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谷成

精心策划的大崩盘 (2012年世界更不太平 美国伊朗恐会开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30-11-2011 01:5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0# 谷成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30-11-2011 02: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merican Airlines申请破产保护。今天晚上的道琼~~~看来红海一片吧~
会不会像2008年金融风暴……

http://sky.news.sina.com.cn/2011-11-30/03138125.html

中新社纽约11月29日电 (记者 李洋)美国航空公司(微博)29日突然申请破产保护,令美国各界倍感错愕,投资者预料将遭受惨重损失。

  美国航空公司的母公司AMR集团29日在纽约提交了有关破产保护的文件。公司方面给出的理由是此举能“帮助降低人力成本、减少债务负担”。

  受申请破产的重大利空消息影响,AMR集团的股价当天跳水,截至午盘,每股股价仅剩30美分,跌幅已高达82%。

  公司领导层29日作出重大调整,AMR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杰拉德•阿尔佩(Gerard Arpey)当天辞职,他在辞职信中表示,“公司重组需要新的领导人”。

  美航总裁托马斯•霍顿(Thomas Horton)接任阿尔佩的职务。他在当天的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商用航空业最近比较艰难,而且美航的主要竞争对手也都有相似经历。霍顿认为,申请破产保护将会帮助美国航空公司未来变得更有竞争力。但他没有透露公司重组的更多细节。

  有分析认为,美国航空公司的这一举动不会对空中客车公司(微博)和波音公司(微博)造成很大影响。美航此前已经向这两家公司投放了飞机订单,有消息指,这些订单仍然有效。

  美国航空公司方面指,服务乘客依然是第一位的,称申请破产保护不会对乘客的现有行程造成影响。美航网站29日特别在显著位置登载了相关信息。但霍顿称,未来美航执飞航班数量有可能减少。

  美国航空公司是世界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执飞航班遍及全美和世界多国,目前拥有600多架飞机。其母公司AMR集团在2011年《财富》全球企业500强排名中位居第118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1-2011 02:4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merican Airlines申请破产保护。今天晚上的道琼~~~看来红海一片吧~
会不会像2008年金融风暴……...
福气又安康 发表于 30-11-2011 02:11 PM


不懂这个是不是进场的好时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1-2011 05: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3# ahgung

马股真厉害。中国那边跌3.2%,这里竟然大涨1.9%。

大选效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1-2011 05: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hgung

马股真厉害。中国那边跌3.2%,这里竟然大涨1.9%。

大选效应?
福气又安康 发表于 30-11-2011 05:27 PM



   我的意思是买AM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1-2011 05: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25# ahgung

还要AMR?可能会被套牢套久久哦。AMR也file for bankruptcy了。股票应该一文不值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30-11-2011 09: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hgung

还要AMR?可能会被套牢套久久哦。AMR也file for bankruptcy了。股票应该一文不值吧~
福气又安康 发表于 30-11-2011 05:40 PM


一开市上了3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2-2011 1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全球央行为解决欧债危机“买时间”
  http://usstock.jrj.com.cn/2011/12/02071211705924.shtml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1月30日宣布,再度与加拿大、英国、日本、瑞士和欧洲央行联合行动,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以支持全球金融体系。

  在欧债危机愈演愈烈的当下,美联储此举旨在降低全球美元融资成本,稳定金融市场。但分析人士指出,此举仅能在短期提振市场信心,为解决欧债危机争取时间,无法根除欧债危机恶化蔓延风险。

  美联储“复制”次贷应对方案

  美联储宣布,从12月5日起,与五大央行之间现有的临时美元流动性互换利息下调50个基点。高盛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吉姆·奥尼尔盛赞这一举措:“全球央行告诉我们,它们从2008年学到了很多东西。”

  的确,临时性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诞生于次贷危机,2008年9月美联储首次宣布联手主要央行提供美元流动性互换协议,以解决当时很多外国银行美元短缺问题。该协议到2010年2月终止。2010年5月随着欧债危机恶化,美联储重启该协议。今年6月,美联储又将这项政策延长至2012年8月1日。

  由于欧洲银行在希腊债务问题上有着巨大风险敞口,今年来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纷纷停止向欧洲银行业提供美元贷款。根据摩根大通的研究报告,过去一年中,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等机构对欧洲银行业关闭了逾7000亿美元的贷款渠道。欧洲银行业的美元融资渠道正在枯竭。

  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11月30日表示:“此举旨在应对全球金融市场加剧的紧张局势。联合行动将给市场带来安全感。”

  除西方六大央行外,11月3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下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这是近三年来首次下调。巴西同日也宣布将基准利率再次下调50个基点至11%,这是巴西8月以来第三次降息。

  全球央行救不了欧洲

  摩根士丹利欧洲外汇策略主管伊恩·斯坦纳德说:“我认为这些协调措施不会扭转债务危机的大图景。”苏格兰皇家银行证券公司经济学家米歇尔·吉拉德也认为:“这对市场有支撑作用,但不足以改变局面。对市场的刺激作用也仅仅是心理上的。”

  主要央行的举措的确可以降低美元融资成本,缓解欧洲银行业的美元短缺问题,但美元短缺却显然并不是欧洲目前最主要的风险源。
  美国达拉斯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理查德·费舍尔11月30日在接受福克斯电视台采访时说,央行的行动不是要拯救欧洲,仅仅只是解决美元流动性不足问题。

  白川方明也表示:“欧洲债务问题不可能仅通过提供流动性就得到解决。(央行干预)旨在为欧洲国家的财政和经济改革争取时间。”

  的确,除了欧洲自身,没有其他人可以解决欧债危机。在刚结束的欧盟财长会上,欧盟决定扩大欧洲金融稳定工具规模,但扩容后的规模却很可能低于此前定下的1万亿欧元目标。同时,据英国《卫报》获得的一份欧盟委员会秘密报告,意大利的流动性危机有可能恶化为偿债危机,并可能危及法德等欧元区核心国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2-2011 12: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俄罗斯的叙利亚棋局
  http://news.sohu.com/20111201/n327577803.shtml

  莫斯科不仅与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关系密切,同时还与其反对派眉来眼去。今夏以来,俄已多次邀请叙各反对派代表赴莫斯科接触。
   
  刚结束利比亚作战任务的美国“乔治·布什”号航母现已驶入叙利亚邻近海域。俄罗斯唯一的现役航母“库兹涅佐夫上将”号正星夜兼程,奔赴叙利亚海域,并将与黑海舰队舰艇会合。周边的以色列、约旦和土耳其3国军队都已宣布进入战备状态。

  与此相呼应,阿拉伯国家联盟11月27日决定立即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随后,上千名叙利亚民众涌上首都大马士革街头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抵制制裁的口号,挥舞着叙利亚国旗和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头像,表达对政府的支持。

  持续恶化半年多的叙利亚国内局势,正由和平抗议迅速转变为“武装起义”式的军事对抗。

  “俄罗斯人来了”

  11月21日,一条“俄罗斯军舰驶入叙利亚水域,莫斯科将为大马士革不惜一战”的消息占据西方各大媒体的头条。西方媒体认为,俄军舰现身叙利亚海岸,旨在向面临困境的阿萨德总统提供军事援助。

  首先“发现”俄军舰的是叙利亚媒体。11月17日,叙利亚当地的一家通讯社即爆料称,三艘俄罗斯军舰出现在地中海并驶往叙利亚。以色列、沙特媒体迅速跟进。

  沙特一家电视新闻频道报道称,俄军舰至少有两艘载有电子战和情报搜集设备。并推测说,俄舰以打击海盗为名出现在叙利亚海岸,其目的则似乎是一些不起眼的“小船”——据称这些船从黎巴嫩和土耳其向叙利亚反对派势力运送武器。

  但是,无论是莫斯科还是大马士革,均未对上述传闻予以回应。俄海军发言人德加罗对记者惜墨如金:“我们不评论该消息”。

  于是,“俄罗斯军舰来了”的消息插上无形的翅膀传遍全球。就连俄罗斯主流媒体在向军方求证无果后,也加入转播行列。

  俄罗斯政治和军事分析研究所副所长赫拉姆奇辛说,“没有一个消息源能够指出,进入叙利亚水域的俄舰是什么级别的。”他据此认为,媒体播发的是一则明显的“虚假报道”。

  但是学者的声音被淹没在各种传言的海洋。继“俄军最新型T-90坦克已经运抵叙利亚”消息传出后,俄《消息报》11月28日称,俄航母“库兹涅佐夫海军上将”号将在“恰巴年科”反潜舰护航下从巴伦支海起航,并沿欧洲大陆西部进入直布罗陀海峡,预计12月初进入地中海。并将与此前已在地中海巡逻的黑海舰队军舰会合,共同进行军事训练。俄海军司令部方面解释称,此次航行早在2010年即已商定,与此次叙利亚局势无关,因此也没有任何取消这次航程的理由。

  耐人寻味的是,俄军舰“介入”的时机。

  11月12日,美国海军“布什”号和“斯坦尼斯”号航母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在伊朗海岸对面驻扎。美国海军方面24日发布消息称,“布什”号航母战斗群将在地中海开展一系列任务,并帮助维持海洋安全,但“何时回到美国尚未决定”。

  与此同时,美驻叙利亚大使馆网站11月23日发布紧急公告,要求所有在叙利亚的美国公民尽快撤离。其大使罗伯特·福特在上个月就已离开叙利亚。

  而就在俄军舰现身叙利亚消息甫一传出,加拿大国防部长麦凯即宣称,如果外交及经济制裁未能阻止叙利亚平民所受到的暴力,加拿大将不排除在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的可能性。他表示,加拿大皇家海军计划在地中海地区保留部分舰只,直至2012年底。

  麦凯成为西方国家第一个公开站出来宣称对叙利亚动武的官方人物。“我们的下一步行动取决于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之后我们将做出干预的最终决定。”

  “漏雨”的保护伞

  “如果打开地图,你会看到美军基地已出现在中东几乎所有的国家,如科威特、以色列、卡塔尔等。而恰恰在叙利亚没有,这让美国人如鲠在喉,也使西方觉得,自己并不完全是中东的主人。”旅俄叙利亚民族团结委员会主席萨拉夫说,俄罗斯在中东只剩下了唯一的朋友叙利亚。

  俄叙关系历史悠久,特别是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上半期美苏全球争霸时期,双方更是打得火热。1963年,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在叙利亚成功取得政权。苏联对此表示欢迎,并毫不吝啬地武装叙利亚军队,培训军官,发展双方经贸。

  现任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父亲哈菲兹·阿萨德就此与莫斯科建立了“牢固的友谊”。1967年,叙以六日战争,以色列占领戈兰高地。在随后的几年里,莫斯科不遗余力又向大马士革提供了政治、财政支持。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叙利亚被从苏联外交优先国家名单中删除。紧接着,苏联解体。莫斯科不再寻求与华盛顿全球对抗,并在1991年与以色列恢复外交关系。这被叙利亚认为是对阿拉伯人民的背叛和犹太复国主义的阴谋。为此,叙利亚、利比亚及其他一些阿拉伯国家拒绝向当时的盖达尔政府偿付其拖欠苏联的债务。俄叙关系陷入历时15年的停滞期。

  2005年,俄叙关系迎来解冻期。当年1月,继承父亲衣钵的巴沙尔·阿萨德对莫斯科展开破冰之旅,这也是其当政后首次访俄。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送上“见面礼”,宣布免去叙利亚98亿美元的苏联债务(占叙拖欠苏联债务的73%),但交换条件是,叙方要保证购买俄罗斯军火。

  2008年,阿萨德再次访问莫斯科,并主动示好,表示原则上愿意接受在本国部署俄反导导弹,尽管莫斯科未置可否。他认为,美国等西方国家正以“包围”和“孤立”战术对付俄罗斯,这与叙利亚先前的处境相似:“我觉得,当俄罗斯发现自身处于一个包围圈内时,俄方真的应该想想该做些什么回应了。

  俄罗斯国际观察家穆尔塔新认为,俄领导人多次宣称,俄外交优先选择不以意识形态为指导,而是奉行实用主义,即经济、政治利益至上。与阿萨德政权的友好带来的利益显而易见:它维持了俄罗斯在该地区的战略平衡,塔尔图斯基地成为俄罗斯进出地中海的门户。此外,还带来军事、石油、天然气、商务等合同。失去叙利亚将对俄造成难以估量的地缘政治损害。莫斯科显然并不想失去这些。

  在撤出越南金兰湾后,叙利亚塔尔图斯港目前是俄海军在前苏联地区以外唯一的海军基地。根据1971年苏联与叙利亚签署的协议,苏联海军在塔尔图斯建立了海军基地,规模在150人左右。其名称“第720物质技术保障站”沿用至今。

  2007年初,时任俄海军总司令弗拉基米尔·马索林上将就指出,对于黑海舰队来说,地中海是一个重要的战略地带。

  公开资料显示,俄罗斯正在根据合同向叙利亚提供包括米格-29战机、“铠甲”近程防空系统以及装甲车辆。此外,俄方也对叙军现有的苏制和俄制武器装备进行现代化改造。据俄罗斯战略技术分析中心评估,目前得到官方证实的俄叙有效售武合同总额逾25亿美元。

  目前,叙利亚国内外的反对派力量形形色色,群龙无首。至少目前还看不出,谁能有资格可以取代阿萨德。在这种情况下,叙利亚很可能会爆发内战,从而给各方带来严重后果。如果亲西方者夺得政权,论功行赏时,将把一多半经贸合同拱手送给西方公司。那么,与40年前埃及所发生的如出一辙,俄罗斯的军火将会被美国、法国军火所取代。

  换句话说,“放弃”阿萨德,俄罗斯可能将会一无所获。扶植忠于自己的反对派上台的西方国家,将获得进一步打击伊朗的进攻基地,并占有叙利亚市场。实际上,叙利亚将可能成为第二个伊拉克或利比亚,尽管那里并没有多少石油。

  在有意无意展示“肌肉”的同时,俄罗斯也呼吁叙利亚当局应通过对话和改革手段,尽快和平解决叙内部危机,并反对对叙利亚动武。

  俄总理普京11月18日在会见法国总理时表态说,俄方不赞成对叙利亚动武,“……对于叙利亚局势可能出现的突变,我们也有所准备。对于我们而言,这是非常敏感的问题,叙利亚离我们的边境很近。”俄外长拉夫罗夫近期更是罕见地三次公开指责西方鼓动叙利亚反对派拒绝与政府对话,是一种“国际政治挑衅”。

  但是俄罗斯并没有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与当初试图调解利比亚危机时,在卡扎菲上校与“过渡委”之间脚踏两只船如出一辙,莫斯科不仅与叙利亚阿萨德政权关系密切,同时还与其反对派眉来眼去。今夏以来,俄已多次邀请叙各反对派代表赴莫斯科接触。

  分析人士认为,在俄美都面临明年大选的情况下,双方领导人都需要向国民证明自己在全球的影响力。但是一旦舰炮齐鸣,双方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先前盘算的利好可能就鸡飞蛋打。或许,俄美没有哪一方愿为叙利亚下此赌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2-2011 1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金融危机不是世界末日
  http://news.sina.com.cn/w/2011-12-02/060523561796.shtml

  2001年12月1日,面对债台高筑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拒绝提供救援贷款的局面,阿根廷政府宣布冻结银行存款,从而引发大规模抗议和骚乱,拉开了金融危机序幕。


  10年前的金融危机给阿根廷经济社会造成重创。如今,这个南美国家已摆脱金融危机困扰,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增长。阿根廷在金融危机后的积极变化表明,一个国家完全可以从金融危机的废墟中再次重建和发展起来。

  任何金融危机的本质都是因为国民经济内在的严重失衡、泡沫大量堆积造成的。”
  ——阿根廷经济学家罗森多·弗拉加

  危机

  50%

  2001年金融危机爆发时,阿根廷的债务总额在1400亿至1500亿美元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0%。这一比例超过了国际社会公认的30%的警戒线。

  崛起

  7%~8%

  自2003年以来,阿根廷经济连续多年实现高速增长,除2009年受世界金融危机影响出现小幅衰退外,其余年份的经济增速都在7%至8%左右。

  危机溯源>>>

  这场危机不可避免

  阿根廷当年发生金融危机的根源十分复杂,其中主因之一是阿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将本国货币比索和美元1:1挂钩。阿根廷虽然控制了恶性通货膨胀,但是失去了制定货币政策的自主权,也严重影响了出口产品的竞争力。直接引发阿根廷金融危机的导火索是因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拒绝发放一笔金额为12.6亿美元的援助贷款。

  阿根廷经济学家罗森多·弗拉加指出,如果当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够像救援欧洲一样救援阿根廷,这个南美国家的金融危机也许能够避免,但也可能只是推迟爆发时间。

  症结仍在>>>

  债务问题无法解决

  阿根廷至今没有完全解决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债务问题,部分债权人拒绝接受债务重组方案,拖欠巴黎俱乐部成员国的债务也没有还清。

  金融危机前阿根廷实行的是完全市场化的新自由主义发展模式,金融危机后经济政策出现大转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力度不断加大,由此造成资源配置失调。但是,阿根廷在金融危机后的积极变化也表明,一个国家完全可以从金融危机的废墟中再次重建和发展起来。

  阿根廷从金融危机中复苏的过程也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没有经济增长,一个国家的债务问题永远无法解决。

  那些改变>>>

  三名阿根廷人的后危机生活

  危机已远去 但仍留阴影

  10年前,一场金融危机彻底改变了不少阿根廷人的生活;对于许多阿根廷人来说,金融危机的脚步已经远去,但留下的阴影却从未消失。

  A

  钱该放在哪

  “以为银行是最安全的,没想到那里才最不安全”

  2001年11月26日,胡安·伊格纳西奥以3.2万美元的价格将自己60平方米的公寓售出。

  考虑到大笔现金放在家中不安全,伊格纳西奥把钱存入了银行。“以为把钱存在银行就是最安全的,没想到那里才是最不安全的地方,”伊格纳西奥回忆起10年前的往事苦笑着说。

  12月1日,阿根廷政府宣布冻结银行存款。几个月后,当阿根廷银行系统解冻时,伊格纳西奥的美元存款已被强制兑换成比索,而且不能随意提取。

  最近,伊格纳西奥又卖了一套公寓。这次他没有再将钱存入银行,而是选择将美元现金藏在家里的保险柜中。

  B

  重返阿根廷

  “为了躲避金融危机来到美国,却会再次遭遇”

  2011年11月的一天,纳塔莉亚和丈夫带着一对儿女降落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国际机场。

  在金融危机中,像许多阿根廷人一样,纳塔莉亚和亚历杭德罗存放在银行的辛苦钱损失了70%。2002年,纳塔莉亚夫妇来到美国波士顿重返学校念书。2006年在纽约定居。

  丈夫在一家投资银行找到工作,而纳塔莉亚则在哥伦比亚大学担任管理人员。

  在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亚历杭德罗失去了在投资银行的工作,但是收到了昔日同窗的邀请,希望和他一起在阿根廷成立一家咨询公司。反复权衡之下,他们决定离开美国,返回阿根廷。

  C

  读书与创业

  “金融危机很可怕,但金融危机不是世界末日”

  在10年前的阿根廷金融危机中,29岁的马丁内斯感觉到的是国家的混乱和无望。

  2002年,马丁内斯重回大学学习设计专业。2009年,马丁内斯和朋友合开了一家设计公司,没想到阿根廷经济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再次出现衰退迹象。

  马丁内斯觉得自己倒霉。当年读书的时候赶上了金融危机,现在创业的时候又赶上了金融危机。到了2010年,随着阿根廷经济的强劲复苏,公司订单越来越多。到了今年,公司已经完全步入正轨。“金融危机很可怕,但金融危机不是世界末日,”马丁内斯一边喝着咖啡一边微笑着说。

  一个国家的重生

  受教育的人更多

  2009年12月11日,阿根廷一所高中学校的学生正在庆祝结束中学学业。随着阿政府对家庭未成年人成员实施补贴和对高等教育投资的增加,阿根廷大学入学率创下历史新高。

  旅游业更发达

  2010年11月1日,游客在阿根廷南方莫雷诺冰川踩冰。金融危机造成阿根廷比索大幅贬值,促进了旅游业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2-2011 12: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军12月底将全面撤出伊拉克 伊朗或成美下一目标

一段时间没有更新了,上来转帖几则新闻:

传俄完成部署应对“美伊开战”
http://news.163.com/11/1218/07/7LHOROUM00014AED.html

  伊朗革命卫队高级指挥官贾拉利14日表示,伊朗“必要时”可能将把国内铀浓缩设施进行安全转移。西方媒体纷纷将这一“转移言论”解读为美国以色列可能对伊朗动武的信号。

  再加上伊朗拒不归还美国无人机风波,“动武猜想”层层加码。美国著名战略家布热津斯基警告称,美国似乎游走在与伊朗爆发冲突的边缘。据说为预防最坏情况发生,俄已完成高加索、里海、黑海等伊朗周边地区的战备部署。

  俄罗斯《独立报》15日援引俄军方消息人士的话称,克里姆林宫已得到情报,美国准备支持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实施打击。这一突然打击行动将很快在“X”日展开。而伊朗绝不会坐以待毙,将会实施强力回击,因此将引发一场大规模战争。

  报道称,为防止不测,俄军方从一年前就开始为可能发生的这场战争做准备,以便将损失减少到最低。俄国防部消息人士透露,到11月底俄罗斯已完成驻亚美尼亚第102军事基地的优化工作,其中军人家属已撤回国内,部分分队已调往与土耳其邻近的边境地区,因为美军有可能从土耳其对伊朗发动空袭。

  同时从本月1日起,驻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军事基地的俄军也开始全面戒备。担心格鲁吉亚可能参与对伊朗的军事行动,俄黑海舰队开往离格鲁吉亚不远水域。俄罗斯达吉斯坦共和国与阿塞拜疆相邻,部署在这一地区的俄反舰独立导弹营也处于战备状态,而里海地区舰队装备的所有导弹快艇已组成统一的编队。同时,俄罗斯还向地中海派出航母编队。

《独立报》还称,如果发生伊朗战争,俄国防部表示,首先将保障俄第 102军事基地的安全,这是俄在高加索地区的“前哨”,俄绝不允许失去这一重要基地,该基地所需的燃料等各种保障物资目前都从伊朗购进。俄军事专家弗拉基米尔·波波夫上校预测,如果伊朗发生战争,阿塞拜疆军队有可能在土耳其的支持下对有领土争端的亚美尼亚发动进攻,俄军将被迫参与这场冲突。他说: “最坏的情况是,美国和北约军队对伊朗发动地面进攻,伊朗面临全面军事失败时,俄罗斯将会向伊朗提供军事援助,至少是军事技术上的援助。”

美军12月底将全面撤出伊拉克 伊朗或成美下一目标
http://news.hexun.com/2011-12-16/136386610.html?from=rss

  中广网北京12月16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奥巴马本月14号宣布:最后一批美军将在未来几天内"昂首挺胸"地撤离伊拉克,至此长达九年的伊拉克战争将正式宣告结束。他对已经和即将返回的美军将士连续高呼四遍:"欢迎回家!"。

  美国驻伊拉克战斗部队12月底将全部撤离。英国广播公司对此就发表评论称,伊拉克战争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并彻底改变了中东战略平衡。阿拉伯国家的政局动荡让中东的局势变得更为复杂,没有任何单一势力可以主导局面。美国对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将不可避免地被削弱。而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领导时代的伊拉克是该地区内主要的军事力量,也是伊朗的主要竞争对手。因此,侯赛因政权在美国攻打伊拉克之初就被打垮,实际上是除去了棋盘上的一个重要对手。短期而言,美国将处于危难境地:伊朗显然是成为了受益者,成为中东地区崛起的主要力量,对阿拉伯世界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而据报道,美国国内的批评家也指责奥巴马迅速结束伊拉克战争,将激励仍然活跃的激进分子与伊拉克邻国伊朗。评论说,伊朗在伊拉克新政治中的角色也不容忽视,所以消灭萨达姆就明显的强化了伊朗。美国已经暗示希望把注意力从中东转往亚太地区,但是当初由于战略不明确,这就意味着美国对这个动荡地区不能撒手不管。所以分析称,无论如何,美国对中东地区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了。

  在经历了长达八年的战争之后,美国作出全面撤军的决定,但如果简单的认为这就是美国战略行动的结束无疑是小看了他们,因为虽然已经是撤出了伊拉克,但是美军并没有打算走远,而是在旁边挪了个位置重新安营扎寨,根据美国的说法之后会有4000人进驻科威特应对对中东地区的敌对国家,而事实上早在今年9月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和国务卿希拉里在纽约会晤了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时就表示,正式提出了美国希望和科威特、巴林、卡塔尔、阿联酋、沙特和阿曼6国共同建立一个防务体系,组建更牢固的多边安全联盟,以形成一个新的海湾安全构架,这被认为是已经透露出了美国海湾北约的一个战略的新的影子,而目前的行动也显示了美国退出伊拉克仍然是另有图谋,下一步他们仍然会加强自己在中东地区的力量。

  虽然美方声称这个不会再次形成一个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是对于所谓的海湾北约的合作模式,大部分观点仍然认为这是一个类似于北约的安全构想,而海湾国家将成为美国海湾计划中的小伙计,那么因为在中东地区利比亚和叙利亚等反美国家已经雄风不在,伊朗是成为美国必须拔掉的锭子,而海湾北约无疑是把美国看住伊朗成为它的首要目的,而另一方面这一个战略转型也将进一步强化美国对于全球能源明白的控制,不少西方媒体更是指出海海湾北约一旦建立,海湾国家与其不平等的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决定了这一6+1模式的主导权是一定会归属在美国身上的,这不但会成为美国插足中东的最好武器,还可能和亚太北约遥相呼应,对亚太地区的战略发展形成内外钳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9-12-2011 0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更隐秘的“挤兑”:当欧债危机演变为信贷危机

本帖最后由 谷成 于 19-12-2011 01:03 PM 编辑

忧西葡银行崩溃 英拟海陆空大撤侨
http://www.zaobao.com.sg/wencui/2011/12/hongkong111219e.shtml

(联合早报网讯)香港文汇网报道,债务危机席卷欧洲,一海之隔的英国担心欧元区银行业崩溃,为免侨民受影响,制订“疏散”措施。《星期日泰晤士报》昨日引述外交及联邦事务部官员报道,当局为免在西班牙、葡萄牙的侨民遇上银行挤提,身无分文须在机场过夜的“恶梦”,已准备派出飞机、船只及巴士接侨民返国,并要求银行不要要求英人即时缴付按揭贷款。

  现时约有100万英国人居于西班牙,尤其在马贝拉和马拉加,很多是退休金养老人士;葡萄牙则约有5万英人居住。两国虽然都有存款保障计划,提供10万欧元(约102万港元)保障,但英国外交部担心,万一西葡银行业出现大危机,会限制存户提款,但同时要求业主偿还按揭贷款,数以千计英国侨民被收楼,身无分文、无家可归。   

  研短期贷款 助滞留英人    

  因此,外交部正制订一连串应对措施接走侨民,部分人可能取道直布罗陀。外交部研究向滞留英人发放短期贷款,财政部则会确保西葡政府下令银行容许英人提款,确保可购买必需品。英国外交部消息人士称,2006年以色列和黎巴嫩真主党战争,英国便派出战舰接走侨民。    

  市场希望欧洲央行大举买债,推低财困国借贷成本。但已宣布辞职的央行董事局成员斯塔克称,央行不应为主权国债融资,否则便表示单一货币完结,又明言辞职正是因为不满央行买债。央行至今共购入2,100亿欧元(约2.1万亿港元)欧洲国债。    

  事实上,月初的欧盟峰会协议未能平息市场疑虑,欧债危机威胁未除,不少人担心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火力不足。   
 
  EFSF或增至6万亿 足救意西    

  欧元区领袖预计今日举行电话会议,讨论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EFSF加码至6,000亿欧元(约6.1万亿港元),EFSF行政总裁雷格林称,意大利和西班牙明年融资需要皆少于此数,EFSF足以应付,又指他手上有“庞大短期信贷额度”可作支援。

  《星期日泰晤士报》/《星期日电讯报》

更隐秘的“挤兑”:当欧债危机演变为信贷危机
http://finance.ifeng.com/news/hqcj/20111201/5173837.shtml

欧洲需要同时对抗两种“挤兑”。

最明显的挤兑发生在欧元区政府债券市场上: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的融资大门早已关闭;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借贷成本频创历史新高;而如今甚至连德国发债都无法吸引到足够的买家。

与此同时,另一场更隐秘,但潜在危险更大的挤兑也在持续进行中,即银行业挤兑。拉脱维亚银行门口排起的长队目前还只是个案,但通过债券和货币市场,数千亿美元的资金早已流出欧洲银行业。

据Dealogic数据,欧洲银行业今年销售了价值4130亿美元的债券,而2011年到期需要再融资的规模为6540亿美元,这意味着欧洲银行业今年资金缺口多达2410亿美元。

这样状况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好一点的结果是信贷紧缩,企业无法得到贷款和投资。严重的后果则是银行倒闭,爆发真正的银行存款挤兑。

这场危机看起来正接近高潮。

信贷压力创08年以来新高

欧元区危机不断恶化,银行之间也越来越不愿意相互借钱了。

三个月期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过去几个月稳步上升,11月29日为0.53%,目前已是夏天水平的两倍多。

Libor是伦敦的第一流银行之间短期资金借贷的利率,它是国际金融市场中大多数浮动利率的基础利率,如公司债[130.83 0.03%]、学生贷款等各类资产等都需要依据Libor来定价。

当天的泰德利差(TED Spread)水平为0.517%,也是2009年金融危机以来最高水平。泰德利差是三个月美国国债的收益率与三个月期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的差值。

当泰德息差扩大时,显示市场风险扩大,市场资金趋紧,银行借贷成本提高,也连带提高企业的借贷成本,代表信用状况紧缩。

随着欧元区危机升级,银行已经越来越担心借美元给欧洲的银行。

全球主要央行目前都有美元互换项目,但动用央行的窗口成本比公开市场要高得多。从央行借入美元也会被市场视为脆弱的迹象,因此银行极力避免从央行借钱。

另一个信贷指标,三个月期美元对欧元交叉货币基差互换在11月30日达到-159个基点,为2008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雷曼兄弟倒闭的时间是在2008年9月。

该指标说明欧洲金融机构要将欧元兑换成美元需要付出极其高昂的成本。

其他指标,如衡量欧洲银行是否愿意相互借钱的Euribor-OIS为97个基点,目前是2009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
银行融资枯竭

除了在金融市场上要付出极高的融资成本外,欧洲银行的其他融资来源早已枯竭。因市场对政府债券的恐慌蔓延到银行,银行债券是第一个冻结的市场。据花旗数据,今年三季度欧洲银行发行的债券只有过去两年平均水平的15%。而四季度的情况可能会更糟糕。

短期借贷市场也几近冻结。惠誉的最新报告显示,美国的货币市场基金在过去半年对欧洲的放贷规模削减了42%,欧洲货币市场基金则继续削减对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放贷。

以法国为例,美国货币市场基金过去半年对法国银行的放贷削减了69%,过去一个月削减幅度达20%。

同时,银行的客户存款也不断流失。花旗分析师在一份报告中说,“我们开始看到企业从西班牙、意大利、法国和比利时撤出存款的迹象。这一发展令人担忧。”

企业从银行撤出存款,这种并未公开的另类挤兑迫使银行出售资产、挤压借贷。这加剧了信贷紧缩,严重程度超过了雷曼兄弟破产时在欧洲引发的信贷紧缩。

而银行在不放贷的同时,他们也选择把资金存在无风险的欧洲央行那里。11月29日,欧洲银行在欧洲央行的隔夜存款水平达到2970亿欧元,远远高于今年的平均水平800亿欧元。

恶性循环

在融资渠道干枯的情况下,监管部门要求提高资本金则让局势进一步复杂化,银行为此不得不进一步削减放贷。

不仅是问题资产高达1760亿欧元的西班牙银行,连德国银行也面临着可能高达120亿欧元新增资本要求的难题。

为了努力达到最新的核心资本比例要求,欧洲的银行不得不大幅抛售资产,其中包括欧元区政府债券。目前欧洲银行公布的资产削减计划已超过1万亿欧元。

因欧洲银行仍是其政府债券的最大持有人,资产抛售造成价格下跌,银行会进一步削减放贷,增加了衰退的风险。

而在政府方面,为应对借贷成本上升的问题,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欧洲国家政府都计划采取更严厉的预算削减措施。

这会直接导致信贷紧缩,挤压总体需求,迫使欧洲走向衰退,进一步影响企业与消费者信心,加剧下滑趋势。

欧盟官员曾警告,欧洲陷入了“主权债务、银行融资和负增长之间恶性循环的风险”。

近年来,欧洲银行大幅增加向新兴市场国家提供的贷款规模,并一度成为一些国家最大的跨境放贷机构之一。

如今,它们的“后撤”使得飞机制造、传媒、采矿等一系列产业都出现了信贷紧缩的现象,并且令那些已经受到发达国家需求减少冲击的经济体陷入困境。

在印度,欧洲银行的资本流出让很多公司陷入资本短缺。印度卢比对美元在过去几个月中贬值近20%,多家印度企业的美元债务面临着违约风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12-2011 01: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美欧密商对伊发出最后一击 全面战争不可避免?
http://news.xinmin.cn/rollnews/2011/12/21/13053582.html

  在美伊关系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伊朗总是招式翻新,而美国则伺机一招制敌。18日,伊朗国家电视台播放了一名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间谍“招供”的画面,伊朗官方称这是美国“自取其辱”。美国媒体则披露,奥巴马政府正就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与欧洲和中东产油大国协调,并将于20日在罗马就此进行商讨。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也是它对世界最大的“诱惑”。如果这一“终极制裁”通过,无异于在伊核问题上“摊牌”。美国《旧金山编年史报》18日评论说,西方已经因核问题与伊朗跳了近10年的舞蹈,现在是进入结局的时候了。然而,西方的“胃口”并不局限在经济上,在军事上进行“最后一击”的呼声更响。英国《每日电讯报》19日说,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结束了,悲哀的是,似乎罕有决策者吸取伊拉克战争的教训,尤其是犹如打了睾丸激素的共和党总统竞选人们,更是争相抽打伊朗的屁股。美国真会在中东陷入10年内的第三场热战吗? “俄罗斯之声”就此警告说,战争后果对美国和整个世界来说将是一场灾难。

  “是发出最后一击的时候了”

  “这种禁运将构成伊朗和西方最直接的经济对抗”,美国《华尔街日报》19日这样描述对伊石油禁运的严重性。报道说,奥巴马政府及其欧洲盟国与一些阿拉伯国家正加强商讨如何维护全球能源市场稳定,这可能是对伊朗石油禁运的序曲。此举意义重大,伊朗多次威胁以封锁霍尔木兹海峡作为报复,世界石油运输的1/5要经过这里

  “世界正在围攻伊朗,但还不够猛烈,现在是欧洲发出最后一击的时候了。”在美国《旧金山编年史报》看来,石油禁运可谓对付伊朗的“致命武器”。该报18日还称,美国和欧洲近来一直在施加更多惩罚和制裁,关闭使馆,孤立伊朗官员。但伊朗对此不屑一顾,总统内贾德说,“不会从我们的道路上后退一点点”。以色列国防部长上月表示,伊朗还有不到一年时间就能制造出原子弹。一些美国官员表示以色列的估计常常有所夸大。但事实是,西方已经因核问题与伊朗跳了近10年的舞蹈,早已过了应该结束的时间。鉴于这个“流氓国家”近来一系列挑衅,西方结束伊朗核武器计划的缓慢行动应当迅速推进到最后结局。

  在西方的攻势面前,伊朗表现出的是一贯的强硬。德国《焦点》周刊19日以“伊朗排演美国石油大封锁”为题说,关于伊朗核计划的争端正在升级,美伊都在使用“石油武器”。在美国酝酿对伊石油禁运之际,伊朗已开始排演应对之策,准备不惜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向外界表明,如果世界使得该地区不安全,伊朗也将让世界不安全。

  伊朗国家电视台18日还播放了一名美国CIA间谍“招供”的画面。报道显示,这名间谍名叫哈克马蒂, 20多岁,是伊朗裔美国人。伊朗外交部发言人梅赫曼帕拉斯特说,中情局特工在伊朗被捕向美国官员表明,针对伊朗的任何间谍行动都只能是自取其辱。英国广播公司18日说,伊朗政府多次指责美国发动秘密情报行动。

  “美国为进攻另一个中东国家做准备”

  “终极制裁”能把伊朗压垮吗?新加坡亚洲新闻台19日分析称,一年半以来,西方制裁已经伤及伊朗,经济困难的迹象正在增加,投资减少、进口更贵、货币贬值等等,伊朗官员开始承认经济受到损害。但阿联酋阿拉伯电视台19日说,德黑兰并不像一座被困之城,商店和市场商品丰富,难以发现伊朗经济正在遭受国际制裁的迹象。

  要说服盟国对美国来说也并不容易。日本《读卖新闻》18日题为“美国制裁伊朗可能最影响日本”的社论说,如果伊朗石油供应因美国制裁减少:国际油价可能飙升。如果油价上涨,伊朗从中受益或者世界经济放缓,将令制裁毫无意义。日本是仅次于中国的伊朗第二大石油出口伙伴,日本10%的石油进口来自伊朗。在美国盟国中,日本最可能受这种制裁的影响。文章还称,需要关注北京对美国制裁的反应,如果美中关系因新的制裁而紧张,那更难形成国际反伊朗联盟。法国《新观察家报》表示,欧盟和美国如果真着手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那简直是愚蠢透顶,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中印等不参加制裁的第三世界国家把伊朗石油瓜分,而美国和欧洲却要面对高涨的油价。《德黑兰时报》18日也援引一家西方分析机构的研究报告说,西方对伊朗实施石油禁运将抬高油价,在世界市场引发一场浩劫。

  伊朗驻华使馆新闻参赞兹阿伊19日在接受采访时对西方的制裁并不在意。他说: “西方对伊朗的制裁已经有30多年了,30年前制裁就已经非常严厉。一些与伊朗没有什么直接贸易往来的国家纷纷加入对伊朗的制裁行列,这对伊朗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影响。”

  在持续积累的敌意面前,“战争”一词不断从西方决策者口中说出。黎巴嫩《每日星报》称,以色列国防部长巴拉克18日表示,以色列与美国决意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为此不排除任何选择。两天前曾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巴拉克对以色列公共电台说:“我们两国认为难以想像和接受一个核伊朗,我们决意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我们重申不会取消任何选择。”

  英国《每日电讯报》19日说,美国在伊拉克的战争结束了,18日最后一批美国士兵撤离伊拉克,越过边界时,他们高兴地欢呼雀跃。但悲哀的是,似乎罕有决策者吸取伊拉克战争的教训,尤其是共和党总统竞选人,已纷纷将目标锁定在伊朗。俄罗斯RT电视台援引伊朗裔美国人全国理事会阿布迪的话说,目前美国正在进行一种宣传攻势,“以加大压力,为进攻另一个中东国家做准备”

  “一场全面战争不可避免”?

  伊核问题究竟往何处去?美籍伊朗裔知名学者特里达・帕西的回答是, “如果事情不发生改变,一场全面战争不可避免”。据美国“沙龙”新闻网报道,帕西日前警告,“我们正在通往全面战争的轨道上”。他认为伊朗与美国均不希望这种结果,但来来回回的对抗终将无情地引爆战争。伊朗认为自己的行动是防御性,而对手却认为是进攻性的,一方迟早会采取致命的一步。国际关系理论称之为“螺旋式”发展,这常常是战争爆发的原因。美国也许将发现自己在中东陷入10年内的第三场热战。

  美国广播公司17日说,事实上美国和伊朗的秘密战争早已开始,比如伊朗导弹发展中心、炼油厂和管道多次发生异乎寻常的爆炸,美国还利用电脑病毒破坏伊朗核离心机。伊朗则秘密支持恐怖势力袭击美国驻伊拉克和阿富汗士兵。可以确定,随着双方继续互相发动秘密行动,局势升级、误判和军事对抗的危险将随之增加。英国广播公司称,伊朗近来发生了多起神秘爆炸,其中一些爆炸发生在与其核计划和导弹项目有关的地方。以色列安全专家姆尔曼说,“战争已经开始,而且不是几周前才开始,而是进行了四五年”。

  “中东地区的战争将是一场灾难”,俄罗斯之声18日发出如此警告。报道称,美国媒体散播这样的论断,似乎在中东地区的战争已经在进行。俄罗斯外交学院东方研究中心主任安德烈・沃洛金表示,美国和伊朗之间的关系,到了要清牌的时候了。但美国政府并不愿意看到战争发生,要知道对美国和整个世界来说,战争的后果都将是一场灾难。德国《科普》杂志说,伊朗和西方都在为战争作准备,但必须尽力避免这种结局,如果战争爆发,不光中亚会陷入火海,人类或将处于世界大战边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2-2011 1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2012年世界更不太平 美国伊朗恐会开战

  http://news.ifeng.com/opinion/phjd/sh/detail_2011_12/31/11698115_2.shtml

  何亮亮:可能性当然是相当大的,我们在前两节里面讲过了今年世界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失衡和失序,这个失衡、失序其实表现在整个世界其实都好像处于动乱。然后我们看以年底来说,就整个2011年可以说是乱象纷生,危机四伏,而这个情况会持续到明年,明年只会是更恶劣,而不可能是更好。

  中国以前有一句老话叫做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但是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肯定有一个过渡的节点。我觉得现在只是天下大乱的一个开始,你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结束,等结束的时候,天下大治的图景也就出来了。我们现在只说眼前的这个事情。

  我们就以将近年关,就是今年快要过去来说,我觉得有两件事情对明年会有很大的牵制,一件是朝鲜领袖金正日去世,因为明年2012年是朝鲜官方定位的是强盛元年,结果是强盛元年的前夕金正日本人去世了,他的儿子金正恩接替了朝鲜最高领袖的地位,这是一个方面。

  但是我的判断是,东北亚的局势明显可能会有变化,但是应该不是一个战争来解决问题的,这方面可以说目前来看还相对比较乐观,因为这两年朝鲜半岛都没有产生太大,特别是2011年,全世界多事之秋,朝鲜半岛相对的平静。

  但是现在问题就是伊朗,伊朗的问题我觉得有意思在什么地方,我们知道美国现在已经结束了他在伊拉克的战争,其实很多有识之士都看得出来,美国的阿富汗战争也好,伊拉克战争也好,最大的得益者是伊朗,而不是其他国家。

  因为我们知道塔利班跟伊朗的伊斯兰政权他们是死对头,虽然他们都属于伊斯兰世界,另一方面我们看伊拉克,我们知道伊拉克人口多数是什叶派,但是以前的掌权的独裁者萨达姆恰恰是一个逊尼派。

  美国打进了伊拉克,改造了伊拉克,然后把伊拉克变成一个民主国家,那么根据人口的比例很显然,新政府一定是什叶派的政府。我们知道伊朗是世界上什叶派人口最多的伊斯兰国家。

  所以你看,伊朗它的东边是阿富汗,阿富汗它的死敌塔利班被美国打散,至少是打散了,还没有完全消灭,而曾经跟他有过十年战争的,我们叫两伊战争,伊拉克有了一个对他们来说是兄弟的联邦出现,你说这两场战争最大的获益者难道不是伊朗吗?

  然后伊朗有遭核武器之嫌,特别伊朗最近讲出了狠话,就是如果西方国家要封锁伊朗的石油出口的话,那么他就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这话其实以前伊朗也讲过,但是我觉得这次它不是虚张恫吓,它会来真的。

  今天我看到有一个评论这样讲,西方的评论说如果伊朗这样做的话,就是政治自杀。问题是,你不让它出口石油那也是在杀死它,就是说与其让别人来杀死我,那我不如来一个,就是鱼死网破,来一个玉石俱焚。我觉得伊朗这样一个长期来说在国际上很另类的国家,在伊斯兰国家里也是一个很另类的国家。这个国家但是因为它控制了霍尔木兹海峡,因为它控制了波斯湾出口的海峡,他有这个能力,这是他的筹码,他当然用这个能力。

  我们不要小看最近的伊朗诱导美国的无人机降落的事件,这个事件我觉得是很有趣的事件,这件事情让美国非常恼火,因为美国美国很丢面子了,他说飞机是出了故障所以才降落的。

  后来奥巴马总统又说,他要求伊朗要还给他们,伊朗不还怎么办,会不会这又是一个借口,这我们不知道。

  但是我想是这样,就是我们以现在这种危机的状态来看,我觉得美国的国家也是很有意思的,美国的国家在立国以后,它经历过了多次的危机,但是现在的美国在历史上这种情况是空前的,就是它在内外都有危机,这个危机的情况我觉得比罗斯福时代还要严重。
美国在经济社会出现了一些危机和问题,罗斯福时代曾经有过,但是罗斯福时代面临的国际上最大的危机,其实轴心国,轴心国对美国的威胁,对美国在世界利益的威胁,但是罗斯福很成功的领导美国人民,一方面用新政走出美国的三十年代的大萧条,同时又带领美国领导了二次世界大战,而且取得了胜利,以此奠定了美国作为超级大国的地位。

  现在的情况虽然跟那个时候不一样,但是我想说的就是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年轻的国家,但是它在处理世界事务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和平和战争的问题上,美国也有丰富的经验,当前当美国国内外的危机都很深重的时候,美国如何,美国的一些精英其实都在讨论这个问题。

  如果一场战争有没有可能使美国走出现在这种危机,重建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因为美国现在对中国的所谓围堵它还不是为了一场战争,只是为了制约中国的成长,因为美国和西方他们现在正在做的是,你要不要付诸实施,就是把制裁伊朗,禁止伊朗的石油出口付诸实施,如果这样付诸实施的话,那么你就是要扼杀伊朗经济的生命线,我相信伊朗并不想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它的前提是你不让我的石油出口,不让我的石油出口,那就不让我活了啊,那你不让我活,我也不让你活。

  我们再看整个中东阿拉伯世界目前这种混乱的景象,以色列早就在说了,他们要采取主动的行动,要来打击伊朗的核设施,如果美国和伊朗一起行动,然后我们看到现在包括土耳其,包括叙利亚的这些乱局,它哪一环节都有可能导致就是一个火星它有可能引发一场战争,我的看法是这样,战争从来不是在双方都准备好像打拳击一样的,我们有一场规则,然后我们开始动手,不是的。

  由于各种矛盾,各种危机的因素,一个火星它就可能引发一个地区性的战争,而由于伊朗的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以及伊朗背后大国利益的不同,如果霍尔木兹海峡发生了封锁和反封锁的话,它真的有可能引发一场大战。未必是世界大战的话也会是地区性的大战,所以明年的天下会更不太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31-12-2011 11: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专家称美伊大战或在2012上半年爆发
  http://1688.com.au/site1/news/world/2011/12/30/107764.shtml

  12月29日出版的《环球时报》分析指出,从目前的局势预测,伊朗拒不让步,美军空袭伊朗的战争在所难免;大动作或将在2012年上半年开始。

  “如果伊朗石油出口被禁,那么我们不会让一滴油流出霍尔木兹海峡。”伊朗第一副总统拉希米从德黑兰发出的这句警告,27日出现在西方各大媒体上。此时,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准备签署一项新制裁法案,可能严重削减伊朗石油收入。加拿大广播公司评论说,伊朗的警告非常明确:如果你们想切断我的命脉,我将设法切断大家的命脉。

  那么,伊朗是否有能力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法国《世界报》报道说,美国在巴林驻有第五舰队,在这一海域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存在。但伊朗海军司令赛义理28日对伊朗“PressTV”说,伊朗军队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比喝杯水都容易,但现在无需关闭它,因为伊朗控制着阿曼海通行。

  英国牛津研究集团教授保罗•罗杰斯28日说,如果伊朗真这样做将引起连锁反应:国际油价飙升引发能源危机,进而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世界经济由此再次陷入衰退。如果一切按序发展,美伊这场博弈战的后果不堪设想。而对美国来说,奥巴马的助手承认,经济不景气和寻求连任之际,油价大幅上升不符合奥巴马政府的利益,对于这些弱点,伊朗人看在眼里。

  在美国大选中,共和、民主两党在最后冲刺阶段突然抛出的政治手段和诡计,被称为“十月惊奇”。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近日称,伊朗问题可能成为明年总统选举中的“十月惊奇”。该报道说,对伊朗核目标实施“先发制人”打击的压力日益增加,再次成为华盛顿新保守派政论家和机构的主要话题。

  中国社科院西亚非洲所研究员殷罡28日表示,与伊朗相比,萨达姆、卡扎菲只是枭雄,而伊朗是作为一个强大的政权在与美国对抗。在非世界大国中,伊朗堪称与美国对抗最强的国家。这并不是说战争的紧迫性,而是指对抗的实质性。就地缘政治而言,伊朗真正处于世界的中心地位。

  殷罡还表示,如果伊朗拒不让步,美伊之间战争在所难免,伊朗很有可能成为美国冷战后收拾的最强大国家。这无疑将是一部大戏,伊朗折掉国运是这部大戏最有可能的结局。不过战争可能不会来得那么急,还需要一段时间的酝酿。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28日分析说,美国现在对伊朗越来越不耐烦,但离做决定的时候越近就越犹豫。伊朗的块头和实力让美国难下决心。

  鉴于伊朗与西方的态势,伊朗方面日前威胁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切断石油通道。一时间,美伊之间的紧张气氛升至最新高度。目前局势发展让人觉得英国专栏作家休玛斯•米尔尼的话确实不假:不管是制裁还是战争,两大敌对阵营开始进入一场危险的边缘主义游戏。

  位于美国加州的“DV”网站评论说,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第一枪打响之前,往往是谣言和煽风点火。各大媒体、精英基金会资助的外交政策期刊和各种智库、能源和武器集团、左中右各派人等都会以“分析”的名义输出战争宣传。澳大利亚广播公司28日称,伊朗外交政策传统上一直小心谨慎,伊朗革命后从未发动一场传统战争。但德国军事门户网站“战争咨询”称,在不断升级的心理战中,美伊谁都不认输。

  金灿荣表示,美伊矛盾是一个无解的难题,这种对抗游戏很危险,双方都摩拳擦掌地想把对方吓回去,却没有人愿意后退。爆发冲突的风险由此日益增大。他说,明年上半年有可能会发生大事。美国要么不动手,要么会对伊朗发动比对伊拉克还猛的第一波打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2-1-2012 07:3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好久没更新啦。。。我想知道现在欧债进展得怎样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4-6-2024 01:42 AM , Processed in 0.07165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