大乘起信論》說:「如凡夫人,前念不覺、起於煩惱,後念制伏、令不更生,此雖名覺,即是不覺。」馬鳴菩薩明確的告訴我們說:認取一念不生、認取放下煩惱時的意識覺知心,當作開悟明心、當作覺悟的人,即是還沒有覺悟的凡夫人。一念煩惱生起,是意識心;一念煩惱落謝了,都是落在意識心上,未曾離開過意識界;意識卻是每天夜裡眠熟就會斷滅的心,念起念滅的意識心,並不是實相心。所以馬鳴菩薩才說這樣的人是不覺位的凡夫,非是證悟明心之人。第八識心是本來就離一切煩惱妄念的,但卻不是無念,祂的念非是見聞覺知之念,是能配合前七識妄心而隨緣運作的念。所以六祖說:「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卷一),即是此意。第八識真心並非是把有煩惱妄念的意識妄心修除煩惱妄念之後,成為無妄念之靈知心,就說祂是真心、就自以為開悟。所以馬鳴菩薩才說這種認妄為真的人,雖然時時刻刻都靈覺了了,卻是沒有開悟之凡夫人。

在這麼多聖嚴師父您所謂的開悟法則之中,並沒有一則是能與經典相互契合的;也就是說都經不起經典的檢驗,也經不起您自己前後所說的對照檢驗。聖嚴師父所說的般若法義,皆不符合第一義諦,連佛門四眾廣為熟知的《心經》都不符合,這樣如何能引導法鼓山的四眾弟子們走向真正的開悟成佛之道?法鼓山的四眾佛子們難道不該請問聖嚴師父?難道就這樣懵懵懂懂、盲修瞎鍊地跟隨下去嗎?有智學子必不這樣做。

目前佛教界有些人在教導眾生時,總是說:把能知能覺的心修除掉煩惱,成為一念不生的離念靈知心,認為這沒有妄想的意識心就是真心。事實上,意識心永遠是意識心,而真實如來藏則本來就是真心,二心永遠不能轉變而互相成為對方,所以意識覺知心永遠都不可能修行成為真心的。他們不了知《心經》所說的觀自在的涵義,《心經》所揭示的是真妄和合,是真心與妄心同時存在的,是有妄心能觀,而觀見本來自己已在的真心──自心如來、自性彌陀。當您有妄想執著的同時,真心第八識自心如來並沒有離開;沒有妄想執著之時,第八識真心也一直仍在,祂一直都是與妄心同在一起的,真心與妄心和合運作。這就是禪門所謂的「夜夜抱佛眠,朝朝共佛起」,是晚上抱著自心佛睡覺,而自心佛並沒有睡覺;但是聖嚴法師卻解釋成「每天早上我們跟佛一同醒來,晚上和佛一起同眠」(http://www.ddm.org.tw/maze/184/page5.asp法鼓雜誌184期──樂在修行。),第八識真心如來何曾有睡過?您睡著了,祂可是從來都沒睡過,在您睡覺時一直陪著您而不斷在忙著。祂是不生不滅的法,怎麼會睡著斷滅?連第七識意根都不曾睡覺,何況是自心如來?如果說第七識睡著了,您將永遠起不來而入涅槃去了,何況是第八識?所以祂根本沒有睡與不睡的問題。因此熏習般若的正知見,在師父您參究第一義諦前,是很重要的。般若知見弄錯了,就會認為用能知能覺的意識心,把妄想、分別、執著斷除,就誤認為是開悟了,就如同聖嚴師父您所說的,不但皆是戲論,還會成為謗佛謗法並誤導眾生的可憐憫人。▲

佛法是世尊所傳下來的,要如何來護持正法,荷擔如來家業,讓世尊之法脈能永遠流傳,才是佛子們的重任。佛子們所要關心的不應該是說要募得多少資金,道場能蓋得多、蓋得大,就算能蓋滿這三千大千世界,如果沒有正法來傳授給學人,所傳的盡是些與六塵相應的一念不生離念靈知意識妄心和處處作主的心,與常見外道無兩樣,道場蓋那麼多、那麼大,有什麼意義?這樣如何能荷擔如來家業?如何能拔濟眾生?那真的是對不起佛與十方眾生!時值末法之世,佛子最重要的責任就是是如何使世尊所留傳下來的第一義諦正法,能永續不斷而使佛弟子們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果真能喝得趙州茶、配得雲門餅,則佛法法脈之流傳必定能生生不息,法輪常轉永不斷絕。


真實佛法是要一念相應慧而悟入的,不是靠學術研究出來的,亦不是用思惟推敲出可得的,更不是將妄心意識修行來變成真心如來藏。證悟了,找到實相心如來藏,智慧才能源源不絕的生出來,所修所證才能與般若經典相契。佛所留下來的經典,是作為印證般若的照妖鏡,故真實證悟者所說的一切法,一定要能契合般若諸經,否則即非是真正開悟。

大乘法之弘法者,是弘揚佛所說之第一義諦法。而四眾弟子為求佛果,相信佛語而來修學大乘般若,故僧寶所說之法,必須是依佛所說之法義來說才是正說。因此所證之般若境界,在法義上一定要說清楚;第一義諦必定是要與佛所說之經典法義相吻合,才算是正確的佛法,否則皆成戲論,但聖嚴師父您的說法都與經典所說不合,請您務必趕快自我檢討,否則將來捨壽時要如何面對大妄語及誤導眾生的大惡業?

但對諸方大師所說的法義,大乘法中的學人要如何來簡擇?何人說法是符合佛所說的第一義諦法?何人說法是符合世尊教外別傳「拈花微笑」的意旨?聖嚴師父!自詡為開悟聖者的您,有責任為佛子們解惑,請您寫書出來辨正一下!

中台山上的大法師說:「什麼是實相?實相是指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是實實在在的心境。」(《中台山》第79期27頁)

又說:「菩提心就是諸位聽法這個心,念念分明、處處作主,能明辨什麼是正、什麼是邪?若不能明辨是、非、對、錯,就會被種種外境所迷惑。所以這念心時時都要分明、都要作主。打坐的時候,絕對不打妄想、絕對不落昏沉,絕對要堅住正念!這就是道,這就是解脫,這就是淨土,這就是涅槃,就是沒有出、沒有入的無上大涅槃。」(《中台山》第64期第19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8-2011 03: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人人都有,能看、能聽、能說,知道痛癢的這念覺性就是每個人的本覺。」(《中台山》第55期第31頁)

「大眾聽法的這念心安住正念,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就是如來。」(《中台山》第75期第22~23頁)。「這念心不起分別、不落兩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寂然不動,就是實相,就是要安住在這個地方。」(同期第27頁)「諸位聽法,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一念心要存在,這一念心保持站得住、站得長,自然得入清淨心體,這一念心是絕對的,是清涼世界,這個就是心體。」(同期第30頁)

聖嚴師父!惟覺法師講的本覺覺性,其實都只是識陰六識的妄知妄覺,馬鳴菩薩及《華嚴經》中講的本覺卻是第八識自心如來的不必修行就一直存在的真覺,這才是本覺之性。但這件事暫且不談,聖嚴師父!您說的與惟覺法師說的顯然有些不同,請您說看看,是中台山所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是實相心」是對的呢?還是師父您所說的「放下煩惱的心,即是真心」才是對的?放下煩惱的意識心就是真心嗎?可是《維摩詰所說經》云:「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說不斷煩惱,就能證得涅槃實相心,是真心與妄心同時存在的;而真心不用斷煩惱就已是涅槃,祂是本來就涅槃的,無餘涅槃乃是真心獨住的境界。為什麼聖嚴師父您說:「要把煩惱的心變成智慧的心,就是明心。」如果說您二人都是對的,那不就是說實相心有二或是更多?因為還有人說:「離念靈知心是真心。」但是佛說實相心只有一個,祂就是萬法之根源──如來藏阿賴耶識。聖嚴師父!您是否應如法思惟一番:究竟是誰說的對?是佛說得對?還是師父您二人誰對?是法鼓山上的師父錯了?還是中台山上的師父錯了?還是您兩位名師全都錯了?

我還是再唱一段《心經》來為師父說明一番:「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師父!經中已明說第八識心的自心境界是離色受想行識的境界,祂一向離見聞覺知,從不作主,甚至不了知六塵萬法;更說「無識」──無六識──沒有六識的見聞知覺性,當然是離見聞覺知的,如何能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處處作主?又如何能像您所說的放下煩惱而一念不生?又能了知自己是一念不生的?

如果有人被醫生打了全身麻醉針以後,意識還能保持能看、能聽、能說嗎?還能夠一念不生嗎?能看、能聽、能說的意識既然會斷滅,那怎麼可以把會斷滅的意識心當作是真心呢?所以必定是有另一個本來自在的心、不會斷滅的第八識心配合著生生滅滅的七識妄心,您才能具足能看、能聽、能說等等諸法。意識妄心是會斷滅的心,不能把妄心認作是真心。因為有這第八識如來藏守護您,您才能在麻醉藥效過了以後,又出生了意識而醒過來;如果沒有了第八識如來藏,您悶絕以後或眠熟以後是沒有辦法再度醒過來的。所以會斷滅的意識心才能看、能聽、能說,但是第八識真心不去了知這些六塵中的事。《心經》云:「觀自在菩薩……無眼、耳、鼻、舌、身、意……乃至無意識界。」聖嚴師父!請您說看看,《心經》所說之般若心既然是無六根、無六塵、無六識,沒有十八界諸法,又如何能見、聞、覺、知、嗅、嚐、觸……而了知自己一念不生?又如何能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中?故說您落在意識心中,確實是悟錯了,落到常見外道的意識常住邪見中了。第八識心離見聞覺知,又如何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能見是眼識,能聞是耳識,能嗅是鼻識,能嚐是舌識,覺觸是身識,能知色、聲、香、味、觸之心是意識。於六塵萬法之中,能處處作主之心則是末那識意根;此前五識、意識、末那識合稱為七轉識,此七轉識皆是妄心,七轉識妄心不能當作真心。若把妄心當作真心,般若智慧是永遠都生不起來的,所說之般若法義就會落入意識情解而顯得處處破綻。(待續)

***********************45期▲

聖嚴師父說:「『一心』尚有『識』,從散心、集中心到統一心,都是假的。」因此可以很確定的一件事,就是聖嚴師父非常清楚的了知,他所認知的「一心」仍是妄心識陰所攝,因為散心、集中心、統一心,都是意識的境界,是定中與定外的意識心境界。從統一心到無心的中間,聖嚴師父又說:「要把統一心,融化為無心,最後連統一心也放下時,超脫『一』。凡是意識作用都是第六意識,只要出現,它就是念頭,要作到念頭不動,就是心無妄念。最後連『自己』這個念頭都沒有了。真正的禪是見到一切事、做一切事,隨著一般的生活作息,可是心不攀緣於過去、現在、未來,再度回到自然;而恢復自然,到無我的境界,即是無心的悟境,即是禪的悟境。開悟的境界是前念不生,後念不生,當下一念也不生。」(摘自聖嚴法師著作《心的詩偈---信心銘講錄》內容)。這已經說明,雖然您知道「凡是意識作用都是第六意識」,但是聖嚴師父您所說的「無心」,其實還是脫離不了「意識作用」,把意識的變相當成真心的「無心」,因為是從妄心一路修行演變而來的,只是成為一念不生的離念靈知心,所以聖嚴師父您所說的無心,是再度回到自然,而恢復自然,仍是意識境界,未斷我見;見到一切事、做一切事,頂多也只是做到沒有粗重語言文字的妄想罷了!那與中台山所說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是實相心」有什麼兩樣?都還是意識妄心啊!只是您略勝於中台山堂頭和尚,沒有把「處處作主」的意根也當成真心,否則就又增加遍計執性了;因為只有妄心在見到一切事時,才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可是真心第八識離六塵,不會一切境,絕不會有明明白白的六塵境界相。所以趙州禪師才會說:「老僧不在明白裡」。第八識心離六塵見聞覺知,如何能明白清楚?如何能明白清楚的分析一切順心、違心之事情?《心經》云:「無眼耳鼻舌身意……乃至無意識界。」即是此意,真心是外於意識功能的,界即是功能差別故。法鼓山、中台山二位堂頭師父所說的開悟,與《心經》之義涵全然不同,讓意識處於一念不生的無心境界中,如何能說是實相心?何況一念不生時的意識心還是繼續分明存在著,怎能說是無心?此時明明白白的住在一念不生的定境法塵中,明明是不離法塵的,與實相心離見聞覺知的無境界境界全然不同,怎麼可以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處處作主的是實相心?

聖嚴師父!妄心是前七識,無論如何修行,永遠都是無法把妄心七識變成第八識真心的;意識心永遠是意識,即使是修到無念靈知心境界,還是意識心。意識心會斷滅,永遠都不是常住心;如在眠熟位、悶絕位、正死位、無想定中、滅盡定中,意識心必斷。就算是能把意識心修成了一念不生的「無分別心」(其實仍然在分別),可是到了眠熟時,意識心斷了,一念不生、清楚明白的心又在哪裡?此時還能了知一念不生的境界嗎?還能夠繼續住在一念不生境界中嗎?還能清清楚楚嗎?但是,第八識心祂永不斷滅,您睡著了,第八識心還在;雖然與您同在,但是第八識從不睡眠。所以意識妄心是不會被轉變成第八識真心的,意識本身是會生滅的,真心不生不滅,而意識又是從真心第八識中出生的,二心的生滅與不生滅、能生與所生的體性完全不同,怎能混同為一個心?聖嚴師父!您所說的「無心」,還是依循著妄心一路走下來,最後抵於您認為的「無心」,那仍是意識妄心境界,並非真的無心,亦皆與第八識真心無關。聖嚴師父說:「從禪七的第一天開始,我就教你們從有分別心到無分別心,從分別心到無分別心,那便是從散心到集中心、再到統一心、最後到無心。」(出自「心的詩偈」──「信心銘」講錄第75頁第四行)又說:「『一心』粉碎後便進入『無心』,也就是禪的悟境。」(出自「心的詩偈」---「信心銘」講錄第59頁第三行,法鼓山出版,聖嚴法師著作)依照師父的說法,難道真心是由妄心修行所變成的?這明明是修所成法,不是本來的真心,如果您說的正確,那佛為何說第八識真心是不生不滅、本來就在而非修行所成就的?為何說第八識真心與妄心意識等七轉識同時存在?

第八識心非是由妄心所修成的,但聖嚴師父卻說:「三祖僧璨是從徹悟的觀點來開示尋求真心的修行者,指引修行者如何把凡夫的分別心轉化為佛的無分別心。」師父!您誤會了三祖所說的《信心銘》,三祖所說的真心是第八識,非是從凡夫的分別心意識轉化為佛的無分別心無垢識(因地名為如來藏阿賴耶識);第八識心本來就在,何須勞您來把祂轉化出來。正如同《信心銘》所說的「不識玄旨,徒勞念靜」,聖嚴師父您正是三祖所說「徒勞念靜」的人,想要把有語言妄念的意識修行成為一念不生的意識;您不曾了知第八識真心,第八識心無始劫以來不曾斷滅,本是不生不滅;第八識真心無始劫以來本就不曾在六塵中分別過,不必您來修行不分別性,您只要證得祂的所在而觀察祂的不分別性就夠了。《心經》所說之第八識真心,不是把妄心轉變成真心,真心是本來就自己存在,不曾生、不曾滅、不生不滅,而且是本來就已經是不分別,本來就一念不生了,不須要經過粉碎、爆炸或各種方法來修成的。當聖嚴師父您把散亂的念頭集中起來,到統一心,再超越「一心」、「大我」進入無心時,其實仍然是有心,此心仍是意識妄心,只是一念不生、不貪著、沒有粗重語言的境界相分別而已,意識覺知心仍然存在,怎會是無心?實相是——第八識真心——本來就一直與聖嚴師父您在一起,不論您有沒有做集中、統一、打破「大我」,祂都未曾離開過您!祂也是從來都一念不生的,不必您來靜坐修行一念不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7-8-2011 03:3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八識心本無分別,離見聞覺知、不執著、不作主,不會取捨而起貪或厭、也不會分別正或邪。聖嚴師父!您在用齋當下,真的無分別嗎?請問:「為什麼每一道菜,聖嚴師父您都會食用?都能挾得住還能往口裡送?怎麼都不會挾到鼻孔或頭上去?這不就是分別心嗎?你能說『我在用齋時不分別』嗎?」那是在打妄語。您若是真的無分別——為什麼不啃碗而只吃飯、為什麼不吃盤子光吃菜?所以一念不生時的「無心」,其實正是有分別的意識心繼續存在著。第八識心如《心經》所云:「無眼耳鼻舌身意……乃至無意識界。」這個第八識真如心根本不會去分別「是飯是碗、是菜是盤」,離見聞覺知故,所以三界中一切時都需要妄心──前七識來配合,八識共同運作,才能成就一切有為功德。▲

聖嚴師父!您自認已把妄心修成了「無分別心」,但此「無分別心」祂還是在分別;您的「無心」還是妄心所攝,不離見聞覺知心,仍然是您的意識妄心。您是把「一心」粉碎、融化掉,恢復自然的「無心」之意識有心境界,錯認為是般若了。《維摩詰經》云:「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任何悟者,所開示的法語若不能與此經文相符合,即非證悟。菩提心既然諸入不會,對於眼、耳、鼻、舌、身、意六入皆不會,故離見聞覺知,不於六塵境中起分別,故名無分別心。第八識心本來就無分別,不是聖嚴師父您所說的:「把妄心修成為無分別,再恢復自然,心中沒有任何念頭,才是無心。」祂是本來就在的無分別心,從來不知六塵諸法,所以古德會說:「不知最親切。」即是此意。可是維摩詰大士又說:「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雖是諸入不會,可是第八識心又能生萬法,又能了知眾生心在想什麼?所以不是完全無知,但這個知不是在六塵中的知。實相心不是無念,非是聖嚴師父所說:「心中無念頭,卻清楚明白。」實相心具六塵外的了別性,祂的起心運作並非凡愚所知,故祖師方便說仍然有念,卻是離見聞覺知的念,所以六祖云:「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故第八識心非是無念,只是不在六塵諸法中起念。師父!只有當您真實找到了另一個本來就在的第八識無分別心時才是證悟,而不是由意識心修行所變成之誤會的無分別心名為證悟,證了如來藏第八識以後,聖嚴師父您才能不會錯解無分別心之意,亦才能體會出「不知最親切」之密意。

聖嚴師父您能說:那我就不要理人家怎麼說,只管自己就好了。如果是這樣子,所有跟隨您修學般若第一義諦法的四眾弟子們,都跟著您一起落在意識妄心中,都落入常見外道境界中,永遠都在修行的歧路上前進,這是在戕害佛子們的法身慧命,弟子實在是於心不忍、看不下去,跟隨您之四眾弟子何其可憐啊!聖嚴師父!您所說的開悟之心──放下煩惱之心,不正是意識心嗎?佛說心總共有八識,第八識心是一切法之根源,能生意識等七識,是能生萬法、不生不滅、本來就在的,非是由前七識妄心修行變來的。如果說第八識心是由前七識修行變為無煩惱的心,那十八界又如何來界定?是由第六識或第七識出生的嗎?如果是由第六識變成的,那第六意識還是算在十八界中嗎?若不在十八界中,那是少了第六識嗎?因您修行而使第六識變成了第八識心,十八界就少了一界而不完整了;若是由第六識變成真心,而第六識還在,顯然那個真心乃是被出生之法,被出生之法就不是真心,是有生有滅的虛妄法故。如果常住的真心是由第七識變成的,也是會少一界,悟後將會成為十七界,這不是很簡單就能理解的道理嗎?聖嚴師父您該不會不懂吧!所以八識中的哪一識心,聖嚴師父您認為是真心?禪宗祖師所說的開悟,是悟得哪一識心才算是開悟?為了您自己及法鼓山的眾多四眾弟子的法身慧命著想,請大發慈悲檢討一下,您真的該好好思惟再三!慎重檢查自己所述法理是否符合經中所說。

二○○二年七月間農禪寺所設置的網站,在〈聖嚴法師˙隨行紀實〉項中有一篇有關聖嚴師父與《西藏生死書》作者藏密喇嘛索甲的對話──〈超越生死的智慧對話〉〔編案:聖嚴師父於二○○○年四月初與索甲於農禪寺對談空性〕,雙方就漢藏佛教對空性、中陰身、臨終關懷,以及中國禪宗心法與藏傳大圓滿傳承的異同來討論。但是他們二人對於空性的認知與《心經》所說的空性心的體性根本不同。為了要讓佛子們了解索甲所證悟之內容悉落於意識境界之中,以此作為佛法正修,與佛所說法完全相違,茲對他們二人談話內容的落處,分段來作說明,以免繼續被他們誤導:

聖嚴法師:我沒有發現什麼特殊的。因為空性就是空性,空性的意思是不抓右邊,不抓左邊,中間也不執著。這是龍樹的中觀。……

索甲仁波切說:因為我不常用「空性」這個字眼,在西方「空」這個字常帶有負面的意思,「空」常意味著什麼東西都是空的,有點接近虛無主義的概念。所以我想可能用「開放性」這類的字眼會好一些。所以我較常用「心性」(naturemind)這樣的字眼來表達,或者以描述它的性質的方式表達,而非以「空性」這個名相來陳述。

略說:「空性」這個名相已經被錯悟的大師與藏密喇嘛誤用很久了,而真正的「空性」乃是指法界的實相,每一位眾生的真心如來藏,而不是聖嚴師父與索甲喇嘛誤會的意思,兩人若不是落入常見外道一念不生的意識變相中,不然就是落入斷滅見的一切法空、緣起性空。現今四大山頭與藏密喇嘛等,都是落入這兩邊,然而大乘佛法的修證本是要證得空性如來藏,證得空性之後才是剛進入內門廣修六度萬行的菩薩,才能進而修學般若別相智及一切種智;第八識空性心是三乘佛法及一切法之根本,可見空性第八識在佛法上之重要性。第八識如來藏有其殊勝微妙之處,是佛子累世累劫修行所渴望追求而期能早日證得,才能心安;亦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護念,當然有其不可比擬的勝妙可貴之處,否則世尊就不必為此一大事因緣而示現於人間。目前對於空性如來藏之體性,諸多大師卻都把祂給誤會了,錯把空明覺知心當作是空性,當作是一切萬法根源之第八識。如《西藏生死書》作者索甲喇嘛所說之空性,他把意識心當作是空性心,錯以空明覺知心為真心。他說:「那是我的上師蔣揚欽哲對我傳示了心性的本質……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的心整個空掉了,我沉浸在濃濃的柔和、溫暖、信心和力量之中。」又說:「『心是什麼?』我整個人頓時被攝住了,我的心瓦解了,沒有言語,沒有名稱,沒有思想——事實上,連心都沒有。在那個驚人的瞬間裡,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過去的思想已經死了,未來的思想還沒有生起,我的思想之流被截斷了。在那一個純然驚嚇之中,打開了一片空白,空白之中,只有當下的覺醒存在,那是一種毫無執著的覺醒,一種單純、赤裸裸而基本的覺醒。即使是那麼赤裸裸,那麼了無一物,卻散發出無限慈悲的溫暖。」(《西藏生死書》第66~67頁。)▲

這仍是錯把空明覺知心當作空性心。把心空掉了,此空掉的心非是空性,卻具足了三界有的有性;因為祂還是有覺知的心,也能了知你的覺知心是不是空掉了?此了知心是在了知自己所住的境界,有這些了知當然就落入世俗法六塵中,就不是空性心。《心經》所說的空性心,是無前五識乃至無意識的功能,所以空性心是離見聞覺知而不住在六塵中的。把心住在沒有言語、沒有文字、沒有名稱、沒有思想的境界中,靈知心處於這種似乎無念的狀態之中,認為這時無妄想之空明覺知心即是空性心;其實這不是空性心,是如假包換的意識心——有覺知的意識心而非是空性心如來藏。

索甲並不了知《心經》的真正涵義,對於空性心無法真正的體會,所以才會認為連心都沒有了,認為意識心整個空掉了即是空性;這與聖嚴師父所說無心就是開悟是相同的墮處:都是錯認無妄念的意識心、無我所煩惱執著的意識心就是空性心。但是《心經》已明白的說真心不在十八界內,祂不了知六塵中一切法,祂不會去了知你的心是否空掉了,也不會去了知你的心有無煩惱執著。而這二位「漢藏佛教的錯悟者」所說的無心、把心空掉了,卻是具足了能觀與所觀:能觀是七識妄心,所觀是六塵相,故具足能觀與所觀;七轉識在了知六塵時即是取六塵諸法,這就是能取與所取,這還不是意識心嗎?既是意識心,就是虛妄生滅法,非真實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8-2011 03: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說空性如來藏是第八識,於三界六塵中悉無所得,不取六塵萬法,故名空性;因離見聞覺知,不與六塵相應,故名空性;第八識心無覺無觀,本性清淨,無智亦無得,故名空性……;雖然是空性,卻又具足一切法,因為一切法都是由祂所生、所持。但他們二人所說的空性,卻與佛所說的空性完全不相同,我們是要學佛的法,不是學非佛的法;如果所學的非是佛法,那就是外道。這樣錯解佛說之空性心,您要如何來證悟佛所說的空性實相心?而您的徒弟們又要如何能如實證悟而發起般若實相智慧?您確實已經誤人法身慧命了!

索甲仁波切:我很想多認識禪宗,能否請您告訴我禪的心要。
聖嚴法師:沒有一個東西是禪宗的心要,這就是禪宗的心要。
索甲仁波切:我就知道您會這樣說。(兩位都大笑起來)
聖嚴法師:我們講方便法和究竟法,一般人適合方便法,需要次第,需要有著力點。但是究竟法是沒有東西的。
索甲仁波切:如果沒有教理的基礎,就講究竟法是很困難的。
聖嚴法師:所以中國禪宗講不立文字,這是講究竟法。但中國佛教有八個宗派,文字最多的便是禪宗,它就是要教你知道什麼叫作不立文字,所以講得特別多。

略說:聖嚴師父說:「沒有一個東西是禪宗的心要,這就是禪宗的心要。」如果說「什麼都沒有」,那問題可大了,豈不成為斷滅空?那還需要學什麼佛法?大家就不用學得這麼辛苦了。空性如來藏祂不是什麼都沒有,心體雖然是無形無相,卻是可說、可知、可證、可現前觀察的,不是斷滅空。因為禪的心要即是證第八識如來藏,祂是本來自性清淨涅槃,也有不少古時禪宗祖師說,開悟即是證得如來藏;大慧宗杲、永嘉玄覺、玄沙師備……等人都是這樣的說法。空性心非是空無,祂於一切時恒常示現,您睡著時祂亦在運作。《維摩詰經》云:「知是菩提,了眾生心行故;不會是菩提,諸入不會故。」空性如來藏,雖無覺無觀,卻是隨時了知眾生心行,才能配合運作而使眾生可以繼續存在,所以祂不是什麼都沒有。

如來藏是一切法的根本,三界中一切法之生、住、異、滅,皆是如來藏經由其所生相分及見分七轉識而顯現。然而大乘唯識──如來藏系經典,甚深、極甚深,是佛法之精髓。達摩祖師前來中土傳法救迷情,交付二祖曰:「吾有《楞伽經》四卷,亦用付汝。即是如來心地要門,令諸眾生開示悟入。」二位漢、藏「大師」在談論空性時,應該何等的慎重其事,而祖師已明示交付有如來心地要門,《楞伽經》中也說菩薩所悟的就是阿賴耶識,又說阿賴耶識心體就是如來藏,又說如來藏有五法、三自性、七種第一義、七種性自性,是萬法的根源。聖嚴師父!禪宗的心要會是沒有嗎?切莫胡言毀佛謗祖啊!

《楞伽經》之主旨,乃為佛子詳述八識、五法、三自性、七種第一義、七種性自性、二種無我正理。並指導已證悟之佛子們,以其證悟之空性第八識為根本,次第進修以入初地,地地增上而至佛地;此經是用來印證所悟者為真悟或悟錯之一部法寶,此教理有其次第及理論基礎,都是以如來藏為中心而宣演出來的,中土初祖達摩大師也以四卷楞伽來印證禪宗的開悟內容,怎會是您說的「什麼都沒有」?但開悟明心證得空性如來藏,僅是了知般若空性的總相,尚未能了知如來藏空性心的別相,亦不知空性心中所含藏之一切種子功能差別,故須悟後來修學別相智及熏習修學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即是全部如來藏系經典所開示之甚深法義,總名唯識學;一切種智修學未圓滿前,皆名道種智;具足圓滿則名一切種智,唯佛成就,其法義深妙,理論基礎圓滿無礙,所以不可能如您所說的「什麼都沒有」。(待續)

***********************46期▲

聖嚴法師:您是哪一位文殊菩薩的傳承?
索甲仁波切:龍欽巴,也就是寧瑪巴的傳承,這一派是從蓮花生大士所開始的,主要的教法傳承是大圓滿,跟禪也有關係。
聖嚴法師:在印度是不是沒有大圓滿這樣的修持?
索甲仁波切:不,在印度並不是沒有大圓滿法,而是非常祕密地傳承。像無垢友上師,還有吉祥獅子上師,他是從中國來到印度的,還有文殊友上師,以及其他許多上師都是,只不過都是很祕密的。以印度一般的教法來說,如大乘思想早期發展時也算是祕密的,而金剛乘更為祕密,大圓滿則是更加祕密的傳承了。例如龍樹菩薩,他是偉大的大乘導師,但在祕密傳承中,他是金剛乘的上師,也是大圓滿的傳承者。他是蓮花生大士的老師之一,可說是大圓滿傳承中八位偉大的大師之一。

略說:我們來看看他們所說的「大圓滿法」是什麼內涵:

【紐舒龍德(NyoshulLungtok)是近代最偉大的大圓滿傳承上師之一,曾經親近他的老師貝珠仁波切達十八年之久……。貝珠仁波切仰臥在地上正在修一種特殊的大圓滿法。他把紐舒龍德叫來:「你說過你不懂心要嗎?」
紐舒龍德從聲音中猜測這是一個特別的時刻,期望的點點頭。
「實際上沒有什麼好知道的,」貝珠仁波切淡淡地說,又加了一句:「我的孩子,過來躺在這裡。」紐舒德龍挨著他躺了下來。
於是,貝珠仁波切問他:「你看到天上的星星嗎?」
「看到。」
「你聽到佐欽寺的狗叫聲嗎?」
「聽到。」
「你聽到我正在對你講什麼嗎?」
「聽到。」
「好極了,大圓滿就是這樣,如此而已。」
紐舒龍德告訴我們當時發生的事:「就在那一剎那,我心裡篤定地開悟了。我已經從『它是』和『它不是』的枷鎖解脫出來。我體悟到本初的智慧,空性和本有覺察力的純然統一。我被他的加持引到這個體悟來,正如偉大的印度上師撒惹哈(Saraha)所說:『上師的話已經進入他的心裡,他看到真理如觀手掌中的珠寶。』」在那個當下,一切都各得其所;紐舒龍德多年來的學習、淨化和修行終於瓜熟蒂落。他證得了心性。貝珠仁波切所說的話並沒有什麼特殊、神祕或不可思議;事實上,這些話再平常不過了。但話語之外,傳達了別的東西。他所透露的正是萬事萬物的本性,也是大圓滿法的真義。】(索甲著作之《西藏生死書》第205~207頁)

索甲所說的大圓滿法跟禪、空性一點關係都沒有。他所說的大圓滿法是以上師所說的看到、聽到,當作是證悟空性,說是開悟了。所謂看到、聽到、嗅到、嚐到、觸到、知到,這些皆是前六識的見聞覺知性,是六識妄心的作用;這是以見聞覺知心當作真實我,作為空性,卻不知能見、能聞、能嗅、能嚐、能觸、能知,全都是六識心的作用;這些能覺、能了知之心是會斷滅的,它不能恒常不滅。我常對有緣人說,只要依《心經》來作為準則就夠了!若能契合《心經》所說的般若法義,那就是佛所說的;若不能契合的話,對不起!說得再好聽,也不是真正開悟者。因為能見、能聽、能覺、能知之心等,能夠一直都不生不滅嗎?請問:「你睡著了,你還能見嗎?還能聽嗎?不能見、不能聽,就表示會斷滅;會斷滅的,那可以說是不生不滅嗎?既然不是不生不滅,怎麼會是真心?如何能說是空性?怎麼可以說大圓滿法是開悟的法?」顯然密宗大圓滿法是落在意識生滅境界中。佛子們!我們為什麼能見?佛在經上說的夠多了,比如說:「根塵觸生眼識,乃至意識。」這就是說,譬如眼能見色,是有眼根接觸了色塵之處,產生了眼識,你才能有能見之心,而說你看到了色塵;其他的耳、鼻、舌、身、意識也是相同的道理。這些能見、能聞、能嗅、能嚐、能觸、能了知之心,都是由如來藏所生,所以佛在《楞嚴經》中八還辨見,已說得清楚:能見之性、能聞之性、能嗅之性、能嚐之性、能觸之性、能覺能知之性,都是依六識而有,還是六識之性;而六識須依六根、六塵為緣方能由如來藏所生,你才能有見聞覺知,本非單由因緣所生、亦非單由自然性所生,皆是由如來藏藉因緣而自然所生。六識既然皆是所生之法,非是空性,而第八識空性不就是無生,所以不生不滅,故第八識真心非斷非常:自體常住故非斷,所含藏之六識種子常常生滅變異故非常。

《心經》真是好用,能通的話,只要一句話就夠了;您可以用此經中任何一句話來簡擇諸方大師所說的話是不是真悟。如果您還沒有證悟也沒有關係,您可先在語言文字上來瞭解,看看大師所說的內容是否與《心經》上所說的義理相符合,不能符合時就是不對。佛法的義理,對就是對,不對就是不對,沒有人情可說。

末學有一回與法鼓山的信眾談及佛法,有位師姊她說:「聖嚴師父哪裡會錯,只是說法不同而已,您說您的,他說他的,都是一樣的啦!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不能說看法、說法不同就說是錯。」我對她說:「佛法就是不同,是與世俗法相背離,所謂路有千條,真理只有一個,法義一定要與經典相符合,否則就是錯了。」我就舉聖嚴師父所說的開悟是:「只要放下一切,就是開悟。」與《維摩詰所說經》中所說的:「諸煩惱是道場,知如實故。」「不斷煩惱而入涅槃」完全不同,她說:「經上是這麼說的嗎?我會再好好的來看看經典內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8-2011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維摩詰經》上所說的:「諸煩惱是道場。」不用先斷煩惱即可證菩提。《六祖壇經》也說:【「煩惱即是菩提,無二無別。若以智慧照破煩惱者,此是二乘見解、羊鹿等機。上智大根,悉不如是。」簡曰:「如何是大乘見解?」師曰:「明與無明,凡夫見二。智者了達,其性無二。無二之性,即是實性。實性者,處凡愚而不減,在賢聖而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曰道。」】禪宗大師明明說煩惱即是菩提,不必斷除思惑煩惱、我所煩惱,即可證得菩提,為什麼聖嚴師父卻說要放下一切攀緣妄想,無煩惱時才是開悟?二者差異在哪裡?佛子們務必要弄個水落石出。在般若了義正法上,說法方式儘可不同,但是般若法義絕不可偏離經典涵義,只要有一絲一毫的淆訛不同,就不能說「反正都是一樣」,這裡面其實是大不一樣的。如果說「性空」與「空性」,字都一樣,有什麼關係?關係可大著呢!空性與性空雖然只是前後次序之差,您把空性解說成性空,佛法就被您說成斷滅空了,佛法法脈就被您說斷了,可見有多麼嚴重。您如果要早日親證菩提,就要依四弘誓願,發心廣度一切有情眾生;若想要做到眾生無邊誓願度,不想虛耗此生,那您就必須依法不依人,對於法義一定要去作深入探討,不可人云亦云。對於法義的說明,我也曾多次寫信給聖嚴師父,依據經典一一說明:聖嚴師父所說的法,是哪裡有問題,哪裡與經典所說不符合……等。但是苦口婆心、忠言逆耳,故都沒有辦法獲得聖嚴師父的認同,只好放棄再寫信;改以著書,公開法義之正訛給佛子們了知,讓佛子們了知自己追隨的師父所說之法、所學的法是哪裡有問題,希望能早日覺醒而修學第一義諦法,莫再一盲引眾盲的誤導眾生了。

藏密所謂大圓滿的開悟就是看到、聽到,與不學佛法的世俗人完全相同,看來大家都不用學這麼多佛法了!因為大家都有能聽、能看的心,世俗人也都同樣認為能看能聽的心就是真心,死刑犯被處決時也說:「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都是同樣的覺知心;所有世俗人,走到大馬路上,不全是看到車水馬龍,聽到的不都是車聲吵雜嗎?那大家不都大圓滿開悟了嗎?真是太簡單了!好極了!但有這樣的事嗎?大家想一想,在《心經》中對於真心的體性,不是說明得很清楚嗎?祂的體性是無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無眼識乃至無意識界,真心不屬五蘊、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內,真心是離見聞覺知的;《大方等大集經》也說:「一切諸法無作無變、無覺無觀,無覺觀者名為心性。若見眾生心性本淨,名知法住。」都是明白的告訴我們:真心是離六塵、離見聞覺知的,既然是離見聞覺知,如何能看到、聽到?再說,能嗅、能嚐之心,只在欲界有,如果你生到了色界天去,沒有了鼻根與舌根(鼻、舌之勝義根),也就沒有了香塵與味塵,所以鼻識與舌識也沒了,並不是遍於三界一切境界中都能自在的存在。因此,能看、能聽、能嗅、能嚐、能覺、能了知的心都是妄心;意識妄心在五位:眠熟、悶絕、正死位、無想定、滅盡定會中斷;而能聽的一念心,當你睡著了就斷滅,會斷滅的法就是生滅法。如果所悟的心是意識心、是生滅心,怎麼可以說是開悟?但是聖嚴師父與索甲都落在識陰六識的境界中,都未斷我見,怎能悟得第八識如來藏?禪宗的開悟是要悟到真心第八識,祂是離見聞覺知、不生不滅的,找到這不生不滅的心才是悟到真心,才能說是悟到空性。

聖嚴法師:什麼叫作「認證」?
索甲仁波切:……當上師顯示、介紹給你的時候,在那個當下是無心的,而能認證的是妙觀察智,是五智之一的妙觀察智的認證。
我記得我的一位上師說過,如果心不在那裡,如果處於無心的狀態,誰能認證空性呢?能認證的其實是我們的「本覺」。

略說:一下子說能認證的是第六識妙觀察智,一下子又說能認證的其實是我們的「本覺」,但是本覺並非第六識所有的,而是第八識所有的,到底是第六識或是本覺在認證?聖嚴師父!如果是真正的證悟菩薩,絕對會了知索甲的落處;真正開悟菩薩,必能了知如何來認證開悟的境界,如果還在猶疑不確定,能說是真正開悟嗎?證悟空性,是親證到第八識如來藏空性,而第八識空性是離念相的。在《大乘起信論》說:「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無所不遍,法界一相,即是如來平等法身。依此法身,說名本覺。」所以本覺的體性是遍十二處、遍十八界而且是永遠離開一切念相的,離念相的第八識本覺,無法了知本身。因為離見聞覺知,所以古德禪師才會說不知的心是最親切的。本覺第八識無覺無觀,既然是無覺無觀,本覺就無法來認證「本覺」自己,卻能了知眾生心而任運不斷的配合眾生心來運作;如同人是無法看到自己的頭,必須借助其他工具才能看得到。因此真正的覺悟,是在有情身中有一個會起念相的見聞覺知心,用此覺知心去尋覓同時有一離念相的第八識真心,找到了就是開悟明心。覺知心與真心二者是同時在運作,如同電燈,必是有電有燈,二者同時存在才有作用;有電無燈,或有燈無電,都是無法生起照明作用的;離念相的真心與有念相的覺知心,也是同時和合運作的。證悟是以有念相的妄心,來覓得本來就離念相的第八識,當你覓得了第八識如來藏時,而說你證悟了,這才是真正的開悟。是以妄心自己為工具,要用妄心自己來參禪,要以自己來證得本來就在的第八識——永離見聞覺知的真正本覺。這才是禪宗所說的破初參——「始覺位菩薩」的覺悟。第八識擁有的本覺不是像覺知心一樣出生以後才有,是不生不滅的,是無始劫以來就已經有的;更不是修行後,把意識心變成無所用心時的無心,這是把沒有妄想煩惱的意識心當作本覺,這只是欲界中的一念不生境界,最多只是欲界定,連未到地定或初禪都算不上,何況能說是禪宗的開悟明心;而且這只是修來的有生之法,本覺則是本來就在的,不是後來修成的。

而這本覺非是索甲所說:「在過去的念頭已滅,未來的念頭尚未生起時,中間是否有當下的意識,清新的、原始的、即使是毫髮般的概念也改變不了的,一種光明而純真的覺察?是的,那就是本覺。」也非是頂果欽哲所說:「如果你是在一個不變的狀態中,那就是本覺。」(索甲著作之《西藏生死書》第210頁)。他們都是隨便用一個經論中的名相來籠罩人,用本覺名相來使人覺得他們懂得經中的法義,但經或論中的本覺,始終都是指第八識如來藏的作用,不曾說過是意識覺知心的作用。

《大乘起信論》說:「如凡夫人,前念不覺、起於煩惱,後念制伏、令不更生;此雖名覺,即是不覺。」而索甲所說的本覺,是在覺知心中過去的念頭已滅,未來的念頭尚未生起時的狀態中,在《大乘起信論》中明明說出:這不是本覺。更明確的告訴我們說,這時的靈明覺了一念不生,其實是不覺、是凡夫所知的妄覺。因為離念靈知心,雖然是「一種光明而純真的覺察」,在此狀態之中,無語言文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還是意識妄心,而不是第八識的本覺,仍不是真心如來藏空性;妄心才會覺察,真心第八識無覺無觀,故不會在六塵中覺察。本覺也不是索甲講的不變,如果是完全不變的話,佛地第八識真如,如何能與五遍行、五別境、善十一等心所法相應?如何能無功運行而了知一切有情心行?而索甲與聖嚴師父也將永遠不能成佛了,因為本覺如來藏中含藏的染污種子將永遠不會改變為清淨的種子,那麼凡夫就永遠不可能成為阿羅漢或成佛了,精進修行亦將無用。因此不可以說:「我們的心只是安住在純淨、本有不覺察力的不變狀態中,那就是本覺」(索甲著作之《西藏生死書》第210頁)。藏密所說的大圓滿法根本是意識心之法,完全是在意識心中著眼於有念無念之法,與常見外道的見解完全相同,豈可說是開悟之法,那是違背佛說之法。(待續)

***********************47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7-8-2011 03: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聖嚴法師:我想應該讓台灣所有佛教徒,正確瞭解藏傳的佛教是什麼。

聖嚴師父所說的這件事確實是十二萬分的正確!聖嚴師父是否真的知道藏傳佛教的真正本質呢?正信佛弟子不只是要讓台灣所有佛教徒正確的了知藏密真正面目,亦應讓全世界的佛教徒都知道藏密的外道本質。藏密之法只是將佛法名相套在彼等密宗祖師所修學、所弘傳的外道世間淫樂之法上,使一般人不易察覺藏密其實是低俗的外道法;他們透過長期有規模的佛經名相包裝掩飾、吹噓誇大的宣傳,讓眾生如入霧裡看花,摸不清他們的底細。如宗喀巴諸多著作亦是以雙身修法中樂空雙運時之覺知心為佛地真如,名為「即身成佛」法門;以男女雙身淫合之法,說為佛法正修,這樣怎麼可能會是文殊師利菩薩的化身?文殊師利菩薩會傳雙身修法嗎?西藏密教的外道邪淫本質,在《密宗道次第廣論》(宗喀巴著)及《曲肱齋全集》(陳健民著)之中早已顯露無遺,書中均有蓮花生及宗喀巴談到無上瑜伽雙身修法,都是以追求身上的淫樂覺受為主修。聖嚴師父若知道藏密底細,就應挺身而出,讓世人了知藏密這種邪淫外道專在色身上用心受樂的本質,並將之逐出佛門之外!若自己不知道藏密底細,還說:「我想應該讓台灣所有佛教徒,正確瞭解藏傳的佛教是什麼。」這不是一盲引眾盲的最好例證嗎?如此邪法邪師,怎麼還有大師們競相攀緣,視為上賓?真是不懂師父您當年初出家的本懷在哪裡?不得不讓人懷疑:您是否為正信佛弟子呢?正信佛弟子怎麼會鼓吹與藏密邪淫外道互通有無。〔編案:後來聖嚴法師於2007/09/01在《法鼓雜誌》第一版聲明:堅持……四種環保、漢傳禪佛教,用以關懷全世界,似是表示不再親近藏密而回歸漢傳禪宗佛教。但是事實上是否已經真的如此?仍有待觀察。讀者若想要進一步了知藏密本質,可參閱平實導師著,正智出版社出版之《狂密與真密》,也可在成佛之道網站:www.a202.idv.tw下載〕。

以上是針對〈超越生死的智慧對話〉來說明兩位「漢、藏大師」的落處:他們錯解般若實相,把意識妄心當作是空性真心,所說之法非是佛法,不是世尊所傳之法。

聖嚴師父曾對學人說:「打七要有正確的心態,你們不是來開悟的,而是來用功學習的,所以不要管自己這次用功的好還是不好,不要管自己能不能開悟,不要管自己是否具有修行的根基,只管拿著這個方法修行,不懷疑這個方法,也不懷疑禪七的形式,只要相信修行對自己有用,方法對自己有用就夠了。用這樣的一個信心,而不可以相信自己了不得、不得了,但是也不要否定自己,認為自己不是修行的材料。」(聖嚴法師著《心的詩偈-信心銘講錄》第47頁。)

「……就對他說:『我沒有開悟,我也不知道你開悟了沒?很抱歉!不過,你大概不容易找到能印可的人。』學人說『奇怪了。你既然沒有開悟,又怎能教禪呢?』我說:『我可以教人開悟呀!就像心臟科醫師不一定有心臟病,但能為別人治心臟病。』」(聖嚴法師著《心的詩偈-信心銘講錄》第49頁。)

略說:聖嚴師父這句話卻是「引喻失當」,恐有誹謗古今一切證悟者之嫌疑。也就是說聖嚴師父將「我沒有開悟,可教人開悟」與「醫生沒有心臟病,但可治療心臟病」作一個類比,以掩飾自己的凡夫無智的身分,然而此說卻是欲蓋彌彰、敗闕露盡,我們都知道「心臟病」乃是病,然而「開悟」是病嗎?開悟乃是解脫生死病、無明苦的正確療法妙藥,乃世尊大醫王所示的正確法藥,此藥能除眾生無始劫來之生死病,能解眾生無始劫來之無明苦,如此真實勝妙的法藥,居然被聖嚴師父類比為「心臟病」;將藥喻病,其癡可知,豈不是有誹謗佛世尊及諸菩薩祖師等度眾開悟之慈悲行之嫌?故勸請聖嚴師父勿再這樣說了,未悟就不要強為人說「幫你開悟」。如此不合常理、不合語意邏輯的話,也敢大膽公然印在書中流通,使自己的敗闕展示無遺,請您儘早回收這些戲論之言,以免遺害眾生。但是學人卻問得真好:「自己沒有開悟,怎能教人開悟?」沒有開悟的人,不知道開悟的方法、過程、內容,卻能教人開悟,法鼓山的佛子們!您們能相信這種說法嗎?自己不懂藥物、藥性卻會調製藥品,又能教人調製藥品嗎?那他調製出來的藥,吃了不死也會要人半條命。同理,不懂禪藥的人調製出來的禪藥,大家吃了也會丟掉半條法身慧命。▲

心臟科醫生能否醫治心臟病人,與心臟科醫師本身有無心臟病無關,這個說法是沒錯,但重要的是他在醫學上所從事的工作,是否有修學醫學與心臟方面的技術與醫學知識有關才對。醫生必須修學醫學課程與取得醫師執照後,才有資格為人治病,所以他是對心臟病及治病的藥物都有了知的。不了知心臟病理及藥性的人,能為人治心臟病嗎?這是極簡單的常識。任何專業技術也是一樣,應該是先學會有關的學識與技術,取得該項資格後,才能從事相關工作才對。所以要會治療心臟病的人才能教導別人如何治療心臟病!佛法也是如此,要跟隨親近真正開悟的善知識,學習了知所要證知的心是什麼心?祂有什麼體性?有什麼作用?初步還要了知一些基本知見與概念,然後依善知識所教導的參禪方法來參究,並努力培植證實相所需之次法資糧。有朝一日,因緣具足,一念相應,才能證悟實相——明心,證實確有第八識心可證,而且能現前觀察體驗祂,這才是真正能教人開悟之善知識。只有親自走過開悟路途的過來人,才有能力幫助別人同樣走過來;哪有說沒有具醫師療病之醫方資格能力者,而能為人治病痊癒的道理,那豈不是世間庸醫誤人的實例嗎?所以不是證悟的過來人,能教人開悟嗎?莫如世間庸醫之行,誤人誤己啊!這也就是我為什麼要拈提出來的原因:因為曾三度寫信給聖嚴師父引經據典說明其落處,師父卻不願依止佛說的經典,不圖思惟改正,不樂於回歸世尊正教;為了佛法不被曲解,為使眾生不被誤導,只好為文加以詳細剖析,以幫法鼓山廣大的四眾弟子之法身慧命打開一條活路。

佛子們!請不要認為這是在隨便說人是非。在此特別聲明,請不要因誤解而把對於法義上的辨正與作人身批評混為一談;如果是在個人的身、口、意行上說三道四,那就是在作人身的批評;我絕不作人身攻擊,說人是非,故對於聖嚴師父的所有身口意行,末學都不加以宣說,只是純粹在法義上辨正,來救護仍在法鼓山學法的師兄弟們。聖嚴師父在接引初機眾生上也具無量功德,應該予以讚歎;然而接引初機的無量功德,卻不及誤導眾生走入歧途的過失,因此基於對聖嚴師父一分接引入佛門之緣,欲回報接引之恩,圖救聖嚴師父遠離邪見惡行,早日回歸正道;若能使聖嚴師父回心正道,勿再造誤導眾生入邪見深坑之業行,亦能滿弟子一分報恩之願。而我只是針對其錯說般若法義之處提出說明及辨正,意欲避免眾佛弟子們誤入歧途。法鼓山所有修行禪宗的四眾弟子,本初發心向道學佛已屬不易,卻因聖嚴師父的邪教導而落入邪見或常見外道之中,虛耗人生一世可貴的光陰,此非菩薩之所樂見。

佛子為了修學佛法,到處尋求大乘了義法;正如同二祖向達摩祖師求法之意志一樣,為的就是要能明心、證悟實相,找到生命的根源、法界的事實、因果的基礎,如此方能心安,是故寧可斷臂以求法。修學禪法竟不求開悟,學了禪法以後每天熬腿打坐作什麼?世尊說法四十九年那麼辛苦!為的是什麼?佛說:「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付囑摩訶迦葉。」佛不也是要傳涅槃妙心給眾生嗎?五祖說:「不識本心,學法無益」,真有慈悲心的善知識,無不期望佛子們早日開悟證得本心,趕快進入內門修學;怎麼會說「打七要有正確的心態,你們不是來開悟的?」我真是想不透聖嚴師父怎會有這樣無智之言語。

弟子對於聖嚴師父您所提出之法義說明,如有不對的地方,聖嚴師父您應該引經據典一一提點出來,糾正弟子才對啊!難道這不是聖嚴師父您對弟子所應作的嗎?所謂真理越辯越明,對於聖嚴師父所說的法,我提出了法義上的說明,聖嚴師父回信說那只是我自己的一套邏輯思惟;但前面已舉出經教說明過了,開悟是一念相應慧,不是用思惟能得的,也不是靠靜坐求一念不生而得的;前函及此函所說的佛法義理,也不是靠弟子思惟而能得到的,而是因為證到第八識如來藏以後才出生的;用思惟來解釋佛法,只能在表相上說,不能與般若諸經相契合。其實我只是以《心經》來印證解釋聖嚴師父所說的法義與般若不相符合,那是佛開示的《心經》的智慧。依據般若經典來解說聖嚴師父所說的法義,而且只用學佛者最熟悉、人人皆曉得的《心經》作為依據,為的是讓聖嚴師父與佛子們能信受佛陀真意:證悟是要用能分別的覺知妄心,來尋找另一個一直與您在一起而又從不起染淨分別的無分別心;找到這本來就在、本來就無分別的第八識心,才是真正的開悟。不是把有分別的妄心強行修成無分別心的境界,認為心中不攀緣,沒有任何念頭,遇事卻很清楚明白,就可以當祂是無分別心;也不是把妄念去掉了,一念不生就會轉變成真心了;真心本來自己已在,從來都不曾生起妄念,這才是真心,是本來就真的心,不是由妄心修成的。《心經》一開頭即如是說:「觀自在」,師父您想想看,此「觀自在」三字,即是在說明了八識心王和合在一起,是真心與妄心和合而同時在運作,真心是自己本來就在的心,而且可以被已證悟的人用意識覺知心來觀見;也就是以能分別的意識心──能觀,去找到原本自在、本有的、本無分別的無分別心──第八識心,是以能觀的意識覺知心來觀照從來離念的、自己本已存在的真心,這才是觀自在的菩薩,這才是真正的開悟,才能說是證得無分別心。

如果弟子的法義說明,確實能符合般若經典所說,難道不值得師父來探究嗎?如果是為了我所的身段與面子放不下,那可以請聖嚴師父您先選出數位座下出家弟子先去學看看,看他們證悟以後對於般若的看法會不會與聖嚴師父您一樣?套一句淨空法師的話,被騙最多也只有三年(因為到正覺同修會上課一期只要二年半)。聖嚴師父!是法身慧命重要?還是外我所的名聞利養、廣大眷屬重要?如果聖嚴師父您所說的法,都經不起般若諸經的檢驗,那如何能令跟隨您的四眾弟子解脫、如理而行、發起實相般若智慧呢?他們追隨您辛苦的護持、修行,卻被您誤導而落入常見外道的境界中,您深夜夢醒時難道不會覺得愧咎嗎?證悟這件事情不正是學禪的佛弟子們一生所努力的目標嗎?不正是聖嚴師父您出來弘揚禪法的目的嗎?如今您自己悟錯了,怎可能幫助座下四眾弟子悟入呢?更別說是自己聲明確實沒有開悟卻還能幫別人開悟了!聖嚴師父!您心安嗎?您真的能安心嗎?面子有幾兩重?真的如此重要嗎?是您一人的面子重要?還是數萬學禪弟子的法身慧命重要?請您為他們的法身慧命理智的深思一番。這是曾經身為您的弟子的我,最卑微的唯一請求,至誠的請您考慮這個卑微而無私的請求。(待續)

***********************48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4-12-2024 05:14 PM , Processed in 0.115794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